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十三章
第 13 章
王下 13:4-6> 我只要神作我的避难所吗?我如何为神而活?
13:4-6 神垂听约哈斯的恳求向他施援。以色列人求神帮助,祂就延迟审判,但是人民并未恒久倚赖祂,虽然暂时不拜偶像,却少有信仰上的真诚表现。单单在口头上说不犯罪并不足够;必须心口如一,全心全意地为神而活。偶然求神帮助不能代替天天信靠神的生活。
王下 13:5> 亚兰和以色列鱼蚌相争,得利的却是──
13:5 亚兰国在以色列之北,常与以色列为敌,因为以色列切断了亚兰通往南面的主要贸易通道,而亚兰也截断了以色列往北的通道。假如两国和平共处的话,他们所有的贸易通道就会畅通无阻,商业也会繁荣。以色列与亚兰两国不断争战,没有想到北方的亚述已兴起、且国势日益强大,不久就令他们两国难以抵挡了( 16:9 ; 17:6 )。
神或偶像
王下 13:9-10> 约阿施究竟是哪国的王?
13:9-10 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在公元前 798 年作以色列王,那时犹大王约阿施的政权已近尾声。在希伯来文中,这二人的名字是同一个字的两种不同写法(中文译名相同)。这两个王用同一个名字,他们二人大概在同一时间一南一北作王。犹大王约阿施开始时是贤君,而以色列王约阿施则是个恶王。
王下 13:14> 人常崇拜牧者或大能的祷告者,却忘了施能力的神,约阿施如是──我是吗?
13:14 以利沙有先知权能,他为以色列人所行的神迹备受尊崇。约阿施王称呼他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这句话使人想起以利沙对以利亚的称呼( 2:12 )。约阿施怕失去以利沙,因为他把全国的繁荣都归与以利沙,却没有将这功劳归于神。他的恐惧显示他缺少属灵的悟性。自上一次圣经中提到以利沙膏耶户作王的时间( 9:1 ),至此时最少经过了四十三年 ( 公元前 841-798 年 ) 。
王下 13:15-19> 约阿施的轻忽,告诫我在任何环境中都要警醒……
13:15-19 以利沙吩咐约阿施用箭打地,约阿施勉强应付。结果,以利沙告诉他将来不能完全打败亚兰人。要想完全领受神对我们一生的计划并承受其中的福气,必须完全顺服神的命令。如果我们不肯完全照神的吩咐去做,也就不会得到完全的福分。
王下 13:20-21> 以利沙死后骸骨令死人复活的神迹,提醒人什么?
13:20-21 以利沙虽然死了,他美好的灵性却仍有影响力,甚至能行出神迹,显明他实在是神的先知。这件事也证实神的大能──异教的偶像从没有叫死人复生的事。这神迹再一次唤醒以色列人,去遵从神藉着以利沙赐下的话语。
历代君王与他们的仇敌──《灵修版圣经注释》
列王纪下第十三章
人虽软弱.神仍看顾(十三 1 ~ 25 )
北国早期主要的外敌是北面的亚兰国,但圣经的作者却指出,这并非普通的争战,乃包含一属灵的因素在内( 3 )。从人的观点与角度看,事情不能脱离现实世界去找寻原因,致神的作为受遮蔽。基督徒何尝不是如此呢?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却是实情。我们在遇事时,无论是社会性、世界性,甚或个人性的,曾否将之归于神的掌管与带领?这并非要求信徒作信仰的消极分子,不求进取,单单附从;却是凡事均以神为生,并积极地参与其间,又靠赖神而从中得益处。
我想,读圣经的人也会十分惊奇,何以神的选民会如此顽梗不化,一而再,再而三的叛逆神。虽是如此,神却仍然施恩看顾他们。亚兰人不断入侵,他们却仍未遭亡国之厄运。第 5 节所提的“拯救者”,使亚兰人暂时不再进犯以色列人,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相信那是指亚述帝国的亚大得尼拉力王世( Adad-nirari
III ),他于主前 806 年围攻大马士革,让以色列暂有喘息的机会,且更在耶罗波安二世时,国力达于巅峰。但曾几何时,亚述却将北国毁灭了。
神的超越与伟大,在历史的陈述中清楚可见,亚述成为神手中的器皿,施行拯救,也执行毁灭。以利沙的死,使他伟大的先知生涯告一段落,他在世所行的神迹奇事,多不胜数,他的忠心,也赢得举国的尊崇。死后的插曲( 20 ~ 21 ),衬托出他的能力非同凡响。他的一生对于你,有没有带来挑战与冲击呢?
