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一章
第 1 章
王下 1:1> 列王纪下所记载的是──从中我们得到的亮光是──
1:1 列王纪上下本来属同一卷书。以色列本来是一个泱泱大国,却因背弃神而分裂为南北两小国。本书始于神的先知以利亚被接到天上,结束于犹大与以色列两国人民被掳到外邦。列王纪上记载宏伟的圣殿被建造,列王纪下则记载这圣殿被亵渎和被拆毁。
我们身处的世界和列王纪下的情形极其相似。天下万国的政府皆不寻求神,许多国家饱受战争摧残;许多人信靠科技,崇尚唯物论和战争,犹如拜假神一样,敬畏真神的人在世上少之又少。
今天世局险恶、人心败坏,但我们可以效法大卫、以利亚、以利沙等人的榜样。他们忠心高举神的尊荣,竭力遵行神的诫命,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更新与改革。除了效法先贤,我们更可以仰望耶稣基督,祂是完美的典范。要想举国遵行神的旨意,首先需要一个个甘愿为神工作的人。你把自己的心奉献给祂,祂就能藉着你去完成祂要你所做的工。
王下 1:2> 神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但亚哈谢却去求问巴力西卜,为何?
1:2 巴力西卜与巴力不同,并非亚哈和耶洗别所拜的迦南人之神(参王上 16:31-33 )。巴力西卜是另一个多人供奉的神,在以革伦城有他的庙。人认为它有预言的大能,所以亚哈谢派遣使者去以革伦城,想知道他的病能否痊愈。亚哈谢这种行为是对真神的极大不敬。
王下 1:8> 以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1:8 有关以利亚的详尽资料,请参看列王纪上 18 章中的人物介绍。
王下 1:13-15> 怎样在神面前才有出路?第三个五十夫长令我学到的功课……
1:13-15 请留意第三个五十夫长来到以利亚面前的态度。以前的两个五十夫长,虽然称呼以利亚为“神人”,却非真心──他们的心中没有神。第三个五十夫长也称他为“神人”,而且谦卑地乞求怜悯。他持尊敬神和祂的权能的态度,因此救了自己和五十个兵士的性命。人对神先有正确的态度,才能有正常的生活。敬虔的话到你口中的时候,你先要察验是否出于内心。要以仆人般的谦卑态度来尊重神和人。
历代君王与他们的仇敌
王下 1:18> 同是记载历史,圣经作者与一般史学家记载手法有何不同?
1:18 以色列诸王记与犹大列王记( 8:23 )是两卷历史书。列王纪下的作者受圣灵感动,从这两卷书中选辑材料,以神的观点重述以色列与犹大的事迹。神指示作者的思路,使他写出真理──神的话语。──《灵修版圣经注释》
列王纪下第一章
错求假神(一 1 ~ 18 )
亚哈谢是亚哈王的儿子,在位仅两年;他的遭遇,可以作为我们今日的借镜。他因跌倒以致得病,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求问耶和华,反而求问以革伦的巴力西卜。这是非利士人所敬拜的一神只,其意是“生命之主”;但以色列人戏称之为“苍蝇之王”,转至新约,则称之为“别西卜”(参太十 25 )。从其名号,相信是一位掌管生死的神,因此亚哈谢差人前往求问。
看重自己的生命是人之常情,奈何亚哈谢此举却将神摒于一旁,他忘记了那一位带领又拯救他们的神。我们很难想像他竟会忘却不久之前,迦密山上曾有一段龙争虎斗的事,多少巴力先知因而被杀。但他现今的行动,显得愚昧无知。
对于那 102 个在火下殒命的王仆,我们固然同情他们的遭遇,但相对第三队仆人的遭遇,前两队所得的结局可算是咎由自取。亚哈谢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从首两名五十夫长命令先知的语气,乍似王并不打算以善相待先知。我们多少时候对神仆的说话常采取不听、不信、不理与及反对的态度,正是亚哈谢所经历的一种反照。
亚哈谢至终死了,只留下其恶名于世。先知的话应验了,见证他是神所拣选的代言人。让我们都认识真神,不下拜、也不求问假神,因为这是神不喜悦的。神曾三次重复的说:“以色列中没有神么?”( 3 、 6 、 16 )使我们正好用同样的话诘问自己,在我的心中有神吗?我有以祂为主,凡事求问祂吗?
