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第 16 章
出 16:1> 神把百姓带到这大而可畏的旷野,是要……
16:1 汛的旷野乃是一大片布满沙土与岩石的广阔荒漠,草木不生,如此的环境,正适合神试炼并塑造祂的百姓。
出 16:2> 以色列人又在埋怨;遇到困境我可曾如同他们一样?
16:2 以色列人故态复萌。他们遇到了危险、物质匮乏与艰难困苦,不但大大地埋怨摩西与亚伦,甚至还盼望早日回埃及去,不过神仍亲自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逆境常令人忧虑不安,本能地怨天尤人。身处逆境,他们不检讨对神缺少信靠才导致困难重重,只是想尽快逃避艰难。你受到重压之时,要抵挡逃避现实的心态,并要专心仰望神的大能与智慧,以帮助你冲破困局。
出 16:4-5> “一天收一分”难道不可多收一分?顺服,是这样学来的!
16:4-5 神在旷野应许供给以色列人粮食,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过祂要试验各人是否顺服,祂要知道百姓会否遵守祂的吩咐。只有顺服神才能学到信靠,这样的功课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习。
出 16:14-16> 旷野中人人拾取神赐的吗哪,我也天天拾取属灵的吗哪吗?
16:14-16 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每天早上有类似白霜的小圆物──吗哪出现( 16:31 )。百姓要到外面拾取,将它像谷粒一样地磨碎,做成有如搀蜜的薄饼。这些吗哪每早降下,是神赐给他们满足肉体需要的食物。在约翰福音 6 章 48 至 51 节中,耶稣将自己比作吗哪,是我们每天的生命粮,能满足我们属灵上的需要。
出 16:23> 你有安息日吗?留给了谁?
16:23 以色列人在安息日不可以做工──甚至生火煮饭也不可。这是什么原因?神知道日常忙碌的生活,很容易令人分心而不敬拜祂。人常常让工作、家务、娱乐、休闲占满整天,却没有时间敬拜神。所以我们必须预留亲近神的时间。
出 16:32> 神吩咐把吗哪留给世世代代,为的是……
16:32 以色列人要用特别的器皿盛吗哪,用以纪念神在旷野对他们的供给。在基督教的敬拜中,象征常占重要的地位。我们使用象征(例如圣餐中的饼与葡萄汁),纪念神的作为。象征对敬拜很有帮助,只是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把它当作敬拜的对象。──《灵修版圣经注释》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埋怨的背后(十六 1 ~ 21 )
在神的眼中埋怨是罪来的,而且它具有极大的传染力,因为它蔓延得非常快,一下子便可以使机构、学校或球队的元气大伤。很多人时常埋怨天气、食物或是不满政府等等。若是这样,他们就犯了两个错误:
1. 他们是善忘的──不单忘掉了神过去所赐的恩典,也忽视了在他们周围有千千万万的人比他们的处境更糟糕呢!
2. 他们是小信的──因为他们认为神不懂得照顾他们各样的需要。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以色列人。虽然他们的罪过已蒙赦免,但是他们仍然渴慕以前属世的生命,仍然盼望在所得到新的自由之外多取一点欢乐。一个可以补救的方法:让每天都成为一个新的机会去经验神的信实,学习去信靠祂,并倚靠祂的供养度日。
基督徒不是装上了一个属灵的电池,让它慢慢消耗;乃是每日每时刻的与能源(主耶稣)有紧紧的接连,像每天收取鹌鹑和吗哪一样。所以我们每天有单独的时间读经和祈祷是很重要的!
祈祷 主啊,以天上的粮供养我吧!
