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四十三章
第 43 章
耶 43:1-3> 祷告若无顺服的心,便与求仙问卜以求安心的心态无异……
43:1-3 约哈难一伙人来找耶利米的目的根本不是求问神的指引,乃是希望神赞同他们的计划。我们也常常会犯同样的毛病──要神答允自己期望的事,而不是寻求祂的心意和引导。除非我们愿意让神改变我们的计划,否则一切计划都是徒然;除非我们愿意接受神的回答,否则一切祈祷都无益处。
逃往埃及
耶 43:4-7> 你经历过神的应许实现了的事吗?你相信那是出于神吗?
43:4-7 约哈难和军事将领等人都害怕听从神的吩咐,执意继续上路投奔埃及,并且胁迫耶利米与他们一起走,以为与耶利米同在神就不会降祸于他们。耶利米作先知四十年,所说的很多预言都应验了,他更放弃在巴比伦享受安逸生活的机会,甘愿回到同胞身边共度忧患。可是,他的同胞对他的肺腑之言仍然置若罔闻。听众的反应不一定能反映我们是否成功。耶利米已遵照神的一切吩咐而行,无奈他服事的人冥顽不灵,一句也没有听进心里。
耶 43:10-13> 巴比伦王必进攻埃及,犹大所托付的庇护之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保障……
43:10-13 尼布甲尼撒在公元前 568 至 567 年入侵埃及,埃及顽强抵抗,但很快就被巴比伦征服,情况与犹大一样。这个犹大曾寄予不少厚望的大帝国,倾刻间就瓦解了!──《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四十三章
进入埃及(四十三 1 ~ 13 )
四十三及四十四章记载犹大的剩民怎样进入埃及和神对埃及的预言。
.率众入埃及地( 1 ~ 7 )
约哈难众人既不听先知的话,又不承认自己的软弱;相反,他们更把“说谎者”的罪名加在耶利米身上。但可能他又怕直接得罪先知,所以将主谋之罪推在服事先知的巴录身上。他们不单狂傲,且是诡诈不负责任的小人。最后,他们还强迫先知与巴录和众人进入埃及地。埃及代表灾祸之地,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引带众人走入败坏灭亡之路。昔日列祖为奴之苦及耶路撒冷的浩劫,都不能阻止他们向恶之心。
.埃及必定灭亡( 8 ~ 13 )
答比匿是东面三角洲之地,为埃及前的城市。约哈难以为埃及是安全地,可以远离巴比伦王的魔掌。可惜,事与愿违,他的冀望变成幻影,因为神预言祂会用巴比伦王来攻击埃及,拆毁埃及的庙宇和神像,而犹大剩民必死在其中。第 9 节的总意是指犹大剩民必不能逃离巴比伦王的毒手,定死于埃及。后来根据遗迹的记载,尼布甲尼撒王真的在主前五六八 / 七年间进攻埃及,带来局部的毁坏。
祈祷 求不断提醒我,免得我一意孤行。 ──《新旧约辅读》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 第四十三章 注释
1-7 余民逃往埃及
百姓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并且还嫁祸第三者,这种刚硬背约的行为
不断在以色列历史中重演。
7
「答比匿」: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隅。
8-13 预言巴比伦进攻埃及
先知再藉象徵性动作来传达神的审判信息。
有残碑证实主前五六七年尼布甲尼曾攻入埃及,时值法老阿马西斯在
位,结果双方缔约和解。
9
「砌砖」:或指以砖砌成的路面。
「光华的宝帐」:可能指宝座上的罩盖。
12
「被上外衣」:根据古译本的意思,或作「清除外衣上的虱子
」。
13
「伯示麦」:意即「太阳之家」,为开罗附近的古城,以太阳
神庙闻名,列有两排柱像,今日旧址仍存遗迹。
思想问题(第 43章)
1 众军长对先知耶利米的态度如何跟十天之前显着不同?
为什麽他们坚信耶利米这次没有传讲神的信息?
当你说要寻求神旨意的时候,会否与百姓一样只听符合自己心意
的「答案」,参 42:20-21。
2 众军长反咬耶利米和巴录一口,指斥他们存心不轨。
对意见跟你不同的人,你会否动辄扣上帽子,攻击别人的动机?
