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卅八章
第 38 章
结 38 章 > 歌革是个国家吗?还是一个人?
38 章 以西结在 37 章里启示了以色列(神的百姓)将如何从世界各地回到家园。一旦以色列强壮起来,北部的联盟就要向它进攻,为首的是歌革(参启 20:8 )。他们的目的是要摧毁神的百姓。歌革的联盟从黑海东南部的山区和里海(土耳其中部)的西南部,到今天的伊朗、埃塞俄比亚、利比亚也许还有俄罗斯等地区。歌革可能是个人(他有时被认为是公元前 660 年路德的吉基王),或者是世间罪恶的象征。无论是象征性的还是字义上的,歌革代表了对抗神的全部军事力量。
许多人说,以西结描述的战斗将在人类历史的最后阶段发生。但在启示录 20 章中描述的内容和在这里所描述的事件又有许多差别。无论这场战斗发生在哪儿,在何时,信息都是清清楚楚的:神要拯救自己的百姓,在神至高无上的能力前面没有能站得住的敌人。
结 38:13>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是在维护以色列人的利益吗?
38:13 “示巴”和“底但”是阿拉伯的贸易中心。它们实际上在对歌革说:“你是谁,竟敢夺取我们在贸易上的领袖地位?”接着示巴和底但也会加入这一联盟。他施是西部的主要贸易中心。许多人认为它在西班牙。
结 38:21> 不管歌革是来自何方的威胁,神都要介入保护……
38:21 神将直接介入以色列的防御。神要向从北面来的入侵者降下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些受灾的异教国家最终将陷入混乱和痛苦之中。所有对抗神的人终遭毁灭。──《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西结书第卅八章
侵略者歌革(三十八 1 ~ 23 )
本章提及关乎以色列人的生活情况,相信是指到将来的复兴。他们居住在“无城墙的乡村”,无门无闩,成为“安静之民”。然而,这种幸福生活的应许,无论是末世性的,还是快要到来的救赎,对那些正在异邦为奴的以色列人来誽,以西结宣布歌革受罚是一件快慰的事情。
神为什么要住歌革的腮颊,以至成为一支强盛的军队,和很多民族来攻击以色列国呢?这是由于歌革向以夺取这地的金银、货财为目标,静待时机南侵没有防备的以色列。神却另有旨意,为藉歌革的野心来实现那些使外邦列强倾覆的预言,以及在列国面前显出自己拥有掌管历史的主权。
.歌革的错误( 14 ~ 23 )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歌革”的来源或许出自一种“野蛮人之家”──革该亚,歌革便是领袖的名字。“玛各”是他的地方和百姓的称谓。而使徒约翰就更将歌革和玛各象征为全世界不敬拜神的地方(启二十 8 )。表面看来,歌革有周详的计划、精良的军队和对战争的意志,他们的侵略行动必然成功的。可是,经文却没有显示任何战斗出现,歌革便被消灭了。其实,这种抗衡基督教信仰的势力,从没有减少。基督徒与古代信徒一样受各种反对的压力。但不论外间的侵扰多大,我们仍有安稳的依靠,因祂是一位得胜的神。
思想 在生活中遇有患难时,我对神的信心会否摇动?为什么? ──《新旧约辅读》
以西结书 以西结书 第卅八章 注释
38:1-39:29 有关歌革的预言
这是一段非常难懂的预言;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确实知道玛各地和歌革
是指何地何人。有的学者认为歌革是波斯王古列或希腊亚历山大大帝
的别称,当今一些预言家甚至把玛各与苏联相提并论。以色列归回故
土,安然居住後,不久就要面对一个最後的威胁:由歌革领导的北方
侵略者来攻击以色列地,然而他不能胜过神的力量,神要护卫 的百
姓,惩罚敌军,和平安定将临到以色列直到永远,耶和华的名也会在
列邦中被称为圣。经文并没有清楚表明侵略者何时南来;文体采用启
示文学方式,描述将来要发生的事,但这也是盛传已久的威胁(参 17
; 39:8 ) ,
我们无法确定歌革的侵略是指那次已发生的历史事件,大
抵应视「歌革」为敌对神,逼迫选民的权势。
1-16 歌革攻击以色列地
这段叙述表露历史事实与神旨意的相互关系。以色列民回归故土後,
生活平定,谁知北方的一股势力正在酝酿,准备南侵攻击以色列,率
领者心中有数,胜券在握。但耶和华另有旨意,会藉着歌革的野心来
彰显自己的圣名。
2
「玛各地」:无法确定为何地,大约是指北部。
「罗施」:原意是「头」、「首要」,故「罗施 ...... 土巴的王
」可译为「米设、土巴的大君」(3节同)。
「玛各、米设、土巴」在创10:2中是雅弗的儿子,即挪亚之孙
。米设、土巴的地点,参27:13。
4
「钓住你的颊,调转你」:耶和华要如驯兽师一样,把满有
野性的歌革征服,他要成为一股强盛的军队,但这是为要完成
耶和华的旨意(参16-17)。
5-6 显示歌革的军队来自当时世界各地
6 「歌篾」:在小亚细亚北部。
「陀迦玛族」:在小亚细亚东北部,传统认为即亚美尼亚。
8
以色列被掳之後,土地荒废,经年累月成为荒凉之地,但耶和
华从列邦中招聚子民归回故土,重建家园;当国家已是四平八
稳,人民安居乐业时,歌革会率领大军攻击以色列。
