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以西结书(Ezekiel)第32章
Shí èr nián shí èr yuè chū yī rì, Yēhéhuá de huà líndào wǒ shuō, |
Rénzǐ a, nǐ yào wèi Aijí wáng fǎlǎo zuò āi gē, shuō, cóng qián nǐ zaì liè guó zhōng, rútóng shǎo zhuàng shīzi. xiànzaì nǐ què xiàng hǎi zhōng de dàyú. nǐ chōng chū jiāng hé, yòng zhuǎ jiǎo dòng zhū shuǐ, shǐ jiāng hé hún zhuó. |
Zhǔ Yēhéhuá rúcǐ shuō, wǒ bì yòng duō guó de rénmín, jiāng wǒde wǎng sǎ zaì nǐ shēnshang, bǎ nǐ lā shang lái. |
Wǒ bìjiāng nǐ diū zaì dì shang, pāo zaì tiānye, shǐ kōng zhōng de fēiniǎo dōu luō zaì nǐ shēnshang, shǐ biàn dì de yeshòu chī nǐ dé bǎo. |
Wǒ bìjiāng nǐde ròu diū zaì shān jiān, yòng nǐ gāo dà de shī shǒu tián mǎn shān gǔ. |
Wǒ yòu bì yòng nǐde xuè jiāo guàn nǐ suǒ yóuyǒng zhī dì, màn guō shāndǐng. hé dào dōu bì chōngmǎn. |
Wǒ jiāng nǐ pū miè de shíhou, yào bǎ tiān zhē bì, shǐ zhòng xīng hūn àn, yǐ mì yún zhēyǎn taìyáng, yuèliang ye bù fàng guāng. |
Wǒ bì shǐ tiān shang de liàngguāng dōu zaì nǐ yǐshàng biàn wèi hūn àn, shǐ nǐde dì shang hēiàn. zhè shì zhǔ Yēhéhuá shuō de. |
Wǒ shǐ nǐ baì wú de fēngshēng chuán dào nǐ suǒ bú rènshi de gè guó. nàshí, wǒ bì shǐ duō mín de xīn yīn nǐ chóu fán. |
Wǒ zaì xǔduō guó mín hé jūnwáng miànqián xiàng nǐ lún wǒde dāo, guó mín jiù bì yīn nǐ jīngqí, jūnwáng ye bì yīn nǐ jíqí kǒng huāng. zaì nǐ pú dǎo de rìzi, tāmen gèrén wèi zìjǐ de xìngméng shíkè zhàn jīng. |
Zhǔ Yēhéhuá rúcǐ shuō, Bābǐlún wáng de dāo bì líndào nǐ. |
Wǒ bì jiè yǒng shì de dāo shǐ nǐde zhòng mín pú dǎo. zhè yǒng shì dōu shì liè guó zhōng qiángbào de. tāmen bì shǐ Aijí de jiāoào guīyú wú yǒu. Aijí de zhòng mín bì beì mièjué. |
Wǒ bì cóng Aijí duō shuǐ páng chúmie suǒyǒude zǒushòu. rén jiǎo shòu tí bì bú zaì jiǎo hún zhè shuǐ. |
Nàshí, wǒ bì shǐ Aijí hé chéng qīng, jiāng hé xiàng yóu huǎn liú. zhè shì zhǔ Yēhéhuá shuō de. |
Wǒ shǐ Aijí dì biàn wèi huāng feì qī liáng. zhè dì quē shǎo cóng qián suǒ chōngmǎn de, yòu jī shā qízhōng yīqiè de jūmín. nàshí, tāmen jiù zhīdào wǒ shì Yēhéhuá. |
Rén bì yòng zhè āi gē qù āikū, liè guó de nǚzi wèi Aijí hé tāde qúnzhòng ye bì yǐ cǐ bēiāi. zhè shì zhǔ Yēhéhuá shuō de. |
Shí èr nián shí èr yuè shí wǔ rì, Yēhéhuá de huà líndào wǒ shuō, |
Rénzǐ a, nǐ yào wèi Aijí qúnzhòng āi haó, yòu yào jiāng Aijí hé yǒumíng zhī guó de nǚzi, bìng xià kēng de rén, yītóng rēng dào yīn fǔ qù. |
Nǐ Aijí de meilì shēng guō shuí ne. nǐ xià qù yǔ wèi shòu gēlǐ de rén yītóng tǎng wò ba. |
