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第八章
第 8 章
大卫的仇敌
撒下 8:1-5> 人生胜利的基础是在于神的应许,不在于自己力量的大小……
8:1-5 神与大卫所立的约中有这样的应许,就是众仇敌要被打败,不再欺压以色列人( 7:10-11 );神要助大卫打败敌对的列国,以成全祂的应许。本章列出几个敌人的名字:( 1 )摩押人;是罗得的子孙,住在死海以东,军事上与宗教上都是以色列长期的威胁(参民 25:1-3 ;士 3:12-30 ;撒上 14:47 ),大卫曾一度与他们修好。( 2 )琐巴王哈大底谢;大卫将他打败,追奔逐北直到幼发拉底河,成全了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以色列人要控制那地(参创 15:18 )。( 3 )以东是以扫的后裔(参创 36:1 ),也是以色列人的主要仇敌(参王下 8:20 ;耶 49:7-22 ;结 25:12-14 ;以及创 36:9 的注释)。
撒下 8:6> “进贡”的含意是……
8:6 “进贡”是被征服国家对宗主国所纳的税,税款有助以色列政府的财政收入,且显明被征服的国家在以色列人的控制之下。
撒下 8:15> 作人岂能面面俱圆,为什么不先把心思放在讨神喜悦的事上?
8:15 大卫得众民喜爱( 3:36 ),不在于他讨好人,乃因想讨神喜悦。有些人常极力赢取个人的声望,却从来不能成功。得到百姓的称赞其实并不重要,不要浪费时间与心机,只为赢得大众的赞许,要极力行当行的事,这样,神与人才会看重你。
8:15 大卫王朝重在“秉公行义”。公义是指以公平行使和解释律法,施行刑罚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尊重百姓的权益,并认识人对神所尽的本分。无怪乎所有的人都信任大卫并跟从他。大卫追求公义为什么值得称道呢?( 1 )那是神的命令(参申 16:18-20 ),也是神的特性(参申 32:4 ),神的律法就是为要建立公义的社会。( 2 )为全族的最大好处,人人都需要公义。公义应当成为你与人相处的准则。你待人一定要公平无欺!──《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下第八章
所向披靡(八 1 ~ 18 )
国家安定后神使大卫扬威四海,并成为列国的盟主。他所到之处,这章没有详述各次战争的情况,只是提纲挈领地形容他的胜利。
1. 大卫并非靠自己能力而得胜( 6 );对他而言,有耶和华同在就百事都顺利。约瑟经历过这句话的实在(创三十九 2 、 23 )。我们亦非常渴望有这个宝贵的经验,就是有主便有一切,因为主耶稣说,离了祂我们就不能作什么。
2. 所夺得的他并非全占为己有,反将掳物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 11 )。我们要坚持神的物当归给神这个原则。建国初期而且正值多事之秋,必然需要大量资源,在此情形下我们很多时都会忘记,或是找藉口省却对神的奉献。大卫在这方面却做了一个好榜样,将所得的献给神。
3. 大卫用不同的方法取得胜利,亦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战败国,就是按他们所当得的报应他们,他的表现绝非 暴 君之行为,无怪乎各国心悦诚服的纷纷给他进贡。
4. 他虽忙于军事,仍没有忘记维持公正和美好的统治。他向众民秉公行义( 15 ),安排工作井井有条,由此可见对外对内他都是一位成功的王。
祈祷 愿我敢将一生的路交托。──《新旧约辅读》
撒母耳记下 第八章 注释
1-18 大卫的文治武功
本章只是这方面的撮要,较详尽的记载见第 9章以後。
1-14 大卫的战绩
1 治服非利士人
「大卫攻打」:并不一定表示大卫亲自出征(参21:17);他
亲自率兵的战役见21:15-22;
23:8-39。
「京城的权柄」:原文为「母城的嚼环」;指首都。
按代上18:1的记载,指迦特及附属村庄。
迦特在当时非利士的五个首邑(书13:3)中占重要地位,因这
城的首领在非利士众领袖中居首。
2 克服摩押
摩押曾有恩於大卫(见撒上 22:3-4),是次攻打摩押的原因经文没有
交代。
「用绳量 ......
