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廿二章
第 22 章
大卫的逃跑
撒上 22:2> 引领什么人反映出领导者的才能,品德与素质,大卫具有哪些素质?
22:2 凡受压迫的、欠债的、心里苦闷的,都聚集到逃亡的大卫那里。那些本身飘流无定之人,只有协助大卫作王才有好的前途。大卫统领一班人马,再次显出他能驾驭、激励别人,既有谋略也有才能。把纯良的人士组成军队已属不易,但是把跟随大卫的这班人组成大军,则需要更大的领导才能。这一批人后来形成大卫军队领导的核心,其中产生好几位“大能的勇士”(参撒下 23:8 及以下各节)。
撒上 22:7-8> 选拔人材如果与公义发生冲突,我会站在哪一方?
22:7-8 扫罗的主要官员显然出于便雅悯支派,因为他本人来自这支派;大卫则是出于犹大支派。扫罗想取得别人对支派的效忠,以保住王位。
撒上 22:18> 残杀祭司、杀灭生灵,为何扫罗沦落到丧失理性的地步?
22:18 扫罗为什么要杀害属于自己的祭司?因为他疑忌在约拿单、大卫与众祭司之间有串谋。他听到多益的报告,说大卫与大祭司亚希米勒谈话,从他得到食物和武器,就生出疑忌之心( 22:9-10 )。他的行动显出精神和情绪的不安已走向偏离神的地步。他下令将挪伯城中的人畜完全杀灭,就是下屠城令(宣布把城中所有的尽行毁灭),在申命记中说明,只有对拜偶像以及悖逆神之城才可以这样行(参申 13:12-17 )。而实际上悖逆神的是他自己,并不是那些祭司。
撒上 22:18-19> 神为什么容许八十五个无辜的祭司被杀害呢?
22:18-19 祭司的死向人民显明血淋淋的事实,君王可以变成邪恶的暴君。事奉神并不保证功成利就,也不保证健康长寿,神并未应许保护义人善人在这个世界不受恶人攻击,但祂确实应许到末后必然将一切的邪恶清除。在试炼中忠心到底之人,将来必得极大的赏赐(参太 5:11-12 ;启 21:1-7 ; 22:1-21 )。
22:20 亚比亚他带着以弗得逃到大卫那里( 23:6 )。以弗得是祭司的衣服,内中有乌陵和土明,那是大卫用以求问神之物。当扫罗袭击挪伯城时,以弗得可能是祭司制度之中硕果仅存的标志,由亚比亚他带到大卫的营中( 23:6 )。扫罗毁灭以色列人的祭司制度,但是到大卫作王的时候又将之恢复,并且立亚比亚他作新任的大祭司,他在大卫作王期间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廿二章
好与坏的领袖(二十二 1 ~ 10 )
这段经文有许多地方是我们需要仔细思想的:
.一个好领袖应该能够把身边一些未尽善的材料加以运用。例如大卫的一班跟从者都是些失意、欠债、心中受窘迫的人( 2 );看来这班人根本就难以使大卫重振声威,但是大卫却能把他们变成一股有用的动力。同样,我们的救主耶稣也能把我们这些失丧的人变成基督精兵(提后二 3 )。虽然我们并不完美,然而神却使用我们这样的人。
.由于扫罗已变得残暴,所以大卫便要把父母搬去摩押的米斯巴以策安全( 3 )。这提醒我们没有人是站在好与坏中间的,不是走向善就是走向恶;故此扫罗将会作什么事不是大卫能够想像的!
.大卫的曾祖母路得是从摩押来的,因此大卫的父母仍然有很多的亲戚住在摩押地( 3 )。究竟这是不是神在很久以前(路得与拿俄米离开摩押的时候),已经为大卫目前的处境铺好了路呢?
默想 今天在教会事奉中作为领袖的你,能否尽量发掘弟兄姊妹们的恩赐呢?
背叛者──多益(二十二 11 ~ 23 )
当大卫到挪伯的圣殿时,以东人多益也在场(二十一 7 )。那时扫罗的部下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卖大卫,可是这个外邦人多益却把大卫的一切全向扫罗报告( 9 ~ 10 )。
不久,亚希米勒和其他的祭司都被扫罗所捉拿( 11 ),亚希米勒也像约拿单一般勇敢地替大卫辩护,说大卫只是习惯上到他那里去寻求神的旨意( 15 )。岂料扫罗听后却勃然大怒,他的怒气已蒙蔽了他的眼睛,以至他大骂道:“你和你父全家都是该死的!”
扫罗竟然以祭司们曾经协助大卫逃走为藉口,命令他的侍卫去杀掉他们,可是兵丁们并不执行这命令( 17 ),可惜多益这个外邦人,却遵从王的命令。这人岂不也曾在挪伯敬拜神的吗(二十一 7 )?他现在却在同一个地点杀害那些祭司呢!
