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一章
第 1 章
马可福音中的主要地方
福音书记载耶稣的特征
可 1:1> 马可一开头就把我们带进福音书中,我要怎样读它呢?
1:1 人经历了兴奋的事,自然想告诉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能重温当时兴奋的情景,那经历就会重现。读马可福音头几句话已经可以感受到作者兴奋的心情。想像一下自己在人群中看耶稣治病和教导人;想像一下自己是门徒中的一个,回应耶稣的爱和勉励的话。耶稣为了每一个人来到世间,既为了活在二千年前的人,也为了我们这些今天活着的人。
可 1:1> 我认识耶稣有多少呢?若要我写一部以耶稣作主角的书,我会写什么呢?
1:1 马可不是十二使徒之一,不过他本人极可能认识耶稣。马可福音有如一部叙事小说,节奏明快,他笔下的耶稣是用行动来支持自己的话,不断证实自己是神的儿子。这卷书是写给罗马基督徒的。当地人信奉多神,所以马可要让读者认识到耶稣才是神独一、真正的儿子。
可 1:2> “接照神旨意安排的是最美好的!”这句话已经落实在历史里面,可会是你信仰经验的写照?
1:2 耶稣进入人类历史的一刻,正受罗马统治的文明世界相当和平,交通方便,也有共通语言。因此,耶稣的生平、死亡、复活的信息能够迅速地传遍广大的罗马帝国。
以色列百姓也预备好迎接耶稣。自旧约最后一卷书的作者玛拉基之后四百年来,神没有再差遣先知到他们那里。他们越来越期望一位伟大的先知或者圣经预言的弥赛亚快快降临(参路 3:15 )。
可 1:2-3> 二千七百多年前,神透过以赛亚给人的承诺后来实现了;今天神给了我们什么承诺?又会在什么时候实现?
1:2-3 以赛亚是旧约中一位伟大的先知。他在耶稣和约翰出现之前七百多年预言拯救者(耶稣)及其先锋(施洗约翰)将临到以色列。这是神对他的承诺,他把这个预言和救赎的信息记载在以赛亚书后半部中。很多人盼望救赎主来临,以赛亚的话成为他们的安慰。我们想到神必成就祂的应许,也能得着安慰。马可福音不单是一个故事,更是神的话语,神藉此向我们启示祂为人类历史安排的计划。
这段经文前半部引自玛拉基书 3 章 1 节,后半部引自以赛亚书 40 章 3 节。
可 1:2-3> “修直主的路”?原来是弯的吗?
1:2-3 约翰呼召百姓修直基督的路,意思是要百姓离弃自私的生活方式和罪恶,寻求神的赦免,藉着相信并服从全能神的话,与祂建立关系(参赛 1:18-20 ; 57:15 )。
可 1:4> 为什么马可福音一开始不是讲耶稣的出生,而是讲施洗约翰传道呢?
1:4 当时,罗马的重要官员出巡,前面都有使者开路。百姓看见使者来,便知道一位重要人物快将出现。马可就是要以施洗约翰来宣告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物──耶稣快到来了。
可 1:4> 施洗约翰居住在旷野,是为了标奇立异,还是别有用意?
1:4 约翰选择住在旷野有几个原因:( 1 )避免分心,以至能听到神的指示;( 2 )引人注意;( 3 )表明自己与虚伪的宗教领袖完全不同,他们喜爱华舍高位过于神的工作;( 4 )应验旧约的预言:在旷野有人声呼喊(参赛 40:3 )。
可 1:4> 你想洗礼是什么一回事?
1:4 犹太人经常为转信犹太教的外族人施洗,但是约翰的洗礼是一个可见的记号,表示一个人决定改变自己的生命,离弃罪恶和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转向神。约翰采用了这个为人熟识的习俗,并赋予新的意义──悔改。初期教会更进一步,把洗礼与耶稣的死和复活联系起来(参罗 6:3-4 ;彼前 3:21 )。
可 1:5> 我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才能听得明白耶稣的信息?真的吗?
1:5 约翰传道是要预备百姓接受耶稣是神的儿子。他要求百姓承认自己的罪。这标志着人与神的关系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你是否需要改变才能听见和明白耶稣的信息?人承认自己需要赦免,才会接受赦免;要接受耶稣就得悔改。现在就弃绝世上那致死的引诱、邪恶的试探和有害的思想吧。
可 1:6> 有人说基督徒有专用的服饰,有人说没有,到底有没有?
1:6 约翰穿的不是当时流行的装束,而是像先知以利亚穿的(参王下 1:8 ),好与宗教领袖有所分别。当时宗教领袖穿长袍,显示他们对自己地位的自豪感( 12:38 )。约翰引人注目的装束正映衬着他引人注目的信息。 %5
可 1:7-8> 面对后来居上的耶稣,施洗约翰有此表现,置身相似处境,我会怎样?
1:7-8 当时,虽然约翰是四百年来第一位真先知,但耶稣远远超越他。约翰指出跟那位将要来的比较,自己是如何的微不足道,甚至不配为祂做解鞋带这件最下贱的工作。约翰开展的工作由耶稣来完成;约翰为救赎开路,耶稣来成就救赎计划。
可 1:8> 若属灵生命的起点是一,终点是十,我现在在哪点上?
1:8 约翰说耶稣将用圣灵为人施洗,也就是说耶稣将差遣圣灵来住在信徒心里。约翰用水施洗,预备人接受基督的信息。这个洗礼代表悔罪、谦卑、愿意离开罪恶,是属灵生命的起点。当耶稣用圣灵施洗,圣灵就把人完全改变。耶稣赦免我们的罪,更赐我们力量为祂而活。
耶稣开始祂的事奉工作
可 1:9> 为了别人的缘故作了自己不必要作的事,是委屈了自己,还是有别的意义?
1:9 既然约翰的洗礼为人认罪悔改而设,耶稣为什么要接受约翰的洗呢?最伟大的先知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等都要认罪悔改,耶稣却不必认罪,祂根本没有罪。耶稣虽然不需要赦罪,却受了洗,为的是要:( 1 )开始祂的工作──为全人类带来救赎的信息;( 2 )支持约翰的事工;( 3 )与我们的人性和罪认同;( 4 )为我们树立榜样。
可 1:9> 耶稣在伯利恒降生,在拿撒勒成长,那是被人藐视的地方,你知道为什么吗?
1:9 耶稣在拿撒勒居住,在那里长大(参太 2:22-23 )。拿撒勒是加利利的一个小镇,位于加利利海和地中海之间,是贸易通道的枢纽,可以接触其他的文化(参约 1:46 ),也能自给自足。因为这镇是罗马军队在该区的前哨站,许多犹太人都讨厌、避开它。
可 1:10-11> 多么戏剧化的人生!看耶稣怎样从卑微进到尊贵……
1:10-11 圣灵仿佛鸽子降在耶稣身上,父神从天上发出声音证明耶稣是祂的儿子。这就是所有福音书记载耶稣的事迹和教导的基础。这里我们看到圣父、圣子和圣灵。
可 1:12-13> 引诱当前,忐忑不安,我可怎样做?
1:12-13 耶稣离开人群往旷野去受撒但试探。除非我们作出让步,否则试探不能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我们不要憎恶内心的试探,因为神可以藉此叫我们刚强,领受祂宝贵的教诲。当我们面对撒但的试探和骚扰时,不要忘记耶稣。祂运用神的话语来抵挡撒但,并且得胜,我们也可以照样做。
可 1:12-13> “提防撒但!”“什么,它不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称谓吗?”
1:12-13 撒但是背叛神的天使。它是真实存在,不是象征性的称谓,并时刻与神和顺服神的人作对。在伊甸园里它试探夏娃,怂恿她犯罪;在旷野它试探耶稣,却没有成功(参太 4:1-11 )。被试探不是罪,但试探人或向试探让步就是罪。
可 1:12-13> 耶稣忍受试探,原来有这么多的意义……
1:12-13 耶稣为了完全与人认同而忍受撒但的试探。祂面对过试探且胜过试探,可指导我们如何面对试探而不犯罪,是我们的榜样。祂经历过我们的遭遇,知道我们的需要,就成为我们的帮助(参来 4:15-16 )。
可 1:14-15> 神的福音是什么?
1:14-15 神的福音是什么?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所说的头几句话就是祂教导的核心:期待已久的弥赛亚已经来到,罪恶力量将要被粉碎,神在世上的统治将要开始。听到这个信息的大部分是贫穷、被压迫和没有希望的人。对他们来说,耶稣的话为他们带来自由、公义和盼望。这就是福音。
马可福音中的钥字
可 1:16> 耶稣搬家了,看祂搬到什么样的地方去?
1:16 加利利海一带的居民主要以捕鱼为业,他们普遍用网打鱼。迦百农是当时拥有最多渔村的城镇,沿湖周围有三十多个渔村。迦百农也是几条主要公路的交汇处,远至南面的埃及和东北面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商人,都会经过这里。耶稣从拿撒勒搬家到这里(参太 4:12-13 )。
可 1:16-20> 我对耶稣的道理还有什么怀疑?我今天仍跟随耶稣吗?
1:16-20 我们常常以为耶稣的门徒一遇见耶稣便是信心的伟人。事实上,他们跟所有信徒一样,信心是逐步成长的( 14:48-50 , 66-72 ;约 14:1-9 ; 20:26-29 )。耶稣明显不止一次呼召彼得(西门)、雅各和约翰跟从祂(参路 5:1-11 ;约 1:35-42 )。虽然耶稣的呼召和信息要经过一段时间门徒才明白,但门徒始终跟从祂。同样,我们可能或会怀疑、踌躇,但我们一定要紧紧跟随耶稣。
可 1:21> 做大事讲天时、地利、人和,在神的计划中,这三样都有……
1:21 许多犹太人居住在离耶路撒冷很远的地区,不能定期到耶路撒冷敬拜神,所以许多城镇都设有会堂,作为敬拜和学习的地方。从公元前 450 年以斯拉时代开始,每十个犹太家庭便组成一个会堂。平日犹太男孩在会堂上课,学习律法和宗教,女孩子却不能参加。星期六是安息日,犹太男人在会堂聚集,听拉比(宗教教师)教导圣经。因为会堂没有固定的教师,会堂领袖习惯邀请到访的教师来讲道,耶稣就是这样经常在祂到访的城镇里讲道。
可 1:21> 我们看见不利于福音广传的环境总是哀叹悲鸣,但神都会有不同的回应……
1:21 迦百农繁荣富庶,却也堕落充满罪恶,因为迦百农也是罗马军事重地,许多罗马军队在这里驻扎,来自罗马帝国各地的异教风俗随处可见。迦百农正是耶稣传道、以神国的福音挑战犹太人和外族人的好地方。
可 1:22> 在这个反权威的时代,你怎样体认耶稣的权威?
1:22 犹太教师经常引用拉比的话,使自己所说的话更具权威。然而,耶稣无需这样做,祂是神,是最高的权威。祂完全明白圣经的内容和含义。
可 1:23> 我不怕鬼,因为……
1:23 鬼是邪灵,受撒但统治,引诱人犯罪。它们并不是撒但造的,因为神才是万物的创造者。它们是堕落的天使,加入了撒但背叛神的行列。虽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来自撒但,但它们能够使人聋哑、瞎眼,甚至精神错乱。然而,它们一遇到耶稣便能力尽失。神限制着它们所能做的事情,若没有神的准许,它们做不到什么。耶稣在地上的日子,神容许污鬼活跃非常,只是要显出耶稣胜过它们的能力和权威。
可 1:23-24> 连污鬼也认出耶稣是弥赛亚,我亲爱的家人、朋友、同事却还不认识祂,多可惜……
1:23-24 污鬼遇到耶稣,立刻知道祂是神的圣者。马可把这件事记在福音书上,建立耶稣的形像,表明连地底下的灵也认识耶稣是弥赛亚。
可 1:23-27> 鬼厉害,耶稣更厉害!“靠耶稣保护”不是属灵口头禅吧?
1:23-27 许多心理学家都反对用被鬼附来解释精神病。虽然历史上很多精神病人曾被误断为被鬼附,但这里所说的人显然是被鬼控制的。马可记录了很多耶稣赶鬼的事迹,突出耶稣与邪恶势力对抗,为要说明耶稣胜过它们。耶稣不需要繁琐的驱魔仪式,单靠说话就已经能够赶出污鬼。
可 1:29-31> 为什么同一件事,不同的福音书作者记述的都不一样?
1:29-31 每位福音书的作者都以稍微不同的角度来记录事情,从相似的事中突出不同的细节。在马太福音里耶稣摸妇人的手;在马可福音里耶稣扶她起来;在路加福音里耶稣向热病说话,那热病就离了她。三段记载没有矛盾,三位作者强调了不同的细节,以突出耶稣某方面的特征。
可 1:32-33> 在既有的规矩中寻求突破,实在不容易……
1:32-33 人们在日落后去见耶稣,因为当天是安息日( 1:21 )。安息日是由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犹太领袖说在安息日接受医治、走远路是违反律法的(参太 12:10 ;路 13:14 )。人们不想违反律法,便等到日落后才去找耶稣,接受祂的医治。
可 1:34> 做了好事却不叫人知道,真是吃亏的傻瓜?
1:34 耶稣禁止鬼揭露祂的身分,因为:( 1 )耶稣命令鬼保持静默,证实祂的权威和能力;( 2 )祂要人因为祂的言行而不是鬼的话,相信祂是弥赛亚;( 3 )祂要按着自己的时间而不是撒但的时间,来启示自己弥赛亚的身分。撒但希望人只为着得到好处才跟随耶稣,而不管祂是否神的儿子,是否能把人从罪中释放出来。
可 1:35> 好朋友很久未见,我会想找他谈个痛快。神是我们生命的主,该多久和祂谈谈?
1:35 耶稣花时间祷告。要找时间祷告并不容易,然而祈祷是我们和神之间重要的联系。我们要像耶稣那样,远离人群,单独与神交谈。即使要很早起床,也要这样做。
可 1:39> 加利利、撒马利亚和犹大,福音书经常提到……
1:39 罗马政府把以色列分为三个地区:加利利、撒马利亚和犹太。加利利是位于最北的地区,约 96 公里长、 48 公里宽。耶稣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工作,在这个小小的地区内共有 250 多个城镇,也有许多会堂,是耶稣教导的理想地方。
可 1:40-41> 判断一个人──用圣经的标准还是世俗的标准?
1:40-41 犹太领袖宣布麻疯病人是不洁的,不能参与任何宗教或社会活动,为的是遵守律法(参利 13-14 章)。因为律法明说,与任何不洁的人接触的都是不洁的。有些人甚至向麻疯病人掷石,好与他们保持距离,就是提起麻疯病,也能吓坏人,耶稣却伸手摸这个麻疯病人。
人的真正价值不是形于外,而是在于内的。虽然人的身体可能会有疾病或残障,但人的价值在神眼中丝毫不减。神不会嫌某人太讨厌而远离他。其实,我们全都是“麻疯病人”,罪使我们都变了形。然而,神差遣祂的儿子耶稣抚摸我们,医治我们。当你被拒绝时,想想神如何看待拒绝你的人,也想想祂如何看待你。
可 1:43-44> 既然耶稣已经带来新思想,干吗还要旧律法?
1:43-44 虽然当时麻疯是不治之症,但很多类型的皮肤病也归入麻疯之列。根据律法,麻疯病人痊愈后要让祭司检验,然后要到圣殿献感恩祭。耶稣差这人去见祭司,表示祂绝对尊重神的律法,紧守律例;同时,也证实祂行了一个伟大的神迹。──《灵修版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一章
福音工作(一 1 ~ 13 )
福音的工作是神救恩的部分计划,施洗约翰是福音的使者,他的所言所行是按先知的预言而应验( 2 ~ 4 ),目的是要为福音的主角铺路。
约翰的生活是艰苦的,为福音的缘故居野地、吃天然食物,他因有福音的负担,故地上的生活如何并不足以使他挂虑( 6 )。
约翰传道的内容是基督耶稣( 7 ~ 8 ),他并没有以任何机会来高抬自己,乃传扬基督,因他一切都是为基督而作。身为福音的使者,我们工作的中心、传讲的内容是什么呢?
福音的主角乃基督耶稣,祂的工作是传讲神的福音。在工作之始,祂被圣灵引导到旷野受考验( 12 ~ 13 )。传福音的工作不是靠空口讲白话,而是要经历考验的,未经考验的福音使者是没有工作力量的。我们的主也备受考验,何况你和我?祂深深体会缺乏、忍受饥饿,因而祂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参来四 15 ),故凡在基督耶稣里立志为福音使者的人,须倚靠祂的能力去面对考验。
祈祷 主啊,是我的主,能深切体会明白我所面对的考验及软弱。
福音开展(一 14 ~ 28 )
福音并未因施洗约翰的下监而被捆锁,因为没有人能拦阻神的工作,耶稣找到西门、安得烈、雅各和约翰跟从祂( 16 ~ 20 )。天使曾经侍候耶稣,但神并没有差派天使去开展福音的工作,而是寻找合适的人并托负他,所以福音工作的开展与人脱离不了关系,每一个被拯救的人都应肩负福音的责任。
得人如鱼( 17 ):人和鱼都是受造物,但两者截然不同的地方,是人有永生,鱼却没有。人的价值比鱼更大,耶稣要他们放弃那些而去得这些。要跟从主一定要为福音的缘故有所舍弃。
耶稣所传的福音信息是:
1. 充满权柄的( 22 )。祂的教训不是教条主义式的,祂是一位有权柄的人,祂本身就是权柄,所以祂能吩咐污鬼出来( 23 ~ 26 )。
2. 生命的道理,是更新的( 27 )。主所带来的并非人的传统道理,祂的话是历久常新的,因为祂是一位生命的主。
祈祷 \cs8 主啊,让我经历那历久常新的福音,致不会成为福音工作的拦阻。
繁忙中的安静(一 29 ~ 39 )
耶稣在合城的人面前,不但关怀众人的需要( 33 ~ 34 ),也关怀和帮助个人有需要者( 31 ),所以,不论何人来到祂面前,祂均能施恩帮助。
尽管天晚日落应该是休息的时间,但主仍然因人的需要而忙个不休( 32 )。
当众人因主耶稣的大作为而惊奇、并哄哄嚷嚷地找祂的时候,祂竟在天未亮时( 35 ),来到杳无人烟的地方祷告,这是工作成就的动力,是一切得力的源头。通常,我们会因工作太多而忙乱、因忙乱而要休息,但是主在这里树立了一个在百忙之中寻求得力的榜样。越重大的事情越需要在神面前安静,越繁忙的时刻越需要祷告。
一个能安静的工作者,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虽然众人在找主,但祂知道自己到世间来是为了什么( 38 ),因此工作才更能展开,福音更被广传,使更多人得益处。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为福音使者的人,应该懂得安静的重要。
祈祷 主啊,在忙乱的世代中,让我能安静在面前,每天从新得力。
行动和言语(一 40 ~ 45 )
患大麻疯的病者向主求医,我们的主便向他施恩,他就蒙医治,并得洁净( 40 ~ 42 )。凡肯真心诚实向主祈求的,主必肯施恩。大麻疯在圣经中是喻表不洁净,所以今日经文的主题是得洁净,正如我们求赦罪,罪得洗净一样。
耶稣说祂来是要成全律法,不是要废掉律法。祂吩咐洁净的人把身体去给祭司察看(参利十三 1 ~ 59 ),这是按犹太人的律法,即是按神昔日的吩咐行事。而在今次的行动中,主却加上了祂的恩惠──使患病者得洁净。
耶稣嘱咐那人用行动去见证自己的病得医治( 44 ),这是蒙恩的人必须学习的顺服的功课,就是用行动去告诉人有关耶稣所作的大事,为的是要把荣耀归给神。可是那人“倒说许多的话”( 45 ),许多的话是否与此事无关不得而知,但结果却是影响了“耶稣以后不得再明明地进城”。许多基督徒没有好好用行为作见证,蒙恩以后不但不能荣耀神,反而使神的工作受到莫大的影响。
祈祷 主啊,我愿意多按的心意行事。──《新旧约辅读》
马可福音 第1章 注释
1:1-8 施洗约翰传道
1 「福音」:并非指本福音书,乃是关乎耶稣基督所赐救恩的好
信息(见串2)。
「起头」:是指救恩事迹的开始:施洗约翰作先锋,预备主的
来临。
3 「旷野」:见路1:80及注。
4 「悔改 ...... 得赦」:全身浸入水或以水洒在头上的「洗礼」,
1 於爱色尼派(见125页)是重覆举行的洁净仪式,
2 另外是当时外邦人皈依犹太教的入教仪式,而施洗约翰
的洗礼只行一次(异於1 ),并以犹太人为对象(异
於2 ),表示内心的悔改,迎接神国的到来。
参太3:2注。
6 施洗约翰的衣着像是古时先知的服饰(亚13:4),尤与先知以
利亚的相似(王下1:8; 可6:15; 约1:21注)。
「蝗虫、野蜜」:通常是旷野游牧之人的食物。
7-8 见路3:15-16注。
「用圣灵 ...... 施洗」:指圣灵的浇灌,应验旧约的预言。
(参赛44:3; 结36:26起; 珥2:28起)
1:9-11 耶稣受洗
见太3:13-17注。
1:12-13 受试探(见串11)。
「撒但」:即魔鬼(见太4:1注)。
只有马可提到「野兽」。
1:14-20 耶稣传道与呼召四门徒
14 「下监」:(见串13)。
15 耶稣传道的内容与施洗约翰的相仿(见太3:2注),但更声明
神所定的「日期」已到(满了),因此信息更形迫切。
「信福音」:於此指相信神国快到来的好信息。
16 「来跟从我」:指呼召他们作门徒。这可能不是耶稣与他们的
首次接触(参约1:35-42)。
「得人 ...... 一样」:见太4:19注。
1:21-28 治好污鬼附身的人
21 「迦百农」:见太4:12-16及注。
「安息日」:摩西律法所定每周的休息日,从星期五黄昏到星
期六黄昏时分。其作用见出20:8-11; 申5:12-15。
「会堂」:各处犹太人於安息日用作崇拜、平常日子用作教育
和处理公众事务的地方(参结20:1; 徒16:13注)。
22 「文士」:见太2:4注。
他们习惯引用着名教师的话为根据;但主的教训却是直接从神
而来,满有权柄。
25 当时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主要是一位能领导他们推翻罗马政
府的人物。耶稣治病赶鬼的能力若宣扬出去,犹太人必然误会
就是那政治性的弥赛亚,而要求 赶逐罗马政府,妨碍 履
行在世上的使命。
1:29-34 治好各种病人
32 「天晚日落」:可能是安息日刚完的傍晚;安息日内有关工作
与行动上禁制(见约5:10, 16注)已经过去,百姓乃可把病人带
到耶稣跟前。
34 「不许鬼说话」:见25注。
1:35-39 在加利利各会堂传道
信息内容,见15节。
1:40-45 洁净长大麻疯的
40 「大麻疯」:见路17:12注。
44 麻疯病者痊愈後须有祭司验明,以及献上祭物,始能回复正常
生活(利14:2-32)。
「对 ...... 证据」:就是表明已获医治。
思想问题(第1章)
1 这里所提的「福音」是什麽?
