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卅三章
第 33 章
代下 33:6> “观兆”与“用法术”所指为何?
33:6 观兆(可译为“行法术的”)是使用从邪灵所得到的力量。用法术(译者注:也可译作“占卜”),是藉着兆头预测未来。
代下 33:11> 一国之君被视为罪犯,是因为他违背了神的心意,故此要谨慎神的警戒与提醒……
33:11 在公元前 652 和 648 年,巴比伦城背叛亚述,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亚述可能怀疑玛拿西支持叛乱,所以将玛拿西带到巴比伦,而不带到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去受审。
代下 33:12-13> 邪恶如玛拿西都悔悟归向神。我现在还不寻求神的赦免与拯救吗?
33:12-13 昏君的名单之中,玛拿西算是恶人之最。他一生尽行恶事,包括敬拜偶像、以他的儿女为祭献给偶像、污秽圣殿。不过,他后来认识了自己的罪,呼求神赦免,神也垂听了他的呼求。神既然能赦免玛拿西,祂就必能赦免任何人。你是否有不堪负荷的犯罪的内疚?你是否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否得赦?你尽可以放心──一生一世都可以相信,人人都能得到神的赦罪之恩。 %5
代下 33:17> 要提防在敬拜中渗入了迷信色彩;我是否也常以中国人传统拜神的态度来敬拜真神?
33:17 犹大人虽然单单敬拜神,却用错误的方法。神曾经吩咐他们要在祂所指定的地方献祭(参申 12:13-14 ),好使他们不会改变敬拜的方式,保护他们免受异教习俗的危险影响。可惜,犹大人仍继续使用邱坛向神献祭,他们不知道:( 1 )所采用的习俗是神所反对的;( 2 )献祭的地方是神的律法所禁止的。他们将异教的信仰与敬拜神相混合,将异教的神只和独一的神混在一起,使人混淆不清。我们必须小心,不要让世俗的影响弄歪了我们敬拜的正道。──《灵修版圣经注释》
历代志下第卅三章
从心所欲的罪恶(三十三 1 ~ 9 )
.玛拿西的“从心所欲”──玛拿西在位时所犯的罪,较之先祖和北国的王为甚,并且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 9 )。
① 他拆毁了父亲希西家艰苦建立的宗教复兴连动。
② 他建筑各样的邱坛去拜巴力、木偶和天上的万象。
③ 他悔辱耶和华,在殿中筑拜偶像的坛。
④ 他使儿女经火、观兆、用法术、行邪术、立交鬼、行巫术各样污秽、邪恶的事。
⑤ 他在神的殿中立雕刻的偶像。
凡玛拿西心意想及的事,他没有一样不行出来,只是这些都是耶和华看为恶的事,是滔天的大罪。
.希西家的“从心所欲”──玛拿西登基时才 12 岁,意思是玛拿西在希西家求寿 15 年间才出生的。延长 15 年生命,表面上是一件好事,谁不想在病中得痊愈,从死里活过来?只是,这样私心的“从心所欲”,把神的计划和旨意都打断了。末后的 15 年,不是荣耀神,而是羞辱神!
若我们在神的施恩宝座前求什么,让我们谨记:“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的意思。”
思想 我们人类的天性总希望“心想事成”、“从心所欲”;但这样的天性大部分都属是抗拒神旨意的。请想想,若然你这两天心里所想的每一件事都成就的话,你犯了多少的罪?
被罚受苦的更新(三十三 10 ~ 25 )
人就是这样,说道理总是听不下;受了苦就学会了教训。“耶和华警戒玛拿西和他的百姓,他们却是不听。”( 10 )要学习顺服的功课,必然要经历过苦难。
每个主日,我们都往教会敬拜神,听祂的法则。完了聚会,听了教训,就忘得一干二净。必要在生活上出现波涛,才懂得属灵的功课。难道真的要“用铙勾住,用铜链锁住”,始能折服我们不羁的心吗?
.玛拿西正是一个这样的人──在急难中,玛拿西在神面前极其自卑,恳切地求耶和华。神使他归回,仍坐国位。他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神!”他切实地悔改,作王所当作的事:
① 在神面前保卫国民,免受外族欺凌,
② 除掉外邦人的神像,
③ 拆毁耶和华殿中的偶像,
④ 废去所筑的坛,
⑤ 重修耶和华的祭坛,并带领众民事奉神。
列王纪只记下玛拿西所行的恶,历代志却把他属灵的经历写下,并肯定他与神关系的转变,作后代的勉励。
.亚们──亚们所犯的罪,越犯越大,只因没有被罚受苦的痛楚,就不知自卑、悔改,致为臣仆背叛时所杀,了结残生。
在被罚受苦时,我们得更生的机会,难道没有苦难的痛苦,我们就不知悔改更新么?
