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第三章
雅 3:1> 作师傅的究竟有何影响力,雅各看得如此重?
3:1 在犹太文化中教师是极受尊重的职业,很多犹太人接受了基督后都想成为教师。雅各警告他们,虽然有教导的心志是好事,但由于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别人的属灵生命,因此责任十分重大。你是否正在教导或领导的岗位上?你怎样影响你所带领的人呢?
雅 3:2-3> 小小舌头,其力可大──从人对它毁誉参半的评语可窥一斑……
3:2-3 你说出来的话和没有说出来的话同样重要。说合宜的话,不单是指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也是指能控制自己,不说不该说的话。不驯服的舌头包括:搬弄是非、讥诮诋毁、自吹自擂、撒谎夸大、满口怨言、阿谀奉承、恶意误导等。说话之前问问自己,想说的话是真的吗?是必须的吗?是善意的吗?
雅 3:6> 有所谓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祸就这样闯了──你可有这样的体会或经验?
3:6 雅各把舌头可造成的伤害与烈火相比,舌头的恶毒是从地狱而来的,未受制伏的舌头可以遗害极大。撒但利用人的舌头来离间人心,使人彼此仇视。闲话、谣言一旦出口,便会迅速传播,难以遏止,造成严重后果。说话千万要小心,莫想日后可道歉,因为纵然道歉,伤痕依旧存在。一句因怒气冲口而出的话可拆毁一段经年建立的感情。说话之前要牢记:说出的话好像火一样,是你无法控制或逆转的,要想想它可能造成的伤害。
雅 3:7-8> 讲多错多,我也真的不懂管住自己的舌头,难道真的要不说话才成?
3:7-8 既然没有人能够制伏自己的舌头,为什么还要努力去尝试呢?即使我们在今生不能完全制伏自己的舌头,但是可以尝试尽量减少我们说话所造成的伤害,灭火总比到处点燃新火头好!请谨记,我们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扑灭舌头点燃的火,圣灵会不断增加我们的力量,去省察和控制自己的言语,当我们受到冒犯时,圣灵会提醒我们勿忘神的爱,我们就不会用仇恨的态度来回应;当我们受到批评、遭受猛烈的抨击时,圣灵会医治我们的伤害,我们就不会反唇相讥了。
雅 3:9-12> 甜苦本不同,偏出自同一个口里,难道人就是这样矛盾?
3:9-12 有时候我们的话会说得合宜,讨神的喜悦;但有时又会言语粗鄙,出口伤人。这种言语不一致的情况叫人迷惘,究竟哪一个才是我们的真正本性呢?其实舌头的确是人性的真实写照。我们以神的形像受造,同时我们又因犯罪堕落。神改变我们的里里外外,圣灵洁净我们,祂赐给我们自制的能力,说出神所喜悦的话来。
雅 3:13-18> 自大,一不小心,人就会让它溜进心中──“有智慧”的你,可有不小心的时候?
3:13-18 你认识一些自认聪明却行为愚昧的人吗?从一个人的内涵可以衡量他是否具有真正的智慧。正如我们凭一棵树所结的果子,就可以知道那是什么树一样,我们也可从自己的行为中,判断自己有多少智慧。愚昧引来混乱,但智慧必会带来和平与良善。你有否被试探去扇风点火、传播谣言、叫冲突恶化?慬慎、安慰的言词和智慧、怜爱的话是和平的种子。神眷爱使人和睦的人(参太 5:9 )。
雅 3:14-15> 嫉妒从比较而生,苦毒由忌妒而出,人陷在其中,不可自拔?
3:14-15 “苦毒的嫉妒和纷争”是由魔鬼激发出来的。在社会的压力,甚至是来自好心的基督徒的压力下,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些不正确的欲望中,变得贪婪和落入具破坏性的竞争中。假若我们要从与别人比较,和想要得到别人所拥有的东西的欲望中释放出来,我们必须寻求神的智慧来引导。──《灵修版圣经注释》
雅各书第三章
勒住舌头(三 1 ~ 12 )
.使人完全( 2 )
人大部分的过失都是和言语有关,或直接因说话而招致的。人若能勒住舌头,他就能勒住全身,他的错失就减少,他就可以成为完全的人。
.影响巨大( 3 ~ 6 )
舌头是细小的,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能像马的嚼环或船的舵一样,影响方向。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决定。舌头也会说大话,叫人误信。它又会像火一样破坏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它更会使人犯罪,使人陷于罪恶之中,使人活在地狱般的环境中。它的影响如此的大,人真是要努力制服它。
.最难控制( 7 ~ 8 )
为何要勒住舌头?因为它最难控制。神所造的百物,很多已受人控制,最大的如鲸鱼、大象,人类都可以驯服:最凶的猛兽如狮子、老虎,人也可以制服它们:甚至最小的生物如昆虫跳蚤,人也有办法控制训练它们。但是,人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舌头。所谓“信口开河”、“口舌招尤”就是表示人没法控制自己的舌头。它会损害别人,也会损害自己。
.生命流露( 9 ~ 12 )
要小心我们的言语,因为这和我们的生命有关。凡是从我们的口中流露出来的,就是我们里面所有的。里面生命好,一定不会流出坏的水来。我们里面若真有神的生命,一定不会生出恶毒的话语来。一个常亲近颂赞神的人,必不会时时讲出咒诅别人的话来。里面是什么,就会生出什么来。
默想 你有没有尝试努力去勒住舌头?
祈祷 求主使我面对时,也同样面对自己。
上头来的智慧(三 13 ~四 10 )
.上头来的智慧
上头来的智慧就是从神来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怎样的呢?它是有善行的(三 13 ),即是有好行为和好表现。这些好行为包括:
① “清洁”(三 17 ),就是心地圣洁,没有污秽。
② “和平”,就是使人和平相处,和睦同居。
③ “温柔”,属神的智慧一定是温和柔软的,这样才会感动人,被人接受。
④ “正直”,上头来的智慧一定像神一样正直公义,不会偏待人,更不会虚假。偏见是对人不公,假冒是对己不诚实。
.下面来的智慧
世人有时似乎也很有头脑,但这都是下面的智慧,就是从魔鬼来的智慧。这种智慧会带来祸害。
① “嫉妒纷争”(三 16 ),这种智慧会带来嫉妒纷争,并到处引起扰乱,一味运用头脑来制造破坏。
② “争战斗殴”(四 1 ),更厉害的就是打斗和争夺,他们各出奇谋,你争我夺,造成了许多打斗和战争,结果却一无所得。
③ “荒淫”(四 3 ~ 4 ),另一情况就是荒宴淫乱,他们的头脑想出了各种各样放纵情欲的事,结果越来越与神为敌,被神阻挡(四 6 )。
.求上头的智慧
为此,信徒当求从上头来的智慧。其途径是:
① 要听神的话,亲近神,神就必与这人相近。
② 抵挡魔鬼,就是拒绝魔鬼,不要与它往来。人不要它,它就无所施其技。
③ 保守自己清洁、单纯、专一爱主的心(四 8 )。
④ 谦卑(四 10 ),因为神必赐福给谦卑的人。
祈祷 主啊,让我有智慧去拣选上头的智慧。 ──《新旧约辅读》
雅各书第三章
3:1-18 言语与智慧
1-12 论舌头的运用
1-2 上 作教师的不易。教会内的教师虽有尊贵地位(参林前 12:28 ),却有更重的责任要负,失职者末日审判时将受更重责罚(参路 12:47-48 )。
2 下 -5 上 舌头的能力
2 下 任何人(尤其是上文论及的教师),如能控制自己的舌头(参 1:26 ),即表示他已品格成熟(“完全”),学会了操纵自己。
3-5 上 舌头虽小,能力却大,如同小小的嚼环、船舵,能调动整匹马、整艘船。
5 下 -12 舌头的祸害
5 下 -6 舌头有极大的破坏力。
“罪恶 ...... 点起来”:舌头犹如与神为敌的世界(见约一 3:16 ),是邪恶的,使整个人污秽(见串 11 ),并使人整生受它祸害。
“是从地狱里点着”:舌头煽起内心恶念的“火”是来自魔鬼──要受地狱永火刑罚的那位。
7-8 舌头比各种动物更难制伏。
“各类 ...... 制伏了”:见创 1:28 。
9-12 舌头不应两用──颂赞神而咒诅人,因为人是按神形像被造的 (9, 见创 1:26-27 注),并且同一出口、同一根源无理由发出两种相反的产品( 10-12 )。
13-18 论言语背后的两种智慧
真的智慧( 13 ),也就是从神(“上头”)来的智慧( 17-18 ),使人纯洁、和睦共处。假的智慧,亦即从魔鬼、从私欲而来的智慧( 15 ),叫人嫉妒、彼此分争。
13 “当在 ...... 善行来”:较贴近原文的译法是“当用智慧的温柔谦逊,以美好品行,将自己的行为表明出来。”(参新译本)。
雅各书第三章
师之危(三 1 )
在早期教会中,教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到何处,他们皆备受尊敬。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教师与先知并列为差遣保罗与巴拿巴首次出外宣教者(徒十三 1 )。在保罗书信中所开列的拥有伟大恩赐者的经文中,教师皆列于使徒或先知之后(林前十二 28 …… 参弗四 11 )。使徒与先知们经常皆马不停蹄地四处辛勤工作。全教会就是他们的工场,他们不会在某一教会中逗留太久。但教师们却是在一教会中工作,最重要的,乃是他们要负责教导初信者,如福音真谛、信仰初阶等。这些教师们可以将其本身信仰及知识灌输给这些初信者,试想,这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啊!
新约中曾记载某些教师!因为未能尽其职守而沦为假师傅。也有某些教师欲将基督教改为另一种犹太教,主张施行割礼及遵行律法(徒十五 24 )。更有某些教师根本没有活出他们所服膺的信仰,使纯洁的信仰染上一点点污迹(罗二 17-29 )。更可笑的,就是有某些教师不学无术的,误了初信者的信仰(提前一 6-7 );也有一些教师,为了要讨好、吸引听众而故作惊人语(提后四 3 )。
除了这些假师傅以外,雅各所强调的乃是良师不易为,为人师表是一件非常艰钜的使命。口舌言词皆为施教工具。正如罗斯所说的,雅各非常关注‘教师们的责任;及施教工具本身的危险特性。’
基督徒教师承受了艰钜的使命。在教会中,他取代了拉比在犹太教中的地位,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崇高伟大的拉比,但拉比却被认为有建立及摧毁人格的力量。他名字的真义乃是:‘伟大的一位。’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备受尊敬,事实上,犹太人的拉比的责任,若与其对父母的责任相比较的话,前者比后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因为其父母,将他生入今世,但其老师却将他导入来生。更有人如此认为:若某人的双亲及拉比皆被敌人所掳,他应设法首先营救拉比。拉比绝不能为其施教工作而收取分文,他应从事他种行业维生;但也有人认为将拉比迎接到自己家中,并尽力供养;这是一极虔诚积德的善举。如此看来,拉比非常容易陷入耶稣所描述的状况:属灵的 暴 君,以虔诚为饰而招摇过市,在任何场合中皆爱占高位,喜欢人在公众场所向其屈身问安(太廿三 4-7 )。每一个教师皆有堕入‘极权夫子’之虑。没有任何职业比作教师的更容易产生属灵及智能上的骄傲。
每一个教师应极力避免下列两个危机,在其教学生涯中,他会面对一些年轻学子,或属灵稚童,因此,他应尽力不陷入此两危机之中,应放下私见及偏见而传授真理。教师们很容易曲解真理,不传上帝的话而夸扬一己私见。其二,应服膺所传真理,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重;不应只呼喝他人实践真道,而自己则置身事外。一个教师应言行一致才是!正如犹太拉比们所说:‘学问只是次要,实践才是根本,多言多语,失误也必多。’(教父语录一章十八节)
雅各义正词严地警告作教师的:谓他们身负特殊使命,若失败的话,必受更重的刑罚。雅各所针对的读者中有许多人极欲作人师;但他却警告他们千万别忘记本身所肩负的责任。
普世的危险(三 2 )
雅各提倡以下两个概念,这概念皆被收入犹太思想及文学作品中。
(一)世上没有完全人不曾犯罪的。经文中被译为‘过失’者,在原文中实有‘滑倒’之意。英国贵族费施尔( Lord
Fisher )为一着名的航海家,他曾如此说:‘生命中处处皆满了果屑。’罪恶的起源多不是由于存心触犯,而是起于一己之疏忽而跌落陷阱。圣经中到处都有此类人皆有罪的记述:保罗曾引述先贤的话:‘没有一个义人,连一个也没有。’‘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三 10 , 23 )约翰也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一 8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传七 20 )犹太圣贤曾说:‘从未有人不曾犯罪,亦未有信众不曾犯错。’(以斯拉续编下八章卅五节)人在有生之年,根本不可骄傲自夸,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中,皆有某些未尽完美的瑕疵,连某些异教作家也服膺这说法。修西狄第( Thucydides )曾表示:‘无论在公众或私底下的生活,人类皆有犯罪的天性。’(三 45 )辛尼加则说:‘我们每一个人皆犯了罪,所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论仁慈 On