3 43章1节对耶和华的描写有特别?
这如何回应上章的字眼?
你认为作者这样做有无特别意思?
4 在百姓以为最安全的埃及地,巴比伦王也能大施杀戮。
讲道材料
耶利米书第四十三章
下埃及(四十三 1-13 )
预知与否,耶利米得到的反应是粗鲁、忿怒,而又无礼的:‘你说谎言’( 2 节)。他们谴责他是假先知(参廿三 9 及以下);不但如此,又说他的信息受到巴录过度的影响,他们似乎怀疑他有强烈的亲巴比伦的倾向。这是首次指出巴录,连同耶利米在耶路撒冷毁坏之后仍然活 。
巴录对耶利米所要说的有何影响,在前面有巴录出现的那些事件中没有任何暗示。他一直以来主要是耶利米的书记,写下耶利米口授给他的话,并宣读先知的原稿。然而在这里的控诉是可能有其理由的。极可能在耶利米等候耶和华话语的那些日子里,他曾与巴录讨论这种情况。排除别人,只单独与上帝同在,那样做并无任何特别的好处。指引仍然临到我们的其中一个方法,是藉 寻求基督徒同道的忠告。但巴录若在那里留心听并且作出忠告,那么耶利米向百姓宣扬的,并不是巴录的话,而是耶和华的话。
那 难民既拒绝了耶和华藉 耶利米所说的话,他们便向埃及进发,而且到了答比匿,那尼罗河三角洲东边的一座边境城市( 7 节;请比较二 16 )。耶利米和巴录也与他们同行。耶利米是自愿去,或是这一 人中的负责人并未给他选择的自由呢?他是个先知,大家都知道在过去他是正确的。虽然百姓深信他刚刚说的话是错的,但他们可能仍然认为他在将来某一日会有用处。另一方面,耶利米愿意与已拒绝耶和华的话之百姓同行是意料中事。他曾这样做,就是留在耶路撒冷,分担他的同胞自招的痛苦,甚至在他劝告他们逃亡到巴比伦人那里去之时。他可能相信上帝要他与那些依然背逆的同胞同在。那总是比与志同道合的信徒结伴为伍要困难得多,且牺牲更多。
耶利米最后的言论是来自埃及。他在埃及继续生存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他逗留在埃及无论长久或短暂,有一件事是清楚的。我们若按一个先知能否有效地传达信息给别人,使他们接受他奉上帝之名所传讲之真理而去界定他的成功与否,那么耶利米在埃及他同胞中的工作并不比他在耶路撒冷成功。他唯一的‘成功’是自始至终虽然遭受周围之人的压迫,而且有内心的混乱,但他依然忠于上帝交托给他的话。
耶利米曾警告那些难民,在埃及他们不会有持久的安全。他现在用一种象征的行动( 9 节)和补充的话( 10-13 节)向那些在答比匿的难民强调这信息。关于这种象征行动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先知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参十三章一至十四节的注解 ── 变坏的麻布带 。虽然在第九节有些字眼的精确意义不清楚 ── 例如,译作‘灰泥’和‘铺道’(译按:和合本作‘砌砖’)的字眼 ── 但先知所作的和他为什么这样作大概是不必怀疑的。
他在难民同胞‘犹太人’面前拿起几块大石头,并用某种黏合物或灰泥把那些石头埋在当地‘政府建筑物’(现代英文译本的译法 ── 这大概是标准修订本在第 9 节译作‘法老的宫’那几个字的意思)其中一所的大门口附近。正如补充的话所清楚表明的,这些大石头将会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粉碎埃及的权力后安置他宝座的根基,而且在其上他会支搭他辉煌的宝帐。他会突袭这地,蹂躏这地,并且放火焚烧埃及人的庙宇,包括孟斐斯( Memphis )附近纥流坡利( Heliopolis )(太阳城,译按:和合本称为‘安城’)锐神( Re )的庙宇,就是着名的太阳神庙( 13 节)。巴比伦人‘清洗’埃及的程度是用一个平凡而又生动、广为曾到东方旅行的人士熟悉的例证,现代英文译本很简洁地将这例证描绘出来:‘正如牧人清除他衣服上所有的虱子一样,照样巴比伦王会清除埃及地,然后凯旋地离去。’( 12 节)