思想 当时以色列充满无数的偶像,街头巷尾无处不见;同样,今日我们也是活在一个满天神佛的社会里,如何能使我们的信仰坚定不至动摇呢?──《新旧约辅读》
列王纪下简介 列王纪下 第一章 注释
1:1-16 以利亚预言亚哈谢病死
亚哈谢在首都意外跌伤,差人去求问巴力西卜,但以利亚奉耶和华的
命宣告他必不会痊愈。亚哈谢追查这凶言的来源,认出是以利亚的所
为,便下手捉拿以利亚,但他头两次所派的官兵都被神的火烧灭,只
有第三次时因官长求以利亚饶命,先知才跟官长去见王,并宣告他必
会病死。
1
有关摩押的反叛,见王下3:4注。
2
「栏杆」:大概是指阳台上以花格构成的围墙或窗户。
「以革伦」;非利士地名。那里的人所敬拜的巴力西卜,可能
是新约「别西卜」一名的来源(参串2)。
8
「毛衣」、「皮带」:是当时先知惯穿的粗陋衣着(参串6)。
9 「神人」:即先知的别号。
10
有关耶和华降火一事,见王上18:20-40注。
1:17-18 亚哈谢病死,兄弟约兰继位
亚哈谢没有像父亲亚哈那样自卑悔改(见王上 21:29),作王仅两年
便病死了。
思想问题(第一章)
1 亚哈谢在听闻使者的信息( 6)後,没有马上悔改。
当别人给予你忠告和提醒时,你用什麽态度对待他?
对於圣经记载的警告,你又用什麽态度来接受?
2 若神吩咐你去指出别人的罪恶,你是否会像以利亚那样勇敢和顺
服?
你会有什麽顾虑?
3 亚哈谢第三次派出的五十夫长有什麽长处值得我们学习?
4 从亚哈谢对神的态度和他的结局,你学到些什麽属灵功课?
当你遇到危难或旁徨无助时,你会怎样做?
5 中国谚语谓:「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霎时之祸福」;又有人说
:「晚上脱鞋,不知翌日自己能否再穿上」。
这两句话与本章的记载有否相似之处?
列王纪下第一至二章
以利亚与天降之火(一 1- 二 25 )
(一)
上一章的结尾提及犹大与它东南面之以东的关系。本段则提及以色列与摩押关系陷于破裂作为开始,虽然故事的发展直至第三章才出现。在事态继续发展之先,我们必须在本卷的最初两章与以利亚告别。
亚哈谢意外地从楼上的栏杆掉下的情景成为第一幕。他在病榻上差遣使者到非利士以革伦求问他的病能不能好。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写故事的人藉此机会向所求问之神开玩笑。 西卜 ( zebub )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古代巴力的可怕名称(前面我们将它与耶洗别名字放在一起讨论);西卜的希伯来文( zebub )是指常见的‘苍蝇’。也很可能是有一个神号称‘苍蝇之王’,方便在害虫为灾之时提供求助的门径,但是更可能的是写故事的希伯来人故意对敌对之神作附带性攻击。我们或会假定巴力西卜或起码他在以东神龛的部属在治病方面享有盛名。这位西卜享誉的时间很长:恶意批评耶稣的人说耶稣有医治能力是因他被别西卜附(可三 22 )。亚哈谢的名字 ahaz-yahu 含有耶和华以色列上帝之意,当然不会蓄意撇弃他的神,只是为了寻求最好的指示。
以利亚的名字也含有永远承认耶和华是上帝之意。这个耶和华现在派使者去拦截王的使者,他有足够权威令王的使者转回去,也能够使王明白他所要面对的人是以利亚。但是,他首先是向错误的神求问,现在他求问的对象找对了,却出错在求问的方式──以命令及军事方式进行( 9 节)。以利亚像他的上帝一样,只准向他祈求而不能向他发命令。以利亚对最初两队五十夫长的反应用了难以翻译的双关语( 10 , 12 节):‘我若是神人( ish ),愿火( esh )从天上降下来。’