Clemency 一 6 )
(二)舌头所犯的罪比任何其他罪更容易令人堕入陷阱,同时,也更具深远的破坏力量。这论点也渗入了犹太思想之中。耶稣曾警诫其门徒要在话语上小心,因为在审判的日子,你所说的闲话句句都要供出来。不单如此,到审判日时,‘要凭你的话定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太十二 36-37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 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箴十五 1-4 )
在众多的犹太作者中,尤以便西拉最为舌头所犯的罪而大表震鷩。‘荣誉与羞辱皆出自其言词,人之兴衰皆定于其口舌。千万别作长舌者,也不要以口舌攻击他人;盗贼必蒙羞,言语诡诈的必遭恶报 …… 要以化敌为友为重;若不然,你则会恶名远播,羞辱与谴责也会接踵而至;言语诡诈的罪人也将如此遭报。’(传道经五章十三节至六章一节)‘在语言上没有过失的人有福了。’(十四 1 )‘谁没有犯言语上的过失呢?’(十九 15 )‘谁可以鉴察我的嘴唇,并在其上封以智慧,使我不致因而跌倒,不被口舌所毁呢?’(廿二 27 )便西拉在这方面有非常精彩及发人深省的讨论,内容如下:
‘长舌的及一嘴两舌的人有祸了;因为他们扰乱那些和睦相处的人。背后说人坏话的使多人遭殃,逼使他们四处飘泊;更使坚城倾倒,使君子之家颓败;使人民斗志薄弱,强国没落。背后说人坏话,使贤妇被逐,且被剥夺工作。听从背后闲语的心必不得安歇,更没有推心置腹的知己。鞭鞑只在身体外留下痕迹,但言语的中伤使骨碎裂。虽有多人死于刀下,但因口舌遭殃的,却不可胜数。逃避这恶毒敌人,用心抵挡闲言的有福了;因为其轭是铁的,其镣是铜的,其死状惨,真可谓生不如死 …… 看哪!你要像隐藏你的金银财宝那样,谨慎言语,抑制唇舌,使口上闩,不作无谓的空谈。你更要小心,提防嘴唇出错,不然,你的过失会使你遗憾终生。’(廿八 13-26 )
形小力大(三 3-5 上)
有人或许会指责雅各大惊小怪,小题大做。舌头既然是百体中最小的,何必如此重视,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地讨论这一点呢?要回答这样的责难,雅各采用了下列两个例子。
(一)我们将嚼环放在马嘴里,因为我们知道若能控制其口舌,便能控制其全身。所以雅各便强调,若能控制自己的舌头,控制全身便绝无问题,但是舌头若不能控制的话,一生休矣。
(二)若将舵与整条船相比的话,舵是非常不显眼的,但掌舵的只要运用技巧操纵,那么,整条船便会顺 掌舵者的意思航行,达到安全的境内。在此之前,亚理斯多德也曾用舵为例,说明工程学的简单原理:‘舵虽然细小,而且被安放在船的尾部,但其力量却无穷,因为藉操舵的巧妙 ── 只要在舵把上稍微用力 ── 大船便被移动了。’舌头虽小,却掌握了整个人的前途。
斐罗称思想为人的车夫及舵手,最要紧的,乃是思想控制言词,而思想本身则驯服于基督,这样的人生必定丰硕。
雅各绝不是褒扬静默比说话来得有益,更不是倡导如特拉普修道派( Trappist )的静默苦修的生活。相反地,他倡导人应控制其舌头。希腊哲学家阿里斯提普( Aristippus )曾说了如下的一句箴言:‘征服享乐者并不是那从未享乐过的人,而是那能操纵享乐如骑马者之御马,掌舵者之操船般,任由其指挥,顺其意思而运转。’戒绝并不能解决问题;学习如何御控才是良谋。雅各的意思并不是要人习于懦弱式的无言,相反地,他鼓励人应智慧地运用言词。
燎原之火(三 5 下 -6 )
舌头所引起的灾祸,就如火烧树林般猛烈。圣经常以火烧树林为例,诗人在祷告中求上帝使恶人如风前的碎楷;上帝的烈怒毁灭他们如火烧树林,火焰烧山岭一般(诗八十三 13-14 )。以赛亚说‘邪恶像火焚烧,烧灭荆棘和蒺藜。在稠密的树林中 起来’(赛九 18 )。撒迦利亚曾说‘如火盆在木柴中,又如火把在禾梱里。’(亚十二 6 )这是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所熟悉的现象。在夏天的干旱中,草黄树干,一旦 起火来,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舌头如火焰也是犹太人的通俗语言,箴言则有如此的记戴:‘匪徒图谋奸恶,嘴上仿佛有烧焦的火。’(十六 27 )‘正如松腊与麻屑之相混焚烧,口角磨擦也是如此。’(传道经廿八章十一节)舌头所引起的毁坏如火一般的理由有二:
(一)影响范围广大:一句话可以伤害远方无辜之人,犹太拉比有以下的说法:‘舌头操生死之权,难道舌头有手吗?非也,但舌头却能如手一般杀戮。手之杀人限于咫尺,但舌头如利箭,可伤人于远方。虽然如此,利箭只能伤人于四五十步之内,但舌头之为害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正如诗篇七十三篇九节所说:‘他们的口亵渎上天,他们的舌头毁谤全地。’其范围上及高天,下达全地。舌头的祸害多利害啊!人遇袭尚可以手招架,但恶毒中伤,了无根据的流言,却可伤人于千里之外,且遗害无穷。
(二)不可操纵:在极干旱的巴勒斯坦,燎原之火一发便不可收拾;没有任何人可控制舌头所引起的毁坏。‘世上有三样东西一去即追不回来:离弦之箭,出口之言,及逝去的良机。’不实的流言,杀人于无形,毁人于千里之外。故此,说话前应慎思,要知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但如此,多说流言者必自食其果。
内在的腐败(三 5 下 -6 )(续)
我们要再详加思考这段经文,因为其中有两处解经上的难题。
(一)英文圣经标准修定本的译文为:‘舌头 是个罪恶的世界 ’( The
tongue is an unrighteous world )。但应译为‘舌头就是这个罪恶的世界’( the
tongue is the unrighteous world )。这也就是说,舌头在我们的身体内就是代表了这整个罪恶的世界。希腊文是 ho
kosmos te{s adikias ,若要正确地了解这节经文的意思,我们必须记得 kosmos (世界)有两重意义:
(甲)是‘装饰品’之意,这固然是 kosmos 比较生僻的意义,但将之用来解释这篇章的话,其义意则是:舌头是 罪恶的装饰品 。换句话说,舌头是美化罪恶的工具。人可藉舌头的狡辩,而蒙蔽事实的真相,从而掩饰本身的罪恶行为,更可纵容他人犯罪。毫无疑问的,这解释固然使该篇章生色不少,但该篇章的原意是否如此,就有商榷之处了。
(乙)是‘世界’之意。在新约中,这字泛指世界之意,但更正确的说法则是指罪的世界而言。世人( world )不能接受圣灵(约十四 17 );耶稣只向门徒显现,但却没有向世人( world )显现(约十四 22 );世人( world )恨耶稣,因此也恨耶稣的门徒(约十五 18-19 );耶稣的国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约十八 36 );保罗轻视世界的智慧(林前一 20 );基督徒不应效法这个世界(罗十二 2 )。若 kosmos 是指这方面的意义而言的话,那么,这世界就是指那没有上帝的世界,那不认识上帝及与上帝为敌的世界。世界上有无数的人都处在这种光景之中,过 悖逆上帝的日子。
(二)另外一处难解的经文,标准修订版本将之译为:‘自然的轮子’( the
cycle of nature ),希腊语为( trochos geneseo{s ),其实应译为‘生命的轮子’( the
wheel of being )(译者注:中文和合本依此翻译)。
古代人士用轮子来形容生命,其意义可分列如下四种:
(一)轮为圆圈,是表明完整无缺的整体。故此,生命的轮子可以代表 生命的整体 。
(二)轮子的任何一个部分,皆自动不断地上下转动。故此,生命的轮子也意味了 生命中的高潮与低潮 \cs8 。如此,这篇章的意义则近乎:幸运之轮,不断地在改变。
(三)轮是圆形的,无始无终,这代表了 生命不断的重复 ,这代表生命周期性的重复,就是轮子虽然在转,但却一点也没有向前移动。
(四)这句子还有一特别技巧上的用法的意思,俄斐乌( Orphic )神秘宗教认为人类的灵魂是处在一永不间歇的生、死及再生的过程中;生命的目标乃是在摆脱这无意义的重复而进入永恒。故此,那些成功的俄斐乌信徒可以如此说:‘我已飞离这苦难及令人厌烦的轮子。’若以这意义来了解的话,这句子便代表了 令人厌烦,不断再生的重复 。
雅各不太可能知道俄斐乌神秘宗教再生之说;任何基督徒也绝不可能以生命是一不断转动,却毫不向前移动的重复;基督徒也不会向生命中的巨大改变俯首称臣。因此,这句子极可能是指 生命及生活的整体而言 。雅各的信息乃是指这舌头可引起无情的大火,吞噬所有生命;而舌头本身的火,则是由地狱的火所点燃的,这也正是它最令人恐惧的地方。
恶性难驯(三 7-8 )
犹太文学作品中,经常记载一些驯服野兽为人工作的事迹。在创世记中,上帝曾如此说:‘ …… 他们(人类)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一 28 )事实上,雅各很可能是以这一节圣经来作思想的出发点。上帝也同样应许挪亚说:‘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创九 2 )传道经的作者也如此说:‘上帝将恐惧人的惊怕放入所有血肉之躯,并赐人权柄管理地上的禽兽。’(传道经十七章四节)诗人也曾写出同样的诗句:‘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诗八 6-8 )在罗马时代,人们已晓得驯鱼之道,大户人家在空敞的中央庭园或前庭中,建一大鱼塘以饲养那些已驯服了的鱼。蛇是亚克里比阿( Aesculapius )的象征,在亚克里比阿的庙宇中,被驯服了的蛇到处爬行,而这些蛇也就是神只的化身,病人若在庙宇中留宿,若有一条蛇在他身上爬过去的话,那么,这就是代表神只医治了他的疾病。
人类的智巧已经驯服了每一类的野兽,使它们可供人类驱使;但雅各却伤感地嗟叹,人类对自己的舌头,却束手无策,毫无办法加以驯服。
感谢与咒诅(三 9-12 )
我们的经验皆可证实我们里面有两种互不相容的性情存在 ,一如野兽,另一如天使;一如英雄,另一如恶棍;一如圣贤,另一罪魁。雅各深感舌头是这矛盾的绝佳明证。
雅各说人可用嘴巴说感谢上帝的话,这对犹太人有切身的关系。每逢提到上帝的名字,犹太人便得同声说:‘祂是应当称颂的!’虔诚的犹太人每日三次念诵十八祝文( Eulogies ),每一项祝文皆以‘上帝啊!你是应当称颂的’开始。上帝是永远 配得称颂 ,但可恨的,却是同一张嘴巴虔诚地称颂上帝,又用同一个嘴巴恶毒地咒诅人。雅各认为这情形是绝不正常的;正如同一泉源涌出甜苦两种水来,或一棵树结出两样果实。这情形虽然反常及绝对错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断地发生。
彼得曾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太廿六 35 )但同一张嘴却发咒起誓说不认得耶稣(太廿六 69-75 )。约翰说:‘小子们啊!你们要彼此相爱。’你能否想像同一个人曾要求耶稣吩咐天降大火灭绝整个撒玛利亚村庄的居民吗?他们虽然是使徒,但也会堕入这陷阱中。
本仁约翰( John Bunyan )在其名着天路历程中对多言( Talkative )有如下的描述:‘在外他俨如君子,一派斯文,但在家里却如麾鬼般狰狞。’许多人对陌生人非常客气,而且宣传仁爱大道,但对自己的家人,却毫无忍耐,脾气急躁。有些人在礼拜天满嘴屡灵的话,但在平常却粗话连篇,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实。更有人满嘴虔诚,但转眼间却谎话连篇;也有些姊妹们在聚会时赞美主的话滔滔不绝,但散会后,却在背后说别人坏话,中伤别人。这些都不是捏造出来的谎话,而是千真万确,令人心碎的现实。
雅各认为这些情形都是反常。有些药品虽含有毒素,但在医生吩咐下服用的话,不单无害,反有医疗之功。相反地,若胡乱服用,后果则不堪设想,更有生命之虞。舌头可说出称扬赞美及恶毒咒诅的话,它可伤害人又可安慰人;它可说出刚正无比的话,又可说出污秽无耻之言。生命中最迫切但又最难的工作乃是驯服舌头,不让其一嘴两舌,而只说上帝喜欢听的话。
不求为人之师(三 13-14 )
雅各的思路似乎转回到本章的开始,他的论点乃是:‘你们中间有人希望成为圣贤哲士吗?那么,他应当有美善生活的流露,更应当向众人表明其以温柔为纪纲的心性。因为他若表现出极端的苫毒,毫无疑问的,他的内心一定是被自私与个人的欲望所控制,那么,他所强调冠冕堂皇的言论都是虚假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正 和他 教授的真理相敌对。’
雅各采用了两个相当有趣的字,第一个字乃是 ze{los (嫉妒),这字不一定是一个很坏的字眼,因为这字眼也可用以表达当人看见别人所作伟大的善事时,心中油然所生的那种羡慕,或我能与对方易地而处的那种心情。但是羡慕与嫉妒之间是一线之隔而已。另一字则是 eritheia (自私),这也不一定是个很坏的字眼,这字的原意乃是 纺织女雇工 ,即今日按日支薪的散工。后来,这字便有以劳力赚取酬劳的意思;然后,又有收取相当薪酬便付以相等劳力的意思。当这字眼进入政治舞台之后,其意思使成了自私的野心,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野心。