守安息日(十六 22 ~ 35 )
第四诫“当守安息日”。为迎合今日的时代,我们可有一个特别的方法去守这个诫命?这诫命本来就是为人的身体和灵性而立的,因为人断不能一直工作而没有休息,乃需要有定时的休憩。
这条诫命的正确应用方法乃是说我们应当仍旧拥有一些很个人性的事情。诸如在礼拜天可以出外旅行、烹饪、款待朋友等,这总比单单死守规条更有帮助;故此今天守安息日之意义就是要我们所作的能符合下列的三项原则:
1. 真正的休息:不作工,也不参与平时每日的各项活动。
2. 藉参加崇拜将尊荣归给神。
3. 多用一点时间(较平日为多)去思想属灵的事情、祈祷、读经或阅读属灵书籍。
虽然很多人诸如医生,牧师,护士,通常在礼拜天都要工作,但是我们必须尽力去完成本分,因为事实上我们亦可以抽另外一天或是半天去守安息日要做的事情。
祈祷 主啊,教导我晓得按的心意,去安排在礼拜天应做的事情。 ──《新旧约辅读》
出埃及记 第十六章 注释
1-35 从天上降下的食粮
1-3 以色列全会众因缺粮而发怨言
1「第二个月十五日」:应是从年头计起,而不是从出埃及後计起;他们是在正月十五日(出12:6)起行,现已离开埃及一个月,所预备的粮
食差不多吃光了。
「汛的旷野」:位於西乃半岛的东北部;虽然我们今日不能确定以色列人在半岛内所走的路程,但不能否认作者的确仔细将路程记录,要强
调是神自己「带领」以色列人行走旷野,而不是选民按己意而行的。
3 百姓其实不是真的快要饿死,只是怀恋在埃及所吃的美肉。(参串)
4-5 神应许摩西将要从天降粮
4「粮食」:在原文广义上可指任何食物(包括肉),但狭义上乃指面包(即单指吗哪);从下文来看,这狭义的解释较为适合。神赐吗哪「试验」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倚靠 每天的供应,并相信 在第六天内会赐下双倍的食物。
6-8 摩西以辩驳的方式回答百姓
百姓控告摩西,指他领他们出埃及是一种欺骗,摩西的回答是:他们不久便会经历那带他们出埃及的耶和华所显的大能。
6-7是平衡的,强调他们将要经历神的能力 ,
而8节则解释神将如何藉着每早晨及晚上的神迹来彰显 自己。摩西指出百姓发怨言实在是向
神抱怨;百姓企图隐藏他们对神的不信,将责任推到摩西身上,摩西却将他们对神的不信一语道出。
9-12 神亲身的显现
12 神表明他已听见百姓的怨言。虽然他们的要求不一定反映真实的需要,只是藉此表示不满;但神依然遂其所愿,让他们知道神的丰富足够
维持他们生活的所需。
13-21 神所应许的粮食降下了
13「鹌鹑」:体积很细小,经常来往欧洲南部及亚拉伯之间,所以必经西乃半岛。
14 希伯来人相信露水是由天而降 (申33:28),
所以认为吗哪与露水一同而来。
「小圆物」:原文的意思不大清楚,或可译为细小片状物。
15「这是甚麽呢」:在原文与「吗哪」的发音极为相似,可能就是吗哪一名的起源。
16「俄梅珥」:是当时的容量单位,约二点三公斤,是人一天的口粮。
18 神按需要赐吗哪给百姓,并禁止他们储存,让他们学会信靠他按时的供应。
22-30 第六天收取吗哪之例
23 显示吗哪的奇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泡制。
25「安息日」:是神分别出来特别的一日,这日是欢乐的,百姓不需哀哭或捱饿。
28 再度提出神是不断的试验百姓顺服的程度。
31-35 盛一罐吗哪作为後世的记念
31 吗哪的样子像「芫荽子」;後者的种子细小,呈灰白色,通常作煮菜调味用。
32-33
神吩咐将吗哪留到後世,让以色列人记得他们的生活是何等需要倚赖神。
34 作者超越了时间的次序去叙述这事,为要带出一个神学重点:吗哪(代表恩典)与法版(代表律法)都同是属於神的。
思想问题(第 16章)
1 你通常为了什麽事情而发怨言呢?
原因何在?
你是否只顾批评而不动手改善情况?
2 你认为以色列全会众所发的怨言合理吗?
作为领袖的摩西怎样应付呢?参 7-8节。
3 「吗哪」和「日常食物」有什麽分别呢?
须要为此付出劳力吗?
可囤积吗?可购买吗?
收取吗哪之法对信心、工作、计划和休息有何指示?
4 从本章 18节的记载中,你得到什麽属灵教训?
