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第 20 章
约 20 章 > 你第一次听到复活的时候,是否感到很惊讶?你会问复活是真的吗?
20 章 第一次听到复活的人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理解这样奇妙的事情,他们的信心可能像马利亚和门徒一样,要经过四个阶段:( 1 )他们会觉得这是虚构的故事,是不能置信的( 20:2 );( 2 )可能像彼得那样,寻找事实证据,但仍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20:6 );( 3 )亲身遇见耶稣后,才能接受复活这个事实( 20:16 );( 4 )当他们委身复活的主,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事奉祂时,便开始更全面地了解耶稣与自己同在的事实( 20:28 )。
约 20:1> 20:1 好些妇女跟抹大拉的马利亚一起来到墓前,其他福音书记载了她们的姓名。(有关抹大拉的马利亚,请参 19 章的人物介绍。)
约 20:1> 你想,我主耶稣是否要挪开大石,始可以走出去?
20:1 耶稣不用挪开大石头都能轻易离开坟墓,所以墓口大石头被移开并非为了让耶稣走出来,而只是为了让其他人进入墓里,让他们知道耶稣已经复活。
约 20:7> 人从里面出来,裹头巾和细麻布仍能原封不动,真奇妙,这表示……
20:7 耶稣遗留在坟墓里的裹头巾和细麻布仍然保持着裹人的形状,就好像耶稣直接穿过裹头巾和细麻布起来,而裹头巾和细麻布则原封未动。若有盗墓者来偷耶稣的尸体,绝不可能只取祂的尸体而如此留下裹头巾和细麻布。
约 20:9> 耶稣的坟墓空了!耶稣哪里去了?祂真复活了?但和我有什么关系?
20:9 我们可进一步发现门徒并没有虚构故事,彼得和约翰知道耶稣不在墓里,感到很诧异。约翰见到耶稣的裹头巾像一个空壳般卷着,而身体却消失了,便相信耶稣已经复活。他们见到空墓时,才记起圣经和耶稣的话──祂会受死,但也会复活过来!耶稣的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因为( 1 )祂能按着应许从死里复活,也就能成就一切应许。( 2 )耶稣身体的复活告诉我们,祂不是假先知,也不是骗子,是活生生的救主,是永恒国度的统治者。( 3 )祂复活使我们可以确信自己也会复活,死亡并不是终结,死后还有生命。( 4 )基督的复活是教会对世人作见证的基础。
约 20:15-16> 在你身边!耶稣就在你身边,你还在寻找谁呢?你为什么看不到祂?
20:15-16 起初,马利亚认不出耶稣来,她没想过她会看见祂,而且她的悲伤也叫她看不见耶稣,但当耶稣叫她的名字,她就立刻认出是耶稣来。试想想,当马利亚听到她的救主呼叫她的名字时,她就从心里涌出对祂的爱来;耶稣就在你身边,祂在呼叫你的名字,你能否像马利亚一样从心里涌出对祂的爱?
约 20:17> 马利亚一定不想失去耶稣而要抓住祂,但耶稣为何这样说?难道祂和她还有更大的事要做?
20:17 马利亚不想再次失去耶稣,她仍未了解复活的真义,或许她以为这是耶稣所应许的再来( 14:3 )。耶稣和马利亚均有重要的使命,耶稣不想在坟墓里拖延,祂还没有升天,圣灵也就不能降下。
约 20:18> 你知道耶稣活着,可真的确定祂活着?为什么你不带一丝喜乐?
20:18 马利亚发现坟墓空了之后,遇见复活的基督,她的反应是充满喜乐,顺服地把这个喜讯告诉门徒。除非你发现基督确实活着,否则你还未真正遇见基督。你是否因这好消息而充满喜乐?你与别人分享这个喜讯没有?
耶稣复活后向人显现
约 20:21> 你预备好自己受祂差遣没有?是啊,祂要差遣你,难道你没有听见?
20:21 耶稣再次把自己与父神比拟,告诉门徒自己行事所倚靠的权柄。现在,祂把工作交托给门徒,差他们往普天下去宣讲救赎的福音。无论神差你做任何事,切记:( 1 )你的权柄来自神;( 2 )耶稣已以身作则,向我们示范了如何完成祂指派我们的工作。父神派遣耶稣,耶稣也照样差派祂的门徒和你。
约 20:22> 吹一口气,灵就临到他们身上,多么像神创世时向人吹气──你,也想领受圣灵吗?
20:22 对门徒来说,这次领受圣灵的经验很特别,他们预尝了五旬节圣灵降临(参徒 2 章)以后所有信徒给圣灵充满的经历。我们需要圣灵的引导和能力,才可以承担神的工作,不可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
约 20:22> 人死了,人会说他咽了最后一口气,生命与气何其密切;门徒也受了气,你说这即表示……
20:22 人受造直到神吹气入人,人才有生命(参创 2:7 )。神第一次吹气使人从其他创造中分别出来;现在耶稣向门徒吹气,人就有永恒的属灵生命,并靠神所赐的能力在地上行出神的旨意。
约 20:23> 耶稣这样说,即是我也有赦罪的权柄吧?我又怎会有?
20:23 耶稣告诉门徒他们的使命是宣讲耶稣的福音,让人的罪得赦免。门徒自己并无赦罪的权柄,但耶稣授予他们有特权去告诉新信徒,他们的罪已经因为接受福音而赦免了(参太 16:19 ; 18:18 )。所有信徒都有这个特权,当我们悔改相信主,就可以宣告赦罪的福音了。
多马
约 20:24-29> 天父,如果可以见到你,摸到你就好了──这是我孩提时的傻话,也许你在心中也响过?
20:24-29 你是否希望能够真正见到耶稣、触摸祂、聆听祂的话?是否想与祂促膝谈心,听取祂的意见?多马希望耶稣的肉身与他同在;但神有更好的计划,要无时无刻与我们所有人同在,不受形体的限制。即使这刻,祂正以圣灵的形式与你一起,你可以向祂说话,可以从圣经中找到祂对你说的话。祂对多马是那么真确的,对你也同样真确。
20:25-28 耶稣并没有因为多马怀疑而为难他。多马虽然心存怀疑,但对耶稣、对门徒仍很忠心。有些人要经过怀疑,才能相信;如果因怀疑而提出问题,得到能接受的答案,那么怀疑是有益的。当怀疑变为固执,而演变成生活方式时,怀疑便损害信心了。当你怀疑时,别就此作罢,在你继续找寻答案时,让你的怀疑加强你的信心。
约 20:29> 人说若让我看见神迹就会信,你这样想过吗?耶稣说未见就信的人有福了,你道为何?
20:29 有些人以为自己能目睹神确实的显现或神迹,便会相信神,但耶稣说,没有看见祂就相信祂的人是有福的。圣经的话语和信徒的见证已给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证据,肉身的显现并不会使耶稣对我们比现在更真实。
约 20:30-31> 耶稣是神的儿子,这我知道;你问我怎知道?我……
20:30-31 要更全面了解耶稣的生平和使命,我们需要研读福音书。约翰福音只记载耶稣在世上所行的许多神迹中的一部分,但这里所记的,已足够叫我们相信耶稣就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我们可以靠祂得着永生。 ──《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复活的清晨(二十 1 ~ 10 )
主耶稣复活的日子,好像晨光破晓,将黑暗扫除净尽。在这一日刚破晓的时刻,有三个人先后来耶稣的坟墓:
1. 抹大拉的马利亚( 1 ):主耶稣曾在她身上赶出七只污鬼(参可十六 9 ),此外,有些解经家更认为她可能是那挨耶稣的脚哭泣,并且被耶稣赦免的有罪女人(参路七 36 ~ 50 )。无论如何,她所经历的耶稣的爱是深的,所以她是第一个跑来耶稣坟墓的人。
2. 彼得( 3 ):他与约翰都是由于抹大拉马利亚的通知,误以为耶稣的尸首被盗去了,于是跑来看看耶稣的坟墓。虽然他曾经三次否认主,但是他对主的爱是肯定的,主耶稣也没有责备他,之前更将领导教会的责任交在他身上(参太十六 17 ~ 20 )。他对主耶稣的爱驱使他急忙地去看个究竟,他是第一个进入坟墓查探实况的人。
3. 约翰( 3 ):虽圣经中并没有注明“那门徒”是谁,但是解经家多同意他是约翰。在约翰福音中,他亦被称为“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参十三 23 ,十九 26 )。耶稣爱他,他也爱耶稣,爱吸引他与彼得来到坟墓,他进入坟墓。看见内里的情况,就相信主耶稣已从死里复活了。
爱是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爱使他们愿意到主耶稣的坟墓。不过,主耶稣已不在墓里,祂已经复活了。“空的坟墓”是一个具体的证据,证明主耶稣已从死里复活了。这不可能是他们捏造的谎话,也不可能是罗马人或犹太人搬走了耶稣的尸体,没有人能拿出主耶稣的尸体来,以证明主的门徒所说的是谎话,因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祈祷 主啊,让我有爱和完全相信的心,并确信我的救赎主已从死里复活。
向爱祂的人显现(二十 11 ~ 23 )
主耶稣已从死里复活了,祂向所爱的人显现。
1. 抹大拉的马利亚( 11 ~ 18 ):她将空坟墓的事告诉彼得和约翰后,仍留在坟墓旁边哭泣。就在这时,主耶稣向她显现,但是马利亚竟然不能认出祂来,可能是由于她满眼泪水,使眼睛模糊,以致认不出主耶稣。也可能她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坟墓上,以为主耶稣已死亡,却忘记了主曾说过祂将要复活的话。很多时候,当灰心失望时,人只会哭泣,尽放眼在灰暗的事上,忘却了神对人安慰的应许。当主耶稣呼唤马利亚的名字时,她才能认出耶稣来。她的欢乐促使她要触摸耶稣,但是主耶稣不让她摸,乃是盼望她立刻前往告诉祂的弟兄。马利亚对门徒的见证是何等简单清楚:“我已经看见了主。”
2. 主的门徒( 19 ~ 23 ):门徒仍在惧怕中,但是当主耶稣向他们显现时,他们的惧怕便变为喜乐。主耶稣说:“愿你们平安!”这是安慰与祝福的说话,有主的同在是最大的安慰和祝福。但门徒也不应只是享受主的同在,耶稣又差遣他们:“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主在世上服务和宣讲神国的福音,祂的门徒也要这样行。主向他们吹了一口气,这是五旬节圣灵降临的先声。主又应许门徒:“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当然,人不能赦罪或是定人的罪,但是门徒可以告诉人,主愿意赦免认罪悔改的人。请注意:主差遣门徒要作的事,信徒也要作。因为体会死而复活的主的人,都要将这复活的信息向人传讲。
祈祷 主啊,让我被复活的生命所充满,叫我能为作见证。
诚实的怀疑者(二十 24 ~ 31 )
圣经中只有数段经文提及多马,他又被称为低土马:
.当他听到拉撒路病重的消息时,他只存悲观的看法:“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十一 16 )
.耶稣与他同在差不多有三年之久,但是他仍然不能明白耶稣所讲的属灵教训(参十四 5 )。
.在二十 24 ~ 29 中,我们可以看到多马是个实证主义者,他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主耶稣才肯相信。虽然主耶稣说:“那没有看见就相信的有福了。”( 29 )即使多马看来十分小信,然而在他的身上,我们仍可看到一些长处:
1. 多马拒绝对他不相信的事假说相信,对他不明白的事说明白,他是一位真诚的人。
2. 当他发现真理时,他会全然的相信。他对主耶稣说:“我的主!我的神!”( 28 )按照次经的多马福音书中,曾指出他被呼召将福音传至印度,因而福音得以被传至亚洲。虽然这只是传说,亦表示了多马在找到他相信的真理后,便愿为所信的真理热心。今日我们能否为所信的真理大发热心,努力传讲所相信的道理?
