旧约 - 撒母耳记上(1 Samuel)第23章
大卫听说非利士人正在攻打基伊拉城,并且抢走了新收成的谷物。 |
他就求问上主:「我该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上主回答:「你去攻打他们,援救基伊拉城。」 |
可是,大卫的部下对他说:「我们在犹大尚且惧怕,再到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不是更糟吗?」 |
於是大卫再求问上主。上主对他说:「去基伊拉吧!我会使你打败非利士人。」 |
大卫跟他的部下就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他们杀死了很多敌人,又掳来敌人的牲畜。大卫就这样救了那城。 |
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逃往基伊拉投奔大卫的时候,曾经把以弗得带去。 |
扫罗知道大卫到基伊拉去了,就说:「上帝已经把他放在我手中了。大卫跑到一个有城墙,有门,有闩的城里去,等於自投罗网了。」 |
於是扫罗召集军队备战,向基伊拉进发,围攻大卫和他的部队。 |
大卫探知扫罗计划攻打他,就对祭司亚比亚他说:「把以弗得带到这里来。」 |
大卫说:「上主—以色列的上帝啊!我听说扫罗正计划到基伊拉来,为了我—你仆人的缘故要毁灭这城。 |
基伊拉居民会不会把我交给扫罗?我听说扫罗要来,他真的会来吗?上主—以色列的上帝啊,恳求你回答我!」上主回答:「扫罗会来。」 |
大卫又问:「那麽,基伊拉的居民,会不会把我和我的部下交给扫罗呢?」上主说:「他们会这样做。」 |
因此,大卫和他的部队约有六百人立刻离开基伊拉,到处流荡。扫罗听见大卫已经逃离基伊拉就取消了原来的计划。 |
大卫继续在西弗一带的荒野躲躲藏藏。扫罗一直在寻索他,但上帝不把大卫交给他。 |
大卫明明知道扫罗决意要杀害他。大洒在靠近西弗荒野的哈列的时候, |
对他说:「不要怕!我父亲扫罗没有办法害你;他知道得很清楚,你将来一定会作以色列王,而我的地位仅次於你。」 |
两人在上主面前重新结盟。大卫留在哈列;约拿单回家去了。 |
有人从西弗到基比亚见扫罗,说:「大卫藏在我们境内,在犹大荒野南部,哈基拉山上的哈列。 |
我们知道陛下很想捉拿他;请到我们境内来,我们一定协助陛下抓到他。」 |
去吧,再一次查清楚,他在哪里,谁看见过他。我听说他很狡猾。 |
你们去查明他所藏匿确实的地方,立刻回来报告,我就跟你们去。如果他还在这个地区,即使我必须搜遍全犹大,我也要把他找出来。」 |
於是,这些人动身,在扫罗以先回到西弗去。大卫跟他的部下躲在玛云荒野,在犹大荒野南边的荒谷中。 |
扫罗领他的部下出发搜索大卫;大卫听到风声,就往玛云荒野逃去,躲在一个大岩石后。扫罗探知大卫的行踪,就去追赶。 |
扫罗和他的部下在岩石的这一边;大卫和他的部下在另一边。扫罗这边的人已经很靠近他们,快要抓到他们了,他们急忙走避。 |
正在这时候,有一个送信的人到了,向扫罗报告说:「请快回去!非利士人进犯我们的国境了!」 |
於是扫罗停止追赶大卫,回师去打非利士人。因此那地方叫「隔离岩」。 |
撒母耳记上第廿三章
第 23 章
撒上 23:1> 粮食,维持生命之来源,大卫要去夺回禾场──
23:1 禾场是人轮流打谷的地方,农夫会将谷扬起,让风将糠秕吹去,留下麦粒。这种方式称为簸谷子(参得 3:2 的注释)。非利士人抢夺基伊拉人的禾场,就是抢走他们所有维生的来源。
撒上 23:2> 在行动前,我是否也像大卫那样,先寻求神的旨意?
23:2 大卫在采取行动以前,先藉着祭司亚比亚他带去的乌陵和土明( 23:6 )以寻求神的指示,他听到神的指示就照着行。我们也应当在行事之前,花时间寻求神的旨意,这胜过匆忙决定,在事后又要求神免去苦果!我们能藉着别人的意见、圣经上的话语、圣灵在我们内心的引领,以及藉着有关事件来听到神说话。
撒上 23:6> 以弗得是──
23:6 大祭司穿的以弗得颜色鲜艳,上面的胸牌镶嵌着十二块宝石,代表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乌陵和土明放在大祭司以弗得的袋子里。(参 2:18 的注释。)
撒上 23:7> 把合自己心意的,归为从神而来的;把违反自己心意的,归为撒但作怪。我是这样吗?