祈祷 求主管教我,使我在迷失中回转,从错谬里归正!──《新旧约辅读》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 第卅三章 注释
33:1-20 玛拿西事迹
历代志作者笔下的玛拿西与列王纪的不大相同。後者以他为导致犹大
亡国的罪魁祸首(王下 21:10-15),而在此,他本人终因悔改而获赦
免。
本段主要是采自王下 21:1-18的资料,只是在解释上贯彻了因果神学观
念,指出犹大亡国并不能单单归咎玛拿西。他的失败、悔改、蒙赦免
的经历,堪作後人的借镜。
1-9 玛拿西的恶行
本段记载大致与王下 21:1-9同,参上述经文注。
3 「巴力 ......
木偶」:「木偶」即「亚舍拉」,而此处两字都用
复数而非列王纪的单数,作者大概是用此法强调拜偶像的严重。
6 「他的儿女」:原文为「他的众子」,见28:3注。
10-17 玛拿西受罚悔改
11
当时亚述王为亚述巴尼帕(主前六六九至六二六年),玛拿西
大概是因背叛他而遭受亚述军队的攻击。
「巴比伦」:当时只是一小城邦,仍受制於亚述;作者显然是
用此事影射日後国家的被掳。
12-13 玛拿西悔改,结果得着释放
重回故上。
14 巩固防卫
在耶路撒冷的城墙外加筑新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防卫,另一方面,
由於人口不住增加,有往外扩展的需要。
15-17 废除偶像
18-20 结语
19
「何赛的书」:何赛大概是不见经传的先知,他的书记录了玛
拿西的事迹。
33:21-25 亚们事迹
亚们只作了王两年,他行为恶劣,终被弑身亡,见王下 21:19-26。
思想问题(第 32, 33章)
1 希西家在备战上作了怎样的安排呢?
当中最能御敌的是什麽?参 32:7-8。
今日信徒要抵挡属灵恶魔的攻击时,最有用的装备是什麽?
参弗 6:16。
2 西拿基立采用的攻敌方法有什麽特色?参 32:10-19。
基督徒最容易受撒但攻击以致信心动摇的地方与此相似麽?
为免信心动摇而跌倒,希西家的应付方法可给我们什麽借镜?
参 20节。
3 希西家失败的原因( 32:25)与乌西雅的相似麽?
你怎样处理内心的骄傲呢?
是纵容抑或靠主严厉对付?参 26节。
4 玛拿西登基後,把先王希西家的一切宗教改革完全推翻,百姓由
灵性复兴而跌进罪恶里( 33:9)。
这对今日教会的领袖有什麽警惕呢?
5 神在刑罚玛拿西以先,作出什麽行动?参 33:10。
玛拿西受重罚後,神还给他机会麽?参 12-13节。
人有否藉口说自己在神面前没有悔改更新的机会呢?
6 玛拿西毕竟聪明,晓得在苦难的时候向神自卑,学到神管教他的
功课( 33:12-14)。
基督徒在受神管教、操练时,若不受教,甚至怨天尤人,是否可
悲呢?
7 你能否从圣经中找到急难中恳求神却遭神撇弃的例子?
祷告出问题是在於神不听祈祷抑或是人疏於祷告?
8 你能否找出证据证明玛拿西的悔改是真诚的?
同样,真正的基督徒必须有什麽表现?参约 14:23-24。
9 你从那方面可看到亚们比玛拿西犯罪更甚呢?
圣经描写亚们行恶,「效法他父玛拿西所行的」( 32:22)。
有人说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坏榜样比好榜样影响更深,你同意麽?
