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林后 11:1> 这里我有一点不明白,保罗说自己说了“愚妄”的话是指……
11:1 保罗要求哥林多信徒宽容他所讲的“愚妄”话,换言之,保罗觉得申述自己具有福音使者的资格是愚妄的行为( 11:16-21 ),但他为了要堵住假教师的口,惟有这样作( 11:13 )。
林后 11:2> 贞洁的爱,单纯的爱──教会对基督也当如此?我的教会……
11:2 教会的爱应该是单纯为基督的,正如一个贞洁的童女把爱留给一个男人一样。“贞洁”的意思是不被假教义所影响。
林后 11:3> 我知道我的神是我生命的主,应该放于生命的首位,我是知道的,只是我……
11:3 哥林多的信徒对基督的真诚和单纯的爱,因假教师的侵扰而遭到威胁。保罗不想他们失去对基督单一的爱心。事实上,防范众多的异端邪说,始终把基督置于生命的首位上,真不容易。正如夏娃听了蛇说的话而失去了对神的专注,我们也很容易在忙碌和混乱的生活中失去对神的爱。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什么东西会令你不将基督放在生命的首位呢?
林后 11:4> 如果我们听信了那些假教师的话语,那就……但我如何知道他们是错的?
11:4 假教师歪曲了有关基督的真理,结果传扬了另一位基督、另一位灵及另一个拯救的方法。圣经是神无误的圣言,任何人所说的若与圣经不符,均是错误的。
林后 11:6> 言语粗俗,内容就不好听,又怎能吸引人,你说是吗?
11:6 保罗虽是一个慎思明辩的人,却不是个说话动听的人。他的事奉是有效的(参徒 17:4 , 12 , 34 )。不过他没有受过希腊正规的演说训练(而假教师则可能曾经学过),并且,他使用的是一个简单的福音表达方法(参林前 1:17 ),有些人就以为他头脑简单,假教师也经常攻击他的演说。在我们的宣讲和教导上,内容远较表达的形式重要。一个简单、清楚的表达能令听者更容易明白,因此更有价值。
林后 11:7> 讲员讲道也有价,高的、低的、免费的,你选谁?他们说那贵的质素有保证,你选……
11:7 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可能以为传道者的素质与其索取的金钱数目相关。一个好的讲员必然索价很高,一个较差的就会相对便宜些,而最差的就是不收费的。假教师因此指出,既然保罗免费传道,他一定是个业余的传道人,并无权威可言。今日基督徒必须小心,不要认定那些名气大的、索价高昂的讲员就必然对圣经有更好的解释。
林后 11:7-12> 保罗也真傻,明明可以得到支持却不要,究竟为了什么?
11:7-12 保罗本来有权要求哥林多教会支持他的生活。耶稣也提到神的仆人理应从他所服事的群体中得着供应(参太 10:10 )。但保罗不想在哥林多要求物质支持而招来误会,因为在那里有许多假教师都是藉传道赚钱的( 2:17 ),倘若保罗也求供应,就同假教师没分别。保罗将自己同假教师完全分别开来,为了堵住那些声称只为神工作的人的口。
林后 11:14-15> 撒但也会扮作光明的天使,我的知识有限,怎么分别他们所讲的是真是假?
11:14-15 撒但及它的仆役为了欺骗我们,常常扮作吸引人的、良善的、有道德的模样。许多不加思索的人,跟从了那些说花言巧语、又不断引用圣经的领袖,以致陷在异端的网罗中,远离了自己的家庭,并且行种种不道德和欺骗的事。所以,不要被人的外表所欺骗,凭我们的感觉不能准确地判断对方是不是真正的信徒。所以,我们需要问:( 1 )他们所讲论的,是否真的是圣经所教导的(参徒 17:11 )?( 2 )他们是否确认及宣告耶稣基督是神,祂来到世界成为人,为要拯救人脱离罪恶(参约壹 4:1-3 )?( 3 )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与圣经的道德要求相符(参太 12:33-37 )?
林后 11:22-23> 保罗多番说出一些他认为是愚妄的话,是为了什么?
11:22-23 保罗将自己的资格一一陈述,为要回答假教师对他的指控。他虽觉得这些是愚妄的话,但他希望别人不再怀疑他的权柄。他希望哥林多的信徒不要受假教师的欺骗而离开福音。(有关保罗的资格,请参腓 3:4-8 。)
林后 11:23-29> 保罗为主所承受的,预备了他的工作;我今天为主所受的……
11:23-29 对于假教师迷惑和欺骗哥林多的信徒,保罗非常愤怒( 11:13-15 )。因此,他必须重新建立自己的威信和权威,所以他列举了他服事基督以来所遭遇过的困苦。其中一部分已记载在使徒行传内(参徒 14:19 ; 16:22-24 )。保罗为了福音的缘故,牺牲了自己的一切;那些假教师永不会作这样的牺牲。所以,你为基督而经历的困苦和伤害,都能塑造你的性格,见证你的信仰及准备你为主而工作。
林后 11:25> 那时候人坐船真是好惊险的,你看保罗海上的旅程……
11:25 海路旅行并不像今天这样安全,保罗已经历了三次船险,当他坐船到罗马去的时候,又一次遭遇意外(参徒 27 章)。直至那时为止,保罗可能已经出海八九次了。
林后 11:28-29> 在那样境况所挂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竟是……我可以吗?我会吗?
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异端假道者的面目(十一 1 ~ 15 )
初期教会已有不少传异端的假师傅渗入各教会之中,作扰乱破坏的工作。因此保罗站起来指斥这些假教师,揭穿他们的真面目。就是在今天,亦有不少流行的异端侵扰教会,如“统一”教派、“神的儿女”、“爱的团契”、“基督教科学会”、“耶和华见证人”和“摩门教”等。请注意保罗描述假师傅的特征,使我们也可以分辨:
.他们引诱人离开基督,不忠于祂( 2 ~ 3 ):异端信仰常常叫人怀疑基督,使信徒不忠于基督,因此保罗甚愿信徒“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不要被假道所污染。
.他们传扬另一位耶稣( 4 ):异端创始者常说自己是耶稣,是救世主,或是主耶稣的弟兄,或耶稣所立的继承人。另一种异端者则常贬抑耶稣的神性,传讲另一种形式的所谓“福音”,其实不是真福音。
.特意吹捧其领袖( 5 ):“大使徒”是讽刺语,意即“装作赋有权威的人”。“统一”教派就有抬高他们的权威领袖的趋向。
.他们索取钱财( 7 ~ 12 ):保罗为了澄清他与异端教师之分别,便明说他从未向哥林多信徒索取工价。今天许多异端者常常骗财取利呢!
.他们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 13 ~ 15 ),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所传的信息根本上与神的启示相违背。
夸自己的软弱(十一 16 ~ 33 )
由于哥林多信徒中有人怀疑保罗的使徒职分,故此保罗不得已要为自己辩护。请注意,保罗并不藉此机会来夸耀自己的优点;相反,他谦卑地只夸自己的软弱。他自己形容这种夸口“乃是像愚妄人放胆自夸”( 17 ),所以保罗很客气地请求读者“甘心忍耐愚妄人”的自夸。保罗委实是在基督里的一位君子,他谦厚、彬彬有礼和宽容大量,这正是每一位基督徒当学效的榜样啊!
接下去,他把自己的使徒资格与其他作教师的人相比,他说他亦是犹太人,而且是住在巴勒斯坦的正宗以色列人;他更是基督的仆人,如同他们一样( 22 ~ 23 )。为了证明他是基督的仆人,因此他在 23 ~ 33 节中叙述他作为基督仆人的经历。
.他牺牲的表现( 23 ~ 27 ):保罗在此只列出他在传道旅程中部分苦难的经历,为了完成基督的托付,他并不计较这些苦难和危险,他表现了真心事奉神的人所具备的牺牲精神。让我们今天也记念一些事主的宣教士,他们正在各地为主劳苦和牺牲!
.他对人同情( 28 ~ 33 ):保罗坦诚表白任何一位信徒的软弱,都会使他挂心;每一个跌倒的信徒,都会使他焦虑。他实在是关顾辅导工作中的良好典范! ──《新旧约辅读》
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哥林多后书 第十一章 注释
1-6 保罗的愤慨不无理由
哥林多信徒在保罗带领之下归向了基督,如同童贞女许配了丈夫,他们在今世便应贞洁、纯一,好在主再来时可以呈献于祂
( 2 下)。 然而正如昔日夏娃受了蛇(撒但的化身)的引诱,哥林多有些信徒也轻易受一些假使徒(见 13 )的迷惑 ( 3 ), 有撇弃福音真道,离开主的倾向( 4 ),难怪保罗为神的缘故起愤恨( 2 上)。况且作为哥林多教会属灵领袖的保罗,有充分作使徒的条件
( 5 ), 并有丰富的属灵知识( 6 ),就算在他人看来自夸和“愚妄”,仍是应当容忍的( 1 )。
4 “你们容 ...... 罢了”:直译可作“你们容让得好啊”,是讥讽的说法。
5 “最大的使徒”:可能指哥林多信徒心目中最大的使徒(如彼得、主兄弟雅各等,参加 2:4 ) , 或为保罗嘲讽的用法,指搅扰他们的假使徒。
7-15 保罗传道不谋己利
保罗在哥林多传福音时,坚持不要当地信徒供养他,或靠自己刻苦赚钱( 7, “自居卑微”,见徒 18:3 ),或倚靠马其顿教会的馈赠( 9 )。这与希腊哲学教师以授徒谋生、按资格收费的情形完全两样,可能成了假使徒攻击保罗的把柄(见 7 “我犯罪”)。 保罗为此自辩,声明他的做法只会叫信徒“高升” ── 不花钱而得属灵福气( 7 ),不致在经济上受累( 9 )。 这一切乃是出于爱心( 11 )。 他并且要继续持守这原则,以便与假使徒有别。
12 “为要 ...... 一样”:更好的译法是“为了要断绝那些投机分子的机会,不让他们在所夸的事上,被人认为是跟我们一样的”。
“寻机会人”:即假使徒,他们明显地向哥林多人收取金钱。(参 20 )
13-15 对假使徒的评语
这些人的品格有问题( 13 ),其主人就是撒但( 14 ),他们的行为虚假,结局是要受审判( 15 )。
11:16-12:13 以愚妄的人自居、细诉经历
自夸虽是愚妄的行径,但由于哥林多的假使徒以自己的出身和身分自夸( 18,
22-23 ), 质疑保罗的权柄,并牢笼信徒( 20 ),所以保罗迫不得已也要“自夸”。然而在他诉诸自己经历之时,重点是在他所受过的苦,以人看为软弱的事来夸口
( 16-33 ), 即使在覆述自己所得的启示之时,也侧重自己的软弱,以衬托出基督的刚强( 12:1-10 )。
16-33 保罗作使徒所受的患难
16-20
哥林多信徒容忍了假使徒的狂妄,也应接纳保罗的愚妄自夸。
18 “凭着血气”:即按世俗标准。
19 “精明人”:是对哥林多人讥讽的话(参 20 )。
20 假使徒的真面目 ──在信仰上辖制信徒(“强 ...... 作奴仆”,参 1:24; 加 2:4 ),要他们在金钱上供应(“侵吞”、“掳掠”),欺负及支配他们(“侮慢”、“打你们的脸”)。
21 “我说 ...... 软弱的”:与假使徒的这些表现相比,保罗自认一直以来软弱多了(参 10:1; 林前 2:3 )。
“然而 ...... 也勇敢”:在此保罗一改作风,开始与假使徒比较高低。
22 “希伯来人”:指通晓希伯来话或亚兰语的犹太人。(参徒 6:1 注 ; 21:39; 22:3 注 ; 腓 3:5 )
“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即在血统上、信仰上、神学意义上,都是不折不扣的犹太人。
23-27 身为基督的仆人,保罗在传扬福音时备受外来的天灾人祸。
28-29 保罗为众教会和个别信徒的问题尝尽内心的煎熬。
“有谁软弱”:包括信心上的软弱(参林前 8:9, 12-13; 9:22 )、与任何力有不逮的情形(如罗 8:3 )。
“我不软弱呢”:保罗对软弱者的境况感同身受。
30-31 对上述夸口的总结。
32-33 另一个“软弱”的事例(参徒 9:1-2, 20-25 )。
“亚哩达王”:为拿巴提亚拉伯人的王,大马色城可能一度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
讲道材料
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诱惑的危险(十一 1-6 )
在这全段经文中,保罗必须采用最不合他口味的方法。他必须 重他自己的权威,夸大他自己,把自己和要诱惑哥林多人的人比较;他不喜欢这样做。他每一次这样做以后,都深深的抱 歉意,因为他不是一个装模作样的人。有的人说到一个大伟人,‘他永不记得他的威仪,除非别人忘记的时候。’其实保罗知道得很清楚,实在的问题并不在乎他的威仪与荣誉,而是耶稣基督的威仪与荣誉。
他开始用一幅犹太人结婚风俗的鲜明的图画。在旧约中,以色列民是上帝的新妇,是一个很平常的观念。以赛亚说,‘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赛五十四 5 )‘新郎怎样喜悦新妇,你的上帝也要照样喜悦你。’(赛六十二 5 )。因此,很自然的保罗用婚姻来说明,哥林多教会是基督的新妇。
在犹太的婚礼中,有两个人称为新郎的朋友,一个代表新郎,一个代表新娘。他们有很多的职务。他们做新郎和新娘的联络员;他们把请帖带给客人;不过他们担负一种特别的责任,那就是保证新娘的贞洁。这是保罗,在这里的思想。在耶稣基督与哥林多教会的婚姻中,他是新郎的朋友。这是他的责任,要保持新娘的贞洁,他要尽力而为,保持哥林多教会的纯洁,配作为耶稣基督的新娘。
在保罗的时候,在犹太人中有一传说,撒但诱奸了夏娃,该隐就是他们的结晶。保罗想到这古老的传说,深怕哥林多教会失去了贞洁。
很清楚的,在哥林多有人宣讲另一种的基督教,认为比较保罗所传的优越。同时也很清楚,他们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 保罗称他们超使徒。保罗说,有的哥林多人倾听他们的话。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会再听他么?