「多日」、「末後之年」:指经过相当长的年日。
9
千军万马的攻势,场面震撼天地(参耶4:13)。
11
安然居住的以色列民对可能入侵的外敌毫无顾虑,不觉得需要
建筑城墙,正中歌革的恶谋。
12
「世界中间」:也许指耶路撒冷(参5:5) , 这里特别用这名
词更可能有重要的意思:这场战争与其他战争不同,结局可能
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
13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都见财心喜,听说歌革要抢
财夺货,便起来纷纷议论。
「示巴」:见耶6:20注。
「底但」:见结27:15注。
「他施」:见赛2:16注。
「少壮狮子」:原文可作「乡村」(如古译本的译法)。
14
「你岂不知道吗?」:即「你岂不会留意,图谋恶计?」
16
歌革攻击以色列之举是出自神的智慧,为叫世人认识神的作为
(参39:21)。
38:17-39:20 神惩罚歌革
歌革的侵略早有先知的预言。当歌革攻击以色列时,耶和华必及时临
到,消灭歌革。歌革的死惨不忍睹,敌人全军覆没之後,以色列须用
相当长的时间洁净领土,地才归回原状:经此盛举,人们得体会到耶
和华的荣耀。
17
以前的先知从没有提过歌革之名,但歌革的进攻正应验了先知
们有关敌人从北方侵袭的预言。歌革与亚述,巴比伦一样,是
神藉以审判选民的工具(参赛10:5-32; 耶4:6-29) , 为要炼净
神的百姓。
18
「我的怒气要从鼻孔里发出」:描写神的盛怒。
19
「大震动」:指大地震,通常与末世的异象有关。
(参赛24:18-20;
珥3:16; 该2:6)
20
这场浩劫是宇宙性的,鬼哭神号的情景一如前先知对「耶和华
日子」的描述(参赛30:25-30; 34:8-10)。
以西结书 第卅九章 注释
1-20 耶和华重新吩咐先知向歌革发预言
1 「罗施」:见38:2注。
3-4
这处的描写有如歌革与耶和华真的作战,耶和华占了优势,轻易击败
歌革。
4
「必倒在以色列的山上」:耶和华与以色列军队一起作战,全
力保卫 的选民,侵略者必无法抗拒。
6
「海岛」:指爱琴海沿岸岛屿(参创10:5; 结26:15), 是小亚
细亚西部供应歌革军队给站。
9
把武器当柴烧是消弭战争。保障和平的象徵。
「七年」:一个完整的周期;
「直烧七年」指完全被烧毁,不再有威胁力。
10
检来的器械已没有毁灭的作用。只能当烧饭用的柴木。
11 本节的地名与普通名词很难分辨。
「海东」:即海的东部,可能指死海一带;或指路人朝着死海
的方向东行。
「人所经过的谷」:可能是专有名称,指连贯东西两部的通道
。这样看来歌革的坟地可能是一个叫「人所经过的谷」的地方
,位於死海一带,但因尸首众多,经过的人无法顺利通行(「
到此停步」)。
「哈们歌革」:即「歌革的群众」之意。
12
未埋葬的尸首使地沾污(参申21:23),所以「必用七个月葬埋
他们」,好完全的洁净土地。
13
歌革军败落的日子也是他们被葬的日子,这更是耶和华得荣耀
的日子,连以色列也得享荣誉。
14-15 百姓必须巡查全地,不容一具尸首沾污土地。
16
「哈摩那」:位置不详,可能是「哈们歌革」的别称。
此名称於原文与「哈门」同一字根。
17-20
歌革的军队被描述为祭牲,飞禽走兽则被邀请同赴血腥的筵席
;这神最後审判的一个高潮(参赛34:6; 耶46:10; 启19:17-18)。
「巴珊」:位於约但河东,以畜牧着称。
21-29 以色列复兴的应许
(参 36:16-28;
37:11-14)。以色列的被掳与复兴,如同歌革的倾覆一
样,目的都是为叫以色列与列邦知道耶和华是神。
23-29
可说是整本以西结书信息的撮要:以色列因为自己的罪而被惩罚,但
因耶和华的恩典和怜悯而得复兴。
23 「得罪我」:或作「对我不忠」。
以色列的两大罪行是本身犯罪及对耶和华不忠。
「掩面」:耶和华的脸光照百姓代表赐恩祝福(参民6:24-27)
, 掉头掩面则是使人惊惶,死亡的象徵(参诗104:29)。
25
「被掳的人归回」:原文或作「从苦境转回」。
26-27
「担当自己的羞辱」:前事不忘是後事之师。耶和华的怜悯是
建立在子民的悔改上,这是不可遗忘的事实。有学者认为「担
当」可译为「忘记」(原文两者甚为接近),但前者的意思较
为适合,亦有其他经文的支持(参6:9; 16:61; 36:31)。
29
「将我的灵浇灌以色列家」:这是耶和华与子民永远同在的象
徵。
「已将」:原文或作「必将」。
思想问题(第 38, 39章)
1 38,
39章的信息,是以西结先知在耶路撒冷被毁消息传来的前夕
,从神领受一连串信息的最後一个( 33:21-22)。
你认为当耶路撒冷被毁的消息传来之时,这班被掳於巴比伦的犹
太人会有什麽感受?
他们对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会有什麽看法?
2 试重温先知在 33:23-37:28的信息。
神在论歌革的预言中所重申的是什麽?
对当日犹太人又有什麽意义?
作为整个信息的总结, 39:21-29有何重要性?
当中, 21-24对你了解38, 39章有什麽帮助?
面对今日这个充满了罪恶和痛苦的世界,你曾否质疑过神的存在
或神的能力?
