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第十二章
第 12 章
王上 12:1> 罗波安为何往示剑?
12:1 罗波安在耶路撒冷以北约五十六公里的示剑被立为王。以色列人通常会在首都耶路撒冷膏立新王,但是罗波安与耶罗波安之间产生纠纷,所以他到北方去,想与那里的支派保持良好关系。他选择去示剑的原因,可能因为那是古时立约之处(参书 24:1 )。国家分裂以后,示剑暂时成为北国的首都( 12:25 )。
以色列的国度分裂
王上 12:6-14> 听人的意见,应怎样衡量它是否正确?
12:6-14 罗波安虽然请臣仆献策,但并未虚心听从。假使他深思熟虑的话,必定会看出长者的劝告比他同辈的建议智慧得多。衡量别人的劝告,要看它是否切实可行;再看采纳后的结果是否公平,是否令情况有积极的改善。要寻求有经验、有智慧的人的谋略。但无论如何,只有符合神的标准的建议才有益处。
以色列各支派间的嫉妒
王上 12:15-19> 耶罗波安、罗波安是怎样的王?
12:15-19 耶罗波安与罗波安都只求自己的益处,完全不顾人民的利益。罗波安十分严厉,不听百姓的声音;耶罗波安建立新的拜偶像之地,使人民不再去京城耶路撒冷敬拜神。他们二人都自讨苦吃,罗波安的行动使国家分裂,耶罗波安则使人民偏离神。好的领袖都是先为信任他们的群众谋求福祉,再求自己的好处,若所作的抉择单单为自己,必然祸及己身,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王上 12:20> 以色列是何时分裂的?之前有征兆吗?
12:20 这事标志以色列国家分裂的开始,之后好几百年未能统一。十个支派拥护耶罗波安,称自己的新国家为以色列(即北国);其余的两个支派忠于罗波安,称为犹大(即南国),不过他们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分裂的。早在士师时代,因为支派之间的嫉妒,尤其是北方最有影响力的以法莲与南方的主要支派犹大之间的对立,已显出分裂的征兆。
在扫罗与大卫以前,以色列人的宗教中心大部分是在以法莲境内,所罗门建造圣殿的时候,将以色列的宗教中心迁往犹大的耶路撒冷,终于使支派之间的争竞达到分裂的程度(关于以色列各支派间的疑忌及其影响,请参看士 12:1-15 ;撒下 2:4-32 ; 19:41-43 )。
王上 12:28> 有些建议,看似实用,却诱人离开神,有时我也有点迷惑……
12:28 神吩咐所有的以色列男丁,要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的圣殿守节(参申 16:16 ),但是耶罗波安设立自己的敬拜中心,并且告诉百姓说,长途跋涉地去耶路撒冷太不方便,就在这里敬拜好了。顺从他的人就是不顺从神。有些建议看来很实用,却可能引诱你偏离神。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说道德行为无关紧要,使你不做该做的事。不管是要你付上时间、精力、名誉或是财富资源,你都应当去做神要你做的事。
王上 12:28-29> 现实生活中拜偶像比亲近神更容易,为什么?
12:28-29 古人以牛犊作偶像,是丰收与力量的象征。迦南人的神明常常被描绘成站在牛犊或母牛身上。耶罗波安精巧地将两只金牛犊放在两个要冲之地──伯特利和但,伯特利在距耶路撒冷以北十六公里的主要通道上。他引诱人民到那里就止步,不用再南下到耶路撒冷去。但在以色列国的最北部,所以住在离耶路撒冷很远的北方之民,为求方便就会被吸引到那里。耶罗波安作为北国的领袖,只想建立自己的敬拜中心,耽心他的人民经常去耶路撒冷,会有损他的权威。这种以假乱真的宗教崇拜使人民很快就远离真正的信仰。
王上 12:30> 在犯罪的事上,我是否也不时忘记教训而重蹈覆辙呢?
12:30 耶罗波安与策士们没有从以色列人拜金牛犊的悲惨历史中汲取教训(参出 32 )。他们也许不知道圣经的记载,或者根本是明知故犯。查考圣经,就会使你留意神在过去的审判,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以史为鉴,就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参赛 42:23 ;林前 10:11 )。
王上 12:32-33> 耶罗波安妄为更改神的律例,预示什么结果?我有此行为吗?
12:32-33 在以色列人先祖时代,伯特利是象征他们对神献身的地方,雅各就在那里再一次把自己献给神(参创 28:16-22 ),耶罗波安却把它变为以色列的宗教中心,想与耶路撒冷抗衡。不过伯特利的宗教以拜偶像为中心,终于使以色列走向灭亡。伯特利以后成为邪恶和偶像之城邑。何西阿与阿摩司先知看到伯特利的罪,就谴责这城,因为他们过着远离神的生活(参何 4:15-17 ; 10:8 ;摩 5:4-6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列王纪上第十二章
老少之间(十二 1 ~ 15 )
思想 我们这一代的人已逐渐遗失了昔日那种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了,你可有随波逐流呢?
常听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为长辈人生经验丰富,许多我们不知所措的问题凭他们的处世经验,往往都能迎刃而解。
.要求( 1 ~ 5 )──所罗门驾崩,王子罗波安登位,北面的支派要求罗波安往示剑会谈。大卫也曾经过类似的会议才得到各支派长老的公认,可以统一南北(撒下五 1 ~ 5 )。这次以色列人推举了耶罗波安作谈判代表,都是希望结束所罗门时代的劳苦生活。
.元老派( 6 ~ 7 )──前朝的元老派经历了所罗门年年大兴土木之情况,眼看百姓的劳苦,深觉现在好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就建议罗波安一改前朝作风,倒过来好好对待百姓。
.少壮派( 8 ~ 11 )──倒过来服事百姓?初生之犊的罗波安根本尚未尝过民间疾苦,当然不容易接受,于是就改与一班“青梅竹马”的兄弟商议。少年人始终是年少气盛,缺乏经验,他们竟然提议以铁腕政策来治理百姓,加重他们的负担,好让他们知道君王的厉害。
.结果( 12 ~ 15 )──罗波安果然照少壮派的意思向百姓宣告。罗波安为此就要失去十个支派对他的忠心了。
当然长辈的意见不一定都全对,然而却是值得考虑的,一方面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另一方面,以他们处世的经验肯定对我们有所帮助,所以许多地方也值得我们借镜。
祈祷 求主使我看见这些如云彩的见证人,让我也效法他们跟随的脚踪。
分裂(十二 16 ~ 24 )
思想 你是否愿放下成见与别人合一,还是坚持己见以弄至不欢而散?