于是他把自己与这些假使徒作一比较。他对于演讲术没有训练。他用的是 idiotes 一个字。这字最初的意义是没有公众场所活动的人。后来这个字是指没有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保罗说这些傲慢的假先知或许在演讲术方面此较有较好的训练;他们是演讲的专家,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们有学术的资格,他不过是一个平常人。不过事实上,在演讲术方面,他或许有他们的技巧,但是他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而他们却不知道。
有一个着名的故事,讲到有好多人在一起聚餐。餐后,大家都同意每人都朗诵。有一个着名的演员站起,用尽了他一切口才及演剧的技巧,背诵诗篇第廿三篇。在他坐下的时候,一片掌声,犹如雷鸣。接 一个沉静的人也背诵诗篇第廿三篇,在开始的时候有人窈笑。但是在未背完以前,全场鸦雀无声。在宁静中的感受远胜于热烈的掌声。在他说到最后的一个字,会场一片静穆。于是那演员斜过身主对他说,‘我知道的只是这首诗篇;你知道的却是这首诗篇中的牧者。’
反对保萝的人或许有演讲的才干,保罗或许毫无口才;不过他知道他所讲的,因为他认识基督。
冒充基督徒(十一 7-15 )
在这里保罗又遭遇到了攻击。这一次的攻击是很清楚的。在哥林多教会的中心,受到的伤痛,是保罗拒绝接受他们任何经济方面的支持。在他有缺乏的时候,腓立比教会供给他的需要。(比较腓四 10-18 )。
在我们还未往下讨论这段经文之前,我们必须要问:保罗怎样可以对于哥林多教会完全表示独立,但是却接受腓立比教会的支持?其间没有什么冲突。其理由是非常实际的并且也是非常充分的。据我们所知,当保罗在腓立比的时候,从末接受,腓立比教会一丝半毫。他接受腓立此教会帮补乃是在他离开腓立比之后。这理由是很清楚的。他在那一个地方的时候,他必须完全独立,不受任何人的牵制。接受了一个人丰富的礼物,就很难当面的斥责他,或反对他。当保罗在腓立比的社体之中,他就不能受其中任何人的恩惠。他现在离开了那里,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他可以很自由的接受腓立比教会里任何人对他爱心的表现。他对他们没有什么拘束。当保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他就不可能一方面接受哥林多教会的支持,一方面保持他的独立。他并不是前后矛盾;他只是按照他的智慧行事。
哥林多人为什么对于保罗拒绝援助觉得不快呢?第一件事,在希腊人的思想中,双手操作是低微的事,为自由人所不齿的。没有劳工神圣的观念。哥林多人不了解保罗的观点。另外一件事,在希腊的世界里,教师赚钱是当然的事。从未有过,一个教书的人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报酬。罗马皇帝付给那修辞家福拉克斯( Verrius Flaccus )年俸十万 sesterces (古罗马的一种货币,初系银铸,后为铜铸)以今日的购买力来算,约等于廿五万英镑。每一城镇可以有一定数目的修辞学及文学的教师可以享受免役和免税。保罗保持独立,不受接济是哥林多人所不能了解的。
至于那些假使徒,他们就以保罗的独立不受支持攻击他。他们接受经济的支持原没有错。不过其问题是在乎他们声称他们的接受支持是证明他们是真的使徒,而保罗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所传的没有什么价值。其实他们心里怕的是和保罗比较,因此他们要把保罗拉下来,可以免去保罗的独立精神和他们的贪心有强烈的对此。
保罗说他们冒充基督的使徒。在犹太人的传说中,有一则请到撒但有一次冒充天使,唱诗赞美上帝。夏娃看见了,就因此受了引诱。
今天还是如此,有的有意的,有的无意的,冒充基督徒。他们的基督教只是外表的装饰,没有实际的内容。在乌干达的教会议会规定四个问题,以考验自己所信,是否是真实的信仰。
(一)你知道藉 基督十架的救恩么?
(二)你是否在圣灵的能力上,在祷告,默想,及对上帝的认识上有长进?
(三)你是否有感动,要藉 你的榜样,你的宣道,你的教导,推广上帝的国?
(四)你是否藉 个人的寻找,探访,及众人前做见证,带领人归向基督?
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良心,不过我们可以测验我们自己的信仰,不要让我们做冒充的基督徒,让我们做真实的基督徒。
使徒的证件(十一 16-33 )
保罗被逼做他十分不愿做的事,要证明他使徒的身份。他觉得这一切都是愚蠢的事。把自己和人家比较,几乎是疯汉做的事。不过,不是为 自己,乃是为 所传的福音,他不得不这样做。
很清楚的,反对他的是犹太的教师。他们声称持有福音,并他们的权威也超过保罗的权威。保罗很快的以数笔钩描出他们的情况。他们要把哥林多人降而成为奴隶 \cs8 。他们要说服他们拘守割礼,和无数犹太人律法的繁文缛节,把在福音恩典里荣耀的自由抛置一旁。 他们要侵吞他们。犹太的拉比,坏到极处的时候,可以成为无耻的贪得无厌。在理论上,拉比教书是不收钱的,他们必须亲手做工,赚钱养活自己。不过他们又教导人说,如果他们能供养拉比,他们会积聚特别的功绩,确定在天上学术界的地位。他们自尊自大。他们自以为是哥林多的主人。事实上,拉比们要求哥林多人尊敬他们超过自己的父母。他们教训他们说,如果他们的父亲与教师同时为盗匪所掳,他们必须先赎他们的教师,然后才赎他们的父亲。他们打他们的脸。这可能是侮辱他们,也可能是真的打他们的脸。(较徒廿三 2 )。哥林多人奇怪的是把这些犹太教师的傲慢无礼作为他们使徒权威的证据。
这些假教师自称的有三点,保罗表明他自己同样也有这三点。
他们声称是希伯来人。这是指那些还记得并应用古代希伯来的语言文字,当时所流行的是亚兰文。在那个时候,犹太人分散各地,譬如在亚历山太城,就有一百万犹太人居住在那里。许多分散寄居的犹太人已经忘了本土的语言,而用希腊文;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保存本土的语言,往往轻视那些说希腊文的犹太人。很可能的,那些反对保罗的人说,‘保罗是大数人。他不是像我们一样纯血统的巴勒斯坦人,他是已经希腊化的犹太人。’保罗说,‘不!我也是一个永远不会忘怀祖先纯粹的语言的人。’在这方面,他们没有比保罗高明多少。
他们声称是以色列人。这字表明一个属于上帝选民中一份子的犹太人。犹太信经中最基本的一句话,‘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申六 4 )。这些敌视保罗的犹太人会这样说,‘这一个保罗,从未在巴勒斯坦住过。他已经从选民中失落,住在基利家,希腊的环境之中。’保罗说,‘不!我是一如其他的以色列民一样的纯洁。我是属于上帝子民的血统。’在这方面,他们也没有比保罗高明多少。
他们声称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他们的意思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直接的后裔,因此他们是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的承继者(创十二 1-3 )。他们认为保罗不是纯粹的后裔。保罗说,‘不!我是与任何人一样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腓三 5 , 6 )。他们并不比保罗高明多少。
于是保罗提出他使徒的证明。他举出他为基督一列系受苦的事实。当 道勇士先生‘被召’,他知道他必须回到上帝那里,他说,‘我现在要到天父那里;我虽然经历万苦千辛,到达这里,我并不后悔。我把我的剑交给继续我旅程的人,我把我的勇气技巧交给能以继承的人。不过我留 我的疤痕,作为我的证据,我为祂奋力战斗。祂现在是我的赏赐者。’保罗像那 道勇士一样,他的证据,就是他的疤痕。
在我们阅读保罗所承受的一切苦难时,最叫我们注意的是我们知道得这么少。当保罗写这封书信时,他是在以弗所。那就是说,我们只是到使徒行传第十九章的一段时候;如果我们把在这书信中所提的这一列系的苦难,与使徒行传的记载比较,我们见到所记载的,只不过为其四分之一。由此可知,保罗在实际上此我们所想像的更伟大,因为使徒行传所记述的不过是保罗为主受苦的表面情形而已。在这冗长的一系列保罗所受的苦难,我们只能提出三项讨论。
(一)保罗说,他‘被棍打三次’。这是罗马的刑罚。罗马长官的随从官吏,带 以桦木制造的棍,用以责打囚犯。保罗被责打过三次。按道理,保罗不应当受这样的刑罚:因为根据罗马的律法,一个罗马的公民是不可以受鞭打的。不过由于暴民的声势汹汹,罗马长官的懦弱,保罗虽然是罗马的公民,只好受到棍打。
(二)保罗说,他‘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犹太的律法定下了这种鞭打的规例(申廿五 1-3 )。普通的刑罚是四十次,不可超过这个数字。如有超过的话,鞭打者必须受罚,接受鞭打,超过的次数。因为鞭打者怕一不小心超过四十次,他们就停在三十九次上。所以这种鞭打又称为‘四十减一’。鞭打的详细条例写在米示拿( Mishnah )上。米示拿是犹太传统律法的法典。‘他们把他的双手分别绑在左右两根柱子上,管会堂的撕开他的衣服,撕破也好,撕得粉碎也好,以曝露他的胸部。在他后面,置放了一块石头。管会堂的站在上面,手里拿 牛皮制的皮鞭。那皮鞭双重褶叠,又加上两条,随之起落。其握手有一掌之长及一掌之阔;鞭长及其脐。(当囚犯被打时,打在他的肩上,鞭端可及其脐。)三分之一次打在胸前,三分之二次打在背上。站时坐时均不可打,只有在弯身时方才可打。 …… 打时用全力以一手握鞭打他。如果那囚犯死在他手下,他是没有罪的。不过如果是由于他多打一下而死,他必须逃亡。’保罗受过这样的鞭打有五次之多。鞭打得利害,可以致人死命的。
(三)保罗一再的述说,他旅途的危险。的确如此,在他那时,海陆的交通比以前安全得多,但是仍旧十分危险。大致上,古代的人不大喜欢尝海上的滋味。留克利希阿斯( Lucretius )说,‘站在岸上看那些可怜虫水手与波涛挣扎乃一乐事。’辛尼加写信给一个朋友说,‘现在你可以说服我几乎做任何的事,因为近来有人说服我采取水道旅行。’人们认为在海上旅行,时刻有生命的危险。至于陆路,则盗匪猖獗。伊比克德说,‘有人听见路上充满了盗匪。他不敢单独行走,他等待加入一大队人 ── 使节团,裁判团,或总督团,以获得路上的安全。’不过保罗没有这些官家的团同走。辛尼加说,‘试想,每一天都有盗匪可能来杀你。’旅客被捉,索取赎金,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如果有冒险精神,不怕死的人,那人就是保罗。
除此一切之外,还有他为众教会挂心的事 。这包括基督教社体里日常行政的负担;不过有更甚于此者。麦尔兹( Myers )在他的一首诗,‘圣保罗’中有话说,
‘全世界难以挽回的苦恼的狂澜,逼挤入保罗的心灵深处。’
最后一段经文,有些奇怪。从表面上看,从大马色逃走乃是一件反高潮的事件。这是记载在使徒行传九章廿三至廿五节。大马色的城墙很阔,可驾一车行走。许多房屋突出城墙。保罗必然是从像这样的屋子缒下去的。保罗为什么直接的提起这件事呢?很可能这件事刺痛他的心。像保罗这样的人,他会觉得从大马色秘密的逃走,比受鞭打更艰承受。他心里憎恨像在晚上偷偷逃走的这一类的事。他深深的谴责自己,不与他的仇敌面对面。 ── 《每日研经丛书》
讲道材料
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二.保罗的愤恨与苦难( 11:1-33 )
1.保罗的愤恨( 11:1-3 )
A.“愚妄”( 11:1 )
1 既然哥林多人宽容那些为自己吹嘘的假传道,不以为愚妄,那么他们听保罗讲到自己过去怎样蒙神重用的见证,当然更会宽容他,不以为愚妄了。
“这一点” 是 “一些” 的意思,不是指某一要点,所以本节不是特指在某件事上希望哥林多人宽容他,而是泛指上章跟本章下文、以及本书中保罗表现得似乎比较 “放胆自夸” ( 11:17 )的一些言论。注意,保罗并非喜欢表露自己的资格或工作成就,但如果让人略知神过去怎样使用他,而 能因此解除人的偏见,对主的工作有利的话,他也不为自己故意隐藏。在今日教会中喜欢或善于为自己宣扬的人常易取得教会的地位,忠心属灵的神仆反而不受重视,可能是有些神仆太 “为自己” 隐藏。
B.“愤恨”( 11:2 )
2 “愤恨” 原文 zeelos ,英译作嫉妒,但在此不是恨的嫉妒,而是描写神因爱而不能容忍我们犯罪的那种心情。
