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贰书注释
约二 1> 这“作长老的”,是何许人也?
1 “作长老的”是约翰,耶稣十二位门徒之一,也是约翰福音、约翰书信和启示录的作者(参约 13 章人物介绍)。这封信在约翰一书之后不久写成,为要警告信徒防备假教师。收信人是 " 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 " ,所以可能是写给某位妇人,或者某所教会的。这信大概写于以弗所。
约二 1-4> “真理”,是……
1-4 “真理”是指耶稣基督的真理,与假教师的错谬理论相对(参约壹 2:21-23 )。
基督徒彼此相爱
约二 5-6> 相爱又岂是要说出来的!这我同意,相爱当然不可以只“说”,还要……你会如何实践?
5-6 基督徒彼此相爱是新约中常常出现的主题,而爱邻舍却是一项古老的命令,早在摩西五经中就已提到(参利 19:18 )。有许多方法可以表达我们的爱心,例如排除偏见和歧视、接纳别人、聆听、扶助、施与、服事和不论断别人等。我们只知道神的命令是不够的,还要把命令付诸行动(参太 22:37-39 ;约壹 2:7-8 )。
约二 7> 假教师对耶稣的看法通常是……
7 当时,很多假教师说灵界是良善的,物质是丑恶的。因此他们推论,耶稣不可能同时是神又是人。约翰强烈地警告信徒要提防这等教导。今天仍然有好些假教师,他们对耶稣的看法并不合乎圣经。他们是危险人物,因为他们歪曲真理,损害基督教信仰的根基。他们可能使用一些原来的字词,却篡改了原来的意思。你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更能显示他们心里的信念。(有关检验真教师的方法,请参约壹 4:1 。)
约二 8> 满足的恩赐,很吸引人的呢!我也可以得到?真的?
8 约翰所指的“满足的赏赐”并不是救恩,而是忠心事奉的奖赏。所有看重真理、坚持真理的人,都会得到满足的赏赐;那些为自己而活,教导错误道理的人,则将失去赏赐(参太 7:21-23 )。
约二 10> 面对传异端的人,就要拒绝?这……
10 约翰吩咐信徒,不要接待假教师,任何帮助异端人士传虚假信息的事,我们都不要做。信徒接待他们,便是默许他们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拒绝别人似乎很不礼貌,但是忠于神比礼待人重要得多。约翰不是指责我们接待不信的人,而是指责支持敌挡真道的人。约翰还说,以任何方式支持假教师,便是与他的邪恶工作有分。
约二 13> 作者如此强调防备假教师,定有他的理由……
13 错误的教导带来极严重的恶果,岂容我们忽视!约翰特别写了这封信,提出警告,要防备假教师。今天仍然有许多假教师,我们一时疏忽便会跌进他们的陷阱中。因此我们要正视他们的危险性,积极地对抗他们,不要让异端有任何立足的机会。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翰贰书注释
两个试验( 1 ~ 13 )
第 1 节,“太太”在此是指教会(基督新妇)的意思,此种用法在彼得前书五 13 中亦出现过,而且直译为教会。
第 2 ~ 3 节并非祝福的话,而是一个肯定的宣告。指出人若持守福音真道,必为其他真信徒所爱,更蒙神所喜爱;神的恩惠、怜悯、平安必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所以,若要蒙神祝福,不必假外求,只要恒心守住真道,爱主所爱,就必蒙福。
第 4 至 11 节乃约翰重申两个分辨真伪信徒的标准:
1. 彼此相爱( 4 ~ 6 ):使徒指出这是命令,而且是一条既定的命令,不是新的领悟或感动。面对命令只有一种应有的态度,就是遵行;此外,我们不应再依照自己意思或喜好行事,也不需要再寻求神的感动和带领,因为它本身就是明确和既定的旨意,照去行便是真信徒。
十字架是基督徒爱用的标志,它是一个受苦和牺牲的记号,也是一个爱的记号。你要背负的十字架,可能是要你爱一些很难去爱的人,亦可能是要你长久付出心力来事奉。各人所面对的虽然不同,但都是走在同一的道路上,这条路是耶稣曾走过的苦路,有祂的脚踪和十架沉重的拖痕,我们的爱与主的十架相比,显得轻省和渺小得多了。
2. 确认基督是道成肉身的( 7 ~ 11 ):“超过”( 9 )原文是更向前进之意,这是对异端一个贴切的描述。约翰并不反对人思想开明或有创意的表达,但若在信仰上创新到超越了道成肉身的信仰范围,他的信仰就不再是神所启示的了,我们之间就不能再有“圣徒相通”的关系了( 11 ~ 12 ),即是不能把他当作当时的巡回传道者一般来接待了。使徒在此事上十分慎重,而且用字甚重,足以证明当时异端为祸的严重性。我们今日在众多的异端邪说之中,亦要十分留意。
约翰贰书注释
1-3 问候语
1 “长老”:广义见提前 3:1 注,在此为作者使徒约翰的自称。(见本书“写作背景”)
“太太”:指某处教会的整体会众(参本书“写作背景”简介)。
“儿女”:指个别信徒。
“诚心所爱”:原文也可表示因真理而爱(参约 17:19 )、或在真理中去爱。
3 “恩惠、怜悯、平安”:这三重的祝福见提前 1:2; 提后 1:2; 犹 2 。
“平安”:可泛指神救恩的赏赐,参串 6 。
4-6 遵行主命令
在异端搅扰教会之际,有些信徒稳持真理( 4 ),使作者大得安慰。但他同时提醒他们不要忽略弟兄相爱的心( 5-6 )。
4 “遵行真理”:可译作“在真理中行事”(参约一 1:7 )。
5 “新命令”:参约一 2:7-8 注。
6 “照他的命令行”:这些命令(复数)是仔细而具体的要求,见串 13 。
“就是这命令”:原文为单数,指“彼此相爱”这诫命。
7-11 提防假教训
作者提出测验敌基督的标准( 7 ),提醒信徒要小心谨慎,免得受人迷惑( 8-9 );另外劝戒信徒不要接持传异端者( 10-11 )。
7 假师传否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的事实,参约一 4:2; 5:6 。
8 “你们所作的工”:有古卷作“我们 ...... 的工”。
“失去”:可译作“拆毁”。
9 “越过基督的教训”:指擅自在使徒所传下来的福音真理之外另创新说,或加插人的道理。
“就没有神”:即丧失与神相交的福分。人若抗拒基督就必失去神(参约 14:6; 约一 2:22-23 )。
10 接待客旅是信徒的美德 (罗 12:13; 来 13:2 ), 但却不要接待假教师,免得纵容他们搅扰教会,又在他们的恶上有分。(参罗 16:17; 弗 5:11; 帖后 3:6; 提前 5:22 )
“问安”:有接纳、鼓励的含义。
12-13 结尾与问安
12 “你们的喜乐”:较可靠的版本作“我们的喜乐”。
13 作者可能是代表所属教会向受书人问安。
思想问题:
1.受书的教会与信徒是“蒙神拣选的”。“蒙拣选”是指什么?
蒙拣选的教会和信徒应有什么特征?
2.作者喜爱这教会是“为真理的缘故”。所指的真理有什么内涵?
信徒对所领受的真理应有什么态度?
3.真理与爱心是本书的钥词,两者有何关系?
如何才可保持平衡?
4.主在世时吩咐门徒要彼此相爱,使徒也多处劝勉基督徒要实行彼此相爱的命令。
为何“彼此相爱”在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中占了如此重要的地位?
今日的信徒应如何致力实践这命令?
5.主耶稣基督的“成了肉身”在我们的信仰中占什么地位?有何影响?
本书作者教导我们如何分辨敌基督者?
6.“不要失去你们所作的工”是指什么?
信徒怎样才可不断建立所作的工?
7.什么是“基督的教训”( 9 )?
为什么作者严重警告说凡越过基督的教训又不持守的人就没有神?
这是指什么人?
信徒当怎样持守这教训呢?
8.圣经常教导信徒要接待人,并要爱仇敌,本书作者却吩咐信徒不要接待某些人,甚至不要问他们的安,这是否有矛盾?为什么呢?