施洗约翰和耶稣如何宣讲「福音」?
这「福音」与你有什麽关系?
2 施洗约翰对他自己与对耶稣的认识是怎样的?
你对自己和对神的认识又是怎样的?
3 约翰的洗礼和耶稣的洗礼有何异同?
你所接受的洗礼是属那一种?
洗礼本身可否成为你得救的确据?
4 耶稣的呼召如何临到门徒身上?(参1:16-20; 2:13-17)
若神的呼召临到你,你有什麽回应?
你愿意放弃大有前途的事业吗?你愿意失却优厚的薪酬吗?
倘遭家人反对,你是否宁愿不顾亲情而接受主的呼召?
主若呼召你往穷乡僻壤落後之地事奉,你肯吗?
5 耶稣在初期传道时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思想你的基督徒生活又是怎样的?
你是否懂得好好地运用神所给你的每一天?
6 祷告生活和传道生活两者有何关系?
主给我们什麽榜样?
今天许多教会都很注重传福音工作,但肯付上祈祷的信徒却十分
缺乏。
教会应如何推动个人祷告以及整体祷告?
7 长大麻疯的人为什麽得洁净?
他被治愈後,为什麽耶稣吩咐他不要告诉人?
这事给你什麽教训?
马可福音第一章
故事的开端(一 1-4 )
马可写耶稣的故事,追溯历史以前一段很悠长的日子作开始的。他没有描写耶稣诞生的故事;也没有用施洗约翰在旷野传道作开端;而是引述年代相隔甚远的先知,从异象中所渴望的理想。这就是说,耶稣福音的开始,老早已存在上帝的心里了。
希腊的斯多亚派( Stoics )哲学深信一切事物,全在上帝掌握之中。罗马的一位贤君,马可.奥热流( Marcus Aurelius )曾说:‘上帝封一切事物,早有先见之明。一切事物都是从天上倒流下来的。’这里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教训。
(一)有人曾说:‘少年人的思想,像山长水远,漫无止境似的。’这恰好描写上帝的思想,也是多么长阔高深的啊!上帝的特征就是祂能够把自己的计划,逐步实现出来。历史的演变并不是像一个万花筒,从杂乱无章的事件,编写而成的,上帝亲自指导整个历史的进行;从开始的时候,祂就见到它的结局是怎样的了。
(二)我们是整个历史过程当中的一份子;我们可以援手协助或者拦阻拖延。但我们能够联手推动整个历史的巨轮,并且能够有机会看见它的至终目的,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啊!我们不是站在远处叹息和观望那个不能达到的目标,而是亲身加入上帝的行列,尽自己的力量,向看那个目标,移近一步。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充满 意义了。
‘我以为自己不是一个歌唱能手,所以虚度了青春岁月,
而没有尝试过写一首诗歌;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路旁种植一棵小树,
因为我想不到在什么时候它们才长成绿荫。
日积月累,我也长出人生智慧的花朵,
我为何不替人设想,给人分享我的劳力,
我可以植树;别人去浇灌;
我可以写歌;让别人去唱。’
真的,除非我们有人肯出力,彼此事奉,否则那个目标是没有办法达到的。
马可所引述先知的话是含有提示性的。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豫备道路’──这是从玛拉基书三章一节引录出来的。原文在当时是一个恐惧的警告,责骂他们献祭不洁,侮慢主名,他们把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视整个圣殿崇拜为烦琐的事。所以那位使者必须洁净圣殿的崇拜,等待上帝的受膏者降临在地上。同样,基督降临的目的是要洁净人的生活,而这个世界实在有许多地方需要大扫除的啊!辛尼加( Seneca )描写当时的罗马犹如‘一个充满罪孽的漩涡’。犹文拿里( Juvenal )心中的罗马‘好像是一个肮脏的阴沟,堆满叙利亚人和亚该亚人流出臭气薰天的渣滓。’而事实上基督教所到之处随即产生一股强大的洁净力量。
这不是空泛之言;我们可以列举事例来证实的。巴顿( Bruce Barton )是一位采访新闻记者,他叙述从业工作中头一件重要的任务是要写关于布道家辛地比利( Billy Sunday )的事迹。他拣了三个市镇作为采访目标。他所写的经过是:‘当我和那些商人谈论时,他们异口齐声说,在布道会期间和结束之后,许多市民都走到柜面来,清理他们以前欠下的旧账。’然后巴顿再采访一位厂商会主席的意见,这个小市镇是辛地比利三年前曾到过举行布道会的。这位主席说:“我不是一信徒,也从来没有到过礼拜堂,但我可以见证一件事。倘若有人建议辛地比利再前来讲道:倘若我们确知他能带来的工作后果,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话;倘若教会未有经费请他来布道,我会在半天的时间内,向那些从末到过礼拜堂的人,筹足金钱去请他来。他前次只花了一万一千元。这个数目只能够支持一个马戏班来表演一天的费用,但马戏班却没有留下什么给我们。而辛地比利留下的道德气氛是截然不同的。”巴顿所报导的,无非想指出基督教的信息是可以带来洁净的力量的。
当葛培理( Billy Graham )在路易士安那( Shreveport,
Louisiana )布道时,卖酒的销量减了百分之四十;而圣经却增销百分之三百。当他在西雅图( Seattle )布道的时候,当地的人所受的影响非常巨大,当时‘有几对正要办理离婚手缋的夫妇都把纠纷化解了。’当他们在北卡罗来纳州举行布道会时( Greensboro, N. Carolina )所得的报告是:‘整个城巿社会的每一阶层都受到重大的影响。’
我们在叛舰喋血( the Bounty )的一个历史事迹中,亦可以看见一个伟大的基督教故事。当时这些叛徒被放逐毕嘉岛( Pitcairn Island ),他们当中九人是叛徒,六个男土着,十个女土着和一个十五岁的女童。其中有一个人成功地制酿出土酒来,于是可怕的事情随即发生了,他们全部相继死亡,只剩下一位斯密夫亚历山大( Alexander Smith )。他偶尔拿出圣经来读,后来决心与当地的土人共同建立一个遵守圣经教训的社会,一直到了二十年后才有一艘美国帆船经过这个小岛,但他们已经变成一个基督化的社团了,他们没有设监狱,因为没有人犯罪;没有医院因为没有人患病;没有神经病院,因为没有癫狂的人;也没有文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他们如此安享太平的。这个十足路不拾遗的社会,是经过基督教的陶冶和洁净的洗礼而产生出来的。
只要人能让基督进来,基督教信仰的防腐消毒力量必会清除社会的一切毒素,而建立一个纯洁的社会。
约翰到来是宣讲悔罪的洗礼。犹太人对礼仪上的洗洁是十分熟识的。教父特土良( Tertullian )说:‘犹太人每天都例行沐浴,因为每天都受外界玷污’。所以象征性的洗洁已成为犹太人礼仪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外邦人本身从来没有遵照犹太任何的律法,必然是不洁的了。故此当外邦人希望成为一个 慕道者 ( Proselyte ),企图皈依犹太教时,必须遵行三件事。第一是 行割礼 ,这是立约子民的记号;第二是为自己而 献上祭礼 ;他需要赎罪,而只有用血才可以赎人的罪的;第三是 洗礼 ,象征 他过去污秽的生活因此而获得洁净。所以这个洗礼很自然的不是把水浇洒这么简单,而是用水把整个身躯浸透的。
犹太人是认识洗礼的;但奇怪的就是约翰以一个犹太人的身分,催促犹太人接受这个原来为外邦人而设的洗礼。约翰这个发现,认为犹太人在种族的意识上来说,并不是上帝的选民,是十分重要的;犹太人的地位从这个观点来看,简直与外邦人没有差别的。所以只有清洁的生活,而不是与生俱来的犹太人生活,才是属于上帝的。
悔罪和洗礼两者是相连的。人若要返回上帝的地方,就必须要向三方面认罪。
(一)人必须向 自己 认罪,人的本性通常对自己的行为掩目不看,特别是对自己所犯的罪过,是不想去理会的。这个故事叙述一个人承受上帝恩宠的第一个步骤;当他早上望 镜子剃须,面对自己的脸 孔而突然有所感触:‘你真是一个丑陋可恶的家伙。’从这天开始,他立即痛改前非。
当那个浪子离开家庭的时候,他必定毫无疑问,自信自己是一个高尚而富冒险精神的人。当他尚未走第一步,返回父家之前,他先仔细看清楚自己是何等样子的人,然后自忖道:‘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我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路十五 17-18 )。
在这个世界上,人向自己认罪比任何一个人更加艰难。但悔改和上帝建立正常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先向自己认罪。
(二)人必须向 受害的人 认罪。我们单是向上帝表示自己的懊悔是没有用的,除非我们肯诚恳的向那受害和受委屈的人认错。我们想把那神圣的阻隔挪开之前,必须先设法移去人与人之间的离笆。有一对东非洲夫妇,两人都是教会的信徒。他们两人在家里经过一场争吵之后,当中的一位立即跑到教堂,找牧师认罪。但牧师回答说:‘现在你不应该来认罪啊!你应先和对方和解,然后来认罪。’
人向上帝认罪易,但向人认罪却耻于开口,但人的心若未经过这个耻辱的阶段时,那么就很难得到饶恕的。
(三)人必须向 上帝 认罪。当人的傲气全消时,那就是饶恕的开始了。富人先讲:‘我得罪了你。’上帝然后才有机会说:‘我饶恕你了。’人不可以用平等的身份到上帝面前寻求饶恕;人必须谦卑忏悔,跪在上帝面前,用谦卑羞耻的心,对上帝细声诉说:‘上帝啊!求你开恩饶恕我这个罪人吧!’
作王的先驱(一 5-8 )
约翰的宣教很显明的收到重大的效果,因为 众蜂拥前来,听他讲道和接受洗礼。为什么约翰能够深深的感动了他自己的同胞呢?
(一)约翰是个能够活出自己所传的道的人。他不止用语话,而且用整个生命去提出抗议。他指出同时代的生活的弊端。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去看约翰,如何以身作则,表达他的信息出来。
(甲)他住在旷野的地方。这是位于犹大与死海之间,世界上最难抵受的沙漠地带;它是一个石灰石的沙漠;表面是崎岖曲折和凹凸不平的;太阳的热力晒在地面,使蒸气冒腾上升;岩石是炽热的而呈焦裂的形状,当人走在地面,犹如在热锅上爬行,下面烧 一个大火炉似的;整个沙漠地带向横伸展至死海,陡然泻下海岸时形成凶险垂直而不可攀登的峭壁。旧约圣经有时称这个地方为废墟, Jeshimmon 。约翰不是一个城市的居民;他来自与人烟隔绝而荒僻的沙漠地区;他甘愿离 独处,让自己有机会能够静听上帝的声音。
(乙)穿 的衣服是一件用骆驼毛编织成的外衣,并以皮带束腰,一如昔日先知以利亚的装束(王下一 8 )。从他的外表来看,他完全不似一位当时能言善辩之士,而像一个旧约先知的打扮,以衣着简陋见称。真的,过度豪华奢侈的生活,是会伤害人的灵魂的。
(丙)他吃的是蝗虫野蜜──这两个词都有两个不同的解释。倘若照 利未记十一章廿二、廿三节的解释,蝗虫是律法规定可以吃的昆虫;但它也可以视为当时最贫穷的人所吃的一种 豆类 , Carob “蜜”可以解作富时蜜蜂做成的野蜜;或者是一种树皮流出的甜液汁。这两个词的真正意义并不要紧;它们所指的就是当时最简单的两种食物。
这样,约翰突然出现在他们当中,而人亦愿意来听他讲道。卡莱尔( Carlyle )说:‘约翰是用了二十卷缄默的福音来讲道的’。许多讲道人,自己本身不愿实践自己所讲的信息的──多少讲道人自己的银行储存大量款项,而宣讲积财于天的道理,叫人不要屯积财富在地上;多少讲道人过 豪华奢侈的生活,而宣讲贫穷的人有福了。但反观约翰,他的生活就是一篇好讲章,所以众爱来听他讲道。
(二)约翰的信息是大有效能的,因为他能道出人们深处的心声,满足人们心灵所渴望的事物。
(甲)犹太人有一句格言:‘若果以色列民能够在一天内完全遵守上帝的律法,天国自然就会降临在地上。’当约翰宣讲悔改的道时,他要求每一个人立即作出抉择,当时每一个犹太人心底里都清楚知道应当作出的抉择。许久之前,柏拉图说过,教育并不一定要把新知识教导人,但它必须要把人们以前可认识的事物,从记忆当中,再翻新出来。一个最有效的传递信息方法就是能够向人的良心说话。而当一个有适合资格的人,讲出这样真心的话时,人就没有办法可以抗拒他的信息。
(乙)当时的以色列人清楚知道,上帝的先知,经过三百多年一直沉默 。他们焦急等待信而有征的上帝的话。当他们听闻约翰的宣道时,上下阶层的人立刻辨别出来,这是一个来自上帝的声音。有一位着名的小提琴家说过,当杜斯加尼尼( Toscanini )登上指挥台时,整个管弦乐队都感受到从他身上发出的权威感召力量。一位有实学的医生,我们一看便可以立刻辨认出来的;一个对专题素有有研究的学者,我们一听就能认识得出来的。同样,约翰来自上帝,当人们听他讲道时,自然体验出来的。
(三)约翰的信息是有效能的,因为他能完全谦卑自己。他对自己所作的判词,就是连一个仆役所做的事,自己也不配去做。当时的凉鞋是用一块革皮作底,然后以绳穿过脚趾间,连系缚在足上的。富时的路满布沙泥,所以在干旱的季节走路时,满脚都会堆积沙尘;在潮湿的雨季时脚上常沾附路上的烂泥。所以移去脚上的凉鞋,是一件奴仆所做的卑贱工作。约翰没有为自己要求些什么;但却要求愿意为他所介绍宣讲的耶稣做任何的事情。约翰能够完全的忘我,存心顺服和舍己,在信息中完全表现出抹掉自己的态度,所以能够产生一种力量,驱使人听他讲道。
(四)约翰的信息是有效能的,因为他所指的人和事都是超越他自己范围之外的。他对人说,他的洗礼是用水来施行的,但那位将要来的,是用圣灵给人施洗的;水只能洗洁人的身体;但圣灵能够洁净人的生活,和整个心灵的。桀弗 利 博士( Dr. G. J.
