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八章
第 8 章
司提反殉道所带来的影响
徒 8:1-4> 信徒就这样分散去了?你说这样正好?对福音?告诉我……
8:1-4 逼迫使信徒离开耶路撒冷,分散到犹太和撒马利亚──这就成就了耶稣的命令的另一部分。( 1:8 )“逼迫”促成了福音的广传,并产生极大的效果。
腓利
新约的宣教士及其旅程
徒 8:4> 困难、逼迫谁想受?只望快过去,其实真的很苦,主我……
8:4 逼迫使信徒被迫离开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家园,而福音也随着他们到了不同的地方。我们往往是要等到落入困难之中才会行动起来;谁也不喜欢困难,但困难并非完全不好,神是要通过我们遇到的困难来工作。当你落在困难或痛苦的景况中,想要埋怨时,就要停下来求问神,祂是否要装备你承担特别的工作。
腓利的工作
徒 8:7> 世上真有那么多污鬼在我们的周围?我好像没见过……
8:7 耶稣在世上时,曾经遇到很多污鬼,并把它们赶出来。污鬼或是邪灵是由撒但统治的,大部分学者相信它们是堕落的天使,与撒但一同起来违抗神。他们能够使人变哑、变聋、变盲或发疯,它们也会引诱人犯罪。污鬼是真正存在的,而且也很活跃,但是耶稣的权能胜过它们,祂也把这权能赐给跟随他的人。尽管神容许撒但在我们的世界里工作,但世界仍完全由神控制着。祂能够赶出污鬼,阻止它们毁坏人的生命。最终撒但和污鬼都要被扔在火湖里,永远结束在世上作恶(参启 20:10 )。
徒 8:9-11> 不从神来岂有能力?我们不是这样受教的吗?那该如何解释术士的能力?
8:9-11 在初期教会时代,术士和巫师的数目众多,而且很有影响力。他们行奇事、治病、驱魔,又行占星术。这些异能可能只是一些“掩眼法”,或者是被撒但控制而有能力的(参太 24:24 ;帖后 2:9 )。西门行了很多奇事,有些人甚至以为他是弥赛亚,但他的能力并不是从神而来的( 8:18-24 )。
徒 8:14> 难道他们不信外邦人也会信主的吗?为何要去查看?
8:14 彼得和约翰被派往撒马利亚,查看撒马利亚人是不是真的信了主。犹太信徒,甚至是使徒仍然不能肯定外邦人(非犹太人)及混血犹太人是否也可以领受圣灵。彼得传道给哥尼流的经历( 10 章),足以使使徒们完全相信圣灵是赐给所有人的。
8:15-17 这是传扬福音及教会增长一个重要的时刻,使徒彼得和约翰要到撒马利亚去帮助那些初信的信徒,免得他们与其他信徒隔离。当彼得和约翰看到圣灵降临时,他们确信圣灵通过“所有信徒”来工作,外邦人、混血种族与“纯正”的犹太人一样。许多学者相信,神叫圣灵“戏剧化”的降临,是要在这个历史性时刻作一个标志,显明福音藉着充满能力的信徒,传到撒马利亚了。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悔改信主时,圣灵就会进入他的生命,这一次是一件特别的事件。圣灵充满的事也同样发生在哥尼流一家身上( 10:44-47 ),这是作为未受割礼的外邦人也可以领受福音的一个标志。
徒 8:18-23> 样样事物都可以用钱买?那个西门也真奇怪,竟想买能力,你不会这样想吧?
8:18-23 “凡物皆有价”在我们这个充斥着贿赂、财富和物质主义的世界里似乎是至理名言。西门以为他可以用钱来买到圣灵的能力,却遭彼得重重的责备。领受神能力惟一的方法,就是像彼得告诉西门的做法──离开罪恶,求神赦免,以及被圣灵充满。
徒 8:26> 顺服神的旨意,走上不毛之地──如果他不走上呢?为何定要顺服神?
8:26 腓利在撒马利亚的传道工作非常成功( 8:5-8 ),然而,他顺服神的旨意,放下在撒马利亚的工作,走到一条荒野路上。由于腓利顺从神的差遣,便打开了埃提阿伯的福音大门。即使神的引导有时候看来使人降卑,你也要跟随。你最初可能不明白祂的计划,但所带出的效果却证明神的道路是正确的。
徒 8:29-35> 腓力可真懂得传福音的方法,你可学到其中一二?你看……
8:29-35 腓利发现这个埃提阿伯人正在读圣经,便利用这个机会向他解释福音,问他是否明白自己正在读的经文。腓利( 1 )顺服圣灵的引导;( 2 )从那个人当时的情况(埋首于以赛亚的预言)开始讨论;( 3 )解释耶稣基督如何成就以赛亚的预言。当我们与人分享福音时,我们应该以他目前所关心的事为焦点,然后便可以将福音与他所关心的事联系起来。
徒 8:35> 旧约太旧了,不适合现代人的需要──有时我也会这样想的;但真的无用吗?
8:35 有些人认为旧约不适合今天的需要,但腓利却用旧约经文带领这个人相信耶稣基督。旧约和新约都是指向耶稣基督的,全本圣经都适合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我们切勿忽视旧约圣经,因为它也是神的话语。
徒 8:39-40> 腓力突然不见了,为传福音给外邦;今天谁人需要主?又有何人去传扬?
8:39-40 为什么腓利突然间被送到另一个城市?这个神迹正表明带领外邦人信主的迫切性。今天,我们传福音的对象没有犹太人与外邦人孰重孰轻的区别,却有哪些容易、哪些不容易接受福音的分野。求神赐你一颗明白每一种人都迫切需要福音的心!──《灵修版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八章
传到撒马利亚(八 1 ~ 25 )
.门徒遭逼迫( 1 ~ 3 ):当时的门徒“大遭逼迫”、受“残害”、被捉拿“下在监里”,并且“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马利亚各处”。然而逼迫的范围似乎只限于说希腊话的信徒中间,所以说希伯来话的使徒可以留在耶路撒冷。
.逼迫的后果( 4 ~ 13 ):逼迫司提反带来福音的广传及得胜:
① 福音按一 8 的次序,首次在撒马利亚传开( 4 );“万事互相效力”的原理再次得到印证,信靠神的人一定不会抱愧蒙羞。
② 传福音的人包括执事与信徒,因此福音可以更快地传开( 4 ~ 5 )。
③ 福音使人身心灵都能得到医治( 6 ~ 8 ),并且可以胜过邪术( 9 ~ 13 ),显出神同在的明证。
.使人受圣灵( 14 ~ 25 ):一般人对“受洗与受圣灵”有不同的看法。
① 受洗与受圣灵不一定是同时进行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经验,前者关乎得救,后者关乎成圣;因此信徒受洗后,还得追求圣灵的洗。然而除了这里及十 44 ~ 45 的记录外,其他地方却没有这样的说法。
② 受洗与受圣灵是同时进行的。当一个人决志信主受洗后,便有圣灵的同在,日后只需容让圣灵自由运作,不抗拒圣灵的感动与引导,便行在成圣的路上,大部分经文都有此教导。可是我们得怎样解释这里及十 44 ~ 45 的经文呢?我们可以从一 8 来看使徒行传的结构,以及“圣灵降临”与“犹太全地、撒马利亚、直到地极”的关系。因为路加医生写使徒行传时,是以这节经文作为大纲的,因此记录圣灵降临及其印记时,二 1 ~ 4 是论及“犹太全地”的开始、八 4 ~ 17 论及撒马利亚的开始、而十 44 ~ 45 则论及“直到地极”的开始。这三段经文是记录圣灵降临的历史事实,分别在三个阶段来印证。
祈祷 神啊,帮助我认定的旨意必然成全。
个人布道(八 26 ~ 40 )
腓利留给我们一个传福音的好榜样:
1. 传福音要有圣灵的同在、引导和动工,别人才能信主。腓利得主的使者引导,并且顺服,离开工作有成的撒马利亚,去到杳无人烟的南部沙漠,这正是主要关键。传福音不是单靠恩赐与技巧、组织与资源,更是圣灵的工作。因此每一个信徒都要努力,每个信徒都可以做传福音的工作。
2. 传福音要去到人群里,并且要建立关系。腓利主动地贴近马车,观察到衣索匹亚太监的困惑,便找紧此题材,与他对话。我们传福音时,也要去到人群中,明白他们的困惑,找紧他们最关心或最有兴趣之处,与他们建立关系,然后才按部就班地传讲。
3. 传福音要清楚讲解圣经的真理。衣索匹亚的太监不明白圣经,需要别人向他讲解,他才会明白。而腓利则从耶稣开始讲明福音,他是单单传耶稣的。我们传福音时,无论是个人布道、小组查经、布道会或其他形式的福音聚会,都要首先明白福音及圣经的教导,才能使别人明白及相信,因此先要在真理上下一些苦工,才能承担传福音的使命。
4. 传福音要帮助别人决志及受洗。腓利讲解完毕,太监便明白及相信,最后更决定信主,结果以洗礼来显明他的信心。我们传福音时,不是打游击似的,传完就走;在清楚明白地传讲之后,还得鼓励他决志信主。勉强他信主或不要求他决志都不是腓利的方式。
5. 太监回到衣索匹亚,福音也在那地传开,印证了一 8 的使命。
祈祷 神啊,帮助我看重圣灵的工作,亦努力装备,传整全的福音。──《新旧约辅读》
使徒行传 第八章 注释
8:1-40 信徒遭遇逼迫四散传福音
1-3 逼迫的由来
逼迫司提反的人得逞後,进而逼迫耶路撒冷的教会。
他们的对象主要是教会内与司提反有密切关系的人──说希腊话的犹
太人 (例如腓利,见 4-5) ,
而使徒大致不受影响,仍留在耶路撒冷。
2
