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廿四章
第 24 章
撒上 24:3> 大卫所藏的山洞原来是那么样的大──
24:3 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发现隐基底是藏匿的好地方,因为在那里有许多山洞。当地人使用这些山洞作为住宅,也作坟地,对跟随大卫之人来说,这是避难佳所。今日仍可以见到这些山洞,其中有些大到可容数千人。
撒上 24:4> 神在何时何地说过这话?
24:4 圣经并没有记载神对大卫,或是对跟随他的人说过这样的话。跟随大卫之人可能对过去的一些事件,例如大卫受膏( 16:13 )、约拿单预言大卫必要作王( 23:17 )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看见扫罗进入山洞里,就误以为这是神的指示,叫他们采取行动。
撒上 24:5-6> 大卫的做法是怯懦吗?对待当权者的态度──
24:5-6 尽管扫罗想杀害大卫,大卫却极其尊重他。虽然扫罗犯罪、悖逆神,大卫仍尊重他是神所膏立的君王。大卫知道自己将来必要作王,更知道不应当杀害神所立在宝座上作王的这一位。如果他杀害扫罗的话,就会给反对他之人立下先例,将来也可以除灭他。
罗马书 13 章 1 至 7 节告诉我们,神设立执政掌权的人。我们可能不领会他们当权的原因,但是要像大卫一样,服从神所赐给他们的权威。不过,也要记得:神才是最高的权威,我们不应当违背神的律法,以致得罪神。
撒上 24:16-19> 大卫再次善待扫罗表现出他高尚的品德,我会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吗?
24:16-19 我们知道达到目的之手段和目的本身一样重要。大卫的目标既然是作王,所以跟随他的人劝他有机会时杀死扫罗,以达成目的。但他不肯依从,非因胆怯,乃是英勇的表现──他有勇气力排众议,坚持原则,去做他所当做的事。不要因为顺服群众的压力,就放松自己的道德标准。
撒上 24:21-22> 大卫以信守诺言着称;当守诺言与我的利益冲突时,我会……
24:21-22 大卫信守诺言,从来没有对扫罗家族或他的后裔施行报复。扫罗大多数的儿子是与非利士人作战时阵亡的( 31:2 ),有些是因基遍人报仇而杀死的(参撒下 21:1-14 )。他应许要恩待扫罗之子约拿单的后裔( 20:14-15 ),他把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接到王宫里,就是照着承诺去行(参撒下 9 )。
大卫与扫罗一生的比较──《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廿四章
坚定的信(二十四 1 ~ 22 )
所谓真正的信心,就是每一时刻都与神相连,也在每一件事情上信靠神。大卫的信心在下面三方面表现出来:
.神禁止如此( 6 ):这个试探可真大了。扫罗得到大卫的怜悯;虽然他曾表现出残暴,并打算杀害大卫,可是大卫却顾念扫罗仍然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6 )而没有杀他。一个真正的信徒,无论男或女在处理各样事情上的原则,对于“神禁止这样”的信念是应该肯定而又毫不怀疑的。约瑟对这个命令也很明白(创三十九 9 )。
.神判断是非( 12 ):在扫罗与大卫的纠纷中,明显是扫罗的错,为此大卫十分矛盾。他屡次挣扎想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然而最后还是让神去为他争这个公道,我们是否也愿意让神来处理我们的事呢?
.神是会为我们伸冤的( 15 ):今天我们常常听说,假如我们要得到公平的待遇,就必须自己运用武力和强硬的手段去争取,其实,在基督徒来说,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呢!我们不是看见大卫因靠神而获得更好的结果吗?要是我们能冷静地把事情交在神的手中,总会比鲁莽地自己瞎闯来得更成功!
祈祷 求为正受冤屈的人伸冤,使世人看见的慈爱与公义。──《新旧约辅读》
撒母耳记上 第廿四章 注释
5 大卫虽然只是割下扫罗的衣襟,但仍感到好像伤害了他,为此自责。
9 大卫将扫罗的恶行归咎於他的谋士。
14 本节的意思是:扫罗所追杀的人其实是卑微、不重要的,怎值得他耗费气力呢?
17「你比我公义」:扫罗并非表示大卫的道德在他之上,而是指在神的审判下(12, 15), 大卫以德报怨的做法必被裁定为有
理、无罪,而他恶待大卫则属无理、有罪。
思想问题(第 24章)
1 为何大卫不敢杀「耶和华的受膏者」?
这表现出他那一方面的美德?