Tāmen bì zaì beì shā de rén zhōng pú dào. tā beì jiāo gei dāo jiàn, yào bǎ tā hé tāde qúnzhòng lá qù. |
Qiángshèng de yǒng shì yào zaì yīnjiān duì Aijí wáng hé bāngzhu tāde shuōhuà. tāmen shì wèi shòu gēlǐ beì shā de rén, yǐjing xià qù, tǎng wò bù dòng. |
Yàshù hé tāde zhòng mín dōu zaì nàli, tā mín de fùnmù zaì tā sìwéi. tāmen dōu shì beì shā dǎo zaì dāo xià de. |
Tāmende fùnmù zaì kēng zhōng jí shēn zhī chù. tāde zhòng mín zaì tā fùnmù de sìwéi, dōu shì beì shā dǎo zaì dāo xià de. tāmen céng zaì huó rén zhī dì shǐ rén jīngkǒng. |
Yǐlán ye zaì nàli, tāde qúnzhòng zaì tā fùnmù de sìwéi, dōu shì beì shā dǎo zaì dāo xià, wèi shòu gēlǐ ér xià yīn fǔ de. tāmen céng zaì huó rén zhī dì shǐ rén jīngkǒng, bìngqie yǔ xià kēng de rén yītóng dāndāng xiūrǔ. |
Rén gei tā hé tāde qúnzhòng zaì beì shā de rén zhōng shèlì chuáng tà. tā mín de fùnmù zaì tā sìwéi, tāmen dōu shì wèi shòu gēlǐ beì dāo shā de. tāmen céng zaì huó rén zhī dì shǐ rén jīngkǒng, bìngqie yǔ xià kēng de rén yītóng dāndāng xiūrǔ. Yǐlán yǐjing fàng zaì beì shā de rén zhōng. |
Mǐshè, Tǔbā, hé tāmen de qúnzhòng dōu zaì nàli. tā mín de fùnmù zaì tā sìwéi, tāmen dōu shì wèi shòu gēlǐ beì dāo shā de. tāmen céng zaì huó rén zhī dì shǐ rén jīngkǒng. |
Tāmen bùdé yǔ nà wèi shòu gēlǐ pú dǎo de yǒng shì yītóng tǎng wò. zhèxie yǒng shì daì zhe bīngqì xià yīnjiān, tóu zhen dāo jiàn, gútou shang yǒu ben shēn de zuìniè. tāmen céng zaì huó rén zhī dì shǐ yǒng shì jīngkǒng. |
Fǎlǎo a, nǐ bì zaì wèi shòu gēlǐ de rén zhōng baìhuaì, yǔ nàxiē beì shā de rén yītóng tǎng wò. |
Yǐdōng ye zaì nàli. tā jūnwáng hé yīqiè shǒulǐng suīrán zhàng zhe shìlì, háishì fàng zaì beì shā de rén zhōng. tāmen bì yǔ wèi shòu gēlǐ de hé xià kēng de rén yītóng tǎng wò. |
Zaì nàli yǒu bei fāng de zhòng wáng zǐ hé yīqiè Xīdùn rén, dōu yǔ beì shā de rén xià qù. tāmen suīrán zhàng zhe shìlì shǐ rén jīngkǒng, háishì méng xiū. tāmen wèi shòu gēlǐ, hé beì dāo shā de yītóng tǎng wò, yǔ xià kēng de rén yītóng dāndāng xiūrǔ. |
Fǎlǎo kànjian tāmen, biàn wèi tā beì shā de jūnduì shòu ānwèi. zhè shì zhǔ Yēhéhuá shuō de. |
Wǒ rènpíng fǎlǎo zaì huó rén zhī dì shǐ rén jīngkǒng, fǎlǎo hé tāde qúnzhòng bì fàng zaì wèi shòu gēlǐ hé beì shā de rén zhōng. zhè shì zhǔ Yēhéhuá shuō de. |
以西结书第卅二章
第 32 章
结 32 章 > 这已是论埃及的第六个预言──
32 章 这个预言是在耶路撒冷遭毁灭的消息传到巴比伦后两个月,由以西结于公元前 586 年发出的。以西结对许多邪恶的国家发出了审判的预言。这些预言有其积极的目的:它们显明了邪恶会不断地被战胜,所有的罪恶终有一天将被神清除,人间将变成合神心意的完美地方。这些预言也在警告百姓说,惟有神在掌管主权。就是法老这样权势极大的统治者,也要倒在神的面前。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以下。
结 32:2> “海中的大鱼”──神话中的妖怪?
