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第二章
第 2 章
哀 2:6> “帐幕”──“聚会之处”──是指神的圣殿吧?神为什么要毁了它?
2:6 坐落在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王圣殿(这里叫作神的“帐幕”和“聚会之处”)代表了神的同在(参王上 8:1-11 )。这圣殿是敬拜的中心,它的毁灭象征着神弃绝这些人民,不在他们中间了。
哀 2:7> “在神的殿中喧嚷”,我们的教会有没有这现象?
2:7 对神而言,人们敬拜的地方并不比敬拜的方式重要。一所教堂尽管设计和建筑都堂皇壮丽,而里面的人却不忠诚地跟随神,这教堂也会从内部朽坏。犹大人虽有美丽的圣殿,但在日常生活里却不遵守敬拜礼节中所认信的,这样他们的敬拜就变成了假冒的谎言。你在敬拜时,是否说了些不真诚的话呢?你是否祷告求主帮助,却不真的相信祂会帮助呢?你是否说爱神却无爱祂的心呢?让我们都先热切地寻求主,体会主的爱和关心,然后再全心全意地去敬拜祂。
哀 2:9> 失业、疾病、婚变……我的心好不踏实──我的安全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2:9 四个有力的象征和保障的来源已经失去了,这就是城门的保护、君王与首领的领导、法律的准则以及先知的预言。因为有这四个因素的存在,人民被虚假的安全感欺哄,活在罪恶中且感到舒舒服服。之后,四个因素逐一被除去,人民不得不作出抉择:悔改归到神身边,或者继续受苦。不要使虚浮的外在表征取代了实实在在的个人与神的关系。
哀 2:11> 哀伤流泪是不是软弱无力的表现?那要看……
2:11 耶利米的眼泪是真诚且充满怜悯的。悲哀不代表我们缺乏信心和力量,哭泣也没有什么不对,因耶稣难过时也掉泪(参约 11:35 )。面对令人落泪的社会和道德的沦陷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呢?也许这不会像敌人进攻那么明显,但可以肯定社会会受到破坏。我们对周围的道德被腐蚀应该有所警惕。
哀 2:14> 假先知过去有,现在呢?
2:14 在耶利米时代,假先知比比皆是,他们常宣布一些假的神谕(神给人民的信息)。当耶利米警告犹大的灭亡和人民长期的被掳将至时,假先知却说一切平安无事,用不着惧怕。事实上,耶利米是神派遣的先知,他的预言才是真的(参耶 14:14-16 )。
哀 2:15> “凡过路的都向你拍掌”意味着……
2:15 拍掌、嗤笑和摇头,都是表达轻蔑和嘲笑的方式,是含有鄙视的姿势。
哀 2:19> 犯罪牵连无辜是谁的错?是神扩大了惩罚还是人罪有应得?
2:19 第一章描述耶路撒冷的凄凉和请求神报复敌人。第二章包括呼吁人民要全心全意地听主的召唤。他们必须唾弃他们的罪,真诚地为做了违背主的事悲哀( 3:40-42 )。他们因为固执而背叛神,以致人人受苦且牵连无辜。这些灾难是神的错吗?不是,这是任性的人民的过错。犯罪的人会自食恶果,但可悲的是,不管是好人、坏人,犯罪带来的后果对他们都会有影响。
哀 2:19> 我知道自己又犯罪了──我对此求主赦免了吗?
2:19 苦难和罪恶已将人民带到主面前,而且悲痛地求主原谅。只有罪伤透我们的心时,神才能解救我们。仅是为自己的罪感到难过,并不能得到赦免,但是如果我们大声呼求请主原谅,他就会赦免我们。
哀 2:21-22> 我犯罪会不会连累家人?我有没有想到他们?
2:21-22 如此可怕的景象原是可避免的,因为耶利米已警告人民多年。目睹毁灭真的来临,耶利米如万箭穿心。当我们听到无辜的人发生不幸的事时,我们总是吃惊不已。无辜的局外人,常常成为国家受审判时的受害者。因此,罪恶不但能造成悲哀,也常造成极大的伤害。──《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利米哀歌第二章
在王面前倾心如水(二 1 ~ 22 )
第二首哀歌对犹大国之浩劫有更加细腻的描写。若果耶利米不是目击者,他绝不能会有这样清晰的记忆。以色列人不守约而惹神惩治,所以亦只有神能解除他们的痛苦。以色列人应该跑到神的“面前倾心如水”( 19 ),因为祂是信心及力量的源头。
.神如犹太人的仇敌( 1 ~ 9 )
本段详尽地形容神怎样发怒。祂向自己选民施行的报应,仿如犹大国的大仇敌强暴而不留余地的攻击(参耶六 2 ,四十三 11 )。但我们要明白这是神的审判,是神经过多次劝告无效的结果。“华美”( 1 )不单是指物质,也包括神的恩典。“角”( 3 )代表能力。“准绳”( 8 )通常是指审判,意谓神像工匠般拉了准绳按步拆毁城墙。
.相信假先知的后果( 10 ~ 17 )
10 ~ 13 节形容所有留在耶京的居民怎样受苦,包括:长老坐地无语、处女惭愧垂头、孩童发昏等等。他们这样受苦,乃因误信没有异象之假先知的甜言蜜语( 14 )。锡安的灭亡自然招来仇敌的讥笑,因为他们能如愿以偿。同样,我们的跌倒和受罚,亦会惹来撒但的讥诮。
.锡安的呼求( 18 ~ 22 )
看见国土被占,国破人亡,先知嘱咐锡安向神哀求,因为只有神才是她的解救者,是其信心的源头(不少人认为 18 节的“城墙”是指城内居民)。
祈祷 亲爱的主,求使我小心自己的见证,免得如假先知般误导他人。使我在的话语中审察自己所言所行。 ──《新旧约辅读》
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哀歌 第二章 注释
2:1-22 第二首哀歌
1-10 主如仇敌吞灭锡安
作者再退到第三者的角度,悲叹耶和华在怒气中责打 的百姓,毫不
留情。
1 「黑云」:代表审判(参赛19:1)。
「脚凳」:指圣殿中的约柜(参串)。
2
「住处」:指在野地的牧场,与城中的堡垒成一对比。
「使这保障 ......