23:7 扫罗听到大卫进入有门有闩的城里,就以为神让他随意对待大卫。他一心一意想杀大卫,把一切的现象都当作是神悦纳他的计划,叫他采取行动的预示。假使他清楚认识神的话,就会明白神的意思,不会误解情势,以为神同意他进行谋杀。
机会并不一定全是神所赐的。我们可能渴望一件事,因此把达到这个目的所有机会都当作是出于神的。扫罗的事更明显:凡是做违背神的事,任何机会都不会出于祂,因为祂并不试探我们。当机会临近你的时候,你要反覆检讨自己的动机。要清楚知道你是依循神的心愿,而不是随自己的意思去行。
撒上 23:16-18> 大卫与约拿单肝胆相照,如此坚固的友情怎样建立呢?
23:16-18 这可能是大卫与约拿单最后一次的相聚。他们既是真正的朋友,就不只限于形影不离,互诉心曲;他们在信靠神这方面互励共勉,并且以最深切的关怀,最坦诚的信任,来体现彼此的真诚友谊。
大卫逃避扫罗──《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廿三章
遵主旨意(二十三 1 ~ 14 )
.大卫击退非利士人( 1 ~ 5 ):基伊拉在亚杜兰的南部,是犹大的一个小城,也是大卫的本乡,大卫的仁厚性情促使他去拯救一班受非利士人攻击的朋友们( 1 );但他第一件要做的是什么事呢?第 2 节就是我们所要的答案,恶人终有恶报,当神对大卫说:“你可以去攻打”!那场仗便打赢了( 4 ),虽然非利士人的数目是那么庞大( 3 )。
.大卫从基伊拉逃走( 6 ~ 14 )。这位曾经帮助大卫击败非利士人的神,本来可以在基伊拉保护大卫的,可是神却要大卫逃亡,也许如果他留下,扫罗便会把整个城消灭了( 10 )。于是大卫便带同他的随从(试比较 13 节与二十二 2 的人数)一起逃走了。
祈祷 祈求在这世代中,有更多信徒愿意寻求并遵从神的旨意。
一位真挚的朋友(二十三 15 ~ 29 )
.约拿单──一个胸襟广阔的朋友:约拿单又一次表现出他是与神相通的。“他往树林里去见大卫,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二人更在耶和华面前立约。”( 16 ~ 18 ),他总是在最适当的时间(大卫最危险的时刻将快来临)来安慰大卫,神知道大卫的需要,于是便差他的挚友来坚固他。
.扫罗──一个自私的伪君子:虽然扫罗口中说了许多敬虔的话语如“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21 );但是他却显示出不良的动机:“因你们顾恤我”,其实他心中想的却是:“是你们给我机会去杀害这个无辜的人。”同样,我们也会在言语中用了许多属灵的言词,然而内容却是空无一物的。
默想 扫罗这样不断地谋害大卫,使大卫伤痛不已;然而有神和约拿单为他的后盾和安慰,使他能坚忍逃亡下去。今天你可有约拿单般的勇毅,使朋友在危难中得安慰和支持?──《新旧约辅读》
撒母耳记上 第廿三章 注释
1-13 基伊拉人欲出卖大卫
基伊拉人虽得大卫的救助,免受非利士人的掠夺,但却在扫罗围攻的危急关头打算出卖大卫,幸而大卫得神谕示及时逃离此城。
1 非利士人控制犹大的山区,一到收割季节便上来掠夺犹大的谷物。
「基伊拉」:距亚杜兰的南面约五公里(三英里),接近非利士边界。
2 大卫一方面关心自己同胞的利益,另一方面不放过与神为敌的非利士人。大卫身边的祭司亚比亚他备有以弗得(6), 可求
问神谕(参14:3)。
3 跟随大卫的人认为他在犹大本土已须面对扫罗的追捕,何必再招惹非利士人,加增敌人呢?