福音书的目的( 30 ~ 31 ):从这两节经文,我们可以了解福音书并无意将耶稣全部生平事迹写下,作者只是将重要的事迹记下,让读者明白,并且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接受祂为生命的救主。
我们多么幸福,有圣经帮助我们认识真理,我们应当努力读经,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得丰盛的生命。
祈祷 主啊,我相信,因已叫我经历了救恩的能力。──《新旧约辅读》
约翰福音 第二十章 注释
20:1-10 空坟墓的悬疑
1「七日的第一日」:即星期日。抹大拉的马利亚,见路8:2及注。
「石头 ......
挪开」:见太27:60及注。
2「我们」:暗示除抹大拉的马利亚之外,还有其他人一起往坟墓去(见可16:1)。
8-9「看见就信」:从本章25,
29-30节里「信」字的用法看来,这里的「信」不大可能指「相信妇女的报告」(即认为耶稣的身
体真的被人挪走了),而是指「相信耶稣已经复活了」。这门徒之相信耶稣复活,不是因为旧约经文(如诗16:10;
赛53:10-11等)的教导,而是因为目睹细麻布与裹头巾整齐的排列,知道尸首不是被人解开然後挪走(参19:40)。
20:11-18 耶稣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
14 马利亚起初认不出耶稣,可能因为没有心理准备(参路24:16),也可能因为耶稣的样貌有了荣耀的改变。
(参可16:12; 林前15:42起)
16「拉波尼」:比「拉比」更庄严的叫法,常被用来称呼神。
17「不要摸我」:原文含有「放开手,不要抓住我」的意思。
「升上去」:或指耶稣当天随即升到父那里得荣耀,或指 四十天之後在门徒众目睽睽之下的升天(徒1:9)。相应地 , 马
利亚抓紧耶稣的举动或有所妨碍,或无此需要,而且她更有重任在身──向门徒(「弟兄」)宣扬主的信息。
20:19-23 耶稣向十门徒显现
「门 ......
当中」:耶稣的复活身体,不受空间限制。「手和肋旁」:耶稣钉十字架遗下伤痕之处。
「向 ......
圣灵」:指耶稣复活後赐予圣灵,使人得生命(参约7:37-39; 创2:7),或是象徵日後圣灵的正式降临。
「你们赦免 ......
下了」:门徒有圣灵指示,便能洞悉人内心情况,从而宣告神的裁决。
20:24-29 耶稣与多马的相遇
「低土马」:见11:16注。
「我的主!我的神」:多马最终不仅相信耶稣复活,且体验到耶稣的神性。
20:30-31 本书的目的
表明书中内容经过挑选(参简介的「特色」部分),旨在使读者因信耶稣而得永生。
思想问题(第二十章)
1 试从本章逐一找出以下不同人物对耶稣复活的反应:
a 马利亚;
b 彼得;
c 约翰;
d 十门徒;
e 多马。
2 耶稣向不同的人显现时分别有不同的表现,目的何在?
在 未向这些人显现之前,他们的情况怎样?
3 21-22节回应上文那一段的记载?
耶稣复活後留给门徒什麽使命?
4 从耶稣复活後身体的特性看来,信徒将来的复活身体是怎样的?
参约 21章及林前15章。
5 29节怎样应用在昔日与今日的信徒身上?
他们如何有福?参 31节。
6 试列举耶稣复活的证据。
7 19节里门徒当时的表现与他们日後的表现(参徒2:37-42;
4:1-4)
有何不同?
原因何在?
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警奇的爱(二十 1-10 )
没有人像抹大拉的马利亚那样爱耶稣。耶稣为她做了别人所做不到的事,使她一生永难忘怀。传统说马利亚是一个罪恶深重的人,耶稣感化了她,赦免了她,洁净了她。亨利金士里( Henry Kingsley )有一首可爱的诗写马利亚的:
抹大拉的马利亚在米迦勒的门前
韩动门把,
画眉在约瑟的荆棘树上唱道:
“让她进来!让她进来!”
米迦勒盘问:“你可曾看到钉痕
认识自己的罪愆?”
画眉唱道:“天黑了!天黑了,
让她进来!让她进来!”
“我看到了主的钉痕,
知道了自己的罪。”
画眉说:“她深知一切,一切,一切,
让她进来!让她进来!”
米迦勒说:“你没有献祭,无法赎罪。”
画眉唱:“她已悔罪,悔罪,悔罪,
让她进来!让她进来!”
它为自己吟唱入睡之际,
夜已深了,
有人前来应门,
于是抹大拉的马利亚进去了。
马利亚犯的罪深,对耶稣的爱也大;她所必须带给耶稣的一切全都是爱。
在心爱的人去世三天之后到坟墓去探望他,这是巴勒斯坦的习俗。一般人相信死者的灵魂前三天在坟墓里飞 ,但后来尸体腐烂使人认不出时,灵魂就离开他了。耶稣的朋友在安息日不能来看他,因为在安息日走远路是违犯律法的。当然,安息日就是我们的星期六,所以马利亚在星期日一早就到墓地去。她来得很早,圣经上 早 这个字是用( Pro{i ),这个字特别用来指夜里四更的最后一更。亦即凌晨三至六时,马利亚来时天还没有亮,因为她已迫不及待。
她来到坟墓时,感到惊诧不已。古时的墓习惯上是不开门的。在洞口凹处,用一块车轮似的大石堵住。马太福音更告诉我们,当局在大石上加上封条,以免有人搬动(太廿七 66 ),马利亚却发现洞口的大石已经挪开了。她立刻想到两件事二个可能是犹太人把耶稣的尸体搬走了;她以为那些犹太人把耶稣钉死了还不足以泄愤,还要进一步凌辱他。有些人专干盗墓的勾当,所以马利亚相信耶稣的尸体被盗走了。
马利亚见到这情景实在受不了,因此她要回到城里把这件事告诉彼得和约翰。马利亚仍然爱耶稣,对所不了解的事仍旧相信;因她的爱心和信心的结果,终于发现了耶稣的荣耀。
重大的发现(二十 1-10 )(续)
门徒当中仍然公认彼得是领袖,所以马利亚正想去找他。即使彼得曾经不认主,但他还是门徒的领袖。我们常常提到彼得的软弱和不稳定,然而一个人在懦弱失败后,还敢面对其他的人,必然有其杰出之处。一个人在失败过后,众人还承认他作领袖,必然有其理由。彼得一时的软弱不会影响我们对其道德力量和其重要性的看法,事实上他天生就是一位领袖。
所以,马利亚就去找彼得;他们立刻就赶到墓地。年纪较轻的约翰(他一直活到那世纪的末了)跑得快,赶过了彼得。他们来到坟墓,约翰向里面瞧却没有进去。彼得以一向性急的作风,不但往里面看,也走了进去。彼得对这个空墓感到奇怪;但约翰心里有数。如果有人来盗取耶稣的尸体,为什么把裹尸的布留在原地呢?