约翰贰书注释
蒙拣选的太太( 1-3 )
作者只很简单的用长老的称呼,表明自己。长老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一)这意思只是指 一个年老的人 ,由于他的年龄与经验,值得受人的敬爱与尊重。在这里带有这种意思。这封书信来自一位已经有了年纪的、基督的与教会的仆人。
(二)在新约里,长老是 本地教会的牧职 ,保罗在他宣教旅程中,如有可能,即刻在他的教会中选立长老(徒十四 21-23 )。这意义不能在这里应用,因为这些长老是属于本地教会的,他的权柄和责任,只限于他自己的本地教会,而写这封书信的长老,很清楚的,是远远的超越了这个范围。他声称有权指教的教会,不是在他自己住的地方。
(三)几乎可以确定的说,这封书信是写在亚细亚省的以弗所。在那教会里, 长老 有一种特别的意义。长老乃是使徒的直属弟子;在亚洲居住,工作,写作的帕皮亚( Papias )及爱任纽告诉我们,他们就是从这些人获得他们的材料。长老乃是第二代的基督徒,与基督在世时跟随主的人有直接连系。无疑的,这里就是作这样的用法。这封书信的作者就是最后直接与耶稣基督有连系中的一人;他有权向他们说话,其理由就是在此。
在以前我们已经说过 蒙拣选的太太 有些问题。这里有二种建议。
(一)有些人主张这封信是写给 一个人 。在希腊文里是 Eklekte Kuria 。 Kurios 是阳性的形容词,普通用于尊敬的称呼; Eklekte{ 可能是人名;这样这封信是写给 我亲爱的依兰克推 。 Kuria 除了用作尊敬的称呼以外,也可以作人名;这样 eklekte{ 就要作为形容字;这封信便写绐 蒙拣选的蔻丽亚 。也可能 两者 \cs8 都是人名;那么这封信是写给一位女士,她的名字叫 依兰克推.蔻丽亚 。
不过如果这封信是写给个人,这 两 个字 都不大有可能 当作人名解,现在的翻译 蒙拣选的太太 比较正确。有很多种的猜度,想这蒙拣选的太太是谁。在这里只提出二人。(甲)有人说, 这蒙拣选的太太 是我们的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她要做约翰的母亲;他要做她的儿子。(约十九 26 , 27 )。约翰写给个人的一封,可能是写给她的。(乙) Kurios 的意义是 主人 ; Kuria 作为人名解,其意义就会是 女主人 。如是则拉丁文的人名当为 多蜜娜 ,亚兰文的人名 马大 ,两者的意义都是 女主人 或 太太 \cs8 。因此有人说,这封信是写给伯大尼的马大。
(二)这封信很像是写给一个教会。一个教会似乎更像被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第 1 节)。第四节说,有几个儿女遵行真理。在第四,八,十,十二节里,你的一字都是复数,表明是一个教会。彼得所用的词语几乎和这里完全相同,和合译本直截了当译作 教会 :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彼后五 13 )。
或许这是有意的,把收信人写得不易确定。在写信的时候,基督教可能真是受到逼迫。如果信落在不良份子手里,那就要遭到麻烦了。很可能这信写得在圈内的人看来,很清楚写给谁,但是从圈外的人看来,这只是一封朋友之间的私人信件。
爱与真理( 1-3 )(续)
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留意在这段经文中,怎样把 爱 与 真理 紧紧连系起来。这是 在真理里 ,这作长老的爱那蒙拣选的太太。这是为 真理 他爱教会,并且写信给它。在基督教里,我们学习了一件有关爱的事。
(一)基督教的真理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去爱。 亚佳泊 ( Agape{ )是基督教的爱。 亚佳泊 不是有时涨有时落的情感,有时光明和有时黑暗;也不是随随便便放纵的溺爱。一个人要特有 亚佳泊 的爱,不是易事;要实行 亚佳泊 爱,也是困难。 亚佳泊 是永不失败的善意;这是对待他人的态度,不论他们怎样做,永远不会有怨意,时时寻求为他们获得最大的利益,有一种爱专门追求获取;有一种爱使人柔弱无能;有一种爱叫人临阵退却;有一种爱使人紧闭眼目,不见错误,不见毁灭的后果。基督教的爱总是为人家寻求最大的利益,接受任何的困难,问题及工作。这很是重要,约翰在爱里写警告的话。
(二)基督教的真理告诉我们爱的责任的理由。在他第一封书信里,约翰清楚的说明了这件事。他讲到上帝的痛苦、牺牲,难以置信的丰盛的慈爱;于是他说,‘亲爱的弟兄阿,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四 11 )基督徒必须爱,因为他先接受了爱。他不能接受上帝的爱而不表明爱上帝所爱的人,因为上帝爱我们,我们必须以相同的慷慨牺牲的爱,去爱别人。
在我们离开这段经文之前,我们必须注意另外的一件事。在书信开始有一句问候的话,不过这不是用平常问候的方式。他说,‘恩惠、怜悯、平安……必常与我们同在。’在其他新约书信里,问候句的方式是一种愿望,或是一个祷告。保罗常常说,‘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彼得说,‘愿恩惠平安,多多的加给你们。’(彼前一 2 )。犹大说,‘愿怜恤,平安、慈爱,多多的加给你们。’(犹 2 )不过在这里这一句问候的话却是 陈述句 :‘恩惠、怜悯、平安…… 必常 与我们同在。’约翰很是确定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恩典的赐与,他并不为他们祷告;他向他们保证,他们要承受这些恩赐。在这里我们看到坚固的信心,毫无怀疑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应许。
困难与医治( 4-6 )
在约翰致书的教会里,有些事使他高兴,有些事使他失望。使他高兴的是他们中间有的生活在真理之中;就在这一句中,却表示他们中间有的人没有生活在真理之中。那就是说,在教会中有了分裂,有的选择行走不同的道路。无论那种状况,约翰有一种补救的办法,那就是爱。这不是一种新方法,一条新的命令;这是出于耶稣自己的口 :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 34 , 35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遭遇破裂的情况之下,唯一补救的办法是爱。斥责批评会产生怨恨仇视;辩论争执会使裂痕愈大;爱是唯一的妙灵丹,能医治裂痕,恢复关系。
约翰看到那些不在真理里生活的人,可能会说,‘我们实实在在是爱上帝的。’约翰的思想立刻转到耶稣所说的另外一句话:‘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十四 15 )。耶稣的真实命令是彼此相爱,因此不论人怎样声称他爱上帝,但是没有遵守这条命令,他实在没有爱上帝。唯一证明我们爱上帝的方法是爱我们的弟兄。约翰说,这就是我们从起初所听到的命令,要我们以爱为生命的中心。
当我们继续往下去看时,我们会看到爱的另外一面,约翰对于那些导人离开真理的人,他的态度并不柔弱的溺于感情;不过这很是重要,教会的一切困艰,爱是首要的医治方法。
威胁性的危险( 7-9 )
在约翰一书四章二节里,约翰已经讨论过否认道成肉身的异端。不过有一个难题。在那节里,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 has come )。在希腊文里,这观点是在一个分词上表明,这是过去时式,其重点是在道成肉身是过去已经成就了的事。在这里却有了不同,在希腊文里,这分词是现在时式,把它直译:耶稣 成为 肉身或耶稣 正在成为 肉身( comes or is
coming )。从文字方面来说,这可以有两种意义。
(一)其意义可能是耶稣时时的道成肉身;道成肉身好似有永久性的;道成肉身不只是耶稣在巴勒斯坦三十年就完成了,它乃是没有时间性的。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意思是说,在现在和将来上帝时常藉耶稣基督,进入人类的情况和人生之中。
(二)其意义可能是指 第二次再来 ;耶稣第二次在肉身里 再来 。很可能在早期教会中,有一种信仰,耶稣在肉体里第二次再来,在谦卑中的道成肉身之后,接的是在荣耀中的道成肉身。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
陶德或许说得对。一个像约翰这样后期用希腊文的作者,不似古典时代的作者,对于希腊文有深的造诣,能懂得重时式;我们最好还是把它作为与约翰一书四章二节同一的意义。那就是那些欺骗人的否认道成肉身的事实,因此也就否认了上帝能完全进入人生。
这是十分的重要,注意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怎样把双手紧握住道成肉身的事实。在第二世纪时,伊格那丢一再坚持耶稣 实实在在 诞生,祂 实实在在 成为人;祂 实实在在 受苦,祂 实实在在 死亡。戴勒( Vincent
Taylor )在他所着的基督的位格( The Person of Christ )中提醒我们两段重要的有关道成肉身的话。路得马丁请到耶稣说:‘祂吃,喝,睡,醒;厌倦,忧愁,喜乐;祂悲泣,祂欢笑;祂知道饥饿,口渴,汗流;祂谈话,祂工作,祂祷告……因此祂与其他的人,毫无异处,所不同的只是祂是上帝,没有犯过罪。’卜仁尔( Emil
Brunner )引用了这段文章以后,接下去说,‘我们所能相信的上帝的儿子,必然是一位很容易令我们错认祂是一位普通的人。’
如果上帝只能以没有身体的幻影进入人生,身体就永远受到轻视;上帝与人之间也不能有真正的交往;也就不能有真正的得救。祂只能成为像我们一样,使我们得以像祂一样。
在第八,九节,我们在约翰所讲的话后面,听到这些假教师的主张。
他们声称,他们把基督教 发扬光大 ,发现更多真实的意义。约翰却坚决指出,他们破坏基督教,毁损了已经立好的根基。那是教会里的各样事物,必须在那上面建立的。