历代志下第卅三章
陷阱──和出路(卅三 1-25 )
(一)
玛拿西给邪恶与归正提供了两种最突出的例证。就作恶来说,玛拿西在旧约或多或少已成了邪恶的别名(请比较王下廿三 26 ;在那里追溯犹大最后的覆亡,说是由于他。)甚至亚哈斯的恶行,在这个决意沉缅于耶和华所禁止一切事之玛拿西面前也相形见拙。六节胪列的罪行,是要显示他罪恶昭彰的违抗申命记十八章十至十二节的那些禁令。(这些都是靠恶魔力量行的各种魔术,旨在使上帝的能力任由人支配。)申命记那里说,行这些事的人是‘耶和华所憎恶’的,这是旧约表达神圣忿怒最强烈的措辞。
玛拿西的罪的剧烈程度,由重复提及( 4 , 7-8 节)耶和华的应许,以及在申命记(申十二 5 等等)又说祂会永远‘立祂名’在耶路撒冷,来加以强调。祂立祂的名在那里,间接说明祂对那个地方有专权,铲除其他的神明(申十二 3 )。所以,玛拿西所作所为,是有预谋的,企图摆脱耶威的统治,要离弃圣约而独立,要驱逐祂离开祂赐给以色列的国土。作这种申述的大意是:玛拿西是把自己置于被逐离本土的极大危险之中。除了重复提及主名以外,也重复提及祂把以色列人的列祖逐离本土是因为 他们 依附玛拿西,现在耽溺于其中的那些行径( 2 , 9 节)。这又再次反映了与申命记十八章的关联,在那里我们读到这样的话( 12 节),说那些国民被驱逐出去,是因为他们占卜,观兆,以及行邪术等等。于此可见,第九章已给读者作了暗示, 玛拿西 之被逐,乃是他的罪行自然而又公平的结果。
然而,开头几节( 1-9 节),也在不同的方面指向将来。那几节不但是他罪行的目录或命运的预示,那几节更把各种可能性全部都呈现出来。重复提及立耶和华的名在耶路撒冷 直到永远 ( 4 , 7 节),不但用来指摘玛拿西,也用来重申那应许,并强调它永远的有效性。两种可能性──因邪恶而被驱逐,因公义而享有地土──在下文中都有出现。
(二)
玛拿西的悔改( 13 节),比他邪恶的行径甚至更加值得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正因为他的邪恶,所以在列王纪下廿一章一至十八节他在位的记载未暗示有这次悔改(在巴比伦也没有‘被斥责’的事)。列王纪把这些都省略了,并非意味 历代志所记这些事不是真实。他对资料的选择可能像历代志作者一样,是受他神学上的目的支配的;或者他可能是不知道那件事。无法证明是那种情形。尽管如此,总可以说:像历代志所报导与亚述的对抗,是不乏史实之可信性的,而且由皇帝以撒哈顿于主前六七二年所加之附庸条约可能已有所关联了(迈尔士〔 Myers 〕的见解)。附带提一提,巴比伦就其本身而言,当时还不是一个强国。不过,提到它,就确实有预示被掳往巴比伦之伏笔的果效。
玛拿西的悔改,明显有更深值得注意的层面,一是因为他在悔改以前那些可耻的行为的程度;二是他拒绝从耶和华而来的警戒( 10 节──与先知经常所作警戒的模式相应),及至最后受惩罚。值得指出的是:先前拒绝先知一切警戒的结果,已招来深重的灾祸(例如廿六 17 以下所记)。于此可见,玛拿西的事例显示:人在道德方面无论堕落多么深,都可以藉 悔改的途径归向主。在十二、十三节描述的悔改,像在以往的情形一样,使人强烈地想起七章十四节那 些话语(请参看那一节)。玛拿西对‘急难’的反应( 12 节),与亚哈斯的反应成了具有教导性的对比,后者祗加剧了他对上帝的抗拒(廿八 22 )。对受苦的这两种相反的反应,在人生经验中是常见的。有人在他们已经忍受的痛苦上加上痛苦;有人则因此而更加确信上帝的爱,在他们受的苦愈增加时,显明可见其最佳质素也愈增加(请比较罗五 3-5 ;彼前一 3-9 )。
玛拿西归向耶和华,结果使他得以归回耶路撒冷,重坐国位( 13 节),对他从前亵渎神圣的所作所为作了一些补偿( 15-16 ),不过从下面的廿二节来看,所作的补偿大概是不完全的),并且增强他军事的力量( 14 节),在耶和华的眼中有一个安全的记号在他的国土上。
在这个阶段最好是再次记得我们现在处在被掳故事的阴影下。历代志的读者们在玛拿西身上碰到的很可能是强烈的对他们说的。在他们被掳之后所过的平庸生活也许已经变成了习惯,可能使他们不免会以为过去的罪恶已摧毁了那些将来的希望。历代志在这里却显示:耶和华时常准备本丢彼拉多向革老丢謮安恢复祂子民与祂的相交,并且以新的、而且是出乎料想的方式赐福与他们。祂已经立祂的名在耶路撒冷‘直到永远’。