其中的首领」:或作「把这国和其中的首领击
倒在地,叫他们受耻辱」。
3 「角」:代表力量,这里可能指君王。
「收回右手」:指神撒回先前选民的帮助和拯救,以致他们败
在敌人手下。
4 「他站着举起右手」:形容准备发射的姿势。
6 「帐幕」:指圣殿。
7
敌军进入圣殿时肆意破坏,并且叫嚣喧嚷,使人错觉为往昔守
圣节的欢呼声。
8
「准绳」:通常指神的审判;这里指神如同工匠般按程序拆毁
城墙。
9 「门闩」:代表防御。
10 形容悲哀的举动(参斯4:1;
伯2:12-13)。
11-17 锡安的创伤起於假先知的愚昧虚伪
11-12 描述锡安受围困时饥荒的情形
11 「心肠扰乱,肝胆涂地」:描写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12 「谷酒」:代表最基本的食物。
13
指出神所加给犹大的刑罚比其他邦国的还重,这是因为犹大身
为神的选民,又有律法和先知的警戒,却依然悖逆神。
14
作者清楚地看出苦难是罪恶直接的後果,粉饰太平的宗教领袖
尤应负起绝大部分责任。
「使你被掳的归回」:或作「以扭转你的命运」,使你不致被
敌人掳去(参耶27:10)。
「使你被赶出本境的缘故」:原文作「引诱的事」,指假先知
勾引百姓离开正道一事(参申13:5)。
15-17
指犹大受尽拆磨,在伤害之外还加上凌辱。
17 「角」:代表力量。
18-22 锡安的哀求
18-19 催促锡安向主哀求
假先知引百姓误入歧途,诗人提醒百姓惟有耶和华才是他们投靠的对
象。
19 形容祈祷的恳切。
「交更」:古人将晚间为三更(参士7:19),每四小时一更。
20-22 锡安绝望的呼喊
锡安再以第一人称出现,她因着神无怜恤的审判再发出痛苦的哀唬。
20
「你向谁这样行」:意思是「你曾这样对待过谁呢?」
21 「在街上躺卧」:指仆倒在地,陈尸街头。
思想问题(第 2章)
1 本章 1-10节里,与以色列作对的是那一位?
你对这一位是否存敬畏的态度,不敢随意得罪?参来 10:26-31。
2 假先知的愚昧虚伪( 14)令锡安大受苦楚。
主耶稣曾预言世界末日主再来之前会有假先知起来迷惑人(参太
24:11, 24;
彼後2:1),你如何在现今的时代作准备,以免被迷惑?
3 假先知令人进入歧途,耶和华的仆人则引百姓回到神面前,向主
祷告( 19)。
今日的教会是否也有引人离开真理的人?
你有否带人回到真道上?
4 比起上 1章,本章的论孩童、死亡、敌人嗤笑几方面有何进一步
讲道材料
耶利米哀歌第二章
耶和华所作的(二 1-10 )
这位诗人兼注释者在第二首诗开始时描述耶和华在怒中对这地、这城和圣殿所作的事。当我们体会到耶和华现在所作的似乎令人对祂从前作的一切产生怀疑,我们只能完全如诗人心中所想的,感到进退两难。许多人必定认为上帝的性格已经改变了,祂从前向祂百姓所作的那些应许已不能挽回地废弃了。
在过去,‘云’是象征上帝在祂百姓中间之恩典与保护(参出十三 21 ,十四 19-20 ),现在百姓却在祂忿怒的黑云下( 1 节)。这地及其上的城邑与堡垒,从前是由上帝应许给祂百姓的,现在已由上帝无情地加以毁灭了( 2 , 5 节)。身为战士的上帝,从前曾为祂的百姓争战,抵抗他们的仇敌,现在祂自己成了头号敌人( 3-4 节)。上帝从前曾应许大 的王朝和国度会永远长存(撒下七 12 及以下),现在祂把这国摧毁,并流放了王和王室成员( 2 , 9 节)。耶路撒冷本是决不会被毁坏的上帝之城(诗四十六,四十八),今已荡然无存,它的城墙城门都被粉碎,它被量度,并定出被毁的限度,正如建筑师量定基址一般( 8-9 节)。在锡安山上的圣殿,是作为上帝在地上永远安息之所的(诗一三二 14 ),是上帝踏脚之处,‘祂的脚凳’( 1 节),是祂百姓带祭物来献给祂的地方,在重大的宗教节期称颂祂的慈爱,那地方现已成为废墟,在仇敌胜利的呐喊面前,敬拜者欢乐的歌声已经沉寂下来。上帝与祂百姓相会的地方已变成像草草搭成的临时茅屋、草棚和‘帐幕’,园丁再找不到它的用处,而任由它渐渐废弃( 6-7 节)。百姓已被丢弃,不能再亲近上帝;也再听不见律法(妥拉),上帝的指示和教训;先知不再声言有任何‘异象’或从上帝而来的启示( 9 节)。
这不只是物质方面的破坏,它也是灵性上的蹂躏。他们的上帝已死,正如在我们的时代,奥斯维新( Auschwitz )和大屠杀在许多犹太人看来显示出上帝已死。或许它提出的最急迫的问题,只有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核战下惊骇不已的生还者中,我们过去生活的里程都被消灭了,我们才充分明白其意义。有什么留下来呢?没有,为了整个 体,那些国中的领袖、众‘长老’,以至少女,只好默默无声地哀悼( 10 节)。
悲痛和无答案的问题(二 11-17 )
某些时候描述一桩悲剧就是分受这个悲剧,而且这个诗人,他自己大概就是经历耶路撒冷最后浩劫的残存者,至此便再也压抑不住他自己的情感。他在极度痛苦中 ── 关于‘我的心(希伯来文作‘我的肠’。译按:和合本作‘我的心肠’)扰乱 …… ’,请参耶利米书四章十九节的注解 ── 先知的极大痛苦 。他开始哭,尤其当他想起那些孩童之时,他们瘦弱的身体躺卧在街道上,或饿死在他们母亲的怀中( 11-12 节)。这是凄凉的景象,我们今日经常可从非洲那些被饥荒蹂躏的国家中看到。诗人发现自己找不出言辞来表达,诸多问题涌进他心思中;但是没有答案。悲剧的范围过于他曾经验过的任何事物,传统中任何希望的言辞都被所发生的巨变淹没了( 13 节)。在我们今日的世界上,难道没有其他情况对我们产生同样麻木的影响么?