学者与教师经常都有双重的试诱。
(一) 自高傲慢 :这是拉比们最容易犯的罪,所有伟大的犹太教师们都特别专注这缺点。犹太教父言录中( The
Sayings of the Fathers )有很多这一类的记述 : ‘抉择傲慢的,皆是愚顽恶者,心中充满傲气。’有一位智者曾作如下的劝戒:‘应任由别人自由决定是否接纳你的意见:不应强硬地要求人接纳。’教师与传道人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容易犯这错误,他们习惯了施教,别人只有聆听的份儿。在潜意识中,他们的想法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我是演说家。当我演说时,台下应该鸦雀无声。’对身为教师或传道人的,谦卑真是一门难学的功课啊!话虽如此,但我们绝无藉口不在谦卑上下功夫。
(二)苦毒嫉妒:‘学术上的激烈讨论,最容易引致争辩,’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在神学讨论中,相互谴责是司空见惯的事。布朗( Sir
Thomas Browne )曾写了一段话,对学者们相互间的蛮横态度,描写得入木三分:‘学者们应有和平温柔的态度,不应该带有任何利器。话虽如此,可是他们的舌头比锋利的刀片还快;他们笔下所写的东西,比旱雷的响声更大。我宁愿忍受毒蛇的利齿,也不愿意在无情的笔下受辱。’。李莱( Philip
Lilley )曾引述史特华( Dr. H. F. Stewart )的话,因史氏说巴斯加( Pascal )与耶稣会教士们( Jesuits )的培论,使他想起了卜席攻生( Stevenson )所着绑架( Kidnapped )一书中,布莱( Alan
Breck )与一伙人浴血击杀的一幕:‘他的剑锋利无比,剑气笼罩了我们敌人,剑锋所到之处,必有因伤而发出的狂吼。’?心平气和地讨论是一件很难的事;深信自己正确的论点,同时,不向对方表示任何蔑视,更是难上加难。但这却是对基督徒教师、学者们的绝对要求。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起码可以看见四种错误教导的特征:
(一) 极端 :只一味钻牛角尖,而忽视正确合理的证据。
(二) 苦毒 :将与本身持相反意见的视为仇敌,而不视他们为劝服的对象。
(三) 野心 :只顾表扬自己,而不是高举真理;只顾本人论点之被接纳,而不重真理之被显扬。
(四) 傲慢 :只以本身所知为荣,忽视应以自己所不知道的而心怀谦卑。一个学者应时常自省,为了许多自己所不知道的真理,而努力迈进。
错谬的智慧(三 15-16 )
这种带有苦毒与傲慢的智慧,其与真智慧的差异,相去何止千里。雅各首先描写这种错谬的智慧,并对其所引致的后果,详加解释。
(一)是属地的:这种智慧的标准与源始,都是属地的。它以属地的标准来衡量成功;其目标也不外乎属世的因素。
(二)是属情欲的:雅各所用的字眼乃是 psuchikos ,这是一很难翻译的字眼。这字是由 psuche{ 引用而来。古代的人将人分为三个大部分:即灵、魂、体。体 so{ma 是指我们血肉之躯,魂( psuche{ )就是我们与动物共有的生命:灵( pneuma )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分,因为只有人拥有灵,故此,人便有理智,且可与上帝相交。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画分法常常被混淆,因为我们以属魂的为属灵的。雅各的意思乃是要表明这种智慧与兽性无大分别;这种智慧只是为肚腹及生存催便动物攫食,搏击而已。
(三)是属鬼魔的:这种智慧并不是源于上帝,而是始于魔鬼。由这种智慧所产生的后果,只能使魔鬼欢心,却绝不能使上帝喜悦。
雅各继而描述此种智慧所带来的恶果,其最显着的特色乃是产生混乱。换言之,这种智慧不能使人融洽相处,却使人隔离分争。有些人天资聪颖,口才出众;但他无论加入任何会议,教会或其他组织,总是闹得天翻地覆,人际关系纷乱。我们应该看出这些人的智慧乃是魔鬼魔的,而不是属上帝的。
真智慧( Ⅰ )(三 17-18 )
犹太圣哲皆认为智慧是从上面来的,智慧绝不是人努力便能获得的东西,而是由上帝所赐予的。所罗门智训中对 智慧 有如下一段的描述:智慧‘是上帝能力的彰显,是由全能者荣耀所发出的权能。’(七 25 )同一本书中也记载了如此的祷告:‘求你将坐在宝座旁的智慧赏赐给我,’(九 4 )又说:‘将她从至圣的诸天,荣耀的宝座前差遣下来。’(九 8 )便西拉以如下的句子开始他所写的书:‘所有的智慧皆由主而来,且永远与主同在。’(传道经一章一节)他使智慧说:‘我从至高者的口中而出。’(传道经廿四章三节)。犹太圣晢皆异口同声地认为智慧乃是从上帝而来,且是上帝所赐的。
雅各用八个字来形容智慧,每一个字都有其特殊背景,现分述如下:
(一)真智慧是 hagnos (纯洁),这字的基本意义乃是 纯洁得可以进见神明 。这字起初只带有仪式,祭典中的意义,只用以表示某人已经沐浴洁身。比方:欧里披蒂( Euripides )使其书中一主角说:‘我双手是清洁的,但内心却不然。’在这一个阶段中, hagnos 只用以表达祭典中所要求的清洁,而不一定是指道德上的纯洁。时过境迁,同一个字使用以形容道德上的清洁了,若不然,人绝不能进见神明。在艾比达鲁( Epidaurus )地方的亚克里比阿神庙的入口地方,有一石刻:‘进入此圣庙者,必须纯洁( hagnos );纯洁者即有静思圣洁思想的心灵。’真正的智慧是除却所有隐晦的动机,纯洁无瑕,能坦然见上帝。属性的智慧极欲摆脱上帝锋利的眼睛;但真正的智慧却能经得起上帝的考验。
(二)真智慧是 eire{nikos (和平),我们将这字译为 和平 ,其实,这字的意义非常深长, eire{ne{ 是和平的意思,但若用于人身上的话,其基本意义乃是指 人与人 , 人与上帝之间的正常关系 而言。真智慧产生正常的关系。这与那傲慢的,互相隔离,轻视他人的属性智慧,真是有天渊之别啊!也有一种专以小聪明,说一些伤人的话而自娱的冷酷的智慧。尤有进者,更有一种专门诱惑人离弃上帝的低贱智慧。但真智慧总是促进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三)真智慧是 epieike{s :在所有的新约希腊文中,这一个字是最难译的。亚里斯多德对这字所下的定义是:‘超越明文所规定的律法’,是比正义更佳的正义,或‘当律法本身也不正确时,其仍能秉公行义。’凡能被称为 epieike{s 的,皆能深知执法过严的弊病者;他也深知法律中包含了感情。故此,他知道什么时候网开一面,什么时候应执法如山,因为世界上有比规条更伟大的事物存在。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字来表达其丰富内涵。英人安诺德( Matthew
Arnold )则称之为通情达理( sweet reasonableness ),也就是你欲他人以情理对你,则你也应如此对人。
真智慧( Ⅱ )(三 17-18 )(续)
(四) 真智慧 是 eupeithe{s 。这字的基本意义有二,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任择其一:
(甲) Eupeithe{s 是指 一味顺服 的意思,罗威廉( William
Law )生活准则的首条即是:‘我应谨记吾人的唯一使命,即藉实行上帝的旨意来获得永恒的喜乐。’若我们采纳这个意义的话,这段经文的意思乃是:当上帝的声音临到时,真正有智慧的人,立刻毫无条件的顺服到底。
(乙) Eupeithe{s 是指很 容易被说服 的意思。这并不是说某人毫无性格,柔弱非凡,而是指出某人并不固执,且乐意聆听别人合理的意见。此字出现于 epieike{s 之后,很可能是带有后一个意义。如此,真智慧不死持己见,虚怀恭听,及通情达理地法外施恩。
(五)我们将以下两个字眼一并讨论。真智慧是 满有仁慈 ( eleos )及 善果 。在基督教思想中, eleos 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希腊人对该字的定义是:对 含冤莫白者的同情 ,但基督教对 eleos 的意义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丰富。
(甲)在基督教思想中, eleos 是指对落魄潦倒者的仁慈,即使该等难处是他自找的,基督徒对他人的怜悯同情,是上帝的仁慈的反照;不单临到那些含冤莫白的人,连那些因一己之错而受苦者,也一视同仁。对某些遭受痛苦的人,我们经常会说:‘自讨苦吃,活该!’对这等人,我们并不全表示同情。但基督徒应具有从上帝那里来的仁慈,对那些自讨苦吃的人,也应心怀宽大。
(乙)以基督教思想来说, eleos 是指能生善果的仁慈,也就是产生对人有实际帮助的仁慈。基督徒的仁慈不单只是情绪的波动而已,更是实际的行动。若我们没有对受苦的人伸出援手,我们绝没有权利说我们很同情他。
(六)真智慧是 adiakritos (没有偏私)。这字的意思乃是指不会摇摆不定,优柔寡断;有其本人的主见,择善而固执的性情,有人以为没有自己的立场是聪明的表现,他们整天在鼓吹什么头脑要开通些,目前暂时不下定论等等说法,其实,基督徒的智慧,是基于上帝透过耶稣基督而赐给我们的确信。
(七)真智慧是 anupokritos (没有虚伪)。拥有智慧者绝不伪装,绝不欺诈;相反地,是绝对诚实,绝不以假冒为善的手段而达其目的。
最后,雅各说了一些劝勉的话,是每一个教会及基督教团体应铭刻于心的。英文标准修正本很正确地将希腊文直译如下:‘一切正义的果子都是从播种和平的人,为和平努力所撒的种子产生出来的。’这句子的意义非常丰富。我们应该记得和平( eire{ne{ )是表示 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 。故此,雅各的心声是:‘我们都欲收割因善良生活所带来的美好成果。但这些产生丰硕成果的种子,只能在人际正常和谐的关系中,才能茁壮地成长。只有那些在生活中,促进人际和谐关系的人,才能播散种子及收割成果。’
换言之,在一个人人对峙的不良环境中,什么种子也不能成长。一个满了苦毒、分争的团体,就好像一块土壤贫瘠的不毛之地,正义的种子根本不能生根成长,更谈不上丰硕的收成了。使人分争,破坏人际间和谐关系,到处播散苦毒的人,根本不要想从上帝那里得到任何赏赐。 ── 《每日研经丛书》
雅各书第三章
第五段 言语与智慧( 3:1-18 )
全章内容显示,当时的信徒,有些人争作师傅,又争着表现自己的智慧,以致在言语上不谨慎,甚至有用言语中伤别人,以高抬自己的情形。所以雅各劝告信徒,谨慎言语,比较作人师傅更为明智,真有智慧的人,绝不会用言语伤害别人,因为真智慧是从 “上头来的” ,不会引起纷争、嫉妒;倒是 “清洁” 、 “和平” 、 “温良柔顺” 的。
一.言语( 3:1-12 )
言语也是信心行为的一种。使徒保罗在提前 4:12 ,劝勉提摩太要在凡事上作信徒榜样时,把 “言语” 列在第一。事实上, “言语” 在我们的人生中(不论信徒或非信徒)确是生活表现的最重要部分,时刻都会影响我们自己或别人的声誉、人格、或事业。没有人能一天不说话,也很少有人能在一天中没有说错过一句话,许多人在信主以后,别的方面已经有改变了,但是 “口” 却还没有改变;可见谨慎言语,实在是信徒不可忽视的属灵功课。
1.言语无过就是完全人( 3:1-2 )
1 本章开头就警告信徒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作师傅的,虽或在人前多得一点虚名,在神前却要多受审判、多受人的称誉却要向神多交代;大概当时有些信徒争作师傅,自觉高明,而论断弟兄,故意挑剔别人的不是,以显出自己的是,这跟主在世时,门徒争大的情形颇为相似。想不到这种情形会在使徒时代的教会中重演,可见人的肉体,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同样丑恶的;同样须要经过各各他和五旬节。主在世时曾教导门徒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他们彼此都是弟兄,只有主耶稣是他们的夫子(参太 23:8 ),称他们为 “学生” (太 10:24-25 ),所以这种争大的事与主的教训相背。基督徒的今生,就是 “学生时代” ,我们应当随时保持学生的态度,教会中虽有神所设立的教导人的 “教师” 一类职份的人,但并非人可以自取;乃是神的恩赐。保罗说他传福音是出于不得已的,成为教导人的人,也不是他自己选取的,而是神把这样的职分和恩赐托付给了他(参林前 9:16; 提前 2:7; 西 1:25,28; 徒 20:24 )。
本节使我们看见,争作师傅,常是喜欢批评别人错失的根本原因。
2 在这节中,雅各用很谦虚的态度,提出一种高尚的属灵德行,作为信徒共同追求的目标。雅各指出,我们用心追求一种属灵的德行,一种关乎灵命进深的操练,远胜过追求一种比较得人尊敬的地位。作师傅的人,仍难免有过,而要受更重的判断;但一个人若在言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真正完全的人,这比作师傅的,还要来得光荣。
