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多书第一章
多 1:1> 如果你是教会领袖,这封信,你要反复看……
1:1 保罗在罗马两次坐牢之间,写了提多书,跟着又写了提摩太后书。这封信的目的是要指导提多怎样带领克里特岛的众教会。保罗曾经跟提多一起前往克里特岛,后来留下提多在那里继续工作( 1:5 )。克里特岛可能是罗马军队的一个训练中心,深受异教的影响,因此,那儿的教会非常需要强而有力的领袖来引导。
多 1:1> 自称神的仆人,保罗一生如何印证自己所说的?我的一生也可以这样吗?
1:1 保罗自称为神的仆人,就是说他在神的权柄之下委身和顺服,这个顺服使他一生向别人传扬基督。你的生存目的是什么呢?你又致力建立什么样的事业呢?(有关保罗的生平,请参徒 9 章的人物介绍)。
多 1:1> 1:1 保罗自称为使徒,使徒的意思是指使者或者宣教士,“神拣选的”是指神的选民,就是教会。
多 1:2> 神是信实的,是可相信的──你是这样想的,我也是,只是有时候我的信心……
1: 2 克 里特人非常明显地有说谎话的习惯( 1:12 ),保罗一开始就清楚地指出神是不会说谎的。我们信心的基础就是信靠神的本性。神是真理,是一切真理的源头,祂绝不说谎。相信神,就令人可以敬虔地度日,过荣耀神的生活。祂曾经应许赐给我们永生,就必定会成就,因为祂必然会遵守承诺。神绝不说谎,把你的信心植根在这个值得信靠的神上面吧。
多 1:3> 耶稣是救主,我们称神也是这样的吗?
1:3 神就像耶稣基督一样也被称为“我们救主”( 1:4 ),神在这里是指圣父。神策划整个救赎的工作,赦免我们的罪;耶稣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拯救的工作,因此成为我们的救主。圣父与圣子,一齐把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
多 1:4> 记得读书时候要答的作者生平吗?今天考试的题目是:提多的生平事迹……
1:4 提多是一个希腊人,是保罗最信任的同工之一。保罗曾经多次差遣提多去帮助哥林多教会解决问题(参林后 7:1-8:13 )。他们一起到过耶路撒冷(参加 2:3 )和克里特岛( 1:5 ),保罗把他留在克里特岛,以便带领岛上刚开始的教会。保罗最后谈到提多是在提摩太后书中,说他往挞马太去了(参提后 4:10 ,提摩太后书是留存下来的最后一封保罗书信)。提多具有领导才能,所以保罗对他委以领导重任,让他能够善用这个神赐的才能。
提多往克里特
多 1:5> 没有办完的事,保罗有什么事未办妥?
1:5 “没有办完的事”是指在各个城市推行正确的教导和委任长老。保罗在布道旅程中,曾经在不同的教会委任长老(参徒 14:23 ),他不可能在每一间教会都停留很久,但是他知道这些新教会需要得力的属灵领袖,于是就选出长老来教导纯正的教义,帮助信徒在灵命上成长,装备他们,使他们可以勇敢地面对攻击,为主而活。
多 1:5-9> 这么多的要求,作领袖的都要具备吗?不知道我教会的领袖们具备了多少?
1:5-9 保罗简单地列出作长老或监督的基本条件。他曾经将类似的指示给提摩太,帮助他牧养以弗所的教会。(参提前 3:1-7 ; 5:22 )。这儿提及大部分的条件都是跟性格有关的,而不在于知识或技巧。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恰好反映出他的性格。你可以用这些条件来评价一个人是不是适合担任教会的领导。牧者能有效地传讲神的道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活出神的道,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
多 1:10> 有人要分化教会,尤其是那奉行割礼的,你知道是谁吗?今日的教会所面对的又是……
1:10 “那奉割礼的”是指犹太教士,这些犹太人教导外邦人,必须遵守所有的犹太律法才能成为基督徒。这些规条使初信者感到迷惑,在不少的教会中惹起了很多问题。保罗曾经写信给几间教会,帮助他们明白外邦人作基督徒不必先要成为犹太人,神接纳每一个带着信心来到祂面前的人(参罗 1:17 ;加 3:2-7 )。虽然耶路撒冷会议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参徒 15:1-35 ),但是那些不信耶稣的虔诚犹太教徒,仍然企图在基督教会中惹起纠纷。教会领袖必须提高警觉,制止一切分化信徒的行为。
多 1:10-14> 假得道理十足!假教师就是如此,分辨真假的方法……
1:10-14 保罗警告提多必须防备那些教导错误道理、引人走上歧途的假教师。有些假教师胡说八道,没有认真仔细研读圣经,就讲出一些错误引导别人的意见;另一些人存有不良的动机,伪装成基督徒,目的是为了赚取钱财,或为了满足权力欲而去作教会领袖。耶稣和使徒们多次提醒我们要提防假教师(参可 13:22 ;徒 20:29 ;帖后 2:3-12 ;彼后 3:3-7 ),因为他们的言论直接攻击真理的基础,破坏基督信仰的完整性。你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征把他们识别出来:( 1 )他们言论的中心是自己而非基督;( 2 )要求信徒在信仰上妥协,冲淡信心;( 3 )贬低基督的神性以及圣经是神默示的可靠性;( 4 )鼓吹信徒以人的判断来作决定,而不是以祷告和圣经的指引为基础。
多 1:12> 说谎犹如恶兽,又馋又懒是克理特人,你不会是恶兽吧……
1:12 保罗引用克里特岛诗人的诗句,指出克里特人以说谎闻名的现象。保罗藉此指出他们极需要提多的教导和带领。
多 1:15> 眼目“所见”,尽是丑恶,是人果真如此,或是我心如此?保罗说人的美善不难看到……
1:15 有些人看周围的事物都是好的,而另一些人却只看到丑恶的一面,分别在哪里呢?人的心是一个过滤网,把我们察觉到的善和恶一一过滤。洁净的人有基督掌管他们的生命,能在罪恶的世上看到良善,但是污秽不信的人对任何事物都觉得邪恶,因为他们邪恶的心将一切的美善都玷污了。你的心选择什么东西,它就会影响你的思想和行为。把你的思想转向神和祂的话语以后,就算在这个邪恶的世界里,你也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美善的事物,心思充满了美善,自然就没有空位留给邪恶了(参腓 4:8 )。
多 1:16> 从人的生活可以看到人的信仰生命;人从你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你怕吗?人看到的是……
1:16 很多人说自己认识神,我们怎么可以知道他们说的是真实的呢?我们无法在今生完全确定,但是从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就可以略知一二,看他们的价值观,是否以神的国为念。我们的行为反映出我们的信仰(参约壹 2:4-6 )。当别人观察你的生活时,他会对神和对你的信仰产生什么样的认识呢? ── 《灵修版圣经注释》
提多书第一章
作我真儿子(一 1 ~ 9 )
.“神的仆人,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 1 ):保罗常以神仆自称,表明他对神完全的顺服,亦显出其身分的尊贵。他称自己为使徒,表明他工作的性质是传扬基督耶稣的福音( 3 )。
.“盼望……所应许的永生”( 2 ):耶稣基督的福音,是神在万古之先定下的拯救计划,藉耶稣的死,透过人的信而赐人永生的恩典(参约三 16 )。保罗在这里特别提到“信心”和“知识”,很明显,人得永生不在乎人的道德努力和善行,而是由于他对神绝对的信靠。你也可以单纯地用信心试试接受神的救恩,看看有什么结果?(参弗二 8 ~ 9 )我们的信仰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有“敬虔真理的知识”作为基础与向导。我们对神越认识,就越发信祂和爱祂。
.“这传扬的责任……交托了我”( 3 ):我们的信仰并非静态的信仰,一味享受神的恩典;相反,我们的信仰是一行动的信仰,使我们 成为 君尊的祭司,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参彼前二 9 );使我们的好行为能够荣耀我们在天上的父(参太五 16 )。
.“提多……我真儿子”( 4 ):我们对提多所知不详,但他却被保罗称为真儿子和兄弟(参林后二 13 ),与他同有一个心灵,同有一个脚踪(参林后十二 18 )。保罗似乎十分重视提多,并且曾经委以重任( 5 ;另参林后八 16 ;加二 1 ~ 3 )。
.“在各城设立长老”( 5 下):长老和监督在新约是两个不同的名字,但其实是指同一圣职。长老强调其身分,监督强调其职责。有关长老资格,在提摩太前书三章已详述了,故在这里不再重复。不过有二点要提出:
第一,保罗十分重视长老的家庭( 6 );
第二,监督有行使职权的能力,要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和驳倒争辩的人( 9 )。
祈祷 天父,感谢 ,叫我认识的恩典,在基督里成为的儿女。求叫我更认识、爱、事奉。
正邪不两立(一 10 ~ 16 )
.烦扰克里特教会的异端( 10 ~ 11 ):这里给我们看见一幅假师傅和异端的图画,叫我们认清楚他们的本相,不再受迷惑。这些“奉割礼的”,很明显是指那些恪守犹太人思想传统、律法的信徒。他们不能接受简单的福音信息──耶稣的死和复活,却要加入许多人的幻想与揣测。保罗称之为“虚空话”( 10 )、“荒渺的言语”( 14 )。另一方面,他们亦不能接受因信称义,不相信单纯地接受神的恩典就可得救,却要加入人为的律法和诸多的礼仪。保罗形容他们为“不服约束”的( 10 ),有如抗命的军人不服命令一样。他们罔顾基督的真理,按私意歪曲圣经。“说虚空话”( 10 )的意思是指没有果效的、对信仰生活和灵性德行没有帮助的长篇大论。我们也当小心陷入这些无谓的神学争论之中。“欺哄人”是指引导人离开圣经真理,降低圣经真理的地位,或歪曲圣经的真义。“贪不义之财”,意思是假师傅的教导,动机不是“给”人真理,而是“取”人钱财;并非叫人获益,而是叫自己得益。“败坏人的全家”,是指假师傅的教导会引起家庭的纷争。那些令我们与家人不和,引起家庭纠纷的言论,我们当小心对待。
.“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 15 ~ 16 ):犹太人有许多繁文缛节,如有很多东西不可摸、不可吃、不可做,否则便会沾染污秽,成为不洁。保罗指出这些行为源于人内心的不洁,而非事物本身不洁。耶稣曾说:“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参太十五 1 ~ 20 )那些恪守规矩的人,保罗指他们为“可憎恶的”,他们有如伪君子,表面斯文,内心邪恶,为人憎恶。“悖逆的”是指那些自立标准、自以为是的人,他们是与真道相背的。耶稣指摘法利赛人:因 遗传而犯了神的诫命(参太十五 3 ),以致“在各样的善事上是可废弃的”,是毫无用处的。他们的教导与做法,徒有智慧之名,然而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毫无功效(参西二 23 )。
祈祷 天父,帮助我努力查考圣经,叫我晓得怎样胜过假师傅一切邪恶的道理。 ──《新旧约辅读》
提多书第一章
1:1-4 问安
与其他教牧书信相比,本段相当长,内容撮述了使徒的职分和信息。
1 “凭着”:可能应译作“关乎”,表明使徒保罗的目标是要神所拣选的人相信福音,并明白那合乎敬虔生活的真理。(参新译本)
2 “盼望 ...... 永生”:永生盼望不单是保罗个人的原动力,也是他所传扬的喜信。
3 “道”:即福音真道(参西 1:25-26 )。
1:5-9 作长老的资格(参提前 3:1-7 )
提多留在革哩底(见“教牧书信总论”)是要继续使徒的工作,包括在教会设立长老,使教会得以建立发展。在新约圣经中,“长老”与“监督”
( 7 ) 是互通的(参腓 1:1 注)。其职责,见提前 3:1 注。
6 “一个妇人的丈夫”:见提前 3:2 注。
7 这些品行上的缺点在第一世纪的希腊世界是很普遍的现象。神的仆人都应禁戒这些,并具备诸般美德( 8 )。
1:10-16 当斥责传异教者
10 “奉割礼的”:即犹太信徒(参 14 )。
12 “革哩底 ...... 又懒”:引革哩底一位诗人的话,证明贪心与说谎(参 11 )是该地人民的通病。
14 “荒渺的言语”:见“教牧书信总论”。
“诫命”:指这些异端分子所制定的、有关食物与外表洁净的规条(参西 2:21-22; 提前 4:3 )。
15 保罗重覆主教训,指出真正叫人污秽的乃是人邪恶的心和不信的心(参可 7:19,
20; 路 11:39-41 )。
提多书第一章
使徒职分的主要来源(一 1-4 )
当保罗征召他的一位得力亲信参与一项事工的时候,他总会把他有权柄说这些话的理由讲出来;而且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再次表明福音的基础。所以在这封信的开头,他谈到他使徒职任的几件事。
(一)那职分将他放在 一个伟大的承袭传统上 。他一开始就称自己是‘上帝的 仆人 ( doulos )’。这是个包含谦卑与有权夸耀的称号。它是指一个人的生命完全顺服上帝;同时,他也因此而觉得骄傲 ── 因为这个称号是赐与过去的先知和伟人的。摩西就是上帝的仆人(书一 2 );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所得的最高荣衔也是上帝的仆人(书廿四 29 )。上帝就是向祂的仆人众先知,显明祂的一切旨意(摩三 7 )。在以色列民的整个历史之中,上帝一再差遣祂的仆人众先知到以色列人那里去。(耶七 25 )。所以 上帝的仆人 这个称号给保罗进入伟大承袭传统的权利。
当人走进教会里面,他不是进入昨天才开始的机构。教会的背后有好多世妃的人类历史,而往回头追溯到永世以先上帝的心思和定意。任何人亲自担当教会的讲道、教导,或事奉的工作时,他并不是为一个没有传统的机构服务;他乃是踏 众圣徒的脚踪。
(二)它给与保罗 伟大的权柄 。他是耶稣基督的使者。保罗从未想过他的权柄是来自他自己的才智,更不是来自他自己的道德良善;他奉基督的权柄而讲。倘若人真诚的奉献给上帝使用,当他宣讲基督的福音,或教训祂的真理,他不用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结论;他带 基督的信息和上帝之道。真正作基督使者的人不用 或者、可能、或许 、那些模棱两可的词句;因为他带 肯定的语气宣讲他所认识的那一位。
使徒的福音(一 1-4 )(续)
还有,我们在这段经文中可以看见一位使徒福音的精髓,和他工作的中心要点。
(一)使徒的全部信息是基于 永生的盼望 。在新约中, 永生 一词一再重复出现。 永远 的希腊字是 aionios ;其实,在全宇宙中,配将这词正确地用在他身上的只有上帝。基督徒所给人的就是叫人与上帝的生命有份。当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有上帝赐力量;当我们不安的时候,有上帝的宁静安稳;当我们猜疑的时候,有上帝的真理;当我们在道德上失败的时候,有上帝的美善;当我们忧愁的时候,有上帝的喜乐。基督徒的福音并不是首先把知识的信条或道德的法典给人;乃是给人生命 ── 就是上帝自己的生命。
(二)使人得到这个生命的方法,必须注意两件事。所以使徒的职责乃是唤醒人里面的 信心 。对保罗来说,信心一直指一件事 ── 对上帝的绝对信靠。基督徒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我们除了接受以外,其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在生命的每一个范畴里,无论人所给的如何宝贵,在接受以前,仍不属于我们。基督徒的第一个责任,就是劝人领受上帝所赐的。归根结柢,我们绝不能用辩论去说服人信基督教;我们只能说:‘请你自己尝试接受它,看看怎么样!’