然而这一切都可能是极不同的。像耶利米书一样,耶利米哀歌把所发生之事的主要责任放在 体之宗教领袖身上,尤其是放在那些应该已把情况纠正过来的先知身上(关于 14 节的‘恢复你的产业’〔译按:和合本作‘使你被掳的归回’〕这短句,参关于耶三十 3 的注解 ── 该受的刑罚 ── 所应许的未来 )。使他们面对他们邪恶的行动,而非放任于‘虚假和骗人的异象’。在这短句中译作‘骗人的’那个希伯来字是译作‘粉饰’的那个字。你会在以西结书十三章八节及以下各节发现对那些口是心非之先知辛辣的攻击,他们说‘平安’,其实没有平安,他们像‘有人立起墙壁 …… 用未泡透的灰抹上’。当我们讲到一种掩饰的工作时,我们现在仍然用同样的话语。这些先知所作的一切 ── 用一种类似的说法来说 ── 乃是用他们引人入歧途的话裱饰裂缝。结果是致命的。这些先知的声音在今日并不是缄默的;对一个从前被认为‘全美的’(诗五十 2 )且‘为全地所喜悦’(诗四十八 2 )的城现在听到仅有的声音,是轻蔑她的仇敌揶揄嗤笑的声音( 15 节)。下一句短句出人意料地出自一篇声称耶路撒冷决不能被仇敌征服的诗篇。现在仇敌极高兴说:‘我们吞灭她。这真是我们所盼望的日子临到了!’( 16 节)
如果这只是仇敌胜利的话,或许还可以忍受的;但正如诗人迅速指出的,事情并不是这样。而是耶和华,‘祂倾覆了,并不顾惜’。祂的笔迹写在墙上已经有很久的时候。这并不是‘仇敌 …… 所盼望的日子’;更彻底地说,它是为耶路撒冷所定的‘耶和华的日子’( 17 节)。
恳求与回应(二 18-22 )
虽然十八节上半节能从几种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参现代英文译本),最好看它是诗人开始向锡安之民呼吁,要他们急迫并存悔罪的心转向耶和华。传统宗教上微细差异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要完全不顾一切,否则便一无所有;现在要把悲痛完全向那位既是困苦根源,又是唯一希望所在的上帝倾吐。他们的整个前途 ── ‘你的孩童 …… 的性命’在街上濒临死亡( 19 节) ── 危在旦夕。
在二十至廿二节,我们听见锡安之民的回应。那是向耶和华的恳求,但在这恳求中,郁积在心中的许多苦毒和忿怒都几乎表露出来了。在二十节的‘耶和华阿,求你观看’之后,立即出现了一连串控诉的诘问。你怎能证明你对我们,对你的子民所作的为正当呢?且观看它可怖的后果:妇女被饥饿驱使变成嗜食同类,吃她们自己的孩子求存;祭司和先知在圣殿中被集体屠杀;街道上都零乱地堆满了尸体。宗教的节日,从前挤满欢乐的敬拜者,现在已被恐怖的节日取代,在节日中被耶和华邀请的客人乃是那些来攻击并消灭祂子民的人。这篇祷告以母城锡安悲痛欲绝且苦毒地哀悼她儿女的死而作结,就是她曾抚弄和养育的儿女。
我们不要设法掩饰在这篇哀求中的苦毒心情。它是旧约敬虔的典型,正如我们在诗篇、约伯记,并在耶利米的‘表白’(参十一至二十章注释 ── 伍 付诸行动的人 …… 和内在的争战 )中所见的,百姓不怕向上帝倾吐他们真诚且往往是忿怒的控诉和埋怨。假如有苦毒和困惑在心中的话,那是要上帝听,要上帝来分受,并要上帝来医治。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哀歌
注释
叁.耶和华被看为惩罚耶路撒冷的神(二)
一.神忿怒的後果(二 1 ~ 13 )
二 1 ~ 7 这些经节描述神对犹大所做的事──毁灭圣殿(脚凳)( 1 节);吞灭众城邑( 2 节);拒绝阻拦仇敌,好象祂自己就是犹大的仇敌( 3 ~ 5 节);祂毁坏圣殿, 象只是毁坏一个庭园;使锡安内献祭的活动终止;且对君王和祭司置之不理( 6,7 节)。
二 8 ~ 13 祂使全城变成瓦砾废堆,统治者被掳走,先知们得不到耶和华的片言只语,长老要哀号,处女羞辱得垂下头来( 8 ~ 10 节)。孩童在街上饿得发昏,他们晕倒死去( 11,12 节)。百姓的痛苦大得令先知不知如何安慰他们( 13 节)。百姓应该是“锡安的民”,但现实上却不是。
二.神忿怒的原因──假先知没有警告百姓(二 14 )
犹大的先知们看见的是虚假骗人的异象。他们不但没有揭露百姓的罪孽,反而制造虚假的默示。
三.旁人的嗤笑(二 15,16 )
犹大的邻居嗤笑耶路撒冷的没落。他们拍掌、嗤笑,幸灾乐祸地说:“这真是我们所盼望的日子临到了!我们亲眼看见了!”