神的恩典对每个人是否一样呢?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鹌鹑与吗哪(十六 1-36 )
许多年青基督徒,当他们委身基督的时候,发觉自己面对许多限制,有些清楚地是由于教会的传统,有些却是圣经的要求。他们因为不了解那些较老的教友适应这些拘束,视之为当然,故他们感到不舒服,甚至反叛明显增加。
这种情形大致上也是以色列人的心态,他们一旦进入陌生的旷野生活,虽然此地的拘束是物质的而不是伦理性与灵性的。他们可能以为摩西长期在米甸作牧羊人,对他们的苦境并不了解。
在玛拉的怨怼是可以原谅的。水为民生所必需,面对一个没有可饮的水源,不免使人失望,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以琳憩息时,较安舒生活的希望渐长,却又为汛的旷野的实际情形所挫折。这名字汛( Sin )与希伯来语的邪恶当然没有关系。
虽然并未提及他们陷于饥谨,但在他们离开埃及一个月后,他们必然是随身口粮已经减到应急配给的程度了。他们回想埃及是很自然的事,在埃上,照碑文说,奴工吃得相当饱,虽然他们在那里也必然抱怨。不过我们可以原谅他们那过分的夸张。他们在埃及不会常常有肉吃,只是民数记十一章四至五节的类似经文,却特别提到容易有鱼吃。希伯来字 basar 含义广泛,足以包括一切肉食。这里没有受到上帝的责备,因为虽然请求的方式有错,其内容则是合理。
这里上帝所赐的是双重的:有鹌鹑和吗哪。前者是特别的,而且只在民数记十一章卅一至卅三节再提及一次。除它们在固定时间到来之外,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因为西乃半岛位于它们每年移栖的路上。基督徒一般都经验到,上帝特殊的恩惠总是与自然事物相联系,而且以及时显示出其特点。
关于吗哪的主张很不一致。今天流行的说法是,在西乃有一种活像圣经所描述的吗哪的东西。它是在沙漠常见的灌木柽柳枝上生长的,两种介谷虫的蜜露分泌物。在约瑟夫的犹太古代史中已经叙及。白度英人称之为吗呐( mann )。其他类似的现象也有过记载。
我们看见出埃及记有这么多本质上基于自然现象的神迹,便可能无顾忌地否认会与现代的观众有任何关联。但是有充分的理由使我们拒绝对吗哪的纯粹自然主义的解释。说圣经不过把一个简单得多的事件夸张,也是很不适当。
现代的‘吗哪’只在初夏,而且只在西乃有限地区有之。有时经年不见。如果留存下来,它不生虫( 20 节,新英文本,新国际本),温度高了也不熔( 21 节);和圣经所说的吗哪的规律性与数量有所区别,它不具有适应个人需要的能力( 17-18 节),而且又适应守安息日的需要( 22-27 节)。双倍( 22 节)并非由于百姓故意收集,而是为安息日的需要。可能在主祷文中‘我们日用的饮食,求父今日赐给我们’的祈求,是回顾这事,因为它的意思可能是,‘求父今日赐我们日用所需的饮食’。
在接受与拒绝这个故事之间没有中立地带。与出埃及记其他神迹相似,上帝使用现代的‘吗哪’,但是它的纪录却超出我们所能解释。在我们说出‘纯粹虚构’之前,我们要记得它与四福音书记载的神迹,给五千人吃饱以及在迦拿变水为酒都有关联。
在灵性上,它鼓励历代的基督徒认真地思想基督的话,‘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衣食)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 33 ),并且永不失望。
显然的,第卅二和卅三节中的‘留到世世代代’的命令,是放在制造会幕之后的,但是按希伯来历史的习惯,它常记载在有关吗哪的纪录之后。到了所罗门的时代,装吗哪的罐子不见了,我们不知道是如何不见,和何时不见了(王上八 9 )。‘安息日’一词也可能是稍后才采用的一个名词;参看二十章八至十一节对这名词的处理。
如果要问,为什么吗哪的供给要这样的限制,第四节回答了,在那里,标准修订本是误导的。译文应为,‘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新国际本,新英文本)。──《每日研经丛书》
二.汛的旷野(一六)