(三)使徒的职责亦需要用 知识 去装备别人。基督徒的布道工作与基督徒的教育必须携手并进。信心可能由心中作出回应而开始;但是信心必须接 扩展到整个的心思。基督徒的福音若要在生活中实践出来,就必须先思索清楚。从来没有人永远生活在情绪激动的高 。基督徒的生活必须每天更爱基督和更深认识基督。
(四)信心和知识的结果必须产生一种 真正的敬虔生活 。信心必须常常在生活中流露出来;而基督徒的知识不单是一种智力上的知识,乃是 怎样生活 的知识。许多人是伟大的学者,然而在日常生活的一般事上,一点也不能料理;人际关系也完全失败。真正的宗教生活是叫人对上帝,对自己,和对别人都保持正确的关系。人过这种生活能在面临重大事件和处理日常事务时,都应付得宜。这就是耶稣基督在我们中间再活出来。
所以基督徒有责任把上帝的真正生命带给别人,唤起人心中的信心,在人心中加深他们的知识,使人过一种令别人可以看出主与他们同在的生活。
上帝的目的和祂所定的时间(一 1-4 )(续)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有关上帝的目的,和祂实践这目的的方法。
(一)上帝对人的目的常常都是与拯救有关的。祂在创世之先,已将永生的应许赐给人。我们应注意一个重要事项,就是保罗把 救主 这个名称同样称呼上帝和耶稣。我们有时听闻一些人这仪的讲道:耶稣是温柔、慈爱、而和善的,但上帝是严苛、严肃与严厉的,把两者划出区别。有时,听起来好似耶稣可以更改上帝对人的态度;可以劝服上帝息怒和阻止上帝惩罚人。其实新约并不同意这说法。在整个救赎过程的背后,我们看见上帝永恒而永不更变的爱;耶稣来到地上,就是要把这爱告诉人。上帝的特点乃是一位救赎的上帝;祂最后不得已才定人的罪;而祂的最初的愿望乃是救赎人类。祂是一位切盼儿女归家,祂好将他们搂抱在怀中的上帝。
(二)这段经文不单申述上帝永恒的目的;它还把祂的方法告诉我们。它告诉我们,到了祂 自己美好的时间 ,便将祂的信息告诉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类一切历史都是替耶稣来临作准备。当人未准备好受教的心,我们很难将知识传授给他。但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上我们必须从起头开始;因此人类必须替耶稣的来临作准备。旧约的全部历史,和希腊人的一切哲学探讨,都是为耶稣来临而作准备。上帝的灵在犹太人和其他民族中间运行,当祂的儿子来到地上的时候,好叫他们有一个准备就绪的心接待祂。我们必须认定一切历史都是上帝教育人的工具。
(三)还有,当基督教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环境都有一种独特的安排,好让它的信息容易传扬。当时世界环境最适宜传播上帝的信息的有五个因素。
(甲)当时全世界人实际上都说希腊语。这不是说其他民族都忘记他们的本国语言;他们除了自己的国语外,都晓得说希腊语。他们在商业、贸易和文学方面,都是用希腊语作媒介。一个人如果想参与公开的场合和公开的活动,他必须先明白希腊语。基督教初期的传教士并没有遇到语言上的困难,这是后期所罕见的。
(乙)根本没有国界的限制。罗马帝国的版图与我们所认识的古代世界一同扩张。人无论往那里旅行,都不会超越罗马帝国的领域。今天人若想横过欧洲,必须持有一份证照;每逢抵达国界和入境之前,必须受检查或盘问,而且还有‘铁幕’的阻隔。然而在基督教的第一代,一位宣教士可以从他们所认识的世界的一端去到另一端,而不会受任何阻碍。
(丙)交通上也较容易。它一定会很缓慢,因为他们缺乏机械化的交通工具,而且大多数旅程必须徒步,行李则放在行动迟缓的牲口身上。这话虽然不错,但罗马人建筑许多四通八达的康庄大道,而且大部分都不会有劫匪或海盗出没,比较过去交通更为方便。
(丁)基督教的最初世代正享受世界大部地区少见的太平。倘若当时全欧陆陷于战争状态,宣教的工作就绝对不可能进行。当时正值罗马的 升平时代 ( Pax Romana )。旅客在罗马帝国境内能平安的行动。
(戊)这是一个觉知自己需要的世界。旧约信仰已经崩溃,新的哲学也非思想单纯的人所能领会的,正如辛尼加( Seneca )所说,人们寻求救恩( ad salutem );他们越发觉得‘他们在必须做的事情上软弱’;他们寻找‘一只神奇的手降下救拔他们’;他们‘寻求的一种平安,不是该撒的,乃是上帝宣告的平安。’人心从没有像那时的敞开地接受基督教宣教士所传的救恩信息。
基督教在当时出现实非偶然,那是在上帝自己的时候,它便降临;一切历史都为它作准备;一切环境皆替它安排好 ── 让基督教的信息如潮涌去!
一位忠实的从者(一 1-4 )(续)
+ 我们对收信人提多所知不多,但从各处有关他的经文来看,我们知道他是保罗最可靠并且是最有价值的助手之一。保罗称他为:‘我的真儿子’,故此很可能是保罗在以哥念帮助他悔改信主的。
提多是一个能处患难和尴尬场合的可靠同伴。当保罗前往耶路撒冷探访的时候,当时教会对他仍存有疑心,并且准备好不信任和不欢迎他,保罗带 提多,和巴拿巴同去(加二 1 )。着名的苏格兰人,登打斯( Dundas )的一位朋友说:‘登打斯不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但他不理会天气怎样,都愿意和你一同出外。’提多就是这样的人,当保罗面对困难的环境时,提多总在他的身旁陪伴 。
提多是一个能担当棘手工作的人。当哥林多的分争进入高潮的时候,保罗写了一封最严厉的信,然后交托提多带去(林后八 16 )。提多很明显的是个具有坚强心志和强硬手腕的人,这使他能面对并处理困境。有两种人,一种是面对恶劣的环境会把事情弄得更坏;另一种是能够把混乱整得有条有理,并且平息分争。提多就是属于后者,所以他被差派处理恶劣的环境。他有一种处理实际行政的恩赐。保罗又拣选他参与为救济在耶路撒冷的贫苦教友而发动的收集捐款事工中(林后八 6 , 10 )。提多显然没有伟大的讲道恩赐,但他是一位实际行政的管理人材。教会应该为那些能担当实际工作的人而感谢上帝;因为我们若希望办妥一些实际的事,就非借助他们不可。
保罗给提多几个伟大的称号。
保罗称他为 真儿子 。这句话必然是指提多因保罗的缘故而皈依基督,在信仰上作了保罗的儿子(多一 4 )。一个传道人和教师生平最快乐不过的一件事,就是能看见他曾教导的人在教会中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提多做为儿子,他自然能够把喜乐带进信仰上的父亲保罗的心中。
保罗称他为 兄弟 (林后二 13 ),与 一同劳碌的同伴 (林后八 23 )。传道人或教师能看见他的信心儿子变成他的一位兄弟,这位他曾经教导过的人,现在能在教会中取代他的位置,不再是晚辈,而成为相同地位的,这是一个伟大和值得庆贺的事。
他称 提多与他同一心灵,同一脚踪 (林后十二 18 )。他知道提多处理事情的方法,必会像他自己一样。人若有一副官,必能依照自己的心意去执行他所托付的任命,他就有福了。
他把一项伟大的任务交托提多。他派他往革哩底,作那地的基督徒 榜样 (多二 7 )。保罗给提多最大的赞扬乃是差他往革哩底,不是向他们 讲述 基督徒应如何生活;而是给他们 示范 ,看基督徒应当是怎样的人。没有责任比它更重大;没有赞扬比它更崇高。
这里还有一个相当有极的建议。哥林多后书八章十八节与十二章十八节分别叙述当提多被差派往哥林多的时候,另有一位弟兄与他同行;在前一段中,描述那人‘在福音上得了众教会的称赞。’这个人一般认为是路加。有人作出推测说,提多是路加的亲兄弟。在使徒行传中,提多的名字从来没有被提及,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我们知道路加是使徒行传的作者;而且常常用第一人称多数代名词,他说:‘我们做这件事’或‘我们做那件事。’于是有人认为,在上述的经文中,路加把提多包括在内。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建议的真确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提多和路加两人的确有一种家族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同是善于处理实际行政工作的人。
西方教会定 一月四日 为纪念提多的日子;但在东方教会则定在 八月廿五日 。
教会的长老(一 5-7 上)
我们在提摩太前书三章一至七节已经详细查考过保罗胪列出来作长老的资格,所以我们在本段无须再详细研究。
保罗的习惯总是每当一个教会一创立之后,便立即替它们按立长老(徒十四 23 )。革哩底是一个城巿众多的岛屿。诗人荷马说:‘有百城的革哩底。’保罗确定一个原则,他鼓励小教会可以尽快自立。
在这重述的长老资格项目中,有一点是特别强调的。他必须用信仰教导自己家里的人。后来在迦太基( Carthage )的教会会议中订明:‘会督,长老及执事,必须先使他们全家信主归入大公教会,才能被接立。’基督教由家庭开始,人若全神贯注公众事业而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就不能称为有德之一,人若忽略自己的家庭,即使他对全世界的教会的一切事奉也不能替他赎罪。
保罗在这里用了一个很生动的字。长老的家庭必须不能 放荡 。这个希腊字是 aso{tia 。这个字在路加福音十五章十三节用来描写那个生活 放荡不羁 的浪子。一个 aso{tia 的人是不会积蓄金钱;他只会为了个人的享乐滥用无度,耗尽自己的家财;他倾家荡产之后便会自毁。这种只晓得挥霍无度的人,正如英国古语称为 散财者 ,苏格兰话称为做不出好事的人,现代称为浪费者。亚理斯多德( Aristotle )常描述两种极端之中的中庸美德,他说一种是吝啬;另一种就是 aso{tia ,不顾一切而自私的挥霍,适中的德行则是慷慨好施。所以长老的家切不可为个人的享乐,而成为挥霍无度的坏榜样。
还有,长老的家庭必不可 没有规矩 。缺乏父母约束的人必招致无法补救的损失。福高罗( Falconer )引述一句关于多马.摩尔爵士( Sir Thomas More )的治家格言:‘人若治家有方,自然没有悲剧或争吵的事情发生。如果争执开始,便要很快的处理好。他的家庭充满 欢乐的气氛,当别人到访的时候,整个心灵也会畅快。’对长老训练的真正场地,最低限度家庭和教会是同样的重要。
长老不应做的事(一 7 下)
这里是教会长老不应有的恶习之摘要,每一项都以生动的字描绘出来。
(一)他必须 不任性 。这个希腊字是 authade{s ;它的字义就是取悦自己。一个只晓得取悦自己的人自然不会爱别的事物,别人也不能令他喜悦。特仁赤( R. C. Trench )说这种人‘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强硬地要求自己的权益,但对别人的权益、意见和好处则漠不关心。’
希腊的伦理学家对这种 authade{s 的人所犯的错误讲了许多。亚里斯多德说有种极端就是随意取悦任何人( areskos ),另一种极端则完全不会取悦任何人( authade{s );适中的做法就是能够保持适当的尊严( semnos );他说一个 authade{s 的人不会与任何人交谈,也不会和任何人相处。尤底米斯( Eudemus )说,一个 authade{s 的人‘在改变自己生活的时候,他不考虑别人,反而鄙视。’欧里披蒂( Euipides )说这种人‘因为自己缺乏修养,所以对别人鲁莽。’斐罗底买( Philodemus )说这种人的品格由三种均等的劣质组成 ── 自负,刚愎与鄙视。他的自负会使他自视过高;他的鄙视叫他不把别人放在眼内;他的刚愎使他照自己的衡量去对待别人。
很显然的, authade{s 的人是一个讨厌的人。他不会容纳别人,对他所不明白的一切事都责怪,并且以为一切事只有照他的办法才能做。洛克( Lock )说:这种质素‘必会严重破坏自由之人的规则。’性情古怪而刚愎不容别人之人,没有资格作教会长老。
(二)他必须 不暴躁 。(应该译作:他必须不作 忿怒 的人);这个希腊字是 orgilos 。希腊人有两个字可以解作忿怒。一个是 thumos ,这种忿怒是一触即发,像火烧禾 般,但迅速熄灭。另一个是 orge{ (它就是 orgilos 的名词),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忿怒。它不会突然燃起;它乃是怀恨,和保持 温暖。一触即发的怒火虽然不是愉快的事;但是这种蓄意久聚不散的忿怒更坏。心中对任何人怀恨的人都不配担当教会的工作。
(三)他必须不 因酒滋事 。这个希腊字是 paroinos ;它的字义就是 过度纵情饮酒 。但这个字广泛的用作包括一切残暴的行为之意。举例来说,犹太人用这个字形容与米甸女子结婚的犹太人之行为;基督徒用它描述钉基督在十架之人的行为。这个字形容那些在清醒时,做出醉酒时之事的人的性情。
(四)他必须 不打人 。这个字就是 ple{kte{s ;它的字义是 动手打人 。它似乎指在初期教会中,有些过于热心的会督,用体罚来惩戒行为有过失的信徒。所以使徒章则( Apostolic Canons )规定:‘我们吩咐将动手打犯错误信徒的会督革职。’皮拉支亚( Pelagius )说:‘他不应该打任何一位基督的门徒;因为他的主被人打的时候,完全没有还手。’希腊人把这个字的意义自行广义的用作不单指行为上的粗暴,也包括话语上的粗暴。所以这个字进一步解作 用声音或神情吓唬别人 。这里译作吓唬人,也很恰当。不用爱心,而只晓得用暴行或暴言之人,不适合作基督徒教会的工作人员。
(五)他必须 不贪无义之财 。这个希腊字是 aischrokerde{s ; 它形容人不择手段去榨取金钱。革哩底人在这方面是声名狼藉的。坡里比亚( Polybius )说:‘他们已惯用可耻而顺潮流的方法去攫取金钱,在革哩底,所有的人皆不把贪财视为可耻。’蒲鲁塔克( Plutarch )说他们追求金钱像蜜蜂采蜜一样。革哩底人视物质的利益远胜过诚实和名誉。他们不理会金钱要他们付多少代价;但是基督徒明白有些事代价是太大的。把人生唯一目标放在积聚财物上,而且不择手段去赚取的人,不配担当基督教会的工作。
长老应做的事(一 8 , 9 )
前段经文胪列出教会长老不应该做的事;本段则列出他应该做的事。这些必有的质素自行归成三组。
(一)在第一组中,教会长老必须 \cs9 向别人 表现的品格。
必须 乐意接待远人 。这个希腊字是 philoxenos ,它的字义是: 一个爱护陌生者的人 。在古代世界,常有许多随处飘泊,四海为家的人。旅店异常昂贵,肮脏和不道德;所以过境的基督徒必须找到基督徒团体中接待他们之人。直到今天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人,仍最需要基督徒的团契!