6 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以後,一直跟随他到处逃亡。
12 基伊拉人不敢冒犯扫罗,宁愿出卖大卫,免得像挪伯城那样惨遭屠杀。
14-28 非利士人犯境使大卫得以脱险
扫罗的追捕并没有松懈,加上大卫匿居之处的居民西弗人向扫罗告密,大卫的生命危在旦夕。在紧急的关头,神藉非利士人的入侵使扫罗
忙於应付外敌,无暇追捕大卫,以致大卫终能脱险。
14「西弗旷野的山地」:在犹大的东南部,靠近死海。这一带地方为畜牧之地,另有树林(参15)。
16-17 约拿单来见大卫,声明支持他,并重申所立之约(18:3; 20:8)带给他安慰和鼓励。
24 「玛云旷野南边的亚拉巴」:玛云在西弗之南,而亚拉巴则位於约但裂谷的南端,连接红海与死海。
28 「西拉哈玛希罗结」:意思是「分开(将扫罗与大卫分开)的岩石」。
23:29-24:22 大卫在隐基底放过扫罗
扫罗在追杀大卫时,独自撞进大卫躲藏的洞穴,给大卫下手杀他的好机会,但大卫怜惜神的受膏者,未加以伤害。扫罗得悉此事,暂时良
心发现,承认过错,并恳求大卫将来登基後放过他的子孙。
29「隐基底」:死海西岸乾旱地带中的绿洲,以盛产葡萄闻名(参歌1:14)。
思想问题(第 23章)
1 本章记载了大卫与耶和华之间「有问有答」的关系,表明了大卫对神的尊敬,也看见神指示大卫当行的道路。
你是否羡慕大卫与神的关系?
你是否学大卫一样,凡事尊神为大、求问 旨意?
2 大卫在决定应否出击非利士人时,要考虑那些正面和负面的因素?
整个过程可否供我们借镜?
3 面对扫罗兵临基伊拉城的危险,大卫的祷告如何重复地称呼神和
他自己?这显示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4 约拿单冒险到树林去见大卫,「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大卫得此良友,「夫复何求」!
但约拿单这样做对他父亲与他本人有何影响?
你愿否付上代价,使你的好友「倚靠神得以坚固」?
5 西弗人和基伊拉人面对扫罗寻索大卫的命一事,反应有何异同?
你认为他们的做法可取吗?
6 在玛云旷野,扫罗差点捕获大卫( 26),到最後才藉非利士人的 犯境转移扫罗的注意力( 27-28)。
你认为大卫从这次经历学到什麽功课?参诗 18:31。
7 扫罗一点也不罢休地寻索大卫的命,但神却保护他,约拿单也安慰鼓励他,使他在黑暗中仍见曙光。
你曾否有过大卫这样的经历?
撒母耳记上第廿三章
大与基伊拉(廿三 1-14 )
扫罗当时仍然控制大局,在基伊拉的事件,可以证明以色列人,甚至大的家乡犹大,也准备忠心支持王。事实上一个城镇如基伊拉,不能做什么事,惟有向扫罗忠心:如果一个神圣城镇像挪伯也遭洗掠,只因怀疑他同情大,这样基伊拉如果拒绝交出他,又有什么希望可以逃避扫罗的愤怒和报复呢?
基伊拉的情节,说明大这段时间的窘迫──一种他不容易解决的进退两难,故此最后他被迫离开这个国家(廿七章)。这件事给大一个机会,来衡量他的跟随者的力量和保护程度(现在已经有六百人, 13 节),整体有所增长,但也产生严重的问题。一个单独的人可能不被注意,并得到足够的食物,可以在犹大南部荒凉和无人之地生存;但六百人却不能隐藏很久,这地也不能维持他们很久,他们为安全和供给,惟有继续流浪。
大接有不易解决的问题需要面对;但他不是没有资源。他有先知迦得,及祭司亚比亚他的事奉来提供意见;换句话说,他可以求问上帝,祂永不会令人失望。扫罗虽然拥有权力,但却失去引导;长远来看,他一定会失败。
如果上帝引导大去基伊拉,为什么撤退像失败者?答案乃是这不是真正的失败。虽然基伊拉的百姓不愿意收留大是事实,但这只不过是故事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真的收留大,扫罗会占据这个城(注意 7 节中,他说的话),并且在攻入时捉拿大。更重要的是,基伊拉的事件指出,大友善和协助这个城镇,乃是出于自愿,不用任何的补偿或带给他们任何的伤害。虽然他们没有表示,但百姓一定感激他。故此大为将来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如果他与犹大同支派的人疏离,这会是他致命的因素,他不能再发生挪伯这种事件。如果这个发生在基伊拉的事件圆满了结,会帮助大抵消挪伯屠杀中带来坏的名声。