32:2 虽然法老把自己看得像少壮狮子一样强壮,但在神的眼中,根本算不上什么,只不过是一条在泥水中的大鱼(“水妖”)。神的审判使法老显出了他的真正面目。谁否认神都将会面临神的审判。
结 32:18> 埃及人怎样看待死亡?
32:18 希伯来人认为所有人死后都还有生命,而且有好有坏。埃及人对死后的生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金字塔就是为让法老在另一种生命中过得舒适而建造的)。以西结的信息说,邪恶的国家已经给扔到“阴府”,埃及的命运就是这样。这里所用词句的诗意要胜过其教义(参伯 24:19 ;诗 16:10 ;赛 38:10 和太 25:46 的注释)。这一信息在提醒我们,任何想控制自己的未来及死后的生命却忽视神的人,都极之愚蠢。
结 32:21-32> 先知的信息让我们看到怎样的景象?
32:21-32 在这些经文中,以西结在坟墓(死后生命所到之处)中间领着我们走了一圈。在坟墓中,神的所有敌人都在审判中被定了罪。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很快就经受到了他们曾加在别人身上的命运。这里虽然没有提到巴比伦,但读者自己将会得出结论,如果其他所有国家都因反抗神而受到了审判的话,那么巴比伦也会在劫难逃。这些话安慰了被掳的百姓。
结 32:24-26> 除了埃及、亚述,受到神审判的还有──
32:24-26 以拦是位于亚述东部地区的民族,他的勇士凶猛强悍。他们被尼布甲尼撒所征服,最后又复兴并成为波斯的一部分。米设和土巴位于小亚细亚的东部,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中部。在第 38 和 39 章中,他们被描述为歌革的盟国。歌革是联盟的首领王子。他们都被列入邪恶国家的名单之中,并因与神的百姓争战受到了审判。
结 32:30> 32:30 “北方的众王子”大概是腓尼基城巿国家的王子。
结 32:32> 巴比伦何以没有出现在受审的国家之列?
32:32 读了以西结对外国发出的审判预言,我们也许会奇怪地问:他是否盲目地向本民族效忠呢?其实以西结只在神给他信息的时候说话( 3:27 )。而且,神的百姓犯了罪同神的敌人犯了罪所受到的惩罚是一样的。但如果巴比伦是神的敌人,为什么在以西结所说的审判中没提到呢?这也许有几方面的原因:( 1 )神要增强被掳的人同巴比伦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保守自己的百姓。( 2 )神仍要用巴比伦来炼净百姓。( 3 )神要使用但以理这位巴比伦高层中有权力的官员,吸引巴比伦人归向自己。──《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西结书第卅二章
战兢哀哭(三十二 1 ~ 16 )
.鳄鱼灭亡( 1 ~ 10 )
以西结在这个寓言中,主要论到埃及王法老如何遭受刑罚。一般的释经家相信法老王在此被描写为一条鳄鱼(参二十九 3 ~ 5 ),在江河中搅动,使河水浑浊。然而却因这种侵略和搅扰而引致神的审判:多国的人民用神的网把它从水中拉上来,丢弃在地上,飞禽走兽都来吃它。
法老王的死亡引来大自然巨大改变,因为神将天空遮蔽,太阳、月亮、星宿均暗淡无光,以显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并且,当这事件传到列国时,即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也对他的遭遇感到愁烦、忧虑和恐慌,因为“他们各人为自己的性命时刻战兢”。
.绝然荒凉( 11 ~ 16 )
先知接的预言是从法老王转移到埃及国民的身上。他们将被巴比伦勇士的刀歼灭,使他们不要恃势骄傲。不但如此,耶和华更使埃及地荒凉,浑浊的水必会因为没有人脚和兽蹄的搅动而澄清,这地将失去以往的生气和热闹,这是一幅多么凄清枯荒的景象啊!然而,我们不可忽略,在这一切的演变中有神的旨意和作为,祂要埃及和列国均认识祂,知道在君王之上仍有耶和华在当权。这事件对我们基督徒又有何意义呢!教会又是否能藉此反省人数疏落、事工发展不济的情形,从而寻找出解决之路呢!