必须 好善 ( philagathos )。这个字可以解作一个爱好美善事物,或友善的人;而亚理斯多德把它列入 不自私 的行为中,就是一个爱善行的人。我们无须在这三个意义之中拣选一个;这字把三个字义都包括在内。所以教会负责人无论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作任何事,都能从心中用善意回应人。
(二)在第二组中有许多词,它告诉我们教会长老 本身 必须 其有 的品格。
必须 庄重 ( so{phro{n )。欧里披蒂( Euripides )称这种庄重的品格是‘神赐给人的最美好的礼物。’苏格拉底( Socrates )称它为‘德行的基石’。色诺芬( Xenophon )称它是一种能避开邪恶的精神 ── 不但当邪恶能被人看见时;就是没有人看见时也会远避它。特仁赤( Trench )给它一个定义,称它‘能完全控制情欲和欲望,在法律与正当理由赞同和许可以外,绝不作任何企求。’ sophron 可以当作形容词用在人的身上;正如希腊人说到他们自己:‘他们的思想是不会出错的思想’。教会的负责人必须能聪明地控制自己的每一种本能。
必须 公平 ( dikaios )。希腊人给公平的人一个定义,就是他能给予人和上帝应得的对待。教会负责人必须尊敬人,敬畏上帝,这就是他们应得的对待。
必须 圣洁 ( hosios )。这个希腊字很难翻译,因它描写人尊重生命的基本礼仪,远超人手所定的法律事项。
必须 自持 ( egkrate{s )。这个希腊字形容人达到‘自我控制’的地步。事奉别人的人必须先学会控制自己。
(三)最后,是对于 在教会内 担任职务的人品格的描述。
必须能 鼓励 教会的教友。海军有一条规则,但凡官员有任命在身的时候,别人不准向他说气馁的话。讲道或教训的效果若令人沮丧的话,它本身一定有问题。因为真正基督徒传道人和教师的职务不是使人失望;乃是鼓励人,使人充满盼望。
必须能 指出 和他在信仰上对立之人的 过错 。这个希腊字是 elegchein ,它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字;它的解释就是责备人,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做错。特仁赤( Trench )说,它的意思就是‘责备别人 ── 挥动真理的得胜膀臂,虽然未必常常使人认罪,但最低限度,也会使人知觉自己做错。’狄摩西尼( Demosthenes )说,它形容一种情况,人用令人口服心服的方法证明他曾说过的事物之真实。亚理斯多德( Aristotle )说,它的意思是证实事情正如我们所说的一样,而不会有第二种情形。基督徒的责备不只是用忿怒和谴责的言词向人非难;而是用一种方式,使人看见他错误的地方而接受真理。
革哩底的假教师(一 10 , 11 )
我们在这里看见描述困扰革哩底信徒的伪教师的一幅图画。最坏的显然是犹太人。他们想用两件事情说服革哩底初信主的人。他们企图说服他们,耶稣和十架的简单故事是不够的;倘若他们真想变成聪明,就必须接受拉比所传授的微妙故事,详细的家谱和精心的寓言。还有,他们企图教训他们只靠恩典是不够的;他们若真想成为善良的人,就必须接受一切有关食物与洗濯的条例和规则,那是犹太教的特色。这些为教师企图说服人,说得救必须接受比基督和恩典更丰富的事。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上帝的真理太简单也太好,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把那些为教师的特色逐点映现出来。
他们 不服约束 ;他们犹如不忠的士兵,不服从上司的命令。他们不信服教会的信经或控制。教会不会把一堆划一的信仰强加于人,这点是真确的;但是有些事情是甘愿作基督徒之人必须相信的,其中至要的一项就是‘基督满足一切’。甚至在更正教的教会中间,纪律也没有被取消。
他们 说虚空话 : mataiologoi 这个字的前半截是个形容词 mataios ,用在异教徒的崇拜中,可以解作 徒然 , 虚空 与 无益 。它的主要意思是不能产生生命良善的崇拜。革哩底人擅长油腔滑调,但是他们的谈吐不能领人接近美善一步。讽世者惯常会说,一切对美德无益的知识皆是徒然的。只教学生在集会广场作智力和玄虚的讨论的教师,所教的是无益的。
他们是 欺哄人的 。他们没有领人接近真理;反而远离真理。
他们的教训 败坏人的全家 。我们在这里应注意两件事。第一,他们的教训基本上是倾覆人的。不错,真理常常会逼使人再次思索他的立论,而基督教亦不会逃避怀疑与质问,不过是公平率直地去面对。然而只会使人产生犹疑与问题的教训实在不好,这话也是真的。真正的教训,从心灵的搅扰能产生一个新的和更大的确定信念。第二,它们倾覆人的全家。那就是说,他们对家庭生活有一个坏的影响。任何一种败坏人家庭的教训都是假的。因为基督徒教会是建立在基督徒家庭的根基上。
他们的教训是 唯利是图 。他们所关心的是受所教的人身上所能得到的,多于把教训注入他们。巴利( Parry )说这实在是专业教师最易受到的引诱。当他把教导只视为个人晋升和获利的行业时,他的处境非常危险。
这些人的口总要 堵住 。这不是指藉暴力或迫害去禁止人说话。这个希腊字 epistomizein 的解作 堵住人的口 ,但它的意思是 藉 理由而止住人的口 。对抗为教训的方法就是用真教训。唯一真正而能叫人心服口服的教训,就是将基督徒的生活教训别人。
恶名昭着(一 12 )
这个见证是真的!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比革哩底人的名声更坏。古代世界用三个‘ C ’字代表三种最恶的人:革哩底人( Cretans );基利家人( Cilicians );加帕多家人( Cappadocians )。革哩底人以酗酒、侮慢、无信用、撒谎,和贪馋着称。
他们的贪婪是众人皆知的。坡里比亚( Polybius )说:‘革哩底人天性贪婪,一直过 为私事争吵,公开怨恨,和民事争斗的生活。 …… 你在别处很难找到比他们更诡诈欺骗的性格。’他再描述他们:‘金钱是他们极重视的;拥有金钱不单被视为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认为是可高度信赖的。在革哩底,贪心和贪钱根本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是全世界不择手段去图利,而不觉得羞耻的唯一民族。’
坡里比亚再描述一个协定的故事。一个名叫坡尼斯( Bolis )的卖国贼,与另一个名叫金比雷斯( Cambylus )的领袖勾结计谋,他们都是革哩底人。坡尼斯以‘革哩底人的圆滑’向金比雷斯提议。‘大家一见如故,立即以革哩底人的真面目,谈这个题目。他们从不关心拯救生命危险的人,也不考虑对交托他们办这件事的人应尽的义务;他们的讨论范围只是限于他们二人自身的安全和好处。由于他们都是革哩底人,所以他们不多时便达成无异议的协定。’
革哩底人声名狼藉,所以希腊人真个造出一个动词是从 kre{tizen ( to Cretize 革哩底)化产生的,它的意思就是 说谎 和 欺骗 。他们还有一句成语: kre{tizen
pros kre{ta ‘以革哩底化对付革哩底人’,意思就是 以诈还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保罗所引述的话是实际上出自希腊一位诗人名叫艾比文尼地斯( Epimenides )。他生于公元前六百年,被誉为希腊七大智士之一。首句是:‘革哩底人是一年到头的说谎者’,而这句话后来被另一位同样着名的诗人加里马迦斯( Callimachus )引述而名噪一时。在革哩底有一座纪念建筑物,称为‘宙斯神之墓’。其实很明显的,希腊人最伟大的一位神( Zeus )不会死了被埋在墓中的。于是加里马迦斯便引述这句诗作为革哩底人说谎的最好的例子。他在‘献给宙斯神的诗’( Hymn to Zeus )写了一节:
‘革哩底人是一年到头的说谎者。
王啊!因为他们为您筑了一个墓,
并且用您的名去称它;但您是不朽的;
您的生命是永恒的。’
革哩底人以说谎、欺哄、好馋和出卖朋友的邪恶品格而声名狼藉。然而,我们在这里看见一件奇妙的事;保罗当然知道,并且也实际经验这些事,但他没有对提多说:‘不要理会他们,他们是无可救药的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保罗乃说:‘他们实在很坏,人人都知道,但你要 去使他们悔改 ’。有几段经文能表现基督教传道人属天的乐观,他不认为任何人不能拯救。邪恶越大,挑战也越大。基督徒深信,没有一种太大的罪是耶稣基督的恩典所不能胜过的。
洁净的心(一 13-16 )
犹太人的信仰有一个重大特色,就是有上千条的规则和条例。他们会指出这些,那些,或另一件东西不洁净;又指出这些,那些,或还有一种食物也不准吃,因为它们是禁戒的食物。当犹太教与灵智派联手后,他们甚至认为身体也是不洁净,身体的自然本能也视为邪恶。必然的结果就是经常编出冗长的罪恶目录表,规定人不准触摸这些或那些东西;不准吃这些或那些食物;甚至结婚和生儿育女也是罪。本身善良而非常自然的事情都会被他们视作污秽。
所以保罗写出一条至要的原则 ── ‘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保罗在罗马书十四章二十节对这点有更明确的提示,因为他们也常涉及这些烦扰的问题:什么是洁净或不洁净的食物。他说:‘凡物固然洁净。’这句话不单很可能是一句格言,而且是耶稣亲自讲的。耶稣曾对犹太人数不尽的规条和法例说:‘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可七 15 )
惟有人的心才能使一切事物和观念不同。人的心若洁净,一切事物对他都是洁净的。倘若他的心不洁净,他的思想、话语、和触摸的全是不洁净。这个原则其实也是古典伟大作家们经常引述的。贺瑞斯( Horace )说:‘除非一个盛器洁净,否则任何事物倒进去都会变坏。’辛尼加( Seneca )也说:‘正如一个生病的肚子吃了食物,可以把它们变坏;所以当一个受蒙蔽的黑暗之心,接受任何事物的时候,也会变成自己的一种负累和败坏。对邪恶的人,就连对他们有好处的东西也是无益的;甚至那些实际上对他们无害的东西,也会对他们有害,因为他们会把凡接触到的都化作自己的本性;就连对别人有益的东西,也会对他们有害。’心地肮脏的人会把一切东西弄成肮脏。他会拿最美丽的东西,但却把煤灰遮盖在上面。但是心地洁净的人会觉得凡事都洁净。
这些人的 心地 和 天良 也都污秽了。人依据两种机能去作决定,并形成他的结论。他运用 智力 去想透事物;他用 良知 去听上帝的声音。但是倘若他的智力被蒙蔽了,他到处都不能辨别不洁净的东西;倘若他的良知与邪恶常同流合污而致麻木和闭塞,他一点也不会作出善良的决定。
人必须保持一颗纯洁雪白的心,不受玷污。倘若他让不洁影响他,他看万事都透过不洁的烟雾。他的心会弄污一切进入他里面的思想;他的想像力把所构成的一切图画只变成情欲;他会曲解每一个动机;他对每一句话也持 双关的解释。我们若要避免这种不洁,就必须行在耶稣基督的洁净面前。
无用可憎的生活(一 13-16 )(续)
当人陷于不洁净的情况时,他可能在智力上认识上帝,但在生活上,却否认这种认识。有关这种人的实情,我们可以拣出三点来看。
(一)他是 可憎的 。这个字( bdeluktos )是特别用来形容异教的塑像和偶像的。这个字的名词: bdelugma 就是 可憎恶的事情 。心地淫秽的人令人憎恶;他会戏谑人,并且是作出不洁净的诽谤能手。
(二)他是 悖逆的 。这种人不能服从上帝的旨意。他的良知已昏暗了;他甘愿坠落,甚至连上帝的声音也听不见,服从则更加不用说了。这样的人除了有邪恶的影响力以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所以他不配作上帝的器皿。