四.神的警告应验了(二 17 )
耶和华 .. 应验了祂的话。祂倾覆自己的子民,高举犹大敌人的能力(角,一个希伯来文的修辞用语)。
五.呼吁悔改(二 18,19 )
先知劝那为人父母的,都要为年幼子女不停地问心哀求主,因为在每个街头都有孩童饿得昏倒。
六.祈求神的怜悯(二 20 ~ 22 )
耶利米哀歌 2:5
如 仇 敌: 如
果 人 起 先 认 识 神, 后 来 又 背 离 他 转 而 寻 求 罪 中 之 乐, 那 他 就 是 以 神 为 敌。 以 色 列 和 犹 大 正 是 如
此, 结 果 它 们 都 遭 受 了 极 大 的 痛 苦。 信 徒 不 能 指 望 神 任 凭 他 们 弃 绝 神 和 神 的 话 语 而 仍 然 无 动 于
衷。 时 候 将 到, 神 将 向 一 切 刚 硬 不 悔 改 的 人 倾 倒 他 的 忿 怒 ( 比 较 罗 2:8~9 ;启 2:16, 22~23) 。
2:7
交 付 仇 敌: 神 把 他 背 道 的 子 民 交 付 在 他 们 的 仇 敌 手 中, 任 凭 他 们 毁 坏 践 踏。 在 新 约 关 系 下, 神 也 同 样 要 将 那
些 转 向 罪 恶 和 顽 固 沉 溺 在 世 俗 之 中 的 教 会 或 个 人 交 在 撒 但 手 中 ( 林
前 5:7) 。 不 义 社 会 中 的 罪 恶 道 路 和 价 值 观 将 使 所 有 弃 绝 神 的 人
遭 到 毁 灭 和 报 应 ( 参 太 5:13 注 ) 。
2:9
不 得 见 …… 异 象: 神
不 再 直 接 与 他 的 子 民 相 交, 因 为 他 们 的 罪 使 得 他 收 回 预 言 和 异 象。 在 新 约 关 系 中 也 是 如 此, 圣 灵
可 能 因 着 教 会 领 袖 和 神 子 民 的 罪 而 停 止 彰 显 他 的 恩 赐 和 奇 妙 大 能 ( 比
较 林 前 12~14 章 ) 。 这 样 的 审 判 显
明 神 子 民 已 经 离 弃 了 先 求 神 的 国 和 神 的 义 的 生 活 方 式。 惟 一 的 解 决 办 法 就 是 不 再 向 罪 妥 协, 转
而 迫 切 地 寻 求 神, 祈 求 神 使 我 们 重 新 蒙 恩 并 且 得 到 神 国 的 能 力 ( 参 “ 信 徒 的 属 灵 恩 赐 ” 一 文 ) 。
2:11
我 眼 中 流 泪,以 致 失 明: 神
子 民 因 着 弃 绝 神 而 遭 受 极 大 的 痛 楚 和 患 难, 耶 利 米 亦 为 之 痛 哭 流 泪。 耶 稣 基 督 曾 为 着 那 些 弃 绝
神 的 救 恩 而 即 将 遭 到 可 怕 审 判 的 以 色 列 民 哀 哭 ( 路 19:41~44) , 使 徒 保 罗 也 曾 因 为 犹 太 同 胞 拒 绝 接 受 基 督 而 甚 感 忧 伤 和 无 限 关 切 ( 罗 9:1~3 ; 10:1) 。 我 们 这
些 在 基 督 里 经 历 了 神 的 救 赎 和 生 命 的 人, 应 当 为 着 世 人 因 为 罪 和 撒 但 的 辖 制 所 遭 受 的 可 怕 痛 苦
而 感 到 痛 心 疾 首。 当 我 们 看 到 社 会 的 道 德 解 体 后, 人 们 必 然 要 因 此 遭 受 极 大 的 痛 楚 和 患 难 时, 我
们 应 当 感 到 满 心 伤 痛。
2:12
谷 酒 在 哪 里 呢: 婴
儿 和 孩 童 在 饥 饿 穷 苦 之 中 向 母 亲 哀 求 食 物。 这 里 的 酒 ( 希 伯 来 文 yayin) 毫 无 疑 问 是 指 营 养 丰 富 的 葡 萄 汁, 而 不 是 指 致 醉 性 的 饮 料 ( 参 “ 旧 约 中 的 酒 ” 一 文 ) 。
2:14
并 没 有 显 露 你 的 罪 孽: 假
先 知 的 一 个 主 要 特 征 就 是 他 们 的 信 息 和 异 象 从 不 揭 露 民 众 的 罪 ( 参 “ 旧 约 中 的 先 知 ” 一 文 ) 。
教 会 中 的 传 道 人 如 果 从 来 不 斥 责 罪, 使 得 圣 灵 无 法 自 由 地 运 行 而 使 人 知 罪 ( 约 16:8~11) , 这 就 证 明 他 们 是 假 传 道 人。 相 反, 那 些 活
出 圣 洁 生 活 并 且 像 基 督 一 样 真 诚 斥 责 会 众 的 世 俗 化 倾 向 及 罪 恶 的 人 ( 参
启 2~3 章 ) 才 是 神 的 忠 心 传 道 人。
2:18
耶利米哀歌
注释
二 1-22 耶和华的怒气
二 1-10 主如仇敌
正如上一首诗章一般,这里在开始时描述耶路撒冷从恩典中坠落。「锡安的女子」、「以色列的华美」和「他的脚凳」全都是用来形容那京城(虽然严格来说,「脚凳」是指约柜;诗一三二 7 ;参诗九十九 5 )。当祂说「他不记念自己的脚凳」的时候,意思是神不再遵守祂立约的应许(参哀一 1-7 )。