第九节是有趣又是重要,开始的译文是: 凡越过基督的教训 。 越过 的希腊文是 proago{n 。这动词的意义是 向前进 。假教师们声称他们是进步的,向前迈进的思想者,是有开放及勇往直前精神的人。约翰自己是在新约里一位最勇往直前的思想家。不过他坚决主张,一个人无论怎样的前进,他必须是在耶稣基督教训的范围之内,不然他会与上帝脱离了关联。这里有一重要的真理。约翰并不是责斥前进的思想;他所说的是耶稣基督必须为一切思想的试金石,任何经不起这考验的,不可能是正确的。约翰要说,‘你要思想──不过要把你的思想,经过耶稣基督,就是在新约里的那一位,作为试金石。’基督教并非是一种朦胧的,不受控制的通神术;它是札根于耶稣基督──这位历史人物。
没有妥协( 10-13 )
在这里,我们很清楚的看见,约翰认为这些谬误的教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他们不可给以招待;拒绝招待是阻止他们工作的最有效的办法。约翰更进一步,不许他们在街上和这些假教师打招呼。这有表明与他们有意气相投之嫌。这必须很清楚向世界表明,教会不能容忍破坏信仰的人。这段经文在表面上看或许似有与基督教的爱心相反;不过陶德在这件事上,说得很好。
这并不是没有相同的例子。当圣人般的坡旅甲( Polycarp )遇见异端的马吉安( Marcion ),马吉安说:‘你认识我么?’坡旅甲回答说,‘我认识撒但首生的。’这是约翰自己,当他看见异端的克林妥跨进公共浴室,他快快地从那里逃跑。口里还喊说,‘让我们快快地奔逃,不然房屋要倒塌在我
们身上,因为真理的敌人,克林妥在这里。’
我们必须记得当时的状况。一切都是在未定之中,基督教信仰是否站立得稳,不受假哲学的异端理论毁灭。它的存在是在风雨飘摇之中。教会不敢和这腐蚀信仰的谬误教师作任何的妥协。
这是,如陶德所指出的,应急的规例,不过‘应急的规例造成不良的律法’。我们或许可以承认在约翰当时的情况之下,采取这种行动是必须的,但是对待思想错误的人,不一定要用相同的方法。冉回到陶德的话,只是好心的宽容是不足够的。‘这问题是找到一种方法,使我们和那些在基本问题上有不同信念的人,一起生活,一方面不损及爱,另一方面不失去对于真理的效忠。’爱必然可以在那里找到出路。林肯说,毁灭我们仇敌最好的办法,是与他们为友。我们切不可以和谬误教师妥协,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责任,带頄他们进入真理。
约翰就这样的到了书信的结尾。他不冉加添什么,因为他希望去和他的朋友们见面,面对面的谈话。希腊人和希伯来人一样,不说 面对面 ,而说 口对口 。在旧约里,上帝请到摩西:‘我与他口对口说话。’(民十二 8 ;和合本译作 面对面 ,──编者注)。约翰很有智慧,他知道书信有时只能把事情弄糟,五分钟赤诚张开的谈话,它的成就会远超过整堆的书信。在许多教会中,在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书信所能做到的,只是激动一种情势;因为就是一封最小心书写的信,也有可能被误解,而一席短短的谈话,却弥补了一切。克伦威尔( Cromwell )从来没有了解过贵格会领袖福克斯( John Fox ),并且十分的不喜欢他。其后,他们见面了,经过一番谈话以后,他说,‘如果你和我,只要有一小时在一起,我们之间的友谊,要比以前要好得多了。’教会法庭及基督徒最好立下决议,如果可以说话的时候,决不写信。
这封信以从约翰的教会向受信的朋友们问候的话,作为结束;这问候正如一个姊妹的儿女向另一个姊妺的儿女所说的话;因为所有一切基督徒都是一个在信仰里的家庭的成员。──《每日研经丛书》
约翰贰书注释
第一段 引言──使徒的爱心( 1-3 )
一.使徒自称( 1 )
1 前书完全没有发书人的自称,本书却有,这是本书与前书不同的地方。这自称只说是 “作长老的” ,却没有提到在什么地方教会作长老,是很值得注意的。不论彼得或约翰自称是 “作长老的” 时,都不指明他们是在什么地方作长老,暗示作长老的并不限于某一地方。虽然在使徒行传和书信中曾提到: “在各城设立长老” (多 1:5 ),或 “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 (参徒 14:23 ),但如果约翰的职责只限定在地方教会,他凭什么权柄指导别城的教会信徒,怎样按真理行事?何况有关接待传道人,甚或拒绝异端者,都是关系众教会的信息,也是必然引 起教会内部争论的问题。实际上,约翰一写信,就已经打破了 “地方” 的界限;他一写信,就表示他要管多过他自己所在的那一个地方教会的事了。
由此可见:
1. “长老” 的工作,在当时已不限于某一地方的单位他们所牧养的范围,也不限于一地。事实上,当时信徒已经分散到更广大的地区。
2.当时各地虽有长老,但以使徒的身分作长老的可能只有约翰一个他既是硕果仅存的长老中之长老,自然享有较超然的地位,是众教会所敬重的。所以他在写信时,没有必要说明自己是什么地方的长老;否则,就是当时亚细亚的各教会都已经没有长老了,只有约翰一个。但无论如何,这已经表示长老的属灵责任,所照顾的范围已不限于某一城一地了。
3.按彼前 5:1 彼得也自称为长老的但彼得书信是写给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加、亚细亚,庇推尼的信徒,而这五个地区都是包括许多城镇的省分,不是个别的一个地方城镇。
综合以上各点看来,使徒时代的末期,使徒们也都作了牧养工作,而且因为他们是以传道人的身分作长老,所以工作的范围是超地方性的,成为众教会的长老。
二.使徒的爱心( 1 下 -2 )
1 下 -2 “诚心所爱” 原文是 “在真理中所爱” 。 N.A.S.B. 译作 love is truth 。按这两节经文可见老约翰的爱心是:
1.像父母对待儿女的爱心
“太太和她的儿女,就是我诚心所爱” ,正像使徒保罗对待信徒一样(林前 4:14-15; 林后 6:11-13; 加 4:19; 帖前 2:7,11 )。可见使徒们都有同一脚踪。他们传道成功的秘诀,就是诚心诚意地爱主爱人。
这句话也表示写信的老约翰比受书的姊妹,在年龄上大概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能够用这样的口气讲话。
2.在真理中的爱心
在真理中运用爱心,就不体贴肉体,庇护罪恶,偏私徇情;也没有虚假,乃是出于真诚,求人的实际利益,使接受的人,既感受对方的爱心,又获得真理上的造就。
“爱” 本身就是真理,爱只喜欢真理(林前 13:6 )。在真理中用爱心待人,就是用具体的行动教导人明白爱的真理。
3.与一切知道真理的人同一心灵的爱心
“不但我爱,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的” ,使徒表示了他的爱心之后,立即表示还有许多知道真理的人,也像他那样,为着真理的缘故而爱这位姊妹。凡是同一心灵专心爱主的,也必同心爱主所爱的。
在真理暗淡,异端丛生的时代中,竟然有少数信徒按真理实行相爱,这真是给使徒很大的安慰。老约翰不但自己是真理的老战士,也不轻忽别的遵行真理的信徒。
由此可见,这位受书人,必然是一位十分爱主,又被许多传道人认识的姊妹。她也可能是一位相当尊贵而富有的信徒,而且喜欢接徒主的仆人。所以约翰要提醒她不要随便接待那些不该接待的人。
三.祝祷的话( 3 )
3 本书祝祷的话最特出的地方,是用了非常确定的语气── “必常与我们同在” 。老约翰不是用求祷的语气;而是确信的态度。这种确信是由于他认识真理之神的结果。从他认识神的丰富经验中,他断定了凡按真理实行相爱的人,神的恩惠、怜悯、平安,必定常与我们同在。
“恩惠” 指神的一切赐予。 “怜悯” 指神的慈爱向人所表示的同情和帮助。基督徒虽然在罪恶永刑方面已因神的怜悯得蒙拯救,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断的需要得怜悯,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 4:15-16 )。 “平安” 可包括心灵与身体两方面:外面环境的亨通和里面心灵的安息等。
这三样都是从父神──赐福的源头,和祂儿子耶稣基督──一切福乐的经手人,所赐给我们的。祂怎样赐下恩惠、怜悯和平安给我们呢?在真理和爱心里面。
问题讨论
长老的职分是否只限于地方教会范围之内?那么作长老的约翰,为什么写信干预别的地方教会的事?
第二段 使徒的喜乐与命令( 4-6 )
一.爱真理的喜乐( 4 )
4 “真理” 是老约翰的常用字。从本节可见他在老年时爱真理的心并未稍减。当时教会情形既是那么暗淡,他的喜乐和安慰就是看见信徒遵行真理。但这种喜乐是那些向异端和世界妥协之人尝不到的。惟有不妥协地劝勉信徒行真理,又受到反对、误会……最后打了胜仗,看见信徒顺服了真理的,才能享受这种喜乐。
二.相爱的命令( 5-6 )
5-6 (参约一 2:7-8 )
一般来说,人总是偏向于讲 “理” 的,所以使徒在讲真理时,特别先谈到爱心,然后才指出爱心要用在真理中,叫人注意爱心。
这两节与约一 2:7-8 “亲爱的弟兄阿,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 很相似,可见这是老约翰常讲的题目。为什么他在这么高年,灵程已到了高深境界,还常讲最熟的信息── “爱” ?这似乎告诉我们,老约翰凭他深远的属灵眼光,深深看见教会最大的需要,是相爱的生活。他对主所给教会相爱的命令,看得特别严重而神圣。教会爱心冷淡,是背道的开始和容纳异端的原因。失去了起初的爱心,就必定开始放松真理的标准,渐渐失去对真理爱慕追求的态度,跟着而来的就是信仰的堕落和腐化。
从这位姊妹成功的家庭教育看来,可知他灵性情形很好,因为她热心行真理。从二、三书可见约翰在真理暗淡的时代中,特别留心那些少数的忠心者,并对他们大加赞许勉励。事实上勉励信徒追求并遵行真理,就是防止异端最妥善的方法。
注意在这里的 “劝” ,是恳切的态度。老约翰虽是长老,又是使徒,却不用权柄命令人,而用诚恳的态度劝告人,显见老约翰不随便用权柄。他不是一个辖制群羊的长老,而是爱护群羊的长老。长老不是不可以用权柄或命令,但会用权柄的人总是不得已的时候才用。如果劝勉已经可以生效,何必用命令或责备?
问题讨论
受书人与发书人,怎样各按真理行事?老约翰看见别人按真理而行,自己会感到喜乐,那是什么缘故?我们有这类似的经历么?