(三)这正是说他对上帝和对人都 没有益处 的另一种方式;译作 废弃 的这个字 adokimos 是个有趣的字。这个字可以解作赝造的钱币,不足标准的重量;它可以解作一个懦弱的士兵,在作战考验中不合格;它可以解作不被录用的申请职位者,其他公民认为他无用;它可以解作被匠人废弃的一块石头,石头如果有缺点,匠人会将一个大写的‘ A ’字写在上面,将之放在一边,就是指 Adokimos ,因它不适于建筑之用。人生最后的一种试验就是:是否有用。一直想以不洁净去影响人的,对上帝和对人都没有用。在这个世界他不但不帮助上帝工作,反而阻碍事工的发展;而且无用的人往往会招来灾祸。 ── 《每日研经丛书》
提多书第一章
第一段 引言( 1:1-4 )
一.发书人( 1:1-3 )
在保罗书信中,从来没有一封信像本书这样,在开端的自称中便用了这么多的话自荐。在此保罗自称为 “神的仆人” 和 “耶稣基督的使徒” ,这是他书信中一贯通用的自称。 “神的仆人” 是普通的身份, “耶稣基督的使徒” 是他特殊的身份;奴仆只不过侍候主人,使徒却代表主人。保罗在蒙召之后,就作了神的仆人,和其他的教师、先知,一同在安提阿教会中忠心事奉神,且从安提阿教会受圣灵差遣之后,就被称为使徒(徒 13:1-3,8 )。
从没有人毁谤保罗不是 “神的仆人” ,但对保罗是否为耶稣基督的使徒,却有教会说毁谤的话(林前 9:1-3 );可是使徒行传中明明称保罗为 “使徒” (徒 13:8;14:4-6,14 ),且按保罗的灵性、恩赐、工作的经历而言,亦无不证明他确是一位使徒。他亲眼见过主(参徒 9:1-6; 林前 15:8 ),忠心作过主复活的见证(徒 1:22 比较徒 24:14-15;16:8-23; 林前 15:17-22 ),在工作中 “用百般的忍耐,藉着神迹奇事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 (林后 12:12 )。写的书信也是其他使徒承认具有圣经之权威的(彼后 3:15-16 ),所传的道更是真理的标准,是出于神的启示和托付(加 1:12; 弗 3:2-5; 帖前 2:3-4 ),是不容更改(加 1:8-9 ),绝非人的教训可比的。
但对提多来说,他既是保罗亲密的助手,是他的 “真儿子” ,为什么保罗要提到他的使徒职份呢?这和提摩太前后书理由一样,因为这封信中所论的事并非私事,乃是关乎治理教会和设立教会职员的事,所以保罗理当用使徒的权威来说话。
紧跟着他的自称之后,保罗用很长的解释,说明他如何领受神的托付,尽使徒的职份。
1.其信心( 1:1 上)
1 上 “凭着神选民的信心” , “选民” 在旧约,当然是指以色列民说的(诗 105:43;106:5; 赛 43:20;65:9,15,22 )。在新约圣经中,虽然信徒也是蒙神拣选的百姓,但 “选民” 一词仍多半用于以色列人(太 24:22,24; 留意太 24:31; 可 13:20,22; 留意可 13:27; 提后 2:10 );亦有一处明显是指着信徒说的,即西 3:12; 路 18:7 的 “选民” 相同,可能通指以色列人及信徒。实际上,旧约选民所信的,与新约选民所信的相同,旧约选民的信心集中于那将要来临,使万族得福的 “子孙” ──基督──身上(加 3:16 );新约选民之信心亦系集中在基督身上。旧约信徒因信,盼望一个更美天上之家乡(来 11:13-17 );新约信徒因信,也盼望天上的家乡。所以所谓 “凭着神选民之信心” ,就是凭古今信徒所共有之信心的意思。
2.其知识( 1:1 下)
1 下 “与敬虔真理的知识” , “敬虔” 是教牧书信中所常用的字(提前 2:2;3:16;4:7-8;6:3,5,6,11; 提后 2:16;3:5,12; 多 1:1;2:12 )。 “真理的知识” 不是普通世俗的知识,乃是神所启示有关其救赎的计划、旨意,以及生命之道的各种知识。这等知识虽然远超过今世的理学,人间的哲学(西 2:8 ),但若没有敬虔的信心与这些知识调和,就只能叫人自高自大(林前 8:1 )。保罗不但通达真理的知识,而且有敬虔的信心与经历。
3.其盼望( 1:2 )
2 “盼望那无谎言的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 。神所赐的永生之恩,是祂在万古之先预定的美意。既经 “万古” 之时间的考验而终于实现,足证神实在是信实,无谎言之神。保罗对这位神的信心,绝非贸然盲从的信赖;乃是根据自古以来,神众选民所共信共知之真理知识。总之,保罗肩负使徒之职份,是具有坚定的信心、敬虔的知识、与确实之盼望的。
4.其受托( 1:3 )
3 从第 1 节下半至本节,都是叙述保罗怎样从神领受托付、传扬福音;除了以上的叙述之外,本节说明之层次如下:
1.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之奥旨, “到了日期” 才显明出来;即按照神所预定之时间、步骤,显明出来。(参考加 3:23-25; 来 9:10; 西 1:27; 弗 3:4-6 )
2.神救赎的真道,是要藉祂所用的人和传扬的工夫显明出来的;换言之,神不但按其旨意,完成了救赎之恩,也差遣祂的仆人,把所完成之救恩宣扬给万世周知。
3.使徒保罗就是 “按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 ,接受了这传扬的责任。在此, “神我们救主” 将神与救主混称的用法,是表示神与救主之合一;救主就是神,神就是我们的救主(见提前 2:3;4:10 )。
二.受书人( 1:4 )
4 “真儿子” ,参提前 1:2 之注解 ,按林前 9:5;7:8,25,26 看来,保罗为基督的缘故没有成立家室;但他却把全副心思放在主的群羊身上。虽然被称为他 “真儿子” 的,只有提摩太、提多、阿尼西母等;但实际上,不论哥林多教会(林前 4:15 )、加拉太的众教会(加 4:19 )、或是帖撒罗尼迦教会(帖 2:7 ),可以说凡他所设立的教会,他都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儿女。年老的保罗,不论对同工或信徒,都存父母的心肠。
问题讨论
保罗与提多之关系既亲如父子,为什么在本书开諯还要说那么长的自荐的话?
试从保罗之自荐语中,说明保罗怎样尽其使徒之职份?
圣经中被称为保罗福音儿子的共有几人?
第二段 长老的设立( 1:5-9 )
一.设立长老的吩咐( 1:5 )
5 革哩底是地中海之大岛。保罗在三次游行布道的行程中并未经过革哩底,只在赴罗马的途中经过该岛;但那时保罗是带着囚犯的身份去的,不可能在革哩底有什么工作。所以本节所说的 “从前” 不会是指很久以前,大概是保罗在罗马第一次下狱获释之后,回去亚西亚与马其顿等地探望教会时(参腓 2:23-24; 提前 1:3;3:14; 提后 4:13,20 );途中经过革哩底,在那里作了很好的工作,且留下提多处理善后的事工,并设立长老;他自己则继续前行。 3:12 保罗嘱咐他要 “赶紧往尼哥波立去见我” ,尼哥波立是在马其顿西南端的一座城。此时保罗可能正在往马其顿途中,其后;在保罗写提摩太后书时,提多又从罗马被打发到挞马太去(提后 4:10 )。
“在各城设立长老” ,可见长老是属 “各城” 、 “各教会” 的(徒 14:23 )。但 “在各城设立长老” 这话,不够作为 “长老” 只许属 “各城” 的根据,因这话也可解作那些长老无法兼顾各城。
“照我所吩咐的设立长老” ,可见如何设立长老,使徒已有原则给了提多。下文就是这些原则的重提。可能保罗已在口头上指导过提多,但恐怕教会众信徒或有对提多选立长老之资格嫌过严的,所以保罗特在书信中重申他已吩咐的,以为提多设立长老的根据。
二.长老的家庭( 1:6 )
6 “无可指责” 并非绝对完全,毫无过失之意;乃是指一般而论,没有什么可被人指责的把柄(参提前 3:2 注解 )。
“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 ,即只有一位妻子,没有立妾。有人以为本句表示作长老的,妻子死了不可续娶,此解释牵强而错误;夫妻关系只在生前,死后不论按灵性方面、或身体方面,都不再受约束。主耶稣回答撒都该人有关死后之夫妻关系时,明言在天上已无嫁娶之夫妻关系(见太 22:23-30 ),而使徒保罗也明说: “丈夫若死了,她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 (罗 7:3 )。且按当时社会制度而言,男人多妻是很普通的事,所以 “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 ,很自然的应指一夫一妻而言。
“儿女也信主” ,可见作长老的理应全家归主。
“没有人告他们是放荡不服约束的” ,这 “他们” 可指长老的儿女,也可指长老本身。前者表示长老的儿女,也当有好见证;后者表示长老本身要有好见证,与上文无可指责之意相合。
三.长老的性格与品德( 1:7-8 )
7 7 节之 “监督” epikopov ,英译作 bishop ,上文 5 节之长老原文 presbuterous ,英译作 elders 。主张长老与监督不同的人,多根据此二字之不同;但本释义认为,更重要的不是这两个字的不同,乃是这两个字同在一段经文中,被当作互相通用的。如 5,7; 徒 20:17,28 ,足证这是同一的职份,却有不同的名称而已。其实名称既不同,当然不同字了,就如一个人若有两个名,这两个名当然是两个不同的字,但却不能说是两个人。
“既是神的管家” 有以下数要义:
1. “管家” 不是东家,是受托代理者。
2.管家不可利用职权求自己的好处,亦不当 “浪费” 主人的财物(路 16:1-7 );应准备向主人交账。
3.管家应忠心而有见识,按时分粮(太 24:45 )。
4.管家应通晓神的奥秘事,不怕人的论断,亦不论断人。(林前 4:1-5 )
“不任性” ,即不任凭自己喜欢什么,想什么,便作什么;乃是凡事遵从真理的约束,寻求神的喜悦。
“不暴躁” ,即不容易发怒,能自制。
“不因酒滋事” ,就是不可因饮酒而滋生事端;换言之,若饮酒至微醉,因而生事的,就不可作长老。
“不打人” ,就是连一次也没有打人之意(参提前 3:3 注解 )。
“不贪无义之财” ,作长老的一有贪财之心,就必不顾真理,不主持公正。这句话不是说,作长老的不可以有钱财;乃是说不可贪财,乃因财而行不义。
“乐意接待远人” (参提前 3:2 注解 )。
“好善” ,与行善不同。行善者未必好善,好善者不但行善、且喜好而行;行善已成为其爱好之一。
“庄重” ,与提前 3:2 之 “端正” ,及提前 3:4 之 “端庄” 意思相近。
“公平” ,长老既是教会领袖,必须公平待人。不偏心,不存成见,对待自己好的人和对待自己冷淡的人,都应秉公处理所发生的问题。
“圣洁” ,这是一切信徒应有之生活(提前 2:15 );长老更应当有圣洁的生活,作信徒的榜样。
“自持” ,意即能自制,不易冲动或摇动。
四.长老的真理造诣( 1:9 )
9 本节提及长老在真理方面之造诣应到何等程度,有三层要义:
1.第一层:能坚守真理──
“真实的道理” 就是指神的话是真实可信的(提前 1:15;4:9 )。长老自己应有清楚的认识,知道其真实可信,而能坚守所信,不致轻易被奇异的教训引动,才不致影响信徒的信心。
2.第二层:能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
长老要有纯正的信仰又能把纯正的教训教导人。换言之,不但明白纯正之道;且十分熟练,可以教训人,使别人也能坚守所信之道。
3.第三层:能驳倒争辩的人──
所指之 “争辩” 大概指不服长老所教训之纯正真道而有的争辩,或对长老秉公处理的事不肯服从。长老应有真理的智慧与口才,把错误的人驳倒,免得其余的信徒受影响;这 “驳倒” 亦有能使对方折服之意,因真正之 “驳倒” 能使人心悦诚服。
问题讨论
保罗大概在什么时候把提多留在革哩底?
长老应具备何种资格(包括其家庭、品德、真理造诣)?