一六1~19 以色列人朝着东南方向走,便来到汛的旷野。汛的旷野乃是一大片布满沙土与岩石的广阔荒漠,草木不生,如此的环境,正适合神试炼并塑造他的百姓。然而他们在那里苦苦发怨言,投诉粮食短缺,又叹气向往埃及的食物,似乎忘却了食物背后的奴役和苦差。何等惊人的改变!以色列人方于昨日歌唱,今竟开始大发怨言!其实,这正是人心的写照。他们发怨言的缘由,只不过是他们饥饿。今天神的子民,也常因遭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发怨言。许多年青基督徒,当他们委身基督的时候,发觉自己面对许多限制,有些清楚地是由于教会的传统,有些却是圣经的要求。他们因为不了解那些较老的教友适应这些拘束,视之为当然,因而他们感到不舒服,甚至反叛明显增加。
然而,神仍然恩慈地在晚上赐下鹌鹑,早晨赐下吗哪。鹌鹑只供应过两次,一次记在这里,另一次在民数记十一章31节,而吗哪却不断供应。“吗哪”在原文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呢?”它是神奇妙地踢下来的食物。吗哪小而圆,色白甜美(3节);预示基督的谦卑、完美、纯洁、甘甜;是神生命的粮。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将自己比作吗哪,是我们每天的生命粮,能满足我们属灵上的需要(约六48~51)。
以色列每人可以收取一俄梅珥(约三品脱)。不论多收少收,按这分量大约收取,他们都得饱足,并不过多。这里表示基督的丰富能满足百姓一切的需要,当基督徒向有需要的人分享时,他们也同样得到满足(林后八15)。吗哪要清早起来收取,日头一发热,它就消化了。我们也应当在一天开始的时候,生活的压迫仍未涌至。便先飨以基督为粮。吗哪必须天天收取,我们也须天天从主得粮。吗哪是在一个星期的头六天每天收取的。第七天并不供应。
一六20~31 到第六天,神吩咐以色列人收取双倍的食物,留到安息日。如果在别的日子,剩下的吗哪便会生虫变臭。吗哪就象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可以烤或煮。摩西斥责那些在安息日收取吗哪的人。
一六32~34 摩西把一些吗哪放在金色的罐里,留到世世代代作记念,日后放进约柜中(来九4)。到了所罗门的时代,装吗哪的罐子不见了,我们不知道是如何不见,和何时不见了(王上八9)。神在创造后第七天安息(创二2),可是他并没有吩咐当时的人跟着做。现在,他向以色列国定立安息日的律例。日后,这律例成为十诫之一(二O9~11)。这是神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立约之凭证(三一13),每周提醒他们,是神把他们从埃及的捆绑中释放出来(申五15)。神从没有吩咐外邦人守安息日。十诫中有九诫在新约中重复出现,作为教会行义的指引。唯一没有重复的便是守安息日。不过,世人都持有七天工作,其中一天休息的原则。对基督徒而言,这天是一星期的第一日,就是主日。这天并不是要守律法,而是极有恩典的一天,因为我们可以放下属世的活动。全心全意地敬拜、事奉神。法柜的意思是约“柜”;虽然约柜仍未出现,但这里已提到。
出埃及记 16:2
向 摩 西 …… 发
怨 言: 这
是 以 色 列 人 第 3 次 向 摩 西 和 神 发 怨 言 ( 比
较 14:10~ 12 ; 15:24) 。 尽 管 神 在
他 们 身 上 有 如 此 多 的 作 为, 但 他 们 还 是 很 快 就 对 神 的 美 善、 智 慧 和 神 在 他 们 身 上 的 旨 意 失 去 了
信 心 ( 比 较 17:3 ;民 14:2 ; 16:11, 41) 。 使 徒 保 罗 警 戒 新 约 信 徒 不 要 效 法 以
色 列 人 的 恶 行 ( 林 前 10:10) 。 当 我
们 遇 到 严 重 的 困 难 时, 我 们 不 能 抱 怨 神 的 疏 忽 和 失 信, 而 要 把 自 己 的 道 路 交 托 给 他, 谦 卑 地 祈 求
神 帮 助 我 们 解 决 难 题, 相 信 他 必 定 为 着 我 们 的 益 处 行 事。
16:4