当时律法规定要给死囚妥善的安葬,但不得公然哀悼他。
这些虔诚人不服公会对司提反的裁判,为他捶胸痛哭。
4-25 福音传至撒玛利亚
当教会面对逼害时,腓利逃往犹太以北的撒玛利亚,展开福音工作。
10
「神的大能者」:暗示神的能力藉西门显出来。
13 西门的信心很有问题(见18-23)。
15-17
新约其他经文均指出信而受洗的人便会领受圣灵。
(参罗5:5; 8:9-11;
林前6:19; 12:3-13; 弗1:13; 4:30)。
这里使徒按手叫已受洗者得着圣灵的做法,可能有其独特含意
:撒玛利亚人一向受犹太人藐视(参约4:9注), 现在圣灵随
着犹太藉使徒的按手而临到他们身上,证明他们已连於耶路撒
冷的信徒,成为教会的一员。
18-24
根据教会早期的传说,这位行邪术的西门日後成为异端信仰的
创始人之一。
26-40 腓利与埃提阿伯太监
26
「那路是旷野」:根据原文句法,也可译为「那城(迦萨)是
旷野」。
原为非利士人五邑之一的迦萨(参番2:4-5),於主前九十三年
被毁。
27
「埃提阿伯」:在埃及以南,旧约称为古实(参赛18:1)。
「太监」:埃提阿伯的国王被国民奉为太阳神之子,身分神圣
,与民众隔绝,於是政权移交皇太后。协助执行政务的有若干
太监,管银库为重要职位。当时许多散居异地的犹太侨胞,因
通商而与外邦人接触,并散播犹太教。这位太监上耶路撒冷去
礼拜,显示他信奉犹太教。
「干大基」:为皇太后世袭的称号。
28 「车」:大概指牛拉的蓬车。
32-33 经文引自赛53:7-8。
34-35
按犹太教的解释,这经文中受苦的义仆可能是指先知本人(参
耶11:18-20)? ;
或是以色列民(参赛44:1), 或是将要来的弥
赛亚,但对基督徒来说,耶稣就是预言中的义仆、神的羔羊(
参约1:29; 徒3:13;
4:27)。
39
腓利完成任务後,圣灵跟着带领他往北部传福音。
40
「亚锁都」:等於旧约的「亚实突」(见串珠46),位於迦萨
以北卅二公里(二十英里)。
「该撒利亚」:这海港在耶路撒冷之西北,两地相距一○五公
里(六十五英里);犹太省内巡抚的总部设在该地。
思想问题(第八章)
1 为什麽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
这逼迫对教会有何影响?
与主的命令有何关系( 1:8)?
2 是什麽促使腓利向犹太人所排斥和轻看的撒玛利亚人传福音?
在传福音上有那些人是被你忽略的?
你要怎样去接触他们?
3 使徒知道撒玛利亚人归信主後有什麽反应?
为什麽?
4 从西门身上你学习和认识到什麽?
你今天是否已真正悔改并相信耶稣基督神的儿子,你的救主和主
宰?
5 试分折太监信主的经过。
太监对神话语的爱慕和力求了解的态度对你有什麽启发?
6 腓利热心传福音,他有什麽质素被神大大使用?
使徒行传第八章
教会的灾难(八 1-4 )
司提反之死乃是迫害发难的讯号,迫害驱使基督徒散开,到边远地区去寻求安全。在这短短的一段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使徒站立得稳。别的人可能逃走了,可是他们却冒 任何可能来临的灾祸;这有两个原因。(甲)他们都是 勇士 。康拉得(译注:英国小说家 Joseph
Conrad 1857-1924 )说,他年轻时做海员,学习驾驶帆船,一阵狂风来了。那教他的老人只给他一项意见。他说,“迎 风去,常常迎风驶去”。使徒决心要面对任何有威胁性的危险。(乙)他们都是 善人 。他们是基督徒,但是他们有些东西赢了众人的尊敬。据说有一次,一项污蔑性的罪状控告柏拉图。柏氏的答案却是,“我要过一种生活。使人人都知道那控诉是谎话”针对使徒的谎话,说得那么动听有力,使人印象深刻,在那迫害的期间,使人们不敢与他们交往。
(二)经文说扫罗 残害 教会。在希腊语这个词所指的是兽性的残酷,是用以指野猪蹂躏葡萄园,和野兽狂咬一个人体的。这一章里的那个残害教会的人和下一章那个降服于基督的人,两者之间的对比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在撒玛利亚(八 5-13 )
当基督徒散开到外地去的时候,那崭露头角,在七十人中杰出的腓利,到了撒玛利亚,在那里讲道。在撒玛利亚工作这一件事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人人都知道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是没有来往的(约四 9 )。
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的争执,历史悠久。远在主前八世纪,亚述人征服了北国,而北国的首都便是撒玛利亚。正如当日的征服者一样,他们把大部份的人口搬走了,安置了一些陌生人进来。主前六世纪时巴比伦人征服南国,南国的首都在耶路撒冷,其中的居民便被掳去巴比伦;可是那些人完全不甘失去他们的身份,仍然固执地作犹太人。主前五世纪,他们获准回去,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的领导之下,重建他们那个曾遭破坏的城市。一方面,北国那些被留下在巴勒斯坦的人,与那些被掳进来的外族人通婚。当南国的百姓回来,要建造他们的城市时,那些在撒玛利亚周围的人要来帮忙。可是被他们轻蔑地拒绝了,因为他们再不是纯种的犹太人了。从此以后,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便有了无法弥缝的裂痕和深刻的仇恨。
腓利在那儿宣讲,而对他们宣讲的乃是耶稣的信息,这一事实说明了教会在无意中采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步骤,而且发现了基督乃是普天下人的基督。我们对腓利所知不多,但是他总是基督教会的建造者之一。
我们一定要注意基督教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一)它带来了耶稣生平的事迹,以及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慈爱信息。(二)它带来了医治。基督教会绝不只是宣言的宣教。(三)结果,它自然给撒玛利亚人带来了他们从未知道的喜乐。给人带来忧郁气味的是假基督教;真基督教放射出喜乐的光芒。
不能买卖的东西(八 14-25 )
在古代,西门是一种很平常的人名。那时有许多占卜星相家和巫术师,而在那个轻易入信的时代,这些人很有影响力,也过 舒适的生活。甚至二十世纪还不能摆脱相命占卜,差不多每一家流行的报纸杂志都可见到,对这种事我们是不会大惊小怪的了。不要以为西门和他的行家都是故意欺骗人。他们当中,许多是先自欺了才去欺人,而且相信他们自己的能力的。
要了解西门的目的,我们必要了解初期教会的气氛和实际情形。圣灵临到人与某些可见的现象有关,尤其是说方言的恩赐(参徒十 44-46 )。他经历过一次精神昏迷状能,就是说些无意义的话,是奇异的现象。对犹太人,按手是很普通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样便把一个人的某些能力传给另一个人。不要以为这完全代表一种圣灵的传递之唯物的观点,主要的因素乃是那按手者的品格。使徒受人尊敬,甚至被人崇拜,以致人们觉得,只要受他们的手抚摩便是深深的灵性经验。我可以说个我个人的回忆。我很记得我被人带去见教会一位大学者和圣者。我很年轻而他很年老。有短短的一阵子,我被留下来与他相对,那时他按手在我头上,祝福我。今天,五十多年以后,我仍然感到当时那种震惊。早期教会的按手便像这样。
西门对按手的显而易见的效能,印象深刻,便想设法买到使徒这种能力。西门在语文上留下了他的名字,因为 西门尼 ( Simony )一语仍然是指教会职位的不正当的买卖。西门有两个缺点。
(一)他不关心将圣灵带给他人,只关心自己得到能力和威望。高抬自己必然是传道者和教师的危险。诚然他们要激发人的视觉;但是,正如邓尼(苏格兰格拉斯哥协和自由教会大学的神学教授 James Denney 1856-1917 ,格拉斯哥协和自由教会大学神学教授)所说的,我们也诚然不能同时表现我们的聪明而又彰显基督的奇妙。
(二)西门忘记了某些恩赐是要看品格而定;是金银买不到的。宣道者和教师又要当心。‘讲道是透过人格的真理’。人要把圣灵带给他人,他一定不要是个财主,但是他自己一定要有了圣灵。
基督来就一个埃提阿伯人(八 26-40 )