2 神的确已废弃扫罗、改立大卫为王,当时的环境又正是杀扫罗的良机,况且大卫的侍从也给以印证,但大卫却不肯下手,甘冒日
後继续被扫罗追杀的危险,仍等候神让他公开作王的时间。
这对我们寻求神的旨意有何提示?
3 大卫认定耶和华是审判的主, 会为他伸冤 ( 12, 15),
所以他 能善待扫罗。
你曾否因受欺压、不平的待遇而心中难堪?
大卫的榜样,对你来说是否可行?另参罗 12:17-21。
4 扫罗向来因为大卫英名远播、众望所归,心中妒恨,誓要剪除这心腹大患。
这次为何觉悟前非,承认大卫比他公义,将来要作以色列王?
撒母耳记上第廿四章
扫罗的死里逃生(廿四 1-22 )
这是戏剧性的讽刺,开始描述大在玛云的旷野死里逃生后,随即是扫罗在靠近隐基底死里逃生。这是更加清楚的记号,让人看见上帝站在大的一方。其主要的分别是:扫罗从来没有捉到大,但现在大事实上可以杀死扫罗。扫罗从不放弃这种机会;但大可以且这样做了。扫罗于是被说服放弃追捕大(暂时的),但这只发生在他觉得对不起大没取去他的生命,和向他说具挑战性话之后。我们看见一幅对比品格的图画:扫罗的怀疑、报仇和冲动,大比较谨慎、宽宏大量,没有个人的怨恨。
这里不十分清楚,为何大割下扫罗的一块外袍,又为什么他的良心不安。一种可能是扫罗失去外袍的一角,会使王看来荒唐。另外的解释是大突然明白,这是一个象征性行动,像十五章廿七节之情节:割去一块王袍,可被阐释为一种想偷取扫罗王位的欲望。这个解释使上下文清楚得多,因为大接续下去强调扫 罗的 君王地位( 6 节),虽然扫罗现在承认大真会有一天会作王( 20 节)。王室地位及君王的生命权利,正是这一章重要的主题。
大与他的跟随者的简短争辩很有趣,他与他们都相信上帝安排这件事,故此扫罗在他们的手中( 4 节);不同意的只是关于上帝盼望他们怎样对待扫罗。大的跟随者强调扫罗是他们的 仇敌 ,故此要杀死他;大一定很留心这种论调,但他却强调扫罗是 耶和华的受膏者 ,换言之,上帝赐给他王的特权地位。双方面当然都正确──扫罗同时是王及大的个人仇敌。人类的本性时常将个人的考虑放在第一位,但大保留扫罗的生命,既显示他不但怜悯,也有政治的远见。这次辩论同时再次指出历史的双重答案:上帝已将扫罗放在他们的手中,而同时在行动上容许两种完全不同的抉择。
对大而言,虽然他把自己交在上帝的手里( 15 节),但是质询扫罗需要很大的勇气。他的论点很聪明和具说服力。现在事实是他没有袭击扫罗,扫罗的一块外袍在手,证明他很容易杀死他,这证据显示他从没有作过扫罗的仇敌。十三节的 箴言 ( proverb 译者注:中文和合本译作‘古人有句俗语’),一定是说坏人不能改变他们的本性;如果大真的背叛扫罗,他不会放过杀死王的机会。他在十四节的最后的论点很有技巧,强调自己没有价值和不重要。
扫罗在二十节承认大有一天会作王,绝不是没有价值,而是令人惊讶的事。这里向读者显示,扫罗不单神志清醒,而且特别敏锐,同时也赞同大承继王位。但扫罗不能持久可信;这里没有建议大应该重回王宫。而是两个人各走各路( 22 节)。──《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上注释 5.不害扫罗的命(二四)
二四1~7 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藏匿在隐基底,因为在那里有许多山洞。当地人使用这些山洞作为住宅,也作坟地,对跟随大卫之人来说,这是避难佳所。扫罗解除了非利士人的威胁后,就回来追捕大卫。他来到德基底的石崖寻索大卫。那时候,王走进其中一个洞小歇。他所走进去的洞并非空空的,在洞的深处,他一心要杀害的大卫阻止了跟随的人取他的命!他们认为神已把扫罗交在他们手中,但是大卫知道神没有指示他以武力夺国。他愿耐心地等候神的时间和方法。即使他割下王外袍的衣襟,也受良心责备。尽管扫罗想杀害大卫,大卫却极其尊重他。大卫从没有轻视扫罗受膏为以色列王的事实。虽然扫罗犯罪、悖逆神,大卫仍尊重他是神所膏立的君王。大卫知道神必除掉这王,但大卫仍要尊重他直到神出手的时候。