第三段 认识假传道的危险( 1:10-16 )
一.不服约束说虚空话( 1:10 )
10 “许多人” ,指下文那些假传道和他们的附从者; “不服约束” ,指不服真理的约束; “虚空的话” ,指没有真理根据的教训(参提前 1:6-7 注解 )。初时教会使徒们勇敢传道的结果,虽然遭受不少反对,但显然也得着不少人归服基督。他们的工作,难免引起某些另有贪图之人的羡慕,而摹仿或假冒使徒的工作;但他们自己既没有真理的启示和信息,只好引用世俗 “虚空的话” 来 “欺哄人” 了。本书是与提摩太前书同时写的,二书都提到这方面的警语,可见这种假传道欺哄人的情形,在当时颇为普遍。
“那奉割礼的,更是这样” 。几乎保罗所到之处, “割礼派” 也跟到那里;保罗的书信中,几乎凡在有关教义方面之辩证时,都提到割礼派之错误,并且有时用相当重的语气加以斥责(罗 2:25-29; 加 2:3-5,11-14;5:2; 腓 3:2-3; 西 2:11 )。在此说 “那奉割礼的,更是这样” 。其所以 “更是这样” ,因为割礼派的人多半知晓旧约律法(却不明福音原理),比较一般假师傅讲的更使信徒陷于迷惑。
二.错误的教导( 1:11 )
11 本节指出割礼派之错误动机及其影响,他们所以将不该教导的教导人,乃 “因贪不义之财” 。人有了贪财之心,就不会真心寻求真理,只寻求可以图利的 “真理” ;不顾惜听道的人是否会得造就或受亏损,只求得人喜悦,对他自己有利;其结果便 “将不该教导的教导人” 。
“败坏人的全家” 原文及英译圣经均无 “人的” 二字,而 “家” 却是多数式的,此节 N.A.S.B. 译作: who must be silenced because they are
upsetting whole families teaching ...... ,注意 "whole families" 必是指神的各教会的全家;所以这里不是特指他们的教导败坏某一个家庭,乃是指全教会的各家。
“这些人的口总要堵住” ,就是要用真理确切地指出其错误与动机,使他们不能再有什么机会用错误的教训败坏人。
三.如何教导革哩底信徒( 1:12-14 )
1.认识革哩底人的性格( 1:12 )
12 革哩底人在性格上的软弱就是 “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 ,这是革哩底本地一个先知的见证;保罗又证明 “这个见证是真的” 。人类犯罪之后,在 “性格” 或习惯上,常与圣经真道的要求相反,各地方的人又各有其特别的性格,使他们在真道上受阻碍。神的工人应当认识各种不同民族的性格,和各种不同个人的性格,然后才知道如何引导他们。
2.要严严责备使他们在真道上纯全( 1:13 )
13 注意:保罗不是叫提多了解革哩底人常说谎,又懒惰的性格之后,便迁就他们的习惯,容许他们继续说谎、懒惰;乃是要他 “严严的责备他们,使他们在真道上纯全无疪” 。我们要了解人的性格,并非要包庇姑息罪恶;我们的目的是要从了解人的性格上着手,使他们离开恶习,归服真道。
为什么保罗要提多 “严严的责备” 那些信徒?为什么不叫他温温和和的教导他们,像他教导提摩太那样, “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 呢(提后 2:24 )?显然以弗所教会与革哩底教会情形不同,他们的情形已经到了需要 “严严责备” 的程度;也可能这些人的性格, “温温和和” 地劝告不发生效用, “严严责备” 却很有效果。总之,传道人在不同的环境对付不同的人物,随时都要靠主用适当的方法引人离开罪恶,以在真道上纯全无疪。
3.要使信徒知道拒绝异端( 1:14 )
14 防止异端扰乱教会最有效的方法,是使信徒根本不听他们的讲论。在此所指的 “不听” ,不是指不跑到传异端之人那里去听,乃是指当有传异端的人潜入教会,在信徒之间讲说他们的教训时 “不听” 。换言之,各个信徒应知道拒绝传异端者的教训,不让他们有机会 “说服” 自己。
“犹太人荒渺的言语” ,参提前 1:4 注解 。
“离弃真道之人的诫命” ,这等离弃真道之人,就是那些离弃了救恩真理的人。他们可能就是上文 10 节所提, “那奉割礼的” 人;或是他们的同路人。他们不但自己不接受救赎之恩,还大胆地自行编订诫命,叫人遵守;似乎是模仿使徒们所作的(徒 15:29;16:4 )。在此保罗教导提多,要使信徒拒绝这些人的诫命。
四.天良的污秽与悖逆( 1:15-16 )
15 为什么保罗提起 “凡物” 的洁净问题呢?相信与上句的 “离弃真道之人的诫命” 有关。大概那些人所教导信徒守的诫命与食物之洁净与否有关。他们不明白律法与恩典之关系;又没有真理的信息可传;却又想在信徒中贪图利益(见 1:11 ),只好把旧约的律法搬出来,叫信徒遵守。正如上文所说的: “将不该教导的教导人” 。
“凡物都洁净” (此 “物” 应是指食物),这点与主耶稣的教训相合(太 15:11,17-19; 可 7:15-23 );又与彼得在异象中,神对他所说的话亦相合── “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徒 10:14-16;11:4-10 )。
真正叫人污濊的不是 “物” ,乃是人邪恶的心,和不肯信赖神恩典的心。所以保罗说: “在污秽和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连心地和天良都污秽了” 。为着贪图自己的利益,便不理会所教训人的是否会败坏人的灵性;这就是贪图不义之财,丧尽天良的心。
16 本节很清楚地说明,教会中的假师傅只有知识和口头上的承认,却没有生命;在此所说: “本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是可废弃的” ,证明他们没有生命。圣经中 “可憎的” 与 “悖逆的” 都是指灭亡的罪人(太 24:15; 启 20:1-8; 弗 2:2;5:6; 西 3:6 );所有的假师傅、假传道也都是只有属灵真理的知识,却没有真正的重生得救(参拙作 《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得后书 2 章注解 )。
虽然这些人自己 “说是认识神” ,但我们却并非无法辨认出来;因为他们的 “行事却和祂相背” 。这 “他们” 指这些假师傅自己,他们行事否定了自己所说的,且装满了各样伪装的善义,其实证明他们是 “可废弃的” 。
问题讨论
什么是 1:10 所说的 “虚空话” ?
提摩太前书有无相似的教训?
与割礼派之教训有无关系?
试按 1:11 指出割礼派之错误及其影响?
为什么保罗要提多严严责备革哩底人?
防阻异端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保罗在 1:15 忽然论及食物之洁与不洁的问题?
按 1:16 看来,当时的假师傅是否已经得救的人?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提多书第一章
壹.问侯(一 1 ~ 4 )
一 1 保罗 既是 神的仆人 ,又是 耶稣基督的使徒 。这里首先描述他是至高主的奴隶,然后描述他是权能的主的使者。首先提到顺服,其次是权柄;在个人承担上,保罗成为 仆人 ;在神的任命上,他成为 使徒 。
他事奉的目的是加强 神选民的信心与真理的知识 。加强他们的 信心 是指使他们得 信心,或者在起初时使他们悔改,或者在得救之后引领他们行在信道中。因为子句 真理的知识 看来包含第二个意思,我们认为使徒保罗是指两个基本的目的:( 1 )传福音──加强 神选民的信心 ;( 2 )教育──加强他们 真理 的知识。本节是对马太福音二十八章 20 节的回应──传福音给万民听,凡基督吩咐的,都教训他们遵守。不须怎样辩白,保罗被召要去加强 神选民的信心 。这里我们面对拣选的道理。圣经中很少道理比这更难解、更具争议性、更费智力心神。简言之,这是教导神在创世之前在基督里定意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弗一 4 ) 1 。
述说过他的使徒责任包括 神选民的信心 和他们对 真理的知识 后,保罗现在更加说,这是 凭 ……敬虔真理 的。就是说,基督的真道与真圣洁是一致的,合乎引导人进到实际的 敬虔 。健全的信心要求生命的纯正。没有比以下一句话更能形容表里不一致的传道人:“当他在讲台上,众人不愿意他下来;但当他离开讲台后,他们希望他不要再上去了!”
一 2 保罗的福音使命有三个重点,不但有关( 1 )传福音──加强神选民的信心,是过去时态的;和( 2 )教育──加强他们真理的知识,是现在时态的;并且也( 3 )盼望── 所应许的永生 ,是将来时态的。
新约说 永生 既是今世拥有的东西,也是将来的盼望。 盼望 一词没有暗示任何不确定的事。在我们信靠基督作救主的一刻起,我们今世已拥有永生了(约五 24 ),并且成为衪救赎工作一切得益的继承人。但是除非我们到达我们永恒的家,否则我们实际上未能完全享受所有的福气。我们盼望因为我们期望最终形式的 永生 ,那时,我们会得 我们荣耀的身体,并且永远脱离罪恶、疾病、忧伤、痛苦和死亡(腓三 20 , 21 ;多三 7 )。
这 盼望 是肯定的,因为是 神 所 应许的 ,没有任何事情比 神 所说的话更确定。衪是 无谎言的 ,衪不可能被骗,也不欺骗人,相信衪所说的话是最稳妥的。事实上,受造物相信创造者是最合理不过的事。
神在 万古之先 已应许我们永生了,这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神从远古已定意,给那些相信主耶稣的人有永生。衪的决定等同一个应许;或者,意思是所有救恩的福气都源于创世记三章 15 节弥赛亚的应许。这是在历世历代之前,或者是在时代展开之先。
一 3 到了日期 ,神将这在远古时决定的永远的荣耀计划展开。衪在旧约时代还未完全展示永生,那时的信徒对死后的生命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但救主的来临使模糊消失,衪“藉 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一 10 )保罗和其他使徒要传的这个好信息,是为了达成 神我们救主的命令 ,即是遵守那大使命。
一 4 本书信是写 给提多 的,他是保罗在 共信之道上的真儿子 。然而这个提多是个什么人呢?
我们将保罗的三封信,偶尔提到他的生平的事迹组合起来。他生来是个希腊人(加二 3 ),凭 相信主耶稣而重生。这可能是透过保罗的传道(多一 4 )。那时,对于什么是真福音的争辩,快要引发一场争战。阵营的一面是保罗和所有教导单藉 信心靠恩典得救的人;阵营的另一面是犹太人教士,他们坚持割礼(即守律法)才是神国里第一等公民的必要条件。提多成为了争辩的试验例子。保罗和巴拿巴将他带往耶路撒冷(加二 1 ),与使徒和长老们开会。会议的决定是:像提多这样的外邦人不须为了得救,而遵行犹太人的律法和礼仪(徒一五 11 )。外邦人不必成为犹太人,犹太人也不必成为外邦人,当他们相信耶稣时,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同样变成一个新人。
这事以后,提多成为保罗最有用的助手之一,在哥林多和革哩底以“排解纠纷者”的身分事奉。使徒保罗第一次差他从以弗所到哥林多去,很可能就是要更正那里会众在教义和道德上的谬误。提多稍后在马其顿再会合保罗,保罗极高兴听到哥林多信徒正面地回应他的劝告(林后二 12 , 13 ;七 5 ~ 7 ; 13 ~ 16 )。从马其顿那里,保罗再次差遣提多到哥林多,这次是为耶路撒冷的贫穷圣徒收集捐助(林后八 6 , 16 , 17 ;一二 18 )。保罗形容他是“我的同伴,一同为你们劳碌的”(林后八 23 )。我们不能完全肯定保罗何时与提多一同来到革哩底,但一般相信应是使徒保罗第一次在罗马入狱之后的时间。
最后提到提多的经文是提摩太后书四章 10 节,保罗第二次入狱时,他有一段时间伴 保罗,后来保罗报告他已往挞马太(即今日的南斯拉夫)去了。很可能是保罗差他往那里去的,虽然这节经文的普遍语调是出自一个孤独而又被遗弃的人。
使徒保罗说提多是他在 共信之道上的真儿子 。这可能是指保罗是提多藉以悔改的器皿,保罗也称提摩太是因信主作他真儿子的(提前一 2 )。然而,当保罗首次遇见提摩太时,他很可能已是门徒了(徒一六 1 ),所以,这样的表达是指这些年轻人在属灵的气质上与保罗很相似,而在基督的事工上,他们有亲属的关系。
保罗祝愿这个年轻的副手有 恩惠 、怜悯、 平安 。在经文里, 恩惠 即是生命和事奉所需的属神力量;怜悯是对别人深切需要的同情心; 平安 是指不管恶劣的环境,心中都能从焦虑、惊慌和沮丧中得 自由。这些祝福都是 从父神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 那里来的。圣父与圣子的相连成为 恩惠 、怜悯、 平安 的源头,而圣灵暗示衪们完全同等。
贰.会众中的长老(一 5 ~ 9 )
一 5 当保罗离开革哩底时,那里仍有一些 事 要 办 整齐,要平抑假师傅的言论,教会有逼切的需要得 圣灵的带领。保罗让提多留下来处理这些事。
我们不知道基督的真道怎样来到革哩底。或者最合理的猜测是,到耶路撒冷过五旬节的革哩底人(徒二 11 )将好信息带回去,跟 本地教会便建立起来了。
我们也不能肯定保罗何时与提多一起来到革哩底,但知道保罗成为囚犯后,解往罗马途中稍在革哩底停留(徒二七 12 )。但这情况不容许他在教会中作活跃的事奉,因为使徒行传没有其他地方提到保罗到革哩底所作的事。我们普遍认为他在第一次罗马入狱后,来到这地方。我们藉 一些对圣经的查究工夫,并参考保罗其他不同的着作,重组以下的旅行行程。
首先保罗坐船从意大利到革哩底,途经亚细亚(今天土耳其西面),他将提多留在革哩底(多一 5 ),然后到达亚细亚的首都以弗所。在以弗所,他交托提摩太代他更正快要蔓延的错谬道理(提前一 3 , 4 )。然后,他坐船横渡爱琴海,来到马其顿,为了满足他从狱中得自由后探访腓立比的夙愿(腓一 26 )。最后,他向西南方行,经过希腊来到尼哥波立,他计划在那里过冬,并且期望提多来见他(多三 12 )。