这路从耶路撒冷经伯利恒,希伯仑而汇合大路到迦萨以南的埃及。迦萨有两个。主前九十三年的战争把迦萨摧毁了,主前五十七年在南面建了新的迦萨。第一个迦萨称为旧迦萨或旷野迦萨,以别于另一个。这由迦萨过去的路可能是全世界过半数的交通所必经。在车上的是埃提阿伯的太监。他是干大基手下总管银库的。干大基不见得是一个适当的头衔,却是埃提阿伯所有女王都有的头衔。这太监曾经上耶路撒冷去礼拜过。那时候世界充满了厌烦多神和各国道德松弛的人。他们来到犹太教,从中找到这一位上帝和那严格的道德标准,这才给他们人生以意义。如果他们接受了犹太教,也受了割礼,他们便被称为 归化者 ;如果他们没有到这个地步,却继续上犹太人的会堂去,也读犹太教的圣经,他们便被称为 敬畏上帝的人 。这位埃及阿伯太监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探求者,却在犹太教中安顿下来;他或是一个归化犹太教者,或是一个敬畏上帝的人。他在读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腓利便从这里开始,给他讲解耶稣是谁。
他作了信徒,便受了洗。外邦人加入犹太教要受洗礼和割礼。在新约的时代,洗礼大都是成人洗礼。这并不是有任何反对婴儿洗礼的意思,而是在那早期教会里,人们都从别的宗教来,而且亦未有时间发展成基督化家庭。在早期教会的洗礼,只要可能便都是行的浸礼,而且在流水中举行。洗礼象征三件事。(一)它象征洁净。正如人身用水洗净,灵魂要在基督的恩典中洗澡。(二)它表示清楚的划分。据说一个传教士为归主的人施洗礼,在河的这岸进去,却叫他从另一岸出来,犹如在洗礼的刹那,在他的生命中划出一道界线,叫他出去一个新的世界。(三)洗礼是与基督的真正联合。水淹过人的头,他便好像与基督同死,而当他抬出头时,他便是与基督同复活。(参看罗马书六 1-4 )
据传说,这太监回去以后,便使埃提阿伯的人信基督教。至少我们可以确知的,是这欢欢喜喜的走路的人,是不能不叫人分享他才发现的新喜乐的。──《每日研经丛书》
使徒行传 注释 8:1
大 遭 逼 迫: 扫 罗 可 能 是 这 次 大 逼 迫 的 头 目。 教 会 遭 受 的 这 次 大 逼 迫 极 为 严 厉 和 残 酷 (1~3 节; 9:1) 。 许 多 人 连 男 带 女 被 下 在 监 里 (3 节 ) 、 鞭 打 (22:19) , 甚
至 多 人 被 杀 (22:20 ; 26:10~11) ,
然 而 神 借 着 这 次 大 逼 迫 开 始 了 教 会 伟 大 的 宣 教 事 工 (4 节 ) 。
8:5
5~24 腓 利 下 撒 玛
利 亚: 圣
灵 浇 灌 在 撒 玛 利 亚 信 徒 身 上 的 次 序 如 下:
1. 腓 利 传 讲 天 国 的 福
音, 又 以 神 迹 奇 事 证 实 神 的 话 语 (5~7 节 ) 。
2. 许 多 撒 玛 利 亚 人 领 受
了 神 的 道 (14 节 ) , 相 信 了 主 耶 稣 (12 节 ) , 病 也 得 了 医 治, 又 从 污 鬼 的 捆 绑 中 得 着 释 放 (7 节 ) , 接 着 受 了 洗 (12~13 节 ) ; 由 此, 他 们 经 历 了 救 恩、 圣 灵 的 重 生 和 神 国 的 大 能 ( 参 12 节 注 ) 。
3. 他 们 虽 然 悔 改 归 向 基
督, 接 受 水 礼, 但 圣 灵 还 没 有 “ 降 ” 在 他 们 任 何 一 个 人 身 上 (16 节 ) 。
4. 撒 玛 利 亚 人 悔 改 信 主
数 天 之 后, 彼 得 和 约 翰 来 到 撒 玛 利 亚, 为 他 们 祷 告, 要 叫 他 们 受 圣 灵 (14~15 节 ) 。 从 他 们 悔 改 到 领 受 圣 灵 浸, 其 中 有 一 段 时 间 (16~17 节; 比 较 2:4) 。 也 就 是 说, 撒 玛 利 亚 人 领 受 圣 灵
浸 的 情 形 和 门 徒 在 五 旬 节 的 经 历 一 样 ( 参 “ 门 徒 的 重 生 ” 一 文 及 “ 圣
灵 浸 ” 一 文 ) 。
5. 领 受 圣 灵 浸 以 后, 一
定 还 伴 随 着 一 些 外 在 的 彰 显,无 疑 是 说 方 言 和 发 预 言 ( 参 18 节 注 ) 。
8:6
所 行 的 神 迹: 基 督 要 以 神 迹 奇 事 证 实 所 传 之 道 的 应 许 不 单 单 是 赐 给 使 徒 ( 可 16:15~18 ;参 “ 神 迹 ” 一 文 ) ,
也 是 赐 给 所 有 相 信 之 人 ( 相 信 他 们 所 讲 的 人 ) 的。 他 们 能 够 奉 耶 稣 的 名 行 神 迹, 医 病 ( 可 16:18) 赶 鬼 ( 可 16:17) ,
正 如 腓 利 所 行 的。
8:12
他 们 信 了 …… 耶
稣 基 督 的 名: 撒 玛 利 亚 人 完 全 满 足 得 救 的 条 件。 毫 无 疑 问, 他 们 在 圣 灵 降 临 到 他 们 身 上 以 前 已 经 信 靠 主 耶 稣
基 督 了。
1. 他 们 “ 信 了 ” 并 “ 受 了 ” 洗, 表 明 撒 玛 利 亚 人 是 真 诚 悔 改 信 主 的。 (1) 腓 利 (12 节 ) 和 使 徒 (14 节 ) 都 认 为 他 们 的 信 心 是 真 实 有 效 的; (2) 撒 玛 利 亚 用 水 礼
公 开 见 证 自 己 归 入 基 督。 圣 经 明 说 “ 信 而 受 洗 的 必 然 得 救 ”
( 可 16:16) , 由 此 可 见, 他 们 已 经 被 圣 灵 重 生 并 且 有 圣 灵
的 内 住 了 ( 罗 8:9) 。
2. 他 们 过 了 些 日 子 才 领
受 圣 灵 (17 节 ) , 并 非 为 着 得 救 的
缘 故, 而 是 与 门 徒 在 五 旬 节 领 受 圣 灵 一 样: 装 备 自 己, 得 着 能 力 事 奉 和 见 证 (1:8 ; 2:4) 。
路 加 说 “ 领 受 圣 灵 ” 原 有 赐 下 能 力
的 意 思 (1:8 ; 2:38 ; 8:17 ; 10:47 ; 19:2) ,
而 不 是 重 生 或 新 生 命 ( 参 “ 重 生 ” 一 文 及 “ 门 徒 的 重 生 ” 一 文
及 “ 圣 灵 浸 ” 一 文 ) 。
3. 有 人 认 为 撒 玛 利 亚 人
的 信 心 不 是 得 救、 重 生 的 信 心; 但 是, 很 难 相 信 腓 利 这 样 一 位 满 有 信 心、 智 慧 和 圣 灵 的 人 (6:3~5) 会 为 一 些 不 是 真 诚 悔 改 得 救 的 人 施 洗、 医 病 和 赶 鬼。
8:16
圣 灵 还 没 有 降 在 他 们
一 个 人 身 上: 撒 玛 利 亚 人 还 没 有 经 历 到 五 旬 节 信 徒 得 到 的 圣 灵 的 浇 灌 (2:4) 。
此 时 圣 灵 还 没 有 像 父 神 所 应 许 的 (1:4) 那 样 降 临, 也 没 有 像 耶 稣
先 前 告 诉 他 们 的 “ 你 们 要 受 圣 灵 的 洗 ”
(1:5) , 显 然 也 没 有 预 期 的 圣 灵 彰 显, 特 别 是 圣 灵 所 赐 的 口 才 ( 参 5~24 节 注; 18 节 注 ) 。
8:17
他 们 就 受 了 圣 灵: 使 徒 按 手 在 撒 玛 利 亚 人 头 上, 他 们 就 领 受 了 圣 灵, 正 如 门 徒 在 五 旬 节 经 历 的 圣 灵 浸 一 样 (1:8 ; 2:4) 。
撒 玛
利 亚 人 的 “ 二 步 曲 ” 经 历, 也 就 是 首
先 相 信, 然 后 被 圣 灵 充 满, 表 明 门 徒 在 五 旬 节 的 “ 二 步 曲 ” 经 历 并 非 不 正 常, 在 9:5~17 保 罗 和 19:1~6 以 弗 所 门 徒 的 经 历 也 与 撒 玛 利 亚 人 一 样。 他 们 都 是 先 接 受 基 督 作 主, 然 后 才 被
圣 灵 充 满。 但 是, 从 该 撒 利 亚 外 邦 人 的 事 例 中, 也 可 以 看 出 二 者 并 非 一 定 要 相 距 很 长 时 间 (10 章 ) 。
8:18
西 门 看 见: 圣
灵 降 在 撒 玛 利 亚 人 身 上 必 定 伴 随 着 可 见 的 外 在 彰 显, 甚 至 连 行 邪 术 的 西 门 也 可 以 看 到。 这 个 彰
显 可 能 与 五 旬 节 发 生 在 门 徒 身 上 的 一 样, 也 就 是 说 方 言 ( 参 2:4 ; 10:45~46 ; 11:15 注; 19:6 ; 参 “ 说 方 言 ” 一 文 ) 。 这 个 彰 显 给 撒 玛 利 亚 人 和 使 徒 一 个 可 辨 认 的 记
号, 使 他 们 知 道 圣 灵 已 经 降 临 在 这 些 初 信 的 人 身 上。
8:21
你 的 心 不 正: 综 观 使 徒 行 传, 可 以 发 现 圣 灵 浸 只 发 生 在 那 些 愿 意 委 身 做 耶 稣 基 督 门 徒 的 人 身 上。
1. 西 门 寻 求 能 力 和 圣 灵
的 恩 赐, 并 希 望 得 到 赐 下 属 灵 恩 赐 的 权 柄 (19 节 ) ,
但 被 神 拒 绝, 因 为 他 仍 处 在 败 坏 之 中, “ 被 罪 恶 捆 绑 ”
(22~23 节 ) , 并 且 心 术 不 正。 真 正 的 圣 灵 恩 赐 只 会 浇 灌 在
那 些 “ 敬 畏 主, 行 义 的 人 ” 身 上 (10:35 ;比 较 10:44~48 ;比 较 5:32) 。
2. 五 旬 节 前 后, 门 徒 都
是 已 经 委 身 给 复 活 的 主 (1:2~14 ; 2:32) 并 恒 切 祷 告 的 人 (1:14 ; 6:4) ;