更奇怪的是──细麻布并没有紊乱,还是照原来的位置放 。裹头巾留在头的位置,细麻布留在身体的位置。看起来这些布不像是从一个人身上取下来的,因为仍然包扎得很好,只是耶稣不见了。约翰立刻从所见到的想起圣经的意思──就相信耶稣已经复活了。他不是读了圣经就相信,而是亲眼看见这光景才信的。
从这件事件我们看到爱的力量很不寻常。马利亚深爱耶稣,她第一个来到坟墓。而约翰,这位耶稣所爱,而他也爱耶稣的门徒,第一个信了耶稣复活的事实。这诚然是约翰最大的荣耀。他是第一个了解并相信主复活的人。爱的力量使他看见就了解圣经的启示。
人生之中有一个大原则,无论任何工作,除非我们与别人有 相同的感觉,否则便无法真正去推测别人的想法。我们打个此方,就很清楚了,如果有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他在指挥乐团演奏的时候,必须和乐曲的作者有共通的感情,才能把乐曲的精神表现出来。爱心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诠释者。在恩考力未能确定,还在 摸索中时,爱心却能掌握真理。一个人在从事某件事的研究而懵然不解时,爱心却能了解这件事的意义。有一回,一个青年画家带 一幅耶稣的画像来找杜雷( Dore{ ),请他品评。杜雷慢条斯理地,最后才道出一句真心话:“你不够爱他,不然你会画得更好。”除非我们把自己的心思,意念都呈献给耶稣,否则我们无法了解他,也不能帮助别人去了解。
伟大的辨认(二十 11-18 )
在所有的作品当中,有人称本段的故事是最伟大的一幕“确认”。马利亚拥有第一个看见复活主的荣耀。整个故事都暗示 她的爱心。她又回到坟墓时,彼得和约翰一定已经离开了,因 为她跑得慢,远落在他们两人之后。所以她站在那里伤心地哭。我们不必费力去研究为什么马利亚看不见耶稣。理由十分简单,在泪眼蒙眬中,她看不见耶稣。
马利亚和园丁(其实是耶稣)的对话中,显示出她的爱心。“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那里!”她并没有提到耶稣的名字,她认为每一个人都当知道她所讲的人是谁。她的心充满了耶稣,所以整个世界再也容不下别人。她说:“我便去取他。”凭一个弱女子的力量,怎能够办到呢?她要上那里去取他呢?但她甚至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她惟一的愿望就是在耶稣的尸体旁哀哭,让她的爱尽量倾流。她与那以为是园丁的人说过话之后,一定是向坟墓走去,所以她的背朝 耶稣。耶稣只叫她:“马利亚!”她立刻就说:“拉波尼。”(拉波尼是亚兰语,意思就是夫子,和拉比同义。)
马利亚为什么认不出耶稣,这里有两个简单而意义深远的理由。
(一)由于泪眼蒙眬,所以无法辨认。害死耶稣的人使她伤心地哭得无法看见。我们一旦丧失所爱的人,心中的忧愁使我们热泪满眶甚或痛哭失声。但我们必须切记──在这时候,我们的哀伤在本质上往往是自私的。我们一直只是想到本身的孤寂、损失、悲凄。事实上,我们不是为那个去到上帝面前当嘉宾的人挥泪;而只是为自己的损失哀哭。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避免。但是我们不容眼泪蒙蔽了我们看到天上的荣耀。流泪既不能免,然而透过眼泪,我们应该瞥见天上的荣耀。
(二)她看不见耶稣是因为她执意于错误的方向。她不肯把目光从坟墓移开,以致于她背朝 耶稣。我们也是常常这样,定睛于冰冷的墓地;我们必须扭转目光,因为墓地不是我们所爱的人的居所。他们腐朽的身体可能在那里;其实他们已在天上与耶稣面对面交通,也在上帝的荣耀里。
悲哀时,绝不能让眼泪蒙蔽我们以致看不见荣耀,绝不能定睛于坟墓,而忘了天家。华尔加( Alan Walker )在人人的加略山( Everybod's Calvary )说到某次为人主持葬礼,参加者既无基督教的信仰,也没有基督徒的关连;对他们而言,葬礼纯粹是一项仪式,结束时,有个年轻女子凝视 坟墓,心碎地说:“爸,永别了!”对没有基督徒盼望的人来说,这确是个终结。但对我们而言,“再见”却是“后会有期”的意思。
报好消息(二十 11-18 )(续)
本段经文有个真正的难题。去辨认的那一幕结束时,耶稣一下子就对马利亚说:“不要摸我,因为我还没升上去见我的父。”但在随后的经文中,耶稣竟叫多马摸他(约廿 27 )。路加福音记载他对那些吓坏了的门徒说:“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摸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廿四 39 )。马太福音记载:“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太廿八 9 )。只有约翰福音的记载与众不同。约翰记载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言下之意似乎是说他升天过后,就可以摸他了。关于这一点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一)这整个事件带 属灵的意义。有人主张与耶稣真正的接触是在他升天之后,才有可能。其实手与身体的接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藉信心与这位复活而永生的主接触。这个说法诚然可贵,但大概不是本段经文的精义所在。
(二)有人认为这是从亚兰文原来的对话翻成希腊文的谬译。耶稣说的是亚兰文而不是希腊文;而约翰把耶稣所说的话译为希腊文。意思是说:“不要抱住我;在我升上去见我的父之前,你快去告诉我的弟兄们说……”。换句话说,耶稣的意思是:“不要因为你新发现的欣喜,花那么多的时间敬拜我,你快去把这个好消息传报给其余的门徒。”这可能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希腊文的命令式是现在式语气,严格的说,应当译作:”不要拉住我”(编按:现代中文译本),耶稣对马利亚所说的意思是,“不要自私任性地抓住我,不久我要回到父那里去,所以在升天之前,我要尽量地和门徒相聚,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免得把我们相聚的时间浪费掉。”这个解释很好,马利亚事实上也这样作了。
(三)还有一个更大的可能性。其他三本福音书往往强调那些人忽然认出耶稣时 害怕 的情形。马太福音廿人章十节,耶稣说:“不要 害怕 。”马可福音十六章八节最后说道:“因为他们 害怕 。”路加福音廿四章五节说他们“ 惊怕 ”。而约翰福音却一点也不提他们的害怕。我们知道,文士在抄写圣经的时候,眼睛有时看错在所难免,因为抄本本身并不容易辨认。有些学者认为约翰福音原文不是 ME APTOU (不要摸我):而是 ME PTOOU (不要害怕, PTOEIN 这个动词意指因 害怕而摇摆 不已)。如果这个解释是对的话,那么意指对马利亚所说的是:“不要害怕,我还没有升上到我的父那里去;我仍然在此与你同在。”
以上各种解释,实际上没有一种是令人满意的,其中第二个说法,照我们看是三种之中最好的解释。
无论如何,耶稣差马利亚回去把他一向告诉门徒的信息带给他们,因为“他要到他的父那里去”这件事正要实现;同时马利亚也告诉了门徒:“我已经看见了主。”
马利亚所带去给门徒的信息乃是基督教精义之所在。基督徒原本就是一个见证“我已经看见了主”的人。基督教不只是指知道耶稣这人和他所做的事;而是指实实在在去认识他。不只是谈论耶稣;而是实际看见他,确确实实经历到主耶稣活 的事实。
基督托付门徒的使命(二十 19-23 )
耶稣的门徒在耶稣死后,继续利用他们举行最后晚餐的阁楼聚会,这是很有可能的。不过他们存有戒心,深知陷害耶稣的犹太人之毒计,耽心下一回就轮到他们受害。聚会时怀有戒心,注意听上楼的脚步声和每一次叩门的声音,惟恐犹太公会派秘密人员来捉拿他们。他们坐在那儿的时候,耶稣突然出现在他们中间,并用东方人惯用的问候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这话的意义比“愿你们脱离患难”深远得多,因为它意味看:“愿上帝将各样美善的事都赐给你们。”然后耶稣把教会永远不可忘记的使命托付给门徒。
(一)他说上帝怎样差遣了他。他也照样差遣门徒。魏斯科( Westcott )把这句话称之为“教会的大宪章”,它含蕴三个要点。
( 1 )耶稣基督需要教会,这教会必须是保罗称之为“基督的身体”的教会(参阅弗一 23 ;林前十二 12 )。耶稣为全人类带来一个信息,如今他要回到父那里去。除非教会接下这一棒,否则他的信息无法传给每一个人。教会必须成为基督的口,为他传讲;成为他的脚,为他奔走;成为他的手,为他作工。所以,头一个要点是: 基督需要教会来做他未竟的工作 。
( 2 )第二个要点是教会需要耶稣,一个奉差遣的人,需要那差遣他的人。他必须从差遣他的人那里,领受信息,领受传讲信息时所需的能力与权柄。在他遭遇疑惑和困难时,也需要有人可以求助。若没有耶稣,教会根本就没有信息;若没有耶稣,教会也丧失能力;若没有耶稣,教会在面临困境时,也没有求助的对象;若没有耶稣,教会也无从受到启迪,无从支取力量,无从获得振奋,所以,第二个要点是: 教会需要耶稣 。
( 3 )耶稣差遣教会,正像上帝差遣耶稣一样。每一个读第四福音的人都看得出来,耶稣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依据完全的顺服和完全的爱而建立的。只有在耶稣对上帝有完全的顺服和完全的爱时,他始能成为上帝的使者。同理,教会必须完全顺服基督,完全地爱基督时,始能成为基督的使者和基督的器皿。教会奉差遣出去,不是传讲“ 本身的 ”信息;而是传讲基督的信息。教会不应当随从人为的政策;它应当顺服基督的旨意。教会若不尊重基督的旨意,不接受基督的带领;而依靠自己本身的智慧与能力,那么这样的教会是失败的,没有价值的。
(二)耶稣向门徒吹一口气,赐下圣灵给他们。无疑的,约翰这样写的时候,他是想起了从前的创世的故事。创世记记载:“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二 7 )。这也正是以西结在死谷见到枯干的骸骨,听见上帝对风说:“气息阿,要从四方而来,吹在这些被杀的人身上,使他们活了”的写照(结卅七 9 )。圣灵降临就像死人复苏一样。教会一旦受了圣灵,就像重新受造,而有能力担负起它的责任和使命。
(三)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必须特别加以注意。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有权赦免另一个人的罪。但是我们也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教会有殊荣传讲上帝赦免人的罪的真理。如果有人转告我们一件事,我们判断这件事的真实性,是根据传话的人对差他的人有多深的认识而定。如果有人解释另一个人的意思,其解释的价值,也要根据这人与另一个人亲近的程度而定。
主的门徒最有资格把耶稣的话传给人,因为他们与主甚是亲近。如果他们知道某一个人是真实悔罪的,他们能绝对肯定地转告那人基督赦免他的事实,同理,如果他们知道那人未曾真心悔罪,只是阳奉阴违,那么就可以向那人说,除非真正改变他们的心思意念,真实悔改,否则便得不到上帝的赦免。因此,耶稣所说的这句话,并不是把赦罪的权柄交给某一个人或多数人;耶稣只是把转达的权利托付给了门徒。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指耶稣把传讲基督赦罪的权利,和对不肯悔罪者的警告权托付给教会。
怀疑者的相信(二十 24-29 )
对多马来说,他所预期的终结乃是十字架。耶稣听到拉撒路患病的消息,打算去伯大尼,多马的反应是:“我们也去和他同死罢”(约十一 16 )。多马未曾畏怯过,然而他是一个属世的悲观主义者。他爱耶稣是毫无疑问的,他因极爱耶稣,所以在其余的门徒犹豫、害怕的时候,他愿意去耶路撒冷与耶稣同死。他所预期的终结果然实现了,耶稣受钉的事实,使他心碎。他太伤心了,以致不敢再见到人的眼神,而必须独自一人去悲伤。