“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 ,雅各很谦虚地用 “我们” 这两个字,把自己包括在 “许多事上都有过失” 之列中。他虽然受灵感写这封信去教导当时争作师傅的信徒,却完全不以师傅自居。雅各在言语上,也曾经有过失;他曾经讥诮过主耶稣(约 7:3-5 ),但那是在他不信的时候作的。在此他说: “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 ,他用这一种不肯定的口气,似乎暗示,在他所认识的人中,还不敢提出什么人,可以作为言语没有过失的实例(主耶稣当然除外,参约 8:46; 彼前 2:22-23 )。虽然这样,他话里的口气,却已显示出对于这种言语无过的属灵德行的向往和羡慕;而这也正是现在信徒所应当竭力追求的。
“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这意思就是,人若能在言语上约束自己,也就能在其他生活行事方面约束自己了。 “勒住” ,就是不让它随便,不听凭放任它。设少说错话的方法之一就是少说(箴 10:19;21:23 )、并且小心地说;多说不但自己多错,也给听的人多听错的机会,这些言语上的错误,是现今教会人事发生困难的主要原因。
2.几个关于舌头的比喻( 3:3-8 )
在这几节中,雅各用极浅显而富有意义,且对我们有重要教训的比喻,来讲论我们应当约束自己舌头的原因∶
A.嚼环( 3:3 )
3 马嘴里若放了嚼环,就能使马顺服,骑马者可以随意调动它,这和信徒的舌头若受真理的灵的约束,就能让神随意使用的道理是一样的;反之,人骑在没有嚼环的马上,就不能随己意走动,倒要随马的意思走动,正如同信徒的话语若未受到神的对付,神的旨意在他们身上,就像骑在没有嚼环的马身上一样,是不能随意通行的。可见,学习在话语上顺服神,受神的管理,是学习所有顺服功课中的第一课,人若在舌头上不能受神的管束,自然也就不能被神用来作什么别的事了。
“就能调动它的全身” ,嚼环虽只放在马嘴,但它的效用却不只限于马嘴,而是能调动马的全身。信徒在言语上受神的管束,虽然似乎只是舌头受约束;但实际上却是整个生命受对付、得益处。事实上,当我们有些话想说,而又能禁止不说的时候,使我们觉得难过的,不是 “口” 而是 “心”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口,已经受到神的管制运用,自然也就能在其他的一切事上受到神的管制使用了。
B.船舵( 3:4-5 上)
4-5 上 舵是船的最重要部份。一只船所以有用,并不只因它能装载货物、能行走而已,而是在乎它能否依照掌船人的意思,照一定的方向航行。船舵就是决定船航行之方向的,正如同我们全身中的舌头一样,虽然在百体中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使我们一生受很大的影响。主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掌舵者,我们的 “舵” 若在掌舵者的手中,祂就能随意转动我们的全身,成为有用的 “船” ;不然的话,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只没有航行方向的船一样,不但无用,而且充满危机。
本节显明言语的重要,不但会影响神的工作和旨意,也能影响我们自己一生的前途,或别人的前途。神常藉我们口中所说的话,影响我们的道路,改变我们的境遇或生活方式,如∶撒迦利亚说错了一句话(路 1:18 ),结果口哑了十个月(路 1:51-64 ),不能作祭司;而施洗约翰因勇敢地说话而被下在监里(参太 14:3-4 );希律说错了话,施洗约翰就因此被杀(太 14:7-11 );又例如保罗因着按照神的旨意说话,结果禁卒一家得救(徒 16:31-34 )等都是。
C.火( 3:5 下 -6 )
5 下 -6 火的危险,不但因它能把东西烧毁,且因为它会蔓延到各处继续地燃烧。小小的火能把最大的树林烧着,就是因为它是不断扩大地烧烧的。 “舌头就是火” ,因为舌头惹祸也像火一样,会继续不断地扩展,注意 6 节末句∶ “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 ,这句话更加重 6 节第一句的意思,说明舌头不但是火,而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火。地狱的火与世界的火的分别,在于今世的火是能熄灭的,地狱的火却是不能熄灭的;所以这意思就是说,舌头所说出去的话,就像不能熄灭的火那样不停地烧着,正如一个人呵一口气出去,无法再把它收回来一样。
D.罪恶的世界( 3:6 )
6 罪恶如何污秽了世界,使全世界的人都陷在罪恶的痛苦之中。
“生命的轮子” ,轮子( troxos ),全新约只在这里用过一次。这是一句喻意的话,形容我们整个人生或是生命就像一个轮子般不停地转动着。舌头像火一样,能把我们生命的轮子烧毁,使我们的一生受累,所以本句的意思,还是连续上文的。雅各用各种不同的比喻,加重语气,使信徒知道谨慎言语的重要。
E.不止息的恶物( 3:7-8 )
7-8 圣经在这里提醒我们,虽然人类能凭着神所赋予的特有智慧,制伏各种身外之物,使他们合乎人类的使用,但却还没能制伏自己身内的小舌头。除了主耶稣之外,圣经中没有一个人敢承认自己在话语上是没有过失的;反之,许多属灵的伟人,都深觉自己在话语上需要神特别的扶助(参诗 34:13;141:3; 箴 13:2; 箴 21:23;30:8 等),所以我们在话语上,格外需要倚靠圣灵的能力。
“不止息的恶物” ,这句话也表示,舌头是要经常留心约束,而不是一劳永逸的。
“毒气” ,原文 thanateephoros ,就是 “死毒” 的意思。全新约只用过这一次,英文 K.J.V., N.A.S.B., Williams 及 B.E.C.K. 译本都译作 deadly posison (死毒)。
3.不要一口两舌( 3:9-12 )
这几节指出言语如何关系神的荣耀,并告诉我们不要一口两舌的理由,有二方面∶
A.因我们理当用舌头颂赞父神( 3:9-10 )
9-10 用舌头颂赞神,这是神造我们舌头的正用,但我们若用舌头颂赞神,就不该再用舌头咒诅神照祂形像所造的人。人既是神最大的杰作,是照着神的形像而造的受造者,那么,要是我们真是尊重神的话,也必定尊重神所造而带有神形像的人;这样,若我们一面用舌头颂赞神,一面又用舌头咒诅人,就显出自己的矛盾,不是真心颂赞神了。
或有人说,为什么旧约诗篇中有咒诅的话?事实上不单只诗篇或旧约,新约中也有咒诅的话,例如:王下 2:24; 申 27:11-26; 林前 16:22; 加 1:9 。旧约先知或新约使徒,奉神的旨意宣布的话中,有祝福也有咒诅,宣布那些咒诅,是因为神认为那些人的罪恶是该受咒诅的,但基督既已为我们受了咒诅,所以我们就不该存着恶毒的心,顺着自己的私欲咒诅人的话。
这里特别称神是 “那为主为父的” ,这意思是,我们既然称神为 “主” ,就当把舌头让祂作主,由祂管理运用;既称神为 “父” ,就不可用舌头咒骂那与我们同有一位父的弟兄。
B.因我们的舌头只能有一种用处( 3:11-12 )
11-12 这两节用了几个不同的比喻,发表相同的意思,说明我们的舌头不能作两种用处,正如一个泉源不能发出两种水;又好似一种果树不能生出两种果子,就像一种水不能有两样味道一样。
注意∶上文是说,我们一个口不应该作两种相反的用处;这里是说,我们一个口不但不应作两种用处,而且不能作两种用处,而且不能作两种用处。如果我们用口咒诅,就根本不配再用口来颂赞,因为纵使我们一面用口咒圢又一面用口颂赞,但神并不收纳我们的颂赞,这样我们的口还是只作了一种用途。所以,若我们的口不顺从圣灵说荣耀神的话,而说败坏人的话,或是迎合人的喜欢而不按真理说话,就不能被神使用了。
二.智慧( 3:13-18 )
这几节似乎与上文没有什么关连,但留心本章 1 节,可知这 13-18 节的话是连续上文的题目而说的。这几节说出当时信徒争作师傅的原因,就是自以为有智慧,凭着己意妄论弟兄,不谨慎言语,所以雅各在教训他们要谨慎言语之后,又阐明真假智慧的分别,以纠正信徒的错误。若有人自以为有智慧,就该先省察自己的智慧,否则就不可以智慧者自居。
13 这意思就是,如果有人自以为有智慧,就该在善行上证明他的智慧是属于良善的智慧,这样才算是真智慧。主在世时曾教导门徒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但这 “灵巧” 是必须同时含有 “驯良” 的性质的,若单有灵巧而不驯良,就不是主所要求的智慧了。许多人以善用手段对付人为 “智慧” ,或以今世的才学为智慧,但这些都不是圣经所看重的智慧;圣经所重视的是敬畏神的智慧(箴 9:10 )、明白神的旨意的智慧(但 5:11,12; 弗 1:17 )和讲解真理的智慧(林前 2:4-7 )。
在此论假智慧与真智慧,可按来源,性质,表现,分别如下∶
1.假智慧( 3:14-16 )
A.来源( 3:15 )
15 “乃是属地的”
是属世界的,带着世界的作风,与世界没有分别的。
“属情欲的”
是体贴肉体不体贴圣灵的,与跟保罗在加 5:19-20 所说的相同∶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 。
“属鬼魔的”
是撒但的邪灵所运行支配的,使人反抗神的。
B.性质( 3:14 )
14 怀着苦毒的嫉妒
不只是嫉妒,且怀着恶毒的存心。若以这种心意所生出的智慧,必然具侵害和危险的性质。
怀着苦毒的分争
假智慧是引起人分争,蓄意挑拨离间的。许多人在设计使人受损的时候,就格外有这种 “智慧” 。
自夸
这是假智慧的主要性质。 “怀着苦毒的嫉妒和分争” ,无非由于不愿意别人强过自己;假智慧必然是夸耀自己,高举人而不高举神的。
说谎话抵挡真理
出于假智慧之行事,常常不合真理,并且制造谎言,以抗拒毁谤真理。上文的 “自夸” ,是把自己轻微的长处加以夸大;这里的 “说谎” ,是把自己的短处加以掩饰,这种智慧经不起真理之光的照耀,是出于 “说谎之人的父” 的智慧(约 8:44 )。
C.结果( 3:16 )
16 “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假智慧所结的果子,就是扰乱和各样的坏事。注意本节两次提到, “在何处有金……就在何处有……” ,这句话说明∶
1. 一个人心中怀着什么意念,就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事来。
2. 一个以假智慧自夸的人无论到那里,都不会给人带来好事,反倒带来∶ “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
2.真智慧──从上头来的智慧( 3:17-18 )
A.来源:上头来( 3:17 )
17 “上头来” 真智慧的来源是 “上头” ,是从神而来的。
B.性质( 3:17 )
17 清洁
没有罪的成份,或诡诈恶毒存心的智慧。
和平
不是血气用事、冲动、鲁莽、引起分争的。
温良柔顺
是满有良善、温和、毫不粗暴、谦卑、像主的智慧。
满有怜悯
怜悯是神的心肠。有神所赐智慧的人,必定满有神的怜悯心肠,体恤人的软弱,决不会因自己的智慧而骄傲自大,轻忽别人。
多结善果
多结果是丰盛之生命的表现,也是常在主内的自然结果;与假智慧之生出 “各样的坏事” 正好相反。
没有偏见
不固执自己的意见,也没有存恶意或私心,不以成见判断任何人与事。
没有假冒
anupokritos ,在提后 1:5 译作 “无伪的” ,彼前 1:22 译作 “没有虚假” ,意思都一样。可见,真智慧是完全真诚无伪,是无须任何掩饰装假,以逃避真理的谴责的。
C.结果( 3:18 )
18 “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 “和平” 的原文 eire{ne ,含有平安、和睦、或和平等意思(参罗 3:17; 来 7:2; 徒 12:20 )。 “使人和平” ,又可译作 “制造和平” 。这是真智慧,是制造和平、不制造扰乱,能结出使人和平果子的。
问题讨论
为什么不要争作 “师傅” ?
3:3-8 中论舌头的比喻有几个?
用 “嚼环勒住马口” 来比喻言语,有什么属灵的教训?
用 “船舵喻舌头” 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舌头就是 “火” ,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
“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 ,有什么喻意?
“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 ,是什么意思?
“舌头既是不止息的恶物” ,因此信徒该怎样谨慎 “舌头” ?
我们舌头的正当用处是什么?
为什么舌头只能有一种用处?
何以雅各在讲论 “言语” 之后又讲 “智慧” ?
自以为智慧的人应该怎样显出其真智慧?
假智慧和真智慧有什么分别?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雅各书第三章
陆.论舌头:善用与滥用(三 1 ~ 12 )
本章的首十二节经文集中讨论舌头(一 19 , 26 ;二 12 ;四 11 ;五 12 也提到)。雅各用一个人的言谈来试验其属灵健康情况,就像一个传统的医生,透过观察病人的舌头来诊断。自我省察,由反省有没有在说话上犯罪开始。雅各一定会同意以下的话:“小心你的舌头。那是湿滑之地,很容易便会失足!”