他 们 已 经 从 罪 恶 和 世 界 中 分 别 出 来 (2:38~40) , 并 且 恒 心 遵 守 使
徒 的 教 训 (2:42 ; 6:4) 。 只 有 那 些
转 离 罪 恶 和 败 坏 的 生 活, 顺 服 基 督 耶 稣 的 人, 圣 灵 才 会 多 次 充 满 他 们 ( 比
较 2:42 ; 3:1, 19, 22~26 ; 4:8, 19~35 ; 5:29~32 ; 6:4 ; 8:14~21 ; 9:1~19 ; 10:34~47 ; 19:1~6 ; 24:16) 。 若 要 被 圣 灵 充 满, 就 必 须 要 与 圣 灵 同
行 并 且 被 圣 灵 引 导 ( 参 加 5:16~25 ;
弗 5:18) 。
3. 任 何 视 为 圣 灵 浸 的 超
自 然 经 历, 如 果 出 现 在 那 些 常 随 从 肉 体 犯 罪 作 恶 的 人 身 上, 就 可 以 断 定 不 是 从 基 督 来 的 ( 参 约一 4:1~6) , 而 是 虚 假 的 圣 灵 浸, 可 能 出 自 撒 但 和 鬼
使徒行传
注释
八 1-3
第 1 节「教会大遭逼迫」:使徒行传首次用「逼迫」来形容这事件,「门徒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打开了随后经文的序幕。
第 3 节扫罗在这逼迫中的行动有他自己的书信来支持(林前十五 9 ;加一 13 、 23 ;腓三 6 ;提前一 13 ),扫罗进各人的家来捉拿基督徒这事实,显示当时基督徒不再在圣殿里公开聚集了(五 42 )。
八 4 至十二 25 由耶路撒冷教会授权的非犹太人布道工作
八 4-25 腓利在撒玛利亚
第 4 节「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教会中第一次真正的宣教浪潮是由逼迫引起的,而非刻意的政策。
第 5 节腓利在撒玛利亚宣讲,因为他正好到那里去。正如约翰福音附带说明的: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没有甚么交往(约四 9 )。犹太人和加利利人同样视撒玛利亚人为异端,为杂种,这些住在犹太以北地区的撒玛利亚人只相信摩西五经,对犹太人的圣经其它部分则一概不接受。同时他们亦认为人要在基利心山敬拜神,而不应在耶路撒冷。
第 6-13 节作者介绍腓利为一个行神迹的人;他所行的神迹包括赶鬼和医病。由于这些工作的效果,很多人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从这角度来看,腓利有点像那位行邪术的西门,所有人,无论大小,都由于他的邪术而尊敬「听从他」。
经文没有告诉我们究竟腓利的工作和信息如何胜过西门,但是其中的分别一定相当重大,因为很多人都信而受洗,包括西门在内。这位行邪术的人「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和大异能,就甚惊奇」(参上文五 12-16 )。
第 14 节大概因为往撒玛利亚宣教的事工并非预早计划,所以在耶路撒冷的使徒听到这消息感到惊奇,于是他们差彼得和约翰去查究。与此类似的情况,包括下文巴拿巴被派去安提阿,查考那边的外邦归信者(十一 22 ),还有在这事以先,彼得亦被查问有关外邦人哥尼流归信的事(十一 1-18 )。
第 15-17 节为甚么撒玛利亚人受洗之后,要等那么久才有圣灵赐下?解释很可能在后一部分的经文里。从二章 38 节,十章 48 节和十九章 5 节等经文的亮光中,我们知道奉耶稣的名受洗不大可能被视为较奉三一神的名受洗逊色。必须要使徒按手才可领受圣灵,也是不大可能的(参十 44-48 ,十六 30-34 和十三 3 的例子,后者是会众按手在使徒身上的,显明圣灵所带来的合一)。
不过,在十一章 15 至 17 节中,彼得视哥尼流和他那里的人领受圣灵是从神而来的征兆,表明外邦人被接纳成为基督教会群体中的成员(参十一 1-18 的注释)。同样,圣灵降临在这些撒玛利亚信徒身上也是一种征兆,证明他们与耶路撒冷的信徒同等。我们还可以附带说明,这征兆不但证明给撒玛利亚信徒看,同时亦证明给耶路撒冷的使徒看。当然在此可喜的是:以前约翰曾一度要求天火降下审判撒玛利亚的村落(路九 54 ),现在他是求圣灵降下的其中一人!
第 18-19 节西门心中以为基督教基本上与他的邪术一样,可能只是更有能力而已。
第 20-23 节彼得的答复暗示了他对西门之态度的评价;使徒尖锐的指责中,混和了悔改的呼召;或许神会赦免他。
第 24 节虽然经文显示西门真心地要求彼得为他祷告,好叫这些事不降临在他身上,但是在往后的基督教传统里,西门成为敌对基督教和异端的典型先驱。
八 26-40 腓利与埃提阿伯的太监
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对比实在令人瞩目;头一桩故事发生于北面的撒玛利亚,目前这一桩则发生在南部。头一桩是因着门徒四散引起一大批人信主,这一回却是因着神直接的信息以致一个人信主。头一桩发生在一班只有摩西律法书的人身上,第二桩却发生在一个读先知书的个人身上。但这两个故事是连系在一起的,不单只是腓利在两事上均有出现,而且两件事情都是关乎犹太教门外的人。
第 27-28 节古代的埃提阿伯王国很可能是在今日的苏丹境内,但是这一点对路加而言,并不重要,他所要传达的是:此人来自「外邦」,没有谁比来自埃提阿伯更「外地化」了!他不单来自世界远方,而且是一个重要官员,并且还是一个「太监」。「干大基」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称号,指在位皇帝的母亲(即太后)。这位埃提阿伯人从耶路撒冷敬拜完毕,在回家的途中,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
第 30-31 节在新约时期,扬声念书是一般人的习惯,甚至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如此。腓利半途打断这位重要官员的读经,却蒙他善意而且谦恭地接待。长途跋涉使腓利沾上肮脏的尘埃,而腓利与此人的社会地位相去甚远,但他却「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目的是要腓利把他所念的书解释给他听。
第 32-35 节太监的疑问来自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他不知道这些经文所指的是谁。腓利毫无困难地「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
第 36 节既然太监主动提出受洗的要求,我们大可假设腓利讲完耶稣的故事之后,就向他发出类似二章 37 至 39 节彼得所用的那种邀请。「我受洗有甚么妨碍呢?」太监这话暗示他预料这事会引起妨碍;可能他曾被拒绝行归顺犹太教的洗礼(所有外邦人正式加入犹太教必行的步骤),因为他是太监(参下面附注「第一位归信的外邦人?」)。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别的洗礼记载中(徒十 47 ;太三 13 ),亦出现类似的语法,所以有人认为这经文是反映早期洗礼仪式的对答。但是在马可福音九章 39 节和十章 14 节的亮光下,更合宜的解释是:出现这种语法的记载,都是与被接纳进社团群体有关,这些个案通常都是在某些情况下,以同等身分相交的问题受到质疑。
第 38 节在最早、最可靠的版本中没有第 37 节,所以和合本和新国际译本,以及其它近代译本都没有把它放在正文中,只是保留在附注的小字里。腓利对太监的问题以行动作答,他们下到水里,太监就在那里受洗。
第 39-40 节「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他」亚锁都在迦萨以北,不在耶路撒冷往迦萨的路上。这句子暗示此事不单是灵意上的引领,不过作者所强调的却不是他怎样被提,而是腓利如何突然又完全地消失。从前文所述的撒玛利亚事件(八 14 ),下文十至十一章的哥尼流事件和十一章 20 至 22 节所记载有关安提阿教会的成立等等,我们可以肯定,耶路撒冷教会若知道这太监归信的事情,必然要追究。可是此时太监不在腓利手下,亦非耶路撒冷教会可及。经文提及腓利是在卷末(二十一 8-9 )再出现于该撒利亚。
而太监则「欢欢喜喜地走路」,我们不禁猜想他有没有再把以赛亚书往下念。如果他念下去的话,他不久就会读到下述的经文:「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不要说:耶和华必定将我从民中分别出来。太监也不要说:我是枯树。因为耶和华如此说: …… 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 …… 」(赛五十六 3-5 )。
附注
第一位外邦信徒?