耶和华向祂的百姓发怒,这在第 2-5 节中说明;祂不单「忘记」祂的约,祂甚至与祂的百姓作对,如同仇敌一般(参上文一 8-17 )。祂不单收回祂的右手(二 3 ;参出六 6 ;申四 34 ),祂更向他们「张弓」。这里用隐喻来形容耶和华与祂的百姓为敌,是引用战争中的可怕情景。本段落中使用了雅各布、以色列和犹大的名字,描述尼布甲尼撒在犹大全地中的毁灭,这些百姓其实是先前以色列人所剩余之民。
诗人将他的视野收窄,将注意力从整个国家集中到圣殿之上(「自己的帐幕」,「他的聚会之处」;参出二十五 22 ),以及其中的祭司、献祭和每年的节期(二 6-7 )。「锡安忘记她的圣节」一语回想到犹大在过去忽视真实的敬拜,因而耶和华挪去她外表虚假的敬拜。忽视真实的敬拜就是忽视神,犹如违反了第一条诫命般严重(出二十 3 )。
最后,诗人转而针对京城作为权力中心的地位;君王和首领被掳,这城已不再是一个国邦(二 9 )。先知和祭司们忽略了他们教导神的律法和代神发言的责任。更大的责任带来了更重的处分(参路十二 48 )。
二 11-19 泪流成河
诗人的感情现在全然流露出来,他因着百姓所受的痛苦而悲伤,这使我们想起耶利米(参耶四 1-9 );还有那些描写毁坏情况的生动图画(参耶四 31 )。在他的愁苦中,他向百姓讲话,并十分盼望去安慰他们(参一 2 )。当他记起那些该负责任的领袖没有带领百姓顺从神的时候,他的愁苦变成了愤怒(二 14 ;参耶五 12-13 ,二十三 9-40 )。这结果带来了全国性的灾难和羞辱。犹大的邻国也看见了这一度充满自豪的城市,现今的惨淡下场(他们讥讽的话其实是引用诗四十八 2 和五十 2 ,那里描述耶路撒冷的辉煌和华美)。
但这些结局其实是神的刑罚,是基于圣约的「咒诅」(参导论)。诗人转回哭泣的主题(二 18 ),并提醒百姓向神哭求。
二 20-22 向神请求
最后的请求(紧随二 19 ),可能是出自百姓(第 22 节的「我」指的是京城)或诗人的口(但无论如何,诗人在后来的事件中,强烈地将自己与百姓视为一体)。这请求是抗议那些过度严厉的刑罚。这是转向希望的一个指标;尽管当时仍未出现甚么保证的话,但祈祷本身就是一个转向神的表示,承认祂是唯一拯救的源头。
耶利米哀歌第二章
Ⅱ 第二首哀歌(二 1 ~ 22 )
这首哀歌对于降临南国的浩劫,有更详尽的描述。它的生动和有力显见这是作者亲眼目睹的实录。
A 神对子民的忿怒(二 1 ~ 9 )
神的忿怒就像乌云般笼罩犹大,准备要倾全力而出。神的忿怒必导致锡安城全然衰落,这里的比喻有些改变,以“锡安女子”来喻锡安城。这比喻常见于以赛亚书和耶利米书,且在哀歌中亦颇常出现(参:赛一 8 ,四 4 ,五十二 2 ,六十二 11 ;耶四 31 ,六 2 、 23 ,等等;和合本有时作“锡安女子”,也有作“锡安城”或“锡安的居民”)。以色列以为她和神立了约,所以享有特权地位,但对这地位在道德和属灵上的重责大任,却似乎浑然不知。如今她的降卑既突然且彻底,令她难堪地降到甚至低于其他民族。一度荣耀万分的京城不仅被夷为平地,而且一直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所,亦遭仇敌玷污。耶和华神圣的居所(参:诗一三二 7 )已经毁坏,为要突显神对选民的忿怒到了何种地步。 RSV 的 住处 指的是牧羊人和羊居住的处所,所以应该就是犹大空旷的村落区域。这些没有防御的住处和下一句固若金汤的城池,成了一大对比。以色列在神的旨意中,原被命定成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出十九 6 ),却因纵情声色和拜偶像而玷污了自己。现在神已给予犹大最后的羞辱,祂废止了她特有的地位,并把她降卑至低于其他的国家,而这些国家正是以色列费尽心血想要仿效的对象。在新约时代,迦百农被警告她的命运将如同哥拉汛和伯赛大(太一 21 及下),因为她和这二城一样抗拒神的救赎。
马索拉经文在 3 节提到 qeren ( 角 ),角是旧约最常用以形容能力和力量的象征,意指当神的忿怒如席卷而来的潮水般横扫南国时,即使防御最完善的堡垒,都无力抵抗。神不再以大能阻隔在祂的子民和其仇敌之间。结果,阿摩司所预言的烧灭的火(摩二 4 、 5 )果然吞灭了雅各的住处。作者接着将神拟人化( 4 节),描述神是祂子民强大的仇敌,因他们长久以来陷溺于罪恶和拜偶像中,所以祂和他们敌对。过往屡屡为以色列成就奇事的大能,如今却用来审判她。这里帐棚的意象反映出,前来劫掠的征服者尽情抢夺悦其眼目的一切物品;然而,在这已遭掠夺的国家内,已鲜有值钱的东西。基督在马太福音十八 8 ,二十五 \cs16 41 ,十三 42 等处,亦将火用为审判的象征。
神的子民不断地背道,使得神极其不满,所以让他们受到应得的处罚。 RSV 的 悲伤哭号 ( 5 节),未能贴切地以英文表达出两个希伯来文同义字 ta
~@niyya{h (哀伤、悲痛)和 ~@nniyya{h (悲伤、哭号)的押头韵和尖锐感。神的 帐幕 ( AV 、 RV 、 NEB : 会幕 )虽然并非坚固的建筑物,但却是神圣的,代表着神与祂的子民同在。但如今因全民作恶,这神圣的建筑被毁,就像它是园中毫无价值的窝棚一样。故而,律法中规定的节庆不再被记念,因为敬拜的仪式被突然中止。长久以来,相信神的人得以在祭坛与神和好,但如今这已成了往事。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外在的仪节并无法阻止神的审判降在不断拒绝神爱的民族身上。