根据荷马所说,在他的年代,革哩底一共有九十至一百个城市。显然很多城市都曾有教堂出现过,在每所教堂里都需要任命一些负责任的 长老 。
附篇──长老
在新约,长老是一些成熟的和可靠的基督徒男性,他们在当地教会中给予属灵的引导。长老的名字是指灵性成熟的人,它是从希腊文 presbuteros 一字翻译过来的(英文是 presbyter )。希腊字 episkopos 可翻译为“监督”、“监察者”或“引导者”,都是用来指长老的,形容他们作为神羊群的牧者之职。
“长老”和“监督”的名字常用来指同一的人,因为以下的理由“在使徒行传二十章 17 节,保罗请长老( presbuteroi )来到以弗所,在第 28 节,他称他们为监督( episkopoi );在彼得前书五章 1 及 2 节,彼得类似地将这两个字互通运用;在提摩太前书第三章关于监督( episkopoi )的资格,与在提多书第一章关于长老( presbuteroi )的大致上相同。
以现代的用法,“监督”用来表示指导一个教区或一个区域内的教会的主教,但新约对这个词的解释从来不是这样的。圣经的方式是将几个监督放在一家教会里,而不是叫一个主教统管几间教会。
长老也不应被混淆为现代的牧师,后者基本的职责是传道、教导和管理当地教会里的圣礼。一般都承认早期教会没有这样职责的人出现过,最早的聚会只有圣徒、监督和执事(腓一 1 )──此外再无其他人,圣品人制度到第二世纪才出现。
从新约的角度看,牧师是一个有特别事奉恩赐的人,这些恩赐是复活升天的基督赐下的,为要建立圣徒,各尽其职(弗四 11 , 12 )。在很多方面,牧师的工作和长老的很相似,两者都是被召来照料和喂养神的羊群,但两者不是相等的。可想像的是,牧师有一些旅行传道事工,而长老通常只在一家当地教会服事。
长老的职分详细地例举如下:
1 .他们牧养和照顾主的教会(徒二○ 28 ;提前三 5 ;彼前五 2 )。
2 .他们留心保护教会免受攻击,包括外面和里面的攻击(徒二○ 29 ~ 31 )。
3 .他们带领和管治,但以引导的方式,不以控制的方式而行(帖前五 12 ;提前五 17 ;来一三 7 , 17 ;彼前五 3 )。
4 .他们传神的话,教导纯全的道理,驳斥那些违反真理的人(提前五 17 ;多一 9 ~ 11 )。
5 .他们纾缓和仲裁教义上和伦理道德上的争端(徒一五 5 , 6 ;一六 4 )。
6 .透过他们的生命,为群羊立下好榜样(来一三 7 ;彼前五 3 )。
7 .他们致力于挽回那些偶然犯错的信徒(加六 1 )。
8 .他们要儆醒看顾当地教会基督徒的灵魂,因会众是他们要交帐的对象(来一三 17 )。
9 .他们要担负祷告的事奉,尤其是对那些患病者(雅五 14 , 15 )。
10 .他们要负责照顾贫穷的圣徒(徒一一 30 )。
11 .他们要分担、推荐有恩赐的人作主的工作,这些工作是神召他们作的(提前四 14 )。
很清楚在早期的教会里,长老是被使徒和他们的代表设立的(徒一四 23 ;多一 5 )。但这不是指使徒和他们的代表有能力使人成为长老。为了要成为监督,属神的能力和人性的意愿是必须的,只有圣灵才能使一个人成为监督或引导者(徒二○ 28 )。但那人必须有作工的抱负(提前三 1 )。就是说,这工作必须有神性的和人性的条件。
当地教会在使徒时代首先成立时,那里并没有长老,所有信徒都是初信。但随 时间过去,主预备了某些人作这重要的差事。因为新约仍未编写成书,基督徒普遍都不知道作长老的资格和责任,只有使徒和他们的助手知道。在此知识的基础下,他们选出某些能达到神圣标准的人,公开地命名他们为长老。
今天我们有整本新约,我们知道什么是长老,什么是他要做的事。当我们看见一些有资历而又活跃地以监察者身分事奉的人,就要认同他们(帖前五 12 ),并且顺从他们(来一三 17 )。选立他们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样辨认他们就是神所兴起作此职事的人。
作长老的资格在提摩太前书三章 1 至 7 节和提多书这里找到。有时听到一些评论说,如果这些就是要求,那么今天应该没有监督了。这种想法降低了圣经的权威,又暗示圣经所指与所说的不同。圣经所说的没有不合理的事,也没有写下的标准是人无法达到的。当我们认为圣经是过分理想的话,其实显示我们自己是在灵命低处。
一 6 长老是 无可指责 的人,就是说,是毫无疑问地正直的人,人不能以假教义和行为不端入他们的罪。这不是说他们是无罪的,而是说如果他们犯了小错,会很快地向神认罪,向得罪了的人道歉;如果可以的话,物归原主,将过犯改正。
第二个资格是,他们是 一个妇人的丈夫 ,这点可循七种方式来解释:( 1 )男人必须结婚;( 2 )他必定不可离婚;( 3 )他必定不可离婚后再婚;( 4 )他必定不可在第一任妻子死后再婚;( 5 )他必须不是个主张一夫多妻的人;( 6 )他必须没有妾侍或小老婆;( 7 )一般而言,他必定是个忠心的丈夫,也是个道德严谨的典范。
如果这子句 一个妇人的丈夫 是指男人必须结婚的话,那么,同一道理他必须有儿女,因为同一经节说他的 儿女 必须是信主的。可以肯定,长老有家庭是比较好的,因在会众处理家庭问题时,可以较有智慧。但我们有个疑问,本节是否禁止任何未婚的男人作长老呢?
这很可能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长老都不应离婚,因为救主教导我们,最少在一种情况下离婚是容许的(太五 32 ;一九 9 ) 2 。
我们也不应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再婚都是绝对禁止的。例如,一个在婚姻上无犯错的信徒,被一个不信的妻子离弃,她跟 另嫁他人,在这情况下,耶基督徒是不须负责的。因为第一次婚 约已被离婚和不信伴侣的再婚破坏了,他是有自由再娶的。
如果长老在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后另娶,他作长老的资历便丧失了。这样的解释是不对的,因为哥林多前书七章 39 节定下了原则:“丈夫活 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苦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
肯定地, 一个妇人的丈夫 的意思是指长老必须不是一个主张一夫多妻的人,也没有妾侍或小老婆。总结说,他的婚姻生活必须是羊群的圣洁典范。
另外,他必须有 儿女是信主的,没有人告他们是放荡不服约束的 。圣经比我们大多数人更留心,父母对儿女行为的责任(箴二二 6 )。当一个家庭有好的管治,并且以神的话语作导引,儿女通常会跟随他们父母的敬虔榜样。虽然父亲不能肯定儿女能得救,但他能正面地以神的话作指引,以爱作管教,以自己生命的真诚和一致,预备主的道路。
如果儿女胡乱花费和违背父母的权威,圣经将责任置在父亲的手里,他的纵容和宽松应该受到谴责。如果他不能好好地管治自己的家,看来他也不是一位合适的长老,因为对于教会,相同的原则也是用到的(提前三 5 )。
有一个问题出现,就是这个要求是否只适用于在家里受父母权威保护的 信主 的 儿女 呢?还是也包括那些离开家庭的儿女呢?我们比较喜欢第一个观点,然而,请记 家教是成熟性格其中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
一 7 监督 是 神的管家 ,他不是帮助监察自己的会众而已。他是受委托处理神会众中神的事务。这是第二次特别提到,他必须是 无可指责 的──肯定重复是强调,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必须是一个在教义上和道德上都没有可指责的男性。他必 不任性 ,如果人是任性顽固,又倔强地自以为是,不能容纳其他人意见的;如果他是顽强,对反对意见没忍耐的,那么他便不适合当一位属灵的领袖。长老是一个调节者,不是一位独裁的 暴 君。
他必 不暴躁 。如果他有刚烈的性格,他要学习节制;如果他很易发脾气,他总不可发泄出来。
他必须 不因酒滋事 。在我们的文化,这可能是很简单的事,不须我们多提示。但我们必须记 ,圣经是写给在各种文化之下生活的人,在一些国家,酒是基督徒常用的饮品,那里便有纵酒生事和行为不检的危险。经文考虑的是没有自制的问题。
圣经界分了什么是用酒,什么是酗酒。适量地用酒作为一种饮品是许可的,耶稣也在迦拿的婚宴上将水变成酒(约二 1 ~ 11 ),保罗也提议提摩太用酒作医疗用途(提前五 23 ;也参看箴三一 6 )。酗酒和用烈酒都是箴言二十章 1 节和二十三章 29 至 35 节所谴责的。完全禁戒不是圣经的要求,但在以下的情况就应禁止:当喝酒会得罪软弱的弟兄,或者令他跌倒(罗一四 21 )。这是一个要考虑的决定性因素,北美洲很多基督徒都因此戒绝喝酒。
对于长老,问题不是完全禁止喝酒,而是过分用酒以致做成吵斗的事发生。
他也必须 不打人 。他必定不可诉诸武力,打其他人。我们曾听过有多管闲事的教会圣职人员,偶然也打他们教会中执拗难驯的会友。这种专横的威吓态度是监督不应有的。
他必 不贪无义之财 ,决不无止境地追求富有,却要小心谨慎赚钱之方法。庄燊说得很对:“对金钱的欲望,没感觉也不会懊悔,是堕落的人最终的腐化。”一个真正的长老应可以与保罗同说:“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徒二○ 33 )
一 8 从正面看,监督必须是 乐意接待远人 的。他的家应当为外人开放,为个人有问题的人开放,为沮丧的和受压逼的人开放;应是基督徒愉快的交往之所。在那里每个客人都被接纳,就好像他是主自己一般。
跟 ,他必须是 好善 的──爱好人,爱好事的。他的说话、他的行动和他对事情的联想都表示,他完全与暗晦的、可疑的或错误的事情无关。
他必须是 庄重 的。这是指他作事谨慎,有智谋,并且能控制自己。相同的词语也在提多书二章 2 、 5 、 6 、 12 节出现,那里有明智的、自制的和清醒的意念。
在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上,长老必须要 公平 ;对于神,他必须要 圣洁 ;对于他自己,他必须要 自持 。这都是保罗在加拉太书五章 22 及 23 节所指的:“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节制。”意思是人存有各种受控制的感情和嗜好,来遵从主的话,如果这能力是来自圣灵的话,那么信徒的责任就是自我操练和合作。
一 9 监督必须在道理上纯正,必须不松懈地抓紧主耶稣和使徒在新约中存留给我们、属灵健全的道理。只有这样,他才能给圣徒平衡而又 纯正的教训 ,也能平息那些说话抵挡真理的人。
这些都是在当地教会中圣灵引导的资格。我们应注意到这里没有提到关于他们的个人的超凡表现、学术成就、社会地位、善理事务等的才智。街上驼背的清道夫,虽然简朴和无受教育,也可以因为他的属灵程度成为合资格的长老。总是听到别人提这种错误的说法,令到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那些素质,都可令那人合适在教会中当上领袖。
另一点应该提出。敬虔的长老的画像,不是一个安排讲员、支付费用、为大厦维修与别人接洽的人。真正的长老是专心地和活跃地以他的指导、劝诫、鼓励、谴责和修正,参与教会属灵生命的工作。
.会众中出现的错误(一 10 ~ 16 )
一 10 在早期的教会里有“圣灵的自由”,就是说,人得 圣灵的带领,有自由来到聚会中参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 26 节描述这种“开放式的”聚会,“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造就人。”当圣灵自由地透过教会中的会众说话,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人性本质是这样的,每逢有这等自由时,就必然见到有人用假道理,不造就人又无用的挑剔话,或无法终止又没有圣灵引导的闲话,滥用所给予的机会。
这事情在革哩底教会中曾发生,保罗知道那里必须有坚强的属灵领袖,控制这种滥用的情况,和维持圣灵的自由权。他也知道在任命完全合资格的长老时要特别小心,所以他覆述这里的情况,必须快快地在教会里委任一些长老。
许多人不服约束 的已兴起了,他们否认使徒的权威,否定他们的教训。他们是 说虚空话欺哄人 的,他们的说话没有带来属灵的益处,相反夺去了给人的真理,引导他们进入错误。
主要制造麻烦的人是 那奉割礼的 一派,即是那些自称是基督徒,并且坚持基督徒必须要受割礼和遵守礼仪律法的犹太人教师。这是对基督全备的救恩工作,作出行动上的否定。
一 11 我们必须禁止这些人说话,他们必须认识聚会不是一个自由论坛,自由发言的机会是有限制的。他们已倾覆了 全家 ,这是否说他们在各人的家里,散播了有害的道理呢?这是新兴教派最爱做的方法(提后三 6 )。他们的动机也值得怀疑,他们来是为了金钱,并且用传教作为前盾建立赚钱的事业。他们的信息符合人尊重法律规章的性情,追随者被鼓励相信他能透过宗教的敷衍行为,得 神的喜悦。就算生活是那么腐败和污秽,他们教导别人 贪不义之财 ,将不该教导的教导人。
一 12 这里保罗提醒提多,他正在应付的是什么样的人。对于特别提到的假师傅和一般的 革哩底人 ,这里的形容是极不寻常地率直和讽刺的。保罗引用伊比文尼迪的话。他是一个当地的诗人,生在公元前大约六百年,他称他们为根深蒂固的 说谎 者, 是恶兽,又馋又懒 。看来每种人都有其本土的特色,但很少人能比革哩底人邪恶。他们是习惯的和不能自制的 说谎 者,像凶猛的野兽,沉溺地过 粗鄙而又野蛮的欲望生活。他们极讨厌工作和贪好食物,过的生活只有厨房,没有礼拜堂!