祈祷 求主清醒我的头脑,让我在软弱中不跌倒!──《新旧约辅读》
列王纪下简介 列王纪下 第十二章 注释
12:1-3 约阿施作犹大王
约阿施因为从小由敬畏神的姑丈耶何大教养,所以没有受父母的坏影
响。
3 「邱坛」:见王上3:2注。
12:4-16 修理圣殿
自从亚她利雅把北国的巴力敬拜带入犹大朝廷之後,圣殿便遭受破坏
(见代下 24:7)。约阿施现收集百姓所奉献的银子,用来修理圣殿。
4
「各人当纳的身价」:指统计人口(见出30:12-16)或还愿时
(见利27:1-8)所付的赎价。
5
「所认识的人」:大概是指负责对祭物作出估价的圣殿职员(
即太21:12之「兑换银钱的人」)。
他们将所收集的银子交给祭司进行修殿的工作。但这次工程一
直被搁置下来,於是约阿施吩咐把银子直接收下来交给管工,
然後再转交工人(6-12)。
9 「守门的祭司」:共有三个
(见王下25:18; 耶52:24),他们负
责把守圣殿,严禁不洁的人士或物件进入圣殿。
11
「办事的人」:指负责监管工人的官员。
13
百姓奉到殿里的银子,通常是用来制造各种金银器皿,但在修
理圣殿的期间全部用作支付修殿的费用(见代下24:14)。
12:17-18 约阿施向亚兰求和
作者并没有指出亚兰王哈薛入侵犹大的原因,这可能与他入侵以色列
的原因相同(见王下 10:32注)。历代志的作者则指出:亚兰军的胜
利是对约阿施晚年离弃神的惩罚(见代下 24:24)。
17
「迦特」:大概是非利士的城邑,正确位置不详。有学者认为
它是撒下4:3所提到之「基他音」, 位於耶路撒冷西北约三十
二公里(二十英里)。
12:19-21 约阿施被弑,他儿子亚玛谢继位
约阿施的臣仆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耶何耶大的儿子(见代下 24:25
)。
20
「米罗宫」:可能是地名(参串15);亦可能是指驻防的建筑
物。
思想问题(第十二章)
1 亚她利雅篡位是恶事,但此举引出了什麽好结果?参 1-3注。
这对神的主权有何启示?参诗 29:10;
76:10。
2 从耶何耶大对约阿施的影响,你对基督教教育有什麽新的体会?
3 虽然约阿施从小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他也难免犯了一
些错误,试从本章及注释,找出他所犯的错误和晚年偏离神的原
因。你对自己的属灵生命有什麽反省及盼望?
列王纪下 第十三章 注释
13:1-7 约哈斯作以色列王
耶户虽然把北国的巴力除掉,但金牛犊的敬拜(见王上 12:28-30)仍
在北国大行其道,导致神兴起亚兰人来惩罚以色列。他们在苦难中哀
求神,神便救他们脱离亚兰人的欺压,无奈他们总不受教。
5
「一位拯救者」:可能是指当时约哈斯的一名大将;或指亚述
王亚大得尼拉力三世(见本章22-25注);或指以利沙(见
本章14-19);或指耶罗波安二世(见王下14:27)。
6
「亚舍拉」:见王上14:23注。
7 「践踏 ......
尘沙」:原文作「使他们成为好像打谷时(或场)
的尘沙」,象徵战争中的毁灭(参赛41:15; 摩1:3;弥4:13)。
13:8-9 约哈斯寿终,他儿子约阿施继位
13:10-13 约阿施作以色列王
约阿施与父亲一样,不离开拜牛犊的罪。
12-13
此段提到约阿施之死,但作者接着(13:14-14:14)又提到约阿
施在生时的事迹,所以他在14:15-16把13:12-13的内容复述一
次。
13:14-19 以利沙预言以色列击败亚兰
以利沙叫约阿施射箭,以此代表击败亚兰人。这是先知的象徵手法,
以具体行动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可惜约阿施没有诚意战胜亚兰人,
所以不能彻底击败他们。
14
约阿施在以利沙临终时对他的称呼正如以利沙称呼以利亚一样
,显示王对先知的尊敬(参王下2:12注)。有学者认为,由於
以利沙继承了以利亚的职位,约阿施对以利沙的称呼表示他有
意作以利沙的继承人(参16之「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因
此以利沙要试试他的诚意和信心。
17
向东面射箭,大概是因为亚兰位於以色列之东北。
「亚弗」:位於加利利海之东。
18
约阿施本知道箭代表胜利,但他只敷衍了事,大概是因为他和
亚哈一样,欲与亚兰结盟共同对抗亚述(参王上20:31-34)。
13:20-21 以利沙的骸骨使死人复活
这事迹的记载,可能是要证明以利沙所说的有关战胜亚兰的预言终必
应验。
20
「新年」:有学者认为这是指夏季的末尾,正是农作物收割的
时候,敌人来抢夺成熟的土产。
13:22-25 约阿施三次击败亚兰
亚兰虽然屡次压逼以色列人,但神仍记念 与以色列所立的约(参串
16),垂听他们的哀求,便在约阿施时三次使亚兰人战败,应验了以
利沙的预言。当时亚兰的势力衰弱,是因为亚述王亚大得尼拉力三世
兴起,挥军西征,在主前九世纪末期攻陷亚兰首都大马色。神藉着亚
述王的英勇除掉亚兰对以色列的压逼。
思想问题(第十三章)
1 耶罗波安所犯的( 2)是什麽罪?参王上12:28-33。
为什他个人的罪日後对以色列有这样严重的影响?