7 节形容耶路撒冷在最令人惊恐时所遭的劫掠。甚至宏伟壮观的所罗门圣殿,亦即几世纪以来全民的骄傲,也无法幸免于难。从前面提到的祭坛和圣所得知,宫殿的墙垣即指围绕圣殿及附近建筑物的外墙。圣殿只是一群建筑物其中的一栋,共花了七年的时间建造;而王宫则花了十三年。这时间的差异,或许是因为圣殿可能原本是建来供王室敬拜之用。然而,这里所描述的喧嚷(参一 15 )来自于得胜的敌军,而非以色列敬拜者欢乐的喊叫。
8 节的 城墙 是一转喻,以围墙代表它所围的,亦即耶路撒冷城。神所定意的毁灭,惊人地见证了犹大的创造者满有主权的作为。正如盖房子的人在建造时仔细地丈量,神在毁坏的工作中亦同样精确,以确保拆毁之彻底。这样的命运在基督教时代初期又再次临到耶路撒冷(参:太二十四 2 ;可十三 2 ;路十九 44 ,二十一 6 )。该城所有的防御都被破坏殆尽,好像地将一切吞灭了。在申命记五 14 ,十二 15 和十四 27 、 28 , s%a`ar (门)一字均用以指该城本身而言。
犹大的神藉耶路撒冷的倾覆,表明自己的公义。祂完全恨恶罪,这点是长久以来的众先知所急切警告的。如今祂的公义已切实执行,世人均可有目共睹且心领神会。一旦祭司和大臣都被掳,便无人能将摩西的律法教导给留下的少数余民(参结七 26 ;摩八 11 、 12 )。祭司通常负责决定摩西五经中有关宗教的事宜;而王和其他官员则执行民法。对宣称要遵守摩西五经的以色列人而言,剥夺了其生存的基本规范,不但在属灵的层面上,是对士气的一大打击,而且势必同样严重地使社会陷入瘫痪。百姓既已失去属灵的异象,他们就只有灭亡(参箴二十九 18 )。基督徒必须定睛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基督(来十二 2 )。
由乌利亚的例子得知,并非所有耶利米时代的先知都是假先知,不论他们是否参与敬拜的事奉(耶二十六 20 ~ 24 )。就算是被耶利米抨击的那些先知,至少在社会上有其一定的地位。他们被斥责主要不是因为自称是先知,乃因他们是假先知。被掳一事,终于向众人显明了神的旨意,也使得对平安昌盛抱持虚妄安全感的人哑口无言。同样,那些可能支持耶利米责备假先知的人,此刻亦闭口不语。
B 饥荒造成痛苦(二 10 ~ 13 )
在由族长统治的文化中, 长老 很可能就是家族的领导人,虽然在民数记十一 25 ,七十位长老被指派和摩西分担管辖百姓的责任(参:出二十四 1 )。在刚进迦南地初期,每个城市都设有长老,负责管理当地诸般事宜(参:申十九 12 ,二十一 2 ;士八 14 ,等等)。被称为“以色列长老”的全国性团体,无论在被掳前后都有相当的影响力。他们曾要求立一个王(撒上八 4 ),而且他们的地位亦得到以色列和犹大诸王的认可,包括所罗门(王上八 1 ~ 3 )、亚哈(王上二十 7 )、耶户(王下十 1 )、希西家(王下十九 2 ),以及约西亚(王下二十三 1 )。如今地既已荒废,长老们亦无必须履行的责任。他们对被掳之灾束手无策,哀痛逾恒。扬起 灰尘 落在头上,是表示悲哀的举动(参:伯二 12 ;结二十七 30 )。穿上 粗布 (和合:麻布)则象征为死者哀悼(创三十七 34 ;撒下三 31 等等),以示为罪悔改(王上二十一 27 ;拿三 5 ,等等),或代表为个人或国家之不幸而哀伤(斯四 1 ;伯十六 15 )。这种布通常由山羊毛制成,且是黑色的。
AV 在 11 节提到 肠 和 肝 ( NEB : 肠,胆汁 ),意指情感的搅扰纷乱(参一 20 )。特别是肝(马索拉: ka{b[ed[ ,“沉重”),事实上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古时被认为是掌管心灵的处所之一,所以和深刻的情感反应息息相关,且通常是郁闷的情感。 RSV 在此将“肝”译为有类似作用的 心 。这里描述的悲伤,乃因追忆起耶路撒冷被围时,孩童们遭到的可怕命运而引发。这主题在 19 ~ 21 节和四 4 、 10 又再度重复。此处描写的悲惨景象,显然是目击者的实录,且这目击者似乎因此不寒而栗,无法将其从记忆中抹去。当孩童可怜地奄奄一息时,仍在乞求食物,马索拉经文的 榖与酒 指的是基本维生之物(参:申十一 14 )。他们甚至在匍匐于乱石堆寻找剩余的食物之时,便当场倒下毙命。在困境中,孩童寻求他们婴儿时曾有的安全感,但他们却在此无助的光景中饿死。这等悲惨的景象,和无忧无虑的孩童在耶路撒冷街头玩耍,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是神应许以色列复兴后的情景(亚八 5 )。