次较有礼貌的谈话( 13 节)并没有改变上帝对王的判决,但它救了无辜者的性命。在王承认以利亚的权威之前所有派的两支部队被烧灭,可说是一件凄惨的事。亚哈谢登上王位的第二年便死了,约兰接续他作王。
(二)
以利亚的外衣先是在选召以利沙时显得突出(王上十九 19-21 ),现在再一次在他们分手时显威风。以利亚坚持要以利沙继承他的全部工作也是引人注意的事。既然在开头时便说以利亚要被旋风接走(二 1 ),而这件事等到戏剧性的合适时刻才实现,无论它是多么突出的一件事实,我们都会认为它不是写故事的人所最关心的。
如所说属实,它就不再继续成为发展圣经时期及圣经后期的传统实例。以利亚在强有力的神秘情况中被带离开他的门徒及离以色列更偏远的地点,是虔诚但忧心的俄巴底亚所预期的一部分后果,他不知道以利亚下次会被‘提’到那一个地方(王上十八 10-12 )。后期传统回顾这些故事时,就得探讨这个没有死的以利亚回来继续工作的可能性,正如旧约圣经最后几节所说的(玛四 5-6 ):
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之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
耶稣与施洗约翰的门徒要讨论到底他们那一位主人合条件做应当回来的以利亚(太十一 2-15 )。以诺(创五 24 )及摩西(申卅四 5-6 )在世的终年也无人知晓──他们在后期的传奇中也都享有盛名。那么,摩西和以利亚与耶稣一同向一些门徒显现就不足为奇了(可九 2-13 )。
(三)
这一章的地理环境令许多读者感到困惑。从靠近约但的吉甲到伯特利似乎有些未经解释的曲折小径,高达四千尺及长达十五哩,在未跨越约但之前又折回靠近吉甲的耶利哥。伯特利只是指‘上帝的家’,而吉甲是指‘圆形物’(竖立的石块),可能还有好几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取了这些名字。笔者宁愿在这些进程中看到超乎常人的以利亚对以利沙继续作戏剧性的考验。这两人也似乎是在决定向东走初期越过约但的路线之前(书三至四),折回与往以色列国境最初采取的路向相反(书五至八)。
主仆分手的情况不是作直截了当的诠释,如果这样做是等于企图描述无法描述的事。但有些因素是可以分析的。加倍感动以利亚的灵(二 9 )是长子或继承者应得的分,以利沙只是正式要求去继承以利亚。以前,以利亚是阻止以利沙作此要求的,但现在他要以利沙留意所发生的事。他离开时的情形,以利沙应该‘看见’的( 10 节)。‘看见’当然不止是观望那么简单,也包括了感受与理解。
列王纪下 注释 壹·分裂的王国(续列王纪上)(一~一七)
—.以色列王亚哈谢与以利亚的事奉(一)
一1 摩押在大卫时被征服(撒下八2)。当所罗门的王国分为以色列和犹大时,摩押仍受以色列统治。亚哈死后,摩押背叛并取得独立。
一2 亚哈谢王在撒马利亚宫中的楼上,从栏杆里掉下来,受了重伤,就病了。他没有求耶和华医治,反而差遣使者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他是否能康复(好)。韦甘比确认这个外邦神说:“这个亚兰(叙利亚)神袛原名的意思是‘生命之主’,但犹太人谑称他为‘苍蝇王’。在耶稣的时代,巴力西卜或别西卜代表撒但。”
亚哈谢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所养活或维持的”,他却向巴力求医治,岂不可悲!