3 神昔日对以色列人的审判和应许,能否帮助你了解神对现今世界
的心意?另参罗马书 1:24-32; 3:31-26;
启20:7-9。
以西结书 第四十章 注释
40:1-48:35 圣殿的异象
以色列的复兴包括圣殿的重建,耶和华在 的子民中间重立圣所(参
37:26-28) 。
按圣殿是象徵神与以色列人同在的记号,先前因以色列
人在圣殿中的亵渎行为,神离弃 的子民,从圣殿收回 的同在(参
8-11),直到复兴时,神的荣耀才再回到圣殿中
(43:4-5)。 先知在
此用很长的篇幅详尽地描绘新圣殿的蓝图,大致上是依照所罗门圣殿
的规格。 本段与 1-3章前後呼应 :
以异象开始也以异象结束;耶和华
起先离开圣殿:以後 的荣耀必回归圣殿。在此异象中,以西结被提
,回到圣山,有一人领他巡视新殿各处,由东门进入外院,再至内院
,然後到殿宇本身;自那里出来後才看到神的荣耀重入圣殿。跟着是
一连串关於祭司和圣职人员的吩咐,以及划分殿外土地的方法。解释
这段经文是解经家历来的难题,不过单从它采用启示文学的文体看来
,这异象不应以字面意思解释。它的信息可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1 神与子民永远同在;
2 新时代将以崇拜为中心;
3 神的恩赐将如泉源滋润、灌溉全地;
4 必有和谐的制度。
1-4 圣殿山上见异象
先知被提到高山上见异象,有一人领他参观殿宇的建筑。
(参启 21:10-15)
1
时间应是主前五七二年四月,但不能完全确实。
2
「至高的山上」:也许指锡安山,但这里更可能指理想中的耶
和华之山,这在众山中最高(参诗48:2; 赛2:2) , 从中流出乐
园的泉源(结47章; 亚14:8)
, 预表以色列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这里变成了万民流归的世界中心(参结38:12)。
3 「麻绳」:用以量度长距离。
「竿」:用以量度短离。
5-27 外院的架构与式度
使者带领以西结进入东门,通往圣殿的外院。
5 外墙的式度。
「肘」:这里的肘是普通的肘再加一掌的长度,即约五十二公
分(二十英寸半)。
这样,外墙的厚度和高度均是三公尺(十英尺左右)。墙将圣
殿环绕,墙内空地叫做外院。
6
东门的入口前有台阶,门槛的深度是一竿(即三公尺),上了
台阶才是进口处,希伯来版本可能有抄写的错误,七十士译本
作:「就上门的台阶、量门的槛,是一竿宽」。
7-16 东门内的架构
一进门就可看到六间卫房( 10)通道每边各三间,每间的四方形,长
宽均一竿,房与房间相隔五肘( 7) ,
每间房後有一小门供侍卫出入
外院(即卫房门, 13),卫房前堵有矮墙(即「展出的境界」,12)
阻住人群进入卫房,侍卫也可在矮墙後观察走廊行动。过了卫房,走
廊通往一宽室(即「廊子」, 8) ,
通过宽室就进入了外院。宽室内
设有小窗(即「窗棂」, 16)。
8-9 不少古卷及古译本作「他又量廊,宽八肘
...... 」。
11
「十三肘」:这尺寸大概是指两边卫房之间的走廊最宽的地方。
13
「二十五肘」:大概是统计卫房、走廊、内墙的总宽度。
14 原文意思不详,根据其他版本可两种解释:
1 廊子(神院子围着。)的宽度是二十肘;
2 环绕各内墙的总长度,由门口直至面向院子的柱子(或
廊子),是六十肘。
16
「棕树」:棕树图是殿柱上见的雕刻(参王上6:20, 32, 35)。
17-27
外院朝东,南,北都设有大门口。内院及殿从朝西的墙伸入外院。围
着内院三边的外院阔度有一百肘( 19)。环绕外院贴墙设有三十间屋
子( 17), 可能供利未人用 (参耶35:2)。
北门(20-23)及南门(
24-27)的结构与东门(6-16)一样。各门前的台阶原来有七级(22,
26)。
28-49 内院的构及设备
由外院通往内院也必须经过往内院任何一个朝南、东、北的大门。门
的设备与外院大门大致相同,只是这里宽室在前,然後才是六间的卫
房,东南、北门都是一样( 28-37)。
30
可能是29节抄写上的重复,有古卷及古译本没有此节。
31
门前有八级的台阶。原来整个圣殿由平地至内院,是一层层的
抬高,象徵越来越神圣。
38-46
这里所描写的设备不容易确实明白,可能是出於原文的混乱,或因汇
集了不同传统对圣殿的描写。首先描写的是入口处的宽室,这是为洗
燔祭牲而设,内有八张桌子,方便祭司宰杀及预备燔祭牲,赎罪祭牲
和赎愆祭牲。宽室中另有四张石桌安放屠刀,并钉有勾子。
44
希伯来版本意思不详,根据七十士译本可作「内院的门外有两
间圣屋,一间在北门旁,朝向南面,又有一间在南门旁,朝向
北面」。北边(朝南)的圣屋是为守殿宇的祭司,南边(朝北
)的是为守祭坛的祭司而设。
46 「撒督的子孙」:参44:15-27。
47
内院是一百肘(50公尺)见方的,祭坛安放在正中。
48-49 殿前的廊子
48
「门两旁」:七十士译本在此句之前有「门口宽十四肘」。
49
「十一肘」:应根据七十土译本作「十二肘」。
「有台阶」:七十士译本作「有十级台阶」。
思想问题(第 40章)
1 读到圣殿的这一大堆数字,你是否觉得沈闷?
神为何要详列这些尺寸?
这与神的应许( 37:26-27)有什麽关系?
如果你身在当日的以色列人中,发觉神说出应许十多年来一直没
有动静(比较 33:21-40:1的年分),你会有什麽感受?
这些尺寸与 43:7又有什麽关系?
2 神使对先知的要求( 4),对今日作为基督徒的你是否适用?
神今日对你有什麽指示?
你要如何「用眼看」、「用耳听」、「放在心上」?
你要把这些「指示」告诉谁?
以西结书 第四十一章 注释
1-26 圣殿本身的架构及设备
使者领先知进入圣殿。
圣殿是长形的,以三道门隔成三部分:即入口处的门廊、外殿及内殿
(就是至圣所)。外殿是只有祭司能进入的地方。圣殿三道门的宽度
,由殿门的十四肘(参 40:48注) 、
外殿门的十肘(41:2) , 到内殿
门的六肘( 41:3),一直逐渐收窄,表示越来越神圣。
环绕着圣殿外的南、西、北部设有三层的房屋 (参王上 6:5-10),每
层合计三十间 ( 6) ,
可能作安放圣殿器皿的储物室(参王上7:51)
,或作收集奉献的库房(参代下 31:11; 尼10:37;
玛3:10)。
每一层的旁屋面积不同,即越上越宽( 7) ,
只能由南及北面进入(
11)。
环绕圣殿外的这些旁屋有高六肘的月台( 8) ,
月台以外有空地一直
伸展到祭司的圣屋(即 10节的「对面的房屋」,见附录41,图三)圣
殿的後面朝有一间房子,可能也是储物室( 12)。
13-14
整个圣殿的长度是一百肘(见附录页42,图四),圣殿以西直
至尽头(包括20肘的空地、储物室的宽度及两堵五肘厚的内墙
)共长一百肘。
14-15
圣殿东部连同空地是一百肘宽;在西面储物室连同内墙也是一
百肘宽,形成一个极其均衡的结构,和谐而不凌乱。
16-26
圣殿的装饰和器皿。圣殿内四周的墙都是用木板遮蔽( 16-17)
,而且都在其上刻有棕树及二脸的基路伯图( 18-19)。
21 意思不详,「至圣所 ......