以色列人其实早已存在南北不和的危机,远至扫罗登基时,已有一群“匪徒”不合作(这里的匪徒不是指一般盗贼,而是指到背叛者,大卫时代的背叛者示巴也被称为匪徒,参撒上十 27 ;撒下二十 1 )。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后,才迁都至较北的耶路撒冷(一方面是神所指定的圣地,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方便统一北方),那时,以色列人才稍为开始统一。所罗门王既大兴土木,百姓负担就变得沉重了,当然希望有喘息的机会,可惜事与愿违,于是分裂就一触即发。
.分裂( 16 ~ 19 )──北面的十个支派目睹不识世故的罗波安难成大器,于是一窝蜂的叫嚣背叛,罗波安还不明白事态严重,竟然派掌管服苦役的长官亚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处理此事,可怜他就被活活的打死了。至此罗波安才如梦初醒,急忙逃回耶路撒冷。
.用武( 20 ~ 24 )──十个支派(以后称为以色列)就拥立耶罗波安为王,以色列人从此正式分裂,南面的罗波安对以色列此举十分忿怒,匆匆召集了十八万大军,准备以武力将北方属土抢回,就在这时候神差遣先知示玛雅说出这事乃出于神,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才阻止了一场兄弟相残的屠杀。
罗波安根本没看到问题的出处,他们仍然坚持己见,可以说是一错再错的表现。事实上没有国民会喜欢国家分裂的,若罗波安能及时接纳北方的要求,相信局势不会如此,可惜他为了面子问题,结果就做成了国家更深的裂痕,最后导致不能挽回。
祈祷 求主让我们能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放下成见,做福人群。
重蹈覆辙(十二 25 ~ 33 )
虽然北方(以色列国)因不满罗波安的愚昧而争取独立,但究竟也是同出一源,又同是敬拜耶和华的兄弟,难免有一天会复合;这正是耶罗波安所担忧的,本来复合是好事,不过身在高位却突然失去一切,自然难于接受,于是耶罗波安就开始进行他巩固权力的计划。
.恐惧( 25 ~ 27 )──耶罗波安的疑虑是正常的,他本来就非王族出身,无权继承王位,谁晓得有一天以色列人会否归回大卫家族呢!自然地,他要设法避免此事的发生,可惜他并非循政制改革,也不以仁义服天下,却从宗教入手。
.筹算( 28 ~ 33 )──耶罗波安造了两只金牛犊,一只放在北面的但,一只放在南面的伯特利,好“方便”百姓,不用再南下到耶路撒冷去敬拜。其实耶罗波安是恐怕百姓与南方(以后称犹大国)接触多了,终有一天会投到犹大的怀抱。不但如此,耶罗波安更进一步的进行“宗教改革”,起用不属利未支派的人作祭司,又自立 八月十五日 为节期(大概就是收割节,惯常的日期为七月中旬。这样的改革,是为了与犹大进一步分离,以致百姓可以渐渐忘记犹大,专心留在以色列。谁知耶罗波安的筹算,倒使自己和百姓触犯了十诫的第二条而陷在罪中。
人人都会为自己筹算(神没有叫我们听天尤命),但筹算是否合神的心意才是重要的问题。
祈祷 求神教我在计划、筹算中也寻求的旨意。 ──《新旧约辅读》
列王纪上 第十二章 注释
12:1-15 罗波安拒绝人民的请求
1 所罗门死後,以色列人要立他儿子罗波安为王
「示剑」:位於以法莲山地,原是迦南地的异教中心,但在以
色列宗教生活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约书亚曾在此与以色列
人立约(见书24:25),约瑟的骸骨亦葬於此(见书24:32)。
2-5 以色列人向罗波安请愿
要求他减轻百姓的负担,因所罗门在世时为了建筑圣殿和国家其他的
庞大开支,曾使以色列人服苦役(见王上 5:13-14),及向他们徵收重
税(见王上 4:7)。这请愿团从埃及请了耶罗波安来作发言人。
2
「住在那里」:有古译本作「从埃及回来」(参代下10:2)。
6-15 罗波安徵询朝廷上各臣子的意见
年老的参谋官早已察觉百姓对先王政策的不满,便劝他暂且顺从民意
,以得民心( 6-7)。但与罗波安同辈的臣子则主张以强硬态度对付
百姓,甚至加重他们的负担( 8-11)。
8
「少年人」:指较为年轻的一代。他们既与罗波安同辈,此时
年龄应有四十岁(参王上14:21)。
罗波安终於接纳後者的意见,拒绝了百姓的请求(12-15)。
最後作者就此事的发展作出解释:耶和华要藉此实现先前有关
国家分裂的预言(见王上11:29-39)。
12:16-24 以色列人背叛罗波安
百姓见罗波安的态度强硬,便决定脱离他的统治( 16-19)。
16 「关涉」:原文作「产业」。
18
罗波安差派亚多兰镇压是次叛变,但亚多兰竟被百姓杀死,罗
波安於是逃回耶路撒冷。
「急忙」:或可译作「振作精神」或「醒悟过来」。
20
百姓都拥立耶罗波安为王,惟有犹大人和便雅悯人仍归从罗波
安。
「犹大支派」:这里包括便雅悯人在内(见王上11:32注)。
21-24
罗波安召集十八万精兵企图收复失地,但先知示玛雅奉耶和华
的命令阻止了这场内战。
12:25-33 耶罗波安另设敬拜中心和礼仪
耶罗波安脱离了大卫家,作以色列十支派的君王,便致力巩固自己的
地位。他分别在约但河西面和东面,选择了示剑和毗努伊勒二城作为
据点( 25)。此二城在耶罗波安之前已存有 (参串15,
16), 他只是
在这些险要地方加强防御设施。在宗教方面,耶罗波安造了两只金牛
犊,安放在以色列南部的伯特利和北部的但,作为百姓敬拜的中心,
免得他们要下到犹大的耶路撒冷献祭 ( 26-30)。
根据埃及神只的传
统,此牛犊乃神的座位,并非代表神自己。
28 「筹画定妥」:原文作「与他人商议」。
「难」:可译作「太麻烦」或「太多了」。
30
全节可译作「这事成了(百姓的)罪,因为百姓去到远在但地
的那一只(牛犊)面前(敬拜)」。
此外,耶罗波安自立殿宇、祭司和节期(31-33)。
31 「凡民」:原指所有各种各样的人民。
32
「节期」:指住棚节,本来百姓应在七月十五日守节(参串2,
5),但耶罗波安私下将时间改迟了一个月。
思想问题(第十二章)
1 罗波安在决定是否依从耶罗波安的要求时,明显犯了那一项错误?
罗波安的老年臣仆和少年侍从在资格上有何不同?
他们的建议有何基本差异?
2 圣经常教训人要听年长者的教训。
你认为年老的人有什麽优点?
对他们的经验,你是否虚心求问?参箴 4:1。
3 耶罗波安的请求与罗波安答覆是否偶发事件?
这段记载对他们的性格和神的主权有何提示?
4 照本章记载,以色列民原本相当从领袖(参 1,
24),但他们为何
反叛罗波安?参 3, 16, 20节。
领袖对百姓有什麽影响?
你若在教会负责职事,你的言语行为是否更要小心呢?