Jeffrey )讲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当他打电话时,先联络接线生驳线,要等候片刻,然后那个接线生便会说:‘请等片刻,当我把线驳好,你便开始讲话。’当通话线驳接后,那位接线生再不会说任何的话,而他能直接和对方通话了。
所以,约翰没有存心在台上占了中心主角的位置,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要把人和那位比他更强更大的耶稣连接起来;人之所以愿意来听他讲道,因为他来,不是介绍自己,而是指向一位人人都需要倚靠的主耶稣基督。
作抉择的日子(一 9-11 )
任何一位有思想的人都会质问,为什么耶稣要接受洗礼!因为约翰的洗礼是‘悔改的洗礼’,也就是为那些愿意痛改前非的人而设,让人有机会决心除去以前的罪行。但耶稣本身却没有犯罪,实在不应该接受与祂毫无关系的‘悔改洗礼’的。现在我们或者可以从四方面来看,指出耶稣受洗的相关重要性。
(一)这是一个 抉择 的时刻。耶稣三十年来在拿撒勒城长大和居住。每天过 忠诚劳动工作和在家里伺候的生活。在祂的心坎里,一直等候那个要祂出外工作的时刻来临,祂所等候的是一个“征兆”,而约翰的出现,就符合了那个‘征兆’。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耶稣毅然接受呼召,展开祂的神圣使命。
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里,都经常面临抉择的时刻;人可以接受或者拒绝。人若能提起勇气去接受就是成功,气馁而拒绝就是失败。正如罗威尔( Lowell )所说:
‘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须面临抉择的时刻,
处于真理与虚伪,美善与邪恶的挣扎当中;
上帝新的弥赛亚已降临;选择富裕或贫困;
愿意和山羊站在左边,或与绵羊站在右边,
一经抉择随从光明或黑暗,以后就永远依附它而行。’
每一个人都须有时掌握那一纵即逝的机运。正如莎士比亚所体验到的:
‘世事如烟,有如潮水急流勇退,
随潮水高涨,则会运气亨通;
人生的旅途不要坐失良机,
否则会在浅水污泥中凄惨叹息。’
人生若犹疑不能作出决定,往往会变成挫败的,苦闷的和不满足的,而至终必会以悲剧收场,好像奥克逊汉约翰( John Oxenham )所描写的话:
‘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敞开,
一条,多条,还有另外一条的路;
灵性高超的,拣选那高处康庄大道而走,
灵性愚顽的,则在那低处羊肠小径左穿右插,
在那中间迷蒙的平原上,
只见余下的众熙熙攘攘漫无目的蠕动看。’
漫无目的和随波逐流的生活永远是不会快乐的。耶稣听闻约翰出现后,立即知道那决定性的一刻来临了。不错,拿撒勒是耶稣可爱的宁静家乡,但祂必须回应上帝的呼召和挑战;祂立即站起来,从此离乡别井,为上帝国而奔跑劳碌了。
(二)这是一个 认同 的时刻。耶稣的确毋需为罪悔改;但祂见到整个 众处于归 回上帝的运动行列当中;祂甘愿加入那个归向上帝的行列,成为当中的一份子。我们不是看见许多养尊处优的人不是常常愿意挺身而出,为争取人类平等待遇,住房问题和改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薪酬所掀的抗议运动而努力吗!最伟大的认同价值,就是自己投身加入这些正义的社会运动,不是为自己的益处,而是完全为他人的利益而设想。在本仁约翰( John Bunyan )的天路历程中,基督徒和那位翻译员结伴同行,朝 那皇宫走去。整个皇宫四周守森严,而进去的人必须作一次打 才有资格走进去;在大门外坐一个人,手持一个墨水池,登记愿意参加打 的人 的姓名。所有的人都十分畏惧而裹足不前。那时基督徒看见一个脸孔非常严肃的人走上前面说:‘先生,请登记我的姓名。’真的,那位基督徒在一切人生重要的事情上,一定肯挺身而出。并且说:‘先生,请你写上我的姓名。’这就是耶稣走到施洗约翰面前,要求洗礼的‘认同’原因了。
(三)这是 接纳 的重要时刻。从来没有人肯随便轻易离开自己的家庭,朝 一条完全陌生的路走去,除非他确知自己所做的有十分把握。耶稣就此而作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所以祂寻求上帝对这决定的接纳。犹太人富时喜欢称传来的声音为 声音的女儿 ── Bath Qol (这两个字是希伯来文),他们相信天空是有许多层的,而最高的一层,是人不能到达的,就是上帝的居所。上帝把天空打开而说话的机会真是微乎其微,因为上帝相隔甚远,所以人只能从反弹的回声,听闻上帝的声音。但耶稣所听见的是上帝直接向祂说话。马可的记述是耶稣个人的经验,而不是上帝向 众宣示。这个声音并不是像马太福音所记载的:‘这是我的爱子。’(太三 17 ),而是直接对耶稣说:‘你是我的爱子。’当耶稣受洗,决定跟从上帝的旨意时,祂清婪听见天上的声音,这就是上帝接纳了祂的决定了。
(四)这是 装备 的时刻,当时有圣灵降临在祂的身上。这当然是一个象征性的描写,把圣灵喻作鸽子,降在祂的身上。这个比喻并不是偶然而用的,因为鸽子象征 温柔 。马太和路加所叙述关于约翰的讲道(太三 7-12 ;路三 7-13 )是带来严重的恐吓和警告性的,如斧子放在树根上,用簸箕扬净他的场,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这个信息是宣告末日的审判,而不是大喜的信息。但耶稣一开始就以温柔的态度出现,圣灵像鸽子降在祂的身上。不错,耶稣带来征服的力量,但这是爱的征服。
试探的时候(一 12 , 13 )
当洗礼的荣耀一幕完毕后,第二幕试探的争战随即展开。马可用这般鲜明的描述,没有人会走了眼,而看不出来的。马可清楚指出,这是圣灵迫耶稣到旷野去接受试探。就是同一个圣灵在洗礼时,降在祂的身上,而现在又‘催’耶稣受试炼。
试探是我们人生不可避免的事,但我们必须认定一点,试探不叫人跌倒;而是锻炼我们的心思和意念,和加强我们的决断力,它们不是要毁掉我们,而是在好的一方面,替我们作好准备,希望我们在试探完毕之后,变成上帝更勇敢刚强的战士,和更优秀的运动员。
举例来说,当一个乙组足球员表演得很出色时,他的球会经理人也认为他极有前途的时候,断不会放他在丙组中出赛,使他不用出力而容易取胜;反之,他会放他在甲组比赛中一试身手,让他在一些从未试过的场面中,尽量表现技能。这就是试探的真正意义──叫我们能够证实自己长成的人性,更加坚强的准备为将来去争战。
四十天 是希伯来文惯用的语气,是指一段时间而言的,故此我们不应照它的字面去解释;好像摩西往山上去和上帝相聚四十天(出廿四 18 ),以利亚吃了天使的粮食,支持了四十天(王上十九 8 ),这种说法犹如我们所讲的‘半旬’或‘数十天’。所以‘四十天’就是指一段较长的日子而已。
‘撒但’来试探耶稣。‘撒但’的观念本身有一个很有趣味的发展历史。
撒但 在希伯来文的字面解释就是一个 对手 。而至旧约中这个字有多处是指人的‘对手’和‘敌人’。好像主的天使,拦阻巴兰的路,就是 撒但 (民廿二 22 )。非利士人害怕大 终归会成为他们的 撒但 ──敌人(撒上二十九 4 )。大 认为亚比筛就是他的 撒但 ──敌人(撒下十九 22 )。所罗门王认为上帝给他平安与富裕,而没有 撒但 和他作对了(王上 4 )。所以‘撒但’的广义就是‘对手’。
沿 它的字义再看下去,‘撒但’也是一个‘ 起诉者 ’。这是约伯记一章描写撒但的角色了。它的地位不下于上帝众儿子的一位(伯一 6 ),但它的特别工作责任是用心察看人(伯一 7 ),搜集资料,在上帝的面前对那人提出起诉,撒但于是站在人的对敌地位(伯二 2 ;撒三 2 )。
撒但的另外一个称号就是 魔鬼 ,是从希腊文── Diabolos 翻译出来的,它的字面解释是 诽谤者 ,这样它不单止提出起诉,而且刻意歪曲事实,在上帝面前恶意中伤被控的人。但在旧约的时候,撒但仍然是上帝的使者,而不是上帝恶毒的敌人,不过它是处于与人对敌的地位而已。
撒但最后演变成为上帝的敌人。当犹太人在被掳期间,他们受了波斯的宇宙观念所影响,认为整个宇宙是由两股力量── 光明 和 黑暗 ( Ormuzd & Ahriman )互相对垒。人处于宇宙争战当中,必须跟随任何一个而行。其实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自己也常常看到善恶两个力量互相倾扎。换句话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上帝的存在,但同时也有上帝的对手存在。从这个思想去发展,撒但便一跃而成为上帝的第一号敌人了。这也就是‘魔鬼’的含义;也是它常与人对敌所表现的拿手好戏了;于是撒但的一切作为,完全是以对抗上帝作出发点的。
到了新约的时候,“撒但”或“魔鬼”可以传播疾病和苦难给人类(路十三 16 );引诱犹大(路廿二 3 );撒但时刻和我们作战(彼前五 8-9 ,雅四 7 ),基督的工作击破魔鬼的力量(路十 1-19 );魔鬼最终必掉在永火里而灭亡(太廿五 41 )。魔鬼因此代表了与上帝对敌的力量。
整个试探故事的中心就是展示耶稣决定如何对付祂自己的工作。祂深知这是一项艰钜的使命,而也清楚知道祂自己有无比的力量。上帝对祂说:‘把我的爱带给人类;爱他们直至为他们而死,用这个战无不克的爱去克服他们,甚至为他们被钉在十架上。’撒但对耶稣说:‘用你的力量去摧毁人类;消灭你的敌人;用威猛的力量和血腥的手段赢得这个世界。’上帝对耶稣说:‘建立爱的统治。’撒但对耶稣说:‘建立一个独裁的统治。’耶稣从那天开始,必须选择上帝的方法,抑或与上帝为敌的方法。
马可用很简单的方法写完试探的故事,并且再加上两点生动的描述。
(一)有野兽与祂为伍。在沙漠地带,常有豹 . 熊 . 野猫和豺狼等野兽出没,这样的描写,自然加添那时的恐怖气氛。可能还有另外不同的解释,当时连那些凶猛的野兽都愿与耶稣为友,岂不是一幅更美妙的图画。犹太人梦想当弥赛亚出现在黄金时代的梦境时,人与野兽的仇恨不复存在。‘当那日我必为我的民,与日间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地上的昆虫立约’(何二 18 )。‘豺狼必与绵羊同居,豹子与山羊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 ,小孩子要牵引他们……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赛十一 6-9 )。想来教会的一位圣人圣法兰西斯,也曾向野兽讲道;果真如此,这是第一次描写人类预尝天国和平的统治,人与野兽和平相处。这也可以视为野兽比人及早认识耶稣是王,也是朋友的一幅美丽的图画。
(二)天使来伺候祂。属上帝的人在最大磨炼的时刻当中,必有神圣的力量来帮助支持。当以利沙和仆人被困在多坍城时,敌人的军队临近,而全无出路,以利沙能够把那少年人的眼睛开了,让他看见上帝的火车火马,漫山遍野而来(王下六 17 )。耶稣并不是孤独一人作战,同样我们怎么会被撇下单独去应付面前一切的厄运呢!
福音的信息(一 14 , 15 )
在耶稣所讲的扼要信息中,我们看见表达基督徒信仰的三个相当重要而且有支配力量的字:
(一) 福音 ── euaggelion ,这是耶稣讲道的内容,当我们从新约当中查究一下,便知道它的大概了。
(甲) 真埋 的福音(加二 5 ;西一 5 )。在耶稣未来之前,人只能猜度和摸索上帝。约伯喊 说:‘惟愿我能知道在那里可以寻见上帝’(伯廿三 3 )。马可澳热流说人的灵魂只可隐约,暗淡的见到上帝,而他所用的希腊字是‘从水影中看见’。但耶稣来到我们当中,我们便可以清楚看见上帝的形像。人从此清楚认识上帝,而不需要猜度和摸索了。
(乙)充满 盼望 的福音(西一 23 )。古代的世界是充满悲观的。辛尼加说:‘人面对一切必然临到我们身上的事物,是毫无援助的。’当人类寻求至善的时候,往往注定是失败和失望的。但耶稣的福音带来希望给一切失望的人。
(丙)赐 平安 的福音(弗六 15 )。与生俱来的一个惩罚就是人的性格分裂。在人的性格里面,野兽的残暴和天使的温柔很奇妙的混杂在一起。叔本华( Schopenhaver )是一位愁眉苦脸的哲学家,有一次他在街上逛荡。有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回答说:‘我希望你能够告诉我:我到底是谁!’苏格兰诗人勃恩斯( Robert Burns )对自己作了一小段的自述:‘我的生活犹如一座荒废的寺庙,有些部份仍然健存,保持平行的宏伟,但另一些部份却呈现不堪入目的裂缝,满布颓丧的废堆。’人的烦恼就是时刻被善恶两股势力所扯开。但耶稣可以把我们分裂的性格重整康复,只要人让耶稣基督占领自己,人和自己的内在争战,必会得到最后的胜利的。
(丁)充满上帝 应许 的福音(弗三 6 )。通常人认为上帝带来恐惧多于答允人的祈求。差不多所有别的宗教信仰,都认为上帝是要求人履行许多宗教规条的;只有基督教才承认上帝时刻准备给予而不是向人索取任何的需要。
(戊)带来 永生 的福音(提后一 10 )。当时的异教徒认为人生就是一条通往死亡的道路;人注定必死;但耶稣来了,祂告诉我们的福音,是人可以获得永生而不是死亡。
(己) 救赎 福音(弗一 13 )。这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救赎。这不单止是从惩罚中获得释放,或者从旧时的罪过找到逃脱的生路;而是能够过 一个得胜的人生,能够克制罪恶。所以耶稣的信息,真是一个好消息啊!
(二) 悔改 ── metanoia ,照文字上的解释, 悔改 就是 改变心意 。我们很容易把‘罪恶本身’和‘罪恶带来的后果’两种悔过互相混乱。人犯了罪,最害怕的和最急切痛悔的就是过失带来的后果。倘若没有这些后果的话,他可能很容易又再去犯同样的过失。所以人所憎恨的并不是罪恶本身;而是罪恶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真正的悔改,是要为罪带来的后果和罪本身两者同时忏悔,要真诚的疾恶如仇。一位聪明的法国散文学家孟天( Montaigne )曾在他的自传中说过:‘我们必须教导孩童,憎恶各种邪恶,认识它们内部的结构,使他们长大时,避免陷入它们的圈套,并且看见它们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时,必远而避之。’悔改,简言之就是叫人远离从前受罪的心,而致痛恨罪恶,因为罪恶本身是最可怕的。
(三) 信 ──耶稣说:‘当信福音’。信福音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照 耶稣的话而行;相信上帝是一位耶 稣所讲述给我们听的上帝;相信上帝爱这个世界,甚至愿意作出任何的牺牲,把我们带回上帝自己的地方;相信这些信息似乎太好又太真了;它实在是真确的。
耶稣拣选祂的朋友(一 16-20 )
当耶稣毅然作出了决定,和选择了工作的方针之后,祂立即建立起一班同工团契。一位领袖要创立一番事业,必须在开始的时候,有条理的安排好一切头绪;他必须有一 志同道合的人能和他分肩重担,和紧记他的信息。马可现在所描述的,就是耶稣如何把天国的根基奠定好,呼召门徒和他一同肩负传天国福音的使命。
当时住在加利利的人,大多数是以捕鱼为业的。约瑟夫( Josephus )曾经出任过加利利巡抚一职,也是一位极出色的犹太人历史家,他讲述当时加利利一共有三百三十条渔船出湖作业。巴勒斯坦的居民是很少吃肉类的;所以他们日常的主要粮食便是鱼类了(路十一 11 ;太七 10 ;可六 30-44 ;路廿四 42 )。当时由于载运鲜鱼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捕得鱼后,随 用盐腌藏,大城市的人,包括罗马在内,认为海鲜是一种极珍贵的食品。许多靠湖边的城市的名称,都是和‘渔业’相连的,例如伯赛大( Bethsaida ),意思就是“鱼屋”;特尼该亚( Tarichaea ),即是‘咸鱼地区’,他们从这地方把咸鱼转运至耶路撒冷,甚而远至罗马,而当时的咸鱼业一行,可以说是加利利最大宗的生意经营。
当时的渔人用两种不同的网去捕鱼;而这两种的名称都曾在福音书中描述过。第一种是拖网── Sage{ne{ 。是从船尾把网徐徐放下水里;网身很重,能够垂直立在水中;当船向前驶时网子张开犹似一个大口袋;当网里满了鱼时,便把网的四角扯起来。第二种就是现在彼得和安得烈所用的‘撒网’── amphible{stron 。网子的幅度较小;渔人必须很技巧的,像开放伞子似的把网抛进水里。
研究耶稣开始时所拣选的门徒,实在是一件非常有兴趣的事。
(一)我们必须注意到 他们是些什么人 。他们只是普通的居民;他不是从学校,书院毕业出来的;他们没有宗教背景,也不会出身官宦之家;他们不是学者,也非在富有人家长大。他们只不过是靠打鱼为生的人,也就是社会普罗大众中的几个单纯市民而已,而耶稣对这样几个普通人,竟然有如此的信心,真是天下间再难找到第二个例子了。萧伯纳( Bernard Shaw )有一次说:‘我对工人阶级很难有同情的心;但愿他们全部消失,而由一班有知识的人去代替他们。’高尔斯华绥( Galsworthy )在他的一本小说( The Patrician )中描写书中的一个主角,米顿( Miltoun )所讲的话:‘这些 众,是多么的讨厌啊!我憎恶他们的愚贱和顽劣;我憎恶他们发出的声音;他们的脸孔是多么的丑陋,而又细小得可怜!’有一次卡莱尔大发脾气,并且愤怒的喊道:‘在全英国二千七百多万人当中,大多数都是蠢材!’可是耶稣的看法却完全不相同。林肯总统有一次说:‘上帝必定爱世上的平民,因为他们的数目实在多得很。’这就是耶稣召门徒时所讲的真心话:‘只要给我十二个普通平民,假若他们真肯把自己献给我,我就会改变整个世界了。’所以一个人不必介意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他肯让耶稣基督使用他,那 就有很不寻常的事在他身上发生了。
(二)我们必须注意到,当耶稣呼召他们时,他们正在做些什么?他们正忙于料理日常生活的业务──打鱼和补网。这样的情景使我们想起昔日的先知们,当他们投身事奉上帝时,也是一样的。阿摩司( Amos )说:‘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儿子;我是一个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上帝选召我,使我不跟从羊 ,对我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豫言’(摩七 14-15 ),上帝的呼召并不单是在上帝的家里,也不单在隐密的地方,而是富人正致力于世务时而发生的。吉柏龄( kipling )描写一位苏格兰的工程师麦安得烈( Mac Andrew )他自述道:
‘从那轮子的边缘,到轴心的推动当中,
上帝啊!我清楚看见你的手,
当那轮子向前转动时,你已预先安排好一切,
叫那连接的车轴,不停的移动。’
上帝充满在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逃不过祂的注意。
(三)我们必须注意,耶稣 怎样去呼召他们 。耶稣的呼召是:‘来跟从我’。耶稣并不是第一次站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必定曾经站立在 众中而且听耶稣讲道;他们也必定在众离开之后,仍留下来,大家议论过耶稣到底是谁;他们必定深深被耶稣的伟大所感染,祂的眼睛好像磁石般,吸住了他们。耶稣没有对他们说:‘ 我有一套神学理论,你们来和我一起研究;我有崇高的人生哲理,你们来和我共同分享;我有一套道德学说,你们一齐来和我讨论。’耶稣只说:‘来跟我!’这是耶稣要求人对祂作出个人的回应;它在人的心弦上重重的敲击,要他们建立起不可动摇的忠心。我们并不是说,从来没有人藉 思想上的挣扎而信奉基督教;而是强调在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时的心情,都有点像热恋的人,堕入爱河似的。有人说过:‘我们景仰别人,一定有特别的原因:但爱别人的时候,那么就全无原因可言了。’事情的发生有时是很出奇的,他们仍旧是他们;我们仍旧是我们,但却能大 家吸引住了。耶稣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十二 32 )。直到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来跟从耶稣,并不是因为祂所讲的说话,而是因为耶稣的为人,祂整个生命的完全表现把人们吸引住。
(四)最后我们必须注意到, 耶稣能给予他们什么 。祂赐给他们工作任务。祂呼召他们不是承受安逸的生活,而是以事奉作人生的目标。有人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些东西,让自己的生命可以投资和发展的。’耶稣就是如此的去呼召人,舍弃逸乐和苟且偷安的生活;祂要人参加事奉的行列,为别人而活,甚至焚烧己身,为祂的缘故,也为别人的缘故,愿意牺牲而达成这项使命。整个呼召的要求就是:若要为自己赢得什么,必须先献上自己的一切给祂和所有的人。
耶稣展开祂的运动(一 21 , 22 )
马可所记载的故事过程,是很有逻辑性和很自然的。首先耶稣认为约翰的出现,是象征上帝叫祂采取行动的时候已到。祂的受洗,代表上帝默许了祂的决心行动和装备祂去担当这项使命。祂受魔鬼的试探,是自己选择好了工作的方法和厘订工作的方针。祂选召门徒,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并能把自己的使命信息写在他们的心里。现在轮到祂展开工作的运动了。一个人若果接受了上帝的信息而必须传扬出去的话,他当然会拣选上帝的子民聚会的礼拜堂作传道的开始的。这恰好是耶稣所想做的事情了。耶稣于是在犹太人惯常聚会的会堂,作宣教运动的开始。
昔日的会堂和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礼拜堂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一)会堂的主要功能是一个 教导的地方 。它的崇拜,包括三件事:祷告,宣读上帝的话,和解释上帝的话;并没有播音乐,歌唱和献祭等程序。所以犹太人的圣殿才是真正崇拜和献祭的地方;会堂是教训和指导学习的场所。圣殿只有一个,会堂则设在各地,所以会堂的影响力较圣殿为大。根据律法,凡有十户犹太人家聚居的地方就必须要有一个会堂。倘若有一个人觉得有一项信息要讲出来的话,会堂就是他宣讲的理想地方了。
(二)会堂可以作为一个 传达信息的好地方 。通常的会堂是有数位职员的。会堂的主管负责一切关于会堂的行政事务,和安排崇拜。会堂的慈善司库每天收集各人捐输的金钱或按各人能力所能献上的物品;然后分派给穷人;最穷的犹太人可以在一周内受赠十四餐粮食。会堂的 仆役 (原文是 Chazzan )负责拿取和收藏律法经卷,清理和打扫会堂的地方;吹响号角,宣告安息日的来临;负责当地儿童初级教育。但是会堂却没有固定受聘讲员或教师之类。故此当他们聚会崇拜时,任由会堂的主管意思,邀请会中有资格担任解经的人向会众解经讲道。会堂从来没有受职受薪的传道人,所以耶稣可以在会堂,不受禁制而传讲福音,并且在祂传道的初期,当反对祂的人,尚未开始和祂作分庭抗礼,耶稣尽量利用了会堂传祂的信息。当时的人都认为祂所讲的信息十分动听。所以祂每到一个会堂的时候,耶稣就利用了会重作为讲解福音和呼吁人们接受天国的讲道台了。
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时,祂的整个传递方法和气氛都给人一个新启示的感觉。因为祂的教导并不像那些律法专家──文士。然则文士又是谁呢?