祈祷 为那些大权在握的领袖们祈祷,因为他们的命令往往能够控制他人的生死。──《新旧约辅读》
撒母耳记上 第廿二章 注释
1-5 大卫匿於亚杜兰洞及米斯巴
大卫的处境会使他的父家受牵连(伯利恒离扫罗的家基比亚不远),所以他的兄弟与父母也跟着他逃亡。当时四百个因各种环境因素受窘
迫的人也来跟随大卫。大卫不忍见父母跟自己颠沛逃亡,便将他们安置在素有姻亲关系(参得 4:17)
的摩押人那里,稍後他得先知的指示
返犹大去。
1「亚杜兰洞」:亚杜兰在犹大西部的山区,那里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山洞,是藏匿及防卫的理想地方(参撒下23:13-24)。
这里大概指某个洞。
2「受窘迫」:大抵受主人苛刻对待。
「欠债的」:被无情的债主穷追讨债,甚至有被卖、沦为奴隶的危险(参王下4:1)。
跟随大卫的乌合之众日後增至六百人(参23:13; 30:9),
且接受训练与大卫共同作战。
4「山寨」:指米斯巴。
6-23 扫罗吩咐多益屠祭司城
扫罗认为祭司亚希米勒帮助大卫是与他结党谋反,吩咐将整个祭司城的人杀死。
7 这番话显示扫罗多任用同族人作他的部下。
8 扫罗将忿恨发泄在臣仆身上,诬控他们串连大卫谋反。
9 多益任司牧长(牧人之首),本来不会在王宫侍候扫罗左右,然而这时适逢他在那里。
11 王召来祭司全家,可见事态严重。
14 亚希米勒忠直地为自己和大卫辩白。
17 扫罗的侍卫拒绝杀祭司,因为这样做是与神为敌。
18-19 扫罗昔日违背神命,没有毁尽亚玛力人的城和财物(15:8-9),如今却将神仆人的城全然毁灭。
20「亚比亚他」:日後帮助大卫求问神旨和支持他的政权(参串)。扫罗屠杀祭司全家,意味与祭司决裂,却使大卫得到祭司
的支持。
思想问题(第 21, 22章)
1 当人的需要与宗教礼仪的规条互有冲突时,你会怎样处理?
亚希米勒( 21:4,
6)与耶稣的处理原则是否一样(参太12:3-8)?
这原则给你什麽提示?
2 大卫向亚希米勒解释自己为何单独一人到来( 2)和需要刀剑器
械的原因 ( 8), 所说的话是否符合事实?
这和他装疯的做法是否可取?
他可选择别的方法吗?
3 大卫在危难紧迫的逃亡中,仍等候神的指示( 22:3)又听从神藉 先知的吩咐
( 5), 的确难得。
等候神是一门难学的功课,但会带来什麽果效?见赛 40:31。
你愿意在艰难的岁月里等候神吗?
4 扫罗的忧虑与不满( 22:7-8)是否多余?
今日你若充满疑虑是否自讨苦吃?
5 比较 15:3,
9与本章18-19两处的事迹,扫罗究竟在何处出了差错?
6 西谚有谓:「权力使人腐败,绝对权力使人绝对腐败」;「眼盲莫过於故意不看者」。
你认为这些话是否扫罗的最好写照?参 14-15, 17节。
7 神的仆人亚希米勒由於帮助大卫,结果与挪伯其他的祭司惨遭杀害,只有他的儿子亚比亚他得以逃脱。
撒母耳记上第廿二章
大的支持者(廿二 1-10 )
大现在回到他的家乡犹大,在那里他盼望有几个因素,使他可得到优势。他对地形熟悉,很容易帮助他躲避那些追巠者;并且他的支派的人可能提供一些保护给他,也许愿意收留他,甚至向他提供扫罗的活动资料。不少事实证明,有很多人反对他,但至少犹大是值得尝试的地方。
在第一节以下指出的形势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家族和宗亲愿意支持他,这是人的本性;在以色列社会中,家庭是不可缺少和最重要的单位。当然,他们也是相当危险,因为他们与大的关系,会引致扫罗攻击他们。然而,当他同宗族的人追随他的时候,他很自然立即便成为犹大及其他地方的离异分子的注视的目标。我们对扫罗的管治情况不详,但由于他是第一位王,我们可以假设这时的政府是临时扻合的,很不完善的;许多来到大总部的人,无疑问有很多不满。从很多跟随者在亚杜兰加入可见,因为大有军事经验使他成为他们的头目是很自然的。这些军事力量的崛起,目的不是为进攻,而是为防守。大可能盼望使犹大的一小部分成为独立的领土,好像稍后在非利士境内的洗革拉一样(参见廿七 5 以下)。
第三节往下再次显示大不是逃避审判的逃犯,而是正在成为重要人物。他父母由于年迈,不能同受在犹大旷野的飘泊生活,便移去摩押,那里有他们的亲戚(我们可以从路得记得知);但他们必须得到摩押王的特别准许。这样,大已经开始使用政治的谈判和策略。这里提及先知迦得也有同样意义;单独的个人不会有他们的先知。但是大在某方面看来已是一位王,虽然还是一个被放逐的王。这里同样有一个对比:扫罗已失去所有先知的支持,但大已经有一位先知给他提供意见。