5 耶罗波安夺权後推行那几项措施呢?
目的何在?见 25-33节。
照人的常理而言,耶罗波安在政治上算是杰出人物,但他犯了什
麽致命的错误?参 30节; 王下17:21-23。
6 你认为神人示玛雅这次传神的信息是否轻易的事?
列王纪上第十二章
罗波安的训令与金牛(十二 1-33 )
(一)
大与所 罗门 君主政制的双重性质,没有任何记载比十一章四十三节转入十二章一节的报导更清楚的了。罗波安毫无困难的在他祖父之城继承了王位或登上父亲的宝座。但是,他虽在耶路撒冷作了犹大王,却仍未成为以色列王。这情形可以拿一六○三年统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斯图亚特王室作比较。查理一世去世后,苏格兰的王位空缺为期较短,查理二世于一六五一年继承王位,但这不等于取得南方王位的权利,因为一直到一六六○年他才登上英国宝座。
从第一节看罗波安往北四十哩以外的示剑去,只属于一种礼节。以色列人到那里参加他的授职礼。而耶罗波安的来临令人感到惊奇。我们都知道在婚礼或按手礼中,主礼人会询问来宾有没有反对,但有人真的见过反对这种情况吗?就像英国名女作家布朗蒂( Charlotte
Bronte )的小说简爱( Jane Eyre )中的婚礼上出现了戏剧性的阻碍一样,示剑的加冕礼也受到干预,那是指对于即将登上王位的国王提及他的施政问题。他是否可以继续他父亲的政策呢?
(二)
写故事的人对于新王周围的年轻人极明显的表示反感。标准修订本在八至十节极为宽宏大量的称他们为‘少年人’──希伯来文浑称他们为‘孩童’,这些不懂事的小伙子态度粗野。如果我们记得‘手’是希伯来文对男性的委婉说法,我们就能领会到第十节结尾的风趣。罗波安似乎仍有良知,足以令他从他的政策声明中剔除猥亵的开场白。
至于从前侍立在所罗门面前的是什么样子的人( 7 节),笔者就更难以肯定了。‘王若服事这民如仆人’的句子似乎是多余的,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找不到相似的说法。历代志作者所用的句法也同样独特,‘王若恩待这民,使他们喜悦’(代下十 7 )。是不是这些老臣子故意说没意义不动听的话而令年轻的王转而征求别人的意见?
作者认为,我们读这两个不同的主张时应参阅第廿四节所说的‘因为这事出于我’(跟在一章廿七节类似但是比较好的希伯来译文之后)。上帝决定要惩罚大之家,而这些老臣子只不过是罗波安藉以疏远以色列人的媒介之一。示剑民意的力量可由他们所制裁掌管服苦之人的亚多兰事件上看出来( 18 节)──这份掌管职务以前由耶罗波安担任(十一 28 ),大概是他的才能更得到欣赏。
(三)
廿五至卅二节不包括在历代志作者报导的部分,这段经文令我们接触到列王纪所提及的以列北面王国的宗教问题核心。从几种不同的评价,我们很难不对耶罗波安表示同情。我们所读过的记载对他有利,但在以后的冗长记载中他的名字则受人厌弃。
读了前面的六及 七两 章,我们对廿六及廿七节所没有指出的事加以赏识。北以色列人继续在耶路撒冷圣殿崇拜,说明他们不断地与大之家的联系,甚至受到宗教管制。现在不仅是怀敌意的犹大到处有圣殿,它实际上是耶路撒冷宫殿综合建筑的一部分。为了同样的理由,自从一九六七年以色列人接管耶路撒冷与希伯仑之后,回教徒的麦加朝圣路线就不再包括此两城,虽然它们在回教圣城中居于第三及第四位。
以色列人需要另一个全国性的祭坛,耶罗波安于是选择了南与北面边界的古城伯特利(意为上帝的居所)和但两个焦点。建筑或者重建祭坛是件容易的事,但是约柜,这个代表上帝曾与他的百姓一同行经旷野的有力象征,却在耶路撒冷,有上帝的灵庇护约柜上长了翅膀的。
从第廿八节我们可以假定许多有关后期犹大及犹太人的偏见。古代近东的神是以站立或骑在牛背上去表达的。耶罗波安的雕像事实上是依照类似耶路撒冷约柜与的功用去铸造的,即是有一个为耶和华之灵而设的宝座。如果他说,‘看你的上帝……’他指的是金牛犊上的地方,不是指雕像本身。但是对于怀敌意及较为后期的作者来说,却很容易引起对现场的错误诠释。
这故事很显然是与出埃及记卅二章亚伦造金牛犊的事有极密切关系。两个故事互相反映。据我们所知道的圣经记载,由于我们熟悉古时在上帝之山所发生的丑闻,我们领悟到耶罗波安徒劳无功的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经文联系的背后历史事实可能不是我们所能领会的,但我们至少能提出一个有根据的推测。
在出埃及记及列王纪里,建造祭坛必获首先而且仔细的报导(出廿五至卅一章及王上五至八章),然后加上较为简短的‘歪曲’(出卅二章及王上十二章)。两处经文都是企图使耶路撒冷的祭坛、坛上的用具及祭司职位合法化(与 31 节作比较)。
总而言之,整章的报导,为作者重新将百姓的传统列进列王纪里这一点提供最好的线索。这些作者支持大之家,是出于一种附属思想的持续而非主要的政治力量。在他们的观点中,只有耶路撒冷圣殿是最合宜的宗教中心。──《每日研经丛书》
列王纪上注释 叁·分裂的王国(一二~二二)
一.犹大王罗波安(一二1~24)
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在犹大作王十七年(主前931或930年至913年;王上一二20~24;代下一一~一二)。
一二1~11 罗波安往示剑被立为王。耶罗波安听见所罗门死了,也从埃及回来,跟以色列人的会众到示剑去。以色列人给罗波安最后通牒:“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作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作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事奉你。”为了维持宫室东方色彩的富丽堂皇,所罗门使用很多服苦役的奴仆和征收重税。因此以色列人实际的意思是:“减轻你父亲向我们征收的重税,我们就事奉你。否则我们就会起义。”罗波安要求三日时间考虑。他首先和老年人商议,他们建议他服事这民如仆人,良善地对待百姓。但那些少年人却给他刚刚相反的意见,他们叫他恐吓百姓要向他们征收更重的税。这就是罗波安的小拇指头比所罗门的腰还粗的意思。假如所罗门用鞭子责打他们,罗波安便用蝎子鞭(也许是有尖刺的鞭)责打他们。