犹太人认为全世界最神圣的东西就是律法── Torah 。律法的核心就是十诫;律法是指旧约首五本经典称为‘五经’(摩西五经)。犹太人深信律法是完全神圣的;它是由上帝直接交予摩西,而传给以色列民的。律法的‘神圣’和‘规范’是绝对的。所以他们有两句警告的说话:‘人若否认律法来自上帝,这人对将来的世界便断绝关系了。’;‘人若说摩西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任何一句律法,这人就是否认和蔑视上帝的话了。’
倘若律法是如此的神圣,于是人便有两件事情必须遵守。第一,律法就是生活和信仰最高的准则;第二,它的内容必然包括指导人如何生活的一切细则。同样律法要求犹太人遵行两件事。第一,必须小心和准确的研究律法。第二,律法所表达的,只是大原则,倘若要利用它来指导人怎样在生活上去遵守时,它的内蕴含义必须解释出来。换言之,必须把伟大的律法解成生活细则和遵守的条例。
犹太人于是产生了一班学者,专门学习解释和发展律法。这班学者就是‘文士’,也就是犹太人律法的专家,而领导文士者的尊衔就是‘拉比’── Rabbi 。文士的工作责任,可分三方面来说。
(一)他们从律法的道德大原则,再定出则例,以备现实生活每一种情况都能适用。这项职责其实是永无止境的。所以犹太人的宗教是从道德律法作开始,分散而成无数繁文缛节的日常守则作终结的。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宗教;结束的时候是以守法去束缚人。
(二)他们负责传递,教导和发展律法。他们推论和分析律法的细则而且不是用文字记载的;所以又称为口传的律法。虽然没有用文字写出来,但他们认为口传的律法比文字的律法更须遵守。文士是以传袭的媒介把这些口传的律法细心学习和背熟的。一个好学生必须有好的记忆力,一字不漏的全部记在心里。
遇到律法有个别的难题时,文士的职责就是当众给人一个决断。而且往往在每一个别问题当中,又必然产生另一条新的律法出来,所以律法便演变繁杂了。
那么,耶稣和文士的教导方法有些什么不同呢!耶稣是从祂的 个人权威 去教训人;从来没有一个文士敢用自己的意见去下判语的,文士通常的一句口头禅是:‘这是一项教训,它教人……’于是引经据典去解释。倘若他要讲出一个意见时,他往往要引述从前伟大的律法师和拉此学者的话,以作佐证的,文士到了最后,迫不得已时,才表示自己独立的意见;耶稣的表现与普通的文士截然不同。当祂说话时,祂不引述任何权威的话来佐证;祂每一句话,都具有独立性的。祂没有列举以前拉比的例子和任何辩证过的事,来建立自己的话。祂的声音就是上帝最高权威的声音。所以当 众听闻耶稣讲道时,好像天空吹来的凉风,带爽快而清新的感觉。耶 稣每一句话都有肯定性的,充满威严的,和那些文士小心翼翼引经据典去立论和辩证,真是有天渊之别。耶稣个人的权威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祂每一句话都能扣 他们的心弦──他们因此不约而同地叫出来:‘这是新的教训吗?’
首次战胜邪恶的力量(一 23-28 )
倘若耶稣的教训在会堂里使人希奇,祂的行为更加令人震惊。当时观众的感受,好像触雷似的。当时在会堂里,有一个被污鬼附 的人,时刻受到干扰,不能安宁。于是耶稣把他医治好了。
在福音书中,我们经常碰到许多被污鬼附 的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呢?
当时的犹太人,包括整个旧时代的思想在内,是深深相信邪灵和魔鬼的。教会历史学家哈那克( Harnack )说过:‘那时整个世界和它周围的气氛都是笼罩 魔鬼的势力;它们不单止被视为偶像;人们的生活每一个层面,都是由魔鬼所统治的;魔鬼高高坐在宝座上,同时也可以围绕婴儿的摇篮而跳跃;整个大地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似的。’
索恩度医生( Dr. A. Rendle Short )举了一个例证,指出古代之信邪魔的惊人程度。从古代的坟墓里,他发现许多头盖骨曾被钻孔的──这是一项精细的外科手术,在头骨上钻上一个小孔。他曾研究过一个坟堆,在里面一百二十件头盖骨中,竟发现六件接受过这项手术。以当时的肤浅医学常识来说,这实在是一项惊人的手术。而且是在生前做的。索医生又指出这些小孔钻术的目的并不是用来医病的;而且有些人取出骨片小块挂在颈项上,作为治邪之用。这些小孔的用意就是让魔鬼从身体中溜出去的。当时的人竟肯冒生命的危险,接受这种外科手术,由此可见他们畏惧邪魔的可怕程度了。
然则魔鬼是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则有三个答案。(一)有人相信它们从创世的开始已经存在了。(二)有人相信它们是恶毒的人死后的灵,继续在人间作祟滋事。(三)大多数人相信魔鬼和创世记六章一至八节(参彼后 4-5 )有关的。
犹太人在这些故事中再加上渲染。当初上帝有两位天使受了地上的美女所迷惑,于是逃离上帝,住在麈世间,他们是亚沙尔( Assael )和沈慕世( Shemachsai )。后来他们当中一个觉悟而返回上帝身边,但另一个则留在地上,尽情享受和满足他的欲念;他所生下的儿女便是魔鬼了。
魔鬼的 性名词是: mazzikin ,意思是‘为非作歹的’。他们在上帝与人之间活动,作出种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根据犹太人的习俗信仰,魔鬼是可以吃、喝和生育的,而且数目极多;有人指出它们一共有七百五十万个;每一个人的左手有一万个魔鬼,右手又有一万个。它们通常住在不洁的地方,例如坟墓和污水积存的地方;它们也住在沙漠,经常咆哮嘶叫;所以他们有一句话用来形容沙漠──咆哮的沙漠。它们经常危害别人,特别喜欢残害独行的旅客,临盆的妇人,刚行婚礼的新娘和新郎;夜间出外的小孩子;深夜在路上行走的旅客。它们最活跃的时候就是中午,日出和日落的时刻了。它们还有瞎眼的魔鬼,患麻疯的魔鬼和患心脏病的魔鬼,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病症加诸人的身上。例如当它们的邪恶眼睛转动时便可以把人的幸运转变为恶运。它们许多时候藉 一些动物而作恶的──如蛇,公牛,骡子和蚊等──男性的称为‘舒甸 ’── shedim ;女性的称为‘尼连’── lilin 。女的常束长发,专门和小孩子作对。所以孩子们必须有护身天使(太十八 10 )。
我们相信和不相信这些魔鬼观念,根本是没有关系的;它们的真实与否也是无关宏旨的,但我们必须清楚的,当时新约时代,人们是深信不疑的。直至今日仍然有人用:‘可怜鬼’去描写处于凄惨情况的人,当人相信自己是被污鬼附 时,他自己一方面是知道本身的感受,同时又知道有另一种力量在他的体内控制他的。这样便解释了当时耶稣在巴勒斯坦传道时,每逢遇到魔鬼附的人它们总是叫过不停的。他们知道耶稣被人称颂为 弥赛亚;他们又知道弥赛亚的权能可以终止魔鬼的作恶活动;那些被污鬼附 的人遇见耶稣的时候,是以污鬼的身份讲话的。
当时,有许多自称有法力躯魔的人。到了主后三百四十年的时候,教会仍设立一个‘驱魔教士制’ Order of Exorcists ,他们和耶稣所用的方法是有很大的分别的──普通一般犹太人和邪教驱魔者是用画符,诵经,作法和各种仪式去驱魔;但耶稣只用一句有权柄,简单而有威严的话去驱魔,这是从来未有人试过的。耶稣的力量不在乎符咒,作法和仪式;耶稣本身就是力量的源泉,所以人们见了极之惊奇。
然则我们对魔鬼可以作些什么解释呢?杜尼耶( Paul Tournier )在他所写的一个医生的档案( A Doctor's
Casebook )中,讲过一句话:‘我深信有许多医生,在医病的争战当中,和我的感受一样,必然感觉到有一股阻挡的力量,不是被动的,而是带有智慧和精力充沛的。’索恩度医生曾经作了一个临时性的结论:‘在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当中照事实来说,包括所有的道德病态;残酷的战争;恶毒的败德行为和一切外界的惨剧,真的和约伯记所描写的两股力量,互相争战,十分相似,一边是由那邪恶的魔鬼操纵;另一边则由上帝全权的掌握 。’
对这个问题我们是不可能作出任何的武断。但我们可以看见三个不同的观点。(一)我们可以把整个被魔鬼附 的观念当作一个旧时社会的幼稚思想,当时的人只能够用这些方法去解释人的身体和心灵所发生的事情。(二)我们接受这些事情真的在新约时代中发生了,而且直到现在,还真确的仍然存留。(三)假若我们接受了第一个观点的话,我们必须指出当时的耶稣到底对魔鬼采取什么态度和行动。倘若祂的认识只是和当时的人一样,我们就可以解释耶稣本身不是一个科学家,而祂来这个世界的目的,并不是教导人认识科学知识的。但是若果祂真的知道他们患病的根源,祂就必须依循 医治的方法去做,否则不能把他们医好了。关于这点我们很难作出一个结论,我们只有承认有些问题没有肯定的答案的。
一个非公开的神迹(一 29-31 )
耶稣在会堂里的讲道和行动使人惊讶异常。当会堂的崇拜完毕后,祂和门徒一同去彼得的家里,按照犹太人的习惯,他们在会堂崇拜后当天的第六时,便吃安息日的正餐。(圣经中的第六时,便是正午十二时,因为他们一天的开始是从早上六时起作计算的)。当时耶稣经过在会堂的讲道和医治赶鬼的辛劳工作,应该感到疲倦而需要休息的;但现在别人再提出一项请求,祂便立即答允,而替别人出力。从这个神迹来看,我们可以看见有关三类人的感受。
(一)这是关于耶稣的。祂不需要有观众,才肯施展祂的力量;祂可以在会堂,也可以在一间小屋子里,随时准备替人医治;对接受祂的帮助的人来说,祂从来不会感觉厌倦的;祂先替人的需要 想,然后才想及自己的需要和休息。正如在会堂所表现的一样,耶稣的医治方法是很独特的。在耶稣当时的生活圈子里,有许多专职替人驱魔的人,会分别用诵经,念咒,施展各种法力,仪式和道具去驱邪的,但耶稣在会堂里,只讲出一句有力的话,便完全医治了那个人。
现在耶稣同样把彼得的岳母医好了。根据犹太人的‘他勒目’法曲── Talmud 的见解,当时她患了‘高热症’,是当时加利利的一种常见的病症。按照‘他勒目’的方法,要解除这种病,必须用一把铁刀,并以一束头发缚在荆棘的树上;然后经过数日,每天都须按照出埃及记第二章二至五节所记述的规条去做。最后讲一句有法力的话,便可以把病人医好了。但是耶稣完全没有依照这个方法去做,祂只是说一句有无比权威和力量的话,便医好了这个妇人。
权柄 一词和上一段所用的希腊文是相同的─ exousia ─ 它的定义就是有独特的知识和独特的威力;这种 权柄 是耶稣所特有的。祂在这小屋子里,就是用这种 权柄 去医好彼得的岳母。杜尼耶医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我的病人时常对我说:我很羡慕你有这样的耐性,去听我对你所讲的每一句话。其实这不是耐性,这不过是我的兴趣而已。’耶稣施行神迹,不是希望加强自己的声誉;祂帮助别人,从来不觉得厌烦;耶稣帮助别人纯粹是出自祂的怜悯天性。凡对一切需要祂帮助的人,祂都充满 极大的兴趣。
(二)这是关于门徒的。他们认识耶稣的时间,并不太长,但是已经知道,举凡有困难的事,都带到耶稣的面前。现在彼得的岳母病倒了,整个家庭都闷闷不乐;所以门徒很自然的,要求耶稣替她医病。
杜尼耶医生又讲述自己在生命旅程中的一个重大发现和转变。他经常去探访一个年长的牧师,但每次那位老牧师都会先和他一齐祈祷,然后让他离去。他被老牧师的简单祷告说话所感动,虽然这些祷告只不过是这位老人家,习惯和耶稣作出亲切的交谈,但是‘当我回到家里,和内子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两人就恳切的祈求上帝,希望上帝也能赐我们有这个与耶稣亲密的团契经验;从此耶稣便成为我的生活中心,是我灵修和旅程的好朋友。祂对我的工作都会悦纳和感到兴趣(参传九 7 )而且能关心。耶稣便成为我的一位密友,彼此可以讨论事情,祂分享我的喜乐和痛苦,分担我的希望和疑惧,当病人从心中对我说话的时候,祂也和我一起去听,比我自己所听到的更清楚。而当病人离开之后,祂又能和我交谈。’
这就是基督徒生活的至要质素了,如同一首诗所写的话:‘带我到主座前求。’这就是初期门徒所学会的一个习惯,一生也受用不尽──把他们的一切困难和烦恼带到耶稣的面前,请求祂帮助。
(三)这是关于彼得的岳母。当她康复后,立刻起来照顾他们的需要。她利用了自己的康复作为更新的事奉,替别人工作。苏格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格言:‘患难而得救的人必须替别人服务。’我们既得耶稣的帮助,我们也应该同样去帮助别人。
众开始涌来(一 32-34 )
耶稣在迦百农所做的事是不能隐藏的。祂所展示的新力量和新权柄,来得非常突然,是不能保密的。因此到了黄昏的时候, 众蜂拥前来,重重围住彼得的屋子,请求耶稣用手触摸去医治他们。他们要等到黄昏的时刻才到来,因为照安息日的规矩,当日任何人都不准背负重?载?走路的(耶十七 24 ),所以携带病人都算是一种工作,而安息日是不准做工的。他们当时没有时钟;安息日的计算是从下午六时起到翌日下午六日止,依照他们所定的安息日规则,当天空出现三颗星的时候,就是白天的结束,安息日便算完结了。所以当时迦百农的 众必须等到黄昏太阳落山,才携带病人前来找耶稣; 而耶稣也同样替他们医治。
我们见到耶稣一连三次替人医病。第一次是在会堂,第二次是在彼得的家里;而现在则在街旁。 庄信 博士( Dr.
Johnson )曾说过,当人处于不幸的情况时,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友谊和同情。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麻烦,耶稣就准备在那里运用祂的力量给予帮助和拯救。祂没有选择地点和对象;祂只认识到全世界人类的需要和发出的呼求。
众涌来见耶稣,因为他们知道祂可以替他们做些事情。许多人只会用口讲道而行不出来;但耶稣不单止用口讲,并且以行动表达出祂的信息。有人曾说过:‘若果有人晓得做捕鼠器,比任何人都做 得更好的话,那么四周的人无论走多远路,甚至住在深山里的人,都会跑来向他请教。’ 众所需要的,是有效能的人。耶稣能够产生极大的功效,过去如是,现在也如是。
但同时,这些 众又使我们想到另一个暗淡的开端。不错,众来了,但这些众前来的动机,完全是想从耶稣获取一些东西,他们前来,不是因为爱耶稣;他们前来,不是因为看见一个新的异象;他们最终的目的,无非是想利用耶稣。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人都曾试做过的事,渴望利用上帝和祂的儿子替自己做些事情。若果人在享福的日子会向上帝祈祷一次的话;那么在灾难的日子,他会祈祷一万次呢!许 多人在太阳普照的时候,不想到会去祈祷的,但当冷风吹来时,就急忙的去祈祷了。
有人曾说,大多数人看宗教‘犹如紧急救护车,而不是生命的战线’。宗教于是成为他们临时救急的必需品。许多人把自己的生命弄得一团糟时,或受了创伤时,才肯转向上帝。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须转向耶稣请求援助,因为只有祂才能赐给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但是若果我们既接受了这一切的恩赐而自己不作出任何爱的回应,或没有常存感恩的心时,我们必会招致悲惨的结局。千万不要留待在那不幸的日子临到时,才去利用上帝;我们必须在每天的生活中,时刻记念 祂和爱祂。
默祷的时刻和行动的挑战(一 35-39 )
迦百农所发生的事情,给我们最简单的印象,就是耶稣忙个不停,东奔西跑而替人服务和传道,而自己却不能稍作片刻的休息。耶稣深知不能撇下上帝而生活;倘若祂毫无保留的去帮助别人,祂亦应该抽出时间补充自己灵性的需要。祂深知祷告是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比顿医生( Dr. A. D. Beldon )在祷告的实践一书中,给祷告作过一些卓越的定义。‘祷告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向上帝呼求。’人若疏忽了祷告,便会错过了一个机会,这就是‘没有让上帝增添我们生活的原动力。’‘在祷告的时候,我们给上帝一个最好的机会,让上帝完全的心意,补充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力量。’耶稣清楚知道,在未出外应付人的问题之前,先要和上帝交谈。耶稣尚且需要藉 祷告来作祂的生活力量,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岂不是更需要吗?