这对国家和教会的领袖有何警惕?
2 什麽因素使约阿施得不到灭尽亚兰人的能力,什麽因素使你不能
完全胜过罪恶?
3 以利沙死後,他的骸骨竟能使死人复活,为什麽他在生时,以色
列的王却不能藉他得到复兴?
你曾否白白地失去神早已为你预备的福乐和思典?
列王纪下第十三至十四章
以色列与犹大诸王(十三 1- 十四 29 )
(一)
列王纪这几章为有关以色列及犹大诸王的事提供简短的注解杂录,同时与以利沙话别。分别去记忆一些王相同的名字并不容易,因为其中有关一些王的资料我们所知有限。
约哈斯一帆风顺的承继了他的残暴父亲耶户为王(十 35 ;十三 1-9 )。他面对亚兰人的进迫,因他效法耶罗波安反叛耶和华的罪行( 2-3 , 6 )。但是,与此同时( 4-5 节)也谈及因约哈斯求情,耶和华不降灾──这种做法很像士师记的作风。有些解经者觉得奇怪的是耶户毁坏了巴力柱像之后,亚舍拉仍留在撒玛利亚(十 26-27 )。而这行动是对抗巴力及其崇拜。像伯特利与但的神龛一样,亚舍拉是法所不容的,却是崇拜耶和华的一部分。最近在犹大南面发现的碑铭对‘耶和华与他的亚舍拉’这一点有清楚的说明。
从他儿子约阿施(同一个名字有两种不同英文拼法)的记录出现了几件令人惊奇的小事。这里似乎是一些数学上的问题(比较十三 10 ;十三 1 及十四 1 )。我们所知道有关以色列这位约阿施的事是从有关其他人、以利沙(十三 14-21 )及犹大的亚玛谢(十四 8-14 )等的报导搜集而来的。
(二)
以色列王对垂死的以利沙说了(十三 14 )以利沙看见以利沙升天去的时候所说的话(二 12 )。我们不能肯定随后的两件象征性行动的意义。弓箭的射中是说明了,甚至是胜利的表征。箭进入空中象征了刺探得秘密。大人物临终之前的遗言及行动,尤其含重大意义。打地的这种象征在经文中( 18-19 节)解释得更清楚;王因为击打得不够而受责。提及高兰地山脚的亚弗令我们想起列王纪上二十章廿六至三十节,还有不提名的耶和华神人在以色列战胜亚兰所负的使命。这些都是世仇,他们之间的战事也大多数发生于相同的几个城邑、路线和隘口;而亚兰的统治者也几乎常被称为哈薛或便哈达。后期的犹大历史学家很难对这些细节不感到混淆不清的。
离开以利沙之前不能不进一步谈另一个奇迹。就像他的主人被旋风接了去,没有关于死亡的报导一样,以利沙即使进入坟墓,他的骸骨仍产生效力。有人认为以利沙的坟墓是后期朝圣路程中的主要地点,这些故事倒鼓励了朝圣的意念。
(三)
犹大的亚玛谢得到同样的有限度认可(十四 3-4 ),像他父亲约阿施一样(十二 2-3 );他也以遭遇横祸收场(十四 19-20 )像他父亲一样(十二 20-21 )。但是大王朝并不因宫廷叛乱而产生问题。提及他遵守‘摩西律法书’(十四 3-4 ),语调不寻常,却是有趣。笔者怀疑书中暗示如果他不是不够审慎,便不致于被他留下来不杀的家人所杀。
以色列王约阿施对亚玛谢索战( 9-10 节)的反应,是在外交场合中采用‘寓言’或‘比喻’的好例子。约坦的宣喻是圣经中最详细的例子(士九 7-20 )。这件事已在列王纪上四章谈论所罗门的箴言时提及。保留这类智慧之言是许多较重传统的社会在教育方面的重要部分。西方人士常喜欢应用或甚至制造‘中国古代箴言’当开玩笑以谈及任何情况。约阿施的军事才能可以与他的口才媲美。
耶罗波安二世是约阿施的儿子,他作王长达四十一年,收回以色列东与北边界之地,重整了国势(十四 23-29 )。这极为简短的报导令人惊奇,因为何西阿书与阿摩司书的第一章开头几句都把这些政绩归于他的任期。有些释经家察觉到在第廿七节对阿摩司得默示论以色列的歹运发出无声的指责。但我们的作者只提及亚米太的儿子先知约拿的名字( 25 节),而约拿在这里的角色与约拿书所扮演的截然不同。虽然我们即将在十八至二十章看到有例外的情况证实此法则,一般来说,关于先知的书卷与列王纪的连系很少。──《每日研经丛书》
列王纪下 注释 十一.以色列王约哈斯(一三1~9)