英王乔治五世曾说他的生活原则之一是:“如果我必须受苦,就让我像一只有教养的动物,独自忍受折磨。”多马必须独自去面对他的痛苦和悲伤,因此,耶稣回来时,他却不在场。而耶稣回来的消息,对他来说,几乎好得难以相信,所以他不相信。多马的悲观思想致使他说,除非他看见并摸到耶稣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肋旁的枪伤,否则他绝不信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这里没有提及耶稣脚上的伤痕,因为钉十字架,通常脚是不钉钉子的,只是松松的绑在木头上。)
又过一个礼拜,耶稣再度同到他们中间;这次多马在场了。耶稣知道多马的思想,所以他重述多马的话,并要多马去探他的钉痕,这时多马的心洋溢 爱心和忠诚,他顶多只能说:“我的主,我的上帝!”耶稣对他说:“多马,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我就信的,有福了。”意思是说多马亲眼看见才信,但有些人用信心的眼睛来看,就信了。
我们很清楚地看出多马的性格。
(一)他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从基督徒团契中引退。他宁愿孤独而不愿与人团聚。由于他没有和其他的基督徒同伴在一起,所以误了耶稣第一次来的机会。我们若离开基督徒团契自己独处,总会失去许多福分。那些只在教会团体里才有的福分,在我们自己独处的时候是无法领受到的。特别在忧伤失意之际,我们容易孤立自己,不愿与人接触;其实在这种时刻,我们更应该寻求基督徒的团契,如此始能面对面地见到耶稣。
(二)多马有两大优点。他绝不说他懂得那些他所不懂的事;绝不说他相信心里所不相信的事。他具有一种不妥协的诚实精神。在他怀疑的时候,他不伪装不怀疑的样子。他不像有些人对信仰的教义丝毫不了解,却能高谈阔论。多马对什么事情都希望能肯定的知道──他这态度是十分正确的。丁尼逊( Tennyson )说:
我敢说,诚实的怀疑,
比不完全的信仰,有更多的信心。
一个人若坚持务必把信仰的疑问先弄清楚,可以说比那些喜欢高谈阔论却不曾思索,也许并不真正相信的人,有更多终极的信仰。因为当他把疑问弄清楚后,就肯定了所信仰的。
(三)多马的另一大优点是,一旦他肯定了所信的,就全力以赴。因此他说:“我的主,我的上帝!”多马不愿意走折中的路线。他表示他的怀疑,非为了表现他熟练的心智技巧,乃是为了寻求肯定。一旦被他肯定之后,他对肯定的降服是很彻底的。一个致力于从怀疑到确信耶稣是主的人,其所得的肯定,是一个未经思索就接受的人所无法得 的。
日后的多马(二十 24-29 )(续)
我们不太清楚多马在以后的经历。但有一本叫作多马行传( Acts of Thomas )的次经谈到他的一些经历。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有些则相当接近多马的性格。以下是该书中所提到的片段。
耶稣死后,门徒把世界分为好几个地区,以便分头前往某些国家传扬福音。多马抽签抽中印度(印度南部的多马教会就是根据他的名字而命名的。)起初多马拒绝前往印度,理由是认为自己健康情况不佳,不宜长途跋涉。他说:“我是个希伯来人,如何能在印度人中间传扬真理呢?”当晚,耶稣向他显现,说:“多马,不要害怕,你就去印度传道吧,因为我的恩典与你同在。”不过多马仍然执意拒绝,说:“除开印度,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以差我前往。”
碰巧在那时候,有一个印度商人阿巴尼斯( Abbanes )来到耶路撒冷,他是奉宫达弗拉斯( Gundaphorus )王之命前来寻觅一位手艺高超的木匠,带回印度去。多马正好是个木匠。耶稣到市集里找到了阿巴尼斯,问他:“你要买一个木匠吗?”阿巴尼斯说;“是的。”耶稣说:“我有个奴仆是个木匠,我打算把他卖了。”他指 在远处的多马,于是议定价格,把多马卖了。契约上写:“我,耶稣,木匠约瑟之子,承认把我的奴仆多马卖给你──阿巴尼斯──印度国王宫达弗拉斯的商人。”契约立好之后,耶稣 便把多马找来交给阿巴尼斯。阿巴尼斯问:“他是你的主吗?”多马说:“是的。”阿巴尼斯说:“我从他那里买下你。”多马没说什么。但第二天清晨,多马很早起身祷告,祷告后他对耶稣说:“我愿意到任何你要我去的地方。主耶稣,愿你的旨意成全。”多马还是原来的老样子,肯定得慢,顺服得慢,然而一旦他顺服了,就非常彻底。
故事又说到宫达弗拉斯命令多马建造宫殿,多马自承可以胜任愉快。于是王给他大批金钱作为购买材料和雇请工人之用。但多马把钱全部拿去济贫了,他一直告诉国王宫殿的工程正在进行时,国王甚是怀疑。最后王把多马找来,问他:“你正在为我盖宫殿吗?”多马答:“是的!”国王问:“什么时候我们去看看那工程呢?”多马说:“你现在是无法看到它的,但等你离世的时候,就会看见。”起先国王十分震怒,多马的性命真是危在旦夕,但后来国王也信了基督,因此多马终能把基督教带进了印度。
有些多马的事迹既可爱又令人钦佩。他永远不把信心当作一件随便的事,他往往不是一下子就欣然顺服的。凡事他都先要求肯定,而且先要盘算得失。然而一旦他肯定了,也盘算好了,他就是一个最有信心,也是最顺服的人。像多马这种信心比高谈阔论的告白都来得坚定;像他那样的顺服,也比未经盘算得失就随意答应,却又懊悔的轻率态度要强得多了。
约翰福音之目的(二十 30-31 )
约翰福音照原先的计划到这里就全部结束。第廿一章彼认为是加添的,而且是事后追想的。
在所有福音书当中,以本段经文把作者写作之目的交代得最清楚。
(一)显然四本福音书都无意描述耶稣的整个生平。福音书并没有按 耶稣的日常生活,把他全部言行都一一记下来,而只是选择了其中一部分事迹加以记载。因此好叫我们知道耶稣的为人和他行事的梗概。
(二)福音书不是耶稣的传记,其目的是见证耶稣是救主,我们的主宰。福音书目的不是提供我们一些材料,乃是赐给我们生命。福音书所描写的耶稣,让读者看到他所说的,所教训人的,所行的和他的医治能力,就认出他乃是上帝的儿子,从而寻见真正人生的秘诀。
我们若把福音书当作历史和传记那便错了。我们不能像历史家寻求资料那样地读福音书,而应该从福音书里面寻见上帝。 ──《每日研经丛书》
第二十章 复活的生命
壹 复活
一 豫言
经上早已豫言基督的复活,说:“ 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 ( 诗十六 10) 。又说:“ 祂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祂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 ” ( 赛五十三 10 , 11) ;不但如此,又记载说:“ 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 ” ( 诗六十八 18) 。
不但先知们豫言,连主自己也曾说:“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 ( 约十 18) ;祂指示门徒:“ 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 ( 太十六 21 ,十七 22 ;可八 31 ,九 31 ;路十八 31~33) ,并且事先和门徒们约定,在祂复活之后,要在加利利的山上和他们见面 ( 太二十八 10 , 16 ;可十六 7) 。
二 门徒们对豫言的反应
1 、抹大拉的马利亚
耶稣受死,被埋葬是星期五,是安息日的豫备日,是七日的第六日。安息日是第七日。七日的第一日是安息日的次日,是主受死后的第三日。主曾告诉门徒说,第三日祂必复活。当其余的门徒,把这事忘记的时候,有一个姊妹抹大拉的玛利亚,她没有忘记。她爱主,迫不急待的想要见主。所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她就来到坟墓那里,等候主的复活。当她看见石头从坟墓里挪开了,她不知如何是好,就跑去见彼得和约翰。后来他们两位来确认主已经不在坟墓里,又走了之后,玛利亚以为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所以站在坟墓外面哭,一面哭一面低头往坟墓里看。她那样爱主,真情的流露,不但感动了主,也感动了伺候主的天使。先是天使向她显现,对她说话,而后主不忍心让她痛哭下去,不得不先向她显现。正如主所说的:“ 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 ”。是的,主应该把复活的新鲜先献给父享受,祂本来打算这样作,却被马利亚的真情感动,而改变了心意,先向她显现,安慰她。正如主曾经所说的:“ 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 ( 约十四 21) 。
2 、彼得和约翰
彼得和约翰两个听到马利亚的话后,虽然都跑到坟墓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他们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他们看见就信了。究竟他们信的是什么?是否相信马利亚所说的:“ 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 ” ( 约二十 2) 呢?或是相信他们的主已经“从死里复活”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他们缺少马利亚那一种,若没有找到主就不肯罢休的迫切心情。他们或许在道理上,理智上相信耶稣已从死里复活的事实,却在没有得着答案之前就 “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 约二十 10) 。
虽是如此,主仍然爱他们。祂嘱咐马利亚说:“ 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 ( 约二十 17) 。
主耶稣这话很清楚的告诉祂的门徒,在祂的复活里,门徒要重生,得着永生,成为父神的众子。在祂的复活里,主生为神的长子,门徒们生为神的众子。经上说:“ 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 ( 来一 6 ;诗二 7) ,就是指着这个奥秘的生,在生命的繁殖里,从独生子生为神的长子说的。
3 、多马以外的其余十个门徒
当天晚上门徒们聚在一处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这时主肯让他们摸,可见祂已经升天见了父神,又回到地上来了。他们因亲眼看见祂,亲手摸祂,都相信主已从死里复活的事实,都从不安,忧愁中转变为喜乐。
4 、多马的信
当耶稣向门徒显现的那一夜,多马没有和他们同在。虽然以后有别的门徒向他作见证,多马却说: “我非看见祂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总不信” ( 约二十 25) 。直到过了八日,主耶稣再一次向他们显现,多马因看见了才信。主说: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 约二十 29) 。
我们这些后来的信徒,都是主耶稣升天之后才信的,所以我们都是有福的,因我们都是没有看见耶稣就信的人。
三 七日的第一日