一二12~20 第三日,耶罗波安和以色列的会众来听罗波安的决定,他们听到的是少年人所出的主意。罗波安虽然请臣仆献策,但并未虚心听从。假使他深思熟虑的话,必定会看出长者的劝告比他同辈的建议智慧得多。第15节指出这事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他借示罗人亚希雅……所说的话(一一30~39)。虽然有些以色列人仍然住在犹大境内,但他们和其它以色列人都背叛罗波安。罗波安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亚多兰去叫这些以色列人归服,但他们用石头将这个负责不受欢迎任务的亚多兰打死了。其后以色列人立耶罗波安作他们的王。虽然第20节说只有犹大支派跟随罗波安,但必须记住便雅悯(21节)西缅(书一九1下)和大部分的利未人都归属犹大。
一二21~24 罗波安想向以色列人宣战,借以夺回国家,但因为有神的命令,因此他撤消了这个计划。较早前,罗波安不听老年人的建议,现在他听从耶和华的吩咐,让很多以色列人不丧命。耶和华的话命定王国分裂,但耶和华的话也保证这分裂不用流血。
二.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一二25~一四20)
以法莲支派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作以色列王二十二年(主前931或930年至主前910或909年)。
1.耶罗波安王的假宗教中心(一二25~33)
一二25~30 开始的时候,以色列的第一个王立示剑为首都,然后在约但河外修筑毗努伊勒。因为神吩咐所有的以色列男丁,要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的圣殿守节(参申一六16),耶罗波安恐怕上耶路撒冷过节的以色列民转向效忠犹大王,于是设立自己的宗教制度。他使但和伯特利成为两个新的敬拜中心,每个中心放一个金牛犊,称这些偶像为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神!并且告诉百姓说,长途跋涉地去耶路撒冷太不方便,就在这里敬拜好了。
一二31~33 耶罗波安在邱坛那里建偶像的殿,又不按神所定立利未人为祭司,却将一般人(民)立为祭司。他自定新的宗教节期,在八月十五日过节,代替七月的住棚节。他又僭越祭司的位分,在伯特利自己所建的坛上献祭。
以色列人大多接受这些转变,显出他们的心远离神。他们的祖先曾经因为拜金牛犊而受惩罚(出三二)。所罗门因为设立邱坛而掉了大半江山(十一章)。可拉一党因为想僭夺祭司之位而丧命(民一六)。耶罗波安为巩固王位而作的这些“革新”,只会导致王国终必衰亡。那些一心为神的人都逃到犹大(代下一一14~16),留下他们的同胞享受那方便的人为宗教,也承担其所带来的后果。“耶罗波安不配得这么好的位分(作王);以色列人理应得如此败坏的国君。”这句话说的对!
附篇——王国的分裂
王国分裂的历史从这时开始,列王纪下接续历史记载。耶罗波安管治北面十个支派,通常称为“以色列”;先知书有时称之为“以法莲”。这个王国有九个王朝相继承,所有的王都是恶的。
罗波安管治称为“犹大”的南国,只有一个王朝相继承。南国每个王都是大卫的子孙。基督坐在大卫宝座的合法地位,可以从他养父约瑟追溯至南国的君主(参看马太福音第一章的家谱)。从肉身来说,基督也是大卫的子孙,因为童女马利亚是大卫儿子拿单的后裔(参看路加福音第三章的家谱)。南国有一些王是出色的改革者,但大部分的王都是恶的。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
王朝 以色列 王朝 犹大
1 耶罗波安 1 罗波安
拿答 亚比央(亚比雅)
2 巴沙 亚撒(好王)
以拉 约沙法(好王)
3 心利 约兰
4 暗利提比尼 亚哈谢
亚哈 亚他利雅(篡位者)
亚哈谢 约阿施(好王)
约兰 亚马谢(好王)
5 耶户 乌西雅(亚撒利雅)(好王)
约哈斯 约但(好王)
约阿施 亚哈斯
耶罗波安二世 希西家(好王)
撒迦利雅 玛拿西
6 沙龙 亚们
7 米拿现 约西亚(好王)
比加辖 约哈斯(沙龙)
8 比加 约雅敬(以利亚敬)
9 何细亚 约雅斤(哥尼雅/耶哥尼雅)
西底家(玛探雅)
王国分裂的历史可以分做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公开冲突时期,从耶罗波安(王上一二1)至暗利(王上一六28)。第二个时期是两国寻求关系缓和,从暗利(王上一六29)至耶户(王下九)。第三个时期从耶户至以色列人被掳到亚述(主前722年),是一个相对地独立的时期(王下九~一七)。最后一个时期只剩下南国犹大,直到主前五八六年被掳到巴比伦(王下一八~二五)。
北国以色列没有复国;犹大人被掳七十年后,大量分批回到耶路撒冷,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记载他们的数目。大约基督出生前五百年,南国支派的人回到故国,在外邦人的统治下生活。
在旧约圣经历史的终结,犹太人受波斯王统治。后来希腊征服波斯,犹太人便被这世界霸权管治。最后,罗马帝国征服了希腊。当主耶稣在世时,罗马帝国正兴盛。
研读王国分裂历史的人,常发现似乎矛盾的年分记载。这些年代上的难题。大部分是由于用来计算以色列和犹大王统治的年期不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很多时候父子有一段时期共同当政。费埃里的着作《希伯来列王的数字之谜》,对列王纪年代的整个主题,有详尽而精确的处理。
列王纪上 12:20
耶 罗 波 安 …… 作
以 色 列 众 人 的 王: 所
罗 门 死 时 ( 11:43 ) , 希 伯 来 民 族 分 裂 为 两 个 王 国。
1. 北
国 称 做 以 色 列, 最 初 由 耶 罗 波 安 统 治。 南 国 叫 犹 大, 最 初 由 所 罗 门 的 儿 子 罗 波 安 做 王 统 治 ( 17 节 ) 。分 裂 一 直 持 续 到 主 前 722 年, 北 国 10 个 支 派 被 掳 至 亚 述 为 止。 南 国 则 于 主 前 586 年 被 掳 至 巴 比 伦。 这 两 国 的 历 史 记 载 在 王 上 12~22 章、 王
下 1~25 章 和 代 下 10~36 章 中。
2. 从
以 色 列 和 犹 大 国 的 历 史 中 可 看 出, 他 们 一直 在 违 犯 神 的 约。 圣 经 指 出 北 国 所 有 的 王 都 行 耶 和 华 眼
中 视 为 恶 的 事 ( 如 16:25,30 ; 22:52 ;王
下 3:3 ; 10:29 ) ;而 犹 大 国 的 大 部
分 王 也 都 背 弃 了 神 的 约。 只 有 少 数 犹 大 王, 着 名 的 有 希 西 家 ( 王