一样」:或作「在至圣所前面的柱,
形状也是一样」。内殿门口前设有一木坛(或「桌子」),称
为「耶和华面前的桌子」(22),亦即陈设饼的桌子。
(参出25:23-30;
利24:5-9;王上6:20)
殿内的三扇门都是两扇并闭的,而且雕有棕树和基路伯图(
23-25 ) 。
入口处的门廊有窗棂,两旁都雕着棕图(26)。
思想问题(第 41章)
本章详述圣所和至圣所的构造,为何偏偏只字不提约柜、施恩座及法
版等物?
这与新圣殿所处的时代有没有关系?参耶 3:16-17;
启11:1-2注; 21:22。
以西结书 第四十二章 注释
1-20 祭司的圣屋
使者重新领先知到外院参观内院附近的圣屋,这些圣屋位於内院以北
及南部分。这里的描写异常难懂。先知先描写北部的圣屋,南部的圣
屋架构与北部的一模一样( 11-12)。
圣屋两排并列,距离十肘 ( 4),
一列长另一列短,用地一百肘长,
五十肘阔 ( 2);
长的用作祭司更衣室以及进食或储藏祭物的地方(
13-14);短的有五十肘长 (8),从这排有墙延伸出五肘
(7)。 这
些房子称为圣屋,因为是要安放素祭、赎罪祭和赎愆祭的祭物。祭司
不得穿着圣袍离开圣殿,必须在圣屋内换上别的衣服方能离去。
15-20 圣殿总尺度
圣殿整个范围的形状是正四方形,每边长五百肘,充分表达神圣所的
均衡和完美。
20
「为要分别圣地与俗地」:这是40-42章的总结句子, 将整个
圣殿之地分别为圣。
思想问题(第 42章)
在新圣殿四周有墙,这墙有何用途( 20)?
为何「要分别圣地与俗地」?
怎样才算是「圣」的?基督徒的生活是否有圣、俗之分?
你当如何将自己分别为圣?参林前 10:31; 西3:23;
彼前1:15-16等。
以西结书 第四十三章 注释
1-12 神的荣耀充满圣殿
按 40-42章的记载 ,
先知在神的使者带领之下,环游整个圣殿,仔细
量度殿的建筑物。接下来,神把信息赐给先知,要他向以色列人传达
。
这段可分为三部分:
1 神的荣光重回圣殿( 1-5);
2 圣殿中有声音说话( 6-9);
3 先知受差遣( 10-12)。
1-5
十九年前,以西结看到神的荣光经由东门离开被玷污的圣殿(参
10:19;
11:23),如今在异象中他又见神的荣光经由东门再度返回,并
充满圣殿(参王上 8:11; 赛6:1-3)。
2
耶和华荣光的具体彰显包括「多水的声音」(参1:24; 启1:15)
以及眩目的光辉(参赛60:1-3;
哈3:3-4)。
3
这个现象使先知回忆起往日所看到的两个异象,即他在迦巴鲁
河边被呼召时神的显现,以及耶路撒冷殿前神荣光离开的情景
(参1及9)。
5 「灵」:参2:2。
6-9
圣殿中传来的声音具两个重要的信息:神会永远与子民同在;因为这
圣洁之神的同在, 的子民必要圣洁。
6
「有一人」:即带领先知巡视圣殿的那位使者,但他已完成使
命,只站在一旁。
7 「宝座」:参耶14:21;
17:12。
「脚掌所踏之地」:参诗132:7;
哀2:1。
这两项都指向耶和华真正的同在。
「在以色列人中,直到永远」:是以西结有关复兴的预言中最
具关键性的应许(参37:26-28)。 罪恶消除之後,耶和华要永
远住在 的子民中间, 的圣名不会再被沾污。
「尸首」:原文可作「石碑」(9同)。
「必不再玷污 ......
尸首」:或作「必不再以邪淫及君王在邱坛
的石碑玷污我的圣名」。
8
「挨近我」:可能指君王的宫殿或君王的坟墓紧贴圣殿。
10-12
先知被差遗藉说话和绘图描写耶和华给以色列家的异象,包括新圣殿
的架构,出入处及一切典章,好使他们「因自己所行的一切事惭愧」
,即因耶和华的无比圣洁而感到自身的污秽。
12 「殿的法则」:指殿圣洁的模样。
13-27 祭坛的尺度及启用仪式
先知的异象突然转移到圣殿的陈设及其启用方法,使读者感到经文的
编排有些凌乱。
13-17 祭坛的描写
祭坛是三层重叠、上窄下宽宝塔式的器皿,再加上基部底座,共有四
层。最高一层叫「供台」( 15),是完成献祭的炉床。供台有四个拐
角。整个祭坛约有三公尺半(十二英尺)高,所以献祭时必须步上东
边的台阶( 17)。
13
「这肘是一肘零一掌」:参40:5。这里的「掌」约七公分半(
三英寸)长,与下文「高一掌」的掌不同,後者或作「虎口」
(参出25:18;
撒上17:3),约二十三公(九英寸)长。
18-27 祭坛的启用仪式
祭坛启用之前必须经过一周的洁净仪式,包括献上赎罪祭与燔祭。然
後从第八天起才供百姓献上日常的祭礼。洁净的仪式如下:第一天献
一只公牛作赎罪祭,次日及以後的五天每天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并献公牛犊和公绵羊作燔祭,七天的献祭之後祭坛可启用。
19
利未人中只有撒督的後裔能能近耶和华,因他们从未敬奉偶像
(参44:10-16)。
20 有关洁净祭坛的仪式,参利16:18。
「你这样洁净坛,坛就洁净了」:或作「你要这样洁净坛,为
它赎罪」,指为坛献上赎罪祭。(参出29:36-37; 30:10;
利16:18-19)
21
有关焚烧祭物於殿外的条例,参利4:12; 8:17等。
24
「撒盐」:盐的功用未能确定,可能是用来洁净祭物。
以西结书 第四十四章 注释
1-3 关闭东门
当神的荣光由东门进入圣殿之後,东门就关闭了,除了君王外,没有
人能再由门出入。
1 「他」:再指那使者(参43:6)。
3
王的特权可能出自大卫,他曾在某种殊情况下,扮演祭司的角
色,代表百姓献祭,为百姓祝福(参撒下6:14, 17-18), 并迳
入置有约柜的帐幕内,坐在耶和华面前(参撒下7:18)。
4-31 有关祭司的律例
4-5 序言
这可说是一连串吩咐( 44:6-46:18)的开场白。