“我为你们起的愤恨,原是神那样的愤恨” ,新旧库本译作 “我以神的妒爱妒爱你们” ,比较接近原意。神的爱,怎样使祂无法容让他所爱的人犯罪,使徒保罗也无法任由他所爱的哥林多人受迷惑,走差路。他为他们所起的愤恨,是体会神的心而起的。哥林多人既受过那么好的栽培,领受神那么多的恩典,甚至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林前 1:7 )。现在竟然连真假神仆都不会分辨(见下文),甚至可能有人走上受迷惑的路,这实在辜负神的恩典,辜负使徒苦心的教导,令人为他们的幼稚与无知愤慨不值了。
下半节进一步解明他为他们愤恨的原因,是因为他曾把哥林多信徒像一个童女般许配给基督。哥林多人本来跟基督没有任何关系,但因为保罗到他们中间传福音,使他们认识了基督,接受了基督的爱,和祂用血所立的约,把他们 “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可是他们现在竟容让那些传异諯的人(参下文 4 节),反而对使徒发生怀疑。这种对待神仆的态度,其实正是他们对基督心志不专诚的表现。
这节圣经也说出了教会与基督的关系,就像已经许配给基督的童女。所以教会不该在基督以外有所爱慕。注意,这里不是指个别信徒是许配给基督的童女,而是指全教会像童女许配给基督。
C.警告( 11:3 )
3 “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 ,可见当时哥林多人的心有偏于邪的危险,所以保罗为他们担忧,按下文在此所说 “偏于邪” ,应指他们可能接受 “另一个福音” 或欢迎假使徒说的。
在此使徒也说明了教会应该像一个童女,向基督存有纯一清洁的心。 “纯一清洁” 就是专一的、诚实的、单纯而完全信任的。
本节也解释了当夏娃犯罪时内心的情形。在创世记我们虽然看见夏娃跟撒但对话的经过,但不知道夏娃内心的光景,这里保罗就说出当时夏娃内心已 “偏于邪” ,失去了纯一清洁的心。魔鬼引诱夏娃吃善恶树的果子时说: “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夏娃接受了这句话,她的心就对神的好意发生怀疑。保罗引用这件事警告哥林多信徒,若听从那些假使徒的教训、假使徒的甜言蜜语、和毁谤保罗的话,以致他们对保罗和保罗所传的福音发生怀疑,就像处在夏娃受迷惑同样危险的境地中。
2.保罗的责问( 11:4-9 )
A.可以容让另一个福音吗?( 11:4 )
4 这些话实际上是暗指下文 13 节的那些人。可见有假使徒在哥林多教会作工,他们毁谤保罗,想哥林多人听从他们的话,很现成的把哥林多教会变成他们的教会。但是这假使徒所传的和保罗所传的并不一样。他们不是不传耶稣,却传 “另一个耶稣” ;他们不是没有灵感,却是出于 “另一个灵” 的感动;他们不是不传福音,却是传 “另一个福音” ,跟保罗所传的不一样。保罗在此没有详述当时假使徒跟他所传的到底怎么不一样,这表示当时哥林多人都知道了,用不着保罗再说。但更重要的是:使徒保罗所传的既然绝对正确(加 1:7-9 ),凡不合使徒所传的教训,就都是错误的(参约 2:10 )。
“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 ,注意,本句是讥讽感叹的语气,不是赞同或允许的意思。相反的,正是不赞同的意思。注意上文第 2 节,保罗是 “愤恨”“妒爱” 的语气一直写下来的。中文新旧库本句译作 “多么好容让他罢!” 吕振中本译作 “你们容忍他,好阿!”
B.保罗比不上别的使徒吗?( 11:5-6 )
5 林前 15:9 保罗曾说: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 为什么保罗在前书自称为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而在本书却说他一点都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前后书说法大不相同。是否矛盾?不矛盾,也不虚假。因为他所说的两种情形都是事实。按保罗在神前所蒙的恩典来说,他的确原本不配称为使徒,因他不信基督,而且逼迫神的教会。这样的人竟成为使徒,怎会是他本身所配得的职分?这是神的恩典。但按保罗蒙恩作使徒之后的表现来说,他的确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因为他的见证、能力、忠心、属灵的权柄、工作的成效,以及各种使徒应有的条件,都毫不比别人逊色。
显然保罗这样的自己申辩是不得已的。哥林多人并不领略保罗的谦虚,也不因保罗自称为使徒当中最小的而觉得他谦卑,反而以为保罗真的不够资格作使徒,所以保罗不得不向哥林多人申辩。虽然按神的恩典,保罗自己实在觉得不配作一个使徒,但按事实来说,保罗的职位绝不在最大的使徒以下。
6 本节是针对 10:10 哥林多人对他的批评。他们说 “气貌不扬,言语粗俗” 。下半节 “这是我们在凡事上,向你们众人显明出来的。” 虽然没有指明是什么事,但必然跟上半节有关联。就是在一切的生活、言行、处事、为人……都向众人显明,他的知识绝不庸俗肤浅,反倒是很有远见,思想高超的人。言语的措词固然重要,但与言语所表达的思想比较起来,当然思想比措词更重要。思想肤浅的人,会比较留意在措词的文雅方面下功夫,思想高超的人,却可能不大注意措词的修饰方面,反而喜欢用通俗语句,这可能也是哥林多人批评保罗言语 “粗俗” 的原因。
哥林多人只凭外表或言语上的措词方面等等来批评保罗,倒显出他们本身的肤浅;就像人批评别人的文章,只知咬文嚼字的吹毛求疵,却完全忽略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这只显出批评的人本身的幼稚与肤浅罢了。
C.“白白传……福音”错了吗?( 11:7 )
7 难道保罗白白传福音给哥林多人反而错了吗?保罗会这样问,表现哥林多人并没有因为保罗不接受他们的供给而敬重保罗,反而轻看他,以为他不是使徒,所以不敢接受他们的供给。也可能是那些假使徒利用这一点毁谤保罗,而无知的哥林多人竟然接受这些人的迷惑,把保罗不愿加重他们负担的爱心,当作是没有资格接受他们的供给。所以保罗质问他们说: “我因为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这算是我犯罪么?” 为主牺牲,舍弃合理权利,并非必然可以换取人的尊敬与赞美,可能反而受误解与轻视,但这就是为主舍已的真谛。
“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 ,本句原文是放在白白传神福音之前。英文本如 K.J.V., N.A.S.B., R.V., R.S.V. 也都把本句放在前面。所以本节全节都是问话的口吻。
为什么白白传福音给哥林多人会算是自居卑微叫他们升高?从本节和林前 9:4-23 看来,初期教会在供给神仆的观念上,显然跟我们的观念相反。他们不把受供奉的看作是在下的,反倒看作是在上的。不论子女对父母、百姓对君王都是这样。他们并不把给传道人的供给看作佣工的薪酬,而是看作一种尊敬的供给(参提前 5:17 )。保罗既没有接受供给,就是不配接受这项 “敬奉” 。所以保罗说他白传福音给他们是自居卑微。
D.保罗没有资格接受教会的供给吗?( 11:8-9 )
8 保罗是不是没有资格接受哥林多教会的供给呢?不是。因为保罗曾接受别的教会的供给,所以他说 “我亏负了别的教会” ,因他不是为那些供给他的教会工作,却受他们的供给而为哥林多教会工作。
注意,这里的 “教会” 是多数的。这证明保罗不单接受腓立比教会的供给,也有别的教会供给。由此可知保罗不一定一直在织帐棚。保罗提醒哥林多人不是他没有资格接受他们的供应,而是别的教会替他们尽了本分!
9 “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 ,可见保罗在哥林多曾经有过缺乏的时候。虽然如此,他没有接受哥林多人的供给。所以他说: “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 意思就是没有叫一个人为他负担什么钱财上的责任。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接受了从马其顿的弟兄的奉献。可见保罗接受人的供应是有原则的。为什么保罗在哥林多工作却不接受哥林多人的供给,反而接受由马其顿来的弟兄供给呢?因为保罗只接受出于爱心的奉献,从哥林多书信看来,哥林多人对保罗有疑心。
“凡事谨守,后来也必谨守” ,在此 “谨守” 两字特别指接受钱财方面的事。 “我向来凡事谨守” 意即:我向来不随便接受你们的钱,以后也要这样谨守,我是不会累着你们的。
3.不得已的自夸( 11:10-15 )
A.挡不住的“自夸”( 11:10 )
10 保罗是诚实的传道,诚实的待人处世,没有诡诈的动机和手段。但这种诚实,不是他自己的旧生命里所有的,而是基督诚实的生命在他里面活出来的结果。既然有基督的诚实在他里面,而且经过时间的考验,保罗在哥林多工作,并没有累着他们一个人( 11:9 ),他没有藉着他的同工间接占过他们任何一个人的便宜( 12:7 ),这是亚该亚一带地方的人都知道的。那就无人能在亚该亚一带的地方阻挡保罗这样的自夸了。
“这自夸” 指保罗在钱财利益方面的清白,和他不接受哥林多人的供给的见证。他这样不接受,也是诚实的,不是装模作样的假爱心、假牺牲。 “自夸” 原文 kaucheesis 也可译作 “夸耀” (参 12:1 注解 )。
B.爱的拒绝( 11:11-12 )
11 “为什么呢” 的意思就是,为什么我不接受你们的供应呢?为什么我要维持这种见证呢? “是因我不爱你们么?” 对你们有偏见么?不是。神知道保罗爱哥林多人,正因爱他们,为他们的益处着想,所以保罗必须维持在他们中间诚实传道、别无贪图的见证。
12 本节首句 “我现在所作的,后来还要作” 可以指上文也可以指下文。若是指下文,就是说我过去怎样没有接受你们的供应,以后也必保持这种态度。这样跟上文 9 节 “我向来凡事谨守,后来也必谨守” 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本句也可以指下文,就是本节的下半节: “为要断绝那些寻机会人的机会” 。那意思就是,不给那些找机会的人有机会。
“寻机会的人” 是指假使徒。 “寻找机会” 就是找藉口,找把柄。保罗在这里解明为什么他要在哥林多教会中保持不接受他们金钱接济的见证,那是为要断绝那些假使徒的机会,使他们没有任何把柄说他们跟使徒保罗是一样的。那些假使徒到哥林多时,起初可能表现得很廉洁,其实那只不过是要得着哥林多人信任的手段,后来就显露出他们的贪心了。如果保罗也不过起初拒绝哥林多人的供给,后来却照样接受他们的供给,岂不是让那些假使徒有了机会,说他们所夸的是跟使徒保罗一样么?保罗要断绝这等人的机会,所以他始终不要累着哥林多人,不接受他们供给。
C.假使徒的诡诈( 11:13-15 )
13 “行事诡诈” 英文圣经和中文新旧库译本,都译作 “诡诈的工人” ,偏重于描写假使徒的为人,是诡诈的人。要辨认诡诈的人,不能只看他的行事,或他们所装成的 “模样” ,应该留意他们诡诈的本质。
14-15 他们既然是诡诈的人,怎么能装成很真诚、很有爱心的样子呢?保罗在这里指出,这种人装成很属灵的样子,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会 “装作光明的天使” 。从这两节经文看来,假使徒不是完全没有好的行为,不过他们的好行为是装出来的,不是出于生命的。所以我们看人不能只看人表面,要看人内里的实际。
注意,保罗把 “假使徒” 跟 “撒但” 相提并论,并且明指他们不过是 “撒但的差役” ,他们要跟撒但一样得着该有的结局。
4.保罗自命为愚妄( 11:16-23 上)
A.请求信徒把他当作愚妄( 11:16-17 )
16-17 这两节的意思是,哥林多人不应该把保罗看成是愚妄的──就是没有学问、没有属灵经验,却又自夸的那等愚妄。假如他们真的要看他是愚妄的话,就得大量一点,把他当作愚妄人接纳,忍受他在这里所说的一些 \cs14 “自夸” 的话。
17 节是解释,他这样地放胆讲说自己的经历和工作的成就,并不是 “奉主的命” 而说,乃是像愚妄人那样说。如果哥林多人果真欣赏那些喜欢自夸的人,就没有理由不接受保罗在这里叙述他的真实经历了。
“不是奉主命说的” 原文没 “命” 字。新旧库译作 “不是按主说的” 。英文标准译本也是这样译法。
B.请求忍耐保罗的自夸( 11:18-23 上)
18-21 上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里声明,他为自己的职分申辩,是像一个愚妄人放胆自夸。虽然哥林多人自命为精明的人,却相信那些假使徒的自夸。因此保罗请他们忍耐听一听保罗的自夸。看看保罗若凭血气的话,是否就没有可以自夸的地方?其实保罗不是没有可夸的,而是不要跟那些喜欢凭血气的假使徒相比罢了!