三 1 讨论开始时,是警告不要急于成为神话语的教师。虽然这里并没有明确地提到舌头,但背后的思想,就是用舌头教导圣经的人,对神对人要负上更大的责任。“ 不要多人作师傅 ”一句可以译成:“不要过度热衷于成为师傅。”当然,对于那些真正蒙神呼召作教导的,经文并不是禁止他们运用本身的恩赐。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警告,对教导工作不能抱随便的态度。那些教导真理圣言的人,如果没有按他们所教导的去身体力行,就要受更重的判断。
教导圣经的责任是重大的。作教导的必须准备好要遵行他在圣经中看见的教训。在自己没有实践过的范围引导他人,是不可能的。他对别人有多大影响,取决于他自己的成长程度。教导人的会按自己的形象塑造他人,会令别人像他一样。如果他将圣经中清楚的教训加以淡化或强行狡辩,以致将神的要求降低,他便阻碍了受教对象的成长。如果他容忍犯罪,便会鼓励受教者过不圣洁的生活。没有其他书籍像新约圣经一样,对读者有如此程度的要求;就是要读者完全委身给主耶稣基督。新约圣经坚持,基督必须成为信徒每一个生活环节的主宰。将这样一本书的教训教导他人,确实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三 2 雅各从教导工作这一独特的范围,转至讨论说话这一般性的课题。我们所有的人 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 ;如果有任何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舌头,以致没有在言语方面犯各样的罪,他就的确是个发展全面并且有节制的人了。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舌头,在其他生活范围上节制自己也不应是难事。当然,能够完全做到的,只有主耶稣基督一位;但我们每一个都可以成为 完全人 ,意思是成熟和在各方面都懂得节制。
三 3 雅各开始用五个比方来比喻言语或舌头。首先,他用辔头来作比方。辔头就是用来套在马匹头部的马具,控制 马嘴里 的 嚼环 。系嚼环的是缰绳。虽然嚼环只是一小块金属片,但如果任何人能够控制这嚼环,就能够控制马匹的行动。同样地,舌头也能为生命导向,不是向好的,就是向坏的。
三 4 第二个比方就是船舵。与船本身相比,船 舵 确是 小 的,其重量只是船只本身重量的小部分。例如,伊利沙伯皇后号的总重量是 83,673 吨,船舵却只是 140 吨重,少于总重量的千分之二。但只要船舵 转动 ,就能够控制船的方向。人可以透过相对是细小的装置,来控制巨大的船只,这听来叫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却是这样。因此,我们不可因舌头细小便低估其威力。虽然舌头只是一个极细小的器官,且是颇为隐藏的,但却可以夸耀各种成就,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三 5 , 6 第三个舌头的比方是火。一根燃点的火柴,给人不经意地丢在一边,就可能会烧树木,继而点 树林 ,把青葱的树林变成一大堆焦炭。你看一根细小的火柴,竟然隐含造成严重破坏和灾难的可能性!历史上一场巨大的灾劫,是发生于一八七一年的芝加哥大火。据说这场大火的起因,是由于奥拉 利 太太的牛把灯笼踢倒而引起的。不论起因是否真的如此,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焚毁了三又二分之一平方哩的城市,烧死了二百五十人,使十万人无家可归,并导致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财物损失。舌头就像一根细小而又点的火柴,又像个翻倒了的灯笼,其引发罪恶的潜力几乎是无限的。雅各将舌头形容为 在我们百体中 的 罪恶的世界 。“世界”一词在这里是用来形容其广泛性。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运用这词的:例如,烦恼的世界,意即烦恼何其多。舌头虽小,却满了犯罪的可能。
舌头如何播散罪恶,从以下两个归人的对话可见一斑。其中一人说:“黛丽告诉我,你将我对你说不可以告诉她的秘密,对她说了。”另一个回答说:“黛丽真卑鄙。我已吩咐她不可以告诉你我对她说了。”第一个回应说:“无论如何,我对黛丽说我不会对你说她告诉了我──所以不要对她说我告诉了你。”
舌头 能污秽 全身 。如果一个人用舌头来诋毁、侮辱、撒谎、亵渎、咒骂,他就会令自己的整个人格受损。
查普利说:
爱扬人短处的人往往会伤害自己……中伤他人的人,同时免不了使自己同受损害。在我们中伤人的时候,不是经常有这种蒙污的感觉吗!然而,这绝非我们所愿。我们愚蠢地以为,透过中伤他人,我们会显得更清高;透过把别人踩下去,就能够抬高自己。我们盲目地以为,在邻舍的房子底下放炸药,可以使自己房子的地基更稳固。但事实却绝非如此。我们或许能够伤害他人,但却往往会为自己带来更深的伤害 7 。
舌头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这“轮子”在出生时便开始滚动。这里形容一生的所有活动。恶毒的舌头,不但污染个人的生命,也沾污他的一切所作所为。舌头能使“整个人的整个生命渗满了恶。”由恶毒舌头点的火,是从地狱里点的。所有恶毒的言语都来自那里,性质本身就是属地狱的。这里地狱一词原文是 Gehenna ;在新约圣经中,除了在这里之外,就只有主耶稣用过这个词。
三 7 第四个用来比喻舌头的比方,就是一只不能驯服的猛兽。各类的走兽、飞禽、昆虫和水族都可以被驯服。我们也不难看见驯服了的大象、狮子、老虎、凶猛的食肉禽鸟、爬虫、海豚,甚至鱼类。普林尼将在他当代已被人类驯服的动物列出来:野兽中的大象、狮子和老虎;飞禽中的鹰;小毒蛇及其他爬虫;和水族中的鳄鱼及一些鱼类。雅各提出的重点,不是要讨论是否每一种动物都已被驯服;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和恒心,没有任何一类动物是不能为人所驯服的。
李罗伯表达得很透彻:
人类如何对待大象呢?他们侵入大象栖身的森林,设陷阱捕捉它们,驯服训练它们,要它们做大量的工作,包括运木材、推车等各种粗活。人类如何对待碧眼的孟加拉虎呢?他们捕捉这些老虎,训练它们,与它们一同嬉戏。人类如何对待凶猛强壮的非洲狮子呢?他们大量捕捉这些狮子,训练它们跳火圈,骑在马背上,坐在高台上。狮子在人的指令下,虽然饥饿,但也不敢碰一下两掌之间的牛排;在皮鞭的吼啸声中,躺下、站起、奔跑、吼叫。我(多年前在马戏表演中)看过狮子张开它的血盘大口,驯兽师深深地探头进去,就这样维持了整整一分钟。
人类怎样对待大蟒蛇呢?马戏表演中的那些少女,娇若春花,竟让这些庞然巨物缠身躯,安然无恙。在动物表演中,人竟能令斑豹和嗜血的美洲虎安静不伤人。在表演中可以看见受过训练的跳蚤,看见饥饿的豺狼和温驯的羔羊躺在一起,鸽子与猎鹰同巢,野狼与白兔戏耍 8 。
三 8 然而,虽然人能驯服猛兽,却不能控制自己的 舌头 。只要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便不得不承认事实确是如此。我们因堕落的缘故,就连这肉体的细小部分也控制不了。人性根本没有能力或力量控制这个细小的器官。只有神才能使舌头受驾驭。
雅各继而将舌头形容为 不止息的恶物 ,然后又说是 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很可能雅各正在想像一条四处窜动的毒蛇,带极厉害的毒牙,只需 一两 滴毒液便足以使人送命。同样地,舌头能毒害思想,摧毁品德。大家都知道背后说人闲话是何等容易的事。我们往往以为别人中伤自己,因此便到处诋毁他人。而且,我们经常无缘无故贬低他人,加以抨击轻视。有谁真正知道,这样带来了多严重的伤害,多少人为闲话而流泪,多少的心给伤透了,多少人的名誉因而尽丧?又有谁能够衡量我们自己和家人蒙受了多深重的悲痛?内心产生多少的苦毒,因要道歉而蒙受多少的羞辱,对健康有多少不良的影响?那些经常批评其他信徒的父母,难免看见自己的儿女也习染了好批评的态度,结果便脱离了基督徒的相交。我们因滥用舌头而要付出的代价是重大的。
有什么纠正的办法呢?每天祷告,求主保守我们不会口出闲言和挑剔、恶毒的话。不要说某人的长短,爱能遮掩很多的罪(彼前四 8 )。如果我们得罪了别人,便应直接与他联络,凭爱心讨论问题所在,并一起祷告(太一八 15 ;路一七 3 )。让我们尝试从弟兄身上看见基督,而不是将小问题化大。如果我们已开始说长道短,就要停止下来,并指出继续下去是不能造就人的。有一些事情,不说出来更好。
三 9 , 10 舌头同时用来作善的和恶的用途,是不一致的。这是完全违反自然的;自然界不会有这种情况。人在这一刻用舌头来颂赞主,下一刻却用舌头来咒诅 那照 神形像被造的人 。同一个源头竟然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何等不协调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不应出现的。颂赞神的舌头,应用来帮助人而不是伤害人。我们所说的一切,应通过以下三重试验:所说的是否真实的?是否良善的?是否必要的?我们应不断求主把守我们的口(诗一四一 3 ),并祈求我们的磐石、我们的救赎主,使我们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衪面前蒙悦纳(诗一九 14 )。我们应谨记,罗马书十二章 1 节所说的身体,也包括我们的舌头。
三 11 没有 泉源 会同时发出 甜苦两样的水 来。舌头也不应这样。从舌头而出的,应该尽都是好东西。
三 12 正如泉源发出来的水使人苏醒, 无花果树 的果实正好给人滋养。 无花果树 不能生出 橄榄 来, 葡萄树 也不能结 \cs9 无花果 。自然界中,一棵树只能结出一种果实。这样,舌头又何以会产生善恶两种果实呢?
这段经文与马太福音七章 16 至 20 节类似,但不可混淆。马太褔音提醒我们,不要希望坏树会结出好果子来。恶人只会行恶。雅各则提醒我们,舌头不应结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果实来。
没有泉源可以同时冒出咸水和甜水来,只可以是其中一种。这些从大自然得出的教训,是要提醒我们,我们应贯彻始终地说出好的言语。
因此,雅各是要在说话方面试验我们。在讨论下一段经文之前,让我们问自己以下的问题:我是否教导他人遵守一些自己也不遵守的教训?我有没有在背后批评他人?我的言语是否保持清洁、造就人、善良?我是否用装腔作势的表达方式来取信于他人,例如“天哪”、“老天爷”、“活见鬼”?参加过严肃的聚会后,随即便轻浮地说话,或与别人讨论球赛的结果?借圣经的话来作语带相关的表达吗?当我复述一件事情时,我会加以夸大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吗?我是否习惯说出真相,纵使会因此而丢脸、失去朋友,或在金钱上有损失?
柒.论智慧:真智慧与假智慧(三 13 ~ 18 )
雅各在这里讨论真假智慧的分别。当他提到智慧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一个人有多少知识,而是他怎样过每一天的生活。要紧的并不是拥有知识,而是怎样妥善地运用和实践知识。这里描述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基本上,这人就是主耶稣基督;衪就是成了肉身的智慧(太一一 19 ;林前一 30 )。但一个能彰显基督生命的人,也就是个智慧的人,在他身上很明显地看见有圣灵的果子(加五 22 , 23 )。
这里描绘了一个有属世智慧的人。他按照这世界的原则行事。世人赞赏的一切特征,都在他身上找到。但他的言行,证明他内里并没有属神的生命。
三 13 如果一个人 有智慧有见识 的话,他就会在 善行 上表现出 智慧 与见识,并会表现出因智慧而产生的谦卑态度。主耶稣是真智慧的化身,衪毫不骄傲自大;衪是心里柔和谦卑的(太一一 29 )。因此,一切有真智慧的人,都有真正谦卑的特征。
三 14 至于属世的智慧人,特征是心中怀 苦毒的嫉妒 和自私的野心。他一生最热衷的,就是谋取个人利益。他嫉妒一切与他竞争的人,并会不择手段地对付他们。他的智慧为他带来成功,他为此而骄傲。但雅各说,这根本就不是智慧。这样的夸口是毫无意义的。这是用行为来否定那指出真智慧就是真谦卑的 真道 。
三 l5 即使在基督徒的事奉上,可能有人会苦毒地嫉妒其他同工,并努力要为自己谋高位。教会经常要面对一种危险,就是容让有属世智慧的人进入领导层。我们必须谨慎,不可容让属世的原则来指导我们处理属灵的事情。雅各称这种假智慧为 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 。雅各使用的这三个形容词是一个比一个低下的。 属地的 表示智慧并不是由天上来的,是来自世间的。 属情欲 的表示智慧并不是圣灵所结的果子,而是源于人堕落了的本性。 属鬼魔的 表示智慧会产生各种类似鬼魔的行动,而不是人的行动。
三 16 每当你发现有 嫉妒、分争 ,你会同时发现 扰乱 、不和并 各样的坏事 。这话何等真实!试想今天世上的各种动荡不安,全都是因为人拒绝领受真智慧,却按自己以为是聪明的方法行事!
三 17 从神而来的 智慧,先是清洁 。即是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都是清洁的。在灵魂与身体、理论与实践、信心与德行各方面,都是没有玷污的。这智慧也是 和平 的。这是指有智慧的人喜爱和平,并会尽力在不违反清洁的原则下保持和平。马丁路德说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在一条横跨深水河的窄桥上,有两只羊迎面相遇。它们既不能转身走回头,又不希望产生冲突。“经过简短的对话后,其中一只羊伏下来,让另一只羊在它身上走过,结果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这故事的寓意是简单的:如果为了和平的缘故以致身体遭践踏,应感到甘心;然而,我所指的是身体可以被践踏,良心却不可以。”真智慧是 温良 的。即是宽容的,不是盛气凌人的;是谦恭有礼的,不是粗鲁鄙俗的。智慧人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尊重他人的感受。宣信说:“粗鲁、讥讽的态度、尖锐的回话、不友善的言语──这一切与那位安慰者温柔的教训,没有半点共通之处。”