(三)
亚们的故事( 21-25 节),简直就是玛拿西的故事的附注,或许也反映他在位的短暂。虽然如此,由于亚们故事复萌,回复玛拿西初期邪恶的原状,废弃他父亲的改革,他的统治便说明了约西亚后来为什么要从事更进一步的改革。──《每日研经丛书》
历代志下注释
十四.玛拿西王(三三1~20)
三三1~11 纵使玛拿西有一位这么敬虔的父亲,他却是犹大最恶的王。他统治的年日最长,有五十五年。玛拿西的罪状特别长;他以偶像污秽神的城和神的殿,并在欣嫩子谷再行向摩洛献子女的事。他是一个杀人狂(王下二一16);约瑟夫说他每日都吩咐杀人。传统的讲法说他用锯将先知以赛亚锯为两段而死(希伯来书十一章37节说“用锯锯死”可能包括这个传说)。玛拿西不听……耶和华叫他离开他的恶行的话;耶和华便激动亚述王将他带到巴比伦(巴比伦当时受亚述控制)。亚述可能怀疑玛拿西支持叛乱,所以将玛拿西带到巴比伦,而不带到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去受审。
三三12~20 只有历代志下提到玛拿西的悔改(第18节所提到的不是列王纪,而是一本已经散失了的历史书)。在事奉各种各样的偶像多年之后,玛拿西才晓得耶和华是神,才相信他。玛拿西归向耶和华的结果,使他得以归回耶路撒冷,重坐国位(13节),对他从前亵渎神圣的所作所为作了一些补偿(15~16节)。他尽量带领百姓忠于耶和华,又在国中清除偶像。第17节的邱坛,是用来在耶路撒冷以外献祭给耶和华的。律法虽然禁止这样做,但百姓照样行。
十五.亚们王(三三21~25)
玛拿西死后,他儿子亚们没有跟随他的改革,反而行他早年犯罪的恶道。亚们的故事简直就是玛拿西的故事的附注,或许也反映他在位的短暂。虽然如此,由于亚们故事复萌,回复玛拿西初期邪恶的原状,废弃他父亲的改革,他的统治便说明了约西亚后来为什么要从事更进一步的改革。
年轻的亚们王只统治了两年便被他的臣仆在宫里杀了。国民杀了那些背叛者,立他儿子约西亚作王。
历代志下 33:13
他 祈 祷 耶 和 华: 玛 拿 西 离 弃 了 他 父 希 西 家 的 神, 比 犹 大 历 史 上 任 何 一 位 王 更 恶。 但 是, 在 危 急 艰 难 之 际 (11~12 节 ) , 这 位 王 真 心 悔 改 了, 向 神 发 出 呼 求 (12~13 节 ) 。 神 在 玛 拿 西 深 刻 悔 改 和 自 卑 以 后 便 赦 免 了
他, 这 一 点 生 动 地 阐 明 了 一 条 真 理: 即 使 是 那 些 十 恶 不 赦 的 罪 人, 只 要 真 心 自 卑 并 向 神 呼 求, 就
能 得 着 神 的 恩 典。 不 幸 的 是, 正 如 列 王 记 下 的 作 者 所 强 调 的, 玛 拿 西 长 期 的 邪 恶 统 治 已 使 许 多 人
陷 于 罪 恶 和 毁 灭 之 中 ( 王 下 21:9~15) ;
他 的 悔 改 和 复 兴 未 能 阻 止 他 先 前 的 恶 劣 影 响 所 产 生 的 一 系 列 恶 果 ( 比
历代志下
注释
三十三 1-20 玛拿西
列王纪下二十一章 1 至 9 节指出玛拿西的所有缺点,而历代志作者所附加的,只是突显了这些缺点。玛拿西与其父形成强烈的对比,像在他们以前的约坦和亚哈斯一样:好王,跟着是坏王;其后,是十分好的王与十分坏的王。但历代志作者所绘画的图画有点不同。他加插了玛拿西悔改的故事,因而改变了上述的模式;他所描述的,并不是整个邪恶的统治之后长期的恶果,而是指出玛拿西前半那邪恶的统治后可见的实时结果。而在玛拿西的一生中,他看见了另一个模式,就是亚哈斯之后有希西家,这模式也从较早期──扫罗之后有戴维,和较后期──被掳之后有复兴──反映出来。
三十三 1-9 玛拿西的罪