先知被带入圣殿,他由北门进入,因为东门已关闭,神的荣光使他伏
倒在地不敢正视,跟着是耶和华的吩咐。
6-16 祭司供职的资格
6
这里称子民为「悖逆的以色列家」,此词组在以西结书前半部
常使用(参2:5; 3:9;
12:2等) , 这里再度采用可能是要与前半
部维持连贯性。
7-9
被掳前圣殿里许多仆役的工作由外邦人担任,如
基遍人(参书9:23,
27),
迦利人(参王下11:4,
19),
尼提宁人(参拉8:20);
以西结指出这是一种亵渎的行为,在新殿中须加以禁止。
10-14
这些仆役将由曾经失职的利未人担任,他们不得执行祭坛前的
圣工,只能担任圣殿其他杂役。按主前六二一年约西亚改革时
,曾将各乡村邱坛的祭司调迁至耶路撒冷的中央圣坛,但这些
一度因拜偶像而走迷的乡村祭司不准分担坛前圣职。
(参王下23:5, 8-9)
利未人担任的职责,包括在圣殿大门口作护卫,并伺候祭民,
为祭民宰杀祭牲(11,
14)。他们不准挨近圣物及圣所(13)。
15-16
至於祭坛前的事奉,仍由撒督的子孙担任。撒督是所罗门王时
取代亚比亚他的大祭司(参王上2:35), 虽然他的子孙曾渎职
(参结8章),
但对维持表面正规的耶和华崇拜仍有不可抹煞
的功续。
17-31 有关祭司的条规
大致与出 28:40-43; 利21:1-23相同。
祭司的生活,婚姻、起居、衣着、行为各方面都必须洁净神圣。他们
的职责范围更包括宗教教育,法律裁判,祭坛前的崇拜等;他们的整
个生命都须投於事奉神。
17-18
「细麻衣」:轻便而看来洁净(参出39:27-29; 利6:10; 16:4)。
「羊毛衣服」却容易引致身体出汗,有违洁净的要求。
19 参42:13-14。
20-25
祭司的外表、起居、婚姻务必洁净,以身作则的教导子民圣俗之别。
至於「不可剃头」( 20)、「不可喝酒」(21)和「不可挨近死尸」
( 25)则与拿细耳人的愿相似(参民6:1-21)。
24 充任判官时务必追求至善和公义。
26-27 祭司如不经意沾污自己,则必须献上赎罪祭。
28
「祭司必有产业」:这产业便是神自己。有古译本作「祭司必
无产业」。耶和华本身就是祭司产业的来源,透过子民的奉献
供给他们生活上的需要。他们可以吃素、赎罪祭、赎愆祭以及
一切虔诚奉献的祭物(29),
但有些食物却不能进口(31, 此
例亦应用於每一个以色列人:参利7:24)。
思想问题(第 43, 44章)
1 圣殿作为神「宝座之地」、「脚掌所踏之地」居所( 43:7),必
须有什麽特色?
作为「灵宫」(彼前 2:5)、「圣灵的殿」(林前6:19),基督徒
的生命亦要有这特色吗?
这特色与基督徒的伦理有什麽关系?
2 「俯伏在地」是先知常有的举动( 43:3;
44:4),是什麽驱使他这
样做?
在你在生命中,曾否有在神面前「俯伏」的经历?
这种态度对你的生活会有什麽影响?参以西结先知的一生。
3 教会的事工可否聘用非基督徒去执行(参 44:7-9)?
什麽情形下可以?
什麽情形下不可以?另参代上 22:1-3。
4 在事奉上失职的人, 44:10-14有什麽警告?
留意重复出现字句。
以西结书 第四十五章 注释
1-8 重划圣地
从圣所的量度及祭司的职责,先知转而记载划分圣地的指示(见页
1882地图)。
在各支派中间有一块保留地段,是被指定为献给耶和华的圣供地,约
十二公里(八英里)长、五公里(三英里)宽,作为祭司(撒督的子
孙)居住的地方。正方形的圣所亦在这地的中央。这地以北有另一段
大小相同的圣地,是给利未人居住的。从圣所东西两端,分别延伸到
约但河与地中海的区域,则归王为圣。圣供地以南有一段划为京城及
属城之地,是归以色列各族。其他土地则分给各族(参 47:13-48:35)
。
2
「郊野之地」:环绕至圣的四周,将圣所与祭司居所分开。
5
「二十间房屋」:七十士译本作「居住的城市」。
6 「属城的地业」:参48:15-20。
7 「西至西头」:即至地中海。
「东至东头」:即至约但河。
8
王必不再欺压百姓,因为已有地分给王,他不需再侵犯子民的
土地。
9-17 王的责任
先知在异象中得知以色列人回归之後仍生活在君王的政权下,但这政
权必须以公平和公义为准则,王要秉公行义,诚实无欺。
10-12 量器必须符合标准
10 「伊法」:是固体的容量;
「罗特」;是液体的容量,二者皆约22公升(五加仑)。
11
「贺梅珥」:有十伊法或十罗特(约二百一十公升)。
12
「舍客勒」的重量等於廿「季拉」(参出30:13; 利廿七:25),
约於五分之二安士。
一「弥那」的重量等於六十舍客勒(即廿加廿五加十五)约等
於七百克(一英磅半)。
13-17
以色列百姓有义务奉上供物给王,由王代表百姓在公众崇拜中献上祭
物。
13
每贺梅珥的麦子或大麦必要献上六分之一伊法,相等於收成六
十分之一。
14
「柯珥」:容量相等於一贺梅珥,即十罗特。油的收成要献上
百之一。
15 献牲作为各种祭物,数量是二百分之一。
17 「月朔」:即新月。
18-25 节期的条例
18-20 洁净圣殿
这仪式似乎是周期性的,在每年的头一天举行。
20
「本月初七日」:在第七天再为殿赎罪,可能是因为洁净的礼
仪需时七天(参出29:35-37)。 七十士译本则作「七月初一日
」,表示圣所的洁净需每年两次,分别年头和年中举行。
21-24
须守逾越节,追思以色列人从埃及人手中被拯救出来一事。
24
「欣」:等六分之一罢特,即三又三分二公升。
25 七月十五即从前的住棚节。
思想问题(第 45章)
1 祭司和利未人的产业是在献给神的圣地之内,这里面包含什麽属
灵原则?参林前 9:13-14; 提前5:17-18。
2 从圣殿和京城在整个以色列地的位置,你有什麽体会?
整个以色列国是以什麽作生活的中心?