老约翰为什么常把爱心与真理连在一起讲?爱心与遵行真理有什么关联?
第三段 使徒的警告( 7-11 )
本段是本书的主题,警告信徒要谨慎提防异端,不可随便接待那些挂着基督招牌而宣传假道理的人。所以上文特别注重爱心与真理的并行。我们的爱心必须在真理之中运用,并且要因爱真理的缘故而爱人,才不致被属肉体的情感所支配。其实,上文使徒已经在指导信徒怎样防备异端(但到了本段,上文的意思才显明),就是要在真理上热心求长进──遵行使徒教训,使爱心不受情感的支配,而受真理的约束。
本段进一步指出应防备异端的主要理由和实行方法。
一.世上已有敌基督者( 7 )
7 试比较约一 2:19-23 ── “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却不是属我们的。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 似乎当时信徒总以为敌基督者是在 “末期” 才出现,而疏于防备那些类似敌基督的人。本节教导信徒怎样试验他们,就是看他们对基督的信仰如何。
按当时的异端,认为神是个灵,是圣洁的,而肉体却是污秽的,所以基督不会是道成肉身,因而否认基督在肉身显现。这与犹太人否认基督是神所应许的弥赛亚的原因不同,但否认基督是道成肉身的救主的事实却相同。就像现代的不信派(或称现代派),他们不信基督道成肉身的原因,是认为不合科学,但他们否认基督是道成肉身这一点,跟历代以来敌挡神的异端相同。
二.要保守工作不受亏损( 8 )
8 忠心的工人并不是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他们不但应该忠心撒种,不因环境灰心,还要关心照顾自己工作的成效,就像撒了种之后,还要小心浇灌照料。否则,还不算是忠心的传道人。这种关心绝不是出于维护个人事业的虚荣心,而是珍惜工作中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已经得着该有的成效?是否达到益人荣神的目的?是否能在神面前得满足的赏赐?是否能对神对人都无愧于自己的良心?这都是忠心的工人该有的态度,有这样的态度才会使他们在恩赐和灵命上不断长进。
“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 ,这是神的心愿。不要以为得赏赐只是人的一种贪图,神喜欢祂的儿女得着赏赐。所以,如果存着要讨神喜悦的心去追求,要 “得着满足的赏赐” 是非常高尚的心志。
三.分别异端者的要诀( 9 )
9 “越过” proago{ ,就是向前先走的意思, N.A.S.B. 译 goes
too far ,何赓诗译作 “任意前进” 。按当时的假教师自认为知道一些更高深的事,就擅自越过福音的真道,自作聪明地离开福音的原理,在救赎的真道上加上人的道理。
注意, “越过” 并不是完全拒绝,而是故意多加了些,在有关信仰的解释上超越了本来的意思,叫人发生误解。
不论异端或邪灵的工作,都不一定完全正面的反抗基督或十字架的救恩,而常是超越、加多、减少、混淆而误导。所有假冒真理的人,都不会假到完全没有一点真,不然怎能以假混真?反之,假得越像真的倒越是假。
四.不可接待传异端者( 10-11 )
10-11 “若……不是传这教训” 就 “不要接待” 他们,这句话显示一切忠心的神仆所到之处都必须传上文所说的 “基督的教训” :就是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是神所差来的基督,是道成肉身的救主(太 16:16,21 )。
防止异端为害的方法是跟他们绝交。不接待,不问安,否则就在他们的罪上有分……。
“问安” 原文 chairo{ 按 Arndt & Gingrich 新约希英字汇,认为这字的原意是欢乐( rejoice or glad ),但用在问安方面时含有祝贺,欢迎的意思。英文 N.A.S.B. 及 R.S.V. 都译作 'greeting' B.E.C.K. 译作 'greet' ,所以这里的问安比一般的见面礼或招呼更强。 有祝贺,欢迎,表示同情的意思。对传异端者不但不该接待他到家里,也不该向他表示同情或支持。
今天教会的难处是不能分辨异端,常误用对弟兄的爱心对待传异端的人。有时候却相反地以对待异端的辨法对待弟兄!于是教会的纠纷加增,异端也加增。
大概当时信徒曾接待或是准备接待这些传异端者,像接待主的仆人那样;所以使徒特别加以阻止,警戒信徒,不但不该接待,也不该在财物上帮助他们,或向他们表示善意的同情,因为这种接待会留下教会受害的危机。
但今日信徒要谨慎地引用约翰这几节的教训,切勿滥用于一切自己所不喜欢的人身上。
1.我们必须很正确而公正地用真理判别对方是否异端,倘若自己的真理知识不够,或已有偏见,就应当与别的主仆或弟兄共同判别。
2.在准备严厉对付异端之前,要考虑对付的方法是否会引起信徒同情他们,因而宁愿接受他们的教训?对付异端不但需要真理的判别,也需要属灵的修养,用爱心实行真理,却不用血气的手段。
问题讨论
为什么本书与约翰一书都一再提醒信徒已经有好些敌基督者出现?
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用这种态度作主的工完全对吗?老约翰劝勉受书人不要失去所作的工是什么意思?
“越过基督教训” 是什么意思?是完全错误吗?还是含有错误?
为什么不可向传异端的人问安?这原则怎样应用在今日教会工作中?
第四段 结语──使徒的愿望( 12-13 )
一.盼望当面谈论( 12 )
12 “纸” ,新约只有这里用过,在这里是指埃及的草纸,不是皮卷。
“不愿用纸墨” ,这是因为老约翰对信徒的热诚,喜欢见面谈说,更加亲热。可见他们彼此之间有很深厚的情谊。信徒的交通是多方面的,许多时候不是笔墨所能尽录。
二.代替问安( 13 )
13 老约翰虽在最小的事上也不嫌烦琐,愿为信徒代劳问安,使人得安慰。年老的约翰对于普通信徒所委托的小事也十分认真去做,并未站在高不可攀的地步。
问题讨论
为什么使徒约翰说还有许多事不想用墨写,却想当面谈论?──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约翰贰书注释
壹.使徒的问候:恩惠、怜悯、平安( 1 ~ 3 )
第 1 节 使徒约翰在约翰贰书中,介绍自己是 作长老的 。这可以是指他的年纪,也可能是指他在教会中的身分。从年纪上说,在各个与主耶稣一起生活过的使徒之中,约翰是最长寿的。从身分上来说,他诚然是长老,是监督。因此,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毋须选择。
至于“ 给蒙拣选的太太 ”一句,就不容易解释了。一般的解释有三种。( 1 )有人认为 蒙拣选的太太 是指教会,圣经其他地方把她形容为基督的新妇;这可能是指某一家地方教会。( 2 )另有人认为这封信是写给“蒙拣选的古莱雅( Kyria )”的,即一个妇人名叫古莱雅的。这希腊文名字,可以相等于亚兰文的马大(两者的意思都是“太太”)。 1 ( 3 )又有人认为约翰写这封信给一位不知名的基督徒 太太 ,她与所有信徒一样,都是神所拣选的,是基督在创立世界之前所拣选的。
我们认为上述第三个解释最可取;而且,这封写给一个妇人的信件,提醒收信人要防避假师傅,这是尤其有意义的。最初是因为夏娃受撒但的欺骗,罪便进入了世界。“……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提前二 14 )。保罗在他的书信中提到,有善于吸引妇女的假师傅;他们偷进人家,牢笼“无知妇女……这些妇女担负罪恶,被各样的私欲引诱”,她们听任何人的教训,但“终久不能明白真道”(提后三 6 , 7 )。甚至在现今,异端人士仍然会在白天,当家中的男人出外工作时,登门造访。此外,须提醒儿童防避假师傅。
约翰说,他为真理的缘故,爱这位 蒙拣选的太太和他的儿女 。蒙拯救的人,都享受奇妙的相交,他们彼此相爱。如果不是因为他们都喜爱神的真理的话,他们根本就不会爱别人。是神的真理将这些心连系起来── 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 的心。
第 2 节 是为真理的缘故 一句,有两个可能的解释。这可以指爱所有圣徒的推动力,也可以指约翰写这书信的原因。二者都可以成立。 这真理存在我们里面,也必永远与我们同在 。这里所说的 真理 ,可以指:( 1 )主耶稣基督;衪说:“我就是……真理”(约一四 6 )。( 2 )圣灵;“圣灵就是真理”(约壹五 7 ;参看约一四 16 , 17 )。或( 3 )圣经;“你的道就是真理”(约一七 17 )。在我们里面竟有这三者,且会永远与我们同在;这真是足以叫我们赞叹不已!