下 18:1~20:21 ) 和 约 西 亚 ( 王 下 22:1~23:29) , “ 行 耶 和 华 眼 中 看 为 正 的 事 ” ( 王 下 18:3 ; 22:2 ) 。
12:24
因 为 这 事 出 于 我: 是
耶 和 华 使 他 的 民 分 裂。 南 北 两 国 的 存 在 是 神 的 安 排。
1. 这
是 对 他 们 搞 偶 像 崇 拜 的 一 种 惩 罚。
2. 也
是 通 过 犹 大 保 存 守 信 余 民 的 一 种 手 段 (11:13 ) 。 尽 管 以 色 列 从
整 体 上 背 叛 了 神, 但 犹 大 中 仍 有 余 民 信 守 神 的 约, 神 借 着 他 们 去 成 就 他 的 应 许 和 救 赎 计 划。
12:28
两 个 金 牛 犊 …… 这
就 是 …… 你 们 …… 的 神: 北
国 的 耶 罗 波 安 王 仿 效 亚 伦 的 做 法 铸 了两 个 金 牛 犊 ( 出 32:8 ) ,让 他 的 民 众 敬 拜 以 偶 像 形 式 树 立 的 神 ( 27~30 节;比 较 出 20:3~4 ) , 并 由 此 建 立 了一 个 异 教 体 系。 他 甚 至 “ 将 那 不 属 利 未 人 的 凡 民 立 为 祭 司 ” ( 31 节 ) , 让 不 符 合 神 律 法 要 求 的 人 担 起 事 奉 之 职 ( 参 下 一 条
注 释 ) 。
耶 罗 波 安
建 立 伪 宗 教 体 系 导 致 了 两 个 后 果:
1. 留
在 北 国 的 大 部 分 民 众 开 始 拜 巴 力, 并 陷 入 庙 妓 制 的 淫 乱 之 中。
2. 大
部 分 愿 意 忠 实 于 耶 和 华 和 他 的 律 法 的 敬 虔 余 民 蒙 受 了 极 大 的 痛 苦, 因 他 们 不 得 不 “ 撇 下 他 们 的 …… 产 业 ” 迁
到 南 国, 为 要 按 神 最 初 的 启 示 和 命 令 去 敬 拜 他 ( 代 下 11:13~14
) 。 “ 以 色 列 各 支 派 中, 凡 立 定 心 意 寻 求 耶 和 华 以 色 列 神
的, 都 随 从 利 未 人, 来 到 耶 路 撒 冷 祭 祀 耶 和 华 他 们 列 祖 的 神 ” ( 代 下 11:16 ;比 较 15:9 ) 。
12:31
将 那 不 属 利 未 人 的 凡 民 立
为 祭 司: 耶
罗 波 安 指 派 人 员 做 祭 司, 而 这 些 人 不 符 合 神 在 民 3:6 – 9 ; 8:5~20 中 所 规 定 的 条 件。 在 新 约 时 代, 利 未 人 祭 司职 任 已 不 复 存 在, 但 神 仍 然 为 那 些 将 要 担 任 牧
列王纪上
注释
十二 1 至十六 29 两个王国:由所罗门逝世至暗利作王
十二 1 至十四 31 两个王国的诞生
十二 1-24 王国分裂
似乎罗波安要另外得到北方众支派欢呼接受他作王,他的登基仪式才算完成。他这样做,是按着戴维所定下的模式而行;戴维起初是作犹大支派的王(撒下二 4 ),而后来才成为以色列的王(撒下五 3 )。我们要记着,戴维和所罗门都不曾尝试把犹大和以色列结合成为一体(参四 20 的注释)。所罗门大概也经过以色列众支派欢呼接受他的程序,只是圣经没有提及。在罗波安的日子,这事是在北部山区的中心地带示剑举行。
北方众支派要求罗波安答应一个条件,才肯接受他作王。他们也有耶罗波安可以选择;耶罗波安是在所罗门死后,从埃及被召回来的。我们得悉北方众支派在所罗门治下,曾负「重轭」,作「苦工」( 4 节)。(我们以前从不同的线索知道情况是如此,而在这里则得到以色列的发言人之肯定。)只有罗波安肯除去以色列人的重担,他们才肯服侍他。
起初罗波安的做法似乎很精明。他没有作出实时的响应,而是要用 3 天时间来咨询他的顾问。那些曾事奉所罗门的老年人劝罗波安要答应众民的要求。然而,那些与罗波安同辈的人却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罗波安应该用更严厉的手法来对待以色列人。「少年人」( 8 、 10 、 14 节)的希伯来文,实际上是指「年轻的男孩」,或甚至指「孩童」;在作者看来,他们该得到这样的描述,因为他们的意见很幼稚。罗波安却选择听从这些「孩童」的意见。罗波安拒绝了那些曾事奉所罗门之老年人的意见,就是离开所罗门智慧最后的宝库,而去拥抱愚昧。这样就定下了王国日后的命运。
罗波安那严厉和对抗式的表现,其实只是用外表的勇力,去掩饰内里的软弱。所罗门的智慧确实曾有错失,但罗波安却一点智慧也没有表现出来。他意图先发制人,却处理失当,而以色列人则从他的掌握中溜走了。以色列人在昔日对抗戴维之流产政变中那结集群众的呼喊(撒下二十 1 ),又在罗波安面前高呼起来( 16 节)。
罗波安差遣「亚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是为了进一步谈判还是为了使用武力,我们不得而知,但把这件事交在那掌管服苦之人者手中,却只会叫以色列人生气而已。难怪亚多兰结果被打死。与此同时,耶罗波安则被立为以色列的王( 20 节)。
罗波安匆忙赶回耶路撒冷,从犹大和便雅悯支派中结集了一支军队,准备与以色列人作战。然而,先知「示玛雅」阻止了他这个行动,传达了神的话,禁止他这样做( 22-24 节)。是神自己把以色列从犹大划分出来,而最少在这个时候,以色列会得到祂的保护。
这段叙述把人和神的层次交织起来。罗波安作事愚昧,并依从坏的意见,而「以色列人背叛戴维家」( 19 节);但最终的解释是,耶和华站在舞台后指挥着各项事件。「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祂 …… 所说的话」( 15 节)。人类有顺从或不顺从的自由,有作事聪明或愚昧的自由,但这自由却不会离开神的主权掌握之内。作者特别多次强调,神藉先知所宣告的事件往往会实现。
十二 25-32 耶罗波安的错误
耶罗波安用两种方法去建立他的新王国。首先,他坚固了两个重要城市,示剑和毘努伊勒(后者为他在约但河东提供一个行政和防卫中心)。其次,他重新安排了以色列人的敬拜生活。他的安排是基于他恐怕以色列人若定期往耶路撒冷的圣殿敬拜神,他们或会转而效忠于罗波安。为防止这事发生,他在以色列境内设立一些敬拜的中心,一个在但,一个在伯特利,这界定了王国在南面和北面的界限。他的恐惧显示他不信任神藉亚希雅给予他的应许,就是他若遵从神的道,神必为他建立一个永存的国度(十一 37-38 )。