使徒行传第八章
五 司提反死后(八 1b ~ 3 )
这短短的一段,结束了司提反的故事。本段略提他怎样被埋葬,但最重要的则是为下面的故事铺路:司提反之死引起信徒四散,福音因此得以广传(八 4 ~ 40 ,十一 19 ~ 30 )。此外,本段藉强调扫罗之名,指他为教会的逼迫者,衬托出他后来的改变何等奇妙(九 1 ~ 31 )。这几节不大连贯,第 2 节的事应该在第 1 节之先,而第 3 节实在是第 1 节的伸展,也许故意后写的目的,是要加强与第 2 节的对比。
1b. 司提反被害,成为耶路撒冷整个教会受逼害的先兆,这无疑是同一群人的行径。这是使徒行传中第一次用“ 逼迫 ”一字(除了七 52 用的动词)。这里的用法意思是攻击某人,或苦劝或用暴力,使他放弃宗教信仰;或者单指为宗教理由攻击别人。信徒为持守所信的,就逃往逼迫者无心再追的远地去。他们只需逃往 犹太和撒玛利亚 的郊野,就可以躲避风险了。有些信徒甘愿居留在撒玛利亚,而撒玛利亚人也并没有恶待他们,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也许耶路撒冷的逼迫,主要是来自司提反的对手,他们主要是针对教会中与他有关的人。 使徒 可能没有被牵连,他们仍然留在耶路撒冷(自然与其他信徒在一起),可以证明只是司提反一组人被逼迫的理论。
2. 虽然危机重重(第 2 节放在第 1 节后目的在此),仍有敬虔的教会人士把司提反正式埋葬。被处死的囚犯是可以收殓埋葬的 141 ,但后来犹太的规章中规定,不许为他们举哀;若这规条在第一世纪已经执行的话,此处举哀的人就是公开抗议司提反被处极刑,因此极可能惹祸上身。“ 虔诚 ”一字在别的经文是指敬虔的犹太人(二 5 ;路二 25 ),但后来也用来描写亚拿尼亚,说他“按律法是虔诚人”(廿二 2 ),虽然他也是信徒。因此,这里可以当作意指信徒。
3. 扫罗 领头攻击教会,这是另一种宗教狂热的表现。他进各人的家,拉他们 下在监里 ,连女人也不放过。扫罗这番行径,广义而言可以从他自己确凿的见证中证实(林前十五 9 ;加一 13 、 22 、 23 ;腓三 6 ;提前一 13 ) 142 。不消说,罗马当局默许了这些事。不过,这番攻势大概为期不长(长期急剧的逼迫似乎不常见),不少使徒见风声缓和,就潜回耶路撒冷了。
141 在 Giv~at ha-Mivtar 的考古学发现证实这事。参 NIDNTT , I, p.393
142 依照以上清楚的资料,保罗亲自写明的这些活动,只能发生在耶路撒冷及其邻近地域;这样,保罗在加一 22 说:“那时犹太信基督的各教会都没有见过我的面”,那是他归主后三年的事,就必然不是说那些人从来未见过保罗了。
六 福音传至撤玛利亚(八 4 ~ 25 )
信徒四散,导致教会使命踏上最重要的一大步。我们可以这样说,有了逼迫,他们才能实践一 8 的命令。使徒迁至新的地方,发觉那儿的人对福音的反应很好,撒玛利亚人的表现就是一个例子。腓利的讲道,也有各样神迹奇事相伴,正如耶稣和使徒的工作一样;对于受洗的呼召,反应也很热烈。腓利传道的对象,本来是受到邪术的西门所迷惑,因此就更稀奇了。宣道的成功引来彼得约翰的访问,他们发现信主的人还未受圣灵,就按手使他们受圣灵。连西门也想有所得着,他不但想得圣灵,更想有能力使人受圣灵。不过,他被严严地责备,指斥这个要求是犯罪、没有悔改的表现。
这故事有两个重要性。第一,它记录撒玛利亚人接受了福音;他们是犹太人深恶痛绝,视为异端的;不过,双方都各怀敌意。对撒玛利亚的宣道,我们很容易把它当作教会第一次尝试向外邦人传福音,可是这解释并不正确。犹太人看撒玛利亚人不是外邦人,而是分离分子,是“以色列迷失的羊”之一(耶弗尔 pp.113-132 )。对路加来说,虽然撒玛利亚人曾对耶稣的门徒表示敌意(路九 52 ~ 56 ),但他们遵守律法,比许多犹太人更虔诚(路十 33 ~ 37 ,十七 11 ~ 19 )。所以,在这记述的背后,我们看见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因对耶稣共同的信仰,而克服了彼此的敌意,因此我们不好说,这个故事是表明犹太人与外邦人合一的大困难,已经推进了一步。若这思路没有错,撒玛利亚人要等使徒按手才受圣灵的疑难,就有线索可寻了。他们藉此正式归属于 整个 教会,不单属于教会的希利尼组。这个解释,比撒玛利亚人对福音信息并未完全响应的看法更可取,其他的看法,如必须经使徒按手,才可以受圣灵等,都与使徒行传中路加全面的叙述相违(参九 17 )。
第二,这故事的主角是行邪术的西门,他后来的恶名是他成了诺斯底派异端。其实西门到底是不是诺斯底派,持异端的看法,像后来的作者对他的评价,或是他不过是个法术师与密医,后来的诺斯底主义套用了他的名字 143 ,还很难确定。不过,有些较偏激的新约学者(就如赫肯 pp.303 、 307 ),对教会的基督论审慎万分,决不将其归诸于耶稣的思想,但却轻易相信公元二世纪的诺斯底信仰,西门在第一世纪前,真已经持守了,这实在令人费解。也许较可能的状况是,西门的某些言论令跟随他的人将他视为诺斯底派,而他自己并未深入到那个地步。
4. 故事的开始,表明耶路撒冷的教会,受逼迫结果却是好的,那些被赶逐离家,或自己觉得要走避的人,在各处传扬福音。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将这次运动的推进归于圣灵特别的指引,像教会扩展的其他重要阶段一样。他似乎认为,流浪的信徒传福音是很自然的结果,也许机会是自然出现的,因为人们会问起他们离家的理由。
5. 腓利 是去撒玛利亚的人之一(八 1 ) 144 ,他显然就是六 5 七人名单中的一员。他传讲弥赛亚,至低限度引起听众的注意,因为撒玛利亚神学坚信未来必有一位拯救者(称为 ta~eb ,或“复兴者”)(约四 25 );这期待是根据申命记十八 15 以下;他们所等候的那一位,是教师和赐律法者,而不一定是统治者。
6 ~ 8. 腓利的听众,十分留神听他,似乎造成一种群众运动。他们的贯注,是由于所见所闻而来。腓利与使徒一样,有行 神迹 的能力,成为他信息的印证。他像彼得一样(五 16 ),能赶逐 污鬼 ,众人听见鬼大声喊叫,从附着的人身上出来(参路四 33 ,九 9 ;可一 26 ) 145 。他们又看见 瘫痪的 、 瘸腿的 行走;在此腓利的作为又与彼得(三 1 ~ 10 )和耶稣相符。这些医治的大能叫众人大大欢喜。不过,这里并没有提到他们真正相信福音。虽然有人说没有信心的,耶稣不会医治(可六 5 、 6 );但对神的信心与感恩反应不足的人,也有得医治的例子。(路十七 17 ~ 19 )。
9 ~ 11. 路加叙述人们信主的事以先,把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腓利未到达前当地的状况。城里有一个人叫做 西门 ,妄自尊大,以邪术异能迷惑百姓。百姓被他蒙蔽,甚至称他为 神的大能者 。西门的事迹与后世的传说,已经混为一谈。根据殉道士犹斯丁( Justin Martyr )给我们可靠的资料(他自己是撒玛利亚本地人),说西门曾经住在那里,后来迁往罗马,仍操邪业。后来,爱任纽记载,他带着一个叫赫兰 Helen ),本来作女奴的女子周游各地,说她是“意念”(诺斯底的一种能力)的化身。希波利图 Hippolytus ),另一位专写异端的作家,告诉我们一个动听的故事,说他与彼得争辩之后,挫败不起。最后西门说:“若他活着被埋葬,就可以在第三日再复起。于是他命令门徒,掘一个坟墓,把他埋在里面。门徒遵命做了,他却直到今日仍在地里。因为他不是基督。”这类故事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少,我们很难衡量。路加最早记载这人的事迹,他所写西门的话,是经百姓证实的,我们必须视为真实。西门到底自认是谁,我们虽不肯定,但至少他说自己有天上来的大能。他大概不可能自称是弥赛亚。赫肯( p.303 ),认为他自称是“大能者,就是神”。但哈克( K. Haacker, NIDNTT , III p.456 ~ 458 )却证明了“大能者”是神明的称号,而“神的”一词是路加的附注。也有可能神的大能者是一种诺斯底派的神,源自至高神。不过,最可能的看法是,西门以神明自称,而后来诺斯底派的人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说。无论如何,路加纯粹把他视为骗人的术士,而这术士的身份,正是所要贬抑的。