第 3 节 约翰的问候是:恩惠、怜悯、平安……必常与我们同在。 2 恩惠,是那些应受惩罚的人,得到不配得的恩宠。 怜悯 ,是对那些有罪并可鄙的人,施以同情怜悯。 平安 ,是因神施 恩惠和怜悯 ,以致人神能恢复和谐的关系。这三种褔气都是 从父神和他儿子耶稣基督 而来的。 父神 是来源, 儿子 是途径。再者,这一切都是 在真理和爱心上 的,神决不会为赐下这些褔气而偏废其一。
贰.使徒的喜乐:顺命的儿女( 4 )
约翰在这里表示他的快乐,因为他听见这位蒙拣选的太太的 儿女……遵行真理。真理 不单是用头脑来相信的东西,真理更要在每一日的生活中行出来。耶稣既将真理活生生地体现出来,衪就期望我们的生命,可以成为真理的见证。
.使徒的嘱咐:活在爱中( 5 , 6 )
第 5 节 由第 5 至 9 节,使徒约翰似在将他第一封书信的概要重述一遍。在头一封书信中,他将属神生命的试验列出来。在这里,他最少重复了其中三样── 相爱 ( 5 节)的试验,顺服的试验( 6 节), 道理教训 的试验( 7 一 9 节)。
第 6 节 首先,他向读者重提信徒之间要相爱的命令。在这里, 爱 的意思是指无私地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付出。爱不会问“我可以从这人身上得回什么?”而是问“我可以为这人做什么?”故此, 爱 的具体表现,就是 照他的命令行 。从神的角度说,除非我们遵照主的命令和神的真理而行,否则我们不能够真正地去爱。
肆.使徒的忧心:敌基督的骗子( 7 ~ 11 )
第 7 节 本节将我们带到道理教训的试验去。主要的问题是:“神是否确曾成为人,就是耶稣基督?”答案是响亮的“是!”诺斯底主义者 3 相信,真神基督确曾有一段时间降临在拿撒勒人耶稣身上。但约翰却坚称, 耶稣基督 在过去、现在,一直到永远都是神。
第 8 节 因此,约翰提醒读者:“ 你们要小心,不要拆毁我们已经完成的工作,却要得 美满的赏赐。 ”(圣经新译本)换句话说,就是你们要在主耶稣基督的真理上站稳,好叫我们在你们当中的努力不至于白费,而我们(众使徒并他们的门徒)就可以 得 美满的赏赐 。
第 9 节 当约翰说:“凡越过 4 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的”,他是指假师傅说的。所谓越过,即超过许可的范围。这正是异端人士的做法;他们声称拥有新的亮光,并教导一些神没有在圣经中启示过的教训。他们并没有留在基督所启示的范围内,或守 基督的教训 ,这大概是指基督亲自启示的教训,也可以是指圣经中一切关于基督的教训。约翰在本节强调,异端人士或会声称自己认识神;但如果他并不相信主耶稣完全的神性兼人性,那么他心里根本 就没有神 。人只能够透过神的儿子来认识神。“若不藉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一四 6 )
第 \cs16 10 , 11 节 这是整卷书的中心。这里有很重要的提醒,告诉我们应如何面对登门造访的假师傅。约翰所针对的,不是一般的访客,而是宣扬敌基督教训的人。我们应否请他们进来?应否给他们奉茶?应否支助他们或买他们的书籍和刊物?答案是,我们 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 。这些人是基督的敌人。款待他们,就等于站在反对救主的人那边。有时,我们或会让这些人到我们家里来,却不知道他们否认基督。这几节经文所说的,并不是指这种情况。但如果我们知道某人是假师傅,却仍与他为伍,这就是对基督不忠了。经文不适用于一般的访客。我们会经常招待非信徒,目的是帮助他们归信基督。然而,这里所论的,是一些否定耶稣基督的神性兼人性的宗教教师。贺格解释说:
我们丝毫不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反对基督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也不可让反对的人有影响其他人的机会 5 。
伍.使徒的盼望:亲身造访( 12 , 13 )
第 12 节 约翰本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告诉这位蒙拣选的太太。不过,他却在这里搁笔,因为他期望在短期内能够亲身造访,与他们 当面 交谈。相对于 用纸墨写出来 ,亲身面谈当然畅快得多了!比起今日要凭信心与救主相会,他日能够与衪面对面,这是何等精彩的事!诚然,到时我们的 喜乐 就可以 满足 !
第 13 节 因此,约翰在结束时说:“ 你那蒙拣选之姊妹的儿女都问你安。 ”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将来我们要与他们相会,享受彼此的相交,并与写这封信的挚爱使徒约翰相交;最美丽的,就是能够亲自与救主相交。阿们。
评注
1 (第 1 节)这个说法的可能性较低。希腊文“拣选”一字( Eklekte* ,伊莱克达),可以是一个专有名称,而“太太”则可以是称呼,即“伊莱克达太太”。
2 (第 3 节)批判性文本( NU )和主要叫文本都作“我们”。希腊文的“你们 / 我们”,“你们的 / 我们的”相差只是一个字母而已,因此在抄本方面往往出现问题。(例如第 8 节, NU 文本并不是“你们”,而是“我们”。)
3 (第 7 节)有关诺斯底主义,请参看歌罗西书注释的简介。
4 (第 9 节) NU 文本作“超越”或“延展”( pragon ),而不是 TR 及主要文本的“越过”( parabainon )。
5 (第 10, 11 节)何格( C. F. Hogg ), What Saith
the Scripture? ,页 143 。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约翰贰书注释
Ⅰ 引言( 1 ~ 3 节)
1. 引言内为称呼( 1 ~ 2 节)及问安( 3 节)。作者按照希腊人写信的习惯,首先说明自己是谁。不过,他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如保罗的书信),却用了一个头衔, 长老 (参:约 1 )。“它不但是描述年龄,更是指正式的地位”( Westcott )。显然读者都知道这个头衔。他毫不怀疑他们可以立刻藉此认出他是谁;而这个头衔也证明他是有权柄的。见导论Ⅰ G “‘长老’的头衔” 。
他的信是写给 蒙拣选的女士 ( eklekte{ kyria )。这几个字究竟是指某个人,还是教会的拟人化说法,注释家的见解各有千秋。相信这是某个人的注释家,一个个都费尽心思猜测她的身分。有些人(始于亚历山大的革利免)认为,她名叫“伊列克塔( Electa )”。哈利斯在《解经者期刊》( 1901 年三月)中,根据蒲草纸类似的文件,提出 kyria 是“亲爱的”之意,因此他认为约翰二书实际上是一封情书,写给某位伊列克塔女士,而他称她为“史前的亨庭顿伯爵夫人”!不过,如果这位女士真的名叫伊列克塔,按照 13 节,我们应该相信,她有一个姊妹也叫伊列克塔。还有一些人的看法较为合理,他们认为,她的名字是“克利亚( Kyria )”,蒲草卷内的确有这个名字,而约翰称她为 蒙拣选的 (“被神拣选”, NEB );不过,这样一来,形容词前面则应该有定冠词,好像约翰三书 1 节(“那蒙爱的”, RSV )、 13 节和罗马书十六 13 一样。第三类人甚至大胆假设说,两个字都是固有名词,所以她的名字是“伊列克塔.克利亚”。这些看法都不太可能。如果收信者是一个人,她一定是位匿名的 蒙拣选的女士 。这里缺乏定冠词,可以支持这一点,而且“将名词组合使用,是基督徒礼貌的自然表达”( Brooke )。还有人以她为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因为约十九 27 ,以及传说她住在亚西亚),或马大(在亚兰文这个字是“女士”或“女主人”的意思),但都纯属猜测。
不过,这个词更可能是拟人化的说法,而不是指一个人;不是指所有的教会,而是指某个地方教会,就是承认这位长老权威的教会; 她的儿女 ( 1 节,参 4 、 13 节)就是教会个别的会友。约翰的用语,无论是爱的表达( 1 ~ 2 节),或是爱的劝勉( 5 节),对一个真实的人都不合适。作长老的不应该会说,他对某位女士和她的儿女个别的爱,乃是一种“命令”,是“我们从起初所受的命令”(见 5 节)。而当时的状况也和书信的用语一样,并不支持收信者为个人;除非我们认为她是一位寡妇,有许多孩子,其中只有一些( 4 节)跟随了真理,其他的则落入错误中,只是书信没有提他们的名字。第 7 ~ 11 节的信息,讲到如何对待巡回各地的假教师,这对每个基督徒家庭都适用,不过对整个基督徒团体来讲,似乎比对其中单一的家庭更为合适。这封信里没有明显和个人相关的话,但约翰三书就有,如提到该犹、丢特腓,和低米丢( 1 、 9 、 12 节)。此外,第二人称单数不知不觉就转成第二人称复数(从 AV 可以看出,第 4 、 5 节从“您的”转为“您们”,第 6 、 8 、 10 节从“你”转为“你们”, 12 节的“你们”又转为 13 节的“您的”和“您”),这似乎透露出作者是在想到一个团体,而不是某一个人。第三封信是写给一位名叫该犹的人,其中从头到尾都是用第二人称单数。这两封信结尾的对比,也很强烈。