然而,耶罗波安不但因缺乏信靠而有罪。他在伯特利和但所立的金牛犊,也使以色列人陷入偶像崇拜中( 28-30 节)。我们不可能知道耶罗波安设立这些偶像的真正意图。在古代近东的艺术里,一个神往往会被描绘为站在一头公牛之上。因此,耶罗波安可能是以金牛犊来代表耶和华宝座的所在,而从未有以金牛犊为敬拜对象的意图。(同样地,在所罗门的圣殿内,基路伯也是用以象征神同在的地方;参八 3-13 的注释。)他在第 28 节所说的话跟这些牛犊的用意一样含糊,因为这话可以翻译为「这些就是你们的神〔复数〕」或「这就是 …… 你们 …… 的神〔单数〕」。但无论耶罗波安起初的意图是甚么,作者也按着「这事叫百姓陷在罪里」的事实来记载每一件事。因此,他是要我们看见耶罗波安在 28 节的话,与出埃及记三十二章 4 节,众民被呼吁去敬拜金牛犊的事,是有关连的。此外,从作者的角度看,在耶路撒冷以外再没有敬拜耶和华的合法地方。耶罗波安又在「邱坛」建殿,并设立一个不合法的祭司制度,这使他更深地陷在罪里( 31-32 节)。
十二 33 至十三 10 从犹大上来神人
耶罗波安在敬拜方面之改革,包括一个在八月份举行的新节期,「像在犹大的节期一样」(十二 32 ),那可能指这节期就是以色列人的住棚节,而住棚节是在七月举行的(利二十三 33-43 )。耶罗波安可能是刻意要给予以色列人独特的宗教习惯,但这在较后的日子也可能有实际方面的原因。住棚节是在夏季收割结束后开始的(利二十三 39 );因为以色列和犹大在地势和气候方面有点不同,所以收割的季节也可能较晚。
当耶罗波安在伯特利献祭,要制定这节期的规例时,一位从犹大而来,不知名的神人到临了。然而,这先知并不是批评那节期,而是批评伯特利的祭坛。神人也没有因金牛犊而责备耶罗波安;也许它未被当作偶像。先知这次到来的使命,只是责备那在耶路撒冷以外兴建的神殿。
伯特利在以色列中有古代历史的渊源(参创二十八),因而成为了耶罗波安两个敬拜中心中较受欢迎和较重要的一个。但先知宣告,伯特利的祭坛,在戴维王朝的后人「约西亚」手中,要被毁灭。这预言在未来 3 个世纪中都不会应验; 3 个世纪之后约西亚会在以色列和犹大境内,除掉所有不合法和偶像的崇拜。简言之,这预言是让我们窥见这事件的终结,也就是以色列的衰微正在开始。
祭坛破裂和其上的灰倾撒,马上证明了这预言是真实的。耶罗波安突然被停住,手又忽然枯干了,他便要求先知为他代求,使他得以复原。耶罗波安似乎因神在生与死之上彰显了祂的能力,大大受感动,故要求款待这位神人;但神人依从神的指示,坚决地拒绝了他。神不许祂仆人在以色列吃喝,是否表示祂不赞成正在那里进行的事呢?这是一个有可能的原因,但更可能的解释是,先知这样绝对顺服神,是进一步向王显示,他在生活和治理上,应该这样顺从神。
列王纪上第十二章
Ⅲ 分裂王国历史(王上十二 1 ~王下十 36 )
作者以消息灵通人士的角度来叙述所罗门王国的分裂,他并非直接交代实际的分裂过程,但指出其因由。当时世袭制度的原则尚未成立,每个统治者被选立继承的方式均有所不同。他的统治被后人用属灵的标准衡量。北部支派及南部犹大支派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偶有缓和,以致作者必须分别交代南北支派的事迹。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叙事乃取自对立的双方(如:十二 12 ~ 14 ),试图由以色列人(甚至示剑人)或犹大(耶路撒冷)人的观点解释罗波安的事件,这些学者的评论多少反应出他们对历史来源的看法为何 255 。
255 同样地, LXXA 在十二 24 a -z 后面加上了额外的资料 ( D. W. Gooding ,
'The Septuagint's Rival Versions of Jeroboam's Rise to Power', VT 17,
1967, pp. 173 ~ 189 ); 'Problems of Text and Midrash in the Third Book of Reigns', Textus Ⅶ , 1969,
pp. 11 ~ 13 ,在其中耶罗波安的角色被抹黑,成为叛徒领袖( 24. n )。甚至在他登基之前,当他儿子死时,便已因他的偶像崇拜而受谴责( 24. g-n )。七十士译本在王上十二 24 的解释是矛盾的,为了要迁就其重新解释全书的计划。
A 王国的分裂(十二 1 ~十四 20 )
i. 罗波安(十二 1 ~ 24 )
参:历代志下十 1 ~十一 4 ;约瑟夫《犹太古史》 viii.8.1-3.
a. 罗波安会见以色列百姓(十二 1 ~ 5 )
罗波安在耶路撒冷或希伯仑登基作犹大王之后,开始寻求以色列支派的支持,当时他们已经在所罗门的苛政下蠢蠢欲动。罗波安选择示剑〔 Tell Balata ,靠近现代的那布勒斯( Nablus )〕,一个与列祖有关的宗教中心(创十二 6 ,三十三 18 ~ 20 ),约书亚也在此与所有的支派重新坚定与神的约(书二十四)。 所有 ( NIV ,和合未译)能代表以色列支派的 以色列人 都在场,当初大卫便被他们选立为王(撒下五 3 )。耶罗波安插手的时间不详,可能在他“停留”埃及( MT wayye{s%eb[ , AV 、 NIV 边注)的时候,听到群众聚集,随之返回,直等到罗波安拒绝长老的建议之后才抵达( LXX ,参 20 节)。另有解经家认为耶罗波安已经自埃及“返回”( RSV 读为) wayya{s%ob[ ;参:代下十 2 )。埃及试图在巴勒斯坦造成分裂,这并不是第一次。
b. 两种建议(十二 6 ~ 15 )
民众要求减免税收、苦工及兵役是合理的,因为他们在所罗门的治下深受其苦。
7. 王若……如仆人……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 。若王使用权柄及能力来服事人,必定会引发人的忠心。耶稣身为弥赛亚仆人,是最好的例子(可十 43 ~ 45 ;罗十二 1 )。若罗波安按着对权柄的正确认识采取回应,服事人民,可令他们愿意以一起服事王为目标,后果自然不同,分裂可能绝对不会发生,因为神的子民应当是合一的。他的犹疑不决显示他不知道立刻采取行动( 现在 )可以造成 永远 (希伯来文:常常)的影响。罗波安是否担心他自己的地位?长老要求“好话”或好意的说词,亦即要求怜悯,而非独立。
8. 长老 ( NIV 、 NEB ;而非 RSV 或和合所译之“老年人”)的身分在以色列一向是特殊的、受尊重的(出十二 21 )。我们不确定少年人是否代表某一特定的团体,为公认之立法议会的一部分(此乃 Malamat 之理论) 256 ?还是与“老资格者”相对照的“新人”( DeVries )。