存留」:将躺卧在地的人杀了三分之二。
3-8 战败亚兰
3 「琐巴」:在大马色以北的一亚兰小国。
按10:6的记载,琐巴因帮助亚扪人出击以色列,结果与以色列
交恶。
「大河」:指幼发拉底河。
4 「马兵一千七百」:代上18:4作「马兵七千」。
「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巴勒斯坦主要为山地,战车难派
用场。
5 琐巴的友邦大马色赶来救援。
6 「设立防营」:即派军驻守。
大马色在当时为重要城市,是穿过叙利亚沙漠贸易路线的终站。
8
「比他」、「比罗他」:与代上18:8提及的城名有出入,地点
不详。
9-10 哈马称臣
9
「哈马」:赫人王国的首都,位於琐巴以北,双方常有争战。
10
「打发他儿子约兰」:派儿子出使,表示尊敬对方、很有诚意。
「约兰」於代上18:10原名哈多兰 ,
易作以色列名字可能是归
顺大卫後的事。
11-12 大卫将从异族掠得的金银献给神
13-14 胜以东
「盐谷」:位於死海南部,近别是巴。
「亚兰」:应为「以东」,盐谷属於他的势力范围。
「设立防营」:见6节注。
15-18 大卫的内政
16
「史官」:不独记录国家发生的大事,且负责草拟及管理官方
的文件。
17 「西莱雅」:作书记的,
於20:25为示法,
王上4:3为示沙,
代上18:16为沙威沙,
大概是同一人有不同的简称,或是手抄之误。
18
「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来自地中海的革哩底岛,前者为革
哩底的土着,与後者同属爱琴海的「海上民族」。此海上民族
的人民有沦为流寇,入侵地中海东岸,即圣经中的非利士人;
有充当雇佣兵,作大卫的近身侍卫。
「领袖」:可译作「祭司」。
王室履行祭司职分的事例,参6:14,
18。
思想问题(第 8章)
1 8章显示大卫得到耶和华的祝福,出征无往不利。
他有否因此而起骄傲之心?
你曾否因你的成就而归荣耀给神呢?
2 大卫作王时,向众民秉公行义( 8:15);他的子孙耶稣基督更被
称为「圣洁公义者」(徒 2:14)。
撒母耳记下第八章
权力与成功(八 1-18 )
由第七章的宗教高,我们再次降到第八章的每日世界的战争和流血事件,军事行动占据了整个故事。在第五章结束时,非利士人撤回基色(五 25 ),现在他们又再卷土重来进攻。虽然大并不希望占据它,作他们的王,但他们必须被 征服 。我们不大肯定第一节英文译作 Metheg-ammah 的意思(编按:中文和合本译作‘京城的权柄’),这不是地名,也许是‘对几个城市的控制权’。无论如何有一件事实出现,乃是帝国的角色,现在由非利士人转到以色列人,正如这章圣经的其余部示所显示的。
第十一节给我们有关大争战的广阔范围的观念。我们对多数这样的战争怎样开始,没有什么资料。大肯定不像非利士人那样是侵略者,在与亚扪的战争,他被逼要采取行动(参十 1-7 );故此可能他从未有企图,去征服别国,建立一个帝国。在以色列北部有几个亚兰人的小国,其中一个或几个可能竭力要在商业上超越他们的邻国。当时有很多商业路线经过巴勒斯坦,而且亚兰人是伟大的贸易者,我们可以推测亚兰人与大之间的战争,乃是为控制贸易路线,对以色列繁荣很重要。
摩押和以东情况十分不同;他们只是细小的王国,离以色列较远,对大没有什么威胁。但是,他们的境内也是主要的贸易路线必经之处。假定他们与大的仇敌在这次商业战争中共同进退,这是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释大用残忍的报复来对付摩押人( 2 节)和以东人( 13 节)。无论如何,摩押人一定采取过一些仇视的行动,引致有这些报复,特别当我们考虑他们与大早期良好的关系,参考撒母耳记上廿二章三节以下,更相信这点推测。
圣经作者并不关心这些战争;他肯定不会为殖民主义来辩护,正如现代的作家可能做的那样。至今他一直关心一个简单的真理,乃是上帝给大 无论往那里 都得到胜利( 14 节)。我们不能使用旧约故事,作为侵略或殖民主义的根据;大的动机基本上是自和巩固他自己的领土,折断侵略者 ──非利士人的轭。圣经作者看见大成功的另一面,相信独一的上帝,祂拣选以色列,作祂特别的国家,他们承认上帝一定不单是对以色列,也对整个世界有祂的美意。我们今天的时代强调个人的决定,和国家的主权,旧约的作者相信上帝最终的目的,是一个团结的世界:谁会比上帝所膏立的领袖更适合治理呢?这也是基督徒对世界的抱负──所有的地区和人民,都会成为弥赛亚(基督)的子民。大胜过他的邻国,不可看作是政治权力的运用,乃是将来善胜过恶的象征。一些伟大的帝国,除了他们的错失之外,也留了崇高和有用的遗产:例如,我们立即想起罗马的法律和道路。大细小和短期的帝国留下了应许,最终全人类会认识惟一真正的上帝。