思想 当我看到别人在信心上有软弱时,能否带给我一点积极的提醒?
骄傲的下场(三十二 17 ~ 32 )
.埃及覆亡
在历史的兴替中,涌现了不少强大的国度。埃及的衰亡,在整体历史上并不是出乎意料的结局。但以西结先知对埃及的裁决,是要她与向来受鄙视、未受割礼的人一同沉沦,一同躺卧在阴间( 19 )。这种刑罚,可说是对埃及的骄傲作出了大大的讽刺。
.仗势力
当埃及被扔在阴间时,她并不感到孤单,因为在她之前,那曾称霸于昔日世界的帝国,包括亚述、以拦、米设、土巴;在她同期的,包括与她为敌的以东、北方的众王子和西顿,均同被置于那里。纵使他们均一度“仗势力,曾在活人之地使人惊恐”,列国还是经不起神的审判,按自己所犯的罪孽被罚。对埃及法老王来说,却能带给她一点安慰,因为埃及并非唯一在历史中称雄而遭受如此下场的国家。
然而,以西结先知说这段预言的目的,一方面对埃及作出严厉的警告,期望她能从亚述等列强的覆亡中得教训,从而改变她对神的骄傲,和对人的不忠诚。可惜,她却选择与神抗衡的位置。另一方面,这个预言也令被掳的以色列人稍觉安慰:神是历史的主宰,没有势力能与祂对抗,并会向列国追讨所生出的罪行,按公平和公义作出裁决。基督徒啊!我们也要时刻省察自己的罪,是否生活在罪恶中得罪神,若是这样,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神面前求赦免,祂必应允(参约壹一 8 ~ 9 )。
思想 我是一个顺服在主权威之下的基督徒,还是顽梗悖逆不听主教导的信徒? ──《新旧约辅读》
以西结书 以西结书 第卅二章 注释
1-16 论埃及的第六篇预言
埃及这大怪物的下场。先知引用选民被掳的环境中所流行的巴比伦神
话,把埃及比喻为原始的大怪物,在生之日祸害人群,而巴比伦则以
英勇战神的姿态击灭怪物。在这背後有神的主权操纵一切,将祸乱变
为和谐。
1-10 埃及沦亡
1
「十二年十二月」:即主前五八四年三月间。
2 「少壮狮子」:代表伟大的君王。
「大鱼」:大怪物,出现时制造混乱(参29:3注)。
3
「我必用多国的人民」:可能指巴比伦及其隶属国家。
4 参29:5注。
5-6 描述大怪物的死状
5
「用你高大的尸首填满山谷」:或作「使山谷都充满你的尸臭
」。
7-8
耶和华惩罚埃及的日子有如耶和华审判的日子,一片天昏地暗
的景象(参赛13:10;
珥2:1-2)另一方面 , 先知在5-8节似乎有
意引摩西时代神刑罚埃及的灾祸(见出7:20-21; 10:21-23 ) 来
描写法老的收场。
9-10 列国必因埃及的沦亡感到威胁大为恐慌
9 「我使你败亡 ......