罗波安当时年四十一岁(十四 21 ),与少年的那一群人更容易认同。少年人引用谚语( 10 节),回答得丝毫不留余地( 10 ~ 11 节),似乎使得罗波安更倾向于加重国家给人民的负担:他要用 蝎子鞭责 打他们( 11 、 14 节)──有(钉)刺的鞭子,而非普通的鞭子( whip , NEB 作“皮条”)。虽然导致分裂的原因很明显的是人为因素及性格冲突,但作者却将之诠释为神的干预,为要实现神的旨意及神藉着亚希雅所预言的审判( 15 节;参十一 11 ~ 12 )。
整卷书及整本圣经有关历史的诠释是一致的(见:导论Ⅱ E “预言” )。因此,虽然由此可见:不听长老之言是不智的,但我们也不需要视此插曲为一个辩证,(像他勒目之立场)教导人应当尊重长老,听从老年人的建议。
c. 以色列叛离(十二 16 ~ 20 )
通常一方的冥顽不灵会逼使另一方采取冲动的决定。以色列众民(不论是以色列全民或是他们的代表)的回答乃是一个严肃的宣言。他们激烈的语气(“我们与大卫无分”,而非“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呢?”, 16 节);成语式的解散令( 各回各家去罢 , tent 未必是指真正的帐篷,参:撒下二十 1 )都显示这是指完全的决裂,无转圜的余地。马勒梅( Malamat )认为这并非是反叛的宣言,而是对示剑群众要求怜悯而非独立( DeVries , p.158 )的回答,他的理论颇为合理。
罗波安的优柔寡断及矛盾心理可表现于他为了补救局势而采取的不同手段。他先尝试外交手段( 18 节)不果,转而诉诸暴力( 21 ~ 24 节)。
18. 亚多兰 (希伯来文: Adoram ,参四 6 ,五 14 ,和合作“亚多尼兰”)实为下选,因为他以严厉地管理服苦之人( mas
`o^b[e{d[ )着名,而耶罗波安却代表不征收重税的人( se{b[el ),民众当时面对的可能是两种国民义务的选择。
19. 今日 乃指此叙事写成的日期,必定是在撒玛利亚沦陷以前(主前 722 年)。 背叛 ( pa{s%a`' )在别处乃指得罪神(赛一 18 ;何八 1 )。
20. 有关耶罗波安的归回,见:上面第 2 节。他的得势可能要归功于埃及的支持 257 。
d. 罗波安争战的计划受阻(十二 21 ~ 24 )
21. 十八万 战士( LXX
120,000 )对统一显然是另一大打击。狄弗来斯( DeVries )视此为象征性数目( 12 × 10 × 100 )。这种方法向来是无法解决家族恩怨的。先知想要免去战祸,但他并没有支持新王,反而在这个新的情况底下传扬神的话,使人遵从神的话。埃及王示撒(十四 25 ~ 26 )来犯的威胁可能有助于罗波安打消作战的念头。
22. 神人 :参增注 。
24. 七十士译本在此加入有利于耶罗波安的额外资料。根据十四章 30 节,耶罗波安及罗波安之间的敌意仍然未消。
增注:神人
此词与“先知”(参十三 1 、 18 )乃同义词,在列王纪中出现三十七次,主要用于先知以利亚及以利沙(二十八次)身上。示玛雅是在耶罗波安时代(代下十一 1 ~ 4 )说预言的“神人”,他的话一如先知的话(代下十二 5 ~ 8 、 15 )一样地被记载下来。“神人”一词曾被用于一些人物身上:摩西(申三十三 1 ;书十四 6 ;结三 2 ;诗九十〔标题〕;代上二十三 14 ;代下三十 16 ),用于大卫身上则有一次(代下八 14 )。惟一的另外一位记名的神人为伊基大利(耶三十五 4 )。此外,被用于将神的话带给参孙父母(士十三 6 、 8 )、以利(撒上二 27 )、耶罗波安(王上十三 1 ~ 31 )及亚玛谢(代下二十五 7 、 9 )的无名使者。其共同的特点是神人说话带着权威(“耶和华如此说”),他们的话也都会实现(如:王上十七 24 )。这是真先知的标志(申十八 22 ;参:申十三 2 )。保罗使用“属神的人”一词来形容提摩太(提前六 11 ;提后三 17 ),可以反映出这种旧约的意义。
256 A . Malamat, 'Kingship and Council
in Israel and Sumer . A
Parallel', JNES 22, 1963, pp. 247 ~ 253 ,记载着古代近东可能有的相似例子。
257 参: M. Aberbach 及 L. Smolan,
'Jeroboam's Rise to Power', JBL 88, 1969, pp. 69 ~ 72; A. W.
Klein, 'Jeroboam's Rise to Power', JBL 89, 1970, pp.217 ~ 218; 'Once
More: "Jeroboam's Rise to Power"', JBL 92, 1973, pp. 582 ~ 584.
ii. 耶罗波安(十二 25 ~十四 20 )
a. 耶罗波安的罪(十二 25 ~ 33 )
25. 耶罗波安首先重建示剑(十二 1 ),考古出土显示在他统治之时当地的城墙及两道门被重建。此城成为北国的第一个首都,后来在边境又加上其他地点以加强防御,减少众支派对耶路撒冷的倚赖。 毗努伊勒 ( Peniel , NIV 边注作 Penuel;
Tell ed-Dhahab esh- Sherqi^yeh )在约但河东的基列地(创三十二 31 作毗努伊勒),可以防御亚兰人及亚摩利人之入侵,且在面临示撒由西入侵之压力下可以作为一块预备地。得撒后来亦成为另一个首都(十五 33 )。诸如此类的细节都会被保存在当时新开始的“以色列诸王记”(十四 19 )中。
26 ~ 28. 耶罗波安的罪不仅止于另立对立的首都,更因为他不相信神藉亚希雅给他的应许(十一 38 )而罪加一等。他是在 征询意见 ( 28 节),或作“筹画定妥”(和合、 NEB ;参: NRSV 作“商议”)之后才作决定,可见那是有意的、自卫性的。尽管由亚伦的前例可见金牛偶像的无能(出三十二 4 ~ 8 ),但是以色列人对于象征多产的两只牛仍然奉若神明。有些学者认为 金牛 乃不可见之神只所站立之台架(参:亚述显然有视神只为站立于其牛之上的风俗)。设立金牛的目的是为了要使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从事敬拜,为新的王国立下疆界。耶罗波安本身开始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打算采取任何反耶和华的举动。
29. 伯特利 (现代的 Beitin )在以法莲南界的便雅悯境内,座落于朝圣的路上,在耶路撒冷以北 十九公里 处。此城早已是敬拜圣地(创二十八 11 ~ 19 ),并成为王室的圣所(何十 5 ; NIV 边注;八 4 ~ 6 )。