“凭血气” 原文 sarx 就是 “肉体” 或 “肉身” 的意思。英文标准译本 K.J.V., N.A.S.B., R.V., 都译作 flesh (肉身)。 R.S.V. 则译作 worldly (即世俗的)(参 10:2-3 注解 )。
所以,这里 “凭血气” 实在就是指以属肉身、属这世界的事为夸口,也就是保罗下文所提出的那些天生的条件和各种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包括许多为主受苦的经历)。保罗并不喜欢凭这些跟人比,或凭这些夸耀什么,但对于那些只领略属肉体之夸耀,却又面对着 “假使徒的迷惑” 的哥林多人,保罗不得不把自己的经历,数一数给他们看。
20 节, “假若有人强你们作奴仆,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 这些话不像是指假使徒在哥林多教会中作威作福的情形。从本书内容看来,他们还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地步。这些话较可能是指哥林多信徒中有好些是作人奴仆,或曾受外人欺侮的。使徒的意思是说,如果他们受外人或主人的无理恶待,尚且能忍耐,难道受使徒轻微的指责,或稍带责备语气的自辩,就不能忍耐吗?所以本节保罗是以信徒对教外人的态度来与对待主的仆人的态度相比较。
21 节上: “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 所谓羞辱自己,就是贬低自己的身分,语气与上节连贯。 “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 ,原文没有 “从前” ,只是语法上表示曾经软弱过。全句的意思不大明显,但按上文看来,较接近的意思是:我们这样把自己贬低的讲法,就像比起外人还不如。
21-23 上 “他们是希伯来人么……?” 大概那些假使徒是希伯来人,所以用希伯来人作夸口,这是天生的条件。但保罗正是生来的希伯来人(腓 3:5 )。不论他们自夸为亚伯拉罕的后裔,或自夸为基督的仆人,保罗没有一样比不上他们。
“他们是基督的仆人么?……” 意思是:他们自称为基督的仆人么?或哥林多人以为他们是基督的仆人么?…… “我更是” 。如果他们算是基督的仆人,那保罗更是基督的仆人了。这 “更” 字是与上文 18 节那些凭血气自夸的人比较来说的。要是那些喜欢凭肉体夸耀的人是基督的仆人,保罗就比他们有更优越的资历,可以夸耀他是基督的仆人了。下文就是保罗所提出有关他自己确是基督仆人的证据。当然,保罗这话也可能是把自己跟十二使徒比较,但按上文来看,此处更可能是要跟那些自称为使徒的人比较。
5.保罗的苦难( 11:23 下 -33 )
A.肉身的各种危险( 11:23 下 -27 )
23 下 -27 本段经文记述了保罗为基督的缘故在身体方面所受的苦难,包括很多面对死亡的危险和对身体有严重伤害的刑罚。保罗在这里提出他受苦的经历,作为他是基督仆人和使徒的凭据,似乎是要提醒哥林多人,那些假使徒能否像他那样为福音受苦?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比较,证明保罗是基督真正的仆人。有关他受苦的事,有一些在使徒行传是查得到的。如他在腓立比、该撒利亚坐监牢,徒 28 章记载他在罗马坐监牢、被棍打等等。
“多受劳苦” ──从使徒行传与书信可知保罗确是劳苦传道。而他所以劳苦,不是因人的催促,是他自己为福音格外热心的缘故(林前 15:10 )。
“多下监牢” ──照着圣经所明记的,他曾先后在腓立比(参徒 16:16-34 )、耶路撒冷(徒 21:30-36;23:11 )、该撒利亚(参徒 23:31-35;24:27;25:4-5 )、罗马(徒 28:16 )及末次在罗马下监(提后 1:17 )。
“受鞭打是过重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 ──林后 6:5 也提到曾受鞭打,但在使徒行传中,却未明记他受鞭打。
“每次四十减去一下” ──(参申 25:3 )。
“被棍打了三次” ──其中的一次在腓立比(徒 16:22 )。
“被石头打了一次” ──就是在路司得几乎被打死的那次(参徒 14:19 )。
“遇着船坏三次” ──在到罗马的途中也遇着一次(徒 27:41 )。
26 节提到八种危险, 27 节提到八种劳苦,都没有逐一举出事实。实际上保罗传道工作中为主所受的苦实在太多,若每次经过都详加记述,本书可能变成他的传记了。他只略提大概,是为避免防碍他写本书的宗旨。
B.心灵的各种负担( 11:28-29 )
28 28 节以后注重描写保罗在心灵方面所受的苦。身体方面所受的苦难是被逼的,不由自主。但是为众教会天天挂心,这种精神方面的负担,全是因爱的缘故,自己担起来的。如果没有爱心,也就没有担心。
29 这是爱的质问,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的质问,可见保罗如何关心每一个信徒的灵性。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如果我们不为弟兄的软弱担心,也不为弟兄的跌倒焦急,却要求别人关心我们的困难,照顾我们的缺乏,那是不公平的。但对保罗来说,信徒如果像父亲般尊敬他,也是公平的,因为他实在爱他们,像是自己的儿女那样。
C.小结( 11:30-33 )
30-31 保罗的意思是,他这样的自夸是不得已的。凭他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夸。因为他是软弱的,他能够在软弱当中承担起许多的苦难,显然是神的恩典,所以他说他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他软弱的事,也就是夸主的恩典怎样扶助了他的软弱。
并且他以上所说的,是 “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神” 可以为他作见证的,不是说谎的。因为他上文所说的都是他的经历,都是事实,不是虚构的宣传。他不用故意加添什么话为自己夸耀,只不过把实际的经历说出来,好叫那些喜欢凭外表的成就自夸的人,不敢过于张狂,又叫那些属肉体的哥林多人认识自己的幼稚。
32-33 本段记载他在大马色的时候怎样被人捉拿的情形。那是保罗悔改后三年的事(徒 9:25 ),可见本章上文所提起有关保罗的各种为主受苦的经历,是想起就写的,不是早就准备写的。所以使徒没有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写下来。但虽然随手写下,已经荦荦可观,远胜过那些凭血气自夸的人,为自己编造的许多故事。
保罗在大马色被人用绳子从窗户中缒下来这件事,也证明了他刚刚信主不久,就为主受苦,而且他从开始为福音受苦,到写本书的时候,始终没有改变他的心志,还是一样的忠心为主受苦。
问题讨论
基督徒可以嫉妒或愤恨别人吗?保罗为哥林多人而愤恨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保罗把哥林多人对基督的心志动摇,跟撒但诱惑夏娃相提并论,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有什么证据显明哥林多人正在信仰上受到迷惑?
为什么本章中保罗对他自己使徒职分的申辩,用了与林前 15:9 完全相反的口吻?
有什么证据证明保罗有资格接受教会的供给?他为什么要一直保持不接受哥林多人的供给的见证?
本章 12 节是什么意思?保罗为主所受的苦难共有几样?可分为几类?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四.保罗维护他的使徒身分(一一 1 ~ 15 )
一一 1 但愿你们宽容我这一点愚妄,其实你们原是宽容我的 。保罗希望他这样自夸时,他们能够忍耐他。但他又感到他们是正在忍耐他,因而这要求是不需要的。
一一 2 他跟 说出作这请求的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为哥林多信徒 起的愤恨,原是神那样的愤恨 。他 曾把 他们 许配一个丈夫 ,好让他 把 他们 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对哥林多信徒的属灵境况,保罗个人感到有责任。他的愿望是到了将来那一天,即信徒被提时,他可以把他们献给主耶稣,是未受当时流行的假教训所败坏的。就是由于保罗为他们起的愤恨,他愿意留在那似是愚妄的自夸中。
一一 3 保罗这愚妄行为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怕圣徒会被骗,他们的 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纯一的心 指诚心。他希望他们单单忠于主,不让他们的心被任何人引诱。他又希望他们对主的献身是无瑕疵的。
使徒保罗记得 蛇 怎样 用诡诈诱惑了夏娃 。他首先取悦她的心思或智慧。假师傅正是这样行在哥林多信徒身上。保 罗要哥林多这童女的心专一而没有瑕疵。
留意保罗看夏娃与蛇的故事为事实,而不是神话。
一一 4 保罗愿意有一点愚妄的第三个原因是哥林多信徒似乎想听从假师傅的教训。
有任何人到哥林多来 另传一个耶稣 ,宣称在圣灵以外,人可 另受一个灵 ,并宣布有另得一个福音,哥林多信徒都颇愿意忍耐。他们似乎爱忍受这些观点,保罗讽刺地说:“你们若能忍耐别人,为何不忍耐我?”