各国」:古译本作「我将你掳到你所不认识
的各国」。
11-16 巴比伦王的刀
神利用残暴的巴比伦军队来惩罚埃及的骄傲。
13
「埃及多水」:可能指埃及众多的河流和运河。
14
「使埃及河澄清」:指埃及地荒废凄凉,人烟断绝,再无人脚
、兽蹄搅浑河水。
「像油缓流」:平静如一池滑油。
15
历史的演变及自然界的蜕变都是为了宣告耶和华在世界的作为。
16 结语附录。
「列国的女子」:一些以哀恸为专业的妇女,常被雇用为丧礼
的哀恸者。
17-32 论埃及的第七篇预言
阴间群恶会。埃及下入阴间後,在那里遇见从前列强,包括亚述、以
拦、米设、土巴、以东、西顿。列强因在世作恶多端(「曾在人之地
使人惊恐」),现在都遭同样的命运:打入阴间,再也不为人所闻问
(「与下坑的人一同当羞辱」);埃及也逃不过这个命运。此段经文
不可视为圣经有关阴间的启示,作者是借用上古近东所流行的观念来
描写列邦的收场。
17
「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原文不注明月分,可能指主前五八
五年四月至五八四年三月之间。那时耶京已陷落,巴比伦军队
已不受掣肘,可畅然进攻埃及,因此埃及沦亡的时日已近。
18
「有名之国的女子」:即「众强国的百姓」;有学者认是指哭
丧的妇女(参16),并将「又要将
...... 到阴去」译作「你和众
强国的妇女要把她和下坑的人一同交到阴府去」。
19
「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这个咒诅包含着羞辱之
意。在阴府中似乎分开有荣誉与羞辱的地方,下文题及的各国
都属羞辱之地,充满玷污的意味。
「未受割礼」:未被洁净。
20
原意不详,可能指埃及人必在列强中仆倒,一起被处置。
22-23 论亚述的葬身之地。
24-25 论以拦。
这地位於巴比伦东面,曾是一个强国,後归顺亚述。在阴府中
以拦与亚述同一命运。
26-27 论米设、土巴
27
「勇士」:或指古代的英雄伟人(参创6:4; 民13:33),他们死
时得享荣誉的葬礼,全副武装地躺在阴间。
「他们曾在活人之地使勇士惊恐」:原文或作「因为勇士的惊
吓(笼罩)着活人之地」。
28 埃及也逃不过这个下场。
29 论以东。
30 西顿及北方的首领也难逃厄运。
31
当法老看见有其他帝国沦落阴府时,心中至少获得一丝凄然的
安慰。
思想问题(第 32章)
1 留意「我必 ...... 」、「我使 ......
」等词文中出现的次数。
这个「我」指谁?
神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扮演什麽角色?
神的王权遍及什麽地方?参 32节。
这与保罗在罗马书 13:1-2所说的什麽关系?
2 2节把埃及的「从前」和「现在」作一对比,17-32节则把埃及与
其他衰落了的国家相提并论。
若你眼见世上霸权得逞,心中愤愤不平时,这章经文可给你什麽
以西结书第卅二章
第六次为怪物悲伤所传的圣谕(卅二 1-16 )
第六次攻击埃及的圣谕,是在主前五八五年的初春传讲的,大约是在那些被掳的人,听到耶路撒冷城倾覆的消息那个月稍后(有一些圣经古本记载的日期稍早一点,是在主前五八六年,因此这次圣谕所传讲的确实日期,无法确定)。这次豫言已被证实为哀歌( 2 , 16 节),这种豫言性的哀歌,好像普通的情形一样,有一部分是豫料和警告将临的审判。当事情成就之后,接就作哀歌。这段经文里面,含有一个比喻,将埃及比作海中的一个怪物( 2-8 节)。随后是一种历史性的解释和应用。
这首诗是以一种显着的对比开始。用一种隐喻的口吻说,埃及王自己认为是一只勇敢的狮子,为兽中之王。事实上,他只是一条大鱼,当他在泥中乱跳的时候,便使水浑浊。这位先知宣告,那条大鱼必被捉住,上帝要将网撒在水中,把它拉到干地上宰杀。然后飞鸟要啄它的肉,野兽要吃它的身体,这个怪物的血涌流如河,遍及全地。这个海中怪物死亡的日子,将是地上非常黑暗的日子。
埃及这怪鱼的死亡,将使其他的国家非常关心。按照历史的解释,巴比伦王的刀必杀埃及的法老( 11 节),这只是重述先知所传非常熟悉的主题,上帝要利用巴比伦王作为审判的工具。对这个怪物所引起的一切悲伤,都是由于焦急而造成的,并非这只怪物不再威胁和伤害,而发出一种安心的叹息。