耶路撒冷倾覆的原因乃在于西乃之约,因此作者不可能藉着与别人相比较,来安慰耶路撒冷此刻的痛苦( 13 节)。神的报复已临到锡安,同样地,海亦强行进入护城墙之间的缝隙。人类受苦可悲的一面在于,无辜者经常要和犯错者一起承担罪的后果,耶稣基督便是最佳的例证(参:彼前二 22 及下)。若将耶路撒冷陷落一事,抽离历史因果的相关事件,或许会觉得神杀害这么多人是不公义、不道德,或不慈爱的。但若整体来看前后事件,犹大的亡国便成了神针对以色列人任意且公然犯罪,实现祂有关审判的多次预言。因此,引发神的报应的那些行为,本就是神不容许的。虽然在理论上是可以将吃奶的和孩童当作无辜的,然而他们也是这邪恶、背道的国家的一部分。就像所有的孩童一样,他们的命运亦和父母息息相关,并且毫无迹象显示,这些父母依照西乃之约的道德和属灵标准抚育下一代。犹大的父母在另一方面亦要为子女的不幸而负责。古时近东的战争规则,允许投降城市的居民免于一死。但以色列人顽强地抵抗巴比伦人,正如他们从前抵抗神一样,所以全民的命运已定。西乃之约整体为一的特性,要求全体的责任,然而公元前七世纪的犹大人,却似乎对此重要事实出奇地漠不关心。因此,就算有些人或许比较无辜,但他们所属的团体却无疑罪孽深重,所以落在神的审判之下。这些妄行、自私的父母对子女命运的漠视,突显出犹大人败坏的程度。父母没有教导子女敬畏神,使子女在神的喂养中长大,反而把子女出卖给巴力,使子女在情感和灵性上都成了巴力的奴隶。为人父母的基督徒责任实在重大,他们必须将基督徒的属灵价值灌输给子女,而子女则须听从并体贴父母(参:弗六 1 ;西三 20 ;提前五 4 )。
C 真假先知(二 14 ~ 17 )
作者在此指责当代的 先知 ,这也是耶利米信息的重点。作者在这里指出,先知应为国家的命运负大部分的责任。他们非但不提醒百姓西乃之约的意义,反倒宣告完全错误的平安和繁荣之信息(参:耶二 5 ,十 15 ,十四 13 ,十六 19 ,等等),完全漠视阿摩司、何西阿和其他人所发出的严重警告。这样,假先知就等于在鼓励犹大的居民陷溺于荒淫的巴力敬拜之中,而忽视了西乃之约的公义和道德标准。由于假先知并未揭发及斥责全民的罪,因此他们要为全国走向毁灭和被掳这无法扭转的趋势,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作者形容假先知所说的话引导人误入歧途,并以最严厉的批评加以斥责。假先知的言辞毫无实在的价值,这点已藉由事情的演变得以证明。如今,犹大在伤痛之余还要被人羞辱。耶路撒冷的仇敌恶意的欢喜快乐( 15 节),正藉着各种轻蔑的动作表现出来(参:耶十九 8 ,二十五 9 ,等等)。大卫的京城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其居民的骄傲(参:诗五十 2 ),但现在他们对自我的称许却害得自己被耻笑。犹大的仇敌积压已久的憎恨,此刻趁着犹大无能为力、落魄潦倒之际表露无遗。
希伯来文字母正常的次序是 `ayin 先于 pe ,但全书的离合诗结构,在这首诗的 16 节和之后的两首哀歌中,却不明所以地颠倒过来。被掳之前先知的神学思想早已阐明,神的属性或作为并无善变之处( 17 节)。耶利米的神谕特别强调神的宽容,并显明预言是有条件的,意指人自己其实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来决定神的作为究竟是福是祸。这里提到神所命定的,就是摩西五经中有关违背神旨意神必施罚的警告(参:利二十六 1 ~ 45 ;申二十八 15 ~ 68 )。既然犹大不断弃绝神的约,那么将要临到这国家的命运,当然毋庸置疑了。仇敌的军事力量是神所使用的工具,必然会达到神的目的。
D 流泪的祷告(二 18 ~ 22 )
18 节的主题突然改变,而这种情形亦见于本书他处。作者呼吁这痛心疾首的城市向神哀求。马索拉经文的 18 节一开始是他们的心哀求( RSV : 大声哀求 ; NEB : 全心哀求 ),这里指的是百姓全体,接着是 锡安的城墙啊 ( AV 、 NEB 亦同; RSV : 锡安啊 )。此处马索拉经文将“城墙”作“主”的同位词。有关将神当作保护的墙,参撒迦利亚书二 5 。耶路撒冷现正在令人不忍卒睹的悲伤中哀哭,因为她没有使“公平如大水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摩五 24 )。她被指示要继续哀哭( RSV : 愿你的眼,泪流不止 )。马索拉经文作“愿你眼中的瞳孔,泪流不止”,这里以“瞳孔”( AV 、 RV : 瞳人 )来代替整个眼睛。瞳孔形容了眼睛部分或全部的功能,并将其视为极为敏感的器官。在情感遭受巨大压力时,哭泣是深具疗效的行为;而那些刻意抑制眼泪、把不安情绪深藏不露的人,只有让自己陷于更严重的情感或甚至身体的反应之中。参:基督在拉撒路坟墓边之举止(约十一 35 )、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路十九 41 ),以及保罗在罗马书十二 15 的劝告。
更 ( 19 节),是时间的单位,整个夜晚十二个小时分成三更,每更各有四小时(参:士七 19 ),因此这里指的是在夜晚每隔一定的时间便发出悲叹,目的显然在于打断余民的睡眠,并提醒他们,他们的悲痛其实就是对他们先前所犯罪行的惩罚。中断睡眠在近代被用作心理武器,用以引导人供出思想上或其他方面之不轨,成效甚高。