耶户的儿子约哈斯作以色列三十七年(主前814或813至798年)约哈斯效法耶罗波安,既拜耶和华,又拜亚舍拉(6节)。神派亚兰军攻击以色列来惩罚他。他们将约哈斯的军力减至只有五十马兵、十辆战车、一万步兵。约哈斯恳求耶和华,他便兴起一位拯救者使以色列脱离亚兰人的手。这位拯救者可能是亚达王亚达尼拉利三世,他在约哈斯统治的后期对亚兰造成越来越多骚扰,令后者无暇侵袭以色列。有些解经家认为以利沙才是这位拯救者,亦有些人说第5节指的是约阿施(25节)或者耶罗波安二世(一四26~27)。第23节解释神答允约哈斯的祷告的原因:因为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
注意第5和第6节是插进去的话;这插段是一个恩典。在数十年后。以色列便被逐离应许之地,因为他们不断犯上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主给以色列国一位拯救者,是想他们在最后的审判临到之前,回头离开步向灭亡的恶行。然而他们不离开耶罗波安家的……罪,仍然去行。
十二.以色列王约阿施(一三10~13)
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作以色列王十六年(主前798至782或781年;王下一三10~一四16)
一三10~13 这个以色列王约阿施王要与同时期同名的犹大王约阿施分别出来。在希伯来文中,这二人的名字是同一个字的两种不同写法(但中文译名相同)。他们二人在同一时间一南一北作王。犹大王约阿施开始时是贤君,而以色列王约阿施则是个恶王,因为效法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行的。这几节经文撮要地记载他的统治:“他作……王;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他与他列祖同睡。”他与犹大王亚玛谢的交往记载在第十四章8至16节。
十三.以利沙事奉的终结(一三14~25)
一三14~19 第14至25节讲述以利沙的死和他的预言;这些事发生在约阿施年间。先知以利沙快要死的时候,约阿施来探望他,并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他的意思是以利沙这个人的才能,是以色列最真实、最优良的保障。以利沙曾经用同样的话哭别以利亚(二12)。约阿施知道以利沙的死对以色列国是重大的损失。以利沙在病榻上吩咐约阿施拿一把弓和几枝箭来,向东方射一箭,然后用箭打地。向东方射的箭象征战胜亚兰人;那时亚兰人侵占了约但河东的地方。由于约阿施只用箭打地三次,预示他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假如他打五、六次,亚兰人的威胁便可以消除,可惜他缺乏坚持和忍耐。克敌制胜,在乎顺服有多少。约阿施一定知道他要做的事情有多重要,否则以利沙不会认为他要负责。以利沙的死招来北国的咒诅。
一三20~21 每年春天,摩押的抢匪都犯境劫掠。一天,有几个以色列人要埋葬死人。他们见这些抢匪迎面而来,便匆匆打开以利沙的坟墓,将死尸抛进去。死人……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
一三22~25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以利沙最后四十五年的事奉——从主前八四一年膏耶户(九章);到主前七九五年他死的时候。他在病床上所作最后的预言是胜利的预言(17节)。他最后的神迹(在他死后多年才完成;21节)是他对以色列和以色列王的话和事奉的明证。约阿施连续取得三次胜利,收回哈薛夺去的城邑,应验了以利沙的预言。
列王纪下 13:14
以 利 沙 得 了 必 死 的 病: 神
曾 借 着 以 利 沙 行 了 许 多 奇 妙 的 神 迹, 但 他 最 后 仍 然 得 了 致 命 的 疾 病。 现 实 告 诉 我 们, 大 有 信 心 的
人 也 会 死 去, 有 时 那 些 有 医 病 恩 赐 的 人 也 会 因 病 而 死。 亚 当 和 夏 娃 的 堕 落 导 致 了 疾 病 和 死 亡, 这
世 上 无 人 幸 免。
13:14 以 色 列 的 战 车 马 兵: 约