3 王所分得的地业在那里?
他有什麽责任?
基督徒在对政府的看法上,有什麽可从这里借镜?
以西结书 第四十六章 注释
1-15 君王献祭的条例
这是有关每月(月朔),每周(安息日),每日的献祭。王可由东门
进入,但只能站在门槛那里敬拜、不得迳入内院,只有祭司才能进入
内院。王代表百姓,将祭物交给祭司,由祭司献在祭坛上。
1-8 安息日及月朔之祭
这是在每日经常献祭之外的特别崇拜。百姓只能在外院敬拜,君王则
可以走到内院门口。
1
「办理事务的六日」:一周内除安息日外的其他六日。
2 「然後出去」:参8节。
4-5 这是新条例,与民28:9-10略有不同。
6-7 这也与民28:11-15有所不同。
9-12 进出圣殿的秩序
每逢特别节期,圣殿必定人头涌涌,很容易造成混乱场面,所以由南
门进入圣殿的人必须由北门出,北门进殿者则由南门出。
10
这里可能是指君王领其中一条人龙出入,以保持良好秩序;或
指在非节期的日子里,君王出入圣殿的方式与一般人民无异。
11 有关在节日里献祭的条例。
12
君王若要献额外的祭,则不受关闭东门的条例(本章1)约束。
13-15 有关每日献祭的条例
没有一天不是崇拜的日子。
16-18 对产业的权限
君王有权分配自己的产业;赐给儿子的产业以後都归属儿子所有。赐
给臣仆的产业却有限期,限期至「自由之年」(可能指禧年的第五十
年,参利 25:8-17),之後仍归君王所有。
18
分配产业的真正原因,是要防止君王滥用权力把平民的产业赐
给自己的儿子。
19-24 圣殿院中的厨房
先知再次被带往参观圣殿最後一个设备:预备烹者祭物的厨房(见附
录页 41,图三)。
19-20 祭司的厨房用来烹煮赎愆祭、赎罪祭及素祭用。
21-24
煮民祭物的厨房,位於外院的四个角落,利未人(即「殿内的仆役」
, 24)在这里烹煮供自己吃用祭物。
23
「房子」:原文大概指石造的围墙,墙内设有起火的地方。
思想问题(第 46章)
1 王拥有什麽特权?
他的特权是否没有规限的(参 10, 16-18)?
基督徒对社会上和教会里的权力架构应有何看法?
2 从献祭的规条中,你可以看出什麽特色(例如 9)?
这些特色可以如何应用在今日教会的敬拜中。
以西结书 第四十七章 注释
1-12 生命的江河
先知所看到的异象逐渐延伸至更深一层的意义:他被带到东门前,在
那里他见有水从殿门下东流,直流入死海。这水能滋养生命,所到之
处能使荒漠变绿野,河边生长的树木可作食物、治病用。这个充满象
徵意义的异象,表达神要在以色列中,成就不平凡的革新工作。在旧
约中水乃象徵神的福泽(参诗 46:4;
65:9);另一方面,这亦可解释为
神给新约信徒的属灵恩典,即在圣灵里的生命(参串)。
1 真正的水源是耶和华的居所。
2
先知绕道而出是因东门为禁地(参44:1-2)。
3-5
使者领先知顺水的流势 去大约有一又五分三公里(一英里)路,每
走四百米(四分一英里)(即一千肘),即记录水的深度。起初水深
至踝子( 3) 、
渐渐到膝、後至腰、再後脚已碰不到底,水成了河,
再也 不过去。
5 「 」:即游泳。
7 河的两岸长满树木。
8
「亚拉巴」:指死海附近深崖陡峭的山谷,谷底有河流,水流
入死海。
「海」、「盐海」:即死海,向来盐量极重,鱼类不能在内繁
殖。但由圣所流来的水可使咸水变「甜」,即变得较淡,百物
可从中得滋润而繁殖(9)。
10 「隐基底」:在死海中部的西岸。
「隐以革莲」:地点不详,可能在死海北部的库穆兰地区,即
死海古卷的发现底。
「大海」:即地中海。
11
「不得治好,必为盐地」:不会被殿水冲淡,可供采盐之用。
12
殿水滋润处必盛产花果,永不断绝,叶子也治病,表示神是一
切生命,丰盛和医治的唯一源头。
47:13-48:29 地的四境与分配
先知有关圣殿的异象已告一段落,他被领到殿外的土地,在此耶和华
指示分配土地的方法:各族都可拥有一块土地,由南至北平分,中间
一段留给君王及圣人职人员( 48:8-22;
参45:1-9) , 即使寄居者都分
有地业。
13-20 以色列地的境界
13
「约瑟必得两分」:这里约瑟族由他的两个儿子以法莲、玛拿
西代表、这样「十二支派」,不包括利未支派在内,按照分地
的位置,从北至南、计有:但、亚设、拿弗他利、玛拿西、以
法莲、流便、犹大、便雅悯、西缅、以萨迦、西布伦、迦得。
利未人本身无土地,乃居住在分别为圣的圣所之地。
15-20 地的四界
阔度由约但河东界直伸至地中海沿岸为西界;北界由推罗北部的地中
海岸经哈马口延伸至大马色;南界从埃及小河经加低斯至他玛(见页
1882地图)。这里地名甚难确定。
15 「大海」:即地中海(20同)。
「希特伦」:大概位於地中海沿岸推罗以北约十六公里(十英
里)。
「直到西达达口。又往哈马、比罗他」:根据七十士译本应作
「经过哈马口、直到西达达。又往比罗他」(参48:1)。哈马
口是以色列北面的边界(参民34:8; 王上8:65; 王下14:25)。
18 「浩兰」:位於加利利海东面。
「你们要从北界量到东海」:根据古译本应作「从东海直到他
玛」(参19:48:28)。
「东海」:即死海。
19 「他玛」:位於死海之南。
21-23 容许外人分地
(参利 19:34; 24:22; 民9:14)。
以色列人被掳之前,寄居者不能拥有神子民的地业,但在被掳时期已
有较多非以色列人寄居在以色列社团中,也有归依以色列信仰者,这
些人都承继以色列的地业。他们寄居那一支派,那支派便要分给他们
地业。
以西结书 第四十八章 注释
1-29
十二支派的地业与保留的地区,以色列地划分为十三个平行地带,全
部由地中海伸展至约但河及死海。
8-22所提及的保留地带於45:1-8已有清楚记载 ,
包括圣所、圣城以及
王和祭司、利未人的地业。至於十二支派的分配,有七个支派在保留
地带以北,五个支派在保留地带以南,犹大支派被掳前是在南部,现
在则由南部迁调至北部。这样的分配无疑是以色列史上革命性的变动。
1-7 保留地以北的支派