主耶稣复活的日子,是七日的第一日,表明复活就是新的开始。祂的复活和第十一章所记载的拉撒路的复活,是完全不同的复活。拉撒路的复活是他的肉体得着短暂的复活;可是他的身体还是原来那个会朽坏的身体;并没有改变成为不朽坏的荣耀的身体。但是耶稣的复活是得胜的复活,是吞灭死亡的复活,是败坏掌死权的 ( 就是魔鬼 ) 复活 ( 参照林前十五 54 ;来二 14) ,是变成不朽坏、荣耀、灵性的身体。我信,这个形状就是未有世界以先,神儿子原来的荣耀形状。难怪抹大拉的马利亚认不出来;往以马忤斯的那两个门徒也不认识祂。直到主使他们的眼睛亮了,这才认出祂来 ( 路二十四 13~31) 。祂的复活是包罗万有的复活,是释放神圣生命、赐人生命,叫信祂的人重生的复活 ( 彼前一 3) 。从前主和门徒们的关系,只限于肉身中,在他们的身外,在门徒们中间,和他们相处。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祂在加利利的约但河外,就不能同时出现在耶路撒冷。主和门徒们的关系,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没有生命,生机的联结。
但是在复活里的基督,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但能显现在他们中间,也能住在门徒的里面作生命,作供应,作引导。神藉耶稣基督从死人中复活,重生了门徒,使基督从原来的,神的独生子,成为神的长子;使信徒们生为神的众子。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于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 来二 11) 。在复活里的基督和门徒们的关系,是崭新的,是生命的,是兄弟的,是互住的关系。
贰 门徒们的重生
“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 ( 约二十 22) 。
因着主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门徒们的良心已经蒙洁净了 ( 来九 14) ;他们的污秽也因主讲给他们的话已经干净了 ( 约十五 3) ;现在主又向他们吹一口气,就是把圣灵吹进他们的灵里。藉着这样一洗,一进,门徒们的灵 ( 人的灵 ) 就活过来了 ( 弗二 1 , 5) ,恢复原来受造时的正常功用。不但如此,吹进去的圣灵,就是生命的种子 ( 彼前一 23) ,是神那永远的生命 ( 约三 15 , 16 , 36) ,是从圣灵生的 ( 约三 5 , 6) ,也就是从神生的 ( 约一 13 ;约壹三 9 ,四 7 ,五 1 , 4) ,叫他们成为神的众子 ( 约一 12 ;约壹三 1 ;来二 13) ,也就是主的弟兄了 ( 来二 11~12) 。吹进圣灵,就是保惠师来了 ( 约十四 16 , 26 ,十六 7 , 13) ;保惠师就是真理的圣灵 ( 约十四 17 , 26 ,十六 13) ;祂要引导信徒进入一切的真理。而保惠师的来,也是父与子的来;是三一神与信徒们互住的开始 ( 约十四 20) 。信徒们和主的关系,如同葡萄树和枝子的关系,从外面的关系,成为生机体,生命联结的关系 ( 约十五 1~8) 。
在本章里我们看到的是吹进圣灵,是圣灵的内住。可是圣经让我们看到在信徒里面有神的灵 ( 约壹四 13 ;结三十六 27 ;三十七 14 ;罗八 9 ;林前三 16) 、基督的灵 ( 罗八 9) 、神儿子的灵 ( 加四 6) 、赐生命的灵 ( 罗八 2 ;林前十五 45) 、那灵 ( 林后三 17) 、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 ( 罗八 11) 。又说,基督成形在你们里面 ( 加四 19) ,基督在你们里面是荣耀的盼望 ( 西一 27)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 西三 4) ,有基督在你们里面 ( 林后十三 5) ,神住在他里面 ( 约壹四 15) 等等的记载。这些无非是要叫我们认识三一神自己在我们里面,不是有许多不同的灵,而是指这灵有许多的功用,许多的表征。圣灵的内住是叫信徒们得着更丰盛的生命 ( 约十 10) ,既丰富,又便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全备的供应 ( 腓一 19) 。关于圣灵的内住详情,请参照拙作《默想救恩》第五篇──圣灵。
参 得永生之路
“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 ( 约二十 31) 。
神的儿子为要完成神救赎的工作,需要道成肉身,需要成为罪身的形状,需要藉着血肉之体,为我们舍命流血,来满足神公义的要求。但若不是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的献给神,就不能保证祂所流的血有永远的功效 ( 来九 14) 。祂若不是长远活着,就不能拯救信祂的人到底 ( 来七 25) 。祂若不是神的儿子,是永生神,就不能成为赐生命的灵,叫信祂名之人得永生。祂若不是基督,不是神的儿子,就不能把人带进神性里面。
世人可能认为“人子”有完美的人性,是最大的先知,是伟大的宗教家,是犹太人的民族英雄;但这样的认识,不能叫人得永生。
约翰福音 的中心思想和负担乃是要藉这些记载,使人认识隐藏在“人子”外壳里的神性。人必须认识在时间里的道成肉身,成为“人子”的拿撒勒人耶稣,原是太初的神。也必须认识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惟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心才会受祂吸引,被感动,被柔软,愿意向神打开心房,接受祂,因祂的名得生命。
门徒和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主身位的认识上面。那些因吃饼得饱来跟从耶稣的群众,无法接受生命的话,他们听见了,就说: “这话甚难,谁能听呢” ( 约六 60) ?他们不像彼得说: “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 约六 68) ?灭亡与永生的差别就在此。
因此使徒们传福音的时候,特别注重传耶稣是基督 ( 徒五 42) ,证明耶稣是基督 ( 徒十八 5) ,引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 ( 徒十八 28) ,信耶稣是基督 ( 约壹五 1) 。所以要相信 “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就是 约翰福音 的钥匙。 ── 黄共明 《 约翰福音要义 》
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玖.神儿子的得胜(二○)
一.空的坟墓(二○ 1 ~ 10 )
二○ 1 七日的第一日 就是星期日。 抹大拉的马利亚 在天还未亮的时候, 来到坟墓那里 。那坟墓该是一个在山边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地方,墓外的 石头 像钱币──又圆又扁,放在坟前的凹槽上,可以转动,封上墓穴。当马利亚走到那里, 石头 早已给挪开。从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的记载,我们知道在基督复活之后,石头才给挪开。
二○ 2 马利亚立即 跑 到 \cs9 彼得 和约翰那里,告知他们这令人喘不过气的消息,说有人把主的尸首 从坟墓里 挪了去。她并不知道是谁干的,她只说 有人 ,她所知的就是这样。这些女人在我主被钉十字架并复活时所显出的忠诚和委身,实在值得我们仿效,门徒都离弃了主,逃命去了。这些女人还站在主旁,毫不顾性命安危。这并不是没意思的。
二○ 3 , 4 实在很难想像当 彼得 和约翰冲 出 城外,跑向各各他附近的园子时,到底在想些什么。约翰大概比彼得年轻, 先 到 达坟墓 。
二○ 5 坟墓的门大抵开得比较低,人要蹲下俯身才能进入或观察内里的情景。约翰 见 到只有 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细麻布的形状到底是散开放在地上,或是仍然像个人形,似裹尸首那样呢?我们觉得后者居多。但约翰 没有进去 。
二○ 6 , 7 彼得 从后赶至,毫不犹豫的走进墓内。这是我们所熟悉他一贯冲动、停不下来的性格。墓内,他 见 到 细麻布还放在那里 ,只是见不到耶稣的身体。
有关裹头巾摆放的细节,说明救主离开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若有人偷走了尸体,他才不会这么小心卷好那裹头巾呢!
二○ 8 约翰也进了坟墓, 见 到细麻布和裹头巾好好地放。经上记,他 看见就信了 。他看见,不单是肉眼的看见,且是明白。在他眼前,放基督复活的确据,表明发生何事,而他 ……信了。
二○ 9 直止这时,门徒还不明白旧约 圣经 指出,弥赛亚 必要从死里复活 的意思。主已反覆的告诉他们,但总是听不懂。约翰是第一个明白的。
二○ 10 于是两个门徒 就返回自己的住处,大概是在耶路撒冷。无疑他们定认为呆在墓前等,没有大用,回去告诉门徒看见了什么,才是上策。
二.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二○ 11 ~ 18 )
二○ 11 马利亚却 这句话开头实很触目──两个门徒已回家,只有马利亚留下。我们再次看到这女子对耶稣的爱和奉献的心志。主大大赦免了她,她也深深的爱主。她在墓前守,眼泪盈眶。当她想到,主的尸首可能被敌人盗去,就不禁泪下了。
二○ 12 这回当她望进坟里,看 见 有 两个天使,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 。 圣经记载这惊人的大事,语调平和,不偏不倚,实在令人佩服。
二○ 13 马利亚似乎并不感诧异、惊惶。她回覆他们,似乎只是觉得很平常。从她的答案中,她仍不知道耶稣已复活了。
二○ 14 就在这时,她觉得背后有些东西,回头一望。祂就是 耶稣 ,但她却认不得祂。那时尚是晨曦,天还未亮。马利亚不断哭哭啼啼,双眼也昏了。也许神暂不让她认出主,直等到时机成熟。
二○ 15 主当然知道马利亚的答案,但祂想要亲口听她说。她以为祂只 是 个 看园的 。这世人的救主有时会很亲近,但却不为人认出。祂并不会以伟人的姿态出现,祂常会显得很平实、卑微。从马利亚的口中,她并没有提到主的名。她三次都称耶稣为 他 。在马利亚心中,只有耶稣一人。她全情的紧主,忘形得认为并不需要指名道姓。
二○ 16 马利亚听到一熟悉的声音呼叫她的名字。没有错──那定是 耶稣 !她称祂为 拉波尼 ,就是“我伟大 夫子 ”的意思。马利亚仍以耶稣为她所认识最伟大的老师。然而,她还不知道主现在不单只是她的夫子──还是她的主和救主。所以主正要预备,以新的、更全面的方法,向她解释自己的身分。
二○ 17 马利亚以前只以耶稣为人子。她曾见过耶稣在世,与她一起时所行的神迹。她以为若耶稣不在她眼前,她就没有机会蒙福了。主定要纠正她此观念。祂说:“ 不要摸我 ,单单以为我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 。当我回到天上,圣灵就被差到地上。祂一来,就会启示你心,教你认识我,是你以前所不懂的。我将与你更亲更近,比我在世时还要好。”
然后耶稣就叫她 往 祂 弟兄 那里,告诉他们将有新的秩序出现。耶稣第一次称门徒为“ 我弟兄 ”。他们将要知道主的父,就是他们的父,主的神,就是他们的神。到这时,信徒才成为神的儿子,神的后嗣。
主耶稣没有说“我们的父”,而是“ 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 ”。神是耶稣的父,父这意思与我们的不同。神自始至终,永远也是主耶稣的 \cs9 父 。基督永远也是祂的子。子与父是同等的。我们是神领回来的儿子。从我们得救时,这关系就开始,直到永远。我们虽分属儿子,但不与神同等,永远也不会。
二○ 18 抹大拉的马利亚 受此任命,有人称她为“蒙差到使徒中的使徒”。我们还会以为她这般荣幸,不是她全心奉献基督的回报吗?