下一个特质是 柔顺 。意思就是愿意和解的、和蔼可亲的、讲理的、愿意在真理的引导下让步的,即偏执顽固的相反。从上头来的智慧是 满有怜悯,多结善果 的。这是 满有怜悯 地对待那在歧途上的人,并渴望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道路。有同情心,心胸宽大,并无报复的心;事实上,是以仁慈回应无礼的对待。这也是 没有偏见 的,即不会偏袒任何人,而是一视同仁。最后,真智慧是 没有假冒 的,是诚恳真挚的,不会装假作伪,故弄玄虚。
现在让我们归纳以上的话,以描绘两个不同的人──有真智慧的人和有假智慧的人。有真智慧的人,是真正谦卑的人。他看别人比自己强。他不会摆架子,却使任何与他接触的人立即感到泰然自若。他的行为有别于周遭的世界;他的行为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他不是为身体而活,而是为灵魂而努力。他的言行举止,令你想起主耶稣。他的生命是纯洁的。他在道德和属灵上都是清洁的。当然,他也是和平的。他愿意忍受侮辱和诬告,不会反抗也不求自辩。他是温柔、温和、泽心仁厚的。他是讲理的,愿意设身处地去了解别人的见解。他不会怀恨报复,却愿意原谅开罪他的人。不但如此,他更习惯以仁慈待人,特别是对那些不配得的人。他对人一视同仁,绝不偏私。他对贫与富、尊贵与卑下的人,并不会有两个面孔。最后,他绝不是个伪君子。他不会一口说二话。你永不会听见他谄媚奉承他人。他所说的尽都真实,且永不会戴上假面具。
有属世智慧的人却不然。他的心充满嫉妒和斗争。他决心要争取个人利益,所以不能容忍任何一个竞争者。他的所作所为绝不高尚也总不超越这世上的标准。他为满足一己的欲望而生存──与禽兽无异。他的手段是残忍、奸诈、邪恶的。在他楚楚衣冠之下,是毫不纯洁的生命;他的思想已受污染,他的品行卑下,他的言语污秽。与他意见不合的人,或在任何一方面跟他作对的人,他都与他们经常冲突。无论在家里,在工作场所,或在社交生活上,他都经常与人不和。他苛刻无情,盛气凌人,也粗鲁鄙俗。他并不平易近人,经常与人保持距离。要与他平静地理论是不可能的。他早已心存偏见,休想要他改变观念。他不会饶恕人,却存报复之心。若他找到某人犯错,就毫不留情。他会百般侮辱,尽情嘲讽。在他眼中,别人的价值在乎可以给他带来多少利益。当人们失去利用价值,即与他们继续交往也不会带来更多利益时,他就不会再理睬他们。此外,他是圆滑虚伪,毫无真诚的。他的一切,无论是言语或行为,都是不可靠的。
三 18 雅各用以下的话来结束本章经文:“ 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本节是用来连接以上所讨论的,和下文的论题。以上刚说明,真智慧是爱好和平的。下一章经文则提到神的子民彼此间发生争执。这里提醒我们,生命就像一个耕种的过程。这里提到农夫(有智慧的人,他是个缔造和平的人)、气候(和平)、收成(义)。农夫希望能收成义果。这能否在一片争吵声中实现呢?不。栽种工作必须在和平的情况下,由个性平和的人来进行。在农夫自己的生命中,并在他服侍的对象的生命中,会收到正直的果实。
再一次,雅各试验我们的信心,要我们反省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到底表现了哪一种智慧。我们必须问自己──“我是否尊敬那些心高气傲的世人,而小觑主内谦卑的信徒?”“我服侍主时,是否介意谁领了功?”“我又会否偶尔用不太妥当的手法来取得理想的结果?”“我是否阿谀奉承,以求能影响他人?”“我的内心是否藏嫉妒与忿恨?”“我是否爱用讥讽和刻薄的言语?”“我的思想、言语、品行是否纯洁?”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雅各书第三章
Ⅳ 教会内的纷争(三 1 ~四 12 )
以上所探讨一 19 ~二 26 ,内容相当划一,绕着行道的主题发展,但接下来的几段经文,初看之下好像相同之处不多,但三 1 到四 12 材料仍在详细检验下,显出某些程度的彼此关连。这一部分以警告不洁言语之罪为开始及结束(三 1 ~ 12 ,四 11 ~ 12 );在这两个段落之间,雅各则集中讨论教会内分及辩论的问题。这两类问题自然彼此有关,因为不洁的言语,特别是带着批评的,总带来争吵及辩论。在处理教会分争的段落中(三 13 ~四 10 )另一个统一的主题是嫉妒或自私,雅各认为他的读者好竞争、高傲的行为该为此种有罪的态度负责 116 。解决这种自私、嫉妒之道,是彻底悔改,在神面前降卑(四 4 ~ 10 ),并接受“从上头来的智慧”,及其谦卑及和平的果子(三 13 ~ 18 )。惟有透过基督徒个人在态度上的转变,才有可能避免罪恶的言语,平息教会内的纷争。
116 这部分主题上的合一 L. T. Johnson 有清楚的说明,“ James 3:13 ~ 4:10 and the Topos PERI FqONOU ” , NovT 25, 1983, pp.327 ~ 347 。
一、放纵口舌之害(三 1 ~ 12 )
雅各已经提出他对言语的罪的关心,在一 19 他鼓励读者“慢慢的说”,在一 26 他特别提出“勒住舌头”,作为真实信仰的成份之一。现在他花更多篇幅评析此问题。或许二 14 ~ 26 所讨论的“行为”刺激了这部分的探讨:“言语也是行为”(塔斯克)。这些经文较此书信其他部分更多透露出雅各背景的广度。放纵口舌的问题是箴言、其余旧约经卷,及犹太智慧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但雅各所用来阐释舌头问题的一连串例子,是希腊人及希腊化的犹太道德家所熟知的,这些例子属于家喻户晓之类的常识,只要与希腊文化稍有接触的人都会知道。这里浮现的雅各是一位受过相当良好教育的犹太人,通晓旧约,也熟悉希腊化的犹太文化、语言和文学。
1. 雅各由对教师的职份提出警告,来开始口舌这主题。 教师 ( didaskaloi )在早期教会生活中扮演了显要的要角色,保罗将他们与使徒和先知并列,视为教会中三种最重要的事奉(林前十二 28 ;徒十三 1 ;罗十二 7 ;弗四 11 )。早期教会中的教师与犹太拉比相当,所托付于他们的重责,为传授基督教教义(看提后二 2 ),因此教师的职事自然带有某种权威和声望,在只有少数人会阅读,低阶层的人少有机会提升地位的社会中,这种情况尤然。因此基督徒会受教师职事的吸引,并不令人吃惊。信徒带着错误的理由成群拥向教师的职事,可能是雅各提出警告:“ 不要多人作教师 ”的背后原因。
为了强化这种警告,雅各指出教导的另一方面,那不太吸引人的部份:“ 我们(教导人)要受更重的审判 ”。另一字面直译,可译成“我们将受更大的审判”。 审判 ( krima )这字有惩罚或判罪的含意。雅各显然不是指基督徒教师会比其他基督徒受更严厉的处分──果真如此,那么将少有人愿意成为教师!或许他指的是,因着教导职事的重要性,它将受到更详尽的查验,相形之下,凡未能忠心执行这项事奉的,将带来更严重的处分。耶稣警告说:“多给谁就向谁多取”(路十二 48 ),那些蒙赐与教导“恩赐”的人,在栽培信徒的信心上负有重责。保罗很清楚了解这项责任,当他向以弗所教会的长老告别时,他强调他自己对福音先锋的使命尽忠:“我今日向你们证明,你们中间无论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因为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二十 26 ~ 27 )。若要举在这职份上失败的例子,我们可以用耶稣的话,祂指着那些不诚心、贪婪的文士说:“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可十二 40 )。一个在信心上承当带领责任的人,必须小心在自己生活中行出所教导的。他更多的知识也带来更大的责任,必须按照那知识来生活。雅各的用意不是要劝阻那些有教导之呼召及恩赐的人离开教导的职份,他的用意是加深读者了解此事奉的严重性,并警告他们,不要轻率的或带着自私的动机踏入那事奉。
2. 教师将自己置身于更重审判的危险中。是因他事奉的主要工具为身体中最难控制的那部分:舌头。为了形容舌头特殊的危险,雅各首先揭露罪的普及性:“ 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 ”。他用的动词( Ptaio{ )意为“绊倒”,在犹太教及新约中都是寓意用法,指灵性的失败(参二 10 ;罗十一 11 ;彼后一 10 )。它可以指不太严重的罪,甚至只是因疏忽而犯的。这里所强调的可能不是罪的多寡( RSV 的含译),而是罪的种类不同;参 NIV :“我们都会跌倒,各在许多方面”。与此对照的是,雅各说,我们同样会在一件事上犯罪──以舌头来犯罪。雅各并不是头一位将污秽的言语挑出来,作为特别普及之罪的人。举例来说,箴言对话语的重要性及其力量有许多讲论(参十 8 、 11 ,十六 27 ~ 28 ,十八 7 ~ 8 )。西拉子耶稣和雅各一样,以不经意的罪与言语的罪相比:“一个人可能不经意的说溜了嘴,谁不曾用舌头犯罪呢?”(传道经十九 16 )。雅各则从积极方面来说: 若有人在话语上 没有过失(即“跌倒”),“ 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我们很难控制舌头,因此常说出错误的、咬人的、毁谤人的话,当最好闭嘴时,我们却大大张口,因此那能控制舌头的人,绝对有能力征服身体其他没那么难制服的部份。
既然雅各将自己包括在其严苛的批抨中(“ 我们 ”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他在这一节中可能仍特别针对教师而言。但这一节的其他部份都未提及教师,而雅各对舌头的警告当然可以广泛应用。因此,很可能雅各意在将“ 所有 ”读者都包括在第 2 节的第一人称复数中。他对将成为教师之人的警告,令他思及舌头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教会中每一个人都有的问题。
3. 从这一节开始,雅各使用了一连串的例子有力的描绘出舌头的力量及其危险( 3 ~ 6 上节)。这些例子没有一个是雅各的创作,他从人人熟知、广泛使用的比方中取材,来说明他的要点。
根据 AV ,雅各以“ 看哪 ”( behold )开始第三节第一个例。这种读法虽然受近期某些注释家的支持,可能还是较差,大多数近代译本都将第一句视为条件子句,译为“且若”。这两种读法间的差别只在乎一个希腊字母,很可能早期的文士们以 ide (“ 看 ”替代了 ei de (“ 且若 ”)以与第 4 节相称( idou , “ 看哪 ”)。雅各在此节使用马的比方,可能是因他在第 2 节用了“勒住”这字,但用马来描述以小制大的观念并非新鲜。主前第五世纪剧作家沙浮克里斯( Sophocles )写他的一个主角时说:“我知道野马可用一小嚼环制伏”( Antigone , 477 )。当然,雅各并没特别提及嚼环的小尺寸,但他可能有这意思,因他确实强调,一旦将嚼环放在马嘴里,我们就可调动“ 它的全身 ”。
4. 小工具可以控制大物件的对照,在第二个例子里说得更清楚。“拿船只打比方”( NIV ):虽然它们很大,又被大风推动,但一个小小的舵就可以使它按掌舵的意思变动方向。( NEB 的译法暗示其解释稍有不同──大船甚至可以藉小舵 逆风 而行,但这不同不很重要)。雅各再一次应用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比方。亚里斯多得曾特别作此对比,小小的舵,由一人掌握,竟可以控制“庞大”的船( Quaest, Mechan . 5 ),他也常将人和神比喻成舵手。有趣的是,我们有好几处发现,马与骑士和船及舵被用在一起,以描绘不同的重点 117 ,有时甚至火(参 5 节)都与马及船一同使用 118 。 3 ~ 5 节组合这些比方使用的事实,虽可能表示雅各依赖了这些资料。但是也不一定如此,因为这些例子毕竟是相当大众化的,雅各使用他们只表明他熟知自己周围更广的文化圈而已。
2 ~ 4 节的两个例子都 集中 在人藉小物(嚼环、舵)可以操纵控制大物(马、船)。这比方的狭意应用,则建议信徒同样可用舌头控制“全身”( 2 节),但我们很难明白舌头如何能直接的控制身体,或许我们该将此应用稍加变化:正如嚼环决定马的动向及舵决定船的方向,舌头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信徒若小心的控制舌头,他便一定能将他的一生领至恰当的、有神引导的航线上:他是“完全人”( 2 节)。但若舌头不受约束,虽然它很小,全身却将失去控制、失去纪律。
5a . 这节上半段明晰的应用了 3 ~ 4 节的例子,并结束了雅各于第三章开始探讨口舌的第一部份。嚼环和舵虽然小,其重要性却相当于百体中“ 最小的 ”肢体,舌头:它“ 能说大话 ”。“ 夸口 ”在新约中常是犯罪的行为,也是一种在神面前高傲的态度。但在此“说大话”的用法却不带反面的含意──舌头确实相当重要,它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它能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力量为夸耀。腓力浦译为:“人的舌头是很小,但它能引以为夸的效果是多大啊!”
5b. 这下半节将 3 ~ 5 节上半所讨论舌头超乎比例的能力,转接到第 6 节,继续讨论舌头破坏力的潜能。“ 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 ”这种译法奇特之处,在于同一个希腊字( he{likos )却被赋于两个相异,甚至相反的意义:同时被译成“ 最大 ”和“ 最小 ”。其解释是,此字“表达任一方向的极度状况”(何特)──巨大或微小。此方式用在本句中,就形成相反的对称 119 。火快速破坏的比方,经常被用来警告,指出不受约束之热情的后果。旧约将愚昧人的言语比喻成“烧焦的火”(箴十六 27 ),西拉子说舌头“不是属神之人的主宰,他们必不为其火焰所燃烧”(传道经廿八 22 )。译成 树林之字 ( hyle{ )可能指的是覆盖巴勒斯坦许多山丘的丛林,在干燥的地中海气候下,很容易燃烧成火灾 120 。