一 13 使徒保罗肯定这些性格勾划是准确的。提多只有很差劲的材料可用──这点足够使任何传道者气馁!但保罗不就此放弃那些人,或者叫提多不顾而去。透过福音,最差劲的人都得到希望。所以保罗劝他的助手,要严严的责备他们, 使他们 在基督的真理上 纯全无疵 ,得 健康。有一日这些人可能不单成为模范的信徒,也可能成为当地教会的敬虔的长老。这段经文洋溢鼓舞,叫基督徒工人继续在世界艰难的禾田上工作(其实,有哪个禾田不艰难的呢?)。在人的粗野、愚蠢和反应迟钝之上,我们可以看到异象,使他们变成高尚、纯洁和满有果子的圣徒。
一 14 在严厉地斥责假师傅时,提多要负起责任警告他们离开 犹太人荒渺的言语,和离弃真道之人的诫命 。犹太人生活在一个宗教的狂想世界,和一个围绕 洁净和不洁净食物、奉行节日和防避仪式上受玷污的规条世界里。为了这点,保罗在歌罗西书二章 \cs16 23 节说:“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一 15 使徒保罗跟 所说的,曾引起一些错误的理解,我们要就此作出详尽的解释。他写说:“ 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在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连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秽了。 ”
如果我们只看 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 的字义,以为就是各生命范畴上绝对的真理的话,我们便有麻烦了!一切事物都是不洁净的,不管那人的心思是洁净的还是不洁净的。然而人们已真的用本节来赞同可耻的杂志、猥亵的电影,甚至不道德。这就是彼得所说的,歪曲圣经“自取沉沦”(彼后三 16 )。
我们要清楚明白本节绝对不是处理一些本身就是不洁的事物,或圣经谴责的事物。本节带有箴言性质的说话,必须按照上下文给我们的亮光去理解。保罗不是说事物的道德界限,不是说事物的内在对与错,然而保罗正在讨论的是道德的分野。按生活在律法下的犹太人来说,礼仪上不洁的事物,对于生活在恩典之下的基督徒是完全合理的。明显的例子是吃猪肉。在旧约,神的百姓被禁止吃猪肉,但主耶稣改变了这例,衪说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可七 15 )。说完这话,衪宣布所有食物都是洁净的(可七 15 )。保罗回应这真理说:“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林前八 8 )当他说“ 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 ”,他是指对于重生的信徒,所有食物都是洁净的; 在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 。不是人吃了什么使他不洁净,而是从他心里出来的东西使他不洁净(可七 20 ~ 23 )。如果人内在的生命不洁净,他又在主耶稣里没有信心,那么对他没有一样是洁净的。遵守饮食规则对他起不到任何作用。比一切其他事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悔改,接受所赐下的救恩,不要再试图靠仪式条文来赚取救恩。不洁净的人真正的心思和良心都是污秽的,他们的头脑、思想过程和道德功能都被玷污了。这不是外在礼仪的玷污,而是内在的腐败和堕落。
一 16 很明显,所提到的假师傅都是犹太人。保罗说, 他们说是认识神,行事却和他相背 。他们佯装是基督的信徒,但他们的行为与他们宣称的不对称。为了扩大他激烈的申诉,使徒保罗指责他们 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在各样善事上是可废弃的 。他们个人的行为是令人讨厌的,在神面前,他们只有愚钝反叛的记录;对于神和人有益的事,他们完全无分。保罗以这等强烈的言语论到他们,是否行在基督徒爱心的范围中呢?答案是一个强烈的“是”字!爱决不会掩饰罪恶。这些人引导教会误入邪道,使主耶稣的位格和工作蒙羞,欺骗人的灵魂。若纵容这些欺骗者,就是一样罪了。 ──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Ⅰ 问安(一1-4) 提多书起头的问安比起提摩太前后书长很多,而且以如此正式的语气写信给一个非常亲密的伙伴,以致主张作者不是保罗的学者,视之为一大障碍。好像作者刻意将前言写得比提摩太后书一1-2还要正式,而且尽可能造成是保罗写作手法的印象。然而结构上的困难与稍微晦涩的语句,更能证明保罗正是此书的作者,并且导论中一些很正式的语气,正是因为这封信是半公开的性质。
1. 虽然保罗在问安中,自称是基督耶稣的仆人两次(罗马书及腓立比书),并在使徒行传二十19中自认是服事主的人,但他并没有在其他地方使用神的仆人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自己。至于最常用的耶稣基督的使徒,亦是为了强调他的服事是正式领受的职分。
为着(kata)神选民的信心(新译)中的kata到底用意如何,有一些争议。如果kata照着AV所翻译的“按照”来解释,则意味着保罗的使徒职分多少来自其他人的信心;但多数的学者认为未必如此,因而建议以“为关”或是“关于”来诠释kata(NIV采用)。RSV则译为“助长神选民的信心”。另有两次使徒保罗提到“神的选民”(罗八33;西三12),然而没有任何其他的新约作者使用这个词。这是一个在旧约中非常熟悉的词,特别用来形容以色列人为主的仆人。但当保罗使用它的时候,指的是神所拣选的教会。信心必须与真理的知识连结(名词epignōsis,字面上是“识别”),为了让使徒的职分名符其实,这也是保罗对自己的宣称。神的仆人不会蓄意忽略真理,他们的知识也必须与他们的信仰生活相称(使他们敬度,RSV译作“与敬虔相符”),摩法特译作“与信仰的生活一致”。
2. 使徒的职分不论在任何的环境下,都不能被现时的环境所掌控,反而有与众不同的未来,就是根据永生的盼望(新译:和合:“盼望……所应许的永生”)。希腊文的介系词epi翻译作“根据”,告诉我们,基督徒的事奉是建立在这样的盼望上面。而这样的盼望是根植在神从万古之先(RSV译作“古时候”)所应许的。这里所表达的与约翰福音里所展现的“道”相同,深刻的认出神的应许,是根基在祂永恒的计划当中(参Kelly)。使徒保罗在这里以一个不寻常的形容词那无谎言的(apseudēs,“没有虚假的”)来形容神,为的是强调所提及的盼望是绝对可靠的。就算基督徒与犹太人早就将神的神性视为理所当然;这里如此形容神必有其特点,用来证明基督徒盼望的正当性(参:保罗在罗马书三4所用的语言)。
3. 到了日期(kairoi idioi)把神的道显明了,对照应许的永恒性(chronoi aionioi,万古之先92节)。可以看出到了日期指的是神所指定适当的时候,藉着基督将自己显明出来。kairos这个字指的是一个适当的机会,而chronos则指的是持续的时间,或接连的时间。94至于复数(参AV)可能代表许多耶稣生平重要的时刻,或就某方面来说,更可能以单数来形容耶稣历史上的一生(参LOCK)。
藉着传扬所显明的道,必须指的是福音,因为这福音是一切传扬的中心。所交托给保罗的福音意念,是保罗持续不断惊奇的来源(如:加一1,二7),在教牧书信中不断地反复重申(参:提前一11 ;提后一11)。是按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和提摩太前书一1完全的雷同,再一次让我们看见保罗的使命就是神的心意。
4. 形容提多为我的真儿子(现中)与提摩太前书一2相同。真(gnēsios)这个字只有出现在新约保罗的书信中(参:腓四3)。虽然在使徒行传当中没有提到提多,但他肯定是保罗核心同工的中坚份子。事实上,保罗在其他的书信中屡次提到他(加二3;林后二13,八23,十二18)。从写给哥林多的书信中,得知提多被拣选,是为了一个特别困难且棘手的任务,也因为他的努力曾带出美好的果效。由此得知,提多拥有不平凡的老练,和极高的领导才能。他被委任在克里特岛的工作,必定需要相当的智慧与能力,而保罗对他的信心,必定来自过去对他的了解。
照着我们共信之道的照着(kata),与提摩太前书一2的“因信主”的“因”(en)所强调的有所不同。这里的表达方式凸显出福音的宏观。巴瑞特认为这是论到犹太人及外邦人共同的信仰。这里问候的话,几乎相同于提摩太前书及提摩太后书一2,除了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取代了“主基督耶稣”,以及少了“怜悯”一词之外;虽然在AV版圣经仍保留“怜悯”一词,但在许多新版圣经中将“怜悯”删去是较为正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鉴于在一章3节、二章10节及三章4节里,保罗的“救主”指的是神;但在这里、二章13节及三章6节却将“救主”的头衔归给基督。显然的保罗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并不特别将圣父与圣子区别开来。
Ⅱ 教会执事的资格(一5-9)
在一个相当正式的问安之后,保罗直接指出提多特别的使命。
5. 据推测保罗可能去过克里特岛,并且将提多留在那里继续他的工作。但基本上,按使徒行传的架构,并没有这一趟宣教旅程的叙述存在(参导论[IV 关于历史上的影射]一题),因此只有以下两种可能:不是这趟行程发生在罗马监禁之后的一段被释放的期间;就是这封书信是后人所伪造。不论如何,根据在导论里所讨论的(参导论[IV B 其他各种不同的解释]一题),没有一个实质上的理由,可以否定释放期间保罗有造访过的假设。也有可能动词“留”这个字,并没有涉及保罗个人的造访。倘若如此,就可以符合使徒行传的历史;但释放后造访的假设似乎更有可能。
在克里特岛的教会,比在以弗所的教会更没有组织,因此提多有两项很重要的任务。他必须完成保罗尚未完成的部分,亦即:你要将那没有办完的事都办齐了,以及设立长老。常有学者自认设立长老表达了一种教会的组织观念,而这在保罗的时代似乎是太先进了;但为了维持这样的观点,我们就必须视使徒行传十四23有时间上的错误(参:Brox认为该节是得自使徒行传的启发)。当时在保罗的服事上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一统性,因此没有理由质疑他在最早的宣教旅途中,按情势设立长老。对于基督教会,拥有一些有条理的管理策略是很基本的,保罗已经从他的亲密助手深知这一点。在句子中照我所吩咐你的这个我是强调的重点,不是强调保罗的自我中心,而是他在任命长老系统中所拥有的权柄。长老与监督这两个身分在前后文里,似乎实际上是同义的词性。
6. 给提多有关“长老”与“监督”的资格要求,与给提摩太的有一致之处。这些类似的要求,显示出自同一个作者,而这些差别性的要求,则反映出一个不同却真实的历史状况。保罗语汇的无可指责(anenklētos)不仅用来形容克里特的长老,也应用在提摩太前书三10以弗所的执事,反映了一个无过失的道德标准,在所有服事职务上的必要性。至于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也可参考提摩太前书三2的注释,然而提摩太前书的监督必须使儿女端庄顺服,而提多书多加了一些要求。就是儿女必须是信主的,而且必须没有人告他们放荡不服约束(如:他们必须是个不浪费及顺服的人)。这两个字的前者asōtia,字面上是“没有能力节省”,比喻一个人按着自己的喜好浪费钱财,且因此毁了自己(参Lock)。正如提摩太前书所说;家庭被视为是一个基督徒领袖的训练场所。虽然有人认为,因着提到基督徒的子女,作者不经意的让我们知道,他属于第二代的基督徒。但也不必因此认为基督教的形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只需强调,有孩子的长老应该要有一个基督化的家庭。
7. 由于这一连串的资格又从头到尾的被重复提出来,有些学者认为世俗的伦理标准是构成这段资格的基础,而这段经文保存了这套伦理标准的正式开头。然而这样的重复并非多余的,因为他说明了为什么一个监督必须无可指责,因为他是神的管家。保罗在这里以当时的生活来作比喻,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家庭或庄园的管理者的模样(参:保罗在林前四1及加四2的用法)。不论任何人处在一个这样的职位上,必须无可指责,才能作为其他人的真榜样。
接下来列举的,开始有了一定的标准。那些认为作者借用世俗的伦理标准来列举监督资格的学者,必定认为作者没有适切的考虑当时特别的处境。然而,若是保罗写给提多,他必知道提多需要多么用心,来为克里特的教会选择执事,因为克里特人的个性基本上反复无常。就现今的世代,这些被指责的恶行,似乎太明显的针对非基督徒,以至于不需要在基督徒的牧者中被提到;但是当时在克里特教会,有许多类似的处境,可以从现今在各国原住民中宣教人员的身上看到。牧养的人必须不骄傲(任性)或性急(暴躁),因为这些道德上的偏差,往往会伤害教会健全的发展。至于以下三样禁止的事: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贪不义之财则与第一世纪的克里特有关(参:提前三3),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而一些自称牧养神教会的人,需要警告他们,不要追求不法的利益。