虽然祂在僻静的地方作灵修,但人们仍然来找祂,耶稣没有法子关上自己的门,着名的小说家,麦考来( Rose Macaulay )曾说,我所盼望和需要的就是‘我自己有一个静室。’这就是耶稣所缺乏的地方了。一个很出名的医生有一次说,医生的责任‘有时是用来医治,许多时可以帮助人脱离受苦,但必须常常能够安慰人。’耶稣时刻肩负 这个事奉的职 责。又有人说,一个医生的职责‘是帮助人生存,和面对死亡。’──‘生’和‘死’就是人生的大事啊!人的天性,爱为自己建立一道围墙,使自己可以享受宁静的生活时刻;但耶稣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一方面祂知道身体上的筋疲力竭,但另一方面祂又听闻人类的需要,不停的呼喊 ,所以当他们到来找祂的时候,祂就毫不犹疑立刻站起来,去应付一切的挑战了。单靠祷告,我们的工作不会得到进展的;祷告只是给与我们力量,装备好我们去完成前面的任务。
现在耶稣周游加利利各会堂,开始作传道的工作了。马可只用一节经文来描写整个时期,它可能延展到三数星期或三数个月的。祂的工作包括医治和讲道。祂的工作范围可以用三对很有意思的词表达出来,而每对词的内含意义也是密切相连的。
(一)祂永远没有分开 话语 和 行动 。祂从来没有把讲完一些话,就算做完一件事,祂没有只用口去劝勉人归向上帝和行善,就算完成自己的职责;祂经常把所讲的话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富司冻冻迪( Fosdick )引述一个学生,买了最好的书籍,装置最好的设备,又买了一张特别设计的书台和书架,以为可以藉 一个舒适的环境便可以学习,但当他坐下来时,很快的便睡了。人只晓得讲话而不晓得去实践,往往都是如此的。
(二)祂永远没有分开 灵性 和 身体 。不错,有些基督教学说,主张身体并不占重要的地位,但人是个整体,由灵性和身体合并而成的,基督教的救赎工夫是对整个人,并不是一部份。当然,人类能够有这样的福气,可以处在饥饿、恶劣环境,抵受极大的苦楚,仍能保持与上帝过 甜蜜的交往关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主张应该让自己的身体无故而受苦的。向未开化民族传道的人,不单止携带圣经;他们同时把教育和医药带给他们;他们设立学校和医院。人若把‘社会的福音’当作多余的,一种可有可无的,或者甚至是基督教信息中可分割的一部份,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了。基督教的 信息是完整的,它的宣讲和实际工作应该包括人的身体和人的灵性,整个共同增长的。
(三)祂永远没有分开 地上 和 天上 ,有许多人只顾及天上的事而忽略了地上的责任,所以他们的远象是不切实际的。有些人却只顾及地上而看不见天上的远景,于是一切唯物质居首位。耶稣的异象是‘愿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 10 )。天上和地上是应该视为合一的,而不是分开的。
洁净患麻疯的人(一 40-45 )
麻疯是新约圣经中最可怕和最可怜的一种病症。当耶稣差遣十二门徒出外工作时,祂特别吩咐他们:‘医治病人,叫长大麻疯的得洁净。’(太十 8 )麻疯患者的命运也是非常凄惨的。根据马斯达文( E. W. G. Masterman )在基督与福音辞典中所写的一篇关于‘麻疯’的论文当中,指出‘从来没有一种病症,像麻疯一般,使人长年累月遭受折磨,恐怖和毁灭的威胁’,而以下的内容大部份是参考那篇论文而写的。
麻疯可以分开三类。(一)小瘤状和杆棒状的麻疯。开始的时候,四肢瘫痪酸痛而无力。然后在身体,特别在背后,呈现对称褪色的块状,圆球的小点开始时是粉红色,然后变为褐色的,皮肤相继结成厚块,小圆点伸延而结合在脸部、鼻、唇和前额,于是人的整个脸孔逐渐变样,犹如古时人的描写,像一个狮子头,或半似野兽的怪物。那些小瘤再生长变大;而至溃烂,便流出恶臭的液体;眉毛脱落;眼睛凸出呆视;声音嘶哑而呼吸哮喘失声,因为整条声带都受到腐蚀;手足又开始溃烂。那时,整个患者都受病菌侵蚀。整个病症的过程历时差不多约九年左右,在受苦的终止前,心灵已经全毁,呈现昏迷状态而死亡。患此麻疯症的人,不单止别人厌恶而不敢与他为伍,连自己也会产生自卑的感觉。
(二)第二种是失去知觉的麻疯。初期的病况和第一种相若,不过它能直接影响神经中枢,病者于是失去所有的知觉。患者起初可能完全没有发觉染上的,直至他感觉身体某部份突然炽热像烫伤似的,而且失去任何痛的感觉。当病症扩展时,褪色的斑块呈现在身体,并且生出脓疱。于是肌肉消失,筋部收缩,双手弯曲如爪,指甲的外型受到腐蚀,相继手足溃烂而脱落。这个病症有时伸延二三十年之长,实在是一种慢性的死亡病。
(三)第三种麻疯是首 二两 种的合并,也是最普通的一种。这是新约时代巴勒斯坦的麻疯患者经常染到的病了。从利未记第十三章的描述来看,新约中所用的‘麻疯’一词是包括另几种皮肤病的,例如‘白鳞点’( psoriasis )遍体长出小白斑点,所以有人说‘患麻疯的人,体白如雪。’,有时也包括皮肤病中的‘圈状癣菌’,也是东方民族常染上的病。在利未记用来描写‘麻疯病’的希伯来字是─ tsaraath 。而这个字同时用来形容其它的东西,包括衣服和房屋(利十三 47 ,十 33 )。这些都是指出它们的腐蚀和玷污,是由一种菌或腐叶土所引起的。所以‘麻疯’一词,在希伯来人的思想中,是一个概括性的皮肤病。我们必须了解他们当时的医学常识有限,诊断中不能分开各种皮肤的病症,所以‘麻疯’所指的,包括有不能医愈,引至死亡的皮肤病,也可以指一些没有伤害性的皮肤病。
但凡患上这些皮肤病的人都一概被视为‘不洁净’的人了。他必须与普通人断绝来往;单独住在营外;穿 撕破的衣服,不准用衣帽盖头,用布遮盖至自己的上唇,当他行过人的面前,必须发出警告:‘不洁净!不洁净!’我们仍然可以在中世纪,遵守摩四律法的人当中,发现他们依这些传统去做的。一位教士身披圣带,手持有耶稣像的十字架,带患麻疯的人进到礼拜堂去,为他举行一个‘丧礼’,意味这些仍然有呼吸的人,象征已经死了。患者必须穿上黑色的衣服,聚居在‘麻疯窟’内,他们不准到礼拜堂守礼拜;但在崇拜的进行当中,他们可以偷偷的在墙外,专为他们而设的一个小孔瞥视而已。他们不单止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要接受心 灵上的创伤:与 体的生活完全隔绝,过孤单放逐的生涯。
当一个患麻疯的人医愈后──其实麻疯病是不能医得好的,他可能只是患上别的皮肤病而已,他必须按照利未记第十四章的规矩接受一个康复的仪式。首先让祭司检查清楚;拿两只鸟儿作祭,当中的一只用流动的水先宰杀,然后把那只活的,连同香柏、朱红色线和牛膝草蘸染那宰了的鸟血,再把它放生。那人经沐浴,洁净身体和衣服,剃了自己的毛发。经过七日再受查验。然后再剃去头发胡须
和眉毛,再献上祭物,是取两只没有残疾的公羊,和一只母羊;把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三,为素祭,并油一罗革,一同取来行洁净之礼。穷人可以将份量减少,那时痊愈的人再走前来,祭司取些赎愆祭牲的血,抹在求洁净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脚的大拇指上。祭司再检查最后的一次,认为完全痊愈时,便给他一张证明书,让他离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见耶稣几件很明显的事:
(一)对一个没有遵守律法的人,耶稣没有避而不理。因为按照律法,那人根本不应该和耶稣交谈的。由此可见祂先把人类急迫的需要事情,放在一切事情之上,尽量给予同情怜悯和关心。
(二)耶稣将手伸开,触摸他,祂要触摸一个不洁净的人。这个患病者在耶稣的眼中,不再是一个不洁净的人;他只是一个极其需要援助的人。
(三)耶稣洁净他之后,命令他照 律法的仪式规矩去做。耶稣也照人的法则和人的公义而行了,祂没有未经考虑而随便摒弃任何成规;祂是察看当时的需要情况,同样依照俗例而做。
因此耶稣把一个患麻疯的人洁净了,而我们亦清楚看见祂的怜悯,力量和智慧,三者同时呈现在这件事当中。──《每日研经丛书》
第一章
壹·仆人的预备(一1~13)
一·仆人的先驱者预备道路(一1~8)
一1 马可福音的主旨,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作者的目的是要强调主耶稣仆人的角色,因此他不以家谱作开始,却立刻记录救主的公开传道事奉。这是那位福音的先驱施洗约翰所宣告的。
一2,3 玛拉基和以赛亚1同时预言有一位使者在弥赛亚以先来,呼吁百姓要在道德和属灵上,预备弥赛亚的来临(玛三1;赛四○3)。施洗约翰应验了这些预言,他就是“使者……在旷野有人声喊着”的人。
一4 他的信息是叫百姓悔改(改变心思,撇弃罪恶),使罪得赦,否则他们便无法接受主。惟有圣洁的百姓才能认识圣洁的神子。
一5 当听众悔改,约翰便给他们施洗,作为他们回转的公开表明。浸礼使他们公开与大部分弃绝主的以色列民分别出来,让他们与那些预备接受基督的余众联合。本节似乎指出约翰的传道得到普遍的响应,但事实却不然。或许群众有一时的火热,涌至旷野,要听那激昂的传道者,但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承认并离弃罪。看事情的发展便可知悉。
一6 约翰是怎样的人?用今天的话,他是个狂热者和禁欲主义者。他的家是旷野;他的衣着像以利亚,是最粗糙和简陋的;他的饮食足够维持生命与体力,却谈不上奢侈;他是一个为了荣耀的使命──把基督传扬──而轻看一切的人。或许他可以成为富者;但他选择了贫穷。他确成为那位无枕首地者最合适的先驱者。这里我们学会,朴素是所有主仆人的特色。
一7 他的信息是主耶稣的超凡。他指出耶稣的能力、个人美德和职事,都比他高。约翰知道自己连给救主解鞋带也不配──这原是奴隶的卑微服侍。被圣灵充满的讲道,常是高举主耶稣,谦让舍己。
一8 约翰用水施洗,这是外在的表记,却不能改变人的生命。耶稣用圣灵施洗,这洗把圣灵的能力大大流进生命里(徒一8),并把所有信徒融入教会──基督的身体里(林前一二13)。
二·先驱给仆人施洗(一9~11)
一9 称为寂静时期在拿撒勒的三十年现已结束,主耶稣预备展开祂的公开传道事奉。祂先走了六十多哩的路程,从拿撒勒来到约但河,靠近耶利哥之处,受了约翰的洗。当然祂毋须悔改,因为祂无罪可认。主受的洗是个表记,描绘祂最后在各各他浸入死亡里,又从死里复活。在祂公开传道的起头,便活活的预示了那十字架和空坟墓。
一10,11 祂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彷佛鸽子,降在他身上。父神的声音给听见了,称耶稣为祂的爱子。
在我们主的生命中,没有一刻不被圣灵充满的。现在圣灵降在他身上,乃要膏祂好作事奉,又赋予祂能力。这是圣灵特别的工作,为面前三年的事奉作准备。圣灵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人可能受过教育、有才能,又口若悬河,独欠缺了我们称为“膏油”的内在素质,他的事奉仍是没有生命,又没有果效的。这是个基本问题:“我有否圣灵赋予的力量来事奉主?”
三·仆人受撒但试探(一12,13)
耶和华的仆人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神的灵催祂到此约会,并非要看祂会否犯罪,乃是要证明祂不会犯罪。若耶稣在地上会像人一样犯罪,我们怎敢肯定祂今日在天上不会犯罪?
马可为何说祂与野兽同在一处?这些动物是否撒但驱来要消灭主的?还是牠们温驯地在牠们创造主的同在里?这些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四十天完结,有天使来伺候他(参看太四11);祂受试探时没有吃过甚么(路四2)。
信徒不能避免试炼。人愈贴近主,试炼就愈趋激烈。撒但不会在有名无实的基督徒身上花工夫,却要集中火力对付那些在属灵争战上连连奏捷的基督徒。受试探不是罪,向试探屈服就是罪。我们按力量根本无从抵抗,但内住的圣灵是信徒征服黑暗欲念的力量。
贰·仆人早期在加利利的服事(一14~三12)
一·仆人开始服事(一14,15)
马可跳过了主在犹大地的服事(参看约一1~四54),以祂在加利利一年零九个月的伟大服事作开端(一14~九50)。他接着简述主后期在比利亚的服事(一○1~45),然后才来到耶路撒冷的最后七日。
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国2)的福音。祂的信息是:
1·日期满了。根据预言的时间表,王公开显现的日期已定了,这日子现已来到。
2·神的国近了。王已来到,实在地带来国度给以色列民。国近了,是因王已显现。
3·呼吁人当悔改,信福音。人要进神的国,就必须转离罪,相信主耶稣的福音。
二·四个渔夫被召(一16~20)
一16~18 耶稣顺着加利利的海边走,看见西门和西门的兄弟安得烈在打鱼。祂已认识他们,其实在祂开始传道时,他们已成为祂的门徒(约一40,41)。现在祂呼召他们跟从祂,应许他们得人如得鱼。他们马上撇下可获利的捕鱼事业,来跟从主。他们的顺从是立即的、牺牲奉上的,又是完全的。
打鱼是一门艺术,拯救灵魂亦然。
1·需要耐心,常常要孤独地长时间守候。
2·需要技巧去使用鱼饵、诱饵或渔网。
3·需要洞察力与常识,追踪鱼的动向。
4·需要坚毅。好的渔夫不容易灰心。
5·需要安静。良策是避免扰乱,把自我放在一旁。
我们跟从基督,就能得人如得鱼。我们愈似祂,就愈能为祂得人。我们的责任是跟从祂,其余的事祂自会负责。
一19,20 主耶稣稍往前走,遇见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他们正在补网。祂一招呼他们,他们就辞别父亲,跟从主去了。
基督仍在呼召人撇下一切跟从祂(路一四33)。不可容让财产或父母妨碍我们顺服主。
三·赶逐污鬼(一21~28)
第21至34节描述主生命中典型的一天。这伟大的医生治好了被鬼附的和生病的,神迹一个紧接一个。
救主医治的神迹,显出祂如何把人从罪的可怕结局中释放出来。请参看以下页图。
今天,福音的使者并没有被召行这些肉身的医治,他们却是被召作属灵的医治。这些岂不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12节提到更大的神迹吗?“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
一21,22 我们回头看马可的记载。到了迦百农,耶稣在安息日进了会堂,
神迹 得释放的地方
1·医治被污鬼附着的人(一23~26)。 1·罪的污秽。
2·医治西门的岳母(一29~31)。 2·罪的狂热与不休。
3·医治长大麻疯的(一40~45)。 3·罪的讨厌。
4·医治瘫子(二1~12)。 4·罪中的无助。
5·医治枯干了手的人(三1~5)。 5·罪中的无用。
6·释放被污鬼附着的人(五1~20)。 6·罪的悲痛、狂暴与恐怖。
7·医治血漏病的女人(五25~34)。 7·罪的势力耗损生命活力。
8·使睚鲁的女儿复活(五21~24;35~43)。 8·罪中属灵的死亡。
9·医治叙利非尼基人的女儿(七24~30)。 9·罪和撒但的奴役。
10·医治耳聋舌结的人(七31~37) 10·听不见神的道,又说不出属灵的事。
11·医治瞎子(八22~26)。 11·对福音的光瞎了眼。
12·医治被鬼附的孩子(九14~29)。 12·撒但权势的残忍。
13·医治瞎子巴底买(一○46~52) 13·罪带来的眼瞎与可怜。
开始教训人。人们看出这并不是一位普通的教师,祂的话带着不能推诿的能力,不像文士机械化单调的讲论。祂的语句是全能者的箭;祂的教训抓住人的心、定人的罪,又责备人。文士叫嚷着的,是以讹传讹的宗教。主耶稣的教训,没有不真确的;祂有权宣讲祂所作的,因为祂按自己教训人的原则来生活。
每一位教导神话语的人,应当带着权柄来说话,否则宁可闭口。诗人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诗一一六10)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四章13节附和了这话,他们的信息都具有深厚的说服力。
一23 在会堂里,有一个被鬼所附、或说被鬼居住的人。这鬼被形容为污鬼,可能指这鬼的表现,是使人在肉身或在灵里不洁。不要把鬼附跟各种精神病混淆,二者根本截然不同。被鬼附的人其实被鬼内住了,受邪灵的操纵。这样的人常会行出超自然的行为,当正面碰着主耶稣和祂的工作时,常变得狂暴或亵渎。
一24 请注意邪灵认识耶稣,称祂为拿撒勒人和神的圣者。也要注意代名词由众数转为单数:“我们与你有甚么相干?你来灭我们么?我知道你是……”鬼魔首先如同跟那人一体而说话的一样,后来他为自己说话。
一25,26 耶稣不会接受鬼魔所作的见证,就算所见证的属实也不接受。因此,祂吩咐邪灵不要作声,命令他从那人身上出来。看见那人抽疯,又听见鬼魔离开那人时恐怖的喊叫,实在叫人害怕。
一27,28 神迹引来惊讶。有人能仅以一句命令逐出鬼魔,对众人来说是新奇而诧异的。他们要问究竟这是否一个新宗派教训的肇始?神迹的消息就传遍了加利利。离开这部分之前,请记得三件事:
1·基督首次降临显然挑动起鬼魔在地上猛烈的活动。
2·基督的能力胜过邪灵,预示了祂最后得胜撒但及他所有的差役。
3·神在那里工作,那里就有撒但的敌挡。凡要事奉主的,可以预料所走的每步都会遭反对。“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2)
四·医治彼得的岳母(一29~31)
“立刻”是这福音书的特色词语之一,这用词特别合适这福音书,因为是强调主耶稣的仆人特征。
一29,30 我们的主一出会堂,便进了西门的家。刚到达,就知道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第30节指出,他们马上就告诉耶稣。他们急不容缓把她的需要告知那医治者。
一31 耶稣不发一言,拉着他的手,扶她起来。她便立刻痊愈了。热病通常使人疲倦。在这里,主不仅医治了热病,更立刻给她力量去事奉,她就服事他们。梅勒说:
凡病音被救回,不论方法平凡或不平凡,都要促使他因那重新得蒙赐予的生命,把自己奉献在神的工作上。……许多人常叹息没有机会服侍基督,因为心里只想着自己喜欢的美丽、堂皇的事奉;同时,又让基督想他们作的事从手中溜走。真正服侍基督,首先是作好自己日常的本分3。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每一个医治的神迹,救主都有不同的步骤。这告诉我们,没有两个人的悔改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必须是个人的。
彼得有一位岳母,这显示守独身的修士制度在那日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人的传统,没有神的话作根据,只滋生出种种的恶来。
五·日落时的医治(一32~34)
救主到临的消息,日间已传开。在安息日,人们不敢把有需要的人带去见祂。但天晚日落的时候,安息日已结束,人们又拥挤在彼得的门前,凡害病的和被鬼附的,都经历到那把人从罪的各种程度和形式中释放出来的能力。
六·在加利利传道(一35~39)
一35 耶稣在天未亮的时候,到旷野无人骚扰的地方,花时间祷告。耶和华的仆人每早晨要开通耳朵,听取父神那天的引导(赛五○4,5)。若主耶稣需要每早晨有安静时刻,我们岂不更需要!也注意他祷告需要付上代价,祂在早晨天未亮的时候便起来到旷野去。祷告不应按个人的方便,却要自我纪律和牺牲。这能否解释何以我们很多的事奉都没有果效?
一36,37 西门与其它门徒起床时,群众又在房子前聚集。门徒去把群众高涨的情绪告诉主。
一38 很奇怪,祂并没有回到城里去,却带门徒到邻近的乡村,也好在那里传道。祂为何不回到迦百农?
1·首先,祂刚祷告,知道神那天要祂做的事。
2·第二,祂晓得迦百农的潮流运动是肤浅的。救主从不受群众吸引。祂更看深一层,知道他们心所想的。
3·祂清楚名声的危险,于是以身作则,让门徒知道当众人都说他们好的时候,就当儆醒。
4·祂往往逃避任何表面而出于情绪激动的群众运动,免得把冠冕看得比十字架更重要。
5·祂所强调的是传神的道。医治的神迹是为解除人的痛苦,其实也为引人注意祂所传的道。
一39 耶稣在加利利全地,进了会堂,传道赶鬼。祂把传道与工作,就是传道与行道融为一。有一点很有意思,我们常常看见祂在会堂里赶鬼。今天的自由派教会会否与昔日的会堂看齐?
七·长大麻疯的得洁净(一40~45)
那位长大麻疯者的祈求,是我们祷告蒙神垂听的榜样:
1·真诚而迫切的──哀求祂。
2·虔敬的──向他跪下。
3·谦卑而顺服的──“你若肯”。
4·相信的──“必能”。
5·说出所需──“叫我洁净了”。
6·具体的──并非“祝福我”,乃是“叫我洁净了”。
7·个人的──“叫我洁净了”。
8·简要的──祷告原文只有五个字。
有甚么发生?