二四8~15 扫罗离开后,大卫……起来,从洞里出去,呼叫王。大卫向王下拜,告诉王所听到的谗言并非事实。大卫当日本可取他性命,但是没有这样做,因为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手中的衣襟就是他没有加害扫罗的明证。恶人作恶报仇,但大卫没有这念头。他问扫罗,为何无情地追捕这如死狗、虼蚤般微不足道的人。
二四16~22 扫罗一时间被大卫的话感动得滴下泪来,承认大卫的义行,他自己的邪恶。奇怪他承认大卫终有一日成为以色列的王,并要求大卫严正地立誓,善待他的家族。在后面的经文中,我们看到大卫信守诺言,从来没有对扫罗家族或他的后裔施行报复。扫罗大多数的儿子是与非利士人作战时阵亡的(三一2),有些是因基遍人报仇而杀死的(撒下二一1~14)。他应许要恩待扫罗之子约拿单的后裔(二O14~15),他把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接到王宫里,就是照着承诺去行(参撒下九章)。
然后扫罗静静地离去。然而,大卫这段平静的日子很短暂,扫罗很快便忘记大卫的仁慈。
在大卫与扫罗的对话中,他两次呼求耶和华作审判者。他宁愿把他的处境交给神,而不以世人的观念看待。彼得曾这样提及主:“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二23)愿神让我们能以平静和坚信的心面对逆境!
撒母耳记上 24:6
耶 和 华 的 受 膏
者:这 种 说 法 只 是 指 扫 罗 被 膏 立 为 以 色 列 的 王 而 言; 而 不 是 说 他 现 在 被 圣 灵 膏 抹。 大 卫 没 有 从 神
那 里 得 到 暗 杀 扫 罗 夺 取 王 位 的 指 示。
1. 有 的 教 会 面 对 教 会 领 袖 道 德 败 坏、 离 弃 神 的
教 训 时, 疏 于 管 束、 放 任 自 流, 6~10 节 并 没 有 为 这 种 做 法 提 供 依
据 ( 参 提 前 3:1~13 ; 5:17~20 ;多 1:5~9) 。
这 样 的 领 袖 应 从 他 们 的 职 位 上 被 撤 除。
2. 不 仅 如 此, 教 会 领 袖 也 不 能 凭 着 这 些 章 节 宣
撒母耳记上
注释
二十三 29 至二十四 22 大卫与扫罗在隐基底相遇
第二十四章的故事记载了大卫逃亡时一件戏剧性的事件。这戏剧叫我们留意到大卫和扫罗一些重要的事情。在故事中几个不同的时候,两人都有机会把对手杀掉。两人都受良知驱使,并没有作出这样残暴的行动。大卫必曾受引诱,要杀害那追杀他的人,尤其是当他自己的士兵催促他这样做。但他的良知把他按下来;他甚至为了轻微损坏扫罗的外袍而自责。至于扫罗,当大卫突然跟他说话,他看见大卫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因大卫被困在洞里;但大卫的话激起了他的良知。因此,两人所说的话是尤其重要的。大卫向这样一位君王表达极高的敬意。我们知道,扫罗已被耶和华弃绝;但他仍然是王,是那藉撒母耳被耶和华膏立的人( 6 节)。大卫声言,没有人可以攻击以色列的君王。
扫罗诚恳地承认他以恶待大卫,而大卫则从未以恶待他。展望未来,他指出大卫将要作王。
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四章
24:2 “野羊的磐石”不是专有地名。从名字可知其地多产野山羊。
24:4 扫罗进洞大解,可能将外袍脱下放在一旁,才可让大卫割下衣襟而不为他所知。割衣襟一举表示扫罗性命已在大卫手中,但未加害。
跟随大卫的人所说的“耶和华的应许”或为见到已有杀扫罗的机会,有若天赐,遂作此语。大卫既已受膏为王,应可以摧毁一切反对他的力量。大卫有好几次这样的机会,都放弃未用,因扫罗乃受膏王,应循神旨定夺,决不可只问目的不择手段。要达高尚目的,应循高尚途径,不可用暴力、暗杀等手段来取得王位。照神的方法来实现神的旨意,才能得到神的祝福。
24:5 王服代表王,割了衣襟有失对神的受膏者的尊敬。大卫心中不安,因而自责。
24:20 既有撒母耳的预言在先(15:28),又有接着发生的事在后,扫罗为眼前以善报恶的公义气慨所感,明白大卫作王势在必行,人不能阻挡;因此要求大卫起誓为他留名。(比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