一3~8 身穿毛衣、腰束皮带的以利亚迎着这些使者,叫他们回去对亚哈谢说耶和华严严的责备,因为他求问巴力西卜。他宣告亚哈谢必因这伤病而死。
一9~12 亚哈谢差遣五十夫长吩咐以利亚立即到他那里。当五十夫长讲完这个傲慢无礼的吩咐,神为以利亚出头,从天上降火下来浇灭五十夫长和他的五十个兵。第二个五十夫长吩咐以利亚:“快快下来!”他也遭到同样的结局。神上次从天上降火下来,已经证明巴力和他的祭司是假的(王上一八)。这一次,同样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火,烧灭了想用他们不圣洁的手捉拿以利亚的巴力士兵。先知以利亚只听以色列真正的王,不听拜偶像的假王。圣经没有特别说明为什么那两个五十夫长和他们的士兵要死,也许因为他们跟亚哈谢一样想要消灭以利亚。
一13~16 只有当第三个五十大长谦卑地承认以利亚的能力,并求他怜悯,耶和华的使者才指示以利亚去跟亚哈谢说话。以利亚勇敢无惧地告诉亚哈谢王,因为他求问巴力西卜,轻视耶和华,所以他的伤病一定不能复原。
一17~18 亚哈谢登上王位的第二年便死了。亚哈谢死后,由他兄弟约兰接续他作王,因他没有儿子。这时,犹大由约沙法和他儿子(也是叫约兰)共同执政(三1)。
列王纪下 1:8
毛 衣: 自 以 利 亚 以 来, 这 种 蓬 松 粗 糙 的 绵 羊 皮、 山 羊 皮 或 骆 驼 毛 制 成 的 罩 衣 就 成 了 先 知 职 分 的 标 记, 施
洗 约 翰 也 身 穿 骆 驼 毛 的 衣 服 ( 比 较 亚 13:4 ;太 3:4 ;来 11:37) 。
以 利 亚 的 皮 带 也 是 穷 苦 人 常 用 的 腰 带。 先 知 的 这 种 简 朴 穿 戴 是 对 上 流 社 会 奢 侈 生 活 无 言 的 蔑 视 ( 比 较 赛 20:2 ;太 11:7~8) 。
1:10
列王纪下
注释
王下一 1-18 亚哈谢与伊莱贾
关乎摩押背叛的事( 1 节),在第三章会重提,而这事也成为第三章的背景。摩押的背叛暗示了暗利王朝的腐败和没落,这是先知曾预言会在亚哈的儿子在位时发生的(王上二十一 29 )。
亚哈谢的意外本身并无描写成神的审判或惩罚。他受到先知责备,乃是由于他因这意外而求问一个外邦人的神。作者讽刺这以革伦的神,把他的名字更改,由原来的 Baal-Zebul (巴力王)改为 Baal-Zebub (「巴力西卜」,即苍蝇王)。〔 Zebul 也出现在耶洗别( Jezebel )的名字中,意思是:「王在哪里?」〕亚哈谢的使者没有从以革伦带回巴力西卜的话,却从伊莱贾带回了耶和华的话!亚哈谢没有在病中求问神,他的病却彰显了耶和华掌管生命与死亡的能力。
在第 9-12 节中,两位五十夫长和他们的随员那可怕的厄运是很难解释的。也许亚哈谢会危害伊莱贾的生命安全,正如从前亚哈和耶洗别对待他一样。(天使在第 15 节对伊莱贾说:「不要怕他」,也可成为这观点的支持。)也许亚哈谢要认识到,一个神人,就像神自己一样,是不可以给人随意使唤的。真的,第三位五十夫长的恳求口吻,带来了不同的回应。
无论亚哈谢差人往见伊莱贾,是期望得着甚么,结果他所得的,只是先前之预言的复述,即他会死在病床上,伤病不会得到痊愈( 16 节)。
按着伊莱贾较早前向亚哈所说的预言(王上二十一 29 ),我们会预期亚哈谢是暗利王朝中最后一位君王。但在亚哈谢死后,又有亚哈另一个儿子(王下三 1 )约兰接续他作王。伊莱贾的话仍有待实现。
列王纪下第一章
b. 以利亚及亚哈谢(王下一 1 ~ 8 )
作者在此记录以利亚及以色列王朝间的冲突,因以利亚相信耶和华神是惟一的神,而以色列王则仍然继续倚靠其他的神只。亚哈谢因为求问外族神只( 2 ~ 8 节)而受责备,他想扭转耶和华神对他所宣告的审判,这企图也戏剧化地露出败迹( 9 ~ 17a 节)。这里主要的问题与迦密山的问题一样,神藉着降火来彰显祂的权能无其他神只可以相比。列王纪下接续列王纪上的主题,完全没有中断(见:导论Ⅲ “列王年代”第二段 ,原书 26 页)。
1. 亚哈死后 ,摩押背叛以色列。根据摩押石碑(米沙碑文: ANET , p.320 ),摩押在暗利王朝的“全部时代及其子的一半任期,五十年之久”受以色列控制。此背叛始于亚哈谢的第二年( Herrman )。
2. 有格子窗的栏杆或窗户(因为当时没有玻璃窗)的 楼上 乃是二楼的一部分,并非仅是附有阳台的“阁楼”( NEB ),或是叙利亚有柱子的 bit-hilani 式建筑(参: Robinson 、 Gray )。