耶稣动了慈心。我们千万不要读了这些话,而没有喜乐和谢恩的感觉。
祂就伸手。请细想!神的手因着听了谦卑而有信心的祷告而伸出来。
祂摸他。在律法下,人若触摸麻疯病人,礼仪上说是不洁净的。当然也有感染疾病的危险。然而,圣洁的人子在人类的痛苦上也表认同,祂驱去了罪的蹂躝而不被玷污。
祂说:“我肯”,祂医治我们,比我们要得医治显得更愿意。祂续说,“你洁净了罢。”长大麻疯的人皮肤马上变成光滑、清洁。
祂禁止那人把神迹张扬,直到他给祭司察看,并献上所须的祭(利一四2及以下)。这是个试验,首先考验他的顺服。他有否按那嘱咐去行?没有。他把事情公开了,结果妨碍了主的工作(45节)。这也是对祭司警觉性的考验。他会否看出他们长久等待的弥赛亚已来临,施行奇妙的医病神迹?若他是典型的以色列人,他便不会看出。
我们再看见耶稣从人群中退去,到外边旷野地方工作。祂并不以数字计算得失。──《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简介
1:4
悔 改: 参
太 3:2 注。
1:5
犹 太 全 地: 施
洗 约 翰 的 事 奉 曾 经 在 犹 太 和 加 利 利 掀 起 一 场 广 泛 的 属 灵 觉 醒 运 动, 极 大 地 改 变 了 以 色 列 民 间 的
属 灵 空 气, 为 神 借 着 耶 稣 基 督 道 成 肉 身 所 要 启 示 的 全 备 真 理 铺 平 了 道 路。
1:8
他 却 要 用 圣 灵 给 你 们 施 洗: 施
洗 约 翰 是 第 1 位 传 讲 耶 稣 的 大 喜 讯 息 的 人。 马 可 用 一 个 简 单 的 主
题 概 括 了 约 翰 的 传 道 工 作, 即 宣 告 耶 稣 基 督 即 将 来 临 并 且 要 用 圣 灵 给 他 的 门 徒 施 洗。 凡 接 受 基
督 做 个 人 的 救 主 和 生 命 之 主 的 人 都 应 该 继 续 传 讲 耶 稣 用 圣 灵 施 洗 的 讯 息 ( 参 徒 1:8 ; 2:4, 38-39 ;
参 路 3:16, 有 关 圣 灵 浸 的 注 释 徒 1:5 注 ) 。
1:9
耶 稣 …… 受 了 …… 洗: 参
太 3:13 注。
1:10
圣 灵 …… 降 在 他
身 上: 参 太 3:16 注。
1:11
你 是 我 的 爱 子,我 喜 悦 你: 在
耶 稣 受 洗 的 过 程 中, 三 一 真 神 的 三 个 不 同 位 格 都 同 时 充 分 地 显 现 出 来 ( 参
太 3:17 注 ) 。 此 处 和 别 的 经 文 都 表
明 神 是 一 位 具 有 相 同 神 性、 却 包 含 三 个 独 特 位 格 的 统 一 体:圣 父、 圣 子 和 圣 灵 ( 比 较 太 3:16-17 ; 28:19 ;林
后 13:14 ;弗 4:4~6 ;彼 前 1:2 ;犹 20~21 节 ) 。 因 此,
神 既 是 单 数 的 ( 即 1 个 统 一 体 ) 又 是 复 数 的 ( 即 3 个 不 同
位 格 , 参 “ 神 的 属 性 ” 一 文 ) 。
1. 圣 经 清 楚 启 示 神 是 一 位 独 一 真 神, 一 个 本 性
和 本 质 的 完 美 统 一 体 (12:29 ;申 6:4 ;
加 3:20) 。 任 何 一 个 位 格 都 不 能 独 自 以 神 自 居, 必 须 与 其 他 位 格
共 同 组 成 一 位 三 而 一 的 独 一 真 神。
2. 这 位 独 一 真 神 存 在 于 三 个 独 特 不 同 却 无 可
分 隔 的 复 数 位 格 当 中。 三 位 一 体 的 神 不 是 3 位 神, 也 不 是 1 位 神 的 3 个 部 分 或 3 种
表 现 形 式, 而 是 3 个 位 格 完 美 结 合 在 一 起 组 成 的 一 位 真 实 永 存 的
神。 圣 子 和 圣 灵 都 具 有 惟 独 神 才 具 有 的 属 性 ( 参 创 1:2 ; 赛 61:1 ;约 1:1, 14 注; 5:18 注; 14:16 ; 16:8,
13 ; 20:28 注;徒 5:3-4 ;罗 8:2, 26-27 ; 林 前 2:10-11 ;帖 后 2:13 ;来 9:14) 。 三 个 位 格 中 的 任 何 一 位 都 不 是 受 造 或 被
做 成 的, 各 自 都 具 有 相 同 的 本 质、 属 性、 能 力 和 荣 耀。
3. 只 有 这 样 一 位 三 位 一 体 的 真 神 才 能 从 永 世
产 生 出 相 互 的 爱 和 交 通、 具 体 地 体 现 属 神 的 性 情、相 交 认 知 及 内 在 的 联 ( 比
较 约 10:15 ; 11:27 ; 17:24 ;林
前 2:10) 。
1:13
受 撒 但 的 试 探: 参
太 4:1 注。
1:14
福 音: 参 14:9 注。
1:15
神 的 国: 基
督 到 来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宣 告 并 建 立 神 的 国, 这 也 是 基 督 在 地 上 所 传 讲 信 息 的 中 心 主 题 ( 太 4:17) 。 关 于 神 国 显 现 的 形 式, 我 们 应 该 注 意 以 下 几
方 面:
1. 以 色 列 的 国 度。 旧 约 里 国 度 的 概 念 指 神 在 以
色 列 中 间 施 行 拯 救, 为 全 人 类 承 受 救 恩 预 备 道 路 的 大 能 作 为 ( 参 “ 神 与 列 祖 之 约 ” 一 文 ) 。 由
于 以 色 列 弃 绝 了 耶 稣 这 样 一 位 弥 赛 亚, 神 的 国 就 从 他 们 的 手 中 被 夺 去 ( 参
太 21:43 注 ) 。
2. 基 督 里 的 国 度。 神 的 国 和 能 力 借 着 君 王 耶 稣
及 其 工 作 得 以 彰 显 ( 路 11:20) 。
3. 教 会 中 的 国 度。 具 体 表 现 为 神 的 能 力 在 现 今
教 会 中 的 彰 显,以 及 神 在 所 有 悔 改 并 相 信 福 音 的 人 心 中 和 生 命 里 所 占 的 统 治 地 位 ( 约 3:3, 5 ;罗 14:17 ;西 1:13) 。 这 种 国 度 带 着 极 大 的 属 灵 能 力 降 临, 并 且 与 撒 但、 罪 和 邪 恶 势 力 展 开 坚 决 的 争
战。 它 并 不 是 指 一 种 政 治 上 或 有 形 实 体 的 国 度, 而 是 指 神 在 他 子 民 当 中 大 有 能 力 的 同 在 和 作 为 ( 参 1:27 ; 9:1 ;有 关 教 会 时
代 神 国 的 情 形, 可 参 “ 神 的 国 度 ” 一
文 ) 。
4. 末 后 的 国 度。也 就 是 众 先 知 所 预 言 的 弥 赛 亚
的 国 度 ( 诗 89:36-37 ;赛 11:1-09 ;但 7:13-14) , 基 督 将 在 地 上 执 掌 王 权 一 千 年 ( 启 20:4-6) , 即 千 禧 年。 教 会 也 将 与 他 一 同 统 管 万 民 ( 林 前 6:2-3 ;提 后 2:12 ;
启 2:26~27 ; 参 20:4 注 ) 。
5. 永 世 里 的 国 度。 千 禧 年 以 后 弥 赛 亚 的 国 度 就
终 止 了, 但 神 将 在 新 天 新 地 里 建 立 他 永 远 的 国 度 ( 启 21:1~4) 。 新 地 的 中 心 是 圣 城 新 耶 路 撒 冷 ( 启 21:9~11) , 旧 约 ( 启 21:12) 和 新 约 ( 启 21:14) 中 得 蒙
救 赎 的 人 都 将 居 住 在 其 中。 他 们 最 大 的 福 祉 是 “ 要 见 他 的 面 ”
( 启 22:4 ; 参 21:1 注 ) 。
1:17
来 跟 从 我: 耶
稣 向 门 徒 发 出 的 第 一 个 呼 召 就 是 跟 从 他 并 且 亲 自 认 识 他 ( 腓 3:8-10) 。 主 和 门 徒 的 这 种 关 系 促 使 他 们 去 带 领 别 人 认 识 耶 稣 基 督 的 救 恩 ( 比 较 箴 11:30 ;但 12:3 ;林
前 9:22) 。
1:27
连 污 鬼 也 听 从 了 他: 参 “ 胜 过 撒 但 和 鬼 魔 的 能 力 ” 一 文。
1:34
马可福音第一章
壹.仆人的预备(一 1 ~ 13 )
一.仆人的先驱者预备道路(一 1 ~ 8 )
一 1 马可福音的主旨,是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的福音。作者的目的是要强调主耶稣仆人的角色,因此他不以家谱作开始,却立刻记录救主的公开传道事奉。这是那位福音的先驱施洗约翰所宣告的。
一 2 , 3 玛拉基和以赛亚 1 同时预言有一位 使者 在弥赛亚以先来,呼吁百姓要在道德和属灵上,预备弥赛亚的来临(玛三 1 ;赛四○ 3 )。施洗约翰应验了这些预言,他就是“ 使者……在旷野有人声喊 ”的人。
一 4 他的信息是叫百姓悔改(改变心思,撇弃罪恶), 使罪得赦 ,否则他们便无法接受主。惟有圣洁的百姓才能认识圣洁的神子。
一 5 当听众悔改,约翰便给他们施洗,作为他们回转的公开表明。浸礼使他们公开与大部分弃绝主的以色列民分别出来,让他们与那些预备接受基督的余众联合。本节似乎指出约翰的传道得到普遍的回应,但事实却不然。或许群众有一时的火热,涌至旷野,要听那激昂的传道者,但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承认并离弃罪。看事情的发展便可知悉。
一 6 约翰 是怎样的人?用今天的话,他是个狂热者和禁欲主义者。他的家是旷野;他的衣像以利亚,是最粗糙和简陋的;他的饮食足够维持生命与体力,却谈不上奢侈;他是一个为了荣耀的使命──把基督传扬──而轻看一切的人。或许他可以成为富者;但他选择了贫穷。他确成为那位无枕首地者最合适的先驱者。这里我们学会,朴素是所有主仆人的特色。
一 7 他的信息是主耶稣的超凡。他指出耶稣的能力、个人美德和职事,都比他高。约翰知道自己连给救主 解鞋带 也不配──这原是奴隶的卑微服侍。被圣灵充满的讲道,常是高举主耶稣,谦让舍己。
一 8 约翰 用水 施洗,这是外在的表记,却不能改变人的生命。耶稣 用圣灵施洗 ,这洗把圣灵的能力大大流进生命里(徒一 8 ),并把所有信徒融入教会──基督的身体里(林前一二 13 )。
二.先驱给仆人施洗(一 9 ~ 11 )
一 9 称为寂静时期在拿撒勒的三十年现已结束,主耶稣预备展开祂的公开传道事奉。祂先走了六十多哩的路程, 从拿撒勒 来到 约但河 ,靠近耶利哥之处, 受了约翰的洗 。当然祂毋须悔改,因为祂无罪可认。主受的洗是个表记,描绘祂最后在各各他浸入死亡里,又从死里复活。在祂公开传道的起头,便活活的预示了那十字架和空坟墓。
一 10 , 11 祂 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 。父神的 声音 给听见了,称耶稣为祂的爱子。
在我们主的生命中,没有一刻不被圣 灵 充满的。现在圣灵降 在他身上 ,乃要膏祂好作事奉,又赋予祂能力。这是圣灵特别的工作,为面前三年的事奉作准备。圣灵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人可能受过教育、有才能,又口若悬河,独欠缺了我们称为“膏油”的内在素质,他的事奉仍是没有生命,又没有果效的。这是个基本问题:“我有否圣灵赋予的力量来事奉主?”
三.仆人受撒但试探(一 12 , 13 )
耶和华的仆人在 旷野四十天 受撒但的试探。神的 灵 催祂到此约会,并非要看祂会否犯罪,乃是要证明祂不会犯罪。若耶稣在地上会像人一样犯罪,我们怎敢肯定祂今日在天上不会犯罪?
马可为何说祂 与野兽同在一处 ?这些动物是否撒但驱来要消灭主的?还是它们温驯地在它们创造主的同在里?这些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四十天完结, 有天使来伺候他 (参看太四 11 );祂受试探时没有吃过什么(路四 2 )。
信徒不能避免试炼。人愈贴近主,试炼就愈趋激烈。撒但不会在有名无实的基督徒身上花工夫,却要集中火力对付那些在属灵争战上连连奏捷的基督徒。受试探不是罪,向试探屈服就是罪。我们按力量根本无从抵抗,但内住的圣灵是信徒征服黑暗欲念的力量。
贰.仆人早期在加利利的服事(一 14 ~三 12 )
一.仆人开始服事(一 14 , 15 )
马可跳过了主在犹大地的服事(参看约一 1 ~四 54 ),以祂在加利利一年零九个月的伟大服事作开端(一 14 ~九 50 )。他接简述主后期在比利亚的服事(一○ 1 ~ 45 ),然后才来到耶路撒冷的最后七日。
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国 2 )的福音。祂的信息是:
1 . 日期满了 。根据预言的时间表,王公开显现的日期已定了,这日子现已来到。
2 . 神的国近了 。王已来到,实在地带来国度给以色列民。国近了,是因王已显现。
3 .呼吁人 当悔改,信福音 。人要进神的国,就必须转离罪,相信主耶稣的福音。
二.四个渔夫被召(一 16 ~ 20 )
一 16 ~ 18 耶稣顺 加利利的海边走,看见西门和西门的兄弟安得烈 在打鱼。祂已认识他们,其实在祂开始传道时,他们已成为祂的门徒(约一 40 , 41 )。现在祂呼召他们跟从祂,应许他们 得人如得鱼 。他们马上撇下可获利的捕鱼事业,来跟从主。他们的顺从是立即的、牺牲奉上的,又是完全的。
打鱼是一门艺术,拯救灵魂亦然。
1 .需要耐心,常常要孤独地长时间守候。
2 .需要技巧去使用鱼饵、诱饵或渔网。
3 .需要洞察力与常识,追踪鱼的动向。
4 .需要坚毅。好的渔夫不容易灰心。
5 .需要安静。良策是避免扰乱,把自我放在一旁。
我们跟从基督,就能 得人如得鱼 。我们愈似祂,就愈能为祂得人。我们的责任是 跟从 祂,其余的事祂自会负责。
一 19 , 20 主耶稣 稍往前走 ,遇见 西庇太 的儿子 雅各 和 约翰 ,他们正在 补 网。祂一 招呼 他们,他们就辞别 父亲 , 跟从 主去了。
基督仍在呼召人撇下一切跟从祂(路一四 33 )。不可容让财产或父母妨碍我们顺服主。
三.赶逐污鬼(一 21 ~ 28 )
第 21 至 34 节描述主生命中典型的一天。这伟大的医生治好了被鬼附的和生病的,神迹一个紧接一个。
救主医治的神迹,显出祂如何把人从罪的可怕结局中释放出来。请参看以下页图。
今天,福音的使者并没有被召行这些肉身的医治,他们却是被召作属灵的医治。这些岂不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 12 节提到更大的神迹吗?“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
一 21 , 22 我们回头看马可的记载。到了迦百农,耶稣 在安息日进了会堂 ,
神迹 得释放的地方
1 .医治被污鬼附的人(一 23 ~ 26 )。 1 .罪的污秽。
2 .医治西门的岳母(一 29 ~ 31 )。 2 .罪的狂热与不休。
3 .医治长大麻疯的(一 40 ~ 45 )。 3 .罪的讨厌。
4 .医治瘫子(二 1 ~ 12 )。 4 .罪中的无助。
5 .医治枯干了手的人(三 1 ~ 5 )。 5 .罪中的无用。
6 .释放被污鬼附的人(五 1 ~ 20 )。 6 .罪的悲痛、狂暴与恐怖。
7 .医治血漏病的女人(五 25 ~ 34 )。 7 .罪的势力耗损生命活力。
8 .使睚鲁的女儿复活(五 21 ~ 24 ; 35 ~ 43 )。 8 .罪中属灵的死亡。
9 .医治叙利非尼基人的女儿(七 24 ~ 30 )。 9 .罪和撒但的奴役。
10 .医治耳聋舌结的人(七 31 ~ 37 ) 10 .听不见神的道,又说不出属灵的事。
11 .医治瞎子(八 22 ~ 26 )。 11 .对福音的光瞎了眼。
12 .医治被鬼附的孩子(九 14 ~ 29 )。 12 .撒但权势的残忍。
13 .医治瞎子巴底买(一○ 46 ~ 52 ) 13 .罪带来的眼瞎与可怜。
开始教训人。人们看出这并不是一位普通的教师,祂的话带不能推诿的能力,不像文士机械化单调的讲论。祂的语句是全能者的箭;祂的教训抓住人的心、定人的罪,又责备人。文士叫嚷的,是以讹传讹的宗教。主耶稣的教训,没有不真确的;祂有权宣讲祂所作的,因为祂按自己教训人的原则来生活。
每一位教导神话语的人,应当带权柄来说话,否则宁可闭口。诗人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诗一一六 10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四章 13 节附和了这话,他们的信息都具有深厚的说服力。
一 23 在会堂里 ,有一个被鬼所附、或说被鬼居住的人。这鬼被形容为 污鬼 ,可能指这鬼的表现,是使人在肉身或在灵里不洁。不要把鬼附跟各种精神病混淆,二者根本截然不同。被鬼附的人其实被鬼内住了,受邪灵的操纵。这样的人常会行出超自然的行为,当正面碰主耶稣和祂的工作时,常变得狂暴或亵渎。
一 24 请注意邪灵认识耶稣,称祂为拿撒勒人和 神的圣者 。也要注意代名词由众数转为单数:“ 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么?我知道你是…… ”鬼魔首先如同跟那人一体而说话的一样,后来他为自己说话。
一 25 , 26 耶稣 不会接受鬼魔所作的见证,就算所见证的属实也不接受。因此,祂吩咐邪灵 不要作声 ,命令他 从 那人身上 出来 。看见那人 抽疯 ,又听见鬼魔离开那人时恐怖的喊叫,实在叫人害怕。
一 27 , 28 神迹引来惊讶。有人能仅以一句命令逐出鬼魔,对众人来说是新奇而诧异的。他们要问究竟这是否一个新宗派教训的肇始?神迹的消息就 传遍了加利利 。离开这部分之前,请记得三件事:
1 .基督首次降临显然挑动起鬼魔在地上猛烈的活动。
2 .基督的能力胜过邪灵,预示了祂最后得胜撒但及他所有的差役。
3 .神在那里工作,那里就有撒但的敌挡。凡要事奉主的,可以预料所走的每步都会遭反对。“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 12 )
四.医治彼得的岳母(一 29 ~ 31 )
“立刻”是这福音书的特色词语之一,这用词特别合适这福音书,因为是强调主耶稣的仆人特征。
一 29 , 30 我们的主一出会堂,便进了西门的家。刚到达,就知道 西门的 岳母 正害热病 。第 30 节指出,他们马上 就告诉耶稣 。他们急不容缓把她的需要告知那医治者。
一 31 耶稣不发一言, 拉 他的手 ,扶她起来。她便 立刻 痊愈了。热病通常使人疲倦。在这里,主不仅医治了热病,更立刻给她力量去事奉,她 就服事他们 。梅勒说:
凡病音被救回,不论方法平凡或不平凡,都要促使他因那重新得蒙赐予的生命,把自己奉献在神的工作上。……许多人常叹息没有机会服侍基督,因为心里只想自己喜欢的美丽、堂皇的事奉;同时,又让基督想他们作的事从手中溜走。真正服侍基督,首先是作好自己日常的本分 3 。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每一个医治的神迹,救主都有不同的步骤。这告诉我们,没有两个人的悔改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必须是个人的。
彼得有一位岳母,这显示守独身的修士制度在那日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人的传统,没有神的话作根据,只滋生出种种的恶来。
五.日落时的医治(一 32 ~ 34 )
救主到临的消息,日间已传开。在安息日,人们不敢把有需要的人带去见祂。但 天晚日落的时候 ,安息日已结束,人们又拥挤在彼得的门前,凡害病的和被鬼附的,都经历到那把人从罪的各种程度和形式中释放出来的能力。
六.在加利利传道(一 35 ~ 39 )
一 35 耶稣在 天未亮的时候,到旷野 无人骚扰的 地方 ,花时间祷告。耶和华的仆人每早晨要开通耳朵,听取父神那天的引导(赛五○ 4 , 5 )。若主耶稣需要每早晨有安静时刻,我们岂不更需要!也注意 他祷告 需要付上代价,祂在早晨 天未亮的时候 便起来到旷野去。祷告不应按个人的方便,却要自我纪律和牺牲。这能否解释何以我们很多的事奉都没有果效?
一 36 , 37 西门 与其他门徒起床时,群众又在房子前聚集。门徒去把群众高涨的情绪告诉主。
一 38 很奇怪,祂并没有回到城里去,却带门徒到邻近的 乡村 ,也好 在那里传道 。祂为何不回到迦百农?
1 .首先,祂刚祷告,知道神那天要祂做的事。
2 .第二,祂晓得迦百农的潮流运动是肤浅的。救主从不受群众吸引。祂更看深一层,知道他们心所想的。
3 .祂清楚名声的危险,于是以身作则,让门徒知道当众人都说他们好的时候,就当儆醒。
4 .祂往往逃避任何表面而出于情绪激动的群众运动,免得把冠冕看得比十字架更重要。
5 .祂所强调的是传神的道。医治的神迹是为解除人的痛苦,其实也为引人注意祂所传的道。
一 39 耶稣 在加利利全地,进了会堂,传道赶鬼 。祂把传道与工作,就是传道与行道融为一。有一点很有意思,我们常常看见祂在会堂里赶鬼。今天的自由派教会会否与昔日的会堂看齐?
七.长大麻疯的得洁净(一 40 ~ 45 )
那位 长大麻疯 者的祈求,是我们祷告蒙神垂听的榜样:
1 .真诚而迫切的──哀 求 祂。
2 .虔敬的── 向他跪下 。
3 .谦卑而顺服的──“ 你若肯 ”。
4 .相信的──“ 必能 ”。
5 .说出所需──“ 叫我洁净了 ”。
6 .具体的──并非“祝福我”,乃是“ 叫我洁净了 ”。
7 .个人的──“ 叫我洁净了 ”。
8 .简要的──祷告原文只有五个字。
有什么发生?