除了这些用语和信息的内部考量以外,“将城市、乡村、行省用女性的拟人化说法来表达,是当时惯用的方法”( Dodd ),就像我们说到“不列颠娜”(译注:英国的女性拟人化说法);而在圣经中也有先例,用女性的拟人化说法来指教会,无论是宇宙性的(弗五 22 ~ 23 ;启二十一 9 )、还是地方性的。在旧约中,以色列有时被描写为处女,“锡安的女子”(赛五十二 2 ;参:赛四十七 1 及下;结十六 7 ),有时为结婚的妇女(赛六十二 4 ~ 5 ;耶二 2 ),有时为母亲(赛五十四 1 及下;参:加四 26 ),有时为寡妇(赛五十四 4 ;哀一 1 )。哥林多教会被形容为许配给基督,好像新妇许配给新郎(林后十一 2 );彼得形容另一间教会为“那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她”(彼前五 13 , syneklekte{ )。这“巴比伦”可能是指罗马。从这一点来看, 蒙拣选的女士 几乎可以肯定是亚西亚的一间教会, 她的儿女 是其中的成员,她“蒙拣选之姊妹”( 13 节)是附近的教会,约翰就是在那里写信,而姊妹的“儿女”( 13 节)则是其成员。事实上,约翰写给这间教会的信,也有可能是约翰三书 9 节所提到的信,因为这两封信都谈到接待的问题。
如果有人问,使徒为什么在写信给一间地方教会时,要用 蒙拣选的女士 作“某一团体的掩饰”?我们只能猜测他的用意。或许当时世界对教会的逼迫和憎恨正值高峰,为了“谨慎起见”而如此写;也有可能他的作法“只是一个‘念头’,符合当时的口味”( Dodd )。
约翰用 我在真理里所爱的 (复数)来形容他和教会的关系。“我”是强调语( ego )。或许他这句话是有意针对异端而发。他们不但在真理上妥协,而且既骄傲,又没有爱心。约翰的宣告则完全相反。译为 在真理里 的希腊文没有冠词( 3 节和约 1 亦同)。因此这可能是副词式的表达,可译为“我真心所爱的人”( RV 、 NEB ;参:约壹三 18 ),或“真正地”,就是“基督徒式的诚心诚意”( Plummer )。但是根据这里的上下文,后面两次提到有定冠词的 真理 ( 1 ~ 2 节),因此 RSV 和 NIV 的译翻更正确: 我在真理里所爱的人 。是 真理 将约翰与这个教会在爱中连结,尤其是有关基督的真理,与异端的“谎言”相反(约壹二 21 ~ 23 )。不单是他爱他们, 一切知道真理之人 (直译“已经知道”,完成式, egno{kotes )也和他一样有这份爱。“爱的相交与信仰的相通同样广阔”( Alford )。
2. 为什么约翰和所有其他基督徒爱这间教会的成员? 是因为真理的缘故,就是住在我们里面,并将与我们永远同在的真理。 如果我们是基督徒,就应该爱邻舍,甚至爱仇敌;可是我们对其他基督徒的爱,乃是一种特别的、在真理中的爱。真理是基督徒相爱的基础。约翰强调这个事实,他在这开头的三节中,四次提到 真理 。我们彼此相爱,不是因为性情相符,或是自然相吸,而是因为共享真理。我们不单在客观上认识真理( 1 节),它也住在我们里面( 2 节),成为现今内住的力量,并且会 与我们同在 (强调语),直到 永远 。异端或许会离开我们,到世界里去( 7 节,参:约壹二 19 ),但是在基督徒团体中,真理永远会保存下去。只要真理在我们里面,与我们同在,我们的相爱就能一直持续下去。并且,由于基督徒的爱是建立在信仰的真理上,若削减共有的真理,就不能增添彼此相爱的心。在现今教会合一的运动中,我们一定不能妥协真理,因为真正的爱与合一惟独靠赖它。
3. 第一世纪以希腊文通信的友人,信头与信尾都采用固定的形式,这是众所周知的。通常信的起头是写作者的名字、收信者为何人,接下来是一个字, chairein ,“问安”。雅各书的开头,与使徒行传十五 23 ,都采用这个形式。其余新约书信的作者,虽然保持写信者与读者的说明,却将问安语改为基督徒的方式,以 charis ,“恩惠”,来代替 chairein 。保罗最常用的形式为“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与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不过偶尔他也会改动。在约翰二书第 3 节中,可以看出有四项差异。第一,问安语不是祷告,也不是愿望,而是充满信心的肯定。保罗的问安语从来不含主动词在内。我们必须视其中有一个“是”字( eie{ )省略不言,或如彼得的 ple{thyntheie{ ,“丰富地成为你们的”(彼前一 2 ;彼后一 2 ;参:犹 2 )。约翰却相反,在句子一开头就放进加强语 estai ,这个字不应该译为祷告──“愿……与你们同在”( AV ),而应该译为宣告( RSV 、 NEB 、 NIV )──“将(或必)与我们(或你们)同在”。第二处,在 恩惠 与 平安 中间,插入了 怜悯 ,正如三封教牧书信一样。恩惠与怜悯都是神爱的表现,恩惠是向有罪咎、不配者而发,怜悯则是向无助、需要的人而发。平安是与神、与人、与自己和好的恢复,可以称为“拯救”。综合来看,平安指拯救的特色,怜悯指我们对它的需要,恩惠指神在基督里白白的预备。第三, 从父神并从耶稣基督 ,这里几乎与保罗的用语一模一样。不过,约翰又加了一项基督的称谓, 父的儿子 。这是他惯用的神学强调语。 耶稣 其人不仅是弥赛亚 基督 ,更是父的独生子。约翰也重复了介系词 从 ( para )(保罗在问安语中却从来没有这样做,他用 apo ),仿佛要强调子与父同样是一切祝福的泉源。
约翰与保罗书信一般的问安语在第四方面的不同,是增加了 在真理和爱心里 一语。这或许是指:我们将从父与子经历恩惠、怜悯与平安,只要我们住在真理和爱心中;也或许是指:从父与子来的恩惠、怜悯、平安,会在真理和爱里表达、运行。无论真理和爱是条件还是结果,或只是我们领受恩惠、怜悯、平安时同时得到的,它们都显然是基督徒生活的标记。第 1 节已经将它们放在一起,“我在真理里所爱的人”。请与以弗所书四 15 比较。地方教会的相交,是由真理创始,由爱心展现。它们互成条件。一方面,我们的爱不能盲目,忽略别人的观点与行为。真理应该使我们的爱具分辨力。在吩咐要彼此相爱( 5 节)之后,约翰又明令禁止与假教师来往,就是那些骗子与敌基督( 7 ~ 11 节);他不认为这有什么矛盾可言。我们对别人的爱,不能削减对真理的忠诚。另一方面,我们不可以用严苛或苦毒的灵来高举真理。凡“遵行真理”的人( 4 节),必须领受“要彼此相爱”( 5 节)的勉励。所以,基督徒的相交应当既有爱心又有真理,要避免牺牲其一的极端。我们的爱如果没有真理来坚强,就会软化;我们的真理若没有爱来调和,就会太刚硬。圣经命令我们,要在真理中相爱,也要在爱中坚守真理。
Ⅱ 信息( 4 ~ 11 节)
现在开始谈到这封信特定的目的。一方面是关心地方教会内部相交的生活( 4 ~ 6 节),一方面则是论到外在威胁它的教义危机( 7 ~ 11 节)。这两者也有关连。约翰称赞核心分子的忠心(“有些你的儿女”),说他们“遵行真理”;他又要求他们遵守神其他的命令,尤其是彼此相爱。他要看见这间教会在真理与爱中都坚固,原因是:许多迷惑人的已经进到世界上,来散播可怕的谎言( 7 节)。他为教会忠诚分子欢喜( 4 节),但是警告他们要小心( 8 节),以免屈服于假教师,或是在他们散布错误时,提供任何帮助。因此,本信的中间这段话,将真理与谎言、教会与敌基督、神的诫命与魔鬼的欺骗,作了纲要式的对比;而我们在第一封信中,已经对这些十分熟悉。
4. 约翰开始讲信息之前,先表达感恩,这点很像保罗十三封书信中的八封。在该间教会中,让他欢喜的原因很多。可是他知道,并非所有教会成员都过着表里一致的生活。他只能这样说: 我十分欢喜,因见到 (或是最近他曾拜访过他们,或是像约 3 ,有人传消息给他) 你的儿女中有些遵行真理 (参:约 4 )。“遵行真理”(“跟随真理”, RSV ;“按照真理而活”, NEB )包括相信(尤其是道成肉身的核心真理),并顺服,要照它而生活。它住在我们里面( 2 节);我们也在它里面而行。这里似乎将真理比作一条路,我们可以在其中行走;它成为我们的途径,不可偏离。事实上,离开神启示的真理(无论是教义上或道德上),并不是不幸的错误,而是不顺服的举动,因为我们必须行在真理中, 正如父给我们的命令 。神启示我们真理,不是随便我们愿不愿意相信,或愿不愿意顺服。启示总是带来责任;启示愈清楚,相信与顺服的责任就愈大(参:摩三 2 )。
5. 遵行真理的命令,不是父惟一的命令;这个字在第 5 、 6 节中又出现了三次。在相信的命令之外,又加上了相爱的命令,正如第一封信一样。作基督徒就是要相信基督,并彼此相爱(约壹三 23 ;参:西一 4 ;帖后一 3 )。如果我们否定子,又不相爱,就没有神,也不认识神(约壹二 23 ,四 8 )。信心与爱心乃是新生命的记号(约壹五 1 ,四 7 ),也是神的命令。有些人抗议说,信心与爱心不是可以管训出来的,不能藉命令来做到。他们问道,你怎么能告诉我,要相信我不相信的事,或要我爱我不爱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于基督徒信心与爱心的本质。如果视信心为一种自动自发的事,视爱心为一种情感,它们就似乎不在责任的范畴之内。但是,基督徒的信心乃是对神在基督里自我启示的顺服回应。这个启示有道德内涵。如果人恨光,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约三 19 ~ 21 )。他们“不相信”子,因为他们定意“不顺服”祂(约三 36 很重要的对比)。这就是为什么不信是罪,而不信的人已经被定罪(约十六 8 ~ 9 ,三 18 )。同样,基督徒的爱也在行动的范畴,而不在情感的范畴。它不是不能自约、无法控制的热情,而是无私的服事,是刻意的抉择。因此,信心与爱心都是命令(在这里,也在约壹三 23 )。不但如此,请注意代名词: 我要求我们彼此相爱 。约翰没有给教会一道命令,而自己置身度外。其实,他并没有发出命令。布鲁克说得好:“这位有权利发命令的长老,只是提出个人的请求,好像双方立于平等地位,而他请求的基础则为主过去的命令,他们双方都同样领受了这命令。”他坚持说, 我现在并不是写一条新命令给你,乃是我们从起初所受的命令 。约翰所写的并不是新事,而是与福音同样长久的事。对他的读者也不是新事;他们在作基督徒的开始,就知道这命令了(参:约壹二 7 ~ 8 ,三 11 、 23b ,四 21 ,及这些地方的注释,并 6 节,“正如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