6. “ 舌头 ”与“ 火 ”的关系在第 5 节是隐含的,在第 6 节就明说了,而对舌头破坏潜能,在此也有更进一步的陈述。这些要点,在第 6 节的开头及结尾十分清楚,但此节中间部份的希腊经文却为读者带来相当的困难。连这篇经文的头一部份在内,雅各共用了五个主格的字,却只有一个直陈动词,释经家或翻译家必须决定如何将这些字组合才最恰当,使这节经文具有意义;但每一种组合都有某些困难。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建议将这段经文修正,说我们必须改变其措辞才看得出其中的意义。但这段经文既有新约丰富的手抄本作证据,若要凭推测将其修正,应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此我们将按原文的写法来作解释。
第一个问题是紧接“舌头就是火”之后 ho
kosmos te{s adikias 这句子的意思。若以 kosmos 意为“装饰”(参彼前三 3 ),有些人就认为,雅各或许建议舌头用花言巧语使罪看起来吸引人,“装饰”了不义。但此意义在新约中少有证明,且与雅各给此句子明显的意义相差甚远。 RSV 译成“一种 不义的世界 ”,显然采用了第二个选择:以 kosmos 意为“ 总额 ”或“ 大量 ”(看 BAGD ,箴十七 6a 〔七十士译本〕),基于这种看法,雅各强调的是舌头与生俱来的大恶,是“大量”或一整体的不义。这项看法的问题在于,以 kosmos 为“全数”的意义很难得到证实,且未给予 kosmos 之前的冠词恰当的解释,而 kathistatai (“ appoint ”,“ cause ”使……)这动词的力量也丧失了( RSV 僵硬的译成“ is ”,是)。这片语最自然的译法,是“不义的世界”,如此,这里的 kosmos 与雅各书另外三处出现的意思相同(一 27 ,四 4 ),于是这片语与路加福音十六 9 平行, mamona tes adikias ( = “不义的玛门”),这样,“世界”的意思便符合新约多处使用的意义──指堕落的、反抗的、罪恶的世界系统。
如果我们如此翻译 ho kosmos te{s adikias ,那么这节经文就有两种不同标点的可能: a. “舌头是火,它被派定为(或令自己成为)不义的世界,污秽全身……”(参 NEB )。 b. “舌头是火,是不义的世界,它被派定为(或令自己成为)我们肢体中污秽全身的……”(参 NASB )。后者虽受班吉尔支持,意思也很通顺,但可能必须摈弃,因阴性分词 he{ spilousa (“ that which
stains ”污濊)最好视为形容 glo{ssa (舌头),而非在动词 kathistatai (派定)之后的叙述形容词(若为后者情况,则应用中性)。如以上引句中的括弧所暗示的,此句中有另一模糊的地方,即动词 kathistatai 的意义,它可能是被动式(被派定),但雅各在四 4 以反身的关系式用法:“使自己”,来用此同一动词。
那么,“舌头令自己在我们肢体中成为不义的世界”是什么意思呢?或许雅各是要说,舌头在其本身之内包含了堕落世界的罪恶。如加尔文的说法:“ 肉身中那一条细长的部分包含了全世界的罪恶。 ”我们记得耶稣曾说:“从口里出来的”能污秽人,祂并进一步解释口表达心,而心内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太十五 11 、 18 ~ 19 ),身体中没有另一“肢体”能对敬虔的生活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第 6 节一连串用三个分词作结束,更进一步形容舌头。在“ 污秽 ( spilousa ) 全身 ” 的当儿 ,舌头所做的正是“真实信仰”──保守自己“不沾污( aspilon )世俗”──的反面;用舌头犯的罪把属灵污染传及全身。雅各用另外两个分词回到火的比方,分别形容舌头造成伤害的程度及来源。在说舌头点燃“生命的轮子” RSV :( the cycle of nature 自然的循环)时,雅各显然是要再度说明舌头庞大的毁坏潜能,但他真正的含意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清楚。这个片语,及另一些与其平行词汇,用在俄斐乌信仰中( Orphic religion ,译注:主前七世纪之神秘宗教),形容轮回不休止的循环,而人欲从其中寻求解脱。但我们有充足的证据显示,这原本属宗教或哲学的专有名词已经“通俗化”,在雅各那时代成为形容人一生过程之词,或许带有对生命“高潮及低潮”的强调意味 121 如此,则这里的重点是指舌头火焰式的毁坏力量影响人的一生,从始至终,所有情况都包括在内。这巨大的毁坏潜能是从何而来呢?雅各说是从“ 地狱 ”里来。他在此用的名词 gehenna ( 地狱 ),这词汇再一次反应出他熟知耶稣的教导,因耶稣经常用它来形容最后判罪的地点。这个字是希伯来文“希嫩谷”的音译,在旧约中它恶名昭彰,在两约之间时代它被用指最后审判的地点。地狱的头号公民撒旦,将它的能力赐给舌头,令它有巨大破坏的潜力。
雅各没多谈舌头破坏力的能力给人的感受,但他毫无疑问地一定想到箴言中列举的言语的罪:不经思考的“闲聊”(十 8 ,参十二 18 ,廿九 20 );说谎(参十二 19 );骄傲的夸口(十八 12 );谗谤(十 18 )。试想,没有根据、经常错误的谣言,对人造成的伤害多大,有时甚至无法挽回!这类谣言可能比森林大火都难熄灭(参 5 节)。我们从痛苦的经验中体会到,那句儿时的笑骂:“棍子和石头可以打断我的骨头,但言语决不会伤我”事实上与真像正相反。棍子和石头造成的伤口可以愈合,但言语造成的伤口有时一辈子好不了。
7. 这节一开头的“ 因为 ”( gar ,和合本未译),建议 7 ~ 8 节是为第 6 节所说的某些话提供原因,或许我们可以想见,对舌头无法驯服之本性的强调,可以证明舌头乃是从地狱接受其能力之论证;若非如此,我们如何能解释它比任何动物都难制服的特色呢?雅各对人可以管辖动物世界的肯定,显然是引自创世记创造的故事;其动物界的四大分类也与创世记一 26 的分法相似 122 ;动物“制服”重复的以完成式( dedamastai )出现相当特别,很可能反映出人在创世时就被赋于管辖动物的特权。人类,即人的“种类”( physis ),获赐能力去征服每一种( physis )低层的受造物,而这能力一直运用到如今。此处有一非常有意思的巧合,或许也仅止于巧合而已,即斐罗将人比喻作马车的御手(参雅三 3 )及船的驾驶(三 4 ),以强调对受造物的管辖 123 。
8. 这节的希腊文先提出“ 舌头 ”作对比:人可以征服动物,惟独“ 舌头 ”无人能制服。我们不清楚将 anthro{po{n (“众人的”)加在 oudeis ,“ 没有人 ”(参 RSV, no human being )之后该怎么解说,这可能只是单纯的延续第 7 节对“人”的强调,使奥古斯丁建议一更微妙的解释:“……他没有说无一人可制服舌头,而是说人中间没有一个可以;因此若舌头被制服时,我们承认那是靠神的怜悯、帮助及恩典才达成的。 124 ”
这节最后两个对舌头的形容,可能与“ 舌头 ”同格( RSV, ──“一种不止息的邪恶, 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或是另一独立句子的述词( NIV “ 它是不止息的邪恶,满了害人的毒气 ”)。“不止息的”译自雅各在一 8 所用的同一个字( akatastatos ),该处是形容那心怀二意的人,在他所行的路上都没有“ 定见 ” 125 。以它来形容“ 邪恶 ”,可能建议此种“邪恶”很难控制,“总可能发生”(腓力浦),或是指此种邪恶来自“不稳定,不单纯的心思”(戴维斯)。第一种解释使它自然成为 8 节上半的补助语;第二种解释则为 9 节以下舌头“两面的”、相冲突的用法铺路。或许我们该接纳第一种解释,因它给予“邪恶”比较自然的意义。这节最后对舌头的描写,“ 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反应出旧约的教导:邪恶的人“使舌头尖利如蛇,嘴里有虺蛇的毒气”(诗一四○ \cs16 3 ),舌头所发的毒气“败坏邻舍”(箴十一 9 ),也使犯罪的人倾倒(箴十 8 )。
9. 雅各对舌头控诉的最后高潮,是他深恶痛绝的“两面性”( doubleness )。心怀二意之人前后不一致,不稳定的摇摆(一 7 ~ 8 ),从偏袒的态度(参二 4 ),以及缺乏称义的行为(二 14 ~ 26 )上表现出来,也从舌头上透露出来。好像约翰本仁“在外是圣徒在家是魔鬼”的那位“爱说话的”角色一样,心怀二意的人从他说话前后矛盾的本质,表现出他的信心缺乏焦距及稳定性。
令人悲痛的是,同一工具来“ 颂赞那为主为父的 ”,也用来“ 咒诅那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 ”。颂赞神是犹太人敬拜的主要部分,“至圣的,愿颂赞归于祂”是拉比文学中最常用来描述神的,而“十八条祝祷”──那每日使用的仪文,在每一条的终了都以颂赞神来结束。基督徒当然在祈祷中也颂赞神(参弗一 3 ;彼前一 3 )。用“ 主和父 ”来称颂神是罕见的(可是参看代上廿九 10 ;赛六十三 16 ),但雅各用此称呼可能并没有特别的含意。雅各说,赞美、尊荣神的颂赞行为,是言语最高、最纯、最尊贵的形式;另一方面,最低下、最污秽、最卑鄙的言语形式则是咒诅。咒诅的言语是颂赞的相反(参申三十 19 ),古人认为它具有绝大的力量,因咒诅他们不但是对他们咒骂,更是希望他们被神割除,经历永恒的惩罚。耶稣禁止他的门徒咒诅他人,相反的,他们却要“祝福那些咒诅你们的”(路六 28 ;参罗十二 14 )。咒诅特别可憎恶之处,是我们所咒诅的那人是按神的形像造的(雅各很清楚进一步引用创一 26 〔 参 7 节〕。拉比以同一理由警戒咒诅:“不可以说‘让我们的邻舍受羞辱’,因这么说,就是使那按神形像造的人受辱”( Bereshith Rabba 24, on Gn.5:1 )。
10. 因此,嘴巴欺哄人的两面性很清楚:称赞和咒诅都从它来。雅各在此很有意思的转用“口”字,连同他使用的动词 exerchomai (出来)看来,他的话很可能依赖了耶稣有关言语污秽力量的教导(参太十五 11 、 18 ~ 19 )。雅各和耶稣一样,视一人的言语为其灵性的气压计,它显露内心的真情。我们必须严肃的面对耶稣的警告:“我告诉你们,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太十二 36 ~ 37 )。一个在心里( dipsychos ) 对属神的事心怀二意、前后不一致的人 ,在言语上也会表现出前后矛盾、不一致的情况。此同一主题出现在许多犹太作品中,根据便雅悯约( The Testament of Benjamin )六 5 :“健全的心智不会从口的两面说话:赞美又咒诅、滥骂又尊崇、平静又争吵、伪善又真诚、贫穷又富足;它只是一种特质,不受污染,纯洁,对每个人都一样”。这种言语的两面性是“ 不应当的 ”,被神的灵改变的基督徒,应以前后一致、纯洁的言语来表现其完全及纯洁的心。
11. 雅各用三个例子明言纯洁的心与污秽的言语不相配之处,每一个例子都用修辞的反问句形式写出,期待“不”的回答──这是雅各所喜好的文笔。“ 泉源 ”( pe{ge{ )的重要性在干燥的巴勒斯坦决不可低估,许多乡村就是依赖此水源为生,我们可以想像活水泉继续涌出清新,“ 甜 ”的( glykos )“ 水 ”是多么重要。当然,有些溪流及水泉涌出的是清新及咸水的组合,不可使用。但雅各的要点是指出,同一个泉源不可能一刻涌出清新的水而下一刻涌出苦的、混有盐的水。每一个泉源的水可能是好的、坏的,或中性的,但其种类是一致的,而舌头的悲哀正是它的不一致:这一分钟颂赞神,下一分钟又咒诅人。雅各用来形容无法用的水的那字( pikros ,苦的),通常不是用在水上,可能他将对水的描写和与舌头有关的字相联,舌头的言语经常被说成是“苦的”(诗六十四 3 ;箴五 4 ;西拉子廿九 25 ;并参三 14 )。
12. 树按性结果子,是古代文学中十分普遍的比方。举例来说,伊比德图( Epictetus )问道:“葡萄树怎能有不像葡萄树,却像橄榄树的行为?那是不可能的,不可想像的。 126 ”我们自然会想到,雅各的比方是直接承袭了耶稣对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的教导:“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太七 16 )然而雅各的语言及教导与耶稣的并不非常接近,所以我们可以相当肯定,雅各的比方是取材自一般文化。他在此要指出的重点与 11 节相同:正如无花果树无法结出橄榄或葡萄树无法结出无花果,纯洁的心也无法造出错误、苦的、有害的言语。
此节的最后一句话回到 11 节清新的和咸水的比方,但用在这里表达负面的意义:“ 咸水里也不能发出甜水来。 ”这个比方的引入有些不顺( oute , “ Neither ”,也不),某些抄本企图在前加上 houto{s ,“同样地”,以使其结构更通顺。但虽然它有点不顺,这句子还是完全可以了解, RSV 就将其意义捕捉得很好。这节经文中的另一个难题,也导致经文的不同读法,即咸水能发出清水的概念(某些抄本也将“泉源”( spring )加在“水”之后)。我们必须假设 halykon (盐)这字在此代表“咸的泉源”而非“咸水”(看 BAGD ; NIV )。不论如何,雅各的警告是明显的:心中的善必结出善来;心中的恶则不可避免会结出恶来。所以与神不合的心别无他途,只能说出不敬虔的言语。我们必须提出,不可将雅各的比方(正如耶稣在太七中的比喻)用得过度。“人到底不是树 127 ”,且植物自动化的天然过程无法与人类有意志的决定过程精确相比。但尽管有这些限制,这比方传达了重要的警告:惟有更新的心才能产生纯洁的语,言且纯洁的言语若能持守(虽然不完全),必定是更新之心的结果。
117 这些比方经常联合起来使用,以描绘神对宇宙的控制( Pseudo-Aristotle, Mund, 6; Philo 也经常如此使用),有时也指神所赋予人对创造物的权柄( Philo, On the Creation, 88 )。人的理智、或更高层的本性,也被喻为御手和舵手,控制人的全身( Philo, On the Migration of Abraham, 67;
Strobaeus, Ed. 3.17.17 ; Plutarch Quorm. adol.
poet. aud. deb. 33F ) Dibelius 列出许多相关文件的例子( pp.185-190 )。
118 特别看 Philo, 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 3.
223 ~ 224 ,那儿理性被称为“灵魂的御手及舵手”,他又说非理性若掌握控制,则是将理性放火焚烧。
119 亦参 Philostratus, Vit. A p.