3 ~ 6. 巴力西卜 ,“苍蝇之神”( Baal- Zebub , LXX 作 Baal-myian )并非 Baal-Zebul 〔 'the Lord Prince' ,或“房屋之神”,巴力或 Ugar (意为“火陷”)之绰号,例如米非波设为米非巴力之绰号〕。这个神名很特别,也为马太福音十 25 所引用。 求问 意为藉着神谕寻求神的旨意(摩五 5 ~ 6 ),乃神禁止祂的子民去做的事(利五 5 ~ 6 )。亚哈谢要求问时必须差人去以革伦,亦即现代靠近 `Aqir 的 Khirbet el-Muqanna' ,位于非利士/犹大边界非利士人最北边的城市 Jaffa 东南 十六公里 处。此神以医治大能而闻名。这种求问不论病因(希伯来文 h]$li^ 、“病”( JB 、和合)或是 伤 ( NIV , 2 节),只问任何病的结果是否能得医治,在当时十分通行。结果通常是以预测的形式,例如“他必定要活/死”,参考第 6 、 16 节(“你必定要死”)。
使者那么快便回来,使得王知道他们没有花时间去到距撒玛利亚约 七十二公里 之远的以革伦,因此问他们这个问题。神又一次地藉着祂的仆人插手,令使者无法到达目的地,因为若亚哈谢真的自巴力西卜处得到神谕,则可能在众人的心目中贬低了耶和华的地位。神通常直接向以利亚说话(王上十九 5 例外),但祂在此可能想要彰显祂的使者( 3 节,耶和华的使者)及亚哈谢使者之对照。有关撒玛利亚王,请见列王纪上二十二 37 。亚哈谢想自巴力西卜得神谕,却自神那里得到( 4 节;参 16 节)。
7 ~ 8. 对先知的形容( 怎样 的人; AV 作“作风”,参:士十三 12 )已足够令王认出是以利亚,因为王的父亲曾经多次见过以利亚。以利亚身穿毛衣,可能是骆驼毛衣或是其他动物皮毛,可能是先知特有的服装(亚十三 4 ;太三 4 ;参:王上十九 19 ),希伯来文可直译为“有毛的人”( AV 、 NEB 、 GK. 、 Vulg. 作“一个多毛的人”)与此一致,并非仅指普通的胡子。这里并无确切地显示是要抗议那些身着华服者(赛三 18 ~ 22 ;太十一 7 ~ 8 )的含义。
c. 以利亚及军队将领(一 9 ~ 17a )
亚哈谢急于要扭转不利于他的预言,就算是要动用大量兵力都在所不惜。此事件通常被人误解为“惨无人道地残杀无辜的五十夫长及五十兵丁”( Montgomery )。有些解经家想视此段经文为后来添加于第 2 ~ 8 节之后的,但是无充分证据支持此说,因为将第 17 节下半节直接连于第 8 节也是说不通的。我们也不应只是以新约的标准来衡量此事件,因为当门徒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求同样的彰显火的刑罚(路九 54 ~ 55 )时,受到耶稣的责备。我们必须注意到他们向以利亚提出来的要求是错误的。一个王没有权利要求人如此效忠于他,同时他的言行必须完全顺服于神的话语之下(参:撒上十 25 )。神藉着降火的刑罚来保守祂自己的话语及祂的仆人。若否定这段经文的意义,则必定要否定其他相似的旧约审判事件。以利亚并非公报私仇,乃是奉神的名行事,新约中也有如此彰显神这样的审判(来十二 29 ;启十一 5 ;帖后一 7 ~ 9 )。有些敏感的基督徒喜欢认为没有人会受到咒诅,但这观念是不合圣经的 299 。此处大同小异的重复( 9 ~ 10 节; 11 ~ 12 节;后者的命令较为正式)在这种叙事体中乃为常见。
10. 火 又将以利亚与摩西联系在一起(利十 2 ;民十一 3 ),应当也提醒了王:神已经启示了祂自己,并藉此方式证实以利亚之权柄(王上十八 38 ~ 39 )。有解经家认为这里有一字双关的联系: ~e{s%
~#elo{hi^m (“属神的火”,亦即凶猛的火)及 ~i^s%
~#elo{hi^m (“属神的人”),但实际上并无作此联想之必要。
13 ~ 15. 第三组人得到豁免,并非因为他们求情,而是因为神插手。 不要怕他 ( 15 节)显示以利亚的生命也受到威胁。“王已经知道以色列的神的旨意,但是他不愿意顺服”( Robinson ),因此自招刑罚。
d. 亚哈谢王朝结束公式(一 17b ~ 18 )
此结语公式与标准公式有所不同。有关亚哈谢王朝的评估在前面已经出现(王上二十二 52 ~ 53 )。 约兰 ( Joram )乃 'J ( eh ) oram' 之简写,可能是亚哈谢的 \cs9 兄弟 ( LXX , Syr. ),于主前八五二年登基,与他同期的是于约沙法第十八年时与之共同执政的犹大王约兰的第二年(三 1 )。
298 K. W. Whitelam, The Just King. Monarchial Judicial
Authority in Ancient Israel , JSOTS 12 ( Sheffield: JSOT Press, 1979 ) , pp. 185 ~ 206.