三.向门徒显现(二○ 19 ~ 23 )
二○ 19 时值星期天的 晚上。门徒 聚 在 一起,也许是在三晚前一起聚集的楼房。 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 。突然,他们竟见到 耶稣来站在 他们 当中 ,听见祂的声音,说:“ 平安。 ”主进入屋子,显然不用开门。这是个神迹。祂复活后的身体,仍是个真真正正有肉有骨的身体。但祂有能力穿墙越壁,这等都违反了自然定律。“ 愿你们平安 ”一句有新意思,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宝血,已成就了和平,那些因信称义的人,已与神和好。
二○ 20 耶稣祝了他们平安,就 指给他们看 祂受苦受死所留下的印记,祂藉此带给世人平安。门徒看见钉痕和被扎的伤处,喜上心头,因他们知道道真是 主 。祂已照祂所说的话成就了。祂已从死里复活。复活的主,就是基督徒喜乐的泉源。
二○ 21 本节写得很美。信徒不是自私地,白享平安。他们要与他人分享。所以,主差他们到世界,正如 父 也 差 了祂一样:
基督来到世上,是个卑微的人,
祂来,是个仆人。
祂倒出了自己。
祂乐于成就父的旨意,
祂亲自做人。
祂四处行善。
祂藉圣灵的能力,成就万事。
祂朝十字架走。
现在祂对门徒说:“ 我也照样差遣你们。 ”
二○ 22 这是圣经中最难懂的一节,记载到耶稣向门徒 吹一口气 ,说:“ 你们受圣灵。 ”难处在于门徒不是在此时受圣灵,而是在后来的五旬节。但若不是真的发生了此事,为何耶稣当时会说这话呢?
有数个解释可供参考:( 1 )有人以为主只是承诺,他们在五旬节会受圣灵。但这解释未免强差人意。( 2 )有人指出主所说的是:“受圣灵”,而不是“全面接受圣灵”。他们论定门徒接受的并不是圣灵的丰满,只是真中一些能力,如对真理更加认识、完成使命的能力和导引。他们认为门徒得到圣灵的保证,或说是先尝圣灵的恩膏。( 3 )有人认为当时圣灵的确完全临到门徒身上。但路加福音二十四章 49 节和使徒行传一章 4 、 5 及 8 节指出圣灵降临还是日后的事,这说不大可能。且约翰福音七章 39 节清楚指出,耶稣得了荣耀,就是祂回到天上之后,圣灵才会完全降临。
二○ 23 这也是一节难解的经文,至今仍惹起不少争论。( 1 )有人认为耶稣的确给了门徒(及其继任人)权柄,赦免人的罪,留下人的罪。但这直接与圣经的教训相违背,因只有神才能赦免人的罪(路五 21 )。( 2 )盖伯林引述他人指出:“这应许的能力和权柄是与传福音有关的,表示罪何时获赦,若不接受,罪就留下了。”( 3 )这第三种见解(与第二种类似),是我们所接受的,就是主赐了门徒宣布罪得赦免的权力。
让我们多解释一下第三种说法。门徒出外传福音。有人悔改,接受了主耶稣。门徒获权柄对他们宣告,他们的 罪 已给 赦免了 。有些人拒绝悔改,不相信基督。门徒告诉他们,谓其仍在罪中,一旦死亡,就会永远灭亡。
再者,我们也要知道主赐了门徒一些特别权力,处理一些罪行,如在使徒行传五章 1 至 11 节,彼得用此权柄,结果亚拿尼亚和撒非喇都死了。我们也读过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五章 3 至 5 节、 12 及 13 节留下作恶的人的罪。在哥林多后书二章 4 至 8 节也执行过赦罪的权柄,例子是说明藉今生的惩罚,让罪获赦了。
四.疑惑变为信心(二○ 24 ~ 29 )
二○ 24 我们见 多马 不在,但不要草率论定,认为他该受责。圣经没有半句话说明他不在的原因。
二○ 25 但多马所持不信的态度,就该受责。他定要见到实在的证据,否则 总不 相 信 主已复活。今天很多人也是这样。但这是不合理的,今天有很多科学家也相信他们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
二○ 26 一星期后,主再次向 门徒 显现。这次 多马也和他们同在 。主耶稣再次用神奇的方法进了房子,同样地问他们安:“ 愿你们平安! ”
二○ 27 主耶稣对那不信祂的信徒,仍然温婉耐心。祂请他放 手 探入他 肋旁 的伤处,证明祂真的复活了。
二○ 28 多马 信了。我们不知道他最终有否亲手探入主的肋旁。但他最后相信耶稣已复活,祂是 主 ,也是 神 。博义斯说得好:“他看见累累伤痕,就信了他所看不见的神性。”
二○ 29 值得注意的是, 耶稣 接受人以祂为神般敬拜。这事尤为重要。若祂只是个人,祂当拒绝。然而,多马的信心并不是最令神称心的。多马的信,是因为看见了。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 ,就更 有福了 。
肯定的确据就是神的道。神若说了什么,我们以相信去崇敬祂。若再要求更多的证据,就是不尊不敬了,因为神不说谎、不会错。只要是祂说的,我们就该信。
五.约翰福音的目的(二○ 30 , 31 )
不是所有耶稣行过的神迹,都记在约翰福音里。圣灵选了最合祂目的的,记了在本福音书里。
本节陈述了约翰着书的目的,就是叫那些读了本书的人,能相 信耶稣是 真正的弥赛亚,是 神的儿子。信 了祂,他们就能奉祂的 名得生命 。
你相信吗?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F 复活的故事(二十1-31) i 一周第一日的清晨(二十1-18)
1-3. 耶稣的尸体是在安息日之前的傍晚埋在坟墓里,留在那里过了安息日,然后,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第四卷福音书没提到坟墓洞口有大石头挡着,可是此处说到石头从坟墓挪开,就表示先前必定有石头挡着。“石头从坟墓挪开了”这被动语态,表示有神的干预。当抹大拉的马利亚看到墓门被移开(并且坟墓是空的),她扑了个空时,简直急疯了: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先前已提到过“还有一个门徒”(十八15、16),可是只有此处才说他是“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参十三23,十九26,二十一7、20)。如前所述,按照教会传统的教导,他就是使徒约翰。抹大拉的马利亚找到这两位门徒后,说出心中的焦虑:“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这里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表示此处虽没提她同伴的名字,抹大拉的马利亚并非独自一人在清晨来到墓地(参:太二十八1;可十六1;路二十四1)。一看到坟墓是空的,她立刻认为“他们”(或许指耶稣的对头)将祂的尸体拿走了。当时从坟墓偷走尸体,是非常严重的罪行。从拿撒勒挖掘出土的一块石碑上,刻着革老丢皇帝的法令,凡盗尸者必被处死。听到抹大拉马利亚的报告,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
4-5. 他们两人一起出发: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坟墓。到达坟墓后,那门徒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亚利马太人约瑟和尼哥底母用细麻布将耶稣的身体裹好(十九40),然后安放在坟墓里。当那门徒往坟墓里看时,只看到细麻布,却没有尸体。不知出于何原因,他没进入坟墓进一步查看。
6-7. 彼得却没这顾忌: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作者在记录埋葬之事时,没提到裹头巾(十九38-41 ),可是这在犹太人的葬礼,是很普遍的事(十一44)。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说明细麻布放在那里,尸体没有了,裹头巾却在另一处卷者,不再裹着耶稣的头。显然耶稣的尸体不是被祂的对头偷走,也不是被祂的朋友偷走,因为在这两种情形下,细麻布和裹头巾都不会从尸体上解下来留在坟墓里。
有人认为,耶稣复活的身体只是穿过细麻布和裹头巾走出去,使它们仍维持原来身体的形状,只是较扁一些而已,可是这说法无从得到证实。或许约翰希望较聚精会神的读者注意到,拉撒路和耶稣的复活有些区别。当拉撒路从坟墓里走出来时,“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需要别人替他解开这些布(十一44),可是主耶稣从死里复活时,这些裹尸的细麻布和裹头巾都留在背后了。
8-9. 随着彼得的榜样,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当他走近一点看到摆在那里的细麻布和裹头巾,但不见耶稣的踪影,于是看见就信了。这肯定意味着他相信耶稣已从死里复活,虽然如此,作者仍加上一个注语,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即使是这位“那门徒”,仍需花一些时间,才能了解旧约圣经预言了基督的复活。据路加的记载,当复活的耶稣亲自将门徒的眼睛打开后,他们才了解圣经所说的,即:“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关于祂的话(路二十四25-27、44-46)。
要紧的是注意到,约翰和其他新约圣经作者都强调空坟墓的重要性。对他们而言,耶稣的复活不仅是死后“灵里的”存在,也包括身体的真正复活。
10-12. 这两位门徒对此事的反应令人不解: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或许彼得还没领会他所看到的景象的含义,可是另一位门徒了解啊!可是出于某种原因,他三缄其口。但能确定的是,他肯定将此事告诉了已接回家奉养的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十九26-27)。
抹大拉的马利亚像彼得一样,没能领会空坟墓的意义,仍然痛不欲生,所以当两位门徒回家后,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马可福音提到“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可十六5),路加则提到“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路二十四4),马太则说“主的使者”他们“衣服洁白如雪”(太二十八2-3),约翰在此节则说“两个天使,穿着白衣”。这些经节给人的整个印象,是有外貌像人的两位天使,停留在曾安放耶稣尸体的地方,一位天使坐在放耶稣的头的那端,另一位在放脚的那端。坟墓里出现天使,证明耶稣身体不见了,不是人的作为,而是神的干预。
13. 两位天使问马利亚说,妇人,你为什么哭?马利亚因为还不明白空坟墓所代表的意义,就回答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她已和彼得和另一位门徒说过话,显然他们不知道有耶稣的任何门徒将耶稣的尸体移走的事,这就肯定了她所说挪走耶稣身体的“有人”,一定是耶稣的对头,因而更加剧了她的哀伤。别的福音书说马利亚(与别人一起)是带着香膏来抹耶稣的身体(可十六l;路二十三56,二十四1),期望做尊崇耶稣的事,同时也渲泄心中的伤痛。可是连作这举动的机会,也被那些她认为是将祂的身体移走的耶稣的敌人夺走了。