粮 食 从 天 降 给 你 们: 这
种 从 天 而 降 的 粮 食 称 为 “ 吗 哪 ” (15 节 ) 。 以 色 列 人 离 开 埃 及 以 后, 神 就 奇 妙 地 把 这 种 特 殊 的
食 物 从 天 上 降 下 来 供 养 他 们。 这 是 一 种 样 子 如 同 雪 片,味 道 如 同 蜂 蜜 的 白 色 薄 饼 (14, 31 节;民 11:9) 。 以 色 列 人 进 入 迦 南 地, 得 到 其 它 食
物 以 后, 神 就 不 再 降 下 吗 哪 给 他 们 ( 书 5:12) 。 吗 哪 也 是 耶 稣 基 督 的 预 表, 因 为 他 是 “ 从 天 上 来
的 真 粮 ” ( 约 6:32 ;比 较 启 2:17) , 能 够 赐 给 人 永 远 的 生 命 ( 约 6:33, 51, 58) 。
16:4 我 好 试 验
他 们: 对
于 从 天 上 降 下 的 粮 食, 神 作 了 明 确 的 指 示, 目 的 是 要 试 验 以 色 列 人 是 否 愿 意 信 靠 和 顺 服 他 ( 比 较 申 8:2~ 3) 。 同 样, 神 有 时 也 会 在 我 们 的 生 命 中 设
定 一 些 情 形, 以 之 试 验 我 们 对 他 的 信 心 和 忠 心。
16:21
每 日 早 晨: 神
命 令 以 色 列 人 只 能 按 着 每 日 的 需 要 收 取, 借 此 教 导 他 们 必 须 每 日 单 单 依 靠 神 的 恩 赐 而 活 ( 比 较 太 6:11) 。
16:30
第 七 天 安 息 了: 借 着 有 关 “ 第 七 日 ” 的 教 训 (22~ 30 节 ) , 神 强 调 他 的 子 民 应 当 安 息, 如 同 他 在 完 成
创 造 大 工 的 第 七 日 安 息 一 样 ( 创 2:1~ 4) 。
神 从 起 初 就 知 道, 如 果 他 的 子 民 不 守 安 息 日, 他 们 就 会 因 着 不 断 忧 虑 和 追 求 属 世 的 事 而 很 快 耗
尽 自 己 的 体 力 和 灵 力, 以 至 轻 忽 对 属 灵 事 物 和 敬 虔 生 命 的 追 求 ( 参
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十六 1 ~ 36. 天上来的粮食
1. 十五日 ,以色列若在 一月十五日 离开埃及,当天便是出埃及之后一整月。 汛的旷野 。汛( si^n )和圣山西乃( si^na{y )两个名字在语言学上可能有关系,但本段清楚显示并非同一处地方。此地又有别于寻的旷野( s]in ,希伯来文子音不同),寻的旷野在汛以北 二百英哩 。
3. 埃及地 。他们忘了在埃及是奴隶,反将其优点理想化,这也是人性。奴隶没有多少肉吃,印象中的却是巨形的肉锅。在圣经别处,他们又怀念尼罗河三角洲辛辣的蒜头和香甜的西瓜(民十一 5 )。他们所埋怨的似乎有两点:食物不足,尤其没有肉类。他们和其他牧人一样,不愿宰杀自己的牲口(参民十一 22 ),但在旷野,除此以外,就只有奶和酪可吃。留意他们如何敏于指摘摩西居心不良,说他这样做是故意的。
4. 天上来的饼 。 饼 (或作面包)若是依照古义译作“粮食”(这似乎是 leh]em 一字的古义;和合本也译作“粮食”),鹌鹑和吗哪便都可以包括在这应许之内。 每天收每天的分 。神每日供应以色列的需要,可能是主祷文中“日用的饮食”之恳求的出处(太六 11 )。 我好试验他们 。大概是指他们需要每日倚靠神才能得到粮食,又可能和遵守安息日不收取食物的诫命有关。如下面( 25 、 26 节)所述,礼拜五必须收取双分。
6. 你们要知道是耶和华 。食物得到供应,便能证实神的目的是要拯救以色列,并且证明出埃及的史实并非偶然。
7. 以色列从神的拯救作为中可以看见祂的 荣耀 。其他经节将神的“荣耀”,视作会幕或云彩中实质彰显的光辉(出十六 10 )。
8. 肉……食物 。同时提到的供应有两种:食物(吗哪,“食物”原文作“饼”)和肉(鹌鹑);惟本节较不强调鹌鹑。神似乎要到西乃山颁布律法之后,才供应鹌鹑作为粮食(不是在此时),接着又用灾殃攻击他们;请参看民数记十一章 31 节。