在十五至十八节大官员的名单中,给我们看见,当君主政体管辖国家的事务时,某些管理观念的发展。这张名单有两个重要方面:(甲)第一方面是大自己负责法律行政这一个事实。公义是特别重要的,而他决定证明要彻底和不偏私的。(乙)第二是 撒督 的名字,他与亚比亚他同作大祭司,他是大长久的朋友和良伴。我们直至现在仍不太了解撒督的生活,但他的家庭在耶路撒冷作大祭司许多代,差不多直到新约时代。好像上帝拣选大家作王一样,祂也赐下这个大祭司家庭,为以色列带来崇拜和宗教实践方面的稳定。
大的 儿女 ( 18 节)能够执行什么祭司责任,这是一个谜;这可能只是一个临时的安排(参看二十 26 )。一般来说,以色列在君主制度下的权力画分的原则,乃是集中于王室,而祭司和先知的职事也是颇独特的;最理想的乃是三方面彼此和谐合作。──《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下注释 七.挫败以色列的敌人(八)
八1~2 神与大卫所立的约中有这样的应许,就是众仇敌要被打败,不再欺压以色列人(七10~11);神要助大卫打败敌对的列国,以成全他的应许。大卫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政策是从国中根除反抗他统治的异族居民。这个政策带来以色列版图的扩大。
例如,他攻打……非利士人,夺取他们京城迦特的权柄(代上一八1)。大卫曾经在迦特装疯(撒上二一10~15),这时他要作那里的王。另外,大卫又征服摩押人,并用量绳来拣出三分之二的摩押人,杀了他们。大卫攻打摩押,必定是他们露出背叛以色列的行动。摩押人一定采取过一些仇视的行动,引致有这些报复。特别当我们考虑他们与大卫的关系,参考撒母耳记上廿二章三节以下,更相信这点推测。
八3~8 大卫下一个得胜的战场是亚兰(叙利亚)的地方。他战败琐巴(位于哈马与大马色之间)王哈大底谢,俘虏一千辆战车,七百马兵和二万步兵。
大亚又砍断所有拉战车的马的蹄筋口的是使之不能打仗),只留下一百辆车的马。。大马色的亚兰人来帮助哈大底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使亚兰人臣服于他。然后,大卫带着从哈大底谢夺取的金盾牌和铜返回耶路撒冷。
八9~12 邻国哈马王陀以为恭贺大卫战胜哈大底谢,打发儿子带了金、银、铜的器皿来,作礼物送给大卫。大卫把这些贵重的器皿,加上他从战争中夺取的金和银,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后来,这些东西在圣殿中使用。
八13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矛盾,经文说大卫在盐谷杀了一万八千亚兰人;但历代志上十八章12节却说,亚比筛在盐谷杀了一万八千以东人。有些希伯来文手抄本,并古老的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译本。撒母耳记下八章13节这里都作“以东人”。
大卫在撒母耳记下这里的胜利得了大名,而历代志上记载的胜利却归功于亚比筛,事实上是不寻常的。历代志上常对大卫大表示赞扬,也许就象在战争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大卫身为“元首”,以总司令的身分得到胜利的功劳。但是,实际上带领军队的是亚比筛,就连强调大卫宗系的历代志作者,在圣灵的引导下,也把焦点放在战场的领袖亚比筛身上。然而,令情况更复杂的是,诗篇第六十篇的题写说:“约押(亚比筛的兄弟)转回,在盐谷攻击以东,杀了一万二千人。”
莫汝征有以下的看法:“这样的分歧是可以解释的,整个军事行动是由亚比筛直接指挥,而约押(及旗下军队)却杀了三分之二的以东人。”