然后扫罗孤独的地位突出来,现在舞台布景再次回到宫廷里( 6-10 节)。在那里这一位王拥有相当实际的权力,有一大的宫廷官员,但他仍然感觉孤立,与他们所有的人为忤。他肯定约拿单与大积极密谋对付他,他控告他人保持缄默,至少这是不好的。他毫不犹疑的解释大的一小撮力量在进行反判阴谋,并且他事实上恐惧大可能会贿赂他的官员。他开始说的话中,含有对他们较为诚恳的要求,强调他们与他是属同一个支派的便雅悯人,并且不可能期望像大那样的犹大人会喜欢他们。
随这里有一幅可怜的图画,一位王极度怀疑他所有的官员。不理想的统治者很难发号司令,或者相信他得到自己亲属的忠诚。故事继续下去时,扫罗愈来愈不像是一个王。
对这些不公平的控诉作出反应的,只有多益一个人。他当然盼望得到报酬。叙述者没有对以东人多益作出直接的评估,但在历史上许多时候,以色列人极其不喜欢以东人。我们可以假设作者期望读者,开始就对多益产生偏见。就事论事,他好像说出真情,但却不完全是事实;结果在有机会质询之前,扫罗非常愤怒亚希米勒。多益对亚希米勒的陈诉,让扫罗怀疑有背叛正在进行中。他的话是那些恶毒及自私的人最好的先例,使那些喜欢听他们所愿意听的掌权者,不能作出正确和公正的判断。
屠杀祭司(廿二 11-23 )
在挪伯的悲剧中,描绘四种不同的人,给我们看见不少人性本相。那位有权力下令进行屠杀的人,当然是扫罗王,但大(我们以前提过)、多益和亚希米勒,在这件事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我们由倒转次序来思想:
(一) 亚希米勒 :当大拜访挪伯之时曾经很恐惧(廿一 1 ),但当他发现自己处在试炼之中,却表现自己是一个勇敢、正直和尊贵的人。我们若要指出他的缺点,就只有缺乏技巧。谎话可能为他带来好处──谁知道呢?──但他承认控告他的所有行动,只拒绝承认动机。那些卑贱小人会狡诈地猛烈攻击大,但亚希米勒却挑战扫罗王对大的整个态度;可能他意识到大曾经何等无助。这里有个人将真理放在一切之首;而其他的人也许只能在危机时,为真理而鼓起道德的勇气。
(二) 多益 :现在已显露他的本性,一个无怜悯或者无良心的人。当扫罗的其余官员,抵制击杀亚希米勒和其他祭司的时候,多益看来毫不犹疑,他的热心不是对职责或扫罗,乃是为自己的利益。我们再没有听到更多有关他的事情,但无疑他所作的,已经得到扫罗重重的报酬。
(三) 大 ,他对这一章开始由他无意引起的大屠杀,却无能制止或介入。但是,他已经作能力范围内的事。首先,他坦白承认他的错失,并且接纳责备;别人则会将所有的都归咎扫罗。第二,他宣布一个庄严的行动,保护惟一的生还者亚比亚他( 23 节)。这是亚比亚他由挪伯逃到大的军营的意义;换言之,他知道大无意伤害祭司,并且确信大会照顾他。
(四) 扫罗 ,不容置疑,他在最残忍的暴行和蛮横的杀戮上有罪──毁灭全城和居民,只是因为存在他思想中的一个阴影。毫无疑问,整个故事是显示他的品格已到达崩溃的程度:这个人以前拯救以色列脱离仇敌,现在他成为以色列宗教界的最大敌人。我们不能知道非利士人究竟有否破坏示罗,若有,达到什么程度;但我们知道,挪伯所发生的血腥事件!扫罗自我证明不配作王,冠冕一定要传给其他的人。
扫罗的行动,或许是由于他精神上可怕的状况,但也生动地说明绝对权力的危险,和要求一个理想统治者的条件。一位王一定要懂得查明真像(正如所罗门一样,参见王上三 16-28 )。他一定要能自制和善用权力。他一定要维护正义;若有不义便要受惩罚。他一定不会宣布报复和残忍的判决,扫罗在这些方面都失败。
最后,亚比亚他由扫罗的王国,逃至大的军营本身是象征性。现在大的跟随者中,有一位先知和一位祭司,但扫罗则什么也没有;撒母耳已经弃绝了扫罗,而扫罗也显出极大的愚拙而弃绝祭司。可能有其他祭坛的祭司,曾给予他一些的支持,但我们在此所知道的,则是扫罗在挪伯的行动,一定会疏离许多百姓,特别那些追随他的虔诚人。──《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上注释 3.大卫逃脱及扫罗屠杀祭司(二二)
二二1~2 大卫返回以色列的时候,他在亚杜兰洞藏身,那是犹大的境地,在伯利恒西南面。这地成为受窘迫的、欠债的和心里苦恼的人的聚居地。在这里大卫是基督现今被拒绝的预表,招聚忧伤的人到他那里得救恩。在很短时间里,便聚集四百人到亚杜兰,后来增至六百人。在世人眼中,这些人不中用,但在大卫领导下,他们成为大能的勇士。(撒下二三)大卫统领这一班人马,再次显出他能驾驭、激励别人,既有谋略也有才能。