14. 说完这话,她显然觉察到坟墓外头有些动静,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她没立即认出耶稣,也许因为热泪盈眶,看不清楚是谁,且主耶稣是她最没料到会见到的人,就没认出祂,另外或许耶稣复活的身体与原来的身体有些不同,使她一时认不出来。
15. 耶稣对抹大拉的马利亚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她仍没认出祂来,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她现在想或许是这位“园丁”将耶稣的身体从这花园坟墓移到别处去了,不是耶稣的对头搞的。她想要知道他把耶稣到底放到哪里去了,好确保耶稣得到适当的埋葬。此处与路加福音八2-3一样,显示抹大拉的马利亚是个拥有不少资产的人。
16-17. 耶稣回答说,马利亚。她一听到耶稣叫她的名字,立即就认出祂来。牧者一叫小羊的名字,她就能认出祂的声音(参十3-4)。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新约圣经惟一使用“拉波尼”这字的另一处经节是马可福音十51,瞎子巴底买对耶稣说:“拉波尼,我要能看见”。第四卷福音书作者对不懂亚兰文的读者解释到,“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耶稣接下来对抹大拉的马利亚所说的话,令人很难了解。耶稣说:“不要摸我。”耶稣为何不要抹大拉的马利亚碰祂呢?这不太可能是拒绝感情自然的表露,因为在耶稣受死和复活以前,祂并不忌讳被人触摸或接受别人感情的表达。祂让马大和拉撒路的姊妹马利亚用香膏和头发抹祂的脚(十二3),当祂复活后,也鼓励多马用手指触摸祂手上的钉痕和肋旁的刀痕(27节)。马太福音二十八9记载道,当耶稣遇到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时,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当时祂并没有推开她们。
耶稣说出祂当时不让马利亚摸祂的原因,是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此处有两件相关的事需要解释:耶稣在此说还没回到父那里去是什么意思?和为什么那是马利亚不能摸祂的原因?耶稣在临别赠言中三番四次说到祂要回到父神那里去(十三1、3,十四28,十六17、28,十七1、5、11),这些全指着祂需经过受死、复活和升天才回到父神面前。现在耶稣已经过受死和复活,可是祂仍说:“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显然这是指祂还没离开这向门徒显现的世界,最后才回到父神那里去。
为什么那是马利亚不能摸祂的原因?或许可从耶稣接下来对她所说的话中找到理由: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抹大拉的马利亚有紧急任务在身,需去通知耶稣的“弟兄”,即耶稣的门徒(参二十18),说祂现在正要回到父神那里去。现在不是逗留在耶稣面前,触摸祂或紧靠着祂的时刻,有个使命该去做。当耶稣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并不意味着就在那时刻,祂会离去见父神,而是指祂在回到父神那里去的过程中。其实那过程是从祂被出卖开始,经过钉十字架和复活,最后在祂升天时达到最高峰。
当耶稣说神是“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时,不仅暗示祂与父神的关系与门徒和父神的关系有些不同,同时也将门徒与祂一样包括在神的儿女之内。
18. 接受了耶稣的吩咐,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他又将主对他说的这话告诉他们。她先将她已看到主的奇妙消息告诉他们,然后传达了祂的信息。在短短的几节圣经中(11-18节),作者描绘抹大拉的马利亚从哀伤化为喜乐的信心。作者没有说门徒以何种态度接受她的信息,可是根据马可福音十六10-11节和路加福音二十四9-11节的记载,他们认为那是无稽之谈。
ii 一周第一日的晚间(二十19-23)
19-20. 前一段(1-18节)所描述的,是一周第一日的清晨在墓地发生的事情,现在作者开始叙述当天晚上发生的事。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他没说到底有多少门徒在场,可是二十章24节所说的:“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表示“门徒”至少包括除了多马和加略人犹大之外的十二门徒。
彼得和“那门徒”已见过空坟墓,抹大拉的马利亚则见到复活的主,且将祂即将回到父神那里去的信息传达给了门徒。可是门徒们(除了“那门徒”之外)尚未领会耶稣已从死里复活,仍然惧怕“犹太人”会因他们是耶稣的跟随者而找他们麻烦,就将自己躲藏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锁紧的门只能挡住“犹太人”窥伺的眼光,但挡不住复活的主: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耶稣突然出现在躲在门户紧闭房里的门徒面前,就像祂从坟墓中出来一样,显示祂在复活的状态中,不再受到人间的任何限制。
耶稣在受死前告诉门徒,他们会作鸟兽散,丢下祂一人(十六32),当祂被捕时,要求兵丁放门徒一条生路(十八8-9),祂独自一人被带到大祭司面前,最后被带到彼拉多面前,被处死刑。门徒们,特别是三次不认主的彼得(十八17-18,25-27),肯定觉得在耶稣最需要他们时,弃祂而去,是极羞耻、无地自容的事。现在耶稣穿过紧闭的房门,向他们问安说:“愿你们平安”,显示祂对他们的胆小并未弃嫌,反而是来与他们恢复友谊。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耶稣将祂手上的钉痕,肋旁的刀痕,显给门徒看,这能将门徒心中对站在紧锁门后的这位,是否真是被钉十架而从死里复活的耶稣这疑虑一扫而空。祂已预言,门徒在祂受死时的忧伤,会在祂复活时化为喜乐(十六20-22),现在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21. 耶稣又重复一次问安的话:愿你们平安!这次还附带一个使命,祂没有责怪门徒的过失,反而再度指派他们作祂的大使: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作者在此用apostellō描述耶稣被父神差遣,可是用pempō描述门徒被耶稣差遣。用不着在这两个字上大作文章,因为作者在第四卷福音书中,将这两个字以同义字交换着使用,例如父神差派耶稣(例:三17,五36/四34,五23),耶稣差遣门徒(例:四38/二十21),神差遣施洗约翰(例:一6,三34/一33),和犹太首领差派不同的人(例:一19、24/一22)。
第四卷福音书常说到父神差遣耶稣来到人间是为:执行祂的旨意(六38-39,八29)、传讲祂的话(三34,八28,十二49,十四24,十七8)、做祂的工作(四34,五36,九4),且替所有信祂之人争取救恩(三16-17)。在这卷福音书中,许多处经节预告门徒被差遣做耶稣的工作和传讲耶稣的话:耶稣鼓励他们举目观看禾田已可收割了,告诉他们祂差他们去收取别人劳苦所结的果子(四35-38),祂说信祂的人会做祂做过的事,且因为祂回到父神那里,就会做比那更大的事(十四12)。祂告诉他们:“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十五16),还说当保惠师来了之后,“就要为我作见证。你们也要作见证,因为你们从起头就与我同在”(十五26-27),当祂为门徒祷告时,向父神说:“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十七18)。这最后一节经节,与二十章21节类似,印证了门徒被差“入世界”,是为了在世上完成一个大使命。其他经节显示,这个大使命的主要内容,是透过他们言行所作的见证,和圣灵持续不断的见证,一起为神的国度在男人和女人当中“收取属灵庄稼”。
虽然耶稣所说的父神如何差遣祂,祂也同样差遣门徒,这话主要用在十二个门徒身上(可三13-19),可是就某方面来说,凡是接受了耶稣吹在祂门徒身上的圣灵的信徒们,都有荣幸在这大使命上有份(参二十22)。身负圣灵所供给的特殊能力,每个人都能在耶稣圣工和见证的传承上,扮演一个角色。
22. 描述完耶稣再度任命门徒的话后,作者说,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在希腊原文没有“向他们”这些字,是NIV版的编者自行加入的。原文只是说:“就吹一口气,说”。“吹气”的原文是emphusaō,新约圣经中只出现在此节,可是在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中出现好几次,是指当初神从泥土造人时,吹了一口气在亚当鼻子里(创二7;参:伪经所罗门智慧书十五11),当以利亚呼求神使寡妇的独生子从死里复活时,在他鼻中也吹了一口气(王上十七21,LXX),以西结在枯骨山谷也呼唤风来吹气在被杀之人鼻中(结三十七9)。因此在二十章22节加入“向他们”这些字,算是合情合理,或许从其中可看出神在创造宇宙时,将气息赐给生物的典故。
第四卷福音书中许多经节,预言到要差圣灵来人间的应许(一33,四10、13-14,七37-39,十四16-17、26、28,十五26-27,十六7-15),其中最清晰的是七章39节,当耶稣应许要将活水泉源赐给凡信祂的人之后,作者附加一句说:“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我们看到的二十章22节,似乎是这应许的实现。
于是,有人认为第四卷福音书的二十章22节,就相当于五旬节圣灵的降临一样。可是这看法有许多问题。当时多马不在场(二十24),此事过后,门徒的行为并没什么大改变——等下次耶稣再向他们显现时,他们仍躲在紧锁的门后(26节)。有人以为,这次是较小规模的赐下圣灵,等到五旬节时,才有一次大规模的圣灵降临作为补充。或者当时耶稣吹给他们的,不是圣灵本身(所应许的保惠师),而是从神来的无形能力或气息。可是第四卷福音书中没有证据支持这些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当时的确赐下了圣灵,但门徒只是经历到祂是保惠师,在耶稣复活后最后一次显现和升天后,祂才取代耶稣在世间的同在。最后一种看法是,耶稣这举动只具象征性,预表圣灵在五旬节时真正的降临。最后这两种说法,产生的问题最少,特别是对那些认为使徒行传所记录的五旬节事迹是历史真事的人而言。