1 「从北头」:分配土地是从北部的境界开始。
一片片由东至西长长的土地,第一片属於但族 , 再往南是亚设族( 2
),接着是拿弗他利族( 3),玛拿西族(4),以法莲族
(5), 流
便族( 6)和犹大族(7)。再往南是分别为圣的保留地,宽约二万五
千肘( 8)。
8-22 圣地(参45:1-8)
8-12 归与祭司圣供地,包括圣所其中。
13-14 在祭司的圣供地以北是归与利未人的圣供地。
15-20
圣所之地以南一小片地是为建城市用。
15 「作俗用」:即与神圣之地不同。
16 城有四千五百肘见方。
17 城的四边有二百五十肘宽的郊野。
18-19
城的东西两边有一万肘长的土地,供工人农民使用,这些工农
人员都是从各族来的。
20
所当献的供地,包括归与祭司和利未人的圣供地以及归城之地
,刚好成一正方形。
21-22 在此圣地之两旁是归王之地
23-29 圣地以南土地的分配
圣地以南第一片地属於便雅悯族( 23),接着是西缅族(24),以萨
迦族( 25),西布伦族(26)和迦得族(27)。
30-35 神之城
上文( 16)已略提城的尺度,这里增述城门的安设:城的每边有三个
门,合计十二门,分别以十二支派命名,犹如使徒约翰所见「新耶路
撒冷」城十二个门的情形(见启 21:12-13)。
虽然利未人没有自己的
土地,但城门之一是以利未命名,以法莲族及玛拿西族则合并为原来
的约瑟族,给一门赋名。这里可能要表示耶和华所拣选的子民,不分
彼此、轻重、都可进入神之城,因此这这城要称为「耶和华的所在」
(或「耶和华在此」)先知最後看见神要永远与 的子民同在,这异
象是在将来的新天新地最终应验(参启 21:1-3)。
思想问题(第 47, 48章)
1 从水由圣殿门流出的图画中( 47:1-12),你学到什麽属灵的真理
?注意水的意义、源头、深度与功用。
新约中有否使用类似的素材?
若有的话,与这里有没有关系?参约 7:37-39;
10:10; 启22:1-2。
2 47:11有什麽重要性?
为何那能使百物复生的水不能治好这些地?
3 城门分别以十二支派的名字命名( 48:30-35),这有什麽意义?
试比较启示录 21:12-13与这里的异同。
这和十二支派各分得土地一事有何类似的属灵意义?
4 「这城的名字,必称为耶和华的所在」( 48:35),这句话有什
麽重要性?
与本书的中心信息有什麽关系?
那一章记载神的荣耀离开以色列?为何要离开?
那里记载神的荣耀归?因何回归?
以西结书第卅八章
关于歌革的豫言(卅八 1-9 )
关于歌革这一系列的豫言,其中包括卅八至卅九章,是全卷以西结书中,最难解的部分。若干审慎的注释学者认为,有许多难处,似乎无法克服;就整体而论,更有不少独特的词语和经节,解释起来似乎没有多大意义。还有一些学者,根据他们自己所处时代发生的事,随意解释这两章圣经。藉他们很勉强的解释,出现了一些麻烦的问题。然而,不论一个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讨论这几章圣经,开始即承认在解释方面有许多难题,乃是明智的。
(一)第一个难题,就是文字晦涩;这两章圣经所论到的事情,与现在的地理位置,具有重大的关系。
从整体来说,以西结书共有四十八章,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其中各种不同的资料,都是从这位先知的生活和工作得来的。从某一角度观察,一至卅七章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四十至四十八章是一个附录,主要的问题,乃论到上帝的圣殿,将在应许之地重建。这个附录详细述说上帝的圣所,为本书结尾主要部分(卅七 27-28 )。在本书的主部与附录之间,就是关于歌革的这两章圣经。这个地点重要吗?或者这两章圣经可以放在四十至四十八章之后,岂不是照样很好吗?对于这个问题没法肯定作答。
(二)关于这两章圣经的作者,也是一个问题。这两章圣经是出自以西结的手笔呢?或者是他的门徒以后所写呢?再不然,就是编辑认为适合,将这些豫言增补进去,实在很难确定;我个人觉得,这两章圣经是出自以西结的手笔,但是其中的材料,使那些负责编辑工作的人,感到很难与以西结的思想精密配合。
(三)这两章圣经,应当沿向外邦传讲圣谕(廿五至卅二章)的路线解释;或是应该视为启示,描述时代的末了呢?从某一角度观察,这两章圣经在表面上看起来,和那些向外所传的圣谕相似,因此是以古代历史的事实为根据。歌革很可能是吉集斯( Gyges ),为第七世纪吕底亚(位于小亚西亚的西部)的一位王;但‘玛各地’( 2 节)不详。米设和土巴( 2 节)都是小亚西亚的领土,其他的地方都已知地理位置。然而,这两章圣经所论到的地理和历史,都有一种特别的气氛,可以称为‘启示性的地理’。当然,在新约时代,有许多章节,必须用启示性的方式加以解释(参阅启二十 8 ),显示那时有人相信,这两个地方的实体,是论到遥远的未来。
(四)这两章圣经的困难是,不知应作历史性的解释,或启示性的解释?对于巴比伦的审判,以西结书显然缺乏资料。根据过去长期的观察,迫害严重影响写作的艺术。如果以西结当时是住在巴比伦的一个俘虏,要写关于巴比伦的事情,当然,他一定不敢公开提到巴比伦的名字。所以这两章圣经的内容,可以说是促使毁灭的作品,内容必须晦暗不明,在完成之初,可能要隐藏起来。以后,当被掳生活成为过去的时候,这些作品才敢公开,并且增补在以西结书里面,但是当时原稿的故意晦涩,对于未来的读者,即成为一种面纱,在意义方面,不易明白。开启这些难题的钥匙,在以西结所处的时代,已经消失无形。