二二3~5 大卫的父母也与他会合,由于大卫的父母年迈,不能同受在犹大旷野的飘泊生活,大卫关心他们的好处,便到摩押去,安排他俩留在那里,以便他躲藏。他是摩押女子路得的后裔(得四17),却误信耶和华的敌人(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说法,摩押人最后杀了大卫的父母)。大卫回到以色列后,先知迦得告诉他离开亚杜兰。他便往犹大境内的哈列的树林去了。
二二6~8 在便雅悯境内的基比亚,扫罗鼓励他的便雅悯人和臣仆与大卫敌对。他问他们,大卫能否象他赐下丰厚的奖赏。毕竟,大卫不是他们支派的人。扫罗指控他们隐瞒事实谋害他。那时,他已患上妄想狂病,失去理性。他认为人人都与他为敌,即使是他亲生儿子。
二二9~15 以东人多益为了尽力讨好扫罗王,便告诉他祭司亚希米勒曾帮助大卫,给他食物,并为他求问耶和华。祭司和他的家立刻被传召见王,并被指犯上叛国罪。亚希米勒答辩时,忆述大卫对王的忠诚,又指出他相信大卫忠心对王,所以给他帮助是出于无知。他也指出,这并不是第一次为大卫求问神。但是扫罗指控大卫背叛他,只是假意听命于他。亚希米勒说对此全不知情。
二二16~19 扫罗的行为己是疯狂的了。当他的侍卫拒绝杀耶和华的祭司时,多益确人如其名,实在是外邦人的“狗”;他立刻听命,漠视他们祭司的身分,共杀了祭司八十五人。这看来不够,他又攻击挪伯亚希米勒所在的城,杀死当地居民和牲畜。在申命记中说明,只有对拜偶像以及悖逆神之城才可以这样行(参申一三12~17)。而实际上悖逆神的是扫罗,而不是那些祭司。
祭司的死向我们显明血淋淋的事实,事奉神并不保证功成利就,也不保证健康长寿,神并未应许保护义人善人在这个世界不受恶人攻击,但他确实应许到末后必然将一切的邪恶清除。在试炼中忠心到底之人,将来必得极大的赏赐(参启二一1~7;二二1~21)。
二二20~23 只有亚比亚他生还,他逃到大卫那里,告诉他所发生的事情。其后他留在大卫身边,任大祭司直到所罗门王按理免去他的职分(王上二27)。从一方面看,祭司的丧命可说是由于大卫的谎话和诡计(22节)。但另一方面,这是神对以利家的审判(二31~36;三11~14)。不过扫罗仍要为这次屠杀负上最大责任,因为是他下命的。
撒母耳记上 22:18
杀 了 …… 八
十 五 人: 神 允 许 多 益 杀 了 神 的 祭 司 和 其 他 无 辜 的 男 女 和 儿 童。 在 这 弯 曲 背 谬 的 世 界 里, 无 辜 之 人
有 时 会 受 到 不 公 正 的 对 待。 神 的 百 姓 落 在 恶 人 手 中 时 不 要 惊 惶。 在 今 生 世 上 的 生 活 中, 我 们 会 经
撒母耳记上
注释
二十二 1-5 大卫得到支持
在第二十一章,大卫是一个孤单的逃亡者,落在极大的危难中。从迦特返回以色列境后,他不久便吸引到一些支持者。他的家人来找他,不是为了支持他,而是为他们自身的安全,而大卫不久便安排双亲往外地去,远离扫罗的爪牙。他的跟随者是一些不受法律保护的人,像他自己一样,而他们的数目可组成一队小型的军队。在扫罗眼中,他们无疑是背叛者和卖国贼。我们应怎样看?圣经其后会说明,大卫从未使用这军队去攻击扫罗或以色列的军队,但这是后话。大卫另一位支持者是一位先知,名叫迦得;我们可以看见神的手在作工,在给予大卫指引( 5 节)。这样,神确实仍与大卫同在。这位成功的将士成为了一位成功的逃亡者。他迁往犹大是聪明的做法,因可远离扫罗的首都。犹大是大卫所属的支派,他期望一些犹大居民对他有好感,是合理的。
二十二 6-23 挪伯的屠杀
这时挪伯是一个主要的圣所。在第四章,非利士人战胜后,示罗的圣所便被毁,而挪伯可能自此代替了它的重要地位。挪伯的大祭司亚希米勒,是示罗之以利的孙子。扫罗竟不理会亚希米勒有理的辩护( 14-15 节),在如此重要的圣所屠杀这么多的祭司,实在叫人惊讶。本章指出,扫罗至此已对每一个人都产生怀疑,包括乔纳单( 8 节)。他以为有人要谋反,而事实上并没有。我们要留意,他的臣子也拒绝遵从他的命令( 17 节)。
扫罗在挪伯施行的残暴,带来了他不能预见的后果。一个从大屠杀中逃出来的人,是亚比亚他(未来在耶路撒冷任大祭司的);他没有别的选择,惟有投靠大卫。这样,大卫在先知迦得以外,又取得了祭司的支持。
二十三 1-14 大卫在基伊拉
这部分把人的力量与神的辖管作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无论大卫或基伊拉城中的人,都不能敌挡扫罗皇室的力量。本章指出大卫被迫一而再地向南迁,前往较荒芜的地带。基伊拉的居民也许对大卫十分友善(他们也是犹大支派的人),但他们不敢冒犯扫罗,招来报复。所有人都必已知道扫罗怎样对付挪伯的人。但纵使基伊拉人已准备把大卫交给扫罗( 12 节),他们也必对大卫仍心存感谢,因大卫刚救了他们脱离非利士人的伤害( 5 节)。这到后来对大卫仍是有用的。