大在基伊拉显出,他将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并且他仍是以色列对抗非利士人的战士。他领导下的一小撮力量,本来不可能对抗侵略的非利士军队──扫罗一定不愿对付这庞大的军队──但在基伊拉中,非利士人不是入侵领土,而是发动军事侵袭,去抢劫和骚扰那里的犹大人。
仍然在上帝引导下,大及时地离开基伊拉。继续躲避扫罗( 14 节),虽然他毫不放松追捕,但上帝却无意让扫罗捉到他。
大的死里逃生(廿三 15-29 )
这段经文指出大离开基伊拉后,向东抵达隐基底( 29 节),他不能继续向东去;隐基底在死海沿岸(看下图)。他现在置身于旷野和较贫脊的郊野,附近只有细小的城镇,其中一个是西弗;这故事显示他的情况何等不安全,如果本地居民对付他──西弗的百姓果然如此!他们出卖大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我们也不能怪责他们。他们很难相信大会作王,他们只能帮助正统的权威,去捉拿一个逃犯。至少他们不会被控忠于支派多于忠于国家。
这段经文把约拿单和扫罗作有趣的对比。事实上这里是故意的幽默,当扫罗及他的全军不能加害大时,却清楚看见约拿单毫无困难地与他的朋友接触及交谈。有人猜大信任约拿单,容许约拿单找到他。这是撒母耳记中约拿单最后的故事──下回我们将听到他的死亡(卅一 2 )。在他与大的最后谈话中,他将自己的宝座让给大;而那时扫罗努力坚持抓住他的宝座,消灭他的对头。最后,正当扫罗的行动造成大警觉和恐惧之际,约拿单的角色郤是鼓励大;他正是为此而来。
圣经作者使用这个有关约拿单的简短故事,向读者证实一件事实,没有人可以阻止大作王。这样强调大并非篡夺者;约拿单在生时,也承认大是王。这种强调非常重要,抵消一些不利大的宣传,避免在大得到王位后流传。
有关扫罗险些捉到大的叙述,教导我们同一个功课;无论如何接近去捉拿大,扫罗最终也不能改变上帝的计划。在此情况下,他差点成功,只因为非利士人之故,他不得不放弃,故此上帝使用非利士人去挽救大。
政治局势已经发展成为三角的斗争:扫罗看大及非利士人为他的仇敌;非利士人看大和扫罗为敌人;在大方面,他只把非利士人视为仇敌,但没有意思成为扫罗的对头。他尽量躲避他,不与他作战,大尽力使同胞不会疏远他。在此形势下,非利士人开始进攻( 27 节),逼使扫罗认识到他们才是主要的对头人,而放逐追捕大一段时间。
这件事正好说明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暧昧不明:被非利士人侵略的以色列人,和扫罗及他的军队,两方面都没有看见上帝的手在非利士的进攻上工作。这需要信心的功用,去相信上帝统管一切人类的事情;而许多时候,只要回顾就可以看见祂的目的。不必等到大 成为 君王,以色列整体才能如圣经作者那样解释这次非利士的入侵。
这件事也是圣经的神迹一个好例子。许多神迹不一定是超自然的事──非利士的侵略,很不幸是每日发生的事情──但神迹是有时间性的。如果非利士人迟一天才进攻,大可能已被扫罗捉到,并且无疑会被处决。对大而言,这侵略发生在洽当的时间。这次脱险,使他深深感谢上帝,也增强他对上帝的信心。但对扫罗而言,这件事也是一个讯号,如果他有卓见去意识的话,便明白对大不懈的仇视,上帝不会站在他的一方。然而,很可惜他把大的脱险的全部责任,都推在非利士人身上,而没有看见上帝在这些事中的目的。他错误地以为自己可以辨别是上帝的手使大进入基伊拉( 7 节)。扫罗像我们一样打如意算盘,去看上帝的手,会任意地让我们选择去做某些事,而忽略其他的事情,这是典型的人性。
──《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上注释 4.基伊拉人出卖大卫(二三)