12. 腓利传道的结果,就是人们留意听从他( 6 节),不听西门( 11 节)。他们“ 信了腓利 所传 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 ”。这主题的组合很奇特,显明早期教会继续传耶稣所传的信息,但同时逐渐说明其途径,就是神的国度权柄已经透过耶稣的大能,在当代彰显出来。有人认为,路加是说人们信了腓利,不是信了福音,或信了耶稣。此处的文法结构是用 pisteuo (译注:希腊文“相信”)的间接受词,邓恩 Baptism p.65 )说,这是表明理性上的同意,而不是心灵的投入。可是这结构在十六 34 及十八 8 却是指真正对神的信心。问题要点其实是:腓利传福音时,那些人对他的相信,是不是可以解作信心不完整?人们接着便受洗,看来腓利并没有怀疑他们的诚意;故事中也没有表示他是个不够资格的传道者。总之,我们没有足够证据,可说他们的信心只是表面的,缺乏实质。
13. 可是西门怎样了?他也 信了 ,也 受了洗 ,又跟住腓利(参三 11 的瘸子)。不过,他跟从腓利,含着迷信和惊异的成份:他见腓利行的神迹奇事,满心惊奇(从 18 ~ 19 节可见),而且很渴慕也有这本领。那么,西门到底是真信徒吗?他的信心固然大有缺失,但我们必须读完全文才可以公正地衡量他的信仰。
14. 这里没有直接说,为什么 耶路撒冷使徒 在听见撒玛利亚人乐意接受神的道,要派两人去视察。不过,福音传到撒玛利亚,是很大的迈进,使徒很自然要去看看那里的情形,以了解这个教会发展的新事件。后来,福音在安提阿传给外邦人,十分成功,耶路撒冷也差巴拿巴去视察(十一 22 );彼得领哥尼流信主后,教会也开会讨论这事。这样看来,似乎耶路撒冷教会对每一个新步,都作着审慎的视察;耶路撒冷教会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很保守的教会,本身从不作任何新的发展。
15 ~ 17. 教会的两位代表,彼得、约翰抵达之后 146 ,便为信的人祷告,叫他们受 圣灵 ,并为这缘故 按手 在他们头上。路加解释说,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见十 44 ,十一 15 同样的话)。他们 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 147 。这也许是使徒行传中,最特殊的一句话了。其他经文中,总是说人奉主名受洗就必受圣灵二 38 )。十九 1 ~ 7 以弗所的十二个人又不同,他们并未奉耶稣的名受洗。按手并没有与受圣灵相提并论,除了十九 6 的特别情况之外。另一方面来看,圣灵可以在受洗之前降下(十 44 ~ 48 )。因此,受圣灵与洗礼不一定同时发生。那末,为什么这次圣灵暂时没有赐下呢?所谓按手是 第二次 受圣灵,可能带来特别的属灵恩赐一说,绝无可能性;第 16 节明明否定这个说法。圣灵也不一定要使徒按手才赐下,因为在别处没有按手,也有圣灵赐下(二 38 );有时十二使徒根本不在场(九 17 )。还有,腓利为埃提阿伯太监受洗时,就接受了圣灵,并没有其他步骤。只有两种解释可能正确。第一,神在彼得、约翰未来之先,暂且保留不赐下圣灵,为要使撒玛利亚人完全与耶路撒冷的信徒集团契合──他们乃是在五旬节接受圣灵的 148 。这看法可从哥尼流受圣灵的情形得着支持;彼得明明作证,说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正如起初临到门徒身上一样,两种经历是一致的十一 15 ~ 17 )。第二个观点则认为,撒玛利亚人的回应与委身有缺失,他们未受圣灵便表明了这一点(邓恩 Baptism , pp.55 ~ 68 )。邓恩说,撒玛利亚信徒需要确据,就是他们已经真正被信徒团体接受,然后他们才能完全相信。可是,这里必须强调,路加从没有这样说过。而且,这里也没有说他们的信心有什么缺憾,要补充修正才可以受圣灵,彼得、约翰并没有向他们讲道,只是为他们祷告,求神赐圣灵给他们。这样看来,第一个观点较可取 149 。留意这里的前提,一个人有没有受圣灵,可以看得出来。这必然与属灵的恩赐有关,(例如十 46 便印证了十 45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每次都有属灵恩赐的彰显,而其他较不突出的用语,如喜乐的感受,也足以作为圣灵同在的明证(十三 52 ,十六 35 ;帖前一 6 )。
18 ~ 19. 西门看见使徒有赐圣灵的能力,他不但想自己得圣灵,而且想得能力,可以赐圣灵给别人。使徒当时有没有为西门按手,赐他圣灵,这里没有明说,不过 17 节的总括似乎表明他也在内。这段经文不是要考究西门有没有“重生”(正如后来的神学词汇),这里侧重的是他想得圣灵能力的恶欲,理由不正,取得能力的途径也不对。拥有属灵的权柄是很严肃的责任,不是一种特权;有这权柄的人,必须时时警觉不落入试探,去辖制在灵性上受他照管的人;更要提防不用自己的地位取利,不管是财利,或是自我高抬(彼前五 2 、 3 )。西门把赐圣灵看作一种魔术手法,甘愿付钱买这特权,更显出他完全误解了圣灵的本质。因此,用钱或贿赂买教会地位的恶行,被称为西门尼( Simony ),就是从这事件而来。
20 ~ 23. 彼得的回话决绝极了。腓利浦( J. B. Phillips )的译文大胆地将第一句译为“ To hell
with you and your money! ”听来好像是粗话,但希腊文确是这样说的。这是对西门的咒诅,判定他和他的钱一同毁灭。这就等于把他从教会逐出去,或者说得正确点,这话是对西门严重的警告,让他知道,他若不改变态度,结局会如何。以为用钱可以买神的恩赐的想法,表明他对神的本性、神的恩赐,完全误解了。我们也许可以稍为同情西门,他刚从异教背景出来,很容易误解这吸引他的新宗教。不过,这误解非常严重,虽是幼芽也必须一手摘除。这个想法显明西门的基本态度与神不合(参诗七十八 38 ),因此,他一旦如此存心,就一日在 这道上无分 ,即得不着福音的福气(参申十二 12 ,十四 27 的用语)。所以他应 懊悔 这罪恶,祈求主,或者他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参诗七十八 38 )。“ 或者 ”的含意是神会赦免还是不赦免,解经家的见解不同。可能这话的重点只是,西门不能倚恃神的怜悯,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彼得最后加上一句话,说出西门的景况十分严重,正是“ 苦胆之中 ”,这是希伯来的讲法,回应申命记廿九 18 所说“有恶根生出苦菜和茵陈”的危险。这里似乎是比喻式的讲法,说到一个人拜偶像、离弃神,必给他自己和他所欺哄的人带来苦果(参哀三 15 、 19 )。彼得也就是说,西门为自己招来可怕的审判,这是被罪恶捆绑的人(参赛五十八 6 同样的句法)不能避免的。
24. 西门的反应是求使徒为他 祈求 ,好叫所说的审判没有一样临到他。另有些版本加上一句有趣的描述,说西门不住哀哭苦求。不管他明白的有多少,单从经文上,看不出他有什么不诚心的地方。后来传说西门成为基督教的劲敌,异端的头子。不过,这里看不出这些,因此表明路加所写的,早于后来对西门的记述。彼得再给西门机会悔改,和他对亚拿尼亚不同;我们很难知道路加怎样区分这两个人,或者他觉得亚拿尼亚比西门更有机会认出自己的罪行,因此他是故意犯罪(参路十二 47 、 48 )。无论如何,这故事表示受了洗的人虽犯了严重的罪,仍有可能蒙赦免。
25. 这故事以一句叙述结束,说明使徒回耶路撒冷途中,在许多撒玛利亚村庄讲道传福音。这句话的主辞不明确,但一定包括腓利在内,如此就为下一个故事开了路。这句结语也很笼统,不过,目的在说明腓利所开始的撒玛利亚宣教工作,由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进一步推展。这样,撒玛利亚人归入教会,就被肯定了;到了九 31 ,撒玛利亚已理所当然是教会整体的一部份了。
143 参 W. A. Meeks, 'Simon Magus in Recent
Research',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3. 1977, pp.137-142, for a survey of
the voluminous research.