那么,从人的角度看,扫罗有很大的力量;但真正控制着这些事件的是神,衪特别透过亚比亚他和以弗得,在大卫有需要时,给予引导( 6 节)。这样,大卫知道何时要往基伊拉,何时要离开,并如何逃过扫罗的手( 14 节)。神容许所有人和群体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但衪控制着事情的发展,以致衪的旨意得以达成。大卫再次逃过扫罗,并能为一个以色列人的城服务;他这行动在多年以后仍被记念。扫罗显出他并不适合作王,因为他攻击了自己的一个城;大卫则已经执行王的任务,打败国家的敌人──非利士人。
二十三 15-28 大卫在西弗境内
在西弗城附近是旷野地( 14 节)。在这样的地势里,很容易便可以躲藏起来,但要养活 600 人的军队,却并不容易。自二十二章 1 节以来,大卫军队的人数已增加了。这可能解释了西弗的人为何这样敌视大卫;他们也视他为威胁他们粮食供应的人。因此,他们愿意帮助扫罗去找出大卫的所在,但神再一次加以干预,而这次是利用非利士人去达成衪的目的( 27-28 节)。
这里有一个戏剧性的讽刺,就是虽然扫罗和他的军队找不到大卫,但乔纳单却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他。无疑大卫是设置了哨兵,他们为乔纳单引路去见大卫。乔纳单探望大卫的主要目的是叫大卫安心。在更新他们所立的约时,乔纳单再一次表示愿意臣服于大卫;换句话说,他放弃了作储君的身分。乔纳单早逝,不能守这诺言,但圣经作者用了乔纳单的应许,来指出乔纳单与大卫之间常存的善意。大卫没有从乔纳单夺去甚么,而乔纳单也没有甚么舍不得给大卫的。
二十三 29 至二十四 22 大卫与扫罗在隐基底相遇
第二十四章的故事记载了大卫逃亡时一件戏剧性的事件。这戏剧叫我们留意到大卫和扫罗一些重要的事情。在故事中几个不同的时候,两人都有机会把对手杀掉。两人都受良知驱使,并没有作出这样残暴的行动。大卫必曾受引诱,要杀害那追杀他的人,尤其是当他自己的士兵催促他这样做。但他的良知把他按下来;他甚至为了轻微损坏扫罗的外袍而自责。至于扫罗,当大卫突然跟他说话,他看见大卫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因大卫被困在洞里;但大卫的话激起了他的良知。因此,两人所说的话是尤其重要的。大卫向这样一位君王表达极高的敬意。我们知道,扫罗已被耶和华弃绝;但他仍然是王,是那藉撒母耳被耶和华膏立的人( 6 节)。大卫声言,没有人可以攻击以色列的君王。
扫罗诚恳地承认他以恶待大卫,而大卫则从未以恶待他。展望未来,他指出大卫将要作王。
经文在这里再一次为大卫辩护,免得后来有人指责他对扫罗和他的后裔( 21 节),心怀敌意。本章清楚指出,大卫不但饶了扫罗的命,而且还严肃地起誓,答应不剪除扫罗的后裔。这里强调大卫的话,指君王的身分与性命是神圣的,目的也许是训诫后来那些欲杀害王和叛变的人。
二十五 1-11 拿八的敌意
撒母耳的死( 1 节)表示一个时代的结束。他比大卫──他所膏立(十六章),并实际上已作主的人──先离世;但至少扫罗现已知道大卫是下一任的君王(二十四 20 )。撒母耳的工作已结束。
纵然扫罗曾表示后悔(二十四 16-21 ),但扫罗与大卫之间,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解。大卫仍与他大伙的跟随者留在犹大的旷野地区。扫罗不久又再发动攻势,要追捕大卫。这时,大卫每天要为他的跟随者提供饮食;本段指出这是不易为的。他尝试取得像拿八这样的富农的支持和供应,方法是协助他和为他逐出侵略者(如亚玛力人),然后寻求他慷慨的扶助。显然有别的农户是欣然帮助大卫的,但可能有些只是勉强地提供帮助;拿八本性是「刚愎凶恶」的人( 3 节),因而断然拒绝了大卫的请求。理论上他是有权这样做的,而他指大卫是一个悖逆「主人」奔逃的「仆人」,也离事实不远。然而,读者知道大卫并没有悖逆扫罗,而且神已拣选大卫作以色列的王;因此,拿八是完全不认识神的计划的。
二十五 12-35 亚比该的干预