6. 提到爱的命令,就让约翰以提示的形式说到爱与顺服的相互关系。他将它们互作解释。第一, 这是爱:即,我们遵行祂的命令 ;第二, 祂的命令就是:你们行在爱中 (希腊文的句子停在 en aute{ ,“在它里面”,但 RSV 和 NIV 将这几个字解释为“在爱里面”,应当是正确的)。爱表达在顺服中,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爱神或基督,就会藉遵行祂的命令来显明(约十四 15 、 21 ,十五 10 ;约壹五 2 ~ 3 )。如果我们爱邻舍,也会这样做,因为“爱邻舍的就实现了律法”(罗十三 8 , RSV )。但律法是什么?就是要尽心、尽力、尽意、尽性爱神,又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二十二 40 )。因此,律法和爱并不矛盾;反之,两者乃是互容的。
这里从命令来看基督徒的生活。 命令 一字,在这三节中出现了四次,使整段具合一性。我们要 顺服祂的命令而行 ( 6a 节),所以要在真理中行( 4 节),并要在爱中行( 6b 节),因为这些都是祂的命令。因此,这里是基督徒的三重“行”。约翰不知不觉又指向了他在第一封信中贯穿使用的三重测验(真理、爱心,与顺服)。此外,基督徒的自由与律法也不矛盾,就像爱与律法一样。不错,基督徒“不在律法以下”,意思是说,我们的得救不倚靠顺服律法。可是遵行律法的义务,我们并没有免除(太五 17 ~ 20 ;罗八 4 ,十三 10 )。基督使我们自由的那份自由,不是可以自由犯法,而是有自由能守法。“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来考究的训词”(诗一一九 45 )。
7 ~ 11. 这是约翰信息的第二部分。他从真信徒转向假教师,从麦子转向稗子。虽然他感谢神,“有些”( 4 节)人遵行真理,但是对于已经有“许多”( 7 节)迷惑人的来到世上,他却忧心忡忡。事实上,他在第 4 ~ 6 节对教会的吁求,就是基于这些假教师危险的活动而提出的。他们的错误是否定道成肉身;他们的特色是欺骗与敌基督。由于这种现况,约翰向读者提出两项警告,第一是不要自欺,以免他们失去满足的赏赐( 8 ~ 9 节),第二是不要给迷惑人的任何鼓励( 10 ~ 11 节)。
7. 耶稣亲自警告门徒,会有“假基督和假先知”兴起,甚至连选民都迷惑了,他们要特别注意(可十三 22 ~ 23 )。主的预言已经应验。约翰在第一封信中写道,“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四 1 ),这里他称他们为 许多迷惑人的 。这两段中,前一段的动词是完成式,这里则是过去式,不过他对他们的形容都是:已经 出来到世上 。动词 exe{lthon 可以指他们已经离开教会,因为约翰一书二 19 用同一个动词、同一个时态。可是这个用语更可能是刻意让人想起基督及使徒的使命。敌基督乃是模仿基督者。子从父“出来”,到世上(约七 29 ,八 42 ,十三 3 ),又差遣使徒进入世界(约十七 18 ,二十 21 ;参:太二十八 19 ;可十六 15 和约 7 ,那里也用 exe{lthon )。或许此处的含义为:正如使徒被差派,进入世界去传扬真理,这些假教师也出来,要教导谎言,作魔鬼──谎言之父──的使者。无论如何,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为:他们是巡回的假先知,沿着小亚西亚的罗马大道旅行,要用他们的错误来毒化所访问的教会。“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基督教的宣教士。从长老的角度来看,他们是骗子”( Dodd )。
这些教师的异端为:他们 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 。这里不是说,他们绝对否定道成肉身的可能性,而是他们不相信这一点。或许他们相当狡猾,用的是假冒的方式,而不正面否认。不过,他们的教训与否认无异。基督徒对于耶稣最主要的肯定,在约翰书信中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出来。有时只说“耶稣是基督”(约壹二 22 ,五 1 ),意思便是承认祂是子(约壹二 23 ,五 5 )。不过,最完整的告白,则是祂“成了肉身来”(约壹四 2 ),所用的是完成式分词 ele{lythota 。参照约翰一书五 6 的过去分词, ho eltho{n ,“这位曾来的”。不过,这里的分词是现在式, erchomenon , 成肉身来到中 。按严格的文法而言,这应该是指未来的来到,有些人认为,或许这里是指主第二次再来,因第一封信中也曾两次特别提到这一点(二 28 ,三 2 )。不过,据我们所知,对于耶稣基督第二次再来是否会以肉身出现,早期并没有争论,而这些信的要旨,是肯定他第一次来是在肉身中;由此看来,后者很可能是这里的意思。若是如此,现在式就是“完全超越时间”之意( Alford )。“道成肉身不仅是历史事件,而是永恒的真理”( Brooke )。耶稣并非在受洗时才成为基督或子,也没有在受死时不再是基督或子;耶稣就是“成肉身的基督”。在祂出生的时候,人性与神性就结合在一起,不再分开。完成式与现在式的组合(出现在约壹四 2 和这里),强调在祂里面这两性永恒的连结。
若有人否认道成肉身,他不但是“一个”迷惑人的,或“一个”敌基督,即许多人中的一个,而是 那迷惑人的和那敌基督 ,亦即:是“那大骗子”( NEB )。这个异端两面的错误:既反对基督,又欺骗百姓。第一封信好些经文提到假教师,说他们的目的在“欺骗”(二 26 , RSV ),又是“敌基督”(二 18 、 22 );这里则将这两个思想放在一起。
8. 在讲完巡回假教师的事,和其危险之后,约翰提出第一个警告: 要小心 。这个动词与马可福音十三 23 相同,那里记载耶稣对假基督和假先知的警告。他们的错误很诡谲、很阴险。教会会友不能放松防备。这种小心的重要性,此处既从负面讲( 不要失去你们所作的工 ),又从正面说( 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 )。这一对句子中的三个动词,抄本都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复数──“我们”与“你们”──的差异。 NIV 、 RSV 、 NEB 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动词的译法可能是正确的,即 你们不失去……你们可以得着满足的赏赐 。但中间的动词,两种都通。魏斯考特与布鲁克认为 AV 所译“我们所作的”,“几乎可以肯定是正确的经文”。另一方面, RSV 和 NIV 的意思则较通顺, 你们所作的工 。若是如此,约翰在此不是关心他自己为他们作的有没有落空(但参:加四 11 ;腓二 16 ),而是关切他们作基督徒所下的工夫,应当得到满足的奖赏才好,不要轻易失去。这里的思想不是他们得着或失去救恩(那是白白的礼物),而是他们信心服事的奖赏。这个比方似乎取自工作的报酬,因为 奖赏 ( misthos )是工人的工价(如:太二十 8 ;约四 36 ;雅五 4 )。约翰或许以他自己和他们为“主葡萄园中的同工”,若是如此,他所担心的,就是怕他们松懈,以致所得“不足一整天的工资”( Smith )。
9. 约翰对读者的警告并非夸大之辞。他已经仔细衡量过错误教训的严重程度。 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就没有神。 约翰形容假教师好像 越过 ( proago{n ,“跑到太前面去”, NEB )的人,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是在借用异端的词汇。他们自称有“超越”的观点,高一等的知识 gno{sis ,使他们能超过一般的信众,不像大多数俗人,满足于初级的信仰。约翰用讽刺的口气提到他们的宣告。他们实在“跑在前面”,跑过了头,甚至把神留在背后了!因为凡是否认基督的,就是弃绝神。不可能拒绝基督而还保有神──或 有神 ,意思是享受与祂相交。相反的, 凡常守教训的,就有父又有子 。这是约翰一书二 22 ~ 23 的重复。在两段中,“基督”与“子”乃是同等的说法。没有一个人会有父而不承认子。因为子既是父的启示(如:约一 18 ,十四 7 、 9 ;约壹五 \cs16 20 ;参:太十一 27 ),又是通往父的道路(约十四 6 ;参:提前二 5 ),兼具先知与祭司的功能。所以,认子就是有父;否认子就是失去父。