阿 施 王 认 识 到 以 利 沙 的 神 是 以 色 列 的 真 正 保 卫 者 ( 比 较 2:12) ;
他 深 知 随 着 以 利 沙 的 死, 以 色 列 的 强 大 和 庇 护 也 会 消 失。 在 任 何 时 代, 选 民 如 果 没 有 先 知 的 话 语
来 引 导, 属 灵 生 命 将 会 死 亡, 悖 逆 也 必 然 出 现 ( 比 较 耶 21~22 章 ; 参 “ 事 奉 的 恩 赐 ” 一 文 ) 。
13:17
17~18 朝 东 的 窗 户 …… 射
箭: 向
东 边 ( 即 被 亚 兰 控 制 的 土 地 ,10:32~33) 射 箭 是 一 个 具 有 象 征 意 义 的 动 作, 预 示 以 色 列 将 要 推 翻 亚 兰 的 压 迫, 这 是 神 保 证 以 色 列
安 全 的 应 许。 而 约 阿 施 只 打 地 三 次, 表 明 他 缺 乏 必 要 的 热 忱、 忠 诚 和 信 心 来 配 合 神 成 就 他 的 应
许; 结 果 他 没 能 完 全 击 败 亚 兰 人 (19 节 ) 。
13:21
一 碰 着 以 利 沙 的 骸 骨 …… 就
复 活: 以
利 沙 死 去 并 被 埋 葬, 但 即 使 在 坟 墓 里, 神 仍 用 他 的 大 能 证 明, 先 知 以 利 沙 有 叫 人 得 生 命 的 能 力 ( 比 较 4:32~37 ;王 上 17:17~24) 。
这 个 神 迹 提 醒 我 们, 一 位 敬 虔 人 的 影 响 力 不 是 必 然 随 着 他 的 死 亡 而 结 束, 它 仍 有 可 能 成 为 其 他
人 属 灵 生 命 的 源 泉 ( 比 较 约 12:24 ;林
列王纪下
注释
十三 1-9 以色列王约哈斯
约哈斯像他父亲耶户一样,「效法 …… 耶罗波安 …… 的那罪」( 2 节)。结果,以色列受到哈薛及其继承者(另一个便哈达; 3 节)的苦待,第 7 节描述约哈斯的军队只剩下极少数,我们从而瞥见以色列正处于迫切的危急中(相反地,亚哈却能在夸夸之战中派出 2,000 辆战车)。在这危机中,约哈斯转而恳求耶和华( 4 节),但众民整体并没有一个改过的心( 6 节)。
第 3-5 节的叙述模式跟士师记相似: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发怒;祂把以色列交给一个欺压者;以色列寻求神的帮助;祂垂听,并遣派一位拯救者。这段叙述跟申命记二十六章 7 至 9 节中出埃及的概述,也有相似之处。耶和华所差遣的拯救者到底是谁的问题,备受争议( 5 节)。这可指亚述王亚大得尼拉力三世( Adad-nirari Ⅲ),他约在主前 85 年进行向西扩展的战役,削弱了哈薛的势力。另一个更有可能的意见是,所指的拯救者是伊莱沙。这样,拯救就在约阿施在位时发生,与 22 至 25 节的叙述一致(参下文)。
十三 10-13 以色列王约阿施:他执政的概述
这几节经文给约阿施执政的状况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概述。像他两位前人一样,他仍不离开耶罗波安的罪( 11 节)。
第 12 节特别提到他与犹大王亚玛谢争战的事(在第十四章论述),但却没有提到他打败亚兰人那场更重要的战役( 25 节)。
十三 14-19 以色列王约阿施:约阿施和伊莱沙
叙述中记下了约阿施之死后,又回头提说一件关于伊莱沙的事迹。这是自第九章初以来,伊莱沙第一次再出现,而我们在这里看见他经过 50 多年作以色列众先知之首后,现已垂垂老去。虽然上文作者对约阿施加以批判,但在这故事中,他却专一敬重这位年老的神人(比较王下八 4-6 )。
约阿施在第 14 节的话,是复述伊莱沙在伊莱贾离开时之惊叹(王下二 12 ,参看该段注释)。约阿施这样说,是承认伊莱沙是以色列人的力量和保护者,并因他快要离世而长哭。由于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实际上已被摧毁了( 7 节),所以他的长哭显得特别沈痛。伊莱沙去世后,以色列会否变得全无保障呢?