二三1~5 大卫接到消息,亚杜兰南面的基伊拉城被非利士人攻打。他依着耶和华的引导,与敌人争战,结果拯救了基伊拉城并夺取了大量的牲畜。
二三6~12 扫罗听见大卫在基伊拉,便决定围攻他。大卫得得悉扫罗的计谋后,求问耶和华带领下一步。他在基伊拉安全吗?那些居民会不会忘恩,把他交给扫罗?神借着亚比亚他带来的以弗得,就是用乌陵和土明揭示给大卫知道,扫罗必下来。那些卑鄙的人实在出卖他了。
二三13~18 因此,大卫和跟随他的人逃往西弗旷野,位于希伯仑的东南面。然而,他们仍被无情地追赶。约拿单找到大卫,并鼓励他倚靠主。这是今天极为需要的事奉!倘若有更多作鼓励的人,教会便大大的得益了。惟有经历过这些话的实意的人,才知道这对人的祝福有多大。约拿单对大卫的爱出自甘愿降卑的心。他再向大卫保证,不用惧怕扫罗,神必成就在他身上的旨意。有象约拿单这样的朋友是福气。为何他不能留在大卫的身边,却总要返回他父亲那里?这确实令人费解。
二三19~29 西弗人也出卖大卫,通知扫罗大卫的行踪,并答应把这逃亡者交在王的手里。当大卫听到扫罗快来的消息时,便逃到玛云的旷野。那时扫罗紧紧的追赶,眼见大卫快被重重包围时,非利士人攻打以色列,扫罗不得不放弃追捕大卫。以色列的敌人便这样无意中成为这位被拒绝的以色列王(大卫)的盟友。耶西的儿子大卫往死海西岸的隐基底去。
撒母耳记上 23:1
撒母耳记上
注释
二十二 1-5 大卫得到支持
在第二十一章,大卫是一个孤单的逃亡者,落在极大的危难中。从迦特返回以色列境后,他不久便吸引到一些支持者。他的家人来找他,不是为了支持他,而是为他们自身的安全,而大卫不久便安排双亲往外地去,远离扫罗的爪牙。他的跟随者是一些不受法律保护的人,像他自己一样,而他们的数目可组成一队小型的军队。在扫罗眼中,他们无疑是背叛者和卖国贼。我们应怎样看?圣经其后会说明,大卫从未使用这军队去攻击扫罗或以色列的军队,但这是后话。大卫另一位支持者是一位先知,名叫迦得;我们可以看见神的手在作工,在给予大卫指引( 5 节)。这样,神确实仍与大卫同在。这位成功的将士成为了一位成功的逃亡者。他迁往犹大是聪明的做法,因可远离扫罗的首都。犹大是大卫所属的支派,他期望一些犹大居民对他有好感,是合理的。
二十二 6-23 挪伯的屠杀
这时挪伯是一个主要的圣所。在第四章,非利士人战胜后,示罗的圣所便被毁,而挪伯可能自此代替了它的重要地位。挪伯的大祭司亚希米勒,是示罗之以利的孙子。扫罗竟不理会亚希米勒有理的辩护( 14-15 节),在如此重要的圣所屠杀这么多的祭司,实在叫人惊讶。本章指出,扫罗至此已对每一个人都产生怀疑,包括乔纳单( 8 节)。他以为有人要谋反,而事实上并没有。我们要留意,他的臣子也拒绝遵从他的命令( 17 节)。
扫罗在挪伯施行的残暴,带来了他不能预见的后果。一个从大屠杀中逃出来的人,是亚比亚他(未来在耶路撒冷任大祭司的);他没有别的选择,惟有投靠大卫。这样,大卫在先知迦得以外,又取得了祭司的支持。
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三章
23:1 基伊拉为犹大城邑,在非利士地边界上,距亚杜兰南不远。
23:6 “以弗得”:参21:9注。
23:14 “旷野”指“犹大的旷野”,位于犹大山地与死海之间,荒凉渺无人迹。“西弗旷野”指希伯仑以南西弗附近(23:24)的一片荒旷高原,为犹大旷野的一部分。
23:15 “树林”亦作“何利沙”,为一地方名。
23:16-18 这是大卫和约拿单有生之日的最后一次晤面。袂别后,二人信守盟誓,恩及后人(撒下9章)。
23:19 “哈基拉”的意思是“沙漠”或“荒地”,指希伯仑南边的旷野(26:1,3)。
23:24 西弗在希伯仑东南约6公里。玛云在西弗以南约8公里。亚拉巴的意思为“荒野”,一般指死海附近的荒野,此处指犹大旷野。
23:28 “西拉哈玛希罗结”是“隔离的磐石”之意,纪念扫罗在此虽与大卫近在咫尺,始终未能追上。
23:29 “隐基底”的意思是“山羊泉”,在死海西边,为犹大旷野中最大的一块沃土。沙漠绿洲,旧约诗歌常有提及(歌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