23. 当耶稣向门徒吹了一口气,且说:“你们受圣灵”之后,祂又说,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这句话与马太福音中耶稣的一些教导有密切关系,耶稣对彼得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十六19),也与耶稣广泛叮嘱门徒,要对待那些不听从他们劝告的,如同对待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十八18)。马太福音的这两段经文都有自己的上下文,我们不能妄下断语说,二十章23节的这经节与它们含有相同意思,必须从第四卷福音书中的上下文来解释。
第四卷福音书虽然好几次说到罪不得赦免(八24,九41,十五22、24,十六8-9,十九11),但这是惟一提到罪得赦免的一节经文。罪不得赦免永远与不愿相信耶稣有关,换句话说,只有相信耶稣罪才得赦免。值得注意的是,耶稣所说的“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与(象征性的)赐下圣灵的事息息相关(22-23节),而赐下圣灵的事又与门徒被差入世界作耶稣的见证有关(21-22节;参十五26-27)。因此这支持门徒是透过传扬福音且宣告信主(罪得赦免)和不信主(罪不得赦)的后果,而赦免人的罪或留下人的罪这观点。要紧的是注意到,这节中有关赦罪和不赦罪的句子是被动语态,它提醒我们,惟独神才能赦免罪(参:可二3-12;路五17-26),而耶稣的门徒是宣告神所做的事。
iii 接下来的星期日(二十24-29)
24-25. 作者继续写到耶稣复活显现的事,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多马在第四卷福音书中三次被称为“低土马”(十一16,二十24,二十一2),可是对观福音从未如此称呼他。“低土马”是“双胞胎”的意思,表示他有个双胞胎兄弟或姊妹,可是福音书中没提到他/她。作者若没在此节这么说,我们就不知道在前一次事件中多马并不在场。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多马在此用了双重否定语气(ou mē),表示他对此事持坚定不移的立场。在彼得不愿让耶稣洗脚的事上,也用了同样的双重否定语气(十三8)。乍看之下,多马似乎较其他门徒更不相信,可是实际上并不见得如此,当抹大拉的马利亚告诉他们她已见到主时,他们并不相信她——直等到耶稣向他们显现后,他们心中才充满喜乐(20节)。从早先提到多马的经节显示,多马对耶稣可是忠心耿耿(十一16),且老实说出心中的疑问(十四5)。除非亲眼看到耶稣手上的钉痕和肋旁的刺伤,否则他拒绝相信耶稣已从死里复活。顺带说一句,这显示门徒和作者是说到耶稣身体的复活,不是死后灵魂的继续存在。
26-27. 要过一段时日,多马心中的疑窦才得解除: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耶稣再一次在门窗紧闭的屋里找到门徒,也许他们仍然惧怕“犹太人”。祂也再次以“愿你们平安”和他们打招呼。然后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用不着谁打小报告,耶稣已知多马对祂复活的事怀着怎样的态度,就邀请他来摸祂。耶稣复活的身体虽然能穿过紧锁的门,可却是真的肉身。
非要看到证据才能信耶稣,并不是件很好的事。可是“知道人心里所存的”耶稣,照着多马信心的程度来对待他,邀请他来摸祂手上的钉痕和肋旁的刺伤。可是祂同时也责备他:不要疑惑,总要信。照理多马应当听过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同窗好友的见证,可是仍然不肯相信。现在复活的耶稣出现在他眼前,就责备他的不信,且鼓励他要信。耶稣对多马说的话和对从迦拿到加百农来求耶稣医治他儿子的大臣相似:“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四48)
28. 耶稣的话立即产生效果: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多马不再需要将手放在耶稣手上的钉痕和肋旁,看到祂就够了(参二十29)。这是第四卷福音书一连串经节中最后一次对耶稣的信仰告白。施洗约翰作见证说耶稣是神的儿子(一34);拿但业宣告说:“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一49);撒玛利亚镇民说:“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四42);生来瞎眼的人说:“这人若不是从神来的,什么也不能做”,后来还敬拜耶稣是人子(九33、35-38);马大说:“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十一27);门徒也说:“我们信你是从神出来的”(十六30)。多马的信仰告白不仅是最后一个,也是第四卷福音书中最巅峰的一个,他不仅承认耶稣是他的主,也是他的神,这是非常强烈的个人告白。作者记录这个告白,就将读者带回到楔子的头一句话:“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一1)
前面提过罗马多米田皇帝要求臣民拜他为主和神(Dominus et Deus),福音书的读者则可从多马承认耶稣是他的“主和神”上,发现它与皇帝的要求有所抵触。
29. 耶稣回答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多马来信耶稣,是因亲眼见到复活的主,可是耶稣并没嘉许他的信仰之路,反而赐福给那些没见过复活之主,就相信祂的人,这些人是听到或读到门徒对耶稣所作的见证,然后有圣灵在心中做印证的工作(十五26-27)。这是主耶稣在第四卷福音书中,以登山宝训的方式发出的第二个祝福(参十三17:“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iv 总结写作的目的(二十30-31)
30-31. 多马巅峰式的信仰告白,自然引起作者写出他写第四卷福音书的目的,开始时又先提到耶稣行过许多神迹: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作者在本福音书的前一部分,神迹福音书,记录了耶稣所行的七个神迹:在迦拿将水变为酒(二1-11),治好大臣的儿子(四46-54),医好毕士大池旁的瘸子(五1-9),喂饱五千人(六1-14),在海上行走(六16-21),医好生来瞎眼之人(九1-7),且将拉撒路起死回生(十一1-44)。如作者所说,这些只是从耶稣在门徒面前所行的许多神迹中精选出来的几个而已(25节)。
作者虽然只选了耶稣所行的几个神迹,可是他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第四卷福音书的写作宗旨,是叫人晓得拿撒勒人耶稣就是基督(弥赛亚),是神的儿子,并且相信祂124。其实这整卷福音书都指向这方向,作者再三提供人们作这告白的例子:拿但业(一49)、撒玛利亚人(四42)、生来瞎眼的人(九33、35-38)、马大(十一27)、门徒们(十六30)和多马(二十28)。
一世纪的犹太人并不常用“神的儿子”这头衔来称呼弥赛亚,可是在某些拉比作品中的确如此使用(参一34注释)。此节是本福音书中一连串明说(一34、49,五25,十36,十一4、27,十九7,二十31)或暗示(三16、17、18、35、36,五19、20、21、22、 23、26,六40,十四13,十七1)耶稣是神的儿子经文中的最后一个。
作者写第四卷福音书的目的,主要是让他的同胞犹太人或入犹太教之人/敬畏神的人,相信拿撒勒人耶稣是真的弥赛亚。当然第四卷福音书也是为更广的读者而写,包括撒玛利亚人(四42)和外邦人(十16,十二20-26)。虽说本福音书主要的目的是帮助人相信拿撒勒人耶稣是弥赛亚,神的儿子,但也不排除有些次要目的,其中主要的是鼓励和装备已信主的人(参[导论 VI A 外证]一题)十三至十七章,包括洗脚的事(十三1-17),临别赠言(十三31-十六33),和耶稣的祷告(十七1-26),特别具有此目的。
许多人注意到二十章30-31节应当是第四卷福音书非常恰当的结尾语,它跟在多马最巅峰的信仰告白后面,是一连串告白中的最后一个,且回头指向神迹书中的七个神迹,鼓励读者思考这些神迹,因而相信耶稣是弥赛亚,神的儿子。于是,认为本福音书最早的版本是在二十章31节结束,而二十一章1-25节是后来加进去的尾声,这观点也有些道理。
约翰福音简介
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20:5-7
犹太人用长幅细麻布裹尸(19:40;参11:44注)。主复活后细麻布保持原状,证明耶稣的尸体不是给人偷去(太28:11-13);否则,偷尸的人根本来不及拆除麻布,会将尸体连麻布一起搬走。即令拆除麻布,麻布也会散开,不可能仍旧整齐地卷着。麻布保持原状摆放在墓里,连裹头布也卷放在那里,说明复活了的耶稣的身体,通过这些裹缠,自由离去。
20:17
耶稣对抹大拉的马利亚说“不要摸我”,可能是马利亚象《马太》28:9所记,想要上前抱住祂的脚拜祂。“摸”字原文用的是主要时态,意思是“拉住不放手”。空的坟墓与留在耶稣身上的钉痕,是过去的延续;祂能在关住了门的屋中出现,因祂已有无所不在的新的形体。复活后的主,一方面与信徒保持不可缺少的直接的关系,也就是最后晚餐时所说的住在彼此的里面;但祂也是普天下信祂的人的主,我们因着信可以靠祂的名得生命(31节)。因此,不可象以前那样“拉住”祂,把祂羁留在地上。今后信徒与祂的新关系不再靠形体的接触。
耶稣复活的当日向门徒显现,和留在地上四十天向门徒显现的次序,参看《马可》书前〈参考资料〉。
20:22
主向门徒“吹气”,是叫他们的灵性复苏,预备在五旬节那天接受圣灵的浇灌(徒2:1-4)。这行动不单向使徒发出,当时还有其他门徒在场(路24:33)。创世时,神用尘土造人,吹气使之成为人(创2:7);现在门徒的灵性也因复活的主吹气而复苏,可以负起传福音的使命。
20:23
这个命令和授权是给予全教会的(参太16:19注),不限使徒,也不限教会中某些人。门徒有了复苏的灵性,添上圣灵的常住,得到耶稣授权,可以使用所得恩赐,传扬悔改与赦罪的信息。凡接受的,他的罪就可得赦免;凡拒绝的,罪就留下不获赦免。参《马太》28:19;《马可》16:15;《路加》24:47节处经文及注解。
20:28
多马看见复活的主后所说的话:“我的主,我的神”,可说是贯串本书主题信息的高潮。是用事实对1:1作诠释:耶稣与神同在,祂就是神。耶稣与父原为一(10:30),凡看见祂的就是看见父(14:9)。多马称呼耶稣为“我的神”,因他亲眼见到了复活得荣耀的主。他与主耶稣之间,他与神之间,已有了全新的关系,这是建立在信心上的个人亲密的永固关系。
20:31
“得生命”是指人永远得救所享有的生命。这生命藉着主基督可以与神交通,也藉着祂可以住在神里头,神也可以住在我们里头(17:18-26)。“因祂的名”不只是奉祂的名,也是因与耶稣建立了得赎的血缘关系,一切信祂的人,都可得到永不朽坏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