10. 云 ,经常是神临在的表征,如诗篇一○四篇 3 节形容神乘驾云彩。这字通常是指雷雨中可怕的乌云,是神威荣、忿怒、难测最合宜的象征;然而本节可能不过是指云柱(出十三 22 )。旧约也认识神本性的另一面,但只有基督才能完全启示神,祂并不需要云彩(太十七 1 ~ 8 )。
13. 鹌鹑 ,是一种候鸟(在希伯来文是个集合名词,如英语的 sheep 字),移栖在南欧洲和阿拉伯之间,途经西奈半岛。这是一种能够持久但却低飞的圆头小鸟,晚间通常在地上或小树上栖息。它们疲倦时连游牧民族的黑色矮帐都不能越过,落地之后亦无法再度起飞。身手灵活的孩子,很容易便能捉到在地上奔跑的鹌鹑。这种雀鸟味道鲜美,晒干后埃及人视为珍馐(希罗多德, Herodotus, ii.77 )。鹌鹑在民数记十一章,变为神用作惩罚以色列的“灾殃”。然而本章只是顺带提到鹌鹑,吗哪才是正题。鹌鹑约在三四月间,即逾越节后不久往北迁徙,这事实和民数记提到鹌鹑随东风而至,在时间之上也很吻合。
14. 细小的片状物 ,早期的犹大解经家将这字解作“小丸”,即球状物体(故和合本译“小圆物”);但早期译本及《盎克罗之他尔根》( Targum of Onkelos )却取“鳞片”的意思。由于这个希伯来字没有再出现于他处,要确定其意义是不可能的;然而同族语言却支持“鳞片”的解释。 白霜 ,只是比喻颜色,在形状方面没有帮助 16 。
15. 这是什么呢? ( ma{n hu^~ ? )这句话是“吗哪”一名含义的解释(中译“吗哪” manna 来自新约的希腊文),即是说“这东西叫做‘什么’”。经常有学者认为这个谐音或通俗语源( popular etymology )的解释所根据的是亚兰文,因为依照正式的希伯来语,这句话应该是 ma^h-hu^ 。然而以色列人却正是如此理解这句话。本节所用的大概是通俗语源的解法,亦即用希伯来语解释来自外文的名字。“摩西”一名的谐音解释亦可与此相较(参二 10 注释 ) 17 。
16. 各拿一俄梅珥 。后世的俄梅珥( ~o{mer )几乎有 一加仑 之多,然而阿拉伯的“古马珥”( ghumar )却可以解作“一杯”(参德莱维)。早期希伯来人的单位,可能也是这样解释;但这看法却没有证据支持,原因是这字太少出现。作为每日配给的粮食而言, 一加仑 分量太多了。
18. 没有余……没有缺 。本节描述的可能不是神迹,他们不过是一致同意每人一俄梅珥,将收集起来的吗哪集中分配而已。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八章 14 、 15 节显然是这样解释。
20. 他们不听摩西的话 \cs8 。神的命令不论是怎样,总有人试图将神今日美好的供应,延长到明天应用,这种顽梗小信的态度是典型的人性。吗哪不能久存,并不是什么出乎意外的事:太阳一出来,吗哪便会消失( 21 节)。
23. 圣安息日 。虽然创世记二章 2 、 3 节已有设立的观念,安息日一词在圣经中出现,这却是第一次。本节在常用的 s%abbat[ “安息日”一词以外,又加插了一个更有力的字眼 s%abbat[o^n (和合本将“圣安息日”一句话重复作为强调;利二十五 4 、 5 等经文将这字译作“圣安息”)。后者在其他经文,只是新年第一日的节期。
24. 不臭 。神迹在于这次过夜,吗哪没有融化,也没有变坏。气候转寒是一个可能,但胡乱臆测神用的是什么方法却无此必要。倘若吗哪真是第 31 节注释所形容的物质,较低气温也能解释为什么第二天没有吗哪。
29. 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 。基于这句话以及违犯安息日的记载,有人提出安息日是个新奇的习俗,以色列人在埃及时并不遵守。可能他们身为奴隶,才是不能遵守的原因;列祖对类似(起码在胚始阶段的)习俗大概已有认识。
31. 像芫荽子 。吗哪是白、圆、而甜的。后世以色列人对它毫无认识,所以才解释得这么详细。本节的形容加上它在日光之下消失(被蚂蚁收集)的特点,几乎可以确证吗哪就是阿拉伯人称为“曼”( man )的物质。曼是两种介壳虫的小丸状分泌,这种昆虫平常栖宿在柽柳( tamarisk )的树枝间。在化学上它含有天然糖分和果胶,今日只有春季雨后才在西奈半岛的西南部出现。出产最多的是六月,依照圣经记载本段正在此时发生。然而吗哪不论是何种物质,神子民在旷野流浪期间,总是得到神不断的供应;详细讨论请参德莱维。较近期有博登海默( Bodenheimer )从化学角度解释其形成过程(海厄特所引)。