最后他说: “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 我们应从讽刺的角度了解这句话。使徒不是同意他们接受异端,而是责备他们易于受骗,并缺乏分辨能力。
一一 5 他们要忍耐保罗的原因是他 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 。他说 最大 的时是用一种讽刺的语调。这词的字面(及现代语感的)翻译是“超级使徒”。
改教家引述本节来驳斥教宗观念里彼得是主要使徒,以及教宗继承了使徒之首位的观念。
一一 6 保罗的 言语虽然粗俗 ,他的 知识 肯定并 不粗俗 (译按:或作没有充足训练)。哥林多信徒应明白这一点,因为他们是从使徒保罗领受基督信仰的 知识 的。无论保罗在口才方面是多么不足,多么拙劣,他显然已叫哥林多的圣徒明白他的信息。哥林多信徒必可为此作见证。
一一 7 若他粗俗的言语不是哥林多信徒厌恶他的原因,也许他有过犯使他 自居卑微 ,叫他们 高升 。本节上半部解释了这意思。使徒保罗与哥林多信徒同在时,并没有接受他们的金钱援助。也许他们感到保罗这样卑微而叫他们高升,其实是一种罪。
一一 8 “ 我亏负了 (直译为抢了) 别的教会 ”是一种称为夸饰法的修辞。这夸张的说法目的是在人心中产生真正的效应。保罗实际上并没有抢劫别的教会,他的意思只是当他在哥林多事奉时,他是从 别的教会 接受资助,以致能够服侍哥林多信徒而不取分文。
一一 9 使徒保罗逗留在哥林多期间,也有 缺乏的时候 。他有否让哥林多信徒知道他的 缺乏 而要求他们帮助?肯定没有。 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 他在物质上的 缺乏 。
使徒保罗尽所能 不累 哥林多信徒,他希望能继续这样持守 。在哥林多信徒中间,他不会强求使徒的权利,不会要求他们供应他的需要。
一一 10 保罗确信 无人 能在 亚该亚一带地方 ,即哥林多的所在地,阻挡他 这自夸 。他无疑是指那些批评他的人因他的禁戒而攻击他。他们说他因为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使徒,所以没有强求信徒的资助(林前九)。纵然批评者这样控告他,他仍以服侍哥林多信徒不取分文而夸口。
一一 11 他 为什么 这样夸口呢? 是因 他 不爱 哥林多信徒吗? 神知道 不是这个原因!事实上,他心里充满 最深的爱。似乎保罗怎样做,都会受到批评。若他接受哥林多信徒的金钱,他的反对者会说他只为报酬而传道。他没有接受他们的金钱,又蒙受 不爱 他们的指摘。但 神知道 事情的真相,保罗情愿将这事交在衪手里。
一一 12 显然那些犹太派基督徒期望哥林多信徒给他们金钱,他们曾这样要求,也曾从哥林多信徒接受了金钱。像大多数异端一样,除非有金钱上的报酬,否则他们是不会服侍信徒的。保罗定意 还要 谨守宗旨,不从哥林多信徒收取分文。若假师傅要继续与保罗较量,就让他们跟随他的宗旨。但他知道他们总不能为不受报酬而夸口。这样,他便摧毁他们夸口的基础了。
一一 13 保罗容忍至此,终于说出了他对这些人的真正评价。他已不能再抑制自己了!他要按他们的本相称呼他们。 那等人是假使徒 ,意思是他们从未受主耶稣基督差遣。他们或是自己擅取这位分,或是由其他人授予他们的。他们 行事诡诈 ,这是描述他们往来于教会间,希望信徒信从他们的假教训。他们 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 ,假装是基督的代表。保罗不打算与这等人看齐。
使徒保罗论到这些犹太派教师的事,可从今天的假教师身上看见。“我们都知道,我们若看邪恶为邪恶,它就永远不能引诱我们;假装对其权力来说是重要的;它以人不能不说好的思想和希望来投迎合人的心意。”(选录)
一一 14 使徒保罗说他那些在哥林多的批评者假装基督的使徒。但他回心想到他们主人的策略,便不觉得奇怪了: 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
今天我们一般把撒但勾划成一个头上有角,身后有尾巴,样子阴险的红色活物。当然,这样的画像跟撒但向人展示的模样极不相同。
有些人则联想撒但为一个醉汉,在陋街上颠簸而行。但这也是对撒但所存的假印象。
本节告诉我们,撒但化妆为 光明的天使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说撒但装作福音的使者,他穿上宗教的外衣,站在时下受欢迎之教会的讲台上。他口里说 许多宗教用语,如神、耶稣、圣经。但他迷惑他的听众说救恩是在乎行善积德。他并不传讲基督宝血赎罪的道理。
一一 15 达秘曾说,撒但拿 圣经的时候是最恶的。这是本节的概念。若撒但自己装假,无怪乎他的差役也这样做。他们装作什么?装作假师傅、无神论者、还是异教徒?答案,都不是。他们装作 仁义的差役 。他们自称是教会的差役。他们声称要带领人进入真理和仁义中,但他们却是那恶者的差役。
他们的结局,必然照 他们的行为。他们要毁坏 ── 他们必要被毁。他们的行为带人进入灭亡;他们自己却要被带进永刑。
五.保罗为基督受苦证明他是使徒(一一 16 ~ 33 )
一一 16 保罗这样说,是希望 人不可 把他 看作 一个自夸的 愚妄人 。然而,他们若坚持, 也 让他们 当 他是 愚妄人 来 接纳,叫 他 可以略略自夸 。
要留意我(也) 可以略略自夸 中的“也”宇(译按:“我”原文作“我也”)。这词语有其真实的意义。假师傅常常自夸。事实上,保罗是说:“纵使你们要把我看作愚妄人(其实我不是),也请 接纳 我,以致我可以稍微自夸,像其他人一样。”
一一 17 本节有两个可能的解释。有人认为保罗是说,虽然这句话是神所默示的,但却 不是主 的命令。
另一个解释是保罗在这里所作的,即有夸口, 不是奉主命 而行,意思是并非跟从主的榜样。主耶稣从未夸口。
费廉思采取第一种观点,把本节翻译为:“我现在不是奉主的命令说话,而是作为一个愚妄人,必然这样夸口。”
但我们选择第二种看法 ── 那自夸并 不是奉主命 而作的,而是保罗似乎是愚妄地自己夸耀自己。雷历评论说:“他说他必须靠 他自然的本能纵情于此(夸口),好叫他能列出一些重要的事实,吸引他们的注意。 41 ”
一一 18 哥林多信徒当时听闻许多人自夸,那些人都是按 堕落的人类本性自夸。若哥林多信徒认为假师傅有足够理由自夸,就让他们思想他的夸口,看其内容是否没有坚固的基础。
一一 19 保罗又再使用讽刺的语调。其实他要求哥林多信徒作在他身上的事,他们正在天天作其他人身上。他们以为自己是精明人,不会被愚妄人欺骗。然而,他们当时却正在被欺骗。他会继续解说这一点。
一一 20 他们愿意 忍耐 保罗所描述的那一类人。
那类人是谁?从下文明显可见,就是犹太派教师,即那榨取哥林多信徒的假使徒。首先,他使他们作奴仆。这无疑是指律法的辖制(徒一五 10 ),说在基督里的信不足以叫人得救,人也必须遵守摩西的律法。
第二,他侵吞圣徒,意思是他要求大量的金钱资助。他不是为爱他们而服事,却是为了金钱上的报酬。
掳掠你们 这句话是使用狩猎的比喻。假师傅把这些人当作猎物,掳掠他们往他要去的地方。
这些人的特征是骄傲自夸、高抬自己。他们批评别人,使自己在人前显得更了不起。
最后,他们打信徒 的脸 ,那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按字面解释这话,因为历代以来,傲慢的圣职人员都会打他们的教区居民,藉以证明自己的权力。
使徒保罗希奇哥林多信徒竟愿意 忍耐 这些假师傅的虐待,却不愿意忍耐他出于爱心的提醒和劝告。
达秘说:“真是希奇,人能忍耐虚假的事 ── 更甚于对真实的事的忍耐。 42 ”
一一 21 有些人认为保罗在本节的意思是:“我这样贬抑自己,好像我在你们中间的时候,我是软弱害怕的,不敢证明自己的权力,像这些人一样。”
另一个意见认为本节的意思是:“或这样说是贬抑自己,因为若这样就是刚强,那么我就是软弱了。”费廉思的翻译跟第二个观点相同:“我几乎不好意思说我从未向你们作出那样刚强的事。”
保罗说,若假师傅所作的是真正的刚强,他就要 羞辱 自己说,他从没有显出那样的刚强,却是显出软弱。但他又马上补充说,这些人有理由 在何事上勇敢 ,他肯定也有他们一样的权利去 勇敢 。莫法特说得好:“就让他们随意吹嘘吧,我和他们是平等的(小心,这是一个愚妄人的任务!)。”使徒保罗以此为引言,继而进入本书信中极为庄严的一部分,显出他有权自称是主耶稣基督的真正仆人。
相信你还记得哥林多教会中提出了一个疑问,就是保罗是否一个真正的使徒。他要出示什么证明,表示他已得 神的呼召?例如,他怎样能向人证明他与十二位使徒同等?
他已准备好了答案,但或许不是如我们所期望的。他没有任何证书证明他是从某某神学院毕业的。他也没有耶路撒冷众弟兄写的推荐信,说明他们按立他作圣工。他没有展示他个人的成就或技能。他给予我们的,是一个感人的报告,说明他为福音的工作忍受了多少痛苦。不要错失哥林多后书这部分的戏剧性事件,及所引起的悲怆。试想像那无畏的保罗,不懈地奔波,奔走传道旅程,受基督的爱束缚,只要人仍渴望基督的福音,甘愿忍受说不尽的艰困。我们细阅这段经文时,少有不受感动、不觉羞惭的。
一一 22 假师傅很多引用他们的犹太世宗。他们自称是纯种的 希伯来人 ,是 以色列 的子孙、 亚伯拉罕的后裔 。他们仍陷在妄想中,以为这家谱能使他们在神眼中受宠爱。他们不知道神昔日的子民以色列,已因为拒绝弥赛亚而被神搁在一旁。他们不知道在神眼中,犹太人和外邦人并没有分别:所有人都有罪,需要信靠基督,惟独信靠基督,才能得救。
他们在这方面的自夸是无用的。他们的世系并不超越保罗,因为保罗同样是希伯来人、以色列人,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但这些并不能证明他是基督的使徒。因此他匆匆回到论点的主要部分,在某一方面,他们是不能超越他的 ── 在患难和困苦上。
一一 23 他们的职业是 基督的仆人 ,他“在献身、劳苦和受苦上”,是主的仆人。使徒保罗不会忘记他是受苦之救主的跟从者。他知道仆人不能高过主人,使徒在世上不能期望得到比主人优厚的待遇。保罗晓得他愈忠心事奉基督、愈传扬救主,他在人手中就会愈多受苦。在他看来,受苦是基督仆人的记号或标志。虽然他感到这样夸口是愚妄的,但他需要说出真相,而真相就是没有人见过这些假师傅受苦。他们选择了容易走的路。他们避免受责备、受逼迫和羞辱。因此,保罗认为他们并非处于优势去攻击他基督仆人的身分。
现在让我们看看保罗用以支持他自称是真使徒而列举的种种苦难。
我比他们 多受劳苦 。他想到自己的传道旅程,想到他怎样周游地中海一带,宣扬基督。
受鞭打是过重的 。保罗在这里描述了他在基督的敌人 ── 异教徒和犹太人 ── 手下受鞭打的情况。
多下监牢 。按圣经记载,保罗传道至此时,他下监只有一次,就是在使徒行传十六章 23 节,当时与西拉在腓立比被下狱。现在我们知道这只是保罗多次下狱的其中一次,保罗原是牢房的常客。
冒死是屡次有的 。毫无疑问,保罗写到这里时,想起他在路司得从死亡里逃了出来(徒一四 19 )。但他也可能回顾其他类似的情况,即他因逼迫而几近死亡。
一一 24 摩西律法禁止犹太人一次过鞭打犯人四十下(申二五 3 )。为确保不违反这律法,犹太人通常会打三十九下。当然,只有他们认为是严重罪行时才施以这刑罚。使徒保罗在此让我们知道,他的同胞竟曾 五次 向他施以这种严厉的刑罚。
一一 25 被棍打了三次 。新约只提到在腓立比那一次(徒一六 22 )。但保罗另有两次受了这种痛楚而羞辱的对待。
被石头打了一次 。无疑这是上文已提到的,在路司得那一次(徒一四 19 )。那次保罗被石头行至重伤,人们以为他死了,把他拖出城外。
遇 船坏三次 。保罗的试炼并非全部直接出于人手。有时他是在大自然的动荡下摇撼。这里提到的海难,圣经并没有记载。(使徒行传二十七章的海难是后来保罗前往罗马时遇上的。)
一昼一夜在深(海)里 。使徒行传似乎有这样的记载。有一个问题是这“深”是指监牢还是大海。若指大海,则保罗是否在筏子或小艇上?若否,则只有藉 主直接的、神迹性的干预,保罗才得以生还。
一一 26 又屡次行远路 。你若翻开圣经后的附录地图,常会找到一个题为“保罗的传道旅程”的地图。细阅保罗所行的路线,又想想当日原始的交通工具,你会较深入地明白这句话的含意!
保罗跟 列出他曾遇上的八种危险。他曾 遭江河的危险 ,这是指河水暴涨。也有 盗贼的危险 ,因为在他的行程上,有许多地方是盗贼横行的。他也面对 同族 ── 犹太人,并 外邦人 ── 他的福音对象,带来的 危险 。还有城里的危险,如路司得、腓立比、哥林多、以弗所。他也面对 旷野的危险 ;旷野大概指小亚细亚和欧洲人口稀疏的地区。他曾遇上 海中的危险 ── 有暴风、礁石,也许还有海盗。最后,还有 假弟兄的危险 ,无疑是指那些假装基督徒师傅的犹太教律法主义者。
一一 27 劳碌 指保罗不停的工作,而困苦则有因工作而耗尽或受苦之意。
多次不得睡 。在路程上,他大概常常需要在露天的地方席地而睡。但危险从各方守候 他,因而他需要彻夜不眠,以防危险临到。
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 。这位伟大的使徒周游各处事奉主的时候,常有吃喝的缺乏。不得食(禁食)可能指那出于自愿的禁食,但更可能指食物短缺。
受寒冷,赤身露体 。保罗常是鞋履破旧,衣襟单薄,再加上天气骤变,他本已清苦的生活便更形不安。何治说:
在我们眼前的是使徒中最伟大的一位,他的背因经常的鞭打而破裂,他的身体被饥渴、日晒雨淋所蹂躏;他更受寒冷、赤身露体,被犹太人和外邦人逼迫,到处被赶,居无定所。这段经文较其他任何一段,更使当今最劳碌的神仆羞惭掩面。若与这位使徒相比,他们又曾作何事、曾受何苦?我们知道他现今在荣耀里,跟他昔日在地上受苦一样那么超卓,我们的心也得安慰 43 。
一一 28 除了这外面的事 ,即那些特别的事,保罗 还有为众教会 挂心的事,天天压在他身上。这句话有 何等意义,为教会挂心的事远超其他试炼!保罗是一位真正的牧者。他对主的子民充满爱和关怀。他不是受雇的牧羊人,而是主耶稣真正的代理牧人。那正是他在这段经文要辩明的重点。从种种理性的立场看,他确已取得胜利。他对教会的负担提醒我们一句话:“建立教会是伤心难明的工作,医治教会更是无休止的工作。”
一一 29 本节跟前一节有密切的关系。在第 28 节,使徒保罗说他天天挂念所有教会的事。他在本节解释他的意思。他若听闻一些信徒 软弱 ,他自己便感到那软弱。他身同感受地忍受别人的痛苦。若他知道一些在基督里的弟兄 跌倒 ,他便会义愤填膺,十分焦急。影响神子民的事也影响 他。他们受苦,他便悲伤;他们得胜,他便欢呼。这一切叫基督的仆人心力交瘁。保罗何等明白此理!
一一 30 保罗夸口的,不是他的成就,不是他的恩赐或才干,而是他的软弱,他的羞耻,他所忍受的侮辱。通常人不会以这些夸口,这一切也不会叫他们成名。
一一 31 提到他的受苦和羞辱时,保罗马上想到他一生工作中最羞辱的一刻。他若要以他的软弱为荣,便不能不提到他在大马色的经历。由于这样以羞辱的经历夸口是与人性相违的,所以保罗呼求 神 证明他所言非虚。
一一 32 这事件的详情可见于使徒行传九章 19 至 25 节。保罗在 大马色 附近悔改归主后,便开始在当地的会堂里传讲福音。他所传的道初时引起了人的好奇,但不久,犹太人便设计杀害他。他们派人日夜在城门把守,为 要捉拿 他。
一一 33 一天晚上,门徒把保罗放进 筐子里,从城墙上 的 窗户 …… 缒下去 ,他因而得以逃脱。
但保罗为何要提到这事件?华特逊认为:
D 哥林多人容易受骗(十一1-6)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先说到“愚妄的话”(夸耀他的使徒资格),在本章后半和下一章中还会继续说。同时他解释道,因为他很关切他的读者容易受骗,而不得不这样作。他恐怕他们的心会被那些怀疑他使徒资格、传不同福音的人引诱,而偏离对他所传基督的委身。
1. 但愿你们宽容我这一点愚妄;保罗以他以下要提到的(十一21b-十二13),展示他使徒资格的事,是一种愚妄的行为。特别是他才说到:“因为蒙悦纳的,不是自己称许的,乃是主所称许的。”(十18)但根据哥林多的情况来看,保罗是不得不说到他的资格。而这些资格也不是他想定的,而是根据反对他的人所喜欢的,是哥林多人明显接受的。为了适应情况的需要,保罗就用愚妄人的愚妄来回答愚妄人。当他对他们说,其实你们原是宽容我的时,更有可能是表示他对自己如此作感到不好意思,而不在乎他的读者是否感到合宜。
2-3. 保罗显明他之所以要愚妄的自我推荐,其实他至深关切的是:我为你们起的愤恨,原是上帝那样的愤恨。当他看到哥林多所发生的一切时,保罗心甚激动,因为他分担了上帝为祂的百姓所起的愤恨。这里用到婚姻的隐喻,因为下面说到: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婚姻在保罗时代的犹太人中,牵涉到两种礼仪,订婚(许配)和成婚,成婚礼后才算完成婚姻。通常两者之间相隔一年,但在这段期间,女子在法律上就算是男子的妻,虽然在交往上而言,她仍是处女。订婚合约是双方都当守的,只有因死亡或正式的离婚文件才可除去合约。订了婚的女子若有不忠或违约,就算犯奸淫,可因此施予惩罚81。这种婚姻习俗,就是保罗在此所说的背景。
保罗看自己是上帝的媒人,透过他把他引领归主的人许配给基督。他感到自己有责任,要在最终透过婚礼完成婚姻时(也就是基督再临时),确实保证哥林多人就像贞洁的童女一样,嫁给一个丈夫。从哥林多最近发生的事看来,保罗不得不说,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为了描述他所见的险象,保罗用夏娃在乐园中受诱惑的例子来作比较(“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创三13)。重要的是蛇对夏娃的“引诱”不是性方面的,正如一些拉比的解释;而是迷惑她的心思,否认上帝所说的真理(创三1-7)。因此夏娃的故事巧妙地指出哥林多人所面对的那种危险,那就是:他们的思想(心)会受诱惑而偏离。和合本翻译作心(noēmata)这个字在新约中只用六次,都用在保罗着作中,其中五次用在哥林多后书。除了这段经文使用之外,保罗用这个字说到撒但的“诡计”(二11),“心地”刚硬或瞎了(三14,四4),将人所有[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十5)。上帝出人意外的平安,保守“意念”(腓四7)。在此处经文中,保罗是关心他们的“心思”不被诱惑(不是道德方面的妥协)。他指的是什么,下面第4节会有说明;但在接下去看之先,我们必须强调,基督徒的心灵是蛇(保罗用以等同撒但,参14节)攻击的主要目标,目的是要引诱他们偏离对基督的献身。
4. 哥林多人的心被那些传另一个耶稣、另一个福音的人引诱偏离了。就好像夏娃被蛇引诱,否认上帝的话的真实性;保罗引领归主的人也同样被那些否认他所传福音真理,代之以他们自己的另一个福音的人引诱,而偏离了。
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保罗所谓另一个耶稣指的是什么?如上十12注释所指出的,正是保罗的敌对者用以评价使徒职分的标准;在性质上而言,是一种得胜主义,没有软弱、受苦经验容身之地。可能在他们传讲的信息中,过分强调基督的荣耀,而完全不顾保罗也认识软弱、羞辱、逼迫、受苦和死亡的事实。保罗传讲基督是钉十字架的主,因此如上所列的信息内容,对保罗而言,就是传讲另一个耶稣。
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如果根据以上所提的来解释另一个耶稣是合理的话,那些用同样的思想路线来解释保罗所说,他们已接受的另一个灵,应当也不成问题。哥林多人原先所受的灵,是当他们回应保罗所传的福音时(参,林前二12,三16,六19)所受的,也是保罗在传道中赋予他能力的(参,罗十五18-19;林前二4;帖前一5);这个灵也是使祂所内住的人能结出仁爱、喜乐、和平的德行的灵(加五22)。而保罗的敌对者所运用的灵是独裁的、强迫性的(十一20)。按照保罗的理解,这种灵感的来源是出自撒但(十一13-15)。如果哥林多人听从这些人的话,他们就是接受了一个与当初接受保罗的福音时,完全不同的灵。
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保罗在说到使加拉太教会几乎失落的犹太化的教导时,也同样用别的福音(加一6-9)。有人认为保罗在哥林多的敌对者所传的,可能就是同一个福音;这福音强调外邦人不只需要相信基督,还要负起律法的轭、守割礼,才能列在真正上帝子民的行列中。但是这种看法从两方面来看是不可能的。第一,哥林多后书十至十三章未曾提到守律法的要求(无论是饮食条例,或安息日和其他特殊的守节日等),或要行割礼。第二,我们在哥林多后书十至十三章中发现,它所强调的〔譬如讲话的技巧、知识(十一6)、权柄的展示(十一20)、异象和启示(十二1),和行使徒的神迹(十二12-13)〕,在加拉太书中都找不到。因此,最好还是以解释另一个耶稣和另一个灵的方法,来解释另一个福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强调基督的荣耀权能的福音,很少有基督是钉十字架的主存在的地位。
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保罗在此用的动词与在第1节中所用的相同。保罗既已知道他们能够如此容让那些传另一个福音的人,那么他感到要求他们也容让他,就不足为奇了。
5. 但我想,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之下。从表达他的关切,保罗现在转而为自己辩护。有关最大的使徒之身分的讨论,请见导论。本注释所采取的立场是:这些人就是那些传另一个福音的人(4节),也是保罗称之为假使徒和撒但的差役的人(14-15节)。在保罗宣称不在(这些人)……以下的同时,他并不是指他们就与他同等。他只是回应他们的自称。稍后他会宣称他的身分,并肯定他是超过他们(21b-33节)。
6. 我的言语虽然粗俗,我的知识却不粗俗。前一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保罗直接让步,承认他在公开讲论时,对修辞技巧的应用不如敌对他的人。第二,这是修辞上的一种策略,保罗有意把自己放在比敌对者较低的地位,但是他自己清楚(同时盼望他的读者也清楚),事实上,他是超越了他们。第一种解释比较切合上下文,因为保罗的用意,似乎是在比较不重要的修辞技巧方面,承认他不如他的敌对者,但在更重要的知识的范畴,他却远远超过他们。
谈到知识,保罗主要是指对福音奥秘的真知灼见(参,西一26-27;弗一9,三1-6),这也是他的敌对者没有适切理解的。这其中可能也包括理解上帝赐予那些相信之人的恩赐(林前二10-13),还有所谓的“上帝各样的旨意”(徒二十27)。谈到这一切,保罗说,这是我们在凡事上,向你们众人显明出来的,无疑他指的是他用了至少十八个月的时间,在第一次拜访该城时用上帝的话教导哥林多人(徒十八11),以后还写信教导他们。
E 金钱酬劳的问题(十一7-15)
在这几节经文中,保罗针对别人对他的批评,指责他在哥林多传道时不索取,也不接受任何听道之人的经济酬劳。因此之故,他似乎受到两方面的批评。第一,哥林多人可能感到受侮辱,因为保罗拒绝接受他们的援助,特别是在这同时,他还必须亲手作工来支持自己,而这种工作又是他们认为是一个使徒不该去作的(7节)。第二,这种拒绝的态度被他们认为是保罗并不真正爱哥林多人的凭证。如果他不接受他们的金钱,当然就是表示他对他们没有真正的爱护之情(11节)。即使有这些批评,保罗还是告诉他们,他仍无意改变他的作法;原因是他希望藉此断绝他的敌对者所宣称的,与他一样工作的说法(12节)。然后就有一段强硬的口头攻击,保罗以讽刺的口吻,毫不留情的说到他对这些敌对他的人的看法(13-15节)。
7. 我……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这算是我犯罪吗?按照使徒行传十八1-4,保罗首次在哥林多停留时,是以织帐棚来供应自己的需要。这样作等于自居“卑微”;因为在希腊人当中,他们认为一个哲学家或游行教师还需要亲手作工供应自己需要,是一件羞耻的事。保罗显然知道这点,他以嘲讽似的夸大语气问他们,难道我因为白白传上帝的福音给你们,如此自居卑微,也算犯罪了!他问道:若为了不必你们花钱,我白白把福音传给你们,我自居卑微,使你们升高,这也算是罪吗?
8. 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保罗在这里用的sylaō(“亏负”),是一个很强烈的字。在蒲草纸文件中,它是用来指“掠夺”,而在古典希腊文中,它几乎都用在军事场合中,指“剥夺”(剥去已死士兵的盔甲)。保罗为何选择用这么强烈的字,很难下定论。可能他要哥林多人深深了解到,他为了免费传福音给他们,费了多大的劲;甚至于到了“偷取”其他教会的地步;意思是接受他们的资助,在哥林多工作,而为他奉献的人并没有因此得到任何好处。
9. 保罗在此说到“亏负(偷取)”别的教会,到底是指哪些教会。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因我所缺乏的,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补足这个字是译自prosanaplēroō的不定过去叙述语态,意思是“补满”或“藉增加而补满”。在这段经文中,保罗亲手工作所得显然供应了他某些需要,因此后者“藉增加而补满”很能适切地表明从马其顿来的奉献所发挥的功用。从保罗书信中提供的证据,可以看到在马其顿众教会中,腓立比教会是对使徒需要的主要供应者。他们从信主开始,甚至当保罗下监,写腓立比书时(参,腓一5,四10、14-18),他们都一直在经济上支持保罗,不断分担保罗的传道事奉。
我向来凡事谨守,后来也必谨守,总不至于累着你们。因为保罗的需要若不是靠他自己劳力所得,就是靠马其顿人的奉献;因此他可以谨守,不必成为哥林多人的重担。他也保证以后他还会坚持如此。
10. 既有基督的诚实在我里面,就无人能在亚该亚一带地方阻挡我这自夸。亚该亚一带地方指的是罗马帝国的亚该亚省,哥林多就是该省的主要大城市和行政中心。保罗以起誓的口吻,断言他在这一带传福音不索取任何费用,这样的自夸没有人会阻挡。无疑的,敌对他的人一定很乐意看到保罗这自夸被阻挡,希望保罗妥协,接受金钱酬劳;但保罗心意坚决,绝不会如此(参12节)。
保罗这种政策可能被哥林多人认为是对他们的侮辱;特别是他们刚刚才知道这件事(9节);如果他们过去又一直被蒙在鼓里,原来过去保罗在他们中间时,事实上是有些需要,却一直接受别处来的帮助,而拒绝他们的帮助。
保罗为什么拒绝哥林多人的帮助,有几点可能的理由。第一,他通常是存心传福音而不求利益。对他而言,福音是不得不传的,而传福音时不索取费用是他自己的选择(参,林前九15-18)。第二,他的希望是不使他自己成为他服事对象的负担。也许我们还可以说,他不希望因为在经济上必须向任何人负责,而失去他的独立自主性。在保罗的世代,接受赞助就等于成为赞助人的“顾客”,多少要牺牲一些个人的自主性。
但我们还是感到好奇,为什么保罗要接受马其顿来的帮助呢?也许他对一些愿意参与他在外地传道工作的教会,接受这些教会的帮助,他感到比较自在。在这种情况下,他传福音不索费的心志不必妥协;同时赞助他的人也有比较小的机会,把他当作是他们的顾客。
11. 保罗的敌对者既不能阻挡他的自夸,就进一步想办法破坏他与哥林多人的关系,说他拒绝他们的帮助,正足以证明他并不是真爱他们。保罗也知道他们的阴谋,所以他问了一个修辞性的问题:为什么呢?是因我不爱你们吗?他根本不与他们讲理了,相反的,他要求上帝为他作见证,他只是简要的肯定他对他们的爱:这有上帝知道!
12. 保罗又重述他在第9b节所说的,但说的方式有点不同:我现在所作的,后来还要作,也就是:他不会把任何经济方面的担子,放在哥林多人身上。从他的敌对者在哥林多所从事的活动来看,保罗又多了一项仍要如此作的理由——为要断绝那些寻机会人的机会,使他们在所夸的事上,也不过与我们一样。这一段话很难翻译,也难解释。但RSV的翻译可能最能掌握保罗的用意。保罗的敌对者为了巩固他们在哥林多的地位,很希望能够说,他们就如同保罗所作的一样:在哥林多执行他们的使命。但是,在他们所作的事当中,有一方面是与保罗大不相同,而且是很重要的——就是他们向哥林多人要求金钱酬劳。如果他们是货真价实的使徒的话,他们大可不必关心这一点不同,因为大多数使徒都接受酬劳(林前九3-7),连保罗自己也曾长篇大论,说基督工人有权如此作(林前九7-14)。很有可能保罗的敌对者不只接受酬劳,而且予取予求(参20节);这就使他们对把他们的行为与保罗作比较,所产生的丑陋的对比,更加耿耿于怀。如果保罗不再坚持不接受捐助,他们必能大舒一口气;但保罗也正是因为如此,坚持不接受,使他们无法再扬言他们是与保罗所作的一样。
13. 保罗现在不再讽刺,为自己辩护,解释他在钱财接受上的政策;而是一针见血地揭露他的敌对者的真面目。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基本上他们是骗子,却假装是基督的使徒,其实他们根本不是,因此保罗可以用假使徒来称呼他们。
14. 这些人的狡诈并没有太使保罗惊奇,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保罗可能想到创世记第三章,蛇用诡计“启发”了夏娃。在犹太人的伪经着作中,也有一些故事说到魔鬼或撒但以天使模样出现欺骗了夏娃(亚当与夏娃的生活九1-十一3;摩西启示录十七1),保罗也可能用这些作例子。或者更简单的来看,保罗可能从他的传道经验中,认识到撒但的诡计(二11)。
15. 无论是什么促使保罗在第14节中说到撒但伪装成光明的天使,他的结论却是很清楚的。从较大的推论到较小的,他说:所以它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保罗的敌对者就是撒但的爪牙,却伪装成仁义的差役。撒但对教会的攻击很少是正面的,而往往是潜伏性的,从里面破坏,误导教会,达到它的目的。保罗就是恐怕这种情形会发生在哥林多教会,就好像十一3-4清楚显示的。
论到那些在哥林多服事撒但的人,保罗说: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保罗在五10提醒他的读者,众人都必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显露出来,根据他们在肉身所行的受善恶之报。在其他书信中,每次提到那些抵挡上帝真理,攻击上帝使者的人时,保罗也断言他们必要面对上帝的审判(罗三8;林前三17;腓三19;提后四14)。
F 愚妄人的话语(十一16-十二13)
i 接纳我这愚妄人(十一16-21a)
保罗从这短短的几节经文,开始他一连串“愚妄人的谈论”,他在其间以自己的资格、使徒的试炼、见异象的经历、所行的奇事神迹而自夸。他知道这样属世的自夸是很愚蠢的;但以他所带领信主的人已受了别人的自夸影响,而摇摆不定的情况来看,他又感到不得不稍微夸口。所以这一段一开始,保罗就请求他的读者接纳他,让他们清楚知道,他下面要说的话不是凭主的权柄说的。然后又以刻薄的反讽提醒他们,他们容忍其他的愚妄人,已经受够了,要学聪明一些!这些愚妄人行事专横,又趾高气扬;但保罗以反讽的语气说:“我们没有那么大胆!”
16. 我再说,保罗刚才要求过他的读者,要宽容他“这一点愚妄”(1节),在说完第2-15节之后,他又以稍微不同的方式重复要求:人不可把我看作愚妄的;纵然如此,也要把我当作愚妄人接纳,叫我可以略略自夸。保罗深知他将要有的自夸行动是愚蠢的,但他不希望哥林多人也把他当作愚蠢的。事实上就是因为哥林多人那么容易受假使徒欺骗,而迫使保罗不得不自夸一番(十二11)。但即使他们认为保罗的自夸是愚蠢的行动,让他们就如此接纳他吧!听听保罗如何自夸,就好像他们接纳了其他的愚妄人(保罗的敌对者),听他们自吹自擂一样。
17-18. 这两节经文在RSV中是放在括弧内,这样处理是对的,因为他们算是一种旁白,是保罗为了清楚表明他下面要作的自夸,不是凭着主的权柄而作的。我说的话,不是奉主命说的,乃是像愚妄人放胆自夸。最后一句话也可译成“在这自夸的事上就像愚妄人”,但无论如何翻译,保罗否认是出于主的用意是很明显的。他接下去说明促使他愚妄夸口的动机:既有好些人凭着血气自夸,我也要自夸了。凭着血气自夸(kauchōntai katasarka)这句话的意思是照世人的样子自夸,也就是夸人的成就、权势、特权,甚至夸属灵的经验;而不把上帝所喜悦的事考虑在内,保罗乃是因为有好些人(他的敌对者)凭血气自夸,又因为他引领信主的人折服在这样的自夸之下,迫使他感到为了他们的缘故,也必须自夸一下;即使他痛苦的发觉,这样的自夸纯然是愚蠢的行为。
19. 接着第17-18节的括弧之后,保罗又说到他的请求;如果哥林多人看他是愚妄人,他们也应当如此接纳他,宽容他稍微为自己夸口(参1节),他又用反讽的口气说到,你们既是精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保罗所指的,他们甘心忍耐的愚妄人就是他的敌对者,潜入哥林多教会的人。因此,就好像哥林多人已经证明他们是如何甘心忍受这些愚妄人;他同样问他们,如果他们把他当愚妄人看待,就同样甘心忍受他吧!你们既是精明人这种语气,可能是露骨地暗示哥林多人常常以他们自己的智慧夸口(参,林前三18-20,四10,六5,八1-7,十三2)。
20. 假若有人强你们作奴仆……你们都能忍耐他。保罗认为自己是与他们同工,使他们喜乐,而不是在信仰上辖制他们(一24);但那些潜入哥林多教会的人却不同,他们好像主人一样“辖管”那些受他们影响的人。保罗一方面暴露敌对他的人可鄙的独裁者心态,一方面提出哥林多人没有必要如此忍耐他们。他用四个紧密相连的片语,勾划出哥林多人“受奴役”的实质。他说,如果有人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侵吞(katesthiei)可能是指“侵入哥林多教会的人”贪求报酬。掳掠(lambanei)这动词保罗在十二16也用到,“罢了!我自己并没有累着你们,你们却有人说,我是诡诈,用心计牢笼(elabon)你们”这正足以解释lambanō这个动词在此段经文中的不寻常用法:哥林多人是被保罗的敌对者“套住”或“诈取”了。侮慢(epairetai)是指目中无人似地高抬自我。保罗在十5也用同样动词说到“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的事”。打你们的脸保罗用的动词是derō,意思是替动物“剥皮”,或更普遍的指“鞭打”。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26也用到这个字;是比较普遍的意义,指“打”(“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此处可能也当作如此解。这样看来,就说明保罗的敌对者的自我膨胀到一个程度,可以肆无忌惮的,真的动手打那些服在他们权柄之下的人。
21a. 保罗用另一种尖酸刻薄的语气来总结这一段: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哥林多人对保罗的敌对者批评他是软弱的(十10)还蛮在意的。保罗现在就这事加以还转,事实上他说:“的确,我感到羞愧的说,我们从前是太软弱了,没有像那些溶入教会的人一样,可鄙的展示他们的专横独裁!”
ii 保罗的犹太世系与作使徒的试炼(十一21b-33)
下面这部分是保罗对那些声称有卓越犹太血统,且是基督的仆人,同时又是敌对他的人的回应。他估且承认他们所宣称的;(但对后者他是否定的,见13-15节);但他却宣称他自己的犹太人资格也不比他们差,而且是基督更好的仆人(21b-23a节)。为了加强他是基督更好的仆人,保罗提出他所受的使徒试炼(23b-29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a)第23b-25节,包括下监、鞭打、冒死,也详细说明这些经过的遭遇;(b)第26节,经常性的远行,并旅行中遇到的危险;(c)第27节,劳碌、困苦,和其中的艰苦;(d)第28-29节,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并举例说明缘由。最后他说到从大马色落荒而逃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他作为一个使徒的“软弱”(30-33节)。
21b-23a. 保罗用下面的话开始“愚妄人的谈论”,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使徒保罗会一件一件提出他的敌对者所夸口的事:他们的犹太血统,他们是基督的仆人(22-23节),见异象,得启示的经历(十二1),并行异能(十二12)。他也会稍微夸他自己,以显示他在这些方面并不比他们差。此处(21b、23a节)和其他三处地方(十一30,十二1、11)凡是有关夸口的事,保罗都显得不太自在——我是像愚妄人说话。
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希伯来人的称谓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表示种族上的纯净,如“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腓三5),即纯种的希伯来人。第二,用以区分住在巴勒斯丁,讲亚兰语的犹太人(希伯来人),和分散在各地,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希腊化犹太人)(参,徒六1)。但是第二种分法并不是那么绝对,因为碑石上曾刻有“希伯来人的会堂,建基于哥林多(见导论);如此看来,即使是散居的犹太人也自称是“希伯来人”。从此段经文的上下文来看,最好还是当保罗宣称他与他的敌对者所宣称的一样,都有纯粹的犹太血统。从上下文中,我们无法断定他们是巴勒斯丁或希腊化的犹太人。
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到底在保罗心目中,以色列人与希伯来人有何不同,我们很难了解。但既然归化犹太教的人是容许成为一个以色列人,却不能理所当然的称自己是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所生的),那么“以色列人”应当是指一个犹太人在宗教和社会层面上的称谓。
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以色列人和亚伯拉罕的后裔,这两个称谓到底有何不同,实在很难定论;特别是保罗自己在罗马书十一1中,也作同义词用。也许可以这么说:如果希伯来人是指血统上的,而以色列人是指宗教和社会层面的,那么亚伯拉罕的后裔当是指神学上的,与上帝对亚伯拉罕后裔的呼召和应许有关的。
虽然这三个称谓不容易分清楚,但保罗的强调重点是很清楚的。无论敌对他的人在与犹太人有关的资格上如何自夸,保罗也可以同样自夸。
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当回应他的敌对者有关犹太世系方面的声言时,保罗只不过认为自己与他们同等;但在此回应声言是基督的仆人时,保罗特别修辞强调,他更是基督的仆人。他是胸有成竹,为了争论他主要争论的事,他承认了他在前面所否认的事(13-15节),也就是当他们也是基督的仆人,为的是显出他比他们更是基督的仆人。他说道:我说句狂话,显示他对卷入这种“愚妄人的谈论”仍感到不自在。他在前面已警告过哥林多人,不要拿基督的仆人比来比去(林前一11-16,三4-9、21-22,四1),现在为了情况的需要,他却不得不拿自己与别人比。
23b-25. 有关保罗所受的试炼,第一部分一开始说到,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履次有的。多受劳苦可能是指保罗在传道工作上的艰辛操劳,远比他的敌对者辛苦,甚至比其他使徒辛苦(参,林前十五10)。使徒行传只记载一次下监,是在腓立比的监狱中过夜(徒十六19-40),发生在写此信之前。保罗在此简略地提到他多下监牢,正可提醒我们,他所受的试炼比使徒行传所记载的更多,我们对他的传道生涯所遇到的种种,所知也相当有限,即使有使徒行传可资参考。
24-25节说明了,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履次有的是指什么。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耶稣曾警告他的门徒,他们会在会堂里受鞭打(太十17;可十三9),保罗在悔改信主之前也曾煽动人作这事(徒二十二20,二十六11)。信了他过去所反对的信仰之后,在写这封信之时,保罗自己也在会堂里受了五次鞭打。这就间接显示,虽然有诸多敌对,保罗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与犹太教或会堂的关系,而完全活在外邦人的世界中。申命记二十五1-3特别说到,鞭打的刑罚不能超过四十下,为了持守律法,保罗时代的犹太人就限制为四十下减去一下,免得万一计算错误,多打了一下,而违犯了律法。
被棍打了三次,我们知道有一次是发生在腓立比(徒十六22-23)。事实上罗马的行政长官是不准鞭打罗马公民的(保罗就是罗马公民);但这一次却发生了;从一些古代文献中也可以看到,这一条法律并不见得人人遵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事发生后不久,保罗写信时谈到“在腓立比被害受辱”(帖前二2);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罗马官吏为他们所作的事向保罗道歉(徒十六38-39)。
被石头打了一次,丢石头可能是执行犹太人的法律(参,利二十四14、16),也可能是群众的暴行。保罗在路司得所遇到的情况就属于后者,他当时被石头打得半死(徒十四19)。
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从使徒行传中,我们知道保罗只碰到一次船坏,且是在写这封信之后发生。但使徒行传记载在保罗写此信之前,共有九次海上航行;加上未记录下来的,相信还有更多。在这么多航行中,保罗必然遭受了船坏之苦。在深海里漂流一昼一夜,必定使保罗有与死亡面对面的机会,就好像在路司得被石头打得半死一样。
26. 又履次行远路。这句话开始讲到第二部分保罗所受的试炼,下面所提的事也让我们了解到他在诸多旅行中所面对的各种危险。这些危险包括江河、盗贼、同族的人(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危险;还有城里的、旷野的、海中的和假弟兄的危险。最后一项可能是指反对保罗和他的福音的基督徒同仁(参,加二4);而此处更有可能是指那些在哥林多反对他的人。
27. 第三部分所提到的试炼先有标题,受劳碌,受困苦,然后再举例说明。如多次不得睡。如果这是指焦虑而睡不着,那可能应当包括在28节;因为在那里保罗谈到他对众教会挂心,心情沉重。但既然是包括在劳碌、困苦的例子中,那么此处不得睡应当是指因为讲道、教导至深夜(参,徒二十7-12、31),让那些白天要工作的人可以自由来听道;或者是指因为他白天要到处传道,必须利用晚上用手作工来养活自己(帖后三7-8)。又饿又渴,又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虽然有手工赚的钱,也有从马其顿来的捐献,有时候保罗还是有缺乏(腓四10-13),没有食物、饮料、遮体的衣服(参,罗八35;林前四11;提后四13)。
28-29. 此第四部分所列的试炼与前三部分不同,因为是主观方面的事,而不是客观所碰到的。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值得注意的是,保罗此处的忧虑不是庸人自扰的紧张挂虑,好像耶稣要他的门徒们小心防范的(太六25-34);而是为别人的好处,好像耶稣自己也经验到的健康的忧虑(路十三34)。哥林多书信中有很多例子,让我们看到以保罗的牧者心肠,难免会为这些情况忧虑。他自己用了一个例子: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这就反映出保罗关切那些信心软弱的人,那些因为别人自夸信心刚强,而行为使他们跌倒的人(参,罗十四1-23;林前八1-13)。当保罗看到基督徒信心软弱,他就同情他们容易受伤害;当他看到他们被别人绊倒,他就为那些使他们跌倒的人的行为而焦急。
30-33.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说到他初信主不久时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补充了他为自己夸口的试炼,但同时似乎也在调侃自己如此夸口。这段经文是这样开始的,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使徒又再一次表示他实在不愿意自夸,也预示他现在要把整个自夸的事作个了结。第23b-29节所提到的试炼可以当作是得胜凯旋主义(也就是“这一切困难我都克服了,为的是达成我的使命”);但与此得胜凯旋主义不同的是,从大马色落荒而逃这件事,实在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上帝,知道我不说谎。在往下叙述之前,保罗请求上帝作见证,证明他所要讲的是真的。他可能也希望藉此强调他上面所提到的试炼也都是真实的,即使这些试炼大都是人尽皆知的事。从文法上的结构来看,永远可称颂的是父上帝,而不是主耶稣。
在大马色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色城要捉拿我。亚哩达王四世(主前9年至主后39年)82是拿霸天(Nabataeans)的君王,拿霸天是阿拉伯的一个国家,大马色城也曾在它的版图之内。到了新约时代,大马色被并入罗马的叙利亚省。但是在加利古拉(Caligula,主后37-41年)在位时,他的政策是将帝国东部的省份恢复为附庸国的地位,因此亚哩达有统管大马色的权柄,可能也因此指派手下的提督管理该城。果真如此,那么保罗从大马色逃脱应当是发生在主后三十七年至三十九年间83。
按照使徒行传九23-25有关保罗逃脱的记载,是一些不怀好意的犹太人反对保罗直言不讳,传讲耶稣是弥赛亚,而计划要杀他;他们打算把守城门,等他要离开时捉住他。保罗在这里所作的见证是指出把守城门的人是提督。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是犹太人说服提督对保罗下手,就好像其他城市的犹太人也说服当局,作同样的事,如以后所发生的。
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保罗在这种情况下逃出大马色,与他早期逼迫别人的作法不相同。当时他是以热心的犹太教徒的姿态,“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并求见大祭司,准他带着文书给大马色的各会堂,将所有“信奉这道”的人,都捆绑着带到耶路撒冷(徒九1-2)。但现在他自己却成为他的同族犹太人追杀的对象,只因为他传讲耶稣是弥赛亚。他被迫要逃出大马色,被人放在筐子里,好像货品一样,从城墙上缒下去。这可能是保罗初尝受逼迫的羞辱,必定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是一种饱尝羞辱的经验,而保罗在此提出,可能是为了对他整段自夸的目的留下一个讽刺的意味。即便如此,它也为下面他真正要自夸的事铺路(十二96-10)。
|
|
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11:1
本章因为是针对传错误道理的假使徒而讲,所以保罗写时心情迫切,语气严厉。“愚妄”一词是反语。背离正道的哥林多人说保罗无权管辖他们;保罗就说,既然有人向他的权柄挑战,那他不能不说一下自己,来一次显得很愚妄的夸口,展示一点自己的权柄。
11:2-3
保罗自辩,说他用这一点“愚妄”(愚蠢)是合理的,因为他的愤怒不是为了自己,不是出乎血气,而是“神那样的”因爱而生的愤恨。保罗身为使徒,又是哥林多教会的创立人,要杜绝不纯正的道理。错误的教导等于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忠,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11:4
“另传一个耶稣”、“另受一个灵”、“另得一个福音”是一种不同的讲法,代表一样的意思,就是纯正信仰受到错误道理的搀杂。有的假道理借耶稣为名,但不合福音的教理。所传的“耶稣”既然不是福音里的耶稣,信者所领受的便当然不是圣灵,而是“另受一个灵”。比较《林前》12:3。“另得一个福音”,参看《加拉太书》1:6-7的“别的福音”。这“福音”不讲基督的救赎,而是以人的品德、善行为本,为当时的律法主义。信徒居然随便让这些骗子留在教会中。
11:5-6
“那些最大的使徒”是讽刺语,原指在耶路撒冷的十二使徒(加1:19),他们跟过耶稣,在教会中地位崇高(比较加2:9)。可是,假教师往往托他们的名义,来传讲假道理,把耶城的使徒称之为“最大的使徒”,来贬低保罗的地位,并借用这称呼来主张自己的使徒权柄。他讽刺的不是彼得等使徒,而是这些假教师。
“言语…粗俗”可译为“不擅词令”。
11:7-10
保罗在亚该亚省传道时,没有接受自己亲自建立的哥林多教会的物质供应。他的缺乏,由马其顿省的教会(特别指腓立比教会。参腓4:15)来补足,这就是这里所说的:“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的意思(8节)。
11:12-15
保罗坚持不接受哥林多人的供应,是为了不给来到哥林多传错误道理的“假使徒”有说话的把柄。那些人既然用各种办法“寻找机会”来批评、攻击保罗(12节),说他和他们一样,是为了利益来传道,保罗用行动反驳,指出他自己为福音不辞劳苦却不肯接受利益。
11:16-19
本段用的是讽喻口吻。“愚妄”(愚蠢)指保罗要向哥林多人展示一下他的长处而说。哥林多人自以为聪明,不服保罗,却接受假使徒的教导,所以保罗说:“你们既是精明人(聪明人),就能甘心忍受愚妄人(象保罗)”(19节)。
11:20-21
哥林多的假使徒心高气傲,自以为是。他们占了哥林多人的便宜,有如“侵吞”、“掳掠”、“侮慢”,哥林多人都能逆来顺受,好象“作奴仆”一般。比起这些人的卑劣,保罗真是自叹弗如;故此他说:“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象我们从前是软弱的”(21节)。
11:22-23 22节讲述保罗作神仆人的资格。他拥有特殊的身分,是纯以色列血统,亚伯拉罕的后裔;这是当时很看重的身分。另参看《腓立比书》3:4-5。
23节至章末,讲述他为福音所受的劳苦,所付出的代价。这些也是作基督真正仆人的条件。保罗平时很少提及这些经历。
11:24
犹太人会堂执行笞刑(鞭打的刑罚)时,根据旧约的规定,只打规定的四十板中的三十九下(申25:1-3及注);免得误打,超过四十,以致犯罪。所以这里说,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
保罗接受会堂的鞭打而不反抗,有五次之多,可见他归主以后,仍然尊重自己祖先的传统。
11:25 保罗被“棍打”,大概也包括腓立比的那一次(徒16:23)。“被石头打”是在亚西亚省的路司得(徒14:11-19)。
保罗布道常经水路,但是遇船坏的事却不见于他三次布道旅程的记录中。《使徒行传》27章的沉船,是发生在后来解赴罗马受审的行程中。
11:29 “软弱”和“焦急”指保罗一心以教会信徒为念。比较《林前》8:7,13;9:22。他以信徒的软弱为自己的软弱,为他们的跌倒内心焦急。
11:32-33
事载《使徒行传》9:24-25。他当时所住的房子大概建在城墙上,窗户开向城外,所以可从“窗户中”逃走。这是一次羞耻的经历。他追叙了许多光荣事迹,也讲到自己的失败,可见不是血气的自夸。
“亚哩达王”原名艾尼尔斯(Aeneas),是约但河西的南部备得拉城(Petra,旧约称为西拉城;士1:36)的王,统管拿巴提的阿拉伯人(Nabatean
Arabs)。他的女儿本来是希律安提帕王的妻子,但希律休了她,欲另娶希罗底为妻。事见《马可福音》6:14-29。这件事令亚哩达王发兵攻打巴勒斯坦的比利亚,占领了河西地区,直到大马色。圣经没有说明保罗在大马色时行政官为甚么要捉拿他;有的学者认为,这大概是因为他信主之后,曾在拿巴提一带向阿拉伯人传过道(参加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