在英文译本内,起初这次圣谕并不明显,这位先知为什么要从被掳之地,使用古代神话的主题,来传讲上帝的信息?巴比伦人创造的故事,伊奴马.艾利西( Enuma Elish )描写这个有次序的世界,是由原始的混乱状态,经过一场大战而出现的。在混乱大军中最有权力的,为海中的一个大怪物,就是提亚麦( Tiamat )女神。当提亚麦女神兴盛的时候,世界的和平和秩序便无从发展。故此在崇尚秩序的神明中,有一位年轻的斗士,就是巴比伦的玛达克向这个混乱的怪物挑战,并且把它杀死;根据这个神话所说,从提亚麦的尸体中,这个构造有序的世界,逐渐出现。这位先知在豫言中,改变神话的内容,将埃及描述为那个怪物提亚麦的角色,巴比伦王却适当的担负了玛达克的使命,如此改编创造神话的内容,对于那些住在玛达克土地上的俘虏来说,必有一种显着的效果。然而内容的改编,实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在巴比伦的神话中,提亚麦和玛达克都是独立的神明,在以西结所传讲的神谕中,巴比伦和埃及在掌管宇宙之上帝的手中,都是无名小卒而已。
只有辨认这个神话的背景之后,对于这次审判的圣谕,在神学方面,我们才可以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件事情不只与审判有关,而且从一个原始混乱的世界中,渐渐出现神圣的次序。这个古代创造的故事,不但与原始物质的有关;更与原始的次序,就是征服混乱有关。此处所描述攻击埃及的审判,乃是征服混乱,说明从世界混乱进入世界次序的另一阶段。
根据这种观点,并从更大的角度来观察,这位先知所传一切审判的圣谕,都含有一个更积极的目的。这些审判不只是为了若干特别的罪恶,上帝施加刑罚的作为,也是宇宙历史中的一些插曲,即邪恶和混乱的势力,将要逐渐的被征服。所有的审判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与混沌争战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审判,最后都有一个积极的目的:即创造一个邪恶的力量被制服、按照上帝次序且大有权柄的结构被建立的世界。因此在这位先知所说的豫言中,似乎是最可怕的豫见到的审判,事实上,却一点也不可怕了。所有的审判都是征服混沌与邪恶力量的一部分。在审判的那一边,却有一个更美的世界,其中有上帝良善的次序,作为最高的统治。
最后攻击埃及为阴府之民的圣谕(卅二 17-32 )
第七次也就是最后攻击埃及的圣谕,时间约为主前五八六或五八五年:希伯来原文,对于这次圣谕传讲的月份,没有提及;上述译为‘在第一个月’(编按:‘第一个月’是英文标准修订本的译法,中文和合本与英文和原文都不同,很明确地指出日期,参见 17 节),是采用最早的希腊文译本,但是它的真实性,仍然不敢确定。不管确实的日期为何,这次豫言是放在向埃及所传一系列的圣谕之末,实在是非常适宜!因为这件事情,与埃及在阴府中的最后安息有关。
这位先知得到上帝的指示,去为埃及的众‘哀号’,并宣告他们要往阴府去。阴间的情景是用诗句的形式描绘,与希伯来人的生存观念深相契合,但决不能把它当作阴府实际的说明。
阴间是一个阴暗的地方,是一个鬼魂的世界,也就是全人类的坟墓。然而,甚至在阴间中也有分别:凡是诚实的人,死亡以后仍保留若干荣誉;那些可耻的人死亡以后,便无荣誉可言。有许多古时的荣耀首领,站在阴间的入口,表示欢迎,那些埃及人却被送往黑暗世界,更远的一个角落,躺卧在那些没有荣耀的人中间,就是‘未受割礼被杀的人’( 21 节)。
如此一来,最后躺卧在那些死人中的,就是那些遭受审判的埃及人,必能找到适当的死亡后的地位。他们好像获得一次地狱的旅行,去看望他们坟墓中的朋友,看见有许多征服者和制造恐怖的人都在那里一样。伟大和渺少,并没有什么分别。现在的伟大国家,都被列入其中:就是亚述,以栏,米设,土巴。那些土地面积较小的国家,也在那里:就是以东和西顿。这位垂死的伙伴,就是法老和他的众民都要在上帝的审判行动中被处决。
以西结最后所传攻击埃及的圣谕,不但含有希伯来人基本的神学观念,同时对于他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有一种新的见解,这种新见解直等到以后的几个世纪,其中丰富的含意才充分扩大起来。