大卫向拿八发怒,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可感到他在寻找食物供应方面存着一种不顾一切的态度。然而,拿八的行动绝不能使大卫谋杀的动机合理化。这故事显出,大卫有时也可以是冷酷和残暴的,但神仍控制着各项事件,并防止大卫行恶事。神所使用的人不是先知,也不是祭司亚比亚他的引导,而是大卫要杀害之人的妻子。亚比该是一个聪明的妇人( 3 节),这绝对不是一件巧合的事;她不但看见了危险,而且还马上作出有效的行动去防止悲剧的发生。她跟大卫说的话,提醒了大卫,那膏立他作王的神,必也保护他和照顾他的需要。因此,大卫不需要施行残暴和心存报复。
亚比该的话存着一个神学信息,从神的角度去解明大卫的立场。我们可以说,她的信息从人的角度看,也是很有道理的:大卫若攻击一个犹大的农户,将来他便极可能会失去犹大支派的支持。
二十五 36-44 大卫的婚姻
故事的结尾提到拿八的死,随着是大卫娶了寡妇亚比该为妻。从人的角度看,拿八是死于自然的,但作者指出了普遍的真相说,人的生死都在神的手中。我们可以肯定,拿八的邻舍也有此信念,并且留意到神可能会惩罚任何对大卫存敌意的人。因此,拿八的死可能帮助了大卫达成他的计划。
直至现在,扫罗的女儿米甲是大卫唯一的妻子(十八 27 )。扫罗把她嫁给了另一个人( 44 节)。这行动显出了扫罗对大卫的恨恶;这也是一个政治上的行动,意思是使大卫失去作为扫罗女婿的身分,不能因而登上王位。当时政治性的婚姻是很普遍的,而大卫娶亚比该和亚希暖( 42-43 节)为妻,是为了跟犹大中一些有影响力的家族拉上关系。他将来得以作王,会是由于得着犹大支派的支持,而不是由于现存皇室的支持。作者没有明说,但他显然看出大卫娶亚比该,是神为他安排的计划。
二十六 1-25 大卫在扫罗营中
这故事的要点跟第二十四章的要点相同。扫罗带着军队进入犹大,为了追捕大卫,并且几乎把他擒拿;大卫有机会把扫罗杀死,但他却宁愿跟他谈论,而扫罗又承认他曾恶待大卫。有些故事情节跟第二十四章十分相似,例如西弗人所扮演的角色( 1 节)。然而,许多别的细节是完全不同的。在这故事里,大卫并不像在二十四章,是无意藏在洞里,而是刻意到扫罗的营中来。押尼珥在这故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在第二十四章则没有出现。然而,有些学者认为两章圣经都在描述同一个事件,只是用了不同的手法。重要问题是,圣经作者为何要述说两个如此相近的故事呢?答案可能是他想加强第二十四章的重点。以色列人相信双重的见证(申十九 15 ),这里大卫第二次抗拒了引诱,拒绝伤害「耶和华的受膏者」( 9 节);扫罗也是第二次承认他的过错( 21 节),并说出大卫会有光明的未来( 25 节)。因此,作者是再次强调大卫拒绝对扫罗作出任何伤害,并且扫罗(在较理性时)把问题全归咎于自己。
这故事中一个新的要素,在于大卫在 19 节所说的话。本节遥指下一章,当时大卫无奈地要离开以色列地,逃往非利士人的境内。大卫的仇敌后来指大卫是背叛以色列的,指他甚至曾敬奉非利士的假神。第 19 节并不是指大卫实际曾敬拜非利士人的神,但却叫我们留意,在外邦地区里,并没有敬奉耶和华的殿,叫大卫可以敬拜真神。因此,大卫是指出他极不愿意离开以色列边境,以致他咒诅那些要为此事负责的人。
第 21 节扫罗称自己为胡涂人,正如亚比该因她丈夫敌挡大卫而称他为愚顽人(二十五 25 )。两字在希伯来文中是不同的,但意思却是一样。所有对抗神计划的人,最终只会显出自己是愚顽、胡涂的人。
二十七 1 至三十 31 大卫在非利士境内
这是大卫的建国大业中最艰难的时期。大卫既不能留在以色列境内,便惟有投靠一个非利士王。大卫带着一队细小的军队,而非利士人显然不会欢迎以色列军,除非他们可以跟本国的以色列人作战。大卫的军兵有一个优势,就是以色列王扫罗显然是他们的敌人。大卫要令非利士人相信,他和他的军队会继续跟扫罗和全以色列为敌。然而,大卫当然不希望攻击以色列人,而他若这样做,就永不能作以色列的王。因此,他在军队的粮食和财政问题之外,又要面对一件十分艰难的事。但他成功了,因为神仍然「与他同在」。
二十七 1-12 大卫与亚吉王
大卫又再仅仅逃过扫罗的追捕,这证明他不能无止境地逃避缉捕和死亡。他那 600 人的军队不能长期隐藏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必不受中立国家或扫罗的同盟所欢迎。大卫唯一的希望,就是投靠扫罗的仇敌非利士人。因此,他返回迦特去──他先前曾短暂到访这地(二十一 10-15 )。这次他得到非利士王亚吉的礼遇,得到洗革拉作住宿之地。我们在这非利士人的决定中,也看见神的控制和干预。洗革拉邻近以色列边境,而亚吉期望大卫会攻击犹大的以色列人。然而,洗革拉也接近另一个边界;在洗革拉南面,住着几个部落,他们是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的仇敌。这是大卫可以攻击犹大的仇敌,叫犹大人得益处的机会,而同时又可瞒骗亚吉。亚吉可以亲眼看见从战争掳掠的物品,但他没有猜测战利品从何而来。大卫也可利己,因为这些战利品能供应军队食物和生计。