30. 但 ( Tell el
Qadi )位于约但河上源(近黑门山),因地利之便成为北部的中心。“众民都往但去”( MT ),可能表示他们排队前行( JB 作此译法)。考古出土物显示在耶罗波安一世的时代在但所建筑的一块圣地及一处邱坛 258 。
31 ~ 33. 作者时常提及耶罗波安的罪及他的“生活态度”(十五 30 、 34 及列王纪中另有二十次;参:何西阿书及阿摩司书),包括:
(i) 他破坏神子民在实际层面( 25 ~ 26 节)及精神层面( 26 ~ 27 节)上的合一。
(ii) 以人手所造的像,要人民视之为国家神只来敬拜( 28 ~ 30 节)。
(iii) 增加以色列其他圣所的重要性。有关 邱坛 ,请见三章 3 节 。有关庙宇的建立,请参:列王纪上十三 32 ;列王纪下十七 29 ,有关可憎恶的事,请参:申命记十八 9 ~ 13 。
(iv) 引诱人民离开彰显神同在的耶路撒冷圣殿,转离不敬拜耶和华。
(v) 可能自己担当祭司的角色( 32 ~ 33 节;参:代下二十六 16 ~ 21 )。
(vi) 立不属利未人的“凡民”( 31 节, NEB )为祭司,违反申命记十八 1 ~ 8 。此举导致真正的祭司倾巢而出走(代下十一 13 ~ 14 ),国内迦南庙宇的祭司(王上十三 33 ~ 34 )乘虚而入。
(vii) 重定宗教节庆历( 32 ~ 33 节)。住棚节被提早一个月(参:利二十三 24 ),抢先在耶路撒冷的住棚节之前举行。我们没有足够证据显示这与选立新王的新年( Gray )有关。那可能是一个新的节日,并非仅是为了要调整历法,使之成为太阳年( DeVries ),也并非意味着耶路撒冷本身改变了她的历法 259 。
上述的每一项作为都是违抗神在律法中的规定,显示出耶罗波安认为政务比宗教原则及实践都更重要,这种权宜妥协的人自然无法承受神的应许(十一 38 ),咎由自取,神也允许审判临到他的头上。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列王纪上
列王纪上第十二章
12:1 一个王国分裂为二,各有自己的君主和政制,是以色列民历史上的空前大事;史家观点不同,评价也便大异。从北方诸支派的立场来看,分裂势在必行;但从犹大人方面来看,传统政教中心都在耶路撒冷,国家统一不易,不可轻言脱离;凡倡言分裂的与叛乱无异。本章将南、北两种不同意见都予容纳。但在24节记下神藉示玛雅说的话:“因为这事出于我”,叫人想起神在9:4-9所说的话。
示剑为以民宗教圣地(创12:6-8;书24:1),位于以法莲地的基利心山与以巴路山之间。罗波安去到示剑会晤北方以色列的领袖,证明国家分裂的危机迫于眉睫;否则,这些人会来耶京谒见他。罗波安移樽就教,本带有安抚之意,可是他的傲慢使北方诸民越见疏离(16节)。
12:2 耶罗波安听见所罗门已死,从埃及回来,以色列人举他为代表,和罗波安王谈判。北方诸族当年曾和大卫立约,支持他作王。作王的对待百姓须如牧人爱护羊群一样(撒下5:1-3),服侍人民如仆人(7节)。他们要求罗波安履约;后来谈判破裂,此约也毁(14节)。
12:4 轭为牛马在田间耕作时所负,“重轭”在此喻君王加在人民身上的苦役和重税。
4-5两节指出,北方诸民要另行立国的唯一理由,就是所罗门加在他们身上的“重轭”。通常新王登位,为示爱民,常宣布减省赋税、徭役,大赦罪犯。罗波安在锦绣中长大,不象耶罗波安曾历民间艰苦生活,因此毫不体恤民众疾苦,反要百姓负更重的轭。
12:6 罗波安求教于朝中元老的,不是舒解民困之策,而是怎样对付民众。
12:8 关于罗波安此时的年龄,传统有二说:一是16岁,一是41岁(14:21)。《代下》11:18-23说他作王时妻妾甚多,有子28人,女60人,证明41岁为可信。
这里称与他一同长大的人为“少年人”,乃与前节的“老年人”对照而言。这些总角之交现在“侍立”王前,都当在朝廷中有了官职,可以和旧臣分庭抗礼。从他们说话的高傲粗鲁(我的小拇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可见只是一班纨袴子弟,毫无处世经验。
12:10 “我的小拇指头”中的“小拇指头”在有的古卷中作“我的小东西”;语近猥秽;意思都不外说:“我的本领比我父亲大得多”。
12:11 “蝎子鞭”为鞭头装有铁刺的皮鞭。
12:18 亚多兰即亚多尼兰,是位老臣子,继续作罗波安管理苦役的大臣(撒下20:24;王上4:6;5:14)。罗波安昧于时势,仍叫他去向北方的以色列人征服苦役,遭到反抗,给石头打死;罗波安也自示剑逃回耶京。
12:20 以色列国从这时起开始分裂为二(参11:37注)。耶罗波安做了新的十支派组成的以色列国的王。关于便雅悯的事,看11:13注。
12:22
“神人”即先知。示玛雅是罗波安作王时候的先知,他奉神命严厉警告不可以和耶罗波安及北方的支派作战,去夺回脱离的疆土。示玛雅写有罗波安王的史记(代下12:15)。
12:25
北国选择了示剑作首都,耶罗波安修建此城以增加防守力量。他又修筑约旦河东雅博河上的毗努伊勒(创32:31)为都城(一说他放弃了示剑,迁都来此),很可能他作王初期,一共设了三个政治中心:示剑、毗努伊勒和得撒(14:17),同时使用。在毗努伊勒设都恐怕意在防阻河东的人顾念旧情去支持南国犹大(参撒下17:21);更可能是增强其地防御工事,以防北方亚兰人和亚扪人的攻击。
12:28 耶罗波安为了团结其民,在北国建立敬拜中心,以消除百姓去耶路撒冷圣殿的意向。他造了两只金牛犊,很可能是仿亚伦当年的牛犊而造。这牛犊不象迦南人的神像(神站在牛的身上以显示力量),而是混合埃及的圣牛与以色列人对神的敬拜于一炉,好象他们看不见的耶和华是骑在这牛身上,要百姓拜这牛,因为“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耶罗波安为了政治上的近利,牺牲了他本可长久得到的国位(11:38)。
12:29 耶罗波安把两只金牛犊分别放在距耶路撒冷只16公里的伯特利(以色列人历史上著名的敬拜神的地方);另一放在北疆的但,靠近黑门山。
12:30 耶罗波安要众民拜金牛犊,公然破坏诫命,领民进入邪神的崇拜,为以后诸王背离神开路。后人变本加厉,到亚哈王时,以色列几成为拜偶像和巴力之国。
12:31
耶罗波安在伯特利和但之外,又在各地建邱坛,仿犹大的传统定出一个比住棚节迟一个月的节期献祭(利23:34),并设立凡民为祭司。所有这些无非想建立一套宗教制度,来取代耶路撒冷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