8. 这里有与提摩太前书三2里相近的、更正面的资格。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有禁止初入教的成为监督。由此可知,克里特教会比以弗所教会的建立晚多了。监督必须乐意接待,表示真正为他人的需要而献上自己,也要好善。好善这个词(philagathos)可以包括事情或是人。它见于希腊的铭文,是特别提出来褒扬的品德(参Dibelius)。加尔文译作“献身于仁慈”,相对于气量狭小的意思。这里并没有什么非比寻常资格,都再一次显出保罗的务实作风(参:提前三章)。至于“庄重、公平、圣洁”所有的社会人士也都面对这样的道德要求,但要注意的是两个特别带着信仰意味的字公平及圣洁被包含在这里,但却没有出现在提摩太前书三章里。庄重(sōphrōn)则出现在提摩太前书第三章里(和合:“自守”),但此处还加上类似的好德行自持(enkratēs),根据洛克认为,“自持”比“庄重”需要更多的自我约束。
9. 更进一步的资格要求是在教义的教导上,因为一个基督徒的执事必须按着被教导的(NIV;和合:“所教的……道理”)来分解真理的道。这真理是被形容为可靠的(新译;和合:“真实”)。照此看来,牧养的人必须对“教导”内容有清楚的确信及了解。有可能是经由口耳相传,虽然有可能还加上一些文字记录(参Simpson)。而且他必须预备坚守真理,以便面对意见相反的人。唯有如此,他才有能力在一方面规劝别人,另一方面指证那些敌对真理的。纯正的教训必定是一个完整的教导,使基督徒得着引导。在这段经文里有三个动词,都是用来形容教导,并且在原文里都预先假设了教义系统的客观存在与权威可信。在一个像克里特这样原始的社会里,如此权威性的教导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Ⅲ 克里特的假教师(一10-16)
10. 使徒保罗接着形容那些反对的人。很明显的他们为数众多,且具有三个令人不敢领教的个性。他们不服约束(anypotaktoi),藐视教会的规矩。第二,他们的教导空泛无脑,说了一堆等于没说的话(mataiologoi,说虚空话的人,可能包含了毫无价值的想法,关于犹太人对外邦人的偶像的看法,参Lock)。第三,他们是自欺欺人(和合本:欺哄人)。这样的性格充斥在所有的异端里,但特别在克里特的犹太教师当中,尤其那些奉割礼的,格外明显。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可以认为犹太人负面的影响,是作者自己捏造的(参Dibelius-Conzelmann)。有犹太人的社群居住在克里特,是人所皆知的(根据斐罗和约瑟夫,参Kelly ad loc.)。
11. 面对这些假教师要下猛药。这些人的口总要堵住(episto-mizō意指“以缰绳勒住”或“戴上嘴套”),来防止更多的损害。这非常的画面是特别为下一节里所描述的克里特人写的。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假教师被逐出教会,他们只是被禁声,这或许是因为第9节里所提到,能把争辩的人驳倒了。
经由对家庭成员一个或两个的影响,假教师就能败坏人的全家。想必所败坏的是一些基督徒的家庭。因此任何造成家庭生活出现裂痕的行为,都必须非常的小心留神。
将不该教导的教导人是相对于9节的纯正的教训。他们必定有明显的贪图钱财,才招致保罗如此强烈的责备。他们因贪不义之财,栩栩如生的描绘出空洞信仰下利欲薰心的性格。无论何处,只要图利的考量支配了信仰的行动,就值得如此严厉的责备。
12. 保罗藉着一个受尊敬的克里特人的话,来证实他对克里特人的批评。所引用的这段话是来自伊皮麦尼德(Epimenides),一位主前六世纪的哲学家,拥有其同胞许多神话般的推崇。许多古代的作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提到他是一个先知,因此保罗引用他这段众人皆知的话。尽管许多早期的基督徒认为,这段话来自他的《论神谕》(Concerning Oracles)这篇作品,但是否正确的引自伊皮麦尼德,仍有一些问题。部分片段来自迦立马库(Callimachus)的《宙斯颂歌》(hymn to Zeus,公元前270年),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出自此。然而,更应该是引自远比迦立马库更早的颂歌。因为这是一段众所周知的克里特人对自己人的斥责,保罗的行为不应该是吹毛求疵。
显然希腊文crētizō(“说谎”),可以证实克里特人的不诚实是恶名昭彰。这些令人可鄙的名声,可以测出他们的性情。恶兽代表其心怀恶意,如同凶猛残酷的野兽,而又馋又懒则凸显他们无法控制的贪婪。对克里特人这样疾言厉色的斥责,包含在这封给提多的书信里,似乎排除了这封信是半公开的说法。保罗是要鼓励提多,以强势的手腕来面对教会中这些难以驾驭的份子,也让提多先知道他所要面对的人,有这些众所周知的性格。这个原则永远适用,因为每一个传福音的牧者绝对必须了解人的性格,不论事实是如何的令人不愉快。
13. 保罗认为以上的说法是真实的。这有可能来自他个人的经验,或其他人相同的看法,使他相信克里特人很难相处。至于严严的责备,当然是针对假教师,而非一般克里特人。值得注意的是形容词严严的,在新约其他地方中,只有出现在哥林多后书十三10。如此严厉的责备有一个拯救的目的,就是使他们在真道上纯全无疵,或指公认的教义内容,或指他们个人对基督的忠诚。就第9节来讲,前者似乎较贴切。基督徒面对那些真理上有谬误的人,如果有拯救的心存在心里,会省去不必要的谩骂。
14. 关于假的教导有两条路线。犹太人荒渺的言语,无疑的类似提摩太前书一4所提到的,其中可能包含一些根据旧约的无益冥想。因为这些荒渺的言语是犹太人的,因此有别于提摩太前书第一章泛指一般。由此可知,克里特的异端比较倾向于是犹太人的问题,尤有甚于以弗所人。
至于离弃真道之人的诫命,使人不得不想起在歌罗西倾向苦修的异端,歌罗西书中称这是“人的吩咐”(西二22)。从15节可以看出,这与礼仪的洁净问题有关。假教师与假的规范通常连结在一起,并在人群中寻找愿意联盟的人,企图使他人背离真道。
15. 针对14节,保罗一贯的态度,就是提供清楚的一般原则作为答案,呼应路加福音十一41里耶稣所说的话(亦参:可七15)。保罗在罗马书十四20也部分的详述同样的想法。许多学者认为这些话取材自当时流行的谚语。基督教高举圣洁为心灵的领域,自然胜过仪式上的追求。一个纯洁的心灵是不会因身体的接触而被玷污,而且纯洁的心灵也没有兴趣寻求不必要的污秽。
没有比断言在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更强烈的责备了。加尔文认为那些不洁净的人,使他们所接触的一切都成了不洁净。因此对他们来说,没有一样是洁净的。至于“不信的”指的可能是那些软弱的犹太人基督徒,因为他们不相信基督是律法的总结:也有可能指的是像后来的诺斯底主义者一样的人,拒绝相信物质是神圣的被造。保罗其实是重复基督的教训,就是只有从人心里出来的才能污秽人,而非仪式上的不洁。真正圣洁的基座是人的良知,如果连那里都污秽了,心灵与行为必一同污秽。
16. 那些在信仰上行事悖逆的,往往强烈的宣称他们对神的知识,特别是那些偏向犹太教倾向的。有些学者认为这些所谓认识神,指的必定是诺斯底主义。但我们也可以认为,就因为已经有如此详尽的教导存在,所以必不可能是第二世纪的诺斯底主义。因为克里特的异端明显是关于犹太人的,我们更有理由认为犹太人一神论的骄傲必然存在他们心里。信仰的知识与生活的实践,在克里特是很明显的相冲突(他们说是认识神,行事却与祂相背),因此值得严严的责备,保罗用三句话来凸显他们的作为。第一句是可憎恶的,形容他们的伪善使人作呕。这句话在这里可能是反讽,形容那些要揪出令人憎恶的事的人,本身就令人憎恶。第二是悖逆的,因着他们实质上否定了圣洁神要求我们圣洁的性格。第三是在各样的善事上是可废弃的,来自原文adokimoi(“试验之后被弃绝”),与教牧书信里不断的呼召我们去行善,全然相背;按着他们的状况,根本没有行善的可能。所有宣称的人,都必须被检验。然而他们将显出无法行任何善事。
提多书
提多书第一章
1:1
本书的问候语为保罗所有书信中最长的,所用的自荐话也多过其他书信。此信虽为致提多的私函,但一定会在信徒中宣读(参3:15中末句问候语用“你们”),同时提多要对付“不服约束”和“分门结党”的人(1:10;3:10),故须强调给这命令的人的地位和权威。
保罗也只有在此处称自己为“神的仆人”,不过雅各也这样称呼自己,新约圣经有许多地方称先知和圣徒为神的“仆人”(路2:29;徒2:18;4:29;16:17;彼前2:16;启1:1)。保罗在他处只称自己为“耶稣基督的仆人”(罗1:1;加1:10;腓1:1)。
“使徒”与“仆人”:看《罗马书》1:1注。
“凭着神选民的信心”是说保罗作仆人和使徒是凭着古今信徒所共有的信心。“选民”可同时指以色列人和基督信徒。“敬虔真理的知识”指的是神所启示有关救赎计划及生命的应许的知识,要用敬虔的生活来体现。保罗是教导这纯正信仰的神仆,因为他通晓这知识,又有敬虔生活的经历。
1:2 神不同于惯说谎言的革哩底人(12节),也不象撒但(约8:44),祂是“无谎言”的。永生虽应许于万古之先,今天照旧给信靠祂的人(参来6:18)。
1:3
“到了日期”指神所定的历史时刻(提前2:6)。“他的道”也就是神藉着主基督救赎世人的信息。这是历世历代隐藏的奥秘,现在传讲出来(西1:25-26)。
本书同时称神(2:10;3:4)和基督为救主(1:4;2:13;3:6)。这种称呼也见于其余两本教牧书信。
1:4 “提多”:看书前参考资料中的“受信人”。
1:5
《使徒行传》所记的保罗三次布道旅程,都没有经过革哩底;只在押赴罗马受审时,曾在岛上逗留(徒27:7-8)。此处所记的为第一次被囚获释赴该岛传道,并留下提多在此地中海第四大岛中料理未竟的工作。参书前参考资料“革哩底岛与岛上教会”。
留给提多的首要任务是设立长老,为分设在各城的教会按立领导人,完成组织的工作。
1:6-9
“教牧书信”中一共有三张关于教会领袖人选区应具备资格的单子。这里是有关长老与监督的。《提前》3:2-7也是关于监督的。二者差不多完全一样。第三张单子见《提前》3:8-12,是有关执事的。后面这张并未把资格列全。但所开项目,除了“不一口两舌”之外(提前3:8),均可从前面两张单子中找到。本章8节所列的“好善”、“公平”、“圣洁”也不见于其他两个单子。总的说来,能把基督的教训教导人是教会领袖须共具的首要条件。
教会长老/监督和执事的资格 |
无可指责 |
长老 |
提前3:2;多1:6 |
执事 |
提前3:10 |
一妇之夫 |
长老 |
提前3:2;多1:6 |
执事 |
提前3:12 |
有节制 |
长老 |
提前3:2;多1:7 |
执事 |
提前3:8,11 |
自守 |
长老 |
提前3:2;多1:8 |
端正 |
长老 |
提前3:2;多1:8 |
执事 |
提前3:8,11 |
乐意待客 |
长老 |
提前3:2;多1:8 |
善于教导 |
长老 |
提前3:2;5:17;多1:9 |
不打人且温和 |
长老 |
提前3:3;多1:7 |
不争竞 |
长老 |
提前3:3 |
不贪财 |
长老 |
提前3:3;多1:7 |
执事 |
提前3:8 |
善于管家 |
长老 |
提前3:4 |
执事 |
提前3:12 |
儿女顺服 |
长老 |
提前3:4;多1:6 |
执事 |
提前3:12 |
非初入教者 |
长老 |
提前3:6 |
教外有好名声 |
长老 |
提前3:7 |
不任性 |
长老 |
多1:7 |
不暴躁 |
长老 |
多1:7 |
好善 |
长老 |
多1:8 |
公平、圣洁 |
长老 |
多1:8 |
不好酒 |
长老 |
提前3:3;多1:7 |
执事 |
提前3:3;多1:7 |
固守真道 |
长老 |
多1:9 |
执事 |
提前3:9 |
有人把《提后》2:24-26也看作一张教会领袖资格的单子,但那里主要是讲主的仆人要忍耐温柔劝善,并非资格的规定。
“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看《提前》3:2注。
1:7
“监督”(希腊原文为episkopos)和1:5的“长老”(希腊原文为presbuteros)应是同一职分,二名大概可以互用。“监督”指他看顾群羊的职责,“长老”则指他段有德高望重的资格。使徒时代,监管教会的工作由好几位长老负责,未有一间教会只设一位长老的(比较腓1:1)。长老的职责是:1,治理教会(提前3:4-5;5:17);2,护卫真理(提前1:9;5:17);3,牧养信徒(约21:16;徒20:28;来13:17;彼前5:2)。长老由圣灵选立(徒20:28),教会对此非常重视(1:5;徒14:23)。
1:8
革哩底教会中有许多人不服约束,说虚空话,欺哄人(10节),特别需要“庄重”与“自恃”(约束自己的力量)。本书多次提到这美德(1:8;2:2,5-6)。
1:9 长老在真理方面要能做到:1,认识并坚守所信的道;2,善于教导;3,可以驳倒争辩的人,令其折服。
“纯正的教训”、“纯正的道理”在“教牧书信”中出现许多次(本节;2:1;提前1:10;6:3;提后1:13;4:3),这是纯全、健康的正道,建立在全心全意信靠基督的基础上,足以防止假教师败坏人的教训。末世的人只想听满足情欲的言语,但神的仆人应不理人是否喜听,尽力传讲纯正、叫人灵性长进的信息。
1:10
“不服约束”就是不听神的话,不接受使徒的权柄。这些人属割礼派,相信得救称义须守犹太教的礼仪,包括割礼;又相信不合圣经的荒诞传奇和家谱世系(14;3:9;看提前1:4注);他们禁欲,饮食诸多禁忌,视此为得救之道。保罗指出这些决非得到救赎的正确途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取悦人以敛财,应予禁止,免得败坏人,引起家庭分裂。
1:12 这里引用一位本地诗人的话来描写革哩底教会说谎欺哄人的败类。参看书前参考资料中有关革哩底岛的说明。
保罗有时喜欢引用这一类的诗句,来让同一文化中的听众容易明白。他在雅典讲道就曾引用过诗人的话(徒17:28)。另一例可看《林前》15:33。
1:14
“犹太人荒渺的言语”乃编造的荒诞神话,并无圣经根据,包括一些耶稣先祖牵强附会的传说和福音书之外的耶稣的外传。这些离弃真道的人,不但用神话骗人,还自订诫命,叫人遵守。
1:15-16
参《提前》4:3-4及注。对已为基督宝血洁净了的人来说,凡是神所造的都是好的。但在不信的人,诸多禁忌,视物质为不洁,保罗说他们的心地和天良都已污秽,才会如此看事物。这些人单有真理知识却无行为表现,仍要灭亡。