299 参:约三 18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列王纪下
列王纪下第一章
1:1 本书继《王上》22章讲亚哈王死后儿子亚哈谢接位任内发生的事。3:5重提此事。根据一位德国传教士1868年在亚嫩河发现的摩押王米沙的石碑(主前九世纪),以色列人在暗利和他的子孙作王时期,曾统治摩押地。大约在亚哈谢作王的第二年,摩押王背叛,继亚哈谢作王的约兰前往平乱,作战并不顺利。在“暗利王朝”为耶户所篡前,摩押人已取回死海东边的米底巴,恢复独立地位。
1:2
撒玛利亚是北国的京城(建于暗利作王时,王上16:24)。当日的房屋在二楼多建有阁廊,四壁围以木制栏栅,有若今天的百叶木帘,可以透风,又可蔽阳光。以革伦为非利士人所建沿地中海五个大城中最北的一个,多数学者同意为距亭拿西6公里的莫夸讷废墟(Kh-al-Muqanna)。
“巴力西卜”一名旧约中只见此处,为迦南人所信的神祇。“西卜”义为“苍蝇”,“巴力”义为“主”。“巴力西卜”即“蝇神”,为司苍蝇之神。苍蝇可传染疾病,迦南人相信蝇神握有散播或阻止瘟疫和疾病的能力。亚哈谢所求问的是跌伤有无痊愈的希望;所求的是神谕,不是治病。
1:3
耶和华神通常总是直接向以利亚或其他先知说话(王上17:2,8;21:17),只间或用使者传话(参王上19:5)。关于以利亚的生平可看〈参考资料〉“先知”条。亚哈谢的使者在半路便得到了所要的确实而无保留的答案。因这答案来自以色列的神:他一定要死,不过不是死于跌伤,而是死于背离神(16节)。
1:8
“身穿毛衣”原文作“长有毛发的人”,可指以利亚发长披肩、胡须满腮的外貌;但更可以指他所穿是还没有脱去毛的羊皮或骆驼皮衣,蓬松粗糙,拦腰束上一根皮带,有如大漠牧民。这种简陋朴实,是对王室和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的一种无言抗议。以利亚的这种外衣不只是先知的记号(王上19:19),且有若摩西的杖,曾用以分开约旦河的水。新约时代施洗约翰也穿着相似的衣着(太3:4);他是基督的开路先峰,百姓以为他就是以利亚(可9:12)。
1:9
以利亚曾在距撒玛利亚不远的路上会晤亚哈谢的使者,现在候在山顶上,等待亚哈谢派来捕捉他的官兵。这位以色列王大概以为只要把先知丢进牢里或者杀害,咒诅的魔力便可祛除,他可以活下去。有人说这山在撒玛利亚城西往以革伦的路上,因那里有不少山丘。
1:10
神当日允许以色列人立王,这王是神的仆人,必须遵守神的命令照顾百姓(撒上12:14-15)。亚哈谢把神给他的权柄握在自己手里,反要捉拿神的先知。火象当日在迦密山从天下降烧尽祭物一样,把来捕捉以利亚的两批人烧灭(王上18:38-39)。第三批来的人态度完全不同,为他们的性命哀恳,承认先知的地位,所得的结果也完全不同(13-15节)。
1:16 以利亚有“烈火的先知”之称,他重申神的刑罚,一点也没有畏惧。亚哈谢死了,他虽为王,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