这悲切、哀伤的书卷诗意盎然,所以有一些意味深长的描述。其中 倾心如水 一词,指的是诚挚的祈祷,意境格外动人心弦。再一瞥这惨剧,仍可看见孩童因饥饿而垂死的悲惨景象。这些可怜的人在耶路撒冷的断垣残壁中昏倒、垂死,却无人加以援助,这一幕显然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相信任何拥有如此敏锐之创作力的人,都会有一样的感受。垂死的孩童似乎是在绝望中寻找食物,因此从家里爬到城中心的街上,却仍毫无所获。拟人化的锡安在惊愕中,从这可怕的一幕转而绝望地向神呼求( 20 节),提醒神受苦的正是祂的选民。作者鼓励同胞们充分地表达其纷扰的情感是对的,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抒情感会让他们好过一点。结果在这样倾吐哀伤之后,他们便得到了精神上的发泄。如果他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懊悔来,以致他们最后可以得救(参:林后七 10 )。结尾的这些经文并无非难或斥责,只是承认随着耶路撒冷倾覆而来的悲惨事件,都是因国人长久以来违反西乃之约所导致。但作者隐约认为,锡安即使受罚,却仍还是在神的怜悯之中,因为在遥远的未来国家仍有复兴的希望。首都沦落的程度在此似乎藉着同类相食来表达,而这是对同类所能犯下的罪中,最应严加谴责的。犹大人只有在其他食物都用罄了,才会诉诸此途(参:王下六 26 ~ 29 )。 祭司 和 先知 经常随便地贬低了圣所各样高尚的属灵传统,如今却丧命于他们的犯罪现场。绝无任何敬拜的用具、仪式的程序,或有关的仪节,比所敬拜的神更重要,因为敬拜的意义在于神自己。神要求的是人心以最高的道德及属灵形式来敬拜祂,因此祂持续地坚持内心真正动机的重要,而非在敬拜的场合机械化地追求礼仪的程序。神的祭司就像神自己一样,必须以公义为衣(参:撒上十五 22 ;摩五 21 ,等等),而分别为圣的仪式和祭司所穿的外袍,都只是外在有形的记号而已。基督徒 都是有 君尊的祭司,而圣洁是主要的要求。
如上所述,处女和壮丁被杀戮的后果尤其严重( 21 节),因为这使得下一代无法延续。虽然毁灭临到百姓,无人幸免,但作者体认到迦勒底人不过是毁灭的工具,他们在神的许可之下运作,用以惩罚顽梗的以色列人。锡安现今学到了痛苦的教训,亦即他们所种的是风,所收的必然是暴风,而且这因果关系完全基于神的永恒不变和前后一致。因此,作者在此并无责难或不公平感,是极为恰当的。作者将围攻犹大的仇敌,比作在猎物上空盘旋的大鸟,让人尤其惊悚(参:太二十四 28 ;路十七 37 )。马索拉经文 mo^`e{d[ (参一 15 )意即“指定的时间”、“聚会”、“指定的地方”,用以指神圣的节期和会期,以及在指定地点的参与者。以赛亚书三十三 20 同样称锡安为“我们守圣节的城”,且 mo^`e{d[ 一词在诗篇七十四 4 亦用以指圣殿。而耶利米似乎曾以“四围的惊吓”,来强调在仇敌手中受围堵和被灭的恐惧(参:耶六 25 ,二十 3 )。耶路撒冷自认是居民的母亲,她所用的描述,是一位母亲会用以提到自己下一代的字眼( 22 节)。人们对孩童──尤其是男童──有极高的期望,但这只有让他们的灭亡更觉悲惨。──《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哀歌第二章
2:1
作者在本章第二首哀歌中,恢复用第一人称来哀叹圣所的被毁;用“何竟发怒”来说明他的震惊和哀伤。“锡安城”亦作“锡安的女儿”,看1:6注。“黑云”:喻神的审判。以色列如华美发光的大星,现在从天殒落。“脚凳”:可指圣殿中的约柜(代上28:2),更可能指锡安山(诗99:5,9)。
2:2 “雅各一切的住处”:看5节。
2:3 “角”是能力的代表。砍断以色列的角,是说犹大最坚固的城都无济于事,一样被摧毁。“收回右手”:神不再帮助犹大抵抗敌人。
2:6 “帐幕”、“聚会之处”:都指圣殿。
2:8 “他拉了准绳,不将手收回”:建造时拉准绳使建筑物依蓝图准确建造;现在拆毁它,也同样准确且彻底。
2:9 神本藉先知向祂的百姓说话,现在不再让先知见异象,与悖逆之民隔绝。
2:10 全城从上到下,从老到幼举哀。
2:14 假先知不说真话,反预言平安,挽救不了被掳的命运。“使你被赶出本境的缘故”意为百姓受假先知误导偏离正路,以致被赶出境。
2:15-17 “拍掌”:嘲笑的表示。犹大国的人受尽各种凌辱和耻笑,无地自容,敌人反得胜利,遂其所愿(“使你敌人的角也被高举”)。
2:19 “交更的时候”:每夜分为三更,每更四小时(看士7:19;诗63:6)。“倾心如水”:恒切祈祷(诗62:8)。
2:20-22
耶城用第一人称向神发出痛苦的祷告,圣城被敌人包围,城中粮食短缺,饥饿逼妇人杀子裹腹,少年处女倒毙街头,耶和华的怒气无人能抵挡;祂的刑罚无人能逃脱(看耶42:17;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