这故事中包含一些象征性的行动,像先前关乎伊莱沙的神迹故事一样。然而,在这事件中,那些行动是由约阿施行出来(虽然他射箭时,伊莱沙把自己的手放在王的手上, 16 节)。伊莱沙的预言( 17 节)证明,这次事件所指的,是以色列人必然战胜亚兰人,抵挡他们的攻击。第一个行动象征得胜和复兴。然而,王作出第二个行动时做得不够,因而限定了他只能有限度地得胜亚兰( 19 节)。这大概是显出他缺乏信心或决断。
第 17 节提到的「亚弗」,大概跟列王纪上二十章 26 和 30 节的亚弗相同。这城位于加利利海以东,但不要与约帕以东约 12 哩( 20 千米)的沿海城市(撒上四 1 等)混淆。
十三 20-21 伊莱沙之死与死后的神迹!
伊莱沙不像伊莱贾,他只是经历正常人类的死亡、埋葬和朽坏。这事件必是发生在他逝世最少两年之后,因为文中提到,只有他的骸骨留下来。这死后的神迹,在圣经中再没有类似的事件。这故事的重点可能是再次强调伊莱沙独特的能力,显出那存在他骸骨中些微的能力,也足以使一个死人活过来。更重要的是,这象征伊莱沙在前几节经文中的行动,能在他死后为以色列带来新生。
十三 22-25 以色列王约阿施:以色列开始得拯救
虽然约哈斯曾寻求神并得蒙垂听( 4 节),但他在位期间,以色列并未能从外邦欺压中得拯救( 22 节)。哈薛由其子便哈达继位后(大概是第三个便哈达;参上文王上二十 1 之注释),约哈斯之子约阿施在战役中的胜利,才开始为以色列解除忧困。约阿施的 3 次胜利,就是伊莱沙所预言的胜利( 18-19 节)。这是以色列复兴的开始,这次复兴在约阿施的继任人执政时达致高峰。
列王纪下第十三章
C 以色列的约哈斯(十三 1 ~ 9 )
接下来的历史是北国受到大马色的亚兰国欺压之一段时期(参 22 节)。亚述曾暂时将注意力自西边转移,在撒缦以色三世之治的末期时向西北及东边的疆土扩展,同时也因为 Eponym 编年史所记载,主前八二七至八二二年尼尼微及其他亚述发生的大暴动。他的继任者闪施亚达五世(主前 823 ~ 811 年)必须在靠近本土的地区重新取得控制权,因此有一段时间,亚述对西边的控制略微松缓。这使哈薛有机会骚扰以色列。作者有限度地记载耶户之子统治,简介( 1 ~ 2 节)之后便记载亚兰的欺压( 3 节)以及神赐下一位拯救者(“救主”, 4 ~ 6 节),作者用近于“士师时代”积弱受欺压时神相似作为(士三 9 、 15 )的手法来记录此事。结果以色列军队元气大伤( 7 节),叙事以惯用的结束公式告终( 8 ~ 9 节)。
1. 犹大王约阿施二十三年 (总共四十年任期)可与他的第一年,正好是耶户的第七年(十二 1 )相对照。耶户于二十八年后去世,正值以色列王约哈施第二十二年。因此不需要怀疑南北国间有不同的计算法。因此约哈斯的统治始于约阿施第二十三年。
2 ~ 3. 有关 耶罗波安 的罪,请见:列王纪上十二 26 。希伯来文“所有的年日”(和合作“屡次”)不一定指“继续地”( RSV )或“没有中断地”( Gray ),其意应为“好几年”( NEB )或是 很长的一段时间 ( NIV )。哈薛这样的作为使以色列受到“欺压”(见 22 节)。哈薛可能在这时死于任内,因此他的儿子便哈达三世于主前八○六年开始统治。神的愤怒是为了要管教,并非要毁灭。祂从不撇弃祂的子民,然而在他们犯罪时,也从不遮掩祂的怒气(罗九 22 ,十三 4 ~ 5 )。
虽然解经家通常认为 4 ~ 6 节为后来的一位编者所加,但这些经文却彰显神应允祷告(希伯来文 h]illa^ “恳求”; AV “寻求”而非“哀求”神的恩待,或作“企图使祂息怒”, JB 、 NEB )而化解祂的愤怒。神对这些人(一如许多其他人)祷告的回应并非即时的,乃发生于后来的王朝时代( 22 、 25 节)。
5. 拯救者 并非以利沙,不是约阿施( 17 、 19 、 25 节),也不是后来赶走欺压者的耶罗波安二世(十四 25 ~ 27 ),而是亚述王亚大得尼拉力三世。他于主前八○二年及七九六年挥军重临地中海,沿途大肆掳掠(见 10 节)。以色列人 仍旧安居在家里 并不表示他们曾经被赶至山间居住( Gray )。“居住在帐棚中”( MT :帐棚意为“家”,王上八 66 )意谓他们不受干扰。神赐给他们四境有平安。