大卫明显有这种抓紧机会的技巧。从基督徒的观点看,我们不能称赞他使用欺诈手段,也不能为他杀尽敌方的男女而赞许他。本段当然不是要称赞欺诈和残暴。基本上,此处是要指出大卫处于何等困难的境况中──这是由扫罗造成的困境。这也显出大卫决心不作任何伤害本国人的事,只会作任何可行的事去帮助他们。他的首要职责是帮助以色列,而他没有感到要向以色列的敌人负责任。
二十八 1-25 扫罗求问灵媒
事件此时开始进入高潮。撒母耳记末后数章谈及一件主要的事件,就是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之间的一场大战,其间关乎 3 方面的行动和命运──扫罗与以色列军队、非利士军队,以及大卫和他那细小的军队。非利士人发动这些事件,他们把兵力集合成一队劲旅( 1 、 4 节)。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之间的战役,多在以色列的南部展开,但这次非利士人改变了战略,集结在北部的书念。他们大概是要把以色列分割成二,把扫罗和北方支派分割开来。无论如何,扫罗不能忽略这威胁,而似乎他被迫要在平地上作战;非利士的战车在平地极之有利(通常以色列人可以在山区作战,因战车在山区没有多大用途)。因此,以色列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而扫罗亟需寻求军事意见。虽然故事是以个人为主干,但我们必须知道,扫罗是以色列王的身分,而不是个人的身分,去寻求指引。但作为以色列王,他得不到先知的帮助。
第 6 节提到 3 种寻求耶和华旨意的方法;「乌陵」指祭司的以弗得(参十四 37 )。扫罗不能再请教撒母耳,因他已经死了,除非他藉灵媒来求问他;但扫罗自己已把所有灵媒赶出国土。旧约律法不容许人求问死人(通灵术;参利十九 31 ;申十八 9-14 ),而扫罗曾厉行这些律法。现在他要求问灵媒,并且要远赴北方的隐多珥──往非利士营那边──可见他正落在极度的困境中。
圣经作者在这里不是要攻击或嘲笑通灵术的做法;他只是在描绘扫罗的不顾一切和耶和华坚决的旨意。无论是神容许撒母耳再现,或一些灵体以撒母耳的形象出现,对扫罗来说,他是看见撒母耳和听见撒母耳的声音。这声音重复和确证耶和华要弃绝扫罗而拣选大卫。
第 19 节又提出一个新的预言,是关乎翌日战争的结果。
故事目的是强调扫罗的无望──并指出他怎样低沉,当时即使罪犯也帮忙安慰他。按着扫罗的律法,那妇人是一个罪犯。本章当然不是认可通灵活动;神的指引从来不会是从通灵而得的。
二十九 1-11 非利士人与大卫
我们在第二十八章已看见扫罗如何无助,而他的处境也没有盼望。虽然处境不同,但大卫似乎也同样无助,只可指望非利士人仁慈的决定。他的军队太小,不足以跟非利士人作战,而他也不敢违抗命令;他唯一的希望是继续欺骗亚吉。若亚吉说服了其它非利士君王,相信大卫是忠心和可靠的,则很难估计大卫会怎样做。然而,其它非利士王驳回了亚吉的决定。他们认为大卫的军队在战场上可能会改变立场,这样便会使非利士人战败,那显然是危险的( 4 节)。他们也记得大卫是一位声望极高的战士,以色列的妇人曾唱歌颂扬他( 5 节;参十八 7 )。作者并没有明说,但他让读者去作出结论说,神真的推翻了亚吉的决定,把大卫从一个不可能面对的处境中拯救出来。
第 1 节这插曲在亚弗发生,在非利士人北上书念安营之前(二十八 4 )。换句话说,第二十九章的事件是在第二十八章的事件前发生的。
第 6 节亚吉在此指着以色列人的神起誓,大概因为他是跟一个以色列人讲话。他在第 9 节所说的「神的使者」则较不明确;那可能是一个惯常的说法。本段并没有暗示亚吉敬奉耶和华。
第 11 节以色列的军营已在耶斯列( 1 节),因此本节是暗示战役的开始。
三十 1-17 大卫击败亚玛力人
故事随着大卫向南走,返回大卫在洗革拉的总部,而基利波之役则留待第三十一章再详述。作者给予这样的细节,目的是强调战役进行时,大卫和跟随的人与非利士的军队相距极远。我们可以想象。大卫的仇敌后来散播谣言,说大卫和跟随的人曾帮助非利士人击败扫罗的军队。相反地,本章指出扫罗与非利士人的战役进行期间,大卫正在攻击以色列人的仇敌亚玛力人。