耶稣动了慈心 。我们千万不要读了这些话,而没有喜乐和谢恩的感觉。
祂 就伸手 。请细想!神的手因听了谦卑而有信心的祷告而伸出来。
祂 摸他 。在律法下,人若触摸麻疯病人,礼仪上说是不洁净的。当然也有感染疾病的危险。然而,圣洁的人子在人类的痛苦上也表认同,祂驱去了罪的蹂躝而不被玷污。
祂说:“ 我肯 ”,祂医治我们,比我们要得医治显得更愿意。祂续说,“ 你洁净了罢 。”长大麻疯的人皮肤马上变成光滑、清洁。
祂禁止那人把神迹张扬,直到他给 祭司 察看,并献上所须的祭(利一四 2 及以下)。这是个试验,首先考验他的顺服。他有否按那嘱咐去行?没有。他把事情公开了,结果妨碍了主的工作( 45 节)。这也是对祭司警觉性的考验。他会否看出他们长久等待的弥赛亚已来临,施行奇妙的医病神迹?若他是典型的以色列人,他便不会看出。
我们再看见耶稣从人群中退去,到 外边旷野地方 工作。祂并不以数字计算得失。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一章
Ⅰ 预备道路:福音的预备(一 1 ~ 13 ) 1
A 书名(一 1 )
“起头”:就跟创世记中一样,神正要开始新的创造工作( Minear )。头一个子句除了作为本书的书名(我们应该要注意的是:这书名是 耶稣基督的福音 ,而不是我们惯称的“马可福音”)之外,也是其内容之撮要。福音是“消息”或“音信”。第一世纪的读者对于希腊文 euangelion 所含之“好的”意义有多少的了解,我们无法确定;有些旧约圣经证据显示出:这个字在早期通常应该作“给带来好消息的奖赏”。但是,无论如何,从其内涵的性质看来,福音很快就具有这种“好消息”的意义,这是早期教会如何塑造它自己的语汇来表达新观念的一个范例 2 。
这个好消息的主题是一个名叫耶稣的人。这个名字相当普遍;在旧约时代的希伯来文字形是约书亚( Joshua );在新约世界的这个希利尼化字形则是从亚兰文的 耶书亚 ( Jeshua )而来的 3 。就一般语源学或历史前例看来,这个名字的意义都是“雅威( Yahweh ,即中文圣经之耶和华)是救恩”。神所任命、差遣,在神的百姓有需要之时拯救他们的那个领袖,就获赐这个名字(书一 1 ~ 2 )。摩西不能做到的,约书亚会继续完成;在这一点上,“耶稣”这个名字更适合于即将要出现的这位救主。
然而,耶稣不单是要成为救主,祂也要成为神在地上所指派的代理。这种为了特殊的任务而被挑选出来的身分,是从“受膏”的角度来描述的,就像旧约 时代的 君王或祭司都必须受膏一样。这种观念与这个字在新约圣经中都非常普遍,偶尔会以闪语字形 弥赛亚 出现,但更普遍的乃是 基督 ( Christ ),或带有冠词的“这基督”( The Christ ),这个字是从希腊文字根 Chrio{ 而来的,其意义与希伯来文字根 ma{shah] 相同,都是“膏抹”的意思。
神的儿子 这个子句究竟应不应该包括在这一节经文里面,是颇有争议的,抄本证据也无法确定 4 。但无论如何,它都是耶稣的一个名称,这在马可福音其他地方有大量的证据(如三 11 ),事实上,耶稣即是因为自称为神的儿子,被犹太公会定了死罪(十四 61 ~ 62 )。对于早期的基督徒而言,这种儿子的身分并不是属灵的隐喻,也不只是意味着一个必朽坏之人被收纳进神格中。在耶稣由童女所生的记载中,可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神的儿子之意义(虽然这个词语并非原创性的),然而马可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个记载。马可很可能是将这个教义视为理所当然,所以无需明确地详细解释。他大概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他很可能认为这不是最初传福音的基本要素。
马可福音还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漏洞,就是它绝口不提耶稣的先存性( Anderson );一直要到约翰福音(约一 1 ),这个教义才有清楚的说明。或许马可又想当然耳,没有记述。这一类的“抽象问题”并不似神在耶稣里彰显的作为,更能牵动早期基督徒的心思。如果马可的主要身分是福音使者,所关切的是教会在外邦人中的宣教使命,那么这种省略就更容易理解了。除非是面对回教徒,否则,基督的先存性通常不是传福音时的重要成分,甚至在今日也是如此。
1 以第 1 ~ 13 节为马可福音的“引言”,见黎弗( Lightfoot );斯葛( Westcott )与侯特( Hort )认为 1 ~ 8 节是导论,而达德则认为是第 1 ~ 15 节。但黎弗正确地将第 14 ~ 15 节视为基督之讲道撮要,而且将之与路加所记载之拿撒勒讲道相比较(路四 18 ~ 21 )。
2 关于 euangelion (福音)这个字的不同意义,无论是在马可福音中或新约圣经他处,见柯泰吉( Kertelqe ,在 IOM )。它从口头与宣教的讲道变成一卷书。关于马可福音是最早成文的福音书,以及它的写作形式与模式,见蒲灵( IOM )。舒兹( Schulz )在同一本书中指出,马可福音与伪经和异端所谓之“福音”有巨大差异。
3 施维策指出:福音书的作者们对于拿撒勒人耶稣的细节没有多大兴趣。对于祂的外观完全未作任何的描述,直到次经福音书出现的时代之前都是如此。他们甚至没有指出祂没有结婚(事实显然是如此),虽然这个特点在犹太教中是最不寻常的。若是认为迦拿婚筵的记载(约二章)与此有任何矛盾,乃是愚不可及的。
4 由于和合本、 RSV 、 NEB 、 JB 与 NIV 在译文中都有“神的儿子”这个子句,衡量其证据可能是有所助益的。反对将它纳入之重要的大写抄本是西乃抄本( Sinaiticus ;原来的读法,而不是修正的)与柯瑞迪抄本( Koridethi ),第 28 号与其他几个小写抄本,一些东方译本与大部分早期教父着作。支持这个子句(无论有没有定冠词)的大写抄本是亚历山大( Alexandrinus )、梵谛岗( Vaticanus )、伯撒( Beza ),与费瑞( Freer ),此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小写抄本系列。从教父们没有提到这个子句看来,这实在是个奇怪的问题;但我们很容易便可看出后来会加上它(从新约圣经其他地方的上下文来判断)的理由,却不易明白教父们为什么会将它删除(如果他们知道有这个子句的话)。姑且不谈其神学真理问题,这个子句在这里或许可以看作是早期的附加品,然而塔斯克( Tasker, Greek New Testament )却接纳它为经文的一部分。
B 先锋(一 2 ~ 8 )
2 ~ 3. 再者,这个好消息与神在过去给祂百姓的整个启示有直接的关系。对于马可而言,新约圣经并没有违背旧约圣经,反倒是它的应验( 2 节),虽然他在引用旧约圣经的次数上并不像其他福音书的作者那么频繁。这可能是因为他写作的对象可能与马太有所不同,并不是为了有犹太背景的基督徒而写的。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这里所引用来提供必要“环结”之圣经预言 5 ,主要并不是论到耶稣,而是与施洗约翰有关。马可仿佛是要我们明白:福音时代是由约翰引入的。马可并没有像其他福音书一样充分记载施洗约翰的事,但是这节经文把约翰的重要性表现得同样清楚、明显。施洗约翰乃是神的使者,也是弥赛亚的先锋;他的地位虽然不被犹太当局所承认,在这里却很清楚地说明了。他的任务是要为神预备道路,而他的方法乃是传道;他讲道的内容是严厉而毫不妥协的,呼召所有人为着神的来临而预备自己,转离他们邪恶的道路,回头归向神。
4. 约翰的洗礼并不是奉耶稣的名而行的,也不像弥赛亚将要施行的洗礼那样,与圣灵的恩赐有直接的关联( 8 节)。所以,约翰的门徒后来都又接受保罗施洗,因为他们不知道圣灵的降临,也不曾“奉耶稣的名”受洗(徒十九 5 )。但是我们也得注意:马可福音并没有记载,先前曾经是约翰的门徒(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他们已经受过约翰的洗),后来成为耶稣门徒的那些人,有重新受洗。所以约翰的洗礼,只是后期犹太教的一种入门的、洁净的仪式,乃是他所传讲之信息外在的一个记号与象征。他呼召他的听众,要在内心与目的上有所改变,这将会使他们的罪恶可以蒙神赦免;而且从一般的福音传统也可以清楚看见:约翰也要求人的生活要有改变,作为内心真实改变的凭据。到目前为止,他所传的信息虽然满有能力,却了无新意。
5 ~ 8. 群众们开始的时候对于约翰的信息表现出的反应,显明他实在是列在旧约圣经的先知行列中;群众立刻认定他是带着神的命令而来的。衣着与食物 6 ,以及生活的地方,同样将他标明是属于以利亚与其他沙漠先知的行列(参:王下一 8 ),他那具有末世论与“前瞻性”意义的讲道也是一样。但是,约翰的讲道有着弥赛亚式的急迫感与逼切感,是古时候那些先知所缺乏的。所有的先知应许神要介入,并藉此建立祂在地上的治权;如今近在眼前了。不但如此,约翰同时还强烈地意识到:就是当他将自己的工作和职事,与他所说之“要来的那一位”相较之下,就发觉自己这一面是比较不重要的。
5 这里所引用的预言,以较不严谨的说法提到是出自以赛亚书,但事实上却结合了玛三 1 与赛四十 3 ,或许是取自早期犹太教某份论到弥赛亚的经文集。这样的结合在新约圣经其他地方并不罕见,这也是犹太解经学上的一个常见的手法。施维策(在 IOM 中)正确地指出这个旧约引句的深长意味,因为马可很少回溯到旧约圣经,这点恰好与马太相反。这当然并不是否认旧约圣经思想构成了马可整个神学的基础,尤其是在他对基督的认识上;事实上,就如施维策( GNM )所提出的:这个预言是引入了整卷书的。
6 正如施维策所指出的:约翰所吃的是沙漠游牧民族素常所吃的食物,并不是后来修道院中之苦修士所吃的。旷野时期经常被视为以色列与神之间的“蜜月”期(耶二 2 ),这些食物也使我们想起将来的弥赛亚时代(赛七 15 )。
C 耶稣受洗(一 9 ~ 11 )
9. 耶稣来要接受约翰的洗礼:马可并没有说明耶稣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当然不是由于任何的罪恶感〔这是异端之“希伯来人福音书”( Gospel of Hebrews )所认为的一个难题〕;从马太福音看来,这乃是出于祂想要“尽诸般的义”(太三 15 ),也就是说:要履行神为祂百姓所定的每一个命令。马太福音前一节经文也清楚地说明:就连约翰自己也不同意耶稣需要这种悔改的洗礼的观点。然而,这两个解释在马可较简洁扼要的叙述中都省略了,当时这种神学上的误解可能还没有产生。耶稣接受洗礼,很可能是祂完全与人类认同的一部分;但即或如此,马可也没有强调它,他只是照着他的习惯,毫不修饰地记载了这个事实,却没有解释。克莱恩( Kline )认为这洗礼是“犯人裁判法(译注:古代条顿民族试验嫌犯的方式,将犯人的手插入热水中,如不烫伤,便算无罪)的记号”,在这种意义下,耶稣的洗礼,就代表着祂接受了神对人类罪恶的一般性审判。这是有可能的,但在上下文中却没有这样的提示。
10 ~ 11. 这是新约圣经中最重要的“三一论”经文之一。圣灵与圣父在此都为圣子作见证。正如神在创世记中是藉着祂的话、透过祂的灵来创造(创一 2 ~ 3 ),在神重新创造的新工作伊始,同样也是整个神格的运作。在这里,就在约但河畔,神再次说话,圣灵也再次运行在水面上, 7 一如在创世记中一样(创一 2 )。马可并未表示,圣灵只在耶稣受洗时降临在祂身上,然而,他也未曾表示,耶稣是因此才成了神的儿子。马可很清楚,耶稣原本就是弥赛亚、神的儿子(一 1 ):他在此处描述的是洗礼之后,耶稣或约翰所见的异象,确认耶稣既存的位格与身分。
有声音从天上来 ( 11 节),结合了论及弥赛亚的诗篇二 7 与论及受苦仆人的以赛亚书四十二 1 。这样将两种概念融合在一起甚有创意,完整地说明了耶稣工作的双重性质。译作 爱 的希腊字 agape{tos ,用在孩子身上时也有“独生”之意,这在这里格外恰当。希腊文中用来指 儿子 的另一个字是 pais ,可以有 儿子 与“仆人”两种意思,所以用来描写耶稣更是加倍贴切,马太福音(十二 18 )与使徒行传(三 13 )虽然将它用在耶稣身上,马可却根本没有用过这个字,不管其理由为何。
安德生与黎弗说得好:经文并没有要我们对所描述的现象,或耶稣内心的心路历程作番临床的或心理的检验:这些完全是现代人的兴趣。马可所关切的就只有在受洗时发生的事实,以及在那里为耶稣所作的见证,在随后的篇章中将会逐渐证实这个见证的真确。
7 黎弗认为:这里的 天裂开了 ,与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圣殿的大幔子裂为两半之间有相似之处,因为两个地方都是用同一个动词。对他而言,神的同在像鸽子一样降在耶稣身上,乃是马可对于道成肉身的描述,但除非将它视为纯粹是个象征,就倾向“嗣子论”神学,马可将福音的“起头”置于洗礼之前( Anderson )。
D 受试探(一 12 ~ 13 )
12. 圣灵 在这里得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祂乃是那运行在洗礼之水面上驯良的“鸽子”( 10 节),就像挪亚的鸽子飞翔在救恩的方舟与审判的洪水之上(创八 8 及下) 8 ;但祂也是那满有大能之创造的灵,运行在洗礼的面上,神将要从这水中召出祂新造的人(林后五 17 )。正是这大能的灵以无可抵挡的方式将耶稣催 到旷野里去 ,远离人群居住之地,旧约圣经中有众多先知最初都是在那里领受了他们的托付与启示。对于一个澳洲人而言,今天的“内地”就有相同的含义。对于马可的听众来说,他们正受到逼迫,受洗、圣灵,与紧接而来之试验,这样的次序非常切合他们自己的处境,就像今天归正之人时常经历的一样。
13. 在寂寥的 旷野 中,耶稣停留了 四十天 。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以色列人四十年的试验有关,这些神的儿女也曾在旷野忍受了试验(诗九十五 10 )。对于希伯来人而言, 旷野 是个恐怖的幽暗,鬼魔与不洁净之兽类的居所。所以对于马可的听众而言, 与野兽同在一处 ,并不像今天许多厌倦于都巿丛林的人所想像的那么具有浪漫的气氛。这里可能还有进一步的思想,就是神的保护,正如神关闭狮子的口,以拯救祂的仆人但以理一样(但六 22 ),祂也要照样保守祂的仆人耶稣,使祂免受野兽的伤害。另一个与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经历相似的(尤其是在后期犹太正统人士眼中看来),是 有天使来伺候祂 9 。在其他福音书中,关于这次试探的记载较为详尽(太四章与路四章),而且明确地指出耶稣在旷野这个时期的目的是:在开始执行祂的任务之前,耶稣可以面对祂蒙召成为弥赛亚所涉及的特殊试探,而且得胜。马可再一次表现出简洁而直接的风格。他只是记载了受试探这件事,对它的内容却丝毫未作任何诠释或解释。但若是像黎弗一样说马可的记载是“如此简短,几乎无法理解”,则必定不正确。其意义相当清楚,尤其是从随后的叙述看来更是如此:以色列──神的儿女──在旷野中虽然失败了,神的儿子耶稣却得胜了。马可知道这些试探的基本内容,似乎是可以确定的(八 33 )。
8 有人假设 仿佛鸽子 的希伯来文 shekeyo{na{h 原来可能是 shekinah (神的同在);但施维策正确地驳斥了这种误解。这些人误用了他们的巧思,解释也是凭空幻想的。
9 倪恩瀚与施维策的看法可能是正确的;他们认为“伺候”是指供应食物,好像以利亚的情况(王上十九 4 ~ 8 )。但这一点并不成理由否定耶稣先前的“禁食”,虽然马可没有提及此事,但其他福音却有提及。施维策也指出:当弥赛亚来临时,和平将要在动物世界掌权(赛十一 6 )。这种思想是否指有一位“新亚当”站立在乐园的动物当中,但这一次天使是来伺候祂,而不是要将祂逐出乐园(创三 24 )。
Ⅱ 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早期在加利利事奉(一 14 ~三 6 )
A 神的国在加利利(一 14 ~ 45 )
i. 初次在加利利讲道(一 14 ~ 15 )
马可在这里只是顺便提到,约翰为了希律的罪恶公然抨击他,以及约翰因之而招致下监和死亡的下场这整个故事(详尽的记载,见于六 14 ~ 29 )。这件事在这里只是作个参考日期,因为从这个时刻开始,耶稣开始传讲好消息。传讲的起点是陷于窘境的、具有顽强之国家主义的 加利利 ,四围被外邦人环绕着,永远都是任何从北方入侵之人的头一个目标;马太认为这一点不是偶然的(太四 12 ~ 16 )。加利利在众先知的话语中如何,在耶稣早期的职事中也是如何,都是适切地表征了神的百姓在捆锁之中,救恩之光首先临到他们身上(赛九 1 ~ 2 ) 10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像马尔逊一样贬低了实际的地理位置,而偏爱神学上的象征,这么做是不对的。
14. 神的福音 :有些抄本作“国度的福音”,这当然是第 15 节的含义。
15. 耶稣现在在加利利传讲的消息是:神的时候已经来到,这正是旧约时期所有人都仰望的时候。神即将要开始( 近了 )在地上掌权,这是众先知极为熟悉的一个信念。所以所有人都蒙召要在内心上有所改变( 悔改 ),而且要相信这个好消息,约翰已经为这好消息预备了道路。这是马可福音中使用 pisteuo{
en ( 信 )的唯一例子,见 BAGD 第 660 页,那里说“信靠”似乎是比“根据福音而相信”更好的译法。所有人尚未学会的、也是耶稣的门徒将要学习之最艰难的功课,乃是神的掌权并非此时此地,由一位属地的弥赛亚所带来之钜变式的外在得胜,而是和平地治理那些回应这信息之人的内心,虽然没有一个阅读旧约圣经的人可以将之想成是纯属内心的事。福音诚然与国度有关,但它却也改变了当代所有的国度观(见 Schweizer )。 近了 :根据所假设之闪族原文的含义,或可以译作“已经来了”。在某种含义上,国度已经藉着耶稣来到了,祂正要完全地实现神的旨意。另一方面,它乃是逐渐临到在生活中降服于神的人。第三种含义是:神将要在“末日”普世性地引入它。
10 时常有人说到:这卷福音书可以粗略地区分成两个部分:较早期的“加利利”或“接受的”时期,与此相反的是后来在耶路撒冷的“犹太”或“拒绝的”时期。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划分:拿撒勒人要拒绝耶稣(六 3 ),而到耶路撒冷朝圣的群众却欢迎祂(十一 9 )。然而,我们却不能以此为根据,而主张“加利利”有某种喻意的或“神学的”用法,仿佛是与字面意义截然不同的;加利利既然是半外邦之地,所以在宗教上具存疑态度,可能一直都是比僵硬之正统的耶路撒冷更能接受新观念。
ii. 呼召门徒(一 16 ~ 20 )
耶稣呼召西门与安得烈成为 得人的渔夫 ( 17 节;和合本作“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虽然耶稣所用的隐喻,可能是由于他们当时职业的特殊情况;但这却也是适用于耶稣每一个门徒的普世性呼召 11 。渔夫、农夫、建造者、收割者、牧人、管家、仆人:这一切全都是耶稣在福音书中常用的隐喻,每一个隐喻都描述了我们一般基督徒对我们的主,与对我们的同伴之义务的不同层面。
这两对兄弟都发现到,顺服耶稣的呼召要付上很大的代价;它意味着抛弃他们所喜爱的一切人事物,所有属地的安全感,单纯地交托给耶稣。我们也不能说那些撇下父亲、雇工、船只的人,所舍的比那些只撇下渔网的人更多 12 ,因为两者都是撇下了他们一切所有的;那永远是对基督徒的最低要求(八 34 )。 舍 与 跟从 ( 18 节)与耶稣在第 15 节的双重呼召“悔改、信”相呼应( Minear )。