八14 大卫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并使以东人都归服他,这两件事进一步支持第13节“以东人”的另译,以及历代志的同类记载。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圣经作者似乎并不关心这些战争;他肯定不会为殖民主义来辩护,正如现代的作家可能做的那样。至今他一直关心一个简单的真理,乃是上帝给大卫无论往那里都得到胜利(14节)。我们不能使用旧约故事,作为侵略或殖民主义的根据;大卫的动机基本上是自卫、巩固他自己的领土,折断侵略者──非利士人的轭。圣经作者看见大卫独特的另一面,相信独一的上帝,他拣选以色列,作他特别的国家,他们承认上帝一定不单是对以色列,也对整个世界有他的美意。我们今天的时代强调个人的决定,和国家的主权,旧约的作者却相信上帝最终的目的,是一个团结的世界:谁会比上帝所膏立的领袖更适合治理呢?这也是基督徒对世界的抱负──所有的地区和人民,都会成为弥赛亚(基督)的子民。大卫制服他的邻国,不可看作是政治权力的运用,乃是将来善胜过恶的象征。一些伟大的帝国,除了他们的错失之外,也留了崇高和有用的遗产:例如,我们立即想起罗马的法律和道路。大卫的帝国留下了应许,最终全人类会认识惟一真正的上帝。
八15~18 大卫的国及势力大大扩张,他以公义、公平治国。第16至18节列出大卫王国的一些主要官员:军队的元帅是约押。史官是约沙法,祭司长是撒督和亚希米勒(应该是“亚比亚他”。或许是抄写之误,参下),书记是西莱雅,比拿雅统辖大卫的近身侍卫。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第17节有文本上的问题,这节和历代志上十八章16节及二十四章6节所记的亚希米勒是亚比亚他的儿子。但撒母耳记上二十二章20节却说亚比亚他是“亚希米勒的儿子”。最简单的解释是,文士在抄写记亚希米勒是亚比亚他的儿子时,把两个名字对调了。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根据旧约的传统,每隔一代都取相同的名字,即孙子取祖父的名字。因此,在任何时间与撒督一起做祭司长的,可能是亚比亚他或亚比米勒。亚比亚他和亚希米勒同时为祭司长,就好家主耶稣时代亚拿和该亚法同为大祭司一样(路三2)。
当日扫罗在挪伯杀害亚希米勒及其众子,亚比亚他是惟一幸存的。大卫作王后,指派亚比亚他作大祭司,但没有废掉撒督。
撒母耳记下 8:1
撒母耳记下
注释
八 1-18 其它战绩
本章所记载的战绩是在第七章之事件前出现的。圣经作者把它放在这里,目的是证明神在第七章给予大卫的应许已开始应验。
这里简单记载了非利士人再一次被打败( 1 节)。「母城的嚼环」( Metheg
Ammah )一句意义不明,也许并不是一个地方名;好些解经家把它译作「至高权柄」(译按:这颣似和合本的翻译)。在历代志的平行经文中,指知名的迦特城(代上十八 1 )。非利士人是在以色列的西南面边境。
摩押人在较早期跟大卫的关系是友好的(撒上二十二 3-4 ),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现在何以跟大卫打起仗来。大卫这样冷酷地对待他们,可见他们是犯了严重的背逆的罪( 2 节)。摩押人是在以色列的东南面边境。
第 3-10 节的战役是对抗以色列以北的一些亚兰王国。结果,大卫获得许多小国的进贡,而他的势力伸展至「大河」(幼发拉底河)北部。
第 12-14 节返回东南面的地区,并告诉我们大卫打败了「亚扪人」、「以东人」和摩押人。
这样,大卫在任何需要平静的地方,都得到了军事上的成功。他在以色列也建立了一套良好的行政制度( 15 节)。本章以列出他的主要官员来结束。读者现在对约押和亚比亚他的名字都很熟悉了。比拿雅负责指挥皇室的卫队,他在所罗门继任为王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王上一)。「大卫的众子」中有些作皇室顾问(和合本:「领袖」);无疑那是对的,然而这希伯来字词直译是「祭司」,他们可能是要负责一些祭司职务。
在这名单中,一个最重要的新名字是「撒督」。许多学者认为他跟较早期在耶路撒冷的敬拜有关,但那只是一个猜测。无论他的背景如何,他后来却成了耶路撒冷中唯一的大祭司,而他的家多个世纪以来也承袭大祭司的职位。