玛拿西这样长的任期 ── 比乌西雅还要长 ── 一般被视为神赐福的象征。但玛拿西一点也没有减少行恶,正如列王纪所记载,跟他的任期似乎极不吻合。难怪历代志作者在列王纪下二十一章 11 至 18 节之上,在此处加上第 11 至 20 节。但他首先描绘出玛拿西比他祖父亚哈斯更坏,他行巫术,又观兆占星,而先前关闭了的圣殿,现在都被亵渎了(比较申十八 9-13 )。无疑这些做法不单因为他的刚强,并且被视为求达到政治目的──巩固玛拿西的地位──的宗教手段。他没有从历史学到,这样的做法正是失去领土的原因( 2 、 8 节);他这种自毁的愚行,比迦南人更甚( 9 节)。
三十三 10-20 玛拿西的悔改
列王纪说,玛拿西的罪恶甚大,长远来说使犹大和耶路撒冷难逃被毁的命运,这事发生在他死后 50 年(王下二十三 26-27 ,二十四 3-4 )。历代志作者对实时的后果更感兴趣,因而把高潮放在玛拿西不听神的警戒( 10 节),马上引来第 11 节的羞辱。这显然是预先表明了巴比伦帝国崛起后,会把许多以色列人掳去多年。在玛拿西执政期间,长期被迫认亚述为大君,因为学者指出许多不同的史实,说他可能越了界线而受到亚述的惩罚。
他悔改后的改革,是蒙祝福的印证( 14-17 节)。他的「祷告」( 18-19 节;比较 13 节)现已失传;次经中的《玛拿西的祈祷》是一份后期的作品。新约中一段密切相关的经文,是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一章 15 至 16 节,描述神怜悯罪人中之罪魁。
三十三 21-25 亚们
在历代志中,这段关于亚们作王的记载是最短的,几乎只是前一段的附录。此处只是描述亚们把玛拿西晚年所行的善事破坏了,而他儿子约西亚的任务,是把亚们在位期间所行的恶事更正;在列王纪中,亚们只是在玛拿西的恶事上再行恶,而约西亚则要针对这两代君王所行的恶,拨乱归正。对于第 24 节的谋反,我们缺乏数据,而第 25 节的「国民」是指甚么人,也不能确定。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第三十三章
33:1
玛拿西作王55年,在《王下》的记述中,他是一个恶王,他的恶行且是耶路撒冷沦陷和人民被掳巴比伦的远因(21:10-15)。本章记玛拿西以所行诸般恶事开始(1-9节),加了一些新资料,记他被亚述人掳往巴比伦后,悔改求告神,获释回国,重登王位,敬拜神,去除国中偶像(10-16节)。
这件事说明:不听神警告的人,灾祸会立刻临到他,甚至被掳异邦;到此地步,若肯悔改,仍可获神赦免,得到释放,并蒙神赐福(14节)。玛拿西的经历,正是回归耶城众人的盼望;他们被掳巴比伦的经验,可成为生活下去,重建家国的鼓励。
有人认为玛拿西在位55年(其中10年与希西家一同统治),时间比犹大诸王为长,是神对他的福佑。长寿虽为神悦纳的记号,但本章从未提过这一点。在作者心目中,国家兴盛、财富增加、战争胜利、家族繁衍等等,才是福分。
33:3 这些偶像都是在以色列王亚哈时代就已引进犹大国的(王下21:3)。
33:7 “雕刻的偶像”指亚舍拉女神(王下21:7)。
33:11 这个时候的亚述王是亚述巴尼帕,时在主前648年。“铙钩”是用来钩住重要囚犯鼻子的刑具。亚述人把玛拿西王当作罪犯看待。
玛拿西被掳往巴比伦的事尚未见圣经以外的记载。亚述人的史料中,记有玛拿西曾助亚述王亚述巴尼帕进攻埃及。在进贡建材供亚述大兴土木的属国名单中也有他的名字。从本章所记亚述军对待玛拿西的严峻手法看,他可能涉嫌阴谋叛乱,暗中帮助巴比伦脱离亚述;后来查明无辜,始释放回国。
33:14 玛拿西王经此巨变,幡然悔悟,承认耶和华为独一真神;神也赐福给他,可以加强耶城防御力量,充实各防城中兵力。
33:20 玛拿西死后没有葬在以色列诸王的坟墓中,而是“葬在自己的宫院里”。他一生过多于功,和亚哈斯、乌西雅等同一命运(看28:27注)。
33:21
关于亚们的简短记事,取材于《王下》21:19-26,只加了“不在耶和华面前象他父玛拿西自卑”一句,说明亚们为一恶王。他恢复偶像敬拜,这一片使犹大人陷在罪中的邪魔妖气,并未因亚们为臣下所杀而消弭。万木无声待雨来,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有魄力的新王来扫荡妖风。这个王便是约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