约十年后尼布甲尼撒确曾进军埃及。然而,他并未如这段经文提到的‘清洗’这地。他似乎没有永久征服埃及的想法。他们似乎想藉 这次具警告性的远征,让埃及人知道,任何干预那被认为属巴比伦帝国内部事务的行动是不会容许的。
所以,耶利米说的这些话在某些方面并未按字义应验。他是否会为此而失眠则成疑问。他并不是要确立自己是个政治分析家或权威。将来巴比伦人侵略埃及的详情大概不是他关注的。他的目的是要自己的同胞确实知道,若抛弃耶和华,在埃及寻求庇护,他们在那里重建新生活的希望就会幻灭。他们离开犹大若是因为他们怕巴比伦人报复的话,巴比伦人在埃及也会追上他们。对于那些故意‘不听从耶和华的话’之人( 4 节),是不可能有前途的。 ── 《每日研经丛书》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书
柒.当时史事(三四~四五)
三.耶利米和余民流亡埃及(四三~四四)
四三 1 ~ 7 约哈难指斥耶利米说谎, 又指巴录教唆他这样做,於是将他所有的百姓,连同耶利米和巴录都带走,进入埃及地去。
耶利米书 43:2
你 说 谎 言: 百
姓 只 是 假 意 顺 服 神 的 旨 意。 他 们 如 此 愚 昧, 以 致 神 令 刀 剑、 饥 荒 和 瘟 疫 临 到 他 们 (42:22) 。 一 个 人 如 果 只 是 表 面 上 祷 告、 参 与 教 会 的 敬 拜 和 领 主 的 圣 餐, 实 际 上 却 不 愿
意 真 心 跟 随 主 ( 参 42:20) , 那 他 就
犯 了 致 命 的 错 误。 神 的 忿 怒 和 审 判 必 将 临 到 这 样 的 人 ( 参 林 前 11:27 注 ) 。
43:7
都 带 入 埃 及: 民
众 不 顾 神 的 命 令 (4 节 ) 而 去 埃 及,
并 且 将 耶 利 米 也 一 同 带 去 (6 节 ) 。
他 们 或 许 以 为 耶 利 米 的 同 行 能 够 保 证 他 们 得 到 神 的 保 护。 事 实 并 非 如 此, 耶 利 米 早 已 预 言 过 神
将 差 遣 尼 布 甲 尼 撒 王 的 大 军 攻 击 埃 及, 剿 灭 埃 及 的 军 队 以 及 埃 及 全 地 的 一 切 神 像 (10~13 节 ) 。 神 将 击 败 犹 大 民 众 所 寻 求 安 全 庇 护 的 外 邦。
耶利米书
注释
四十三 1-13 前往埃及
到目前为止,因着最近发生的圣殿被毁,耶利米所说的话的真实性是活生生地显示出来了。但再一次地,他仍被别人控告他在说谎。真理的知识从来就不为犹大所接受,百姓一直被人误导,那些人自以为知道真理,却利用自己的权柄去撒谎(二十三 16-18 )。约哈难和其它的人没有公然拒绝神的旨意,但他们表示他们知道得更准确。这当然是一种自欺的行为,他们并没有神的权柄。人很容易会受到引诱,用自我的方法去解释神的旨意,尤其是当他极之盼望事情会按照他所相信的成全,这种试探是实在和很常见的。忠心的巴录于是变成了新领导者手下的代罪羔羊( 3 节)。
逃亡埃及的事随着发生( 4-7 节),这代表了神恩慈地开始复兴祂的百姓和赐福给全地的工作受到破坏( 12 节)。这是一个确定了的意向,定意要放弃那地,其中包括了皇室中的余种( 6 节;比较四十一 10 ),也包括了耶利米,他是最不愿意迁移的人,他曾经多次反对逃奔埃及。
即或在埃及,神仍借着耶利米向百姓说话,这显示了祂的恩慈和忍耐(而且祂仍要求他们悔改,参四十四 7 )。但现在的说话是一个审判,虽然在埃及,神对祂背道的子民的刑罚仍借着尼布甲尼撒的手而继续。百姓们本欲救自己脱离巴比伦,但其实他们反将自己置于巴比伦的刀兵之下。耶利米在这里预言性的表征,是意味着巴比伦战胜埃及,是无可避免的(这事果然在主前 568 至 567 年发生;比较结二十九 17-20 )。对埃及审判的话一如以往对犹大的一般( 11 节;比较十五 2 )。尼布甲尼撒的胜利显明了埃及宗教的软弱( 13 节)。