(一)这种基本的神学思想,就是人类和国家死亡之后,会去阴间。对于希伯来人来说,这种神学并不希奇,在古时的近东地区,各种不同的宗教,都相信这种说法。它并不是宗教思想发展出来的一种形式,它也没有特别的喜乐,但在特性方面来说,具有顽固的( hard-nosed )现实主义。它与现代世界大多数人所相信的大众‘神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在这个世界之外,一般人虽不存任何盼望,但是最低限度,他们承认坟墓是终站。以西结却更向前迈进一步,为他这次所传讲的圣谕,作合理的结论。假如死亡就是终结,那么有些人和国家在阴间的极力挣扎,使成为一种笑谈。坟墓是最伟大的平等主义者,那些在人生中力求杰出的人,可是在死的时候,都要平等的躺卧在那里。认识这个基本真理,应可塑造人的生活行为;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坟墓之外生存,人类生存的本身,必须探讨真正而持久的意义。
(二)可是以西结再向前迈进一步,豫期犹太神学以后的发展,甚至寻求以后在基督教神学中的实现。在古时的希伯来神学中,一般人认为阴间的生活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一样。这位先知虽然晓得,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区别,但并没有什么分别阴间的尺度。那里只有被尊敬和不被尊敬的区别。不被尊敬的地方,是为那些‘在活人之地使人鹜恐’( 24 节)的人作居住的;这是阴间的一种羞辱的地位。这位先知指出,埃及最后必和那些蒙羞而死的人,躺卧在一起。
因此,这位先知攻击埃及的圣谕,结束时带忧郁的声调。向活人所宣告的审判,总是尽可能的使人了解罪恶,并且转离罪恶。向死人所宣告的审判,就没有这种可能,使人听起来,似乎非常可怕,乃是为结局所作的墓志铭。──《每日研经丛书》
以西结书
注释
三十二 1-16 哀悼法老
埃及再被警告,将被巴比伦人倾覆。
向法老的哀悼如下:「你好像海中的大鱼,被网起,并会在陆地上腐烂( 2-4 节)。你的残骸将喂饱很多野兽( 4-6 节)。这事发生时,全地一片黑暗( 7-8 节)。多国因此战栗( 9-10 节)。耶和华说:『巴比伦这战争机器将把你推倒( 11-12 节),埃及将一片荒凉』( 13-15 节)」。
附注
第 2 节「大鱼」:参二十九章 3-5 节同样比喻的附注。
三十二 17-32 埃及将下到阴间
这篇悼言复述两个在前面的宣讲中曾提及的主题:( 1 )埃及将与其它在战场上被杀的列国一同躺卧:( 2 )埃及与未受割礼的人同一命运(参三十一 18 )。
以西结使用诗意的比喻,形容埃及的死亡。埃及被形容为躺于墓地,周围都是在战争中灭亡的列国。这比喻并非死后生命的神学描述状况。这样的形容贴切地描述埃及的坠落。
耶和华要以西结向埃及哀悼,因她正坠落阴间。她将与未受割礼的人聚首一堂。其它各国早在那里,如:亚述( 22-23 节)、以拦( 24-25 节)、米设和土巴( 26-27 节)、以东( 29 节)、北方众王( 30 节)、西顿人( 30 节)。法老和他的群众都将与他们在一起( 28 、 32 节)。
这段悼言也有如一个现代警钟,许多政权,或大或小,在过去的世纪建立。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些政权盛极而衰,都是循着这条旧路而逝去。我们自以为稳如盘石的保障,竟如幻象。只有在神里面,才有永恒的保障,其余一切尽是水月镜花。
附注
第 24 节「以拦」:巴比伦以东的一个国家。第 26 节「米设和土巴」:小亚细亚地区的国家(参二十七 13 )。第 27 节「头枕刀剑」:这些人埋葬时并没有享受正式的军人葬礼,只是被随便的埋在战场上。
以西结书
以西结书第三十二章
32 :1 这时是主前585年,耶京沦陷已有一年余。
32:17 这时仍是主前585年(比较32:1)。
32:24 “以拦”:西亚一大古国,后来并入波斯版图。
32:26 “米设、土巴”:见27:13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