6 ~ 7. 以色列人不但没有转离耶罗波安的罪(有关此罪请见:王上十二 31 ),并且神要每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罪负责任(希伯来文“行”亦即“生活”,乃单数,参: NIV 他们仍旧活在那罪当中 )。亚舍拉的柱像仍矗立在撒玛利亚,乃当初亚哈所设立(王上十六 33 )未被耶户拆毁者(王下十 27 ~ 28 )。人的防卫力一向都是脆弱的,以色列军队在此的惨况与其他主前八五三年对抗亚述的夸夸之役仅出部分兵力(二千辆战车及一万步兵)已绰绰有余之盛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8. 此结束公式在列王纪下十四 15 重复出现。我们已无法分辨那一节是原版。
D 以色列的约阿施(十三 10 ~ 25 )
i. 王朝总评(十三 10 ~ 25 )
一块亚述石碑在米索不达米亚北部的 Tell Rimah 出土,日期为亚大得尼拉力三世时期,记载他在主前八○五至八○二年对抗叙利亚之役。他所记载向他进贡的统治者中包括“撒玛利亚约阿施”( Yu-~a-su
Sa-mer-ri-na-a ),同时注明暗利王朝( bi{t Humri )已经过去。有些解经家认为这碑文乃写于主前七九六年,但并无任何证据可以支持 346 。统治大马色的同一位亚述王掳掠 马理 (=便哈达三世),他在同一块石碑上的前一行提及马理的叙利亚名(见“增注:哈薛” , 269 页)。
此王朝只有简介( 10 ~ 11 节)及结束公式( 12 ~ 13 节)的记载。
10. 我们不需要将 三十七年 ( MT )变动为第三十九年(一如一些抄本及 NEB )以配合十三章 1 节及十四章 1 节,因为后者可能包括了约阿施与他父亲在主前七九八至七九六年两年的共同执政。
12 ~ 13. 这些经文在列王纪下十四 14 ~ 15 重复出现,在此可能是为了要不加细节地记录这个王朝(他与亚玛谢争战之事记载于十四 8 ~ 14 ;代下二十五 17 ~ 24 ),与作者一贯的手法相符。有些解经家希望删去此段经文,因为与其他地方的记载有所出入。但这可能是故意的,因为耶罗波安二世“坐了他的位”( NIV 作“耶罗波安继位”)可以解释为他故意夺得王位(参:亚述编年史中“某人坐上王位”暗示夺取王位,不论合法与否,反之则为“他们使某人坐上王位”,是指按照正常的选择程序即位的王)。十四章 16 节是正常的公式。
346 S. Page, 'A Stela of Adad-nirari Ⅲ and
Nergal- eres% from Tell al Rimah', Iraq 30, 1968, p. 141, 1.8; POTT , pp.145 ~ 146.
ii. 以利沙晚年事迹(十三 14 ~ 21 )
14. 这是以利沙最后出现的记录,他前后一共事奉了六十多年,在此并没有交代他绝症的详情及他的所在地。与以利亚对照,他是“病而不痛”。王的到访显示他与先知之间关系密切。解经家对“我父……”的解释通常是:这是王面临即将失去一位真先知时的焦虑之语,因为以利沙比以色列的军队更有保护国家的能力。当然也有可能是王借用以利沙向以利亚说的同一句话(王下二 12 )。也有可能这些是先知知道自己将死时所说的话。
15 ~ 19. 信心的试验。旧约中并没有有关交感或创意魔术的清楚记载,这也不像是以利沙会做的事,反而应当是一种象征性动作,一如约书亚向艾城伸出手里的短枪一样(书八 18 )。同样的,约拿单亦以射箭为记号向大卫示意(撒上二十 20 ~ 22 )。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可能象征他们有同一目标,而并非表示耶和华会祝福将临的战争。有关在亚弗大胜亚兰人的预言使人忆及较早时以色列在该处的大获全胜(王上二十 26 ~ 30 )。这次对亚弗( Tell En Gev )的攻击可能便是导致第 II 层毁灭的原因 347 。胜利的程度取决于人的毅力,因此约阿施只用箭打地三次(可能只用了半筒箭袋)表示他自己不能灭绝敌军,要留待耶罗波安去控制他们(十四 25 、 28 )。
20 ~ 21. 以利沙的死拥有以利亚生时的神力(王下四 32 ~ 37 ;王上十七 21 ~ 24 )。我们不应当因此故事的特别而视之为被掳后的添加,因为其根基为神与族长所立的约( 23 节)。有些解经家认为以利亚尚未死亡,因此在记载以利沙之死时必须记载一些不寻常的事件,但这纯属无根据的臆测。“他死时他的身体也发出预言。一如他生时大行神迹,他的死也是同样的神奇。”(《西拉赫书》四十八 13 ~ 14 )。