对于上述的各种难题,虽然找不到简单的解答,不过这些难题,却立定若干界线,解释的人可以审慎的循序进行。从消极与积极的角度,概括扼要的说明如下:(甲)从一种消极的角度观察,一个人必须谨慎,不要根据假定,便很自信的解释,这些豫言只是对于二十(或其他指定)世纪的豫测。有一部分近代释经学家,公开认为玛各就是苏联,米设为莫斯科,土巴为他巴斯克(西伯利亚的城名)。说得轻一点,这么一个程序,实在危险;这种解法必为现代读者增添更多的神秘和偏见,远超出先知的思想。(乙)从积极的角度观察,承认有不敢确定的内容在这两章圣经里面,必然迫使解经的人设法去证实先知所传的主要信息。这个信息广义上,是上帝掌管人类的历史。更精确的说,上帝掌管历史的目的,乃是叫世上的万民,了解祂的神圣(卅八 16 , 23 ;和卅九 7 , 13 )。假如我们抓住人类和国家的邪恶阴谋,必受上帝的审判;同时上帝审判的目的,就是要向全人类表明祂的神圣。这样,我们对于以西结书中这两章不同寻常的圣经,才领会其中的要领。至于其中的细节,是否与以西结时代的一国或列国,或是末后日子的一个国家有关,都可以不理。
歌革的攻击(卅八 10-23 )
歌革从各国,就是当时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 2-6 节),招聚许多人,组成一支强大的联军。这支军队对于自己的力量,非常有信心,设计一个阴谋( 10 节)。因为应许之地和那些复兴的居民,提供一个巨大的军事目标:国土没有设防、城邑和乡村都没有城墙,国民安然居住,各人从事自己的工作,与人无争。对于歌革和她的盟国来说,侵略这样毫不设防的国家,为自己掠夺一些战利品,必然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因此计划既已豫备妥当,就要开始军事行动。
然而当军事行动展开的时候,竟为歌革和她的大军所未考虑到的一个因素所击退:以色列虽然没有设防,上帝却是她的防者;祂在侵略的军队中引发一次大地震,造成极大的毁坏( 19-22 节)。这次地震造成那么大的一场混乱,致使那些侵略者,当日感到非常迷惑,自己互相攻击。军事行动居然那么容易转为大败,上帝的百姓并未举起一只手,来保护自己,但上帝藉祂支配自然的权能,带来了得胜。
当这次豫言继续开展下去的时候,在以西结思想中所含的神学意义,渐渐的比从前更加清楚。
(一)这个豫言说出神学方面的一种两难。以西结早就豫料到,并且宣告一个日期,选民必从被掳之地归回,重新在应许之地安然居住。可是当那个时代来临的时候,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存在;他们有许多乃是代表权势和邪恶,并将对以色列构成威胁。巴比伦帝国表面的稳固,使他涌出这一连串的思想,并非绝对不可能。但是不论情形如何,他在异象中看见一个远方的世界,不管其中是多么邪恶,上帝的良善必定建立起来。因此他所描述的战争,在本质上,乃是最后的一场‘宇宙’大战,在这场战争中,罪恶将被袪除,公义一定得胜。
在神学方面解决持久邪恶的方法,必然是用争斗的字眼来表达,因为写实性和隐喻性的罪恶,继续不停的挣扎,反对世间良善的存在。因此,以西结对于最后一场战争的描述,乃是启示战争序幕的一种投射,是在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里面,善恶之间经常发生的争战。这一幅图画,好像是从人类历史的架构中,选取出来的,如今绘制在这块启示的画布上。在这几章暗淡的经文里,这位先知对于重大事件的描述,实际说来,乃是一种信仰的特别声明;最后,藉上帝直接干豫世界的事务,世间的罪恶必被征服。
(二)通过这整个景象,主动权操在上帝手中。歌革和他的盟国认为,他们图谋军事恶计,但实际上,乃是上帝的作为( 16 节)。那些邪恶的军队认为,他们必能战胜一个毫不设防的国家,但是上帝却将他们征服。这位先知深信,最后上帝不仅可以征服世界的罪恶,而且这种得胜也是上帝旨意的一部分。
在以西结当时所生存的世界中有暴力的特征,而在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纪里也继续有暴力,将这位先知的指望,与别人分享,实非易事!然而他已宣告,最后必将胜过罪恶,并重建世界和平的希望。超越现有邪恶的权势,他看见远方有一个更美的世界,而他也请求所有的人,一同分享这个异象。──《每日研经丛书》
以西结书
注释
三十八 1 至三十九 29 预言以色列敌国的结局
我们不能肯定历史上曾有一统治者名叫歌革。他治理的地方──玛各、米设和土巴,大概是在小亚细亚和黑海一带地区(参三十八 1 的附注)。这些地区是当时中东世界可达到的最偏远地方。歌革及他的国可能是象征与神的子民为敌的世人。(启示录提及歌革和玛各时也是此意;参启二十 8 )。照此看法,这宣讲则成了一个警告,即使以色列人已从掳徒中归回,仍将会面对与他们为敌的强大势力。但这些势力将被消除,遭受极大的毁灭。
这篇宣讲之意象的强烈程度──庞大的军队及无数被杀的人,使一些解经者认为这是预言一场特殊的最后之战。不过,若我们把这篇宣讲比较其它宣讲,如针对埃及的(三十二 1-16 )和针对推罗的宣讲(二十八 11-19 ),我们可发现相类似的丰富的象征手法。
这篇宣讲的含义是指出神的子民在未来的日子,将经历邪恶的庞大势力的攻击。这命运似乎无可改变,但神的大能将保佑衪的子民。敌人将被消灭。最后的胜利仍有待于将来,但予敌人致命的一击已于加略山上的十字架发出了。
三十八 1-23
以西结书
以西结书第三十八章
38:1 38-39章预言要攻打以色列的各国,但以色列会得到神的救助。
38:2
“歌革”指“玛各”的王,含义不详。据犹太史家约瑟夫说,玛各在黑海以北,今俄罗斯联合体国境内。罗斯、米设、土巴都是在小亚细亚。这段预言极难解释,因不知道这些地方何所指,有的认为歌革指波斯或希腊;有的认为玛各指俄罗斯。
38:5 “弗”:见27:10注。“古实”:在埃及以南。
38:6 歌篾、陀迦玛:在今小亚细亚。
38:11-12 列国攻打以色列的目的是要夺取财富。
38:13 “示巴、底但”:都在阿拉伯。“他施”:在今西班牙南部。“少壮狮子”:指君王、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