2.11.2 . ──“如此小的( te{likoud )虱子能控制如此巨大的( te{likuto )动物,真是一件超人的伟绩。)
120 L . E. Elliott-Binns, “ The Meaning of ~YLH in Jas.III.5 ”, NTS2. 1955, pp.48-50; 亦参 Hort 的注解 pp.104 ~ 107 。
121 看 Dibelius pp.196-198 中的资料及讨论。
122 参 Philo, On the Special Laws, 4. 110 ~ 116 。
123 On the Creation, p.8 。
124 de Nat.et Graty C.15 ;参 Knowling, p.78 。
125 看 Hemas, Mandate. 2.3. “毁谤是邪恶,它是不止息的( akatastaton )鬼魔,从不止息”(参雅四 1 )。这字在箴廿六 2 (七十士译本)也与言语的罪相连。
126 Discourses, 2.20.18 ~ 19 。
127 H. Berkhof, The Christian Faith ( Eerdmans, 1979 ) , p.452 。
二、真智慧带来和平(三 13 ~ 18 )
这一部分及其下一部分的合一性,来自他们同样讨论嫉妒( ze{los , 3:14, 16; 4:2} 及相关的“自私的野心”(三 14 、 16 ),“自私的欲望”(四 2 、 3 )及骄傲(三 14 )等问题。第一段经文(三 13 ~ 18 )描述此种犯罪的态度,并将之与“从上头来的智慧”相对照。第二段经文(四 1 ~ 3 )描述此种态度的结果:争战、争吵、谋杀、不蒙应允的祷告。正如我们早先所建议的,这一整段令人想起一人人熟知的希腊化犹太道德传统,或许雅各是模仿其内容而写。这传统将社会病态追溯到嫉妒( z{elos )及羡( pythonos )。与雅各的教导特别接近的,是十二族长约书中的某些部分,这本约书是写于主前一百年左右的犹太伪经,其中将毁谤( katalalia, Test. Gad 3:3 ),暴力( polemos ) 及谋杀 ( Test. Simeon 4:5 )与嫉连在一起──这些即是雅各在四 1 ~ 12 讨论的题目。再有,“心怀二意”的问题经常在约书中提及,是雅各书的读者又会感到耳熟的(参四 8 )。雅各很不可能直接从约书中借取材料,我们的看法是,雅各的立场与约书所表明的希腊化犹太道德传统相同,而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对书信这部分的了解。
13. 这部分以一问句开头──“ 你们中间谁是有见识的呢? ”──其实这是一项挑战:若你称自己有智慧,那么将你的智慧明显在真智慧产生的行为中。许多注释家认为,雅各的问题是特别针对 1 节中的教师而发,但 sophos ( 智慧 的,“ 智慧的人 ”,或 episte{mo{n (有见识的,“充满见识”)都不常用作教师的头衔。在七十士译本中他们共同出现过几次,一次指的是领袖该拥有的特质(申一 13 、 15 ),但亦可应用到全以色列人身上(申四 6 ;但五 12 将他们应用到先知身上)。雅各显然认为,“智慧”是每个人都可有的美德(一 5 ),即使三 1 也并不真的针对教师而言,而是对那些将要“ 成为 ”教师的人而言。因此最好将雅各的劝勉看作是向全部信徒而发,特别是对那些以自己高超的见识为傲的人而讲。
如狄比流所指出,雅各对“智慧人”的劝勉读起来有点笨拙,因为他将两个观念组合在一起:智慧应该产生行为,且智慧的特征是谦卑。第一个观念强列地提醒我们雅各早先对信心应显出行为的吩咐,真实的智慧和真的信心一样,是活泼有力、实际的特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及所想所言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雅各与旧约对智慧的观念完全一致,认为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属神之人典型的,态度及行为。但雅各对以上所提第二个观念──智慧的特征──更有兴趣。“ 在智慧的温柔上 ”应被看作是形容“ 善行 ”品质;行为应充满从智慧(将所有格作形容词用,或是指来源之用)所流发出来的特征“温柔”。在大多数希腊人心目中,“ 温柔 ”( prau/te{s )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美德:含有一种卑屈、不光荣的降格之意。但自己是“温柔(柔和)”的耶稣(太十一 29 )宣告祝福给那些“温柔的人”(太五 5 )。基督徒式的温柔包括一种健全的认识,知道我们在神面前的不配,因而在对待同胞时自然表现出谦卑、不狂傲。
14. 温柔的相反是“ 苦毒的嫉妒 ”及“ 自私的野心 ”(和合本:纷争)。当然“嫉妒”(有“热心”之意)( ze{los )不总是坏事,非尼哈因对耶和华的事有“热心”( zeal )而蒙赞许(民廿五 11 ~ 13 ),耶稣自己也有一腔热火(约二 17 )。但为神所发的热心与出于自私的动机、严厉而暴烈的狂热主义很接近倒是真的。这一类“嫉妒”或“热心”是保罗经常责难的(罗十三 13 ;林后十二 20 ;加五 20 ),雅各在此所指的也是如此。他所说的“嫉妒”是因自私的动机而起的一腔热火,对他人羡及批评。译成“ 自私的野心 ”的 Eritheia 是相当罕见的字,我们会很想将它按照那与它相近的字 eris (纷争)来下定义,这“纷争”保罗与 Ze{los 一同使用过三次。但这字不太可能由它而来。因在新约之前这字唯一出现的地方(在亚里斯多得中),是指自私的野心,是倾轧、贪心的政客们狭窄的分党热心,在雅各书中这个意义绝佳无比,某些自以其智慧及见识为傲的人流露出嫉妒、苦毒的分党姿态,这正与真智慧所发的智柔相反。
这样的人当然不应该“ 自夸 ”。某些注释家(及 NEB )认为“ 真道 ”是“自夸”及“说谎”抵挡的用词,但更简单的是将“自夸”看作分列的动词,而以它的受词为“智慧”,那么“ 抵挡真道 ”就自然是指此不合理之自夸的结果。 GNB 反应出这种解释:“不要自夸你有智慧而触犯真理”。若一个人显出嫉妒及自私的野心,却夸自己有智慧,他事实上是将智慧必须有谦卑的真理视为谎言。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虽然此节是以条件句的形式来表达,它并不是表达条件式的关系:不管条件实现与否,其命令还是有效 128 。雅各并不是说,只有当苦毒的嫉妒和自私的野心存在时我们才不该自夸,抵挡真道;这种态度永远是错的。
15. 雅各现在以半嘲讽式的方式,将这些嫉妒好争竞之人所有的 智慧 与“从上头来的 智慧 ”对比。“ 从上头来的 ”这一词雅各已在一 17 用过一次,指明其神圣的源头。圣经很明白的说,真智慧只从神来:“耶和华赐智慧”(箴二 6 ),这就是为何只有藉祈求神才可得到(雅一 5 )。彰显在自私及羡中的“智慧”,其本质及来源相当不同,雅各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而每一个形容的意义都来自其暗示的反面。首先,这个智慧是“ 属地的 ”而非属天的。 属地的 ( epigeios )可有完全中性的意义(参约三 12 ),但它很容易用负面的含意,描述凡是暂时、软弱及不完全的事物(看林前十五 40 “属地的”和“属天的”身体的对比;参林后五 1 );它贬抑的意义在腓立比书三 19 很明显,那儿保罗说“基督十字架的仇敌”专以“地上的事”为念。第二,这智慧是“不属灵的”(和合本:属情欲的),而非属灵的,希腊文 Psychikos 这字是来自 psyche{ “灵魂”的形容词,在新约中总带有负面的意味,它与人身上“感情及理性作主”的那部分有关( Knowing )。在新约中所有其他出处,这字都显然特指与“属灵的”对比(林前二 14 ,十五 44 、 46 ;犹 19 )。第三,这类智慧是“ 属鬼魔的 ”( daimonio{de{s ,字义为“属于鬼魔的”)。这字在希腊文圣经中只在这里出现,可能意为此智慧在本质上是鬼魔的,或更可能指其来源是出自鬼魔的。总而言之,没有办法产生良善生活方式( 13 节)的智慧,其特征“世界、肉体及魔鬼”。其中任何一种描述都与“从上头来的智慧”直接相对──这种智慧的本性是属天的,其本质是属灵的,其本源是神圣的。
16. 在这节中,雅各藉形容错误智慧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他严厉批判此种智慧的辩护。“ 嫉妒 ”( ze{los )和“ 自私的野心 ”( eritheia )在上文已被挑出来,作为那些自称有智慧之人的特征( 14 节),现在雅各则指出,自我中心、自私的态度如何无可避免地会导致“ 扰乱和各样坏事 ”。 Akatastasia ( 扰乱 )是名词,其形容词雅各已在一 8 和三 8 用来表征“心怀二意”之人及“说两种话”之舌,它含有坐立不安、无法静止之状态的意义,在路加福音中用它形容“ 主再来 ”( parousia )之前那段期间的“ 骚动 ”、暴动及革命(路廿一 9 )。保罗请求哥林多人约束自己,不要在聚会中无组织的、不受控制的展露个人的恩赐时,提醒他们说:“神不是叫人混乱( akatastasis ) 而是叫人安静 ”(林前十四 33 )。当基督徒,特别是领导人物,对个人野心及党派的兴趣超过对全教会利益的兴趣时,“混乱”、“扰乱”及“骚动”自然无可避免会在教会发生,“各样的坏事”就出来了( NEB )。基督徒个人若心态错误,也同时可找到无止境的各样罪恶。
17. 雅各已描述“ 从上头来的智慧 ”“ 不是 ”什么( 15 节),现在他一连串用七个形容词告诉我们它“ 是 ”什么。或更恰当地说,他告诉我们神圣的智慧应该产生什么影响──因这些形容词几乎都是描述智慧的果效而非智慧的本质。我们再一次很清楚看见,雅各并不视“ 智慧 ”为一系列正确主张的声明,而视之为激发某种行为的特质。雅各对“ 从上头来的智慧 ”的描写,必定会令我们想起保罗在加拉太书五 22 ~ 23 对“圣灵的果子”的描写。虽然这两处经文语言类似之处很少,然而二者对谦卑、和平及正直行为的强调却是一致。保罗说圣灵结出的果实,雅各则说由智慧结出;这点相似之处再加上雅各从未提及圣灵的事实,可能表示在雅各的想法中智慧和圣灵是同等的。当然这两者在犹太文学作品中经常相连 129 ,然而我们在说“同等”时必须谨慎,因为雅各所说智慧所结出的与保罗所说圣灵的果子固然相似,却并不表示这两者可被视为同等观念。
智慧第一个特色,也是覆盖一切之上的特色,是“ 清洁 ”( puritty , 纯洁 )。 清洁 ( hagnos )这字含有道德无可指摘的意思,好比童贞新妇无懈可击的贞操(参林后十一 2 )。没有任何斑点或污染的智慧是无法产生任何罪恶的(参 16 节)。雅各对以下一系列形容词的按排,产生美妙的听觉效果。前四个形容词( 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 )都以“ e ”这音开始── eire{nike{ , epieike{s , eupeithe{s , eleous ──合在一起有头韵。最后两个形容词也有头韵──这次是“ a ”音──此外音节、音韵也几乎类似── adiakritos , anypokritos (亦参 agatho{n )。
既然雅各批评那些自以为有智慧的人所制造的是争竞和争论(三 14 ,四 1 ~ 2 ),他的表从和平开始列,是最恰当不过了。根据旧约,智慧能产生和平(箴三 17 ),保罗也将“和平”(平安)列在圣果子的名单中。为何智慧是和平的?因为它也是“ 温良 ”及“ 理性 ”(和合本:柔顺)的。“温良”指的是善良,愿意降服,不愿意“苛板严厉要求”(何特)。存着这种态度,信徒受智慧的激发,又得着其能力,就跟随了主的脚步,因为祂的特性也是“温柔和平”(林后十 1 )。“ 对理性敞开 ”( eupeithe{s )的人,按字义而言是“容易被说服”的人──不是说他懦弱轻信人言,而是说他愿意尊重他人,只要严正的神学或道德原则并不牵涉在其中。智慧也“ 满有怜悯 ”,“ 多结善果 ”。雅各提供了他自己对“怜悯”的定义:是对邻舍的爱而表现的行动(二 8 ~ 13 )。
因此雅各将“ 怜悯 ”与“ 善果 ”紧密并排并不令人讶异──怜悯的行为是真智慧所必须结出的“果实”,就像真信心一样。
倒数第二个特性 adiakritos 是最难下定义的一个。它可能意为“没有偏见”( NIV ;参 AV , GNB ,和合本)指不表现偏心;“直截了当” NIV );单纯(亦参 RSV 〔?〕 没有缺乏把握 );或“不摇摆的”( NASB ),即不疑惑或被分裂。从 diakrino 这字的使用状况(此字与这里用的字有关)来看最后两种意思较适合。 diakrino 在一 6 及可能二 4 用到,而我们已明白雅各多么重视“不分心”,“不三心二意”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雅各也强调基督教与偏袒是不相配的(二 1 ~ 4 ),而且在这一段圣经中也提到怜悯,就像在此一样。因此或许我们该接受第一个“没有偏见”的定义 130 。最后,“从上头来的智慧”是“ 没有假冒 ”的──它是真的,“没有表演或伪装”(梅尔)。在重视才智及聪明的社会中,基督徒必须认定,雅各在此列出的价值才是真正值得羡慕,长存的价值。
18. 在这节中雅各挑出智慧的一项特性──和平──予以特别强调。这个强调无非是表明雅各欲铲除教会中苦毒、争竞的分争及辩论(三 16 ,四 1 ~ 2 )。真智慧应结出的和平在教会中显然荡然无存。虽然这一节与前一节间因对 和平 的强调而有关联(并注意 17 、 18 节均提到“果子”),但这节以目前的位置就整体而言显得有点笨拙。狄比流将它看成原本是独立的格言,这见解或许是对的,且有助于解释为何这节经文难以了解。多数译本将这节经文视作一项声明,陈述之人所能 结出 之果实,间接受格 tois poiousin ( those who
make ,那些做者)当成被动式动词 speireta ( sow ,种)的代理人(行动作的人;参 RSV, NIV,
NASB, NEB, GNB )。这种看法的问题是,间接受格通常在新约中不是以此方式使用,比较自然的译法是将它译为表示获利的间接受格,如此这节经文便是应许“义果” 为 “那些使人和平之人”的奖赏。不过,代理式间接受格在新约中也非完全没有,而如此译法使这节经文更具意义──使人和平的人在他们所创造的和平气氛中结出“ 义果 ”。
这义的“果实”是什么呢?这片语是七十士译本中常见的,那儿它的意思是“这果实是公义”(表附加说明的所有格)。劳斯辩称,此果无他,就是智慧 131 ,但这种认定没有足够的理由。其他的人看出旧约经常将公义及和平连在一起,就把这义果解释为和平。但我们没有必要引介这类特殊的想法。“ 义 ”在雅各书一 20 是指讨神喜悦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果”就是此意义。它包括 17 节列出的所有美德,也是“各样坏事”( 16 节)的反面。这种义无法藉人的怒气达成(一 20 ),但却在和平的气氛中成长、茂盛。那些制造这种气氛的人,主保证赐给他们奖赏:“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五 9 )。
128 这点请看 Moule, p.152 。
129 参 J. A. Kirk, The Meaning of Wisdom in
James: Examination of a Hypothesis NTS 16, 1969-1970, pp.24 - 38, and the section on 'Wisdom' 在引言 pp.52-53 。
130 Adiakrito{s (副词)也用在西布伦约书上七 2 ,与怜悯有关。由其上下文看“没有歧视”的翻译最合适(看 Charlesworth, p.806 )。
131 她将箴十一 30 与箴三 17 相连,前者提到“义人所结的果子”乃是“生命树”,后者的“智慧”也与“生命树”有关( pp.166 )。
──《丁道尔圣经注释》
雅各书
雅各书第三章
3:1
教师在教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罗12:7;提前3:2),不可把这职任看得太简单,随便负起教导的责任。到了主来的日子,做教师的要按给谁多便向谁多取的原则(路12:48),向神交帐。
3:2 舌头极难制服,若能完全控制舌头,在言语上没有过失,也就能在生活其他方面完全自制。
3:6 “生命的轮子”指整个人的一生。如果误用舌头,话语不谨慎,害人有如从地狱点火。邪恶的话,其来源也是魔鬼(参约8:44)。
3:7-8 言为心声,要先制伏内心的邪恶,才能制伏舌头(箴16:32)。
3:9 人是神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1:26),咒诅人就是咒诅造人的神。
3:11-18
神是美善的,所以从祂那里发出的光毫无暗影。泉水来源要是甜,不会发出苦水来;人若心里良善,有神那里来的智慧、怜悯、清洁与和平,又能没有偏见,也不会生发嫉妒、分争和一切属魔鬼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