不但第一世纪的克林妥派诺斯底主义是如此,今日所有非基督教的宗教亦然。今日许多人只要神,不要耶稣基督。他们说,他们相信神,可是觉得耶稣没有必要。或者他们认为其他的宗教,无论古代或现代的教派,亦是通往神的道路。我们必须竭力抵挡这些声明。基督徒在这方面是保守的,不是前进的,要“继续守住”基督的教义,不是要“超越”它。陶德认为,约翰不够谨慎,又说他似乎“将基督教神学判定为永远一成不变。”这未免言过其实。布鲁克的见解更正确,他指出“冠词 ho 在 me{ meno{n 前面没有重复”,又说:“并非所有的‘前进’都被定罪,惟有不符合‘住在教训里’之条件的前进,才被定罪”。基督徒的信仰深植于历史上道成肉身与赎罪的事件,就是基督所成就的启示与救赎。“越过”基督,“不是进步,而是背道”( Plummer ),不是光照而是黑暗。不仅如此,基督徒所要持守的,不单是在基督里,也是“在基督的教义里”( AV )。乍看之下,这个直译为“那基督的教义”( NEB )的片语,可能是指“承认耶稣为基督的教导”( Smith ),这与上下文也相配。可是“新约的用法”( Westcott 、 Brooke )要求属格在解释上不与受词(“有关基督的教训”)相连,而必须与主词(“基督的教训”)相连。这当然包括基督藉着使徒继续的教训(参徒一 1 ;西三 16 ;来二 3 )。这类具使徒权威的教训,与约翰在第一封信中所谓“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二 24 ;参二 7 ,三 11 ;约八 31 ;提后三 14 ;约贰 5 ~ \cs16 6 )相等。基督徒要长大成熟,但不是在越过基督的教训中“前进”,而是要对记于福音书,或使徒书信中的教导,有逐渐进深的了解。
10. 约翰现在提到第二个警告。这些迷惑人的人,犯了严重的错误(使听从的人失去父与子),所以他不但吩咐他们要小心自己,也指示他们如何对待“那些已经来到世界”( 7 节),而现在 到你们那里 的假先知。他们的责任很清楚、很绝对: 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 。一般而言,基督徒应该“乐于款待”(如:罗十二 13 ;提前三 2 ,五 3 ~ 10 ;多一 8 ;来十三 2 ;彼前四 8 ~ 10 ),对于真正的宣教士更是如此(约 5 ~ 8 );所以这一道不妥协的命令,许多人不能接受。陶德建议说,这是“紧急状况的规定”,适用于“教会十分危险的情况”,但是“这种强烈的不容忍”却是不需要,也是不正确的。所以他不愿意“接受,长老在这里的规定是基督徒行为的准则”,声称它“与新约教训的要义不符,与这些书信本身的教训也不一致”。但是,我们难道可以假定,约翰会自我矛盾吗?这个指示的前面,正是这位爱的使徒对爱的劝勉( 6 节)。约翰怎么会一下子坚持要遵行爱的命令,一下子立刻亲自违背?此外,我们“不能任意将主的使徒道德的指示丢弃不顾”( Alford )。
有些人过分宽容,不反对任何观点;有些人则非常缺乏容忍,只要观点稍有不同,便反对;约翰所写的,正可以针对这两种人。在这段话中,找不到妥协,也找不到隔离。若要平衡的诠释,必须记住下列三项事实。
第一,约翰是在谈教导错误教义的教师,而不是其信徒。不可以接待的,是 到你们那里 ,不是偶尔来拜访的过路客,而是正式的教师;这里描述他不但自己相信,而且 带来 一个不符合(基督的) 这教训 的信息,好像商人随身“带来”要销售的货物。若一个人只是观点错误,基督徒当然应当欢迎、接待,并努力使他的想法改变。但是对于那些有系统地传播谎言,献身错谬教导的宣教士,我们却不可以给予鼓励。陶德似乎没有看出其间的不同。虽然他写“宣教士”,但心中所想的似乎是个别的异端信徒。他写道:“我们必须找出一种方式,与我们基本看法不同的人和平相处。”这是当然!若有人否认耶稣基督,我们自己小心( 8 节),不要接受他的错误就够了,还可以努力让他认识真理。可是若那人正式受差派,要将他的谬论教导别人,我们不单不可以接受他的教训,也不可以接待他。
第二,约翰的指示不单适用于假教师“正式”的造访,也适用于对他们的“正式”欢迎;这与私下的接待不太相同。从两个细节可以看出这个意思。第一,前面已经看过,这封信不是写给个人的,而是写给教会; 若有人到你们那里 ,这句话表明,可能将有一位(或一群)假教师,到这个教会去。他们离开了约翰曾待过的教会(参 7 节, exe{lthon ,和约壹二 19 , exe{lthan ),不过显然还没有到第二封信的收信者那里。“异端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随时都可能到他们的城镇来”( Dodd )。第二个细节为,约翰规定: 不要接他到你家里 ,直译为“进屋里”( RSV )。哪一个屋子?当然,他也许是说,每一家基督徒都不可接待假先知。但是约翰是否更可能以“屋子”指教会聚集崇拜的地方(当时并没有教会建筑)(参:罗十六 5 ;林前十六 19 ;西四 15 ;门 2 )?所以,也许约翰所指的,不是禁止私人的好客,而是全会众的正式欢迎,这种场合很容易被假教师利用,来宣传他的谬误。“要视他如被开除教籍的人”( Dodd )。可是布鲁斯的注释很不错:“这不是说,我们不可以让耶和华见证人上门,喝一杯茶,在客厅里让他们更清楚神的道路;这比在门口向他们讲解更方便”( 142 页)。
第三方面,约翰是指那些在道成肉身教义上传错误教训的人,而不是每一个持错误教训的人。若有人对于使徒的教导,与我们的解释稍有不合,即使他们是教师,我们也不可以用这一节为由,与他们断绝往来。若说这一节是写到排除“看法为我们所不喜欢的人”( Dodd ),并不正确。这里禁止我们的,是接待敌基督,那大骗子,他的教导否定了耶稣神性与人性的基本真理。倘若我们仍嫌约翰的指示太严厉,或许是因为他关注子的荣耀,和人灵魂的益处,比我们要强烈得多;也因为“我们自以为傲的容忍”,实际上乃是“对真理不够关心”( Alexander )。约翰禁止教会接待的假教师,是“骗子”和“敌基督”( 7 节)。他的教训既羞辱基督,又危害教会。我们怎么可以在自己家中,或在教会里接待他,又帮助他前行呢?如果我们以爱为名而这样做,其实并不会让那些假教师得到好处,更不会有益于那些被他们诱惑的人。“行善有限度;不能因对某个人行善,而造成对他人更大的伤害”( Plummer )。
11. 约翰这样吩咐的原因,记在这里。否认基督、使人失去父的错谬教训,不只是不幸的错误,更是“恶行”,它会造成灵魂永远的失丧。倘若我们不希望助长这种恶行(成为“他恶行的从犯”, NEB ),就不可给予从事的人任何鼓励。
Ⅲ 结语( 12 ~ 13 节)
12. 第二与第三封信的结论非常相似。这一节可与约翰三书 13 ~ 14 节比较。长老已写到蒲草纸的尾端。墨汁“通常是用煤灰掺水,再加胶变浓”( Alford )还未干。他说,他 还有许多事要写给你们 (参:约十六 12 ),可是他比较喜欢用口讲,而不用手写。人与人的沟通, 面对面 (直译为“口对口”,正如民十二 8 ;耶三十二 4 )谈论比写信更让人满意。讲比写不容易被人误会,因为讲话的人不单用言词传达意思,还用音调和面部的表情。因此,约翰告诉他们,他希望能够去拜访他们。他以真教师的身分来到他们那里,与假教师截然不同,他相信他们必会欢迎他。向他们说话,当面沟通,是写信和读信所不能享受的。这种相交的目的,是 使你们的喜乐满足 。满足的喜乐是相交的结果。新约只知道一种满足的喜乐,就是因与父和子的相交,而产生的人与人的相交(参:约壹一 3 ~ 4 ,及该处的注释 )。
13. 这封信的结束,是一句问安,来自 你那蒙拣选之姊妹的儿女 ,就是“你的姊妹教会之成员”( Alexander ),约翰就是在那间教会写信。见第 1 节的注释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翰二书
1 使徒约翰晚年可能在以弗所教会中负责监管的工作,是作长老的职责(提前5:17;多1:5;雅5:14;彼前5:1);彼得也有过类似的职事(彼前5:1)。
“蒙拣选的太太”:“太太”可译“女士”或“夫人”,可指一女信徒;“儿女”就是这位女信徒所生的子女。13节的“姊妹”是她的姊妹,也可指当时某一教会;“儿女”为这间教会中的信徒。依此解释,13节的“姊妹”是另一间教会(可能是约翰所在的以弗所教会)。
3 “恩惠、怜悯、平安”:看《以弗所书》1:2注。
5 “新命令”:看《约壹》2:7注。
6 爱与遵守神的诫命是分不开的;遵守神的命令是爱神的表现(约14:21),也是基督徒的标记(约壹3:24)。
主耶稣的新命令是叫信徒彼此相爱(约13:34)。
7
本节至11节谈到当时的异端诺斯底派的谬说,可参《约壹》〈参考资料〉。作者郑重指出此派“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是迷惑人的敌基督(看约壹2:18注)。他指出这些假教师越过基督的教训,心中并没有神。基督是道成肉身,耶稣就是基督(约壹2:21-23),他劝勉信徒常守这教训。
10 传讲异端教训的人,也利用信徒接待旅客的便利,旅行访问。作者劝信徒不可接待他们,供给食宿,以免在他们的恶行有份,支持赞同所讲的虚假道理。
这里包含了一条今天支持教会事工的奉献原则:我们应求神给智慧能分辨是不是出乎神(约壹4:1),以免在他们的恶上有份。
12
用纸墨笔之于书,在当日文盲众多而纸笔不方便的时代,只能记录或报导相当重大的事,不象今天印刷媒介发达,几乎人人可作自己的出版人。约翰时代,蒲草制成的纸已出现,但仍价值昂贵。此处提纸,可见羊皮卷之外,纸已采用沟通媒介。比较《提后》4:13。
13 参1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