请注意圣经中这类神迹奇事相隔许久才发生,且一如此处一样,这些时期通常是全国或教会的软弱跌倒之时才会出现。或许这也象征着神的子民应当再一次的恢复生机。
347 IEJ 11, 1961, p. 193.
iii. 以色列与亚兰关系注释(十三 22 ~ 25 )
23. 此处与第 3 及 7 节的历史相连,强调耶和华与祂子民的 约 的关系建基于祂与他们列祖的关系。这可以提醒听者或读者,约中清楚预言若他们毁约必会遭到被掳的下场,然而若他们转离恶道时却必蒙赦罪及归回。前者将在近一世纪之后应验,神任凭他们由撒玛利亚中被敌人掳走(王下十七 14 ~ 23 )。
这种刑罚是 赶逐他们离开神自己面前 ,远自亚当那时便已得知这样的警告(创三 23 ),后来也一再地重申(王上八 47 )。但是神有长久忍耐的怜恤及恩典( ya{h]a{n ,“恩典如雨沛降”), 眷顾 祂的子民,给他们悔改的机会,因祂的旨意是不愿任何人灭亡,否则祂的审判必定毫不留情地来到。祂在挪亚时代如何对待那世代的人便是最好的例子(创六 13 ;参七 11 ;彼前三 20 ;彼后二 5 )。就人的层面而言,亚兰之所以迟迟不入侵以色列的原因可能是亚述王亚大得尼拉力强加于大马色的压力所致(见“增注:哈薛” ,原书 270 页)。
直到今日 证明此记录乃于被掳到巴比伦之前写成的(见:导论Ⅶ B “分期编纂”第 3 段 d. )。
Millard 认为以色列人此时自亚兰人的欺压之下得拯救,可能是因为哈马的 Zakkur 及亚述的亚拿要求干预抵挡亚兰王哈薛之子 Bar-Hadad 348 。
24. 圣经以外有关哈薛之经文最后出现于主前八三八年,有关他儿子便哈达三世(马理)乃主前八○六年。
25. 被约阿施收复的 城邑 可能在约但河西(参:王上二十 34 ),因为约但河东之地于耶户之时失丧(十 32 ~ 33 ),直到耶罗波安那时才被收复(十四 25 )。约阿施(此处希伯来文 Joash 的另一拼法 Jehoash ) 三次打败 敌军的记录是要显示第 18 ~ 19 节预言的应验。
348 有关 Zakkur 的石碑请见 A. R.
Millard 的 \cs15 'Israelite and Aramean History', TynB 41, 1990, pp. 273 ~ 273 ,参 264 页; 'The Homeland of Zakhur' , Semitica 39, 1989, pp. 60 ~ 66.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列王纪下
列王纪下第十三章
13:5
约哈斯见以色列国受亚兰人的压迫日甚,恳求耶和华神帮助。神赐了一位拯救者,这位拯救者可能是亚述王亚达尼拿里三世(主前810-783年)。此王在约哈斯作王期间登基,于主前803年攻打大马色,破其城,大大减轻了亚兰人对以色列国的压力。以色列收复了一些国土,得到喘息机会,恢复国力(25节)。但也有人说拯救者为14:26-27所记的约阿施之子耶罗波安第二,在他为王期内,以色列拓展北疆(14:25,27)。
13:13 这位耶罗波安是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25节),因与北国的创始人耶罗波安同名,故历史上称他为“耶罗波安第二”。
13:14
以利沙年纪老迈(超过80岁)。从他最后一次露面(见9章)迄今已有45年,圣经没有关于他的记载(耶户在主前841年膏立,约阿施登基为798年)。在约阿施看来,以利沙的逝世是国家的大损失,因他保卫国家的功劳远大过军队,所以称他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看2:12注)。
13:16 “按手在王的手上”:表示先知的支持。
13:17 亚弗在外约旦河的东北。“朝东的窗户”指亚兰人将从东方来攻以色列,亚弗则将是以色列国阻止亚兰军队,打败他们的地方。
13:18
用箭击地是考验约阿施有多大决心抗敌。击地只有三次便止住,可见这位以色列王没有彻底打败敌人的决心,也缺乏对神的信心。一生为国的先知面对此王哪能不怒。
13:19 “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看25节。
13:21
这种发生在以利沙坟墓里的神迹,一定令死人的朋友惊讶万分。神是活人的神,祂能赐生命;死了的人碰着祂的先知的骸骨也能复活。若与天父亲自接触,岂不更能得到永远的生命吗?
13:25
约阿施只从亚兰王手上取回过去夺走的部分城邑,应验了以利沙的预言(14-19节)。河东所有的城邑要到耶罗波安第二时代才取回(25节;比较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