33. 罐子 ,用金制成,起码在开始时盛满了吗哪。这罐今后和其他圣物,一同存放在约柜之中(来九 4 )。这些圣物包括了写着律法的两块石版,以及亚伦开过花的杖。──《丁道尔圣经注释》
第十六章
16:1 本章主要记述神赐吗哪作以色列人的粮食,并说明以色列人与安息日的关系;约略提到鹌鹑,详细的记载见《民数记》11章。
“汛的旷野”位于西乃半岛西南,在今德伯特兰勒(Debbeter-Ramleh)区,近西乃山。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只有一个月,便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16:4-5 “吗哪”为天降粮食,像露水一样落到地面。
16:12 神计划赐吗哪给以色列人为食物,但百姓要求有肉吃(3,8节),神赐他们鹌鹑(13节)。后来百姓厌恶吗哪、贪吃鹌鹑,以致招祸(民11:13-34)。
16:13 鹌鹑肉味鲜美,成群飞来,停在地面深达一公尺(民11:31-33)。在地中海一带,鹌鹑冬天飞到非洲和阿拉伯避寒,春天则大群徙往北方,到秋天又飞回。有若干飞越西乃半岛,因飞行长途,十分疲困,极易捕捉。但此说不足解释何以以色列人一年到头都可捉到大量鹌鹑当肉来吃。我们必须相信,掌管大自然的神可以要飞鸟听命,完成祂的计划。
16:14 看16:31注。
16:16 “俄梅珥”是一种容量单位,为“一伊法的十分之一”(36节),约等于2、3公升,似为一个人一天的配给量。
16:18 保罗曾引用此语,勉励信徒乐捐(林后8:15)。
16:20 吗哪必须当天收当天吃,不能隔日收取。基督徒不能靠过去的属灵经历,来维持现在灵性上的长进。
16:23 这是圣经中第一次正式提到安息日,也是以色列人最早守安息日的记载。神创造天地之后,第七天歇息了一切的工。以色列人在此日不作工,停止一切日常活动(27-30节;35:2-3);这当为安息日的原来意义。后来摩西律法设立详尽的安息日制度,成为宗教性的假日。
16:31 这里和14节都记有吗哪的形状和味道。在西乃半岛若干地方,每逢夏初,也可以见到这种“如白霜的小圆物”,多出现在一种柽柳属的树上。阿拉伯人一早出去采集,煮压过后当蜜糖用。据说是一种寄生树上的甲虫,吸吮树汁后的分泌物,味甜色白,也有带棕黄色的,可以久储不坏。这种白色“糖”粒多在夜间积集,白天便为沙漠的蚂蚁搬走。
这与圣经所说的吗哪有许多不同处。1.这种甲虫分泌物可以久储,但吗哪留久了会生虫发臭;这种分泌物一年总产量只有几公斤(沙漠里树木极少),而且只在夏初一个极短时间出现,与神赐吗哪的大量定期降下(第六天降下双分,第七天则没有供应)极不相同;2.“吗哪”希伯来文的意思为“这是什么”(man hu,15节),以色列人显然从未见过这种东西,因此惊问:“这是什么呢?”这句问话成了神赐粮食的名字;3.吗哪的供应,除第七天外,天天都有,以色列人无论到那裹,那裹就有,不受地区限制(35节)。这种丰富不断的供应先后达四十年,一直到以色列人在吉甲吃到迦南地的农业出产之后才停止降下(书5:12);4.吗哪装在罐子里,存放在法柜前,“留到世世代代”(33节),更说明是很特别的食物。
吗哪样子像芫荽子,颜色像珍珠,铺在地面好像白霜,味道像用新油煎的甜薄饼(民11:7-8),《诗篇》称之为“大能者的粮食”(诗78:24-25)。它虽为有机体食物,但来源是超自然的,故也称为“灵食”(林前10:3)。
16:34《希伯来书》9:4说,会幕至圣所的约柜中存放有金罐装的吗哪、亚伦的杖和两块约版。在正式建造会幕前(25章),摩西已设有一个敬拜神的帐篷会幕(33:11)。
16:35 参31节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有当地的谷物供应以后,吗哪就停止降下了(书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