耶利米书第四十三章
四十三 1 ~ 13. 逃往埃及
虽然神的带领和这些余民的计划大不相同,他们仍决定逃往埃及。
1 ~ 7. 逃亡
耶利米个人的清白虽经先前诸多事件证实,但只因他说了众百姓不想听的话,他们就诬蔑他说谎。他们还将自己的缺乏安全感,投射在巴录身上,说他操纵了耶利米的感情以致把神的信息扭曲成相反的意思。耶利米此刻看清情势已毫无希望,故而对此指控亦不作任何回应(参:基督在太二十六 60 ~ 63 的态度)。正如四十 11 所记载的,许多犹大人在耶路撒冷陷落前不久,即离乡前往邻国,其中显然包括王室的众公主(参四十一 10 )。很可能这群人强迫耶利米和巴录同往埃及。 答比匿 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侧的边境城市。该城在七十士译本中的名字( Taphnas, Taphnais )显示,答比匿就是希罗多德所提及的 \cs16 Pelusian Daphanai 。它位于现今的德夫内山丘,即塞德港( Port Said )西南约二十七哩。
8 ~ 13. 预言埃及被征服
多数译本的 9 节相互之间有相当的出入,且马索拉经文的某些用语意思又不甚明确。 Melet] 应该是用以形容“灰泥”的,而 malbe{n 则是“砖砌的高台”或“古埃及的石室坟墓”。 RSV 译为 在砌砖的灰泥中 ,但其它的译本作 在砌砖下的灰泥中 ,乃是根据臆测。于十九世纪挖掘出答比匿的裴崔( Flinders Petrie ),在王宫门口清出一片铺设过的区域,他认为此区就是本节所提的“高台”。 72 伊里芬丁蒲草纸亦提到位于此边界要塞的“王宫”。耶利米究竟如何完成神交代的工作,这里并未说明,但显然是藉着动作来传达此一比喻。神的仆人尼布甲尼撒将在耶利米立下的基石上建造,并必将宝帐支搭在其上。希伯来文 s%ap{ri^ro^ 在圣经中仅见于此,所以意思不甚明确,有人认为应作“柱子”或“地毯”解。但是不管论此字的真正意思为何,比喻的用意却极为明显。虽然犹大难民躲藏在人口众多的埃及,但他们仍将被寻获,并将和其同胞一样,感受到巴比伦雷霆万钧的威势。一篇碑文的断简残编记载,尼布甲尼撒事实上于公元前五六八/七年入侵埃及,当时的法老王是亚玛西斯( Amasis ,公元前 570 ~ 526 年)。此次进击只是恫吓性的速战速决,并非旨在歼灭埃及。亚玛西斯显然听从了警告,因为自此他小心翼翼地和巴比伦保持良好关系。 73 各英译本对希伯来文动词 `a{t]a{h ( 12 节)的译文各异,包括 包起 、 穿上 以及 清除 。此处牧人的明喻用法很不寻常,意指“摘除”,就像除草、除虫及其他类似的东西。征服者必将猎物的毛清除干净,而这似乎是此词最佳的解释。此处 RSV 依七十士译本作 何立欧波立 ( Heliopolis , 13 节),亦即马索拉经文和 NEB 的 伯示麦 。此词意指“太阳之家(殿)”,此城市很可能就是靠近孟斐斯的何立欧波立。
72 W. M. F. Petrie, Tanis II (1888), pp. 47ff.
73 参 CCK , pp. 20ff.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第四十三章
43:7 “答比匿”:埃及东北部一座大城。耶利米和巴录都随这批人去到埃及。
43:9 法老皇宫前面有一道石铺的地台。耶利米这时是以行动来宣告,巴比伦王一定要来进攻埃及。
43:11 尼布甲尼撒王果在主前568年进攻埃及。
43:13 “伯示麦”:埃及一城。名意是“日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