撒母耳记下
撒母耳记下第八章
8:1 本章综述大卫作王建都之后建国的一些活动,包括南征北讨,扩张国土。15-18节是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设立与人选的任命。
“京城”当指非利士人的京城,很可能是迦特(代上18:1)。
8:2
摩押人乃亚伯拉罕侄儿罗得之后,住在死海的东面。大卫逃亡期间,他的父母曾避难摩押地(撒上22:3)。《代上》18:2记同一事,但未提用绳量摩押人以定存弃的事。这种做法有两种解释:一是年少的(身材矮短)存留,年纪大的(身材高大)杀掉;二是叫所有的人躺下,三个人中杀掉两个。这可能是古代杀俘虏的一种风俗。
8:3 琐巴是以色列北疆大马色以北的一个亚兰人帝国,此时琐巴正预备向米所波大米扩张国土,却为大卫击败,给了亚述人兴起的机会。亚述后来成为以色列人的强敌。
“哈大底谢”义为“哈大是帮助者”。哈大是迦南人的飓风之神。
8:4 “砍断蹄筋”是使马失去作战能力。当日主要为步兵,但亚兰人已用战车和马兵作战。大卫只留下小部分的马,似乎还未大量使用战车。
《代上》18:4记同一事时说,大卫夺了琐巴王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但此处只说“马兵一千七百”。其间出入颇大,应属抄写的错误。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作“战车一千,马兵七千”,与《代上》的所记一致。
8:5 亚兰即今之叙利亚,以大马色为京都。
8:6 “防营”为在附属国中设立的驻防军兵营(撒上10:5;13:3)。
8:8 比他和比罗他又名“提巴”和“均”。大卫从此二城取得的铜,为所罗门王用来建造圣殿(代上18:8)。
8:9 哈马在大马色北约160公里,位于奥伦提斯河(Orontes)中游,是个小王国。
8:10 “约兰”又名“哈多兰”(代上18:10)。
8:13
“盐谷”:一般认为指死海以南的亚拉巴旷野。“亚兰”在北疆,现在作战在极南端。故“亚兰人”当为“以东人”之误(代上18:12;诗60篇的诗题)。希伯来文“以东”和“亚兰”两字在写法上的分别只是一个字母d和r的不同,很易误抄。此次战役为大卫的将军亚比筛所指挥(代上18:12),《诗篇》60篇的诗题说是约押,可能约押为元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卫把功劳记在约押名下。8:15
以色列人要求耶和华为他们立王的时候,撒母耳订下了一国之君应守的准则(撒上10:25),其中一定包括了“秉公行义”的施政原则。
8:16 此处所记政府重要职位的设立和人选的任命,其时间当在大卫建国之初。这些官职的权责可看〈参考资料〉中“建都与建国”条。
8:17
“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或为当日抄写之误,二名应对调,因《撒上》22:20说亚比亚他为亚希米勒之子。这位亚比亚他当然可以有一子,以祖父亚希米勒之名命名,但《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从未说过与撒督同为祭司的人是亚希米勒,一直都说是亚比亚他(15:29,35;17:15;19:11;20:25;王上1:7-8,19;2:27,35;4:4),可证此处乃误抄。亚比亚他是亚伦之子以他玛的后裔(代上24:3),以利出自此系。
撒督是从以利亚撒和非尼哈一系而来的祭司(参看民25:10-13;代上6:8)。圣经首次在此提到他和他的家族。他此时和以利的后裔亚比亚他一同作祭司。到所罗门王时代,撒督成为正式祭司,代替亚比亚他(王上2:35;代上29:22),应验了神藉撒母耳向以利家说的预言(撒上2:31-35注)。
西莱雅又名“示法”(20:25)及“沙威沙”(代上18:16)。
8:18 “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雇佣军团。比拿雅在所罗门作王时,被立为元帅,取代约押(王上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