这故事的另一个重点是,那敌人是亚玛力。第十五章曾记载扫罗没有消灭亚玛力人,而他们一直是威胁着以色列的人。那是耶和华弃绝扫罗的缘因。现在在第三十章里,作者描述大卫正在进行一件应已由扫罗做完的事。
三十 18-37 大卫夺回掠物
四处流浪的侵掠者不容易找到,而大卫竟把「亚玛力人所掳去的 …… 全都夺回」,没有失落一个,就近乎是一个神迹。
第 7 节指出一个重点,把大卫在困境中的持守,跟扫罗在第二十八章的做法作出强烈的对比。扫罗求问一个灵媒,而大卫则向属神的人寻求神的旨意。扫罗的求问带来彻底的绝望,而大卫的求问则使他得着鼓舞( 6 节)。
神不但加以干预,防止大卫跟本国的以色列人作战,神所控制的时间更是完美的。大卫和跟随的人返回洗革拉,远比亚玛力人所预期的时间为早。否则,那些被掳去的妻子和儿女可能已当奴隶给卖出去了。
本段表示大卫如何在他的军队上行使权力;他们是粗暴的人(参 6 节),而其中也有一些恶人和匪类( 22 节)。我们在这里见大卫已像王一样作决定(尤其看 25 节)。他整体的政策是使所有跟随他的人平等得益,并要回报那些曾在他们逃避扫罗追捕时接待他们的犹大城镇和地区( 27-31 节)。这是一个灵巧的政治转向:时候来到时,犹大人就会自然选他为王,而不愿服侍扫罗的儿子(撒下二 10 )。
三十一 1-13 基利波之役
这战役因基利波山而得名。战役在平原开始,但战败的以色列人被追赶至山上,衪们有许多人死在那里,包括扫罗和乔纳单。本章没有说出死伤人数,但显然是非利士人的一次重大胜利,使他们占领了好几个以色列人的城邑( 7 节)。扫罗的统治就此在灾难中结束了──对扫罗本身和对以色列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似乎非利士人的神得胜了;但撒母耳记下继续述说大卫怎样彻底打败非利士人。
本章最后一段给扫罗作王的故事写下了很合适的结尾。他以王的身分所作的第一件事是拯救基列雅比城(十一章);基列雅比的居民现在则救出了扫罗的尸身,并把他的骸骨庄严地安葬了。他们何以把尸首焚烧是一个谜,因为火葬似乎并不是以色列人的惯例。无论为了甚么,这个行动目的都是尊重死者的。
因此,撒母耳记上以一个悲剧性的脚注来结束了。然而,神的发言人已预言了这个悲剧(二十八 19 ),而那并不表示以色列的神已被打败。衪已拣选了以色列下一任的君王,并装备他作一名比扫罗更骁勇的战士,更好的领袖。神会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处理非利士人的胁迫。
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二章
22:1 亚杜兰洞在犹大山地,距迦特只有16公里。
22:2 大卫在亚杜兰洞匿居了一段时期,其间收容了许多时运不济而来投靠的人,不乏勇武之士。他的军力逐渐增大,此处说“四百人”,后来增加到六百人(23:13)。
22:3 大卫的曾祖母路得是摩押女子(得1:4;4:21-22),藉此姻亲关系,他的家人得以借住摩押地,脱离扫罗的势力范围。“米斯巴”意为“守望塔”,是个很普通的名字,可能为一高地,能瞭望四周土地。
22:4 “山寨”就是摩押地米斯巴大卫躲藏的地方(比较22:5)。
22:5 先知迦得参加大卫阵营。后来大祭司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也就是大祭司职位的承继人,也逃脱扫罗之手,来到大卫那里。王国核心人物逐渐齐备。
迦得是大卫王朝历史的撰述人之一(代上29:29),帮助大卫组成圣殿乐班(代下29:25),也是后来宣告大卫数点以色列人刑罚的先知(撒下24:11)。他可能在撒母耳的故乡先知学校中受过训练。
哈列只见此处,为犹大地森林区,在亚杜兰附近。迦得促大卫回犹大地,勿在以色列以外的地方寻求庇护。
22:7 扫罗属便雅悯支派,大卫属犹大支派。扫罗利用同属一个支派的感情来取得手下对他的效忠;并效法外邦人的王,违背在神前的约,答应赐臣仆田地和葡萄园(看8:10-18;10:25)。
22:14 看21:2注。大卫并未将真相告诉亚希米勒。扫罗已疯癫,用对待外族的手段“杀灭”挪伯全城,包括耶和华的祭司。
22:18 “细麻布以弗得”:看2:18注。
挪伯被毁,不再是圣所。亚比亚他为大祭司以利家中仅剩的人。他带了以弗得去到大卫那里(23:6)。后来成为大卫王朝的大祭司;不久,因与亚多尼雅谋叛,为所罗门革除(王上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