学者们已经恰当地指出,对于古代的人而言,他们并不像现代的行人一样自然地并肩走在宽阔的路上,用现代人的惯用语来说, 跟从 这个字的意义是“同行”。为了要与耶稣同行,像以诺与神同行一样(创五 22 ),这些渔夫放弃了地上的一切前途。然而在新约时代,“跟从”这个动词的确增加了伦理方面的意义,因为走在前头的永远是老师,学生则是跟在后面;所以,它至少暗示着拉比与门徒的关系。
11 有人(如:柯兰斐与倪恩瀚)曾说:虽然这在旧约圣经中是个常见的隐喻,却只有用在不好的含义上;但是耶十六 16 渔夫至少是神所打发的,是在神为以色列的计划中有一席之地。目前这节经文的上下文看来,显然是用在“好”的含义上。
12 施维策试着要证明西门与安得烈是贫穷人,因为他们在这里只使用一个抛网;但这样的解释可能太过了。其他福音书提及彼得的船(路五 3 ),那暗示他至少拥有某些资本。打鱼在加利利是个兴隆的行业,加利利湖本身就是个丰富的鱼场。
iii. 耶稣在迦百农(一 21 ~ 28 )
耶稣素来习惯于同时参与圣殿与会堂中的聚会;但是,与祂的听众先前所曾听过的其他任何一位教师不同的是:祂从未引用或依恃任何一位伟大拉比的名字作为祂的教训之先例。祂的听众感到希奇的,不仅是祂教训的内容,更是在于祂施教态度中所展现的个人权柄 13 。这更是与文士们慎重地探讨琐碎的律法问题形成直接强烈的对比;对于他们而言,耶稣处理律法与传统的新作法,说起来至少也是傲慢的。安德生恰当地指出:马可所着重的是在于耶稣施教的程序,虽然他并未详述祂教训的内容。
23 ~ 26. 耶稣的讲道所造成的即时结果,不是和谐,而是分裂与争斗,正如祂后来所警告的一样(太十 34 )。这样的争斗可能蕴藏在会众的内心中,却显明在被鬼附之人的喊叫声中。他至少为耶稣的位格和工作作了非出于本意的见证,虽然他出于本能地对于耶稣的洁净工作感到畏缩,体认到在这里有一个传道人,是与他没有任何相通之处的,因而喊叫说: 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 ( 24 节) 14 。这个神迹发生在迦百农,这是一座骄傲、不信的城巿,与之相较之下,推罗与西顿在审判之日所受的还比较容易(太十一 23 ~ 24 )。一个被鬼附之人竟然能够在会堂里崇拜,却没有任何不协调的感觉,直到他遇见了耶稣,而且他最初显然根本不愿意从他的痛苦中得着释放;这实在是迦百农的属灵情境一个特异的诠释。耶稣的立即反应,是叫这个非出于自愿的“鬼附见证人”闭嘴,而且释放这个人脱离他的梦魇。译作 不要作声 的希腊文( phimo{the{ti , 25 节),更好的译法是“住口”。这个字是既强烈又率直,就像我们在现代中文的俗话中所用的“闭嘴”一样。主要的着重点是在于使鬼魔安静下来,以维持所谓的“弥赛亚玄机”,见导论ⅩⅡ A 玄机主题 :耶稣不愿接受邪恶的权势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为祂的神性所作的见证。
27 ~ 28. 耶稣所显出的大能,只有更加证实祂的听众内心中所留下来的印象:这里有一个带着权柄的人。但是,神迹虽然时常叫人感到惊奇,却未必都会领人相信。这似乎就是耶稣所以如此慎重而有选择性地施行医病神迹的原因,而且似乎只将这样的神迹施行在那些已经有了信心的人,无论信心是多么微小(九 24 )。当然,在赶鬼的例子中,释放被鬼附的人之前要求这样的信心是无济于事的。但无论如何,信心如果只是由壮观而反常的现象所产生的,是不足够的( Minear 和 Schweizer ) 15 。
13 至少在马可福音中,神迹的主要功用似乎是要确证耶稣教训、行事的权柄( 27 节)。这当然不否认这样的神迹同时也是慈爱与怜悯的工作( 41 节),也是国度来临的兆头(三 26 )。
14 贝斯特( Best )正确地指出( IOM ):从马可福音看来,被鬼附之人口中常用的片语不是“神的圣者”,而是“神的儿子”。由于在上下文中看不出这种转变的任何理由,我们只能推论说:我们在此所看见的,乃是保存了原初的传统。倪恩翰认为这是弥赛亚的一个头衔,虽然在新约圣经中找不到平行经文。罗宾逊正确地将马可福音视为是一部宇宙性争战的历史,一边是神与圣灵,另一边则是撒但。耶稣的来临,标示出撒但的倾覆,这是在驱逐邪灵的事上显明出来的;然而,这种正确的解释却导致罗宾逊贬低马可福音的基本史实,是误导人的看法。
15 有鉴于对神迹奇事之兴趣在现代的复苏,今天经常有人尝试要援引统计数字来说明神迹在马可福音中的地位。统计数字并不可靠,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柯泰吉(在 IOM )指出:马可福音的内容大部分是叙事题材,而不是言论;在这些叙事题材中,神迹故事占了 156 节经文,相对之下,受难的叙述只占了 119 节。从卡勒( Kahler )有名的定义──马可福音是“一份受难故事的记载,附带有延长的引言”──看来,这个统计是很有趣的。温约翰( John Wimber )的统计数字有些出入,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但他坚称这卷福音书的经文有远比这个更高的百分比是关于神迹故事的。施维策正确地指出:我们若把神迹抽离而单独处理,是“非常模棱两可的作法”。
iv. 彼得的岳母(一 29 ~ 31 )
这个“家庭神迹”使我们得以一窥少见的使徒家庭生活。西门的妻子后来甚至在她丈夫宣教旅行时同行,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 5 特别提及的 16 。这件事经常被人称为“彼得的痕迹”( Petrine touch );当然了,当时在场的使徒只有彼得、雅各与约翰(和安得烈?)。
就如这卷福音书的叙述中经常显出的,耶稣的触摸带来即时的痊愈( 31 节);病人在察觉自己得医治之后,也向祂表达感谢的挚爱,表达的方式则是 服事 ,或“侍候”。施维策(安德生引述)将之与十五 41 相比较,认为这是妇女作门徒的服事模式,是不正确的看法。这样谦卑的服事,是耶稣的每一个门徒的典范(十 43 ~ 45 ),但一个严谨的拉比甚至会禁止让妇女侍候他吃饭。
16 然而林前九 5 所用的希腊文动词 periagein (带着一同往来)在意义上稍弱,仅仅指彼得的婚姻状态,而不是指他在旅行时有妻子随行在侧,如 RSV 之译法所显出来的。
v. 在晚上医病(一 32 ~ 34 )
在会堂里所行的神迹与在家中所行的神迹,自然地引入这几节经文所描述之一般性的医治。那两个独立的神迹事实上是在安息日行的;而现在,在日落之后,随着安息日的结束,七日第一日的开始,群众聚集前来寻求医治。福音书的作者可能有意让我们看见:在教会所称之“主日”,这样施行一般性的医病与祝福乃是恰当的。耶稣在安息日治病的问题,似乎还没有引发为争辩的焦点,大概因为医治被鬼附之人非出于本意,而医治彼得的岳母则是在私人的住宅内进行的,所以没有被正统派看见、得悉。在正统犹太教中,只有在有生命危险时,才准许人在安息日治病,而我们没有证据显明这里正是这种情形。然而,由于法利赛人一直到二 16 之前都没有出现,他们不在场也可能是由于尚未引起争辩。对于激进的犹太人而言,干犯安息日是必须处死的(民十五 35 )。
34. 主再一次拒绝接受鬼魔为祂的神性所作的见证。所有这类的见证皆非出于自愿,黑暗的权势在不情愿之下承认一个经验上的事实,所以是与道德上或属灵上之改变的发现无关的。耶稣准备要等候神亲自所作的启示,只有那样,每一个门徒才能够与彼得一起说:“是基督”(八 29 )。雅各书二 19 指出:鬼魔如此不情愿的接受神为不称心的实情,绝非真基督徒的信仰:虽然鬼魔也都承认神,它们却不信靠祂 17 ,只有“战兢”。那并不是圣经上所说之“敬畏耶和华”(诗十九 9 ;和合本作“耶和华的道理”)。
17 然而,耶稣拒绝接受鬼魔的见证,只是祂在这个阶段一直都不愿显露自己之态度的一部分(见 Kertelge ,在 IOM 中)。这就是所谓的“弥赛亚玄机”,是马可福音中极为常见的,有时也被称为“隐藏与启示之间的张力”。但我们却无需假设这是福音书的作者强加在他的题材上的框架,更遑论以之为刻意的杜撰,这与耶稣之生活和教训的整个样式一致,一如马可福音的记载所显明出来的。耶稣与魔鬼权势之冲突不是偶然的,乃是祂的弥赛亚职事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引入神的国度所必须的,但那并不代表祂就不得不接受鬼魔为祂所作的见证。
vi. 从迦百农到加利利(一 35 ~ 39 )
这里所提到的各种不同的医治,必然是在相当可观的时间内发生的。我们知道:至少在一些场合中,施行神迹时,耶稣同时察觉到医治的能力从自己身上流出(五 30 )。所以,医治可能是相当消耗心力的经历,虽然这一点在圣经上其实并没有说明。若是如此,这一定是耶稣在这类场合之后经常隐退的另一个理由;祂在这里也是这样。
安息日可能是别人寻求安息与松弛的时间,但耶稣却是在会堂里忙碌地敬拜并服事,然后才在私人的祷告中寻求神( 35 节)。祂习惯这个方式来度过祂的“传道人的星期一早晨”。时间是那么早,耶稣却费心地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不受干扰地祈祷,这给门徒们留下了持久的印象。耶稣从迦百农的喧闹与发展机会退到孤寂之处安静,西门与其他人似乎对祂这种“不切实际”的策略感到彻底的失望( 37 节)。当耶稣的医病工作终于在当地引起极大的兴趣时,祂却认为这就是离开、到别的村庄传道的征兆( 38 节),门徒一定大惑不解。祂解释说:这是在履行祂的使命,这使命如今变成普遍性的传道与医病,性质是巡回各地的,根据地则是加利利的各会堂。黎弗提示说:在马可福音中有三次特别提到耶稣在祷告(一 35 ,六 46 ,十四 32 ),三次全都是在夜间,也全都是在紧张的时刻,但如此早起祷告,肯定是耶稣一贯的作风。
vii. 洁净长大麻疯的(一 40 ~ 45 )
在耶稣没有记录的事奉中,有一类的事件必然是重复多次的,这些事显然(三 8 ~ 12 )比我们手中非常有限的记录要多很多;这个医治长大麻疯之人的故事,只是这类事件的一个例子。马可以他一贯的简洁笔法告诉我们:这个神迹涉及两个人物,头一个人乃是那不可触摸的病人,他深知自己的光景,热切渴慕得着洁净,而且极其谦卑地求洁净,相信耶稣有能力医治他。另一个人则是满有慈爱怜悯的耶稣 18 ,祂毫不畏缩地将手按在那令人恶心的大麻疯病人身上。无论在哪里,当慈怜的基督与渴慕的罪人相遇,就会出现立即而完全的洁净。在消毒干净的现代医院中,我们无法看见耶稣这比喻性的动作何等奇妙,祂屈身触摸我们丑陋而发出恶臭的罪,全都是为了要带来医治与赦免。在古代世界中,人们对大麻疯的态度,与今天一般人对于疑似爱滋病患的态度差不多。对于敬虔的犹太人而言,由于意识到大麻疯在礼仪上的不洁净(利十三 3 ),他们的诧异甚至会变为惊吓过度:耶稣正甘心遭受玷污(就如他们眼中所见的),以致那个污秽的大麻疯病人可以得着洁净。简言之,整个的福音就是:基督为我们的缘故来到咒诅之下,救赎我们脱离咒诅(加三 13 )。
43 ~ 44. 耶稣的命令再次与所有人类天然的思想背道而驰 19 。对于这个大麻疯得医治的人而言,自发自如地表达感恩之情,告诉别人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再自然不过了。但是耶稣却以最明确的词语严禁他如此做,这当然是因为耶稣从来都不希望人们只是由于盼望从祂得着物质上的好处而被吸引来跟从祂,不明智地为身体得医治公开见证,很可能会引起别人产生错误的动机。这就是耶稣服事中的吊诡性( paradox )。祂看见饥饿的群众,怜悯他们,喂饱他们;然而祂却责备那些只是为了吃饱而就近祂的人(约六 26 ),以及那些没有从中学到功课的门徒(八 17 )。祂怜悯患病的人,当他们前来寻求医治,祂并没有轻视或不理他们;但祂从未努力去寻找病人来医治。相反地,当寻求医治的群众越来越多,祂反倒退去,因为这会使祂无法尽教导的职事,但又只有教导的职事能够解释祂医病的职事( 38 节)。祂首要的目的是“宣传神的福音”( 14 节)。耶稣当然行过神迹、医过病人;但若像某些人一样说祂使疾病与死亡在以色列消声匿迹达三年之久,却是过了圣经所说的,也忽略了祂的目的。
另一方面,得医治之人去给祭司察看,同时献上必要的供物,两者都是为了得痊愈而向神表达感恩的恰当方式,也是律法上的义务──这律法一度是以色列人在医药上、生上与礼仪上的法典(参:申二十四 8 ,强化了利十四 2 的命令)。这乃是他已经得医治的一个 证据 。它同时也是向祭司显明耶稣医病大能的一个 证据 ( 44 节),但是这里并没有广为宣传的危险。
45. 若不顺服耶稣明确的命令,即使是出于最好的动机,也只能对于祂的工作造成困扰与拦阻。或许这正是耶稣在 43 节那么强烈地警告他的原因,但是一切的警告都是徒然的。
18 但是就如安德生提醒我们的,少数古抄本读作“动怒”,而不是“动了慈心”。如果这是真正的读法,那么温约翰认为主是因着撒但使这个人长大麻疯的举动而发怒,安德生则认为祂是因着犹太人对于长大麻疯之人的态度,与犹太人的律法面对大麻疯时绝望无助的光景而动怒。
19 施维策正确地指出这命令中所用的字眼是多么强烈,虽然它在这个阶段未必具有它原来的意思:(像匹马一样)“喷鼻息”,然而,它的确是一个强烈的字眼,在旧约圣经中用来形容神的怒气。 ──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
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第一章
1:1
“福音”就是“好消息”。教会向世人传扬的大喜信息,是耶稣基督来作人类的救主。这位耶稣与历史上任何伟大的人物不同,因祂是“神的儿子”(3:11;5:7;15:39)。福音随着祂的工作而开始。
1:2-3
施洗约翰是福音的先驱。这是全本书中唯一由作者直接引用旧约的地方;见《玛拉基书》3:1;《以赛亚书》40:3。原文用现在式写“记着说”,指出先知所预言的是个不变的事实。
1:4-5 施洗约翰出身祭司家庭,为耶稣远亲,比耶稣年长约半岁(路1章)。他被呼召作先知,预备人心接受基督(太11:11)。
约翰传道的“犹太地”(1:5;太3:1)大约位于犹大山地和死海之间,是犹太人一个叫做爱色尼(又称戒行派)的教派活动的地方。参《路加》1:80注。
1:6
骆驼毛的衣服是穷人的衣着。在犹太人眼中也是先知的装束(王下1:8;亚13:4)。蝗虫为合乎犹太人洁净条例的食物(利11:22),现在的穷人仍吃它。野蜜盛产于巴勒斯坦荒野。
1:7 按犹太习俗,客人进门后,由奴仆代解鞋带。施洗约翰谦卑地见证那位将要来的弥赛亚,身份远远高过他。
1:9 拿撒勒是耶稣度过童年的地方(太2:23)。
1:12
《马可》书的一个特色,是用象“催”、“随即”这一类带有紧急性的字眼,来描写耶稣的工作,说明祂如何殷勤不懈,为道奔走。《马太》4:1记述同一件事时,用的是“引”字。
1:14
施洗约翰不畏权势,坚持正义,以致得罪希律王,被捕下监(事见6:17-29)。耶稣这时已离开受约翰洗礼的犹太地(1:5,12-13),回到北方的加利利传道。“神的福音”是从神而来的关乎救恩的好消息,也是每个基督徒今天向世人传扬的佳音(罗1:1;15:16;林后11:7;帖前2:2,8-9)。
1:15 “神的国”:参《马太》3:2注。
1:19
新约中名叫雅各的共有四位:1,西庇太的儿子使徒雅各(1:19),是使徒约翰的兄弟,后来为希律王所杀,是使徒中第一位殉道者(徒12:2)。2,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太10:3),也是十二使徒之一,称为“小雅各”(15:40),也许身材比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略小。3,耶稣的弟弟雅各(6:3;太13:55;加1:19)。耶稣复活后,他和耶稣其余的弟弟才信主(约7:5;徒1:14;林前15:7)。雅各后来做了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徒12:17;15:13;21:18;加1:19;2:9,12),又写了《雅各书》。4,使徒犹大(不是卖主的加略人犹大)的父亲雅各(路6:16;徒1:13)。
1:21 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西北,通往今大马士革的商路上,耶稣和门徒常来这城住宿。
“会堂”是圣殿被毁、犹太人被掳到北方异教的国家之后,聚集敬拜神的地方。后来返国,会堂之设继续下来。耶稣时代,巴勒斯坦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会堂。会堂后来成了使徒保罗传福音的重要据点(徒13:14;14:1;17:2)。当日管会堂的人多邀请路过的教师参加安息日聚会,耶稣就用这机会向会众讲天国的福音。
1:22 文士是当时的律法师,也是宗教教师。参《马太》2:4注。
1:32
圣经把“鬼附”和“疾病”分开。耶稣时常斥责附在人身上的鬼,命令他们离去。鬼的数目很多,但魔鬼只有一个,也就是撒但,是众鬼之首。圣经承认鬼是真实的,但鬼的来源却没有说明。
综合来说:1,鬼是个灵(太12:43,45),是撒但的差役(太12:26-27),数目众多,因此撒但的势力也就无处无之。2,鬼可以附在人畜的身上,控制他们(5:2-5,11-13);鬼无时不在寻找可以寄附的身体(5:10-12;太12:43-44)。3,圣经把“鬼附”和受鬼的影响加以区别。鬼附的例子见《马太》4:24;8:16,28,33;《马可》1:32;5:15-16;《路加》8:36;《使徒行传》8:7等等。鬼的影响是叫人偏离真理(提前4:1),走入魔道(提前4:1-3)。4,鬼的本性污秽、狂乱、凶暴、心怀恶念(1:23;5:3-5;9:17,20;太8:28;9:33;10:1;12:43;路6:18;9:39)。5,鬼能认识神,知道耶稣是至高神,有超乎一切的权柄。鬼也害怕耶稣(1:23-24;太8:31-32;徒19:15;雅2:19)。6,鬼知道自己的终极命运是受苦(太8:29;路8:31)。7,鬼能使人身体生病(太12:22;17:15-18;路13:16),但鬼附所引致的精神错乱和一般精神病不同。8,鬼和属灵的基督徒势不两立(弗6:12;提前4:1-3)。基督徒对付鬼的力量来源是祷告(太17:21),是奉耶稣基督的名赶出附在人身上的鬼(徒16:18)。世世代代的信徒靠着主基督得胜鬼魔的事多不胜数。
1:35 耶稣的权柄来自天父,祂要从父神那里汲取力量,所以时常一人退到旷野或者山上,与天父交通(6:46;14:32)。
1:38 耶稣来是为了把好信息带给世人,祂是“为这事(传道)出来的”。
1:40
在当日,痲疯病无药可医,极其不洁,患者不许进入人群和民居;见到人的时候,要大呼“不洁净”,让人远离他(利13:45-46)。这个痲疯病患者跑来跪在耶稣面前,已是不寻常的行动;耶稣“伸手摸他”更是不寻常。他的信心使病得除,怎能叫他不传扬。
1:44
参《马太》8:4注。主耶稣不让人把祂就是“弥赛亚”(救主)的身份公开。祂禁止鬼(1:25,34;3:12)和治好的病人(1:44;5:43;7:36;8:26),甚至门徒(8:30;9:9)把这消息告诉人。这个禁止要到祂死后才解除(太10:27)。祂的理由是:1,犹太人中流行一个观念,把弥赛亚当成要用武力来重建大卫王朝的民族救星;这与耶稣来到世上的目的刚好相反。祂必须特别小心,不让人家误会,产生危险的假象(太13:13;约6:15)。2,耶稣不想世人只是为了治病、赶鬼等奇迹异事而信祂。祂不轻易行神迹,除非为了彰显祂有能力克服撒但的权势,以及包括罪和疾病在内的一切邪恶力量(5:29)。祂的国不在这世上,祂不要人到处宣扬。如果世人要看神迹,应注意祂从死里复活这个最大的神迹(太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