144 RSV 作“撒玛利亚的一个城”。最古版本则作“那撒玛利亚城”, GNB 则把它阐译作“撒玛利亚主要的城市”。若后者正确的话,句法就很突兀,而 GNB 的译法也不是理想的方式。可能的市镇有, Sebaste (是希律大帝给旧约的撒玛利亚的新名);或示剑,或 Gitta ,就是西门的出生地。不过,无论它是指什么地方,对这故事本身并无影响。
145 七节上半部在希腊文中,写得很累赘,好像路加未将该句作最后修正似的,不过意义却是清楚的。
146 Neil, p.122 ,对照约翰在路九 54 的态度。
147 Bovon, p .251f 说洗礼和按手通常合起来成为一个礼仪。若是这样,何以腓利省略了仪式的一半呢?
148 G . W. H. Lampe, The Sea of the spirit ( London , 1967),
pp.70-72.
149 关于这事背后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自古以来的分裂,参阅 M. Green,
I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 London ,
1975), pp.136-139.
七 埃提阿伯人悔改(八 26 ~ 40 )
下一个故事也是以腓利为主角,同样是关于教会宣道工作的扩展。前一个故事是撒玛利亚人群体的归主,而这里却是一个从南方来的人悔改。前一个故事中,福音的进展并没有神特别的指引,而这里却每一步骤都看出圣灵掌管着一切。这故事说到一个外邦人信了主,至于他是否已归化犹太教,我们不能肯定。当时教会对外邦人信主,仍未有明确的立场,不过,由于他随即回到远方本乡去了,对教会并没有立刻造成困难。这个问题后来因为一连串事情发生,才催使教会正视,寻求解决。记载这事的目的,一方面是有关腓利,另一方面也因为它构成教会迎向外邦人过程中的一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首先把福音带给外邦人的,不是彼得,而是希利尼信徒。那位埃提阿伯人信主的经过耐人寻味,他是因为发现耶稣应验了先知的预言,便相信了。腓利能够独立工作,不需要使徒来辅助。
若这个故事是史实,就必定是出于腓利自己的追述。不过,当然路加把他认为特出的要点,更加意地刻画:就如神记念各地敬畏祂的人(十 34 、 35 ),先知预言应验在神仆耶稣身上(三 13 ),还有圣灵在传道工作上的角色。这故事的写法,很像那位“陌生人”与两个旅客同行的故事,他对他们讲解圣经,又同守一项圣礼,然后就不见了(路廿四 13 ~ 35 )。
26. 这故事从主的使者吩咐腓利开始,叫他离开成功的传道工场,丢到一个决不适宜推进福音工作的地方。 主的一个使者 ,叫人想起旧约中这一位的角色(王下一 3 、 15 )。我们不知道何以到了 29 节,圣灵代替了天使做神的使者(参五 19 ,十 3 ,十二 7 ~ 23 ,廿七 23 )。在犹太人的观念中,两者似乎十分相关(廿三 9 )。这段的要意,是表明腓利这趟旅程,是神所发起的,也是神心意的一部分。教会向外邦人传道,并非出于偶然,而是配合神特定的旨意。腓利得到指令 向南走 ,但此句的希腊文也可以译作“正午时分” 150 ;现今的译本中,没有一个如此翻译,不过可能是原文的意思;这个译法会令腓利的呼召更超乎寻常,让人不解:酷热的正午时分不会有旅人 151 。这里的路是由耶路撒冷向南通往希伯仑,再向西朝海岸到迦萨。 那路是旷野 ,路加的解释强调了这吩咐的奇特性。
27 ~ 28. 于是腓利立刻遵命而去。奇怪得很 152 ,竟遇见另一位旅客,这人从今日称为苏丹(不是今日的依索匹亚 Ethiopia ,此字在和合本中译为埃提阿伯)而来,是任宫廷要职的太监,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手下总管银库。 太监 通常是指被阉的人,在犹太律法中,是不许进入圣殿的(申廿三 1 ),以赛亚书五十六 3 ~ 8 却绐他们有将来的指望。因此,如果这人是这样的一个太监,他就不是个归化犹太教的人。不过,这字有时单单用来指在宫廷内任职的人,这里很可能是这个意思。可是原文的句子将几个名词叠在一起,表明这个字有其单独意义,与 有大权 (英文作 Minister )并列;而从路加对旧约的用法看来,他可能是要读者看出这是以赛亚书五十六 3 ~ 8 的应验。此外,他可能认为这里应验了诗篇六十八 31 。这位官员是有大权的宫廷财务的大臣,这一点表示:这个信主的人不是个等闲人物呢!他到耶路撒冷 礼拜 ,表示他至少是个“敬畏神的人”(参十 2 注 )。虽然他不能作十足的归化者,至少他已竭尽所能的事奉神。他大概参加耶路撒冷的朝圣节期,如今在回途中。他乘的是“车”,正合他高位的身份;一路上以阅读犹太经卷解闷。
29 ~ 31. 腓利这时第二次得着神的吩咐。也许是因为通常人不会向达官贵人的座驾搭讪,所以腓利需要内心的确据,知道这是他该做的一步。那车大概只是一辆牛拉的车,比人步行的速度不会快多少,因此腓利追上去打招呼没有多大困难。他走近了,听见有人在朗读──也许是奴仆读给主人听,也许是太监自己在读 153 。他认出所读的经文是什么,就开口问太监是否明白所读的。太监回答说不明白,需要人向他解释,并邀腓利同坐。他大概从衣着口音认出腓利是犹太人,能够帮助他。不过,他所提出的原则十分重要:旧约没有解说是不能完全明了的,要有钥匙才能开启它的奥秘。耶稣为门徒预备了钥匙(路廿四 25 ~ 27 、 44 ~ 47 ),这时神便要腓利用它来帮助这位太监。
32 ~ 33. 太监所念的经文,正是传道者宣讲的大好机会。我们清楚看见整件事中神的手在引导,祂带领腓利到正合适的地方,并预备那人与他会面。因此,腓利听见他读的那段经文,恰好是福音信息理想的开场白,就绝非巧合了。以赛亚书五十三 7 、 8 ,预言神的仆人忍受各种凌辱,担当别人的罪,成为赎价,最后被神高举。第一世纪的读者怎样解释这段经文,意见纷纭,因此,太监不明白这些话,就不足怪了。这里引用的几节,意思相当含糊,描写这位仆人沉默无言像一头牲口安静地被牵到宰杀之地,或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被羞辱,受诬告,却不抗议,最后被人治死。
34. 奇怪的是,那太监并没有问这段经文应该怎样解释;他开口就问先知是在指自己,还是指别人。既然耶利米描写自己的苦况,也用同样的语句(耶十一 18 ~ 20 ),因此,若有学者认为,这几句话是指先知自己的经历,就不足为奇了。还有,别的经文中,神屡称以色列民是祂的仆人(赛四十四 1 、 2 ),那么,把仆人解作以色列民,或以色列的一部份,或神心目中的以色列民,也不足为奇。在犹太教中,这两种观点都很流行。但是,至于“仆人”与他们所期待的大卫的儿子──就是在末后要建立神在以色列民中政权的那一位──是否相吻合,就不清楚了。我们的看法,有些犹太人可能有这一种见解 154 ;最重要的是,耶稣认为自己实现了这仆人的角色 155 。
35. “开口”这词用在意义重大的言论之先。因此腓利在此引入谈话的高潮,离开这段经文,传讲耶稣的福音。他的第一步,自然是先表明耶稣就是应验预言的那一位。只要概略描述耶稣的性格,以及他怎样忍受不公平的审判,被定死罪,就足以证明了。当然腓利不会只说这么一点,他必然会讲明耶稣的故事为何是福音。他有没有详细解说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我们不得而知。有人发现路加个人的偏向,很少论及耶稣担罪代赎的工作,于是归纳说路加神学思想中,不重视这方面。这里所引述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的经文,也有人觉得奇怪,为何路加只引用论耶稣受不公义的苦害的一段,而不提祂担当罪恶,和祂代人受死?这是不是一种无声的强调?这样问法是假设路加凭自己的意思选引这段经文,而不是照事实从腓利或其他资料来源取材写出来。这样的假设不足为信。既然路加在别的经文也提及耶稣为别人受苦(二十 28 ;路廿二 19 、 20 )我们实不能因路加不提这一点而下什么结论 156 。
36. 腓利对太监讲的话,自然不只 35 节简短的一点点;因为当他们来到一个溪流的地方,太监就想要受洗。显然腓利已经像彼得在使徒行传二章的信息(尤其是 38 节),向太监说明了对福音信息应作的回应。同时,也可以看出太监必然已向腓利表示相信耶稣。所以他没什么理由不受洗了。但正因这里没有说明这些状况,有早期的文士就尝试“改良”这故事,加上了附注的句子( 37 节),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是神的儿子。”这番加上去的话,内容是绝对正确的神学,可是风格就不合路加,而版本的证据也不足。
38. 腓利认为太监已具备受洗的资格,就同意他的要求。太监把车停住,二人下到溪中,腓利就为他施洗。这里没有足够的证据,可表明当时太监是全身浸入水中,还是站在浅水中,用水浇在头上;若新约经文不提施洗的形式,我们也不该坚持某一种形式了。
39. 这里经文说,二人从水上来后, 圣灵 就把腓利提了去。这个故事如此结尾,相当突兀。另有一个较详细的译本,结尾稍为缓和一点:“他们从水里上来, 圣 灵 降临在太监头上 , 但主的使者 把腓利提了去……。”由于希腊文的“圣”字,就在“灵”的后面,这样就不难看出,以上楷体字的句子可能是意外地被疏漏了。若是这样,较长的译句可能是本来的句子,如此,这故事便很清楚说明太监受洗后,受了圣灵。这个较长的经文译本的证据虽然不强,但也可能是原来的句子。不过,五 9 和路四 18 都有用“主的灵”,而且神的灵(而不是天使)把一个人提到别处,也见于列王纪上十八 12 ;列王纪下二 16 ;以西结书三 14 等。无论如何,从太监欢欢喜喜上路的情形,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他受了圣灵。
40. 腓利却来到 亚锁都 ,是沿岸的第二大城,在迦萨以北。从这地开始,城乡不断,腓利一边向他们传道,一边向北走,直到 该撒利亚 。该撒利亚似乎是腓利的家乡;无论如何,使徒行传下次再提及他的时候,他仍在那里定居(廿一 8 )。
150 这是字面的意思;由于中午太阳偏南,这句话连带有地理上的含义。
151 参 Unnik, pp.328-339. 论及这一点,及这故事的其他方面。
152 这故事的结构正是为了强调这一点。
153 古时人们多开声诵读,不像今日的人喜欢默读。
154 参 J. Jeremias, TDNT , V, pp.654-717.
155 R. T. France, 'The Servant of the Lord
in the Teaching of Jesus', Tyn . B 19, 1968, pp.26-52.
156 参 Marshall, Luke , pp.169-175.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第八章
8:1
从五旬节开始,使徒舍生忘死,宣讲耶稣复活,引起了犹太祭司和领袖的嫉妒(2:43;4:1-2),屡施恐吓,阻止见证的传播,但徒劳无功(5:17-42)。耶路撒冷教会蓬勃,连祭司都信从真道(6:7)。犹太领袖盛怒之下杀死了司提反,逼迫的势力气焰大增,所以作者路加说:“从这日起…教会大遭逼迫。”可是,逼迫帮助了福音的传播。司提反死前,福音只在犹太一地传扬。他死后,教会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福音藉腓利(七执事之一,6:5)传到撒玛利亚,他给一位太监施洗,把福音带入非洲(8:4;26-39)。
彼得在圣灵带领下接受了一位罗马军官进教会(10章);福音更向大马士革、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传开(11章);叙利亚的大城安提阿成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中心(13章);藉着保罗,这福音先是向小亚细亚,然后是希腊,直达罗马帝国的首都(28章)。主耶稣所颁的大使命逐步实现(1:8)。
8:5
撒玛利亚省位于犹太与加利利地之间,由于历史与文化原因,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几乎不相往来,且极鄙视(参《约翰》4:3注)。撒玛利亚人自认属正宗以色列人,敬拜耶和华,守安息日,行割礼,有自己的圣殿在基利心山上,只奉摩西五经为圣经。犹太人因此目之为异端。腓利打破传统,把福音带入新土。他是耶路撒冷教会选出的七人之一(6:5),现在成为传福音的人。
8:9
中东一带此时正统宗教信仰式微,旁门左道乘机而入,星相、巫术在民间大行其道,欺骗患难中无所适从的迷信大众。西门凭其邪法,居然为人奉若神明。
8:12
新约时代用水施洗的命令,是基督亲自颁布的。基督升天前,吩咐他的门徒往普天下去传扬福音,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信的人施洗(太28:19;可16:15-16)。从五旬节那天开始,教会忠实地遵守这个命令(2:38,41;8:12-13,36-38;9:18;10:48;16:14-15,32-33;18:8;19:5;22:13-16)。
使徒时代迄今,基督教会各主要宗派,都遵行洗礼。洗礼和圣餐成为教会的两大圣礼。在教会史上,洗礼很早便以三种不同形式出现:浸礼、洒水礼和泼水礼(亦称灌水礼,用水浇泼全身)。
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自古不相交往(参8:5注)。但是福音所到之处,爱心打破了成见,种族仇恨消弭;在基督名下,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同受一洗,归入一个普世性的大家庭,就是教会。自此,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体(弗2:11-19)。
8:14-17
腓利是第一个到撒玛利亚传福音的使者。撒玛利亚人信主,福音传播进入一个新纪元(1:8)。彼得、约翰二使徒作耶路撒冷教会的代表,去到撒玛利亚城,正式接纳撒玛利亚信徒,消弭了两个民族间自古传下来的仇视,见证圣灵里的合一。二使徒给撒玛利亚信徒按手,表示了认同和接纳。
这位约翰是西庇太的儿子约翰,他曾求主从天降火烧毁撒玛利亚的村庄(路9:54)。现在由他来欢迎撒玛利亚人进入教会,真是再适合也没有了。
8:18 行邪术的西门是西门马古(Simon
Magus)或称术士西门,他虽然信了,也受了洗,但他所相信的不是得救的道理。他想用金钱来购买行神迹的力量,满足个人的欲望;他所信的只是异能奇迹(8:18-24)。彼得虽把他逐出教会(21节),但要他悔改,仍有得到赦免的希望(22节)。据教会史记载,此人后来不只在撒玛利亚,甚至在安提阿和罗马对教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他的从众到第三世纪仍很活跃,“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看《约壹》参考资料中“诺斯底主义”条)和他有很大的渊源。
8:23 “苦胆之中”可意译为“怨恨交迫”。
8:26
腓利向埃提阿伯人传福音的记述,是“文字布道”或“媒介布道”与“个人布道”结合产生动人心弦改变的一个好例子。太监读的《以赛亚书》皮卷,是作者、抄经人和售经者,也就是今天的作者、出版者与发行者合作的成果。太监读到《以赛亚书》预言基督为罪人替死的经文时,不能明白,腓利及时赶到,为他解明,传讲主基督。太监受了洗。媒介与人在圣灵的配搭下,把救世的福音传入了非洲。
耶路撒冷去迦萨约七十五公里。
8:27 埃提阿伯不是今天的衣索比亚,而是古代的努比亚国(Nubia),介于红海和撒哈拉大沙漠间,为今天埃及和苏丹间地区。干大基是埃提阿伯国王母后的称号,为国王处理朝政,是实际握权的人。
这太监主理埃提阿伯财政,是信神却不能入教的外邦人,上圣城礼拜后回非洲去。
照犹太律法,太监不可以入教(申23:1),腓利打破传统藩蓠,欢迎他进入教会。
8:32-33
新约很多作者引用《以赛亚书》53章,指出这篇伟大的〈仆人之歌〉所预言的是基督,世人因着祂的死能认识神。太监所念的赛53:7-8的经文正是耶稣受审、被杀与复活的描写。
8:40
亚锁都是地中海东岸非利士的一城,距迦萨约30公里,传福音者腓利在此出现。后来(约26年后)与家人卜居90公里外的该撒利亚,在那一带传道(21:8)。此